基于--单片机GSM模块无线温度传输系统

合集下载

基于GSM的远程智能温控系统

基于GSM的远程智能温控系统

.一@CSM通信模块
。电源模块
图1系统方框网 Fig.1 Block diagram of system
并具有5l的内核,加密性很强。采用ISP下载的方式简单易 用,且存储容量较大.很适合于做开发设计使用。
在本设计中STC89C516RD+单片机担当了控制核心.首 先通过前向通道对外部的各种感应器进行数据采集.然后通 过各输入模块不同的自适应算法将其与内部参考数据进行 分析与比对.再通过GSM/CDMA网络向汽车用户发送警示 短信,汽车用户也可以通过GSM,cDMA网络向系统发送查 询与控制的各种信息。 1.2.2温度模块
收稿日期:201 l_ol—04
稿件编号:201 101007
作者简介:刘丽莎(197归),女,湖南湘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控制技术,LED大屏幕控制系统,数字逻辑系统设计。
-156-
万方数据
刘丽莎.等基于GSM的远程智能温控系统
⑦温度模块 @光强模块
④显示模块
….Q….1

STo单氍片嚣机6RD+卜_—。叫I石=三电::机=驱::动=:j磊:
TC35采用的是RS232的电平接口.可以与PC机直接相 连。在本设计中,需要主控CPU的UART和Tc35之间连接 一个JlfrL转RS232电平电路。 1.2.7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采用LM2576DC,DC直流降压开关电源,能 将+12 V的点烟器直流电压降至+5 V和+3.3 V等多种直流 电压,以供电给其他模块旧。 13软件流程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remote intelligent vehicl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GSM and CDMA networks with microcontroHer as the core.When parking in the sun.it will feel hot in the hish temperature and too light in the ear.The system will automatically send the tempera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information to user8.Users can also Use the GSM network through the system to get real—time ear temperature,light,air-conditioning。curtains’state.The system can also control the vehicle air--conditioning,the switch of the curtain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cooling,shading.This design achieves that ear users can inquire the parameters and modify the status of the car with unlimited GSM/CDMA mobRe network anywhere.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

引言:无线测温系统是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智能温度监测系统。

它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能够远程监测和采集温度数据,具有高精度、实时性和便捷性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

概述:无线测温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温度监测技术,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进行温度监测的场合,如工业生产、农业种植、建筑监测等。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高集成度、低功耗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现对温度的高精度监测和数据传输。

本文将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通信模块选择、温度传感器选择和功耗优化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

正文内容:1.硬件设计1.1单片机选择1.2电源设计1.3温度传感器接口设计1.4数据存储设计1.5外部设备接口设计2.软件设计2.1系统架构设计2.2温度数据采集算法设计2.3数据处理算法设计2.4数据传输协议设计2.5用户界面设计3.通信模块选择3.1无线通信技术概述3.2通信距离和速率需求分析3.3无线通信模块选择准则3.4常用无线通信模块介绍3.5通信模块选择与集成4.温度传感器选择4.1温度传感器分类4.2温度传感器选型准则4.3常用温度传感器介绍4.4温度传感器接口设计4.5温度传感器校准方法5.功耗优化5.1功耗分析与需求5.2系统功耗优化策略5.3硬件设计功耗优化5.4软件设计功耗优化5.5基于睡眠模式的功耗优化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主要涉及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通信模块选择、温度传感器选择和功耗优化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硬件设计和通信模块选择,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温度监测和远程数据传输。

同时,通过优化软件设计和功耗管理,能够降低系统的功耗,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在智能化温度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单片机是一种可以完成特定功能的微型计算机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设备中。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无线监控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很多场合中,需要对环境温度进行监控,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传统的有线温度监控系统存在布线复杂、安装维护困难等问题,因此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多个监测点的温度数据实时监控和远程传输,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于温度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查看各监测点的温度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这对于工业生产、医疗保健、农业种植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温度监测解决方案。

通过对系统架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无线通信协议等方面的研究,探讨系统在温度监控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字数:239】1.2 研究意义温度监控在各种领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温度监控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能够实现实时、精准的温度监测。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这种系统可以实现多点温度监测,可以同时监测多个位置的温度数据,实现对整个区域的全面监控。

这对于一些需要对多个点位进行监测的场景非常重要,能够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温度数据的传输更加方便快捷。

不再需要通过有线连接来传输数据,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温度数据,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通过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可以促进单片机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推动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监控系统奠定技术基础。

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温度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医疗保健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研究背景部分将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目前,传统的有线温度监控系统存在布线复杂、安装维护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一些特定场景下的应用。

而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以其布线简便、实时监测等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多数存在监测范围有限、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更为稳定、可靠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本文将基于单片机技术设计一种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监测范围和数据传输稳定性。

通过对单片机、温度传感器、通信模块等关键部件的选择和设计,构建一套高性能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意义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温度监控的效率和精度,实现对多个点位的远程管理和监控。

通过使用单片机技术,可以实现对多个温度传感器的同时监测和数据传输,使监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这对于各种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的场合如实验室、制造业、医疗行业等具有重要意义。

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领域打下基础。

通过建立稳定、高效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还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安全。

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通过对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实现对多个监测点的实时监控。

具体目的包括:1. 提高温度监控系统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使监控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实时获取监测点的温度数据,为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提供有力支持;2. 降低监控系统的成本,利用单片机和无线通信模块取代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减少线缆布线成本和维护成本;3. 提升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精心选型与设计,以及合理的系统实现过程,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4. 探索未来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从实际应用情况出发,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并为未来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多路温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多路温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关键词: AT89C51 温度采集温度传感器DS18B20 RS-232 MAX813 无线收发模块PTR2000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kind of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is used to control temperature condition. The system adopts wireless network and temperature collect technique.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an avoid the shortcoming of remote wire transmission, such as large wastage, high cost etc. This design usesAT89C51,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is the main hardware, In order to realize design goal this design including temperature gathering, the temperatur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ystems control, strung together periphery electric circuit and so on mouth correspondence.The main MCU (AT89C51) takes charge of measurement,control and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mmunication MCU. The communication MCU (AT89C51) is used to control receiving and sending data in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system wireless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uses in the lower position machine establishment temperature the lower limit, with real-time temperature gathering, transmits to on position machine,by achieves to the temperature comparison, the control.Key words:AT89C51Temperature gatheringDS18B20RS-232MAX813PTR2000wireless communic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方案论证4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63.1系统总体分析63.2设计原理7第四章各个元器件及芯片简介94.1 AT89C51单片机介绍94.2 DS18B20温度传感器简介114.3 PTR2000模块介绍124.4 MAX813芯片介绍134.5 MAX7219芯片介绍144.6 1602液晶显示屏介绍15第五章各部分电路设计165.1 看门狗电路165.2 温度采集电路175.3 串口电路185.4 显示电路195.5 键盘电路20第六章系统总体软件设计 (21)6.1 系统工作流程.................................................216.2 系统地软件设计 (21)6.3 软件设计流程图 (22)结论27致谢词28参考文献29附录1:硬件总图30第一章绪论在工农业生产中,对于采集数据地传输大多采用有线方式,因为有线方式地传输距离、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抗干扰能力都要优于无线方式;然而对于在野外或者不便于铺设线缆地地区进行数据采集传输时,采用有线方式就受到了限制.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地无线数据采集监测系统.该系统采集主要以Atmel公司地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处理核心,由它完成对数据地采集处理以及控制数据地无线传输.AT89C51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低电压/高性能地8位单片机,片内带有一个8KB地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无线收发一体数传MODEM模块PTR2000芯片性能优异,在业界居领先水平,它地显著特点是所需外围元件少,因而设计非常方便.该模板块在内部需成了高频接收、PLL合成、FSK调制/解调、参量放大、功率放大、频道切换等功能,因而是目前集成度较高地无线数传产品.在本文中,主要说明单片机和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PTR 2000地组合,形成单片机地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与微机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包括:如何针对系统地需求选择合适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器件,如何根据选择地器件设计外围电路和单片机地接口电路,如何编写控制无线数据传输器件进行数据传输地单片机程序,并简要介绍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地应用.第二章方案论证(一)温度采集方案方案一:模拟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将温度值转换为电压值,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送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再由单片机经过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值.优点:应用广泛,特别是工程领域,采用不同地热敏电阻,可实现低温到超高温地测量.缺点:必须采用高速高位A/D转换器,系统复杂,成本高,还以引进非线性误差,得通过软件差值修正方案二:采用集成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该传感器采用单总线接口,能方便地与单片机通信.测温范围从-55到+125,测温精度9-12位可调,12位时最大转换时间为750ms,完全满足本设计地要求.缺点:不能实现高温测量.从上各种因素,我们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方案.(二)无线数据传送方案方案一:采用GSM模块.GSM(公用数字移动网通信)系统是目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地移动通讯体制中比较成熟、完善、应用最广泛地一种系统,本设计可利用其短消息服务来传输温度数据.优点:网络覆盖广,可实现远距离传输.缺点:成本高,无法实现实时性.方案二:该采用无线传输模块PTR2000.该器件将接收和发射合接为一体;工作频率为国际通用地数传频段433MHZ;采用FSK调制/解调,可直接进入数据输入/输出,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合工业控制场合;采用DDS(直接数据合成)+PLL频率合成技术,因而频率稳定性极好;灵敏度高达—105bBm;工作电压低(2.7V),功耗小,接受待机状态电流仅为8μA;具有两个频道,可满足需要多信道工作地场合;工作数率最高达20kbit/s(也可在较抵速率下工作,如9600bps);超小体积,约40×27×5mm3;可直接与CPU串口进行连接(如8031),也可以用RS232与计算机接口,软件编程非常方便基于上述考虑,采用方案二.(三)显示界面方案方案一:用数码管显示,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只能显示一测量点和有限地符号.方案二:采用LCD显示.可以实现中英文操作提示,方便人机交换.能同时显示多点温度值,通过键盘操作可快速翻屏浏览或监控一测量点温度值.缺点:价格高,体积增大.本系统设计为多点温度采集情况,所以选择LCD显示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3.1 系统总体分析无线温度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基于单片机射频技术地无线温度检测装置,本设计由温度采集部分,发送/接受部分,显示部分组成,温度采集部分由八个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AT89C51单片机、看门狗电路、键盘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报警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组成,采集到地温度数据在单片机地处理下在数码管上显示,同时传输到接收单元.发送部分采用无线传输模块PTR2000,模块在内部集成了高频发射,高频接受,PLL合成,FSK调制、参量放大,功率放大,频道切换等功能,单片机不能与无线模块直接通信,需通过串口电路进行数据地传输,串口电路采用RS232串口通信电路,显示部分采用1602液晶显示屏,AT89C51单片机以及单片机地外围电路由独立按键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组成.系统设计框图如下:发送模块系统框图接收模块系统框图3.2设计原理无线温度采集系统是一种基于无线模块地温度检测装置.本系统由温度采集部分和接收/发送机,以及显示芯片组成.温度采集部分由八个数字温度传感器芯片18B20,单片机AT89C51,低功耗地无线收发模块等组成,传感器采用寄生电源地方式即VDD与GND同时接地,八个温度传感器串接在P1.1口,同时采用结型场效应管进行驱动;数字单总线温度传感器是目前最新地测温器件,它集温度测量,A/D 转换于一体,具有单总线结构,数字量输出,直接与微机接口等优点.打开电源后,本系统由单片机AT89C51向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芯片发出指令进行测温根据DS18B20地通讯协议,主机控制DS18B20完成温度转换必须经过三个步骤:每一次读写之前都要对DS18B20进行复位,复位成功后发送一条ROM指令,最后发送RAM指令,这样才能对DS18B20进行预定地操作.复位要求主CPU将数据线下拉500微秒,然后释放,DS18B20收到信号后等待16~60微秒左右,后发出60~240微秒地存在低脉冲,主CPU收到此信号表示复位成功.在硬件上,DS18B20与单片机地连接采用寄生电源供电,此时UDD、GND接地,I/O接单片机I/O.然后数据被传输至单片机AT89C51,八位数据分两次传输,再由单片机编程为可以由数码管显示地四位数据,因为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地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无线收发模块之间进行串口通讯.进行串行第一位为正负温度数据,后三位为带小数点地当前温度.数据也被送至低功耗无线传输模块进行无线传输.通讯时要满足一定地条件,比如电脑地串口是RS232电平地,而单片机地串口是TTL电平地,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我们采用了专用芯片MAX232进行转换.温度数据地无线传输主要基于低功耗无线传输模块PTR200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地关键器件是无线收发芯片,本设计选择了NFR401系列地芯片,PTR2000地通信速率最高为20BIT/S, PTR200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可以利用串口进行数据地传输有三种工作模式1,发送在发送数据之前,应将模块先置于发射模式,即TXEN=1.然后等待至少5ms后(接收到发射地转换时间)才可以发送任意长度地数据.发送结束后应将模块置于接收状态,即TXEN=0.2, 接收:接收时应将PTR2000置于接收状态,即TXEN=0.然后将接收到地数据直接送到单片机串口.3,待机:当PWR=0时,PTR进入节点模式,此时地功耗大约为8uA,但在待机模式下不能接收和发射数据.数据地收、发由AT89C51控制.首先,对系统要进行初始化,让NRF401进入待机状态:使单片机工作在串口通信方式,利用单片机地中断响应,对NRF40l芯片地相应引脚进行控制,实现数据地接收或发射.数据经过无线传输及接收后再被传输至接受端地AT89C51单片机中,然后再由单片机将数据转化为可以由液晶显示板1602显示地数据.1602液晶显示模块是一个慢显示器件,所以在执行每条指令之前一定要确认模块地忙标志为低电平,表示不忙,否则此指令失效.要显示字符时要先输入显示字符地址,也就是告诉模块在哪里显示字符. 最后通过液晶显示屏和数码管地温度数据对比,判断进行无线地温度传输数据是否正确.第四章各个元器件及芯片简介4.1 AT89C51单片机介绍AT89C51单片机简介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地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单片机地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地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 地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2051是它地一种精简版本.1.主要特性:1、与MCS-51 兼容2、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3、1000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10年4、全静态工作,0Hz-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5、128*8位内部RAM32可编程I/O线6、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7、5个中断源8、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地闲置和掉电模式9、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2.主要管脚说明: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地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地第八位.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地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地缘故.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地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地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地高八位.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地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地缘故.4.2 DS18B20温度传感器简介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产地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3引脚TO-92小体积封装形式;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可编程为9位~12位A/D 转换精度,测温分辨率可达 0.0625℃,被测温度用符号扩展地16位数字量方式串行输出;其工作电源既可在远端引入,也可采用寄生电源方式产生;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到3 根或2根线上,CPU只需一根端口线就能与诸多DS18B20通信,占用微处理器地端口较少,可节省大量地引线和逻辑电路.以上特点使DS18B20非常适用于远距离多点温度检测系统.DS18B20地内部结构主要由4部分组成:64 位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地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DS18B20地管脚排列如图2所示,DQ 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GND为电源地;VDD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ROM中地64位序列号是出厂前被光刻好地,它可以看作是该DS18B20地地址序列码,每个DS18B20地64位序列号均不相同.64位ROM地排地循环冗余校验码(CRC=X8+X5+X4+1). ROM地作用是使每一个DS18B20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根总线上挂接多个DS18B20地目地.图1DS18B20地管脚图DS18B20中地温度传感器完成对温度地测量,用16位符号扩展地二进制补码读数形式提供,以0.0625℃/LSB形式表达,其中S为符号位.例如+125℃地数字输出为07D0H,+25.0625℃地数字输出为0191H,-25.0625℃地数字输出为FF6FH,-55℃地数字输出为 FC90H.高低温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均由一个字节地EEPROM组成,使用一个存储器功能命令可对TH、TL或配置寄存器写入. R1、R0决定温度转换地精度位数:R1R0=“00”,9位精度,最大转换时间为93.75ms;R1R0=“01”,10位精度,最大转换时间为 187.5ms;R1R0=“10”,11位精度,最大转换时间为375ms;R1R0=“11”,12位精度,最大转换时间为750ms;未编程时默认为12位精度.高速暂存器是一个9字节地存储器.开始两个字节包含被测温度地数字量信息;第3、4、5字节分别是TH、TL、配置寄存器地临时拷贝,每一次上电复位时被刷新;第6、7、8字节未用,表现为全逻辑1;第9字节读出地是前面所有8个字节地CRC码,可用来保证通信正确.4.3 PTR2000模块介绍无线数据收发模块ptr2000采用抗干扰能力较强地FSK调制/解调方式,其工作频率稳定可靠,外围元件少、功耗极低且便于设计生产,这些有一些特性使得PTR2000非常适用于便携机手持产品.可广泛用于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无线标签等系统.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地关键器件是无线收发芯片.以下是几点选择芯片或者模块地选择标准.收发芯片数据传输地编码方式采用曼彻斯特编码地芯片,在编程上会需要较高地技巧和经验,需要更多地内存和程序容量,并且曼彻斯特编码大大降低数据传输地效率,一般仅能达到标称速率地1/3.而采用串口传输地芯片,如NRF401系列地芯片,应用及编程非常简单,传输速率很高,标称速率就是实际速率,因为串口地编程相对简单,编程开发工作也很方便.收发芯片地分装和管脚数较小地管脚以及分装,有利于较少PCB面积,适合测控地设计.NRF401仅20脚,是管脚和体积最小地.同时NRF401还具有以下特点:工作频率为国际通用地数据频段433MHZ;采用FSK调制,直接数据输入输出,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用工业控制场合,采用DSS+PLL频率合成技术,频率稳定性极好,灵敏度高达-105dBm;功耗小接受待机状态时,电流仅为8UA,最大发射功率为10dBm,低工作电压(2.7V)可满足低功耗设备地要求,具有多个频道,可方便地切换工作频率特别适用于需要多信道工作地场合,工作速率最高可达20kbit/s,仅外接一个好、晶振和几个阻容、电感元件,基本无需调试,由于采用了低发射功率、高接收灵敏度地设计,适用距离最远可达1000M.内部电路图如下:4.4 MAX813芯片介绍看门狗电路在单片机中以加电、掉电以及供电电压下降情况下地复位输出,复位脉冲宽度典型值为200 ms.独立地看门狗输出,如果看门狗输入在1.6 s内未被触发,其输出将变为高电平, 1.25 V门限值检测器,用于电源故障报警、电池低电压检测或+5 V 以外地电源监控,低电平有效地手动复位输入.各引脚功能及工作原理1、手动复位输入端()当该端输入低电平保持140 ms以上,MAX813就输出复位信号.该输入端地最小输入脉宽要求可以有效地消除开关地抖动.2、工作电源端(VCC):接+5V电源.3、电源接地端(GND):接0 V参考电平..4、电源故障输入端(PFI)当该端输入电压低于1.25 V时,5号引脚输出端地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5、电源故障输出端()电源正常时,保持高电平,电源电压变低或掉电时,输出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6、看门狗信号输入端(WDI)程序正常运行时,必须在小于1.6 s地时间间隔内向该输入端发送一个脉冲信号,以清除芯片内部地看门狗定时器.若超过1.6 s该输入端收不到脉冲信号,则内部定时器溢出,8号引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7、复位信号输出端(RST)上电时,自动产生200 ms地复位脉冲;手动复位端输入低电平时,该端也产生复位信号输出.8、看门狗信号输出端().正常工作时输出保持高电平,看门狗输出时,该端输出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芯片管脚图如下:4.5 MAX7219芯片介绍MAX7219是Maxim公司推出地8位LED串行显示驱动器,它采用3线串口传送数据,占用资源少且硬件简单,只需一个外部电阻即可方便地调节LED地亮度;可灵活地选择显示器地个数( 1~8个, 级联可成倍增加);可进行译码或不译码显示;内含硬件动态扫描控制,可设置低功耗停机方式.引脚功能和工作原理MAX7219采用24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其引脚如图3所示.SEGA~SEGG和DP 分别为LED七段驱动器线和小数点线,供给显示器源电流;DIG0~DIG7为8位数字驱动线,输出位选信号,从每位LED共阴极吸入电流.图3 MAX7219 引脚功能DIN是串行数据输入端.在CLK 地上升沿,一位数据被加载到内部16位移位寄存器中,CLK最高频率可达10MHz,由DIN端移入到内部寄存器中;LOAD用在LOAD地上升沿,16位串行数据被锁存到数据或控制寄存器中,LOAD必须在第16个时钟上升沿地同时或之后、在下一个时钟上升沿之前变高, 否则数据将被丢失.每组数据为16 位二进制数据包.其中D15~D12位不用,D11~D8位为内部5个控制寄存器和8个LED显示数据寄存器地地址,D7~D0位为5个控制寄存器和8个LED数码管待显示地数据,因为控制寄存器与显示数据寄存器独立编址,所以可以通过程序对每个寄存器进行操作.MAX7219内部有14个可寻址地控制字寄存器.MAX7219是八位串行共阴LED数码管动态扫描驱动电路,其峰值段电流可达40mA,最高串行扫描速率为10MHz,典型扫描速率为1300Hz,仅使用单片机3个I/O口,即可完成对八位LED数码管地显示控制和驱动, 线路非常简单,控制方便,外围电路仅需一个电阻设定峰值段电流,同时可以通过软件设定其显示亮度;还可以通过级联,完成对多于八位地数码管地控制显示.值得一提地是,当工作于关闭(SHUTDOWN)方式时,不仅单片机仍可对其传送数据和修改控制方式,而且芯片耗电仅为150uA.4.6 1602液晶显示屏介绍工业字符型液晶,能够同时显示16x02即32个字符.(16列2行)注:为了表示地方便 ,后文皆以1表示高电平,0表示第电平.1.管脚功能1602采用标准地16脚接口,其中:第1脚:VSS为电源地第2脚:VDD接5V电源正极第3脚:V0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地电位器调整对比度).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1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0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1)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0)时进行写操作.第6脚:E(或EN)端为使能(enable)端.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端.第15~16脚:空脚或背灯电源.15脚背光正极,16脚背光负极.2.字符集1602液晶模块内部地字符发生存储器(CGROM)已经存储了160个不同地点阵字符图形,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地大小写、常用地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地代码,比如大写地英文字母“A”地代码是01000001B(41H),显示时模块把地址41H中地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A”.第五章各部分电路设计5.1 看门狗电路本设计中看门狗电路主要用到MAX813芯片,及其他外围电路,在设计中看门狗电路地工作原理是:当系统工作正常时,CPU将每隔一定时间输出一个脉冲给看门狗,即“喂狗”,若程序运行出现问题或硬件出现故障时而无法按时“喂狗”时,看门狗电路将迫使系统自动复位而重新运行程序.主要作用是防止程序跑飞或死锁.看门狗电路其实是一个独立地定时器,有一个定时器控制寄存器,可以设定时间(开狗),到达时间后要置位(喂狗),如果没有地话,就认为是程序跑飞,就会发出RESET指令,当为高电平时,开始复位.功能如下:本电路巧妙地利用了MAX813地手动复位输入端.只要程序一旦跑飞引起程序“死机”,端电平由高到低,当变低超过140 ms,将引起MAX813产生一个200 ms地复位脉冲.同时使看门狗定时器清0和使引脚变成高电平.也可以随时使用手动复位按钮使MAX813产生复位脉冲,由于为产生复位脉冲端要求低电平至少保持140ms以上,故可以有效地消除开关抖动.该电路可以实时地监视电源故障(掉电、电压降低等).图6 中R5未经稳压地直流电源.电源正常时,确保R3地电压高于1.26 V,即保证MAX813地PFI 输入端电平高于1.26 V.当电源发生故障,PFI输入端地电平低于1.25 V时,电源故障输出端电平由高变低,引起单片机中断,CPU响应中断,执行相应地中断服务程序,保护数据,断开外部用电电路等.5.2 温度采集电路温度采集部分主要用到八个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因为支持一线总线接口,可将八个温度传感器串接在一起,接在P1.1口,采用寄生电源方式,将VDD 与GND共同接地,同时采用一结型场效应管进行驱动.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地信号送到单片机中,信号在单片机种进行处理,存储,通过键盘电路中所按下地按键,数据将在数码管显示屏中显示,这里所用到地数码管为共阴极数码管,共四个,第一个显示温度地符号(+或-)其余三个显示所测温度值,温度范围为(-55℃—125℃),采用MAX7219芯片驱动数码管,通过片选选择数码管地个数,段选选择数码管地八个引脚,这种设计简单且用到地端口较少,一目了然,同时当温度超过此范围,报警电路将会发出警告,提醒人们温度值过大.同时信号也将被送至无线收发模块.电路图如下:温度采集电路原理图5.3 串口电路单片机从一个I/O引脚逐位传输一些列二进制编码数据,就是串行通信.所谓串行通信是指外设和计算机家门适用一根数据信号线数据在一根数据信号线上一位一位地进行传输,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地时间长度,这种通信方式使用地数据线少,传输速度比并行传输慢.串行通信地优点在于远程通信和上下位机通信,51系列单片机通过自身地串口完成通信,高串口是一个可编程地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串口通信协议地内容接口地电气特性在RS-232-C中任何一条信号线地电压均为负逻辑关系.即要求接收器能识别低至+3V地信号作为逻辑“0”,高到-3V地信号作为逻辑“1”.接口地物理结构 RS-232-C接口连接器一般使用型号为DB-25地25芯插头座,通常插头在DCE端,插座在DTE端. 一些设备与PC机连接地RS-232-C接口,因为不使用对方地传送控制信号,只需三条接口线,即“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和“信号地”.所以采用DB-9地9芯插头座,传输线采用屏蔽双绞线. 串口电路图如下:C2 0.1uf C1 0.1ufc30.1ufc40.1ufC50.1ufVCC单片机的TXD单片机的RXD单片机和其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连接电路235SJ1RS232信号123C1+1C1-2C2+3C2-4T1IN5T2IN6R1OUT7V+14V-13T2OUT11R1IN10R2IN9T1OUT12R2OUT81615VCCGNDMAX2025.4 显示电路显示电路主要有另一块AT89C51单片机、外围电路及1602液晶显示屏组成.1602液晶显示屏能显示32个字符,内部地字符发生存储器(CGROM)已经存储了160个不同地点阵字符图形,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地大小写、常用地符号、和日文假名等,当数据传输过来时,液晶屏地第一行显示温度两字,第二行显示温度数值.电路图如下:显示模块。

基于单片机的GSM网数据传输

基于单片机的GSM网数据传输

目录摘要 (3)Abstract (3)1.绪论 (4)1.1课题眼究的背景------------------------------------------------------- 41.2课题的确立----------------------------------------------------------- 41.3通信方式选择--------------------------------------------------------- 41.3.1通信方式的比较------------------------------------------------- 41.3.2通信方式的选择------------------------------------------------- 71.4本文研究的容和方法--------------------------------------------------- 72.GSM系统 (8)2.1 GSM系统组成--------------------------------------------------------- 82.1.1交换子系统----------------------------------------------------- 82.1.2基站子系统----------------------------------------------------- 82.1.3操作和支持子系统----------------------------------------------- 92.2 GSM系统提供的业务--------------------------------------------------- 92.3 GSM系统的信道------------------------------------------------------- 92.4 SIM卡-------------------------------------------------------------- 102.4.1 SIM卡的功能-------------------------------------------------- 102.4.2 SIM卡的存储容------------------------------------------------ 102.4.3 SIM卡的物理结构---------------------------------------------- 113.短消息业务 (12)3.1短消息业务的体系结构------------------------------------------------ 123.2短消息业务的协议分层------------------------------------------------ 133.3短消息业务的优缺点-------------------------------------------------- 143.4短消息业务的现状和前景---------------------------------------------- 153.5短消息业务的主要应用------------------------------------------------ 15 4.GPRS业务 (16)4.1 GPRS的业务特性----------------------------------------------------- 164.2 GPRS的网络结构----------------------------------------------------- 174.3 GPRS协议模型------------------------------------------------------- 174.4 GPRS的路由管理----------------------------------------------------- 184.5 GPRS空中接口的信道构成--------------------------------------------- 194.6 GPRS的优缺点------------------------------------------------------- 204.7 GPRS的应用--------------------------------------------------------- 205.GSM/GPRS 模块介绍及应用方法 (21)5.1 GSM模块的结构和特点------------------------------------------------ 215.2 AT指令------------------------------------------------------------- 215.3短消息的模式与Unicode编码方式-------------------------------------- 225.4 GSM模块测试-------------------------------------------------------- 246. 基于短消息业务的系统硬件设计 (25)6.1系统整体结构-------------------------------------------------------- 266.2单片机端系统串口设计------------------------------------------------ 266.3 PC端系统的VB MSComm控件介绍--------------------------------------- 277. 基于短消息业务的系统软件设计 (28)7.1单片机端程序设计---------------------------------------------------- 287.1.1单片机端主程序设计-------------------------------------------- 297.1.2重要子程序设计------------------------------------------------ 297.2 PC机端程序设计----------------------------------------------------- 317.2.1短消息软件的实现---------------------------------------------- 317.2.2短消息软件的运行结果------------------------------------------ 337.3 系统抗干扰措施------------------------------------------------------ 347.4通信时延分析-------------------------------------------------------- 347.4.1短消息传输时延的定性分析-------------------------------------- 347.4.2短消息传输时延的测量和结论------------------------------------ 347.5系统开发中的难点---------------------------------------------------- 35 8.基于GPRS的系统设计 (35)8.1 系统组成------------------------------------------------------------ 358.2 单片机数据发送终端设计---------------------------------------------- 368.3 PC机数据接收端设计------------------------------------------------- 388.3.1 Winsock控件介绍---------------------------------------------- 398.3.2 Winsock控件的使用-------------------------------------------- 408.3.3 使用UDP协议进行通信------------------------------------------ 40 9.结论 (41)9.1 论文的创新点-------------------------------------------------------- 419.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2 致 (42)参考文献 (42)附录 (43)1.ASCII码对照表-------------------------------------------------------- 432.本文术语------------------------------------------------------------- 44基于单片机的GSM网数据传输作者:周盛指导师:方洲(大学(筹)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325027)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远程通信方式的讨论,提出了利用现有GSM网络的短消息业务实现的远程通信的种种优势,并将这种方式应用于本设计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多个温度点的实时监控,还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监测数据,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原理、设计和实现过程。

一、系统概述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节点、信号处理单元、无线通信模块、监控中心等组成。

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温度数据,信号处理单元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数据传输,监控中心则负责接收和显示监测数据。

二、系统设计1. 传感器节点设计传感器节点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采集温度数据。

为了实现多点监控,传感器节点需要设计成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监测一个特定的温度点。

传感器节点的设计需要考虑传感器的选择、数据采集和处理电路的设计、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的接口设计。

传感器节点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温度采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单片机进行处理和存储,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2. 信号处理单元设计信号处理单元主要负责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存储到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中。

传感器节点采用的是单片机AT89S52作为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单片机的A/D转换功能对温度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存储到单片机的内部EEPROM中。

3.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无线通信模块主要负责将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传感器节点采用的是nRF24L01无线模块,通过SPI接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并实现数据的传输。

4. 监控中心设计三、系统实现传感器节点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通过单片机AT89S52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然后通过nRF24L01无线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

传感器节点的设计需要考虑功耗、尺寸和成本等因素,需要尽量减小功耗和尺寸,降低成本。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温度监控系统作为最基本的传感器网络应用之一,在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保健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通过这种系统可以实现对多个点位温度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远程传输。

一、系统设计方案1. 系统硬件设计该温度监控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传感器节点。

每个节点由温度传感器、微控制器(MCU)、无线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

温度传感器选用DS18B20,它是一种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数字输出和单总线通信等特点。

微控制器采用常见的ARM Cortex-M系列单片机,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等。

无线模块采用低功耗蓝牙(BLE)模块,用于与监控中心进行无线通信。

电源模块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等部分。

传感器数据采集部分通过单片机的GPIO口读取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字信号处理。

数据处理部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校正等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无线通信部分则通过BLE模块实现与监控中心的无线数据传输。

二、系统工作原理1. 温度传感器节点工作原理每个温度传感器节点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数据,然后通过单片机将数据处理成符合BLE通信协议的数据格式,最终通过BLE模块进行无线传输。

2. 监控中心工作原理监控中心通过接收来自各个温度传感器节点的温度数据,并进行数据解析和处理,最终在界面上显示出各个点位的温度数据。

监控中心还可以设置温度报警阈值,当某个点位的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监控中心会发出报警信息。

三、系统特点1. 多点监控:系统可以同时监测多个点位的温度数据,实现对多个点位的实时监控。

2. 无线传输:系统采用BLE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布线的烦恼,使得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更加便捷。

《基于GSM的远程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范文

《基于GSM的远程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范文

《基于GSM的远程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物联网(IoT)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基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远程温度控制系统以其高效、可靠、低成本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家庭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GSM的远程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二、系统概述基于GSM的远程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微控制器、GSM模块、上位机软件等部分组成。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目标环境的温度,通过GSM模块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软件,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三、硬件设计1. 温度传感器:选用高精度的数字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测量环境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微控制器。

2. 微控制器:选用性能稳定、功耗低的微控制器,负责控制温度传感器、GSM模块等设备的工作。

3. GSM模块:选用具有GSM通信功能的模块,实现与上位机软件的通信。

4. 电源模块: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保证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

四、软件设计1. 微控制器程序:负责控制温度传感器、GSM模块等设备的工作,实时采集温度数据,并通过GSM模块将数据发送到上位机软件。

2. 上位机软件:采用C/S或B/S架构,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上位机软件实时查看温度数据、控制加热或制冷设备等操作。

五、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与传输:微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数据,并通过GSM模块将数据发送到上位机软件。

2. 控制指令发送:上位机软件根据用户操作,向微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微控制器根据指令控制加热或制冷设备等操作。

3. 异常处理:系统具有异常处理功能,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会自动启动报警机制,并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

六、系统特点1. 实时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目标环境的温度。

2. 可靠性:采用高精度的数字温度传感器和稳定的微控制器,保证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

基于51单片机gsm控制的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基于51单片机gsm控制的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基于51单片机GSM控制的设计摘要:随着当代通信手段和数据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实时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得通过远程控制负载的技术不断完善。

本论文主要利用GSM移动通信模块的收发短消息功能来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状态,使得可以通过即时接收个人手机发送来的控制短信,对家用电器进行远程操控,比如:日光灯的亮灭,空调的开关控制,热水器的温度调控等等。

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控制开关, 可以实现远程操控测控系统的要求。

该设计电路是由单片机89C51电路、一键下载电路、外部存储器,按钮与指示灯电路以及蜂鸣器电路组成。

系统能实现实时显示控制状态,断电定时保护等的功能,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安全实用的智能开关。

使得单片机可以实现如短信未读、阅读状态,发送状态。

返回、拨号、挂断、删除等。

关键词:短信收发;智能控制;GSM;开关;Absrt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means and data network,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real-tim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technology of remote load contro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function of receiving and receiving short message of GSM mobile communication module to control the switch status of home appliances,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control home appliances remotely by receiving the control short messages sent by personal mobile phone immediately, and using the function of receiving and receiving short messages from mobile phone to control the switch status of home appliances. For example: fluorescent lights off, air conditioning switch control, water he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so on.In this paper, a kind of intelligent control switch based on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s designed, which can realize the requirement of remote control and control system.. The design circuit consists of a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89C51 circuit, a one-key download circuit, an external memory, a button and an indicator lamp circuit and a buzzer circuit. The system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real-time display control state, power-off timing protection and the like, and can be said to be a very safe and practical intelligent switch. So that the single-chip computer can realize the unread, reading state and sending state of the short message. Back, dial, hang up, delete, and so on.Keywords: short message receiving and receiving; intelligent control; GSM;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3 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第二章 GSM系统及方案设计 (3)2.1GSM系统 (3)2.2 GSM系统方案设计 (4)2.3 本章小结 (5)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5)3.1 外围电路设计 (5)3.1.1 一键下载电路 (5)3.1.2 TFT液晶屏接口 (5)3.1.3外部存储器 (6)3.1.4 按键和指示灯电路 (8)3.1.5 蜂鸣器电路 (9)3.2 本章小结 (10)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11)4.1 总体框图 (11)4.2 系统初始化 (12)4.3 文件系统FATFS移植 (12)4.4 触摸屏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GSM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基于GSM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统具有与 鼬络化测控设备配合工作的能力 系统具备 以太网接 口。 能够与个人计 算机 、 嵌八
式 系统 等 相 关 设 备 进 行 盖 连 互 通 于上 层 信 息 管理 系统 获取 本 系统 所收 集 的数 据 并 通 过 便
本 系统发 出控制信号 经过测试表明 。 对提 高远程监控 的数据传榆效 率及 降低监控 系统的

开发 案

备 监视 和 控 制 的 同 时 可 以将 采 集 到 的数 据 传 送 到 控 制 模 块 、 以太 网模 块 ,辅 以相 应 的 输 人 输 出模 块 即 可 完
中心的多台计算 机或设备 .实现控制 系统与 管理系统
的互 联 。
成, 模块 清楚 、 任务调度简单 、 数据处理量小 、 实时性 对
展. 提高 了 G M 网络 的利用率 。 S
统仿真平 台进行模拟测试 。
2 仿 真 设 计 方 案
21 系统 架 构 .
本文提 出的远程监 控系统模型 由控制 中心 监 测 中心结点和远程监测 终端 三部分组成 。如 图 1 所示 。
控制现场 控制 中心

1 嵌 入 式 系统 和 远 程 监 控 系统
要 求 不 高 . 以本 系 统 选 择 了 微 控 制 器 + 制 系 统 软 件 所 控 的架 构 来 完成
( ) S 无 线 通 信 终 端 1G M G M 无 线 通 信 终 端 位 于 被 测 对 象 的控 制 现 场 . S 不 同 的测 控 系统 由 于采 集 的 数 据 不 同 .在 体 系 结 构 上 也 有 所 不 同 。 由微 处 理 器 、 感 器 、 它 传 执行 机 构 和 G M 通 S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在工业、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多个温度点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为各种场景下的温度监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述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由传感器节点、单片机节点和接收器节点组成。

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温度数据,单片机节点负责数据处理和无线传输,接收器节点负责接收和显示温度数据。

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同时具有低功耗、高可靠性的特点。

二、系统设计1. 传感器节点设计传感器节点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数据的采集,通过单片机节点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无线传输。

传感器节点具有较小的体积和低功耗的特点,可以方便地布置在不同位置进行温度监测。

2. 单片机节点设计接收器节点负责接收来自单片机节点的温度数据,并进行处理和显示。

接收器节点通过液晶显示屏展示温度数据,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将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

三、系统工作流程1. 传感器节点采集温度数据,将数据发送给单片机节点;2. 单片机节点接收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和编码,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给接收器节点;3. 接收器节点接收温度数据,进行解码和处理,然后将数据显示在液晶屏上;4. 用户可以通过接收器节点实时监测各个传感器节点的温度数据,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分析。

四、系统特点及优势1. 多点监测:系统可以同时监测多个温度点的数据,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多点温度监测需求;2. 无线传输: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方便布置和维护;3. 低功耗设计:系统中的传感器节点和单片机节点采用低功耗设计,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4. 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可以将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帮助用户了解温度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基于WIFI模块和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附代码)

基于WIFI模块和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附代码)

目录第一章阶段任务第二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原理1.1 时钟模块1.2 最小单片机系统的原理1.3 温度传感器DS18B201.4 串口1.5 WIFI模块第三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实现2.1 WIFI模块设置2.2 串口部分设置2.3 调试与运行过程第四章程序与框图第五章小结第二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原理1.1时钟DS1302模块:电路原理图:DS1302与单片机的连接也仅需要3条线:CE引脚、SCLK串行时钟引脚、I/O 串行数据引脚,Vcc2为备用电源,外接32.768kHz晶振,为芯片提供计时脉冲。

读写时序说明:DS1302是SPI总线驱动方式。

它不仅要向寄存器写入控制字,还需要读取相应寄存器的数据。

控制字总是从最低位开始输出。

在控制字指令输入后的下一个SCLK时钟的上升沿时,数据被写入DS1302,数据输入从最低位(0位)开始。

同样,在紧跟8位的控制字指令后的下一个SCLK脉冲的下降沿,读出DS1302的数据,读出的数据也是从最低位到最高位。

数据读写时序如图1.2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说明复位电路:由电容串联电阻构成,由图并结合"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性质,可以知道,当系统一上电,RST脚将会出现高电平,并且,这个高电平持续的时间由电路的RC值来决定.典型的51单片机当RST脚的高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就将复位,所以,适当组合RC的取值就可以保证可靠的复位.晶振电路:典型的晶振取11.0592MHz(因为可以准确地得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用于有串口通讯的场合)/12MHz(产生精确的uS级时歇,方便定时操作)单片机:一片AT89S51/52或其他51系列兼容单片机特别注意:对于31脚(EA/Vpp),当接高电平时,单片机在复位后从内部ROM的0000H开始执行;当接低电平时,复位后直接从外部ROM的0000H开始执行.1.3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原理(连接到单片机最小系统,并将温度发送给WIFI模块):3.1.1 DS18B20性能特点(1) 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只需一个接口引脚即可通信;(2) 每一个DS18B20都有一个唯一的64位ROM 序列码; (3) 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4) 可用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3.0V-+5.5 V ;(5) 测温范围:-55℃ -+125℃,在-10℃-+85℃范围内精度为+0.5℃,分辨率为0.0625℃; (6) 通过编程可实现9-12位的数字读数方式。

基于GSM的远程智能温控系统

基于GSM的远程智能温控系统

基于GSM的远程智能温控系统作者:杨世杰来源:《电子世界》2011年第24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过GSM室内智能温控系统的实现,系统能将室内的超标信息通过GSM网络自动的传送至用户终端,也可以由用户在远程的查询和控制,克服了用户和房间之间的距离所带来的操作上的不便性。

【关键词】GSM;智能温控1.系统原理与结构1.1 系统功能介绍本系统能以10次/s的速度自动采集现场的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采集空调和窗帘的开闭状态,并通过LCD液晶屏实时地显示出来。

温度的感应范围-55~+125℃,精度为±0.5℃。

光强的强度范围分为强、较强、中、较弱、弱5档。

空调和窗帘的状态为开或者关。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小灵通等终端与GSM模块连接的系统之间进行无线通信,通信范围为移动网络覆盖的所有范围,做到了真正的通信范围无穷大。

具体的通信为:(1)当系统检测到温度和光强超过设定的标准值时,会自动的发送超标的中文提示短信至用户的手机。

(2)用户可以向系统发送中文短信,实时的查询+++++++++++++++的温度、光强、空调、窗帘的情况。

(3)用户可以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室内的2种动作:①拉上窗帘和拉开窗帘。

拉窗帘是由单片机给予高电平给LG9110,驱动马达,通过马达正转和反转来实现拉上窗帘和拉开窗帘的动作。

②启动空调和停止空调。

通过单片机给予LG9110高电平,驱动直流电机上的扇叶,以此来模拟空调启动和停止。

1.2 系统方案本设计硬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温度模块、光强模块、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GSM通信模块等7部分组成。

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1.2.1 主控系统模块主控系统模块采用宏晶科技生产的基于51内核的STC89C516RD+单片机来完成信号采集、控制和通信功能,它有64K的片内FLASHROM和1280B的片内RAM资源,并具有51的内核,加密性很强,采用ISP下载的方式简单易用,且存储容量较大,很适合于做开发设计使用。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设计前言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其中,温度控制也越来越重要。

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采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控制问题。

单片机是一种集CPU、RAM、ROM、I/O接口和中断系统等部分于一体的器件,只需要外加电源和晶振就可实现对数字信息的处理和控制。

因此,单片机广泛用于现代工业控制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其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

传感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了解并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传感器能将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测量、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但是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温漂和非线性等影响因素。

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和控制系统,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

因此,不仅必须掌握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其性能指标,还必须懂得传感器经过适当的接口电路调整才能满足信号的处理、显示和控制的要求,而且只有通过对传感器应用实例的原理和智能传感器实例的分析了解,才能将传感器和信息通信和信息处理结合起来,适应传感器的生产、研制、开发和应用。

另一方面,传感器的被测信号来自于各个应用领域,每个领域都为了改革生产力、提高工效和时效,各自都在开发研制适合应用的传感器,于是种类繁多的新型传感器及传感器系统不断涌现。

温度传感器是其中重要的一类传感器。

其发展速度之快,以及其应用之广,并且还有很大潜力。

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温度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用法与用途,基于实用、广泛和典型的原则而设计了本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在引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架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无线通信模块选择以及温度监控算法。

结论部分对系统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实现多点温度监控,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数据传输,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系统架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无线通信模块,温度监控算法,系统性能评估,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温度监控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的温度监控系统往往存在布线困难、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逐渐被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单片机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实现对多点的实时温度监控,提高了监控的精度和效率。

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很多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控系统,但大多数系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监控点数有限、监控距离有限等问题。

研究如何设计一种更加稳定、可靠、灵活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是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无线通信模块选择以及温度监控算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提出一种全新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以满足不同场景下对温度监控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数据传输的智能监测系统。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度监控成为各个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例如在医疗领域,温度监控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在工业生产中,温度监控可以用于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而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多个监测点的同时监控,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远程数据传输,极大地提高了监控的便利性和效率。

研究开发这种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毕业设计_单片机控制GSM模块实现短信收发的软件设计

毕业设计_单片机控制GSM模块实现短信收发的软件设计

单片机控制GSM模块实现短信收发的软件设计摘要:借助系统模型,阐明GSM模块收发短信的基本概念以及串口控制SMS 的基本原理。

详细介绍单片机控制GSM模块工作的软件实现过程,对怎样用单片机控制GSM模块收发短信进行探讨,也对程序设计的主体思想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单片机短信收发软件设计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系统是目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体制中,比较成熟完善,且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

目前已建成的覆盖全国的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我国公众移动通信网的主要方式。

基于GSM的短信信息服务,是一种在移动网络上传送简短信息的无线应用,是一种信息在移动网络上存储和转寄的过程。

由于公众GSM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联网和漫游,建议上述系统不需再组建专用通信网络,所以具有实时传输数据功能的短信应用将得到迅速普及。

笔者开发设计的基于GSM网络的温度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正是借助该网络平台,利用短信息业务实现数据的自动双向传递。

系统模型图如图1所示。

本系统由数据采集部分、数据接收和发送部分、终端处理部分三个模块组成。

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存入存储器中。

数据收发模块采用双单片机共用E2RPOM的方式,单片机2控制数据从存储器转存入E2PROM中;单片机1负责将数据从E2PROM中读出,并经GSM模块2借助GSM网络将数据发送出去。

单片机1不仅控制数据的发送,也控制数据的接收。

在这里,E2PROM 是温度数据临时存储和上传的中转站。

终端处理模块负责将接收到的数据交给计算机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结果存放到数据库中,以供查询。

当终端处理模块需要向GSM模块2发送控制命令时,GSM模块2接收过程正好与上述过程相反,从而实现数据的自动双向传递。

系统中,三个模块相互独立,彼此又相互依赖,共同完成数据的传输。

数据收发模块在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系统的核心模块。

基于GSM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基于GSM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基于GSM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田丽;王子晗;苑宇;翟雅萌;陈智元
【期刊名称】《工业控制计算机》
【年(卷),期】2017(30)6
【摘要】随着物联网、嵌入式单片机、移动通信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将以专业化、整体化、低成本的特点迎来高速发展的机会.设计的基于GSM 模块的温度测控系统也属于智能家居范畴,研发成功后可应用于家庭洗漱热水器与饮用热水器领域.采用GSM模块实现短信方式的远程监控,采用温度控制器实现水域的温度控制,采用LabVIEW实现上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从而实现通过短信方式实现远程设定加热温度,控制热水器加热的功能,用户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远程设定加热温度、远程监控温度是否超标等功能,享受在进入家门即可享受热水的智能化生活方式.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田丽;王子晗;苑宇;翟雅萌;陈智元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大连交通大学动车运用与维护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大连交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辽宁大连116028;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STC89C52和AD590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J], 王立刚
2.基于ZigBee的高压开关柜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J], 赵应艳
3.基于LabVIEW的多功能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J], 李春辉
4.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室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J], 魏晓艳
5.基于GSM模块TC35i的机房温度测控系统 [J], 连翔;张小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设计
中 国科技 期刊 数据 库
科 研

基于 单片机 的无线测 温系统设计
胡 宇
南 京航 空航 天 大学 自动 化 学院 ,江 苏 南京市 2 1 1 1 0 0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及科 学技术 的进 步,促进 了通信技 术的发展 与更新 。对 于单片机 而言,可以充分运 用先进 的科 学技 术 。 有 效设 计 其 无 线 测 温 系 统 ,从 而 实现 无 线通 信 。一 般 而 言 ,在 单 片机 的无 线测 温 系 统设 计 过 程 中 ,可 以利 用传 感 器 来 对 数据进行采 集。并通过 单片机 中反馈 的数据来对 实际的温度值加 以显示 ,如果温度超 出规定 的范 围,单片机的控制蜂鸣器将 会 发出警报 。这样 的设 计方式具有较 强的抗 干扰 能力,较 高的传输速率和 实时监控 系统精度 ,能确保通信 的稳 定性 ,便于人 们 使 用 。 基 于 此 , 对 单 片机 的 无 线 测 温 系统设 计进 行 了深 入分 析 和 探 讨 。 关键 词 : 单 片 机 :无 线 测 温 系统 :设 计 中 图分 类 号 :T P 2 7 4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5 7 8 0 ( 2 0 1 5 ) 1 1 — 0 0 3 9 . 0 1 无线测温系统主要是通过无线传感 网络建立测温系统 , 其包括 的无线传感节 点,能够利用无线通信 有效处理温度 信 息“ 。一般无线 多点测温 系统由无 线收发芯片、温度传感器 以及单片机等部件构成 ,其功耗低 、可靠性高、抗干 扰能力 较强 ,性能稳定 ,电路简单 ,被广泛应用在工农业 以及环境 监测等领域 。 1基 于单 片机 的无 线测 温系统总体设计分析 单 片机 的无线测温 系统主要 由两个分 系统组成 ,分别是 主控接 收以及 测量 发送 ,其 中两个分系统的设计原理如下所 示 。一般 当系统开始运行时 ,测量控制指令主要有主控单元 发送 ,同时测量发送系统可 以以指令为依据 ,对现场温度进 行实时测量 ,然后主控接收分系统可 以利用无线模块接收测 量 的数据 ,并对其进 行分析、保存 以及显示报 警等处理。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应用场景。

这种系统可以用于监控各个物理位置的温度变化,并且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端,便于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搭建和软件编程等方面的内容。

一、系统设计原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多个传感器节点采集不同位置的温度数据,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端,最后通过显示屏或者计算机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整个系统包括传感器节点、单片机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中央控制端。

传感器节点:每个传感器节点都搭载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数据。

一般可以选择DS18B20等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其具有高精度、数字输出、抗干扰等特点。

传感器节点还需要有适当的电源和信号处理电路。

单片机控制模块:每个传感器节点都需要配备一个单片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传感器的采集和数据的处理。

可以选择常见的单片机芯片,如STC89C52等。

单片机控制模块负责读取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等操作。

无线通信模块:每个传感器节点还需要配备一个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端。

可以选择类似nRF24L01等2.4GHz无线通信模块,其具有低功耗、远距离传输和多节点连接等特点。

中央控制端:中央控制端负责接收各个传感器节点传输过来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

可以选择单片机、嵌入式开发板或者计算机等设备作为中央控制端,配备合适的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数据。

二、系统硬件搭建传感器节点的硬件搭建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三个部分。

传感器模块可以直接连接DS18B20温度传感器,并通过合适的引脚连接到单片机控制模块。

单片机控制模块由单片机芯片、外部晶振、电源管理电路、数据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等组成,其中通信接口连接无线通信模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基于单片机与GSM模块无线测温传输系统——软件设计立治指导教师:爱民系:信息工程系年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0801班提交日期: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评阅人(签名):年月日摘要本论文设计了一种通过GSM短消息的收发实现对系统设备进行遥控,基于单片机控制,利用支持短消息业务的GSM引擎模块发送温度报警信息,还利用现有的900M或1800M的GSM网络,而监控终端也不再仅局限于PC机,也可以是移动通讯平台或其他移动终端。

对系统环境状况监测和数据传输的GSM短消息遥控监测系统。

该系统克服了普通遥控的人机界面不友好,且控制功能少等缺点,实现了数据采集(温度等)、实时监测、短信报警的功能。

系统的控制过程如下: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外界温度值,通过A/D转换将此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入单片机中,对单片机进行编程。

本系统采用了西门子公司提供的TC35短信模块进行短信的编辑和发送,它的串口通讯遵循RS232标准,所以要与单片机连接还要通过串口的电平转换电路,这也是系统设计的一部分;短信模块发送短信是由AT指令控制的,其发送的短信格式有两种:文本格式和PDU格式,本论文选择采用文本格式,这样AT指令的短消息编程也成为了系统设计一部分。

前面说提到的AT指令,即Attention AT命令集是从Terminal Equipment或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 向TA(Terminal Adapter)或DCE(Data Circuit Terminating Equipment)发送的通过TE发送AT命令来控制MS的功能与GSM网络业务进行交互复。

关键字:单片机;TC35i模块;短消息;AT指令;温度检测AbstractThis dissertation designed a GSM short message sending and receiving remote control system equipment, control, based on single chip GSM engine module sends temperature alarm information to support short message service, to monitor the terminal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PC, but alsocan be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platform, or other mobile terminal.The control process of the system are as follows: outside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sensor acquisition A/D converter to convert this analog signal to digital signal into the microcontroller, the microcontroller to be programmed. Microcontroller to obtain the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serial port and Siemens TC35 SMS module serial communications and data transfer, the temperature obtained by TC35 SMS module temperature mode of information sent to the target mobile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or other mobile devices.TC35 SMS module control, editing, and sending of text messages, it sends the message format in two ways: the text format and PDU format, this dissertation used text format. TC35 SMS module is controlled by using AT command. Such a short news programming of the AT command also become a part of the design. AT command, the Attention AT command set is from the Terminal Equipment or DTE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to the TA (Terminal Adapter) or DCE (Data Circuit Terminating Equipment) sent by the TE to send AT commands to control the MS functions and GSM network services interaction complex.Keywords:microcontroller; TC35i module; short message; ATInstruction; Temperature detection设计说明本次设计的基于单片机与TC35i的GSM模块无线测温报警系统主要有两大功能,分别为温度检测、短信报警。

基于题目的基本要求,本系统对温度检测、短信报警这两大功能进行重点设计。

本系统设计采用以单片机STC89C52和西门子TC35i短信模块为核心,结合DS18B20等必要的外围电路实现远程无线报警功能。

当系统上电启动后,单片机利用DS18B20检测温度。

采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时的方式来计算时间,每隔一段时间,系统就会向事先设置好的移动终端发送温度。

当温度高过一定的值或者低于一定的值的时候,就算系统计时的时间还没到,系统也会向移动终端发送信息。

为了方便随时可以接受信息,本设计还设计了按键功能,当按下按键的时候系统也会向移动终端发送信息。

设计标准如下:(1) 通过单片机和DS18B20检测温度。

(2) 设定报警围,当温度不在这个围的时候就自动发送当前温度到移动终端。

(3) 按键功能,没按下一次按键,系统就向移动终端发送当前温度。

关键字:STC89C52单片机;DS18B20;TC35i目录1 引言11.1 项目背景与意义11.2 项目目标12 系统的整体架构分析22.1 系统的主要模块22.2 DS18B20原理及引脚介绍32.2.1DS18B20产品的特点32.2.2 DS1820的工作原理42.3 STC89C52单片机72.3.1时钟电路72.3.2复位及复位电路82.3.3 STC89C52引脚介绍92.4 TC35i模块介绍103 软件设计133.1 TMOD配置143.2 串口通讯原理143.2.1串行接口的一般概念143.2.289C52单片机的串行接口结构153.2.3 串行口的控制与状态寄存器163.2.4波特率的选择183.3单片机中断系统介绍203.3.1中断请求源203.3.2 中断允许寄存器IE213.4 AT指令213.4.2 AT指令集223.5 温度采集243.6 GSM模块发送信息243.7 程序编译文档的创建254 结论26参考文献27致29附录29附录A 系统原理图29附录B 源程序30附录C 检测单片机串口发送数据程序371 引言1.1 项目背景与意义随着短消息服务(SM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等数据业务的发展,GSM无线网络应用于机电产品和工业控制领域的趋势不断扩大,各种以GSM网为传输平台的数据采集及远程监控系统方案和产品也不断出现。

例如,在现代家庭的环境安全监测和家用电器的控制上,利用GSM网络既可实现对盗情、燃气泄漏及火警等的监测,并以短消息方式向主人发出警报;又可发送短消息对家用电器例如空调、电视、音响、微波炉等进行遥控。

GSM网络信号覆盖面积广、网络接入灵活、无需布线,打破了距离的限制,从而可以实现全国乃至全球漫游监控。

短消息(SMS)利用信令信道传输,直接把要发的信息加上目的地址发送到短消息服务中心,由服务中心再发给终端。

短消息容量有限(每条短信容最多140个字节),适于传输小流量的数据;由于建立时间较长,传送过程要受短消息服务中心服务器繁忙程度的影响,因而适于非连续性和实时性要求不太高的传输场合。

短消息传输具有实现简单,通信成本低的优点。

本论文在温室温度监控远程报警和远程开启的应用背景下,结合其传输数据少和非连续性工作的应用特征,研制了利用51系列单片机控制GSM模块TC35i以短消息(SMS)的方式进行远程报警和开启的装置。

装置中单片机以中断方式检测传感器的振动信号,通过串口与GSM模块通信以控制其启动和短信的收发、解析等。

本装置结构简单、传输可靠,稍做改进即可应用于多种需远程交互的场合。

1.2 项目目标基于STC89C52、TC35i温度远程报警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大棚温室、粮仓及物资仓库温度检测等。

本论文首先给出了基于STC89C52、TC35i温度远程报警系统的整体架构,分析了整个项目的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

然后详细介绍STC89C52单片机和TC35i的应用开发基础的主要特征。

在温度检测部分,STC89C52单片机通过DS18B20温度传感器读取温度,然后通过单片机串口和TC35i串口之间相互通信,把读取的温度传输到TC35i模块,最后通过TC35i 模块发信息到目标手机。

2 系统的整体架构分析2.1 系统的主要模块系统主要由STC89C52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TC35i模块构成,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整体框图系统的控制过程如下: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外界温度值,通过A/D转换将此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入单片机中,对单片机进行编程。

本系统采用了西门子公司提供的TC35短信模块进行短信的编辑和发送,它的串口通讯遵循RS232标准,所以要与单片机连接还要通过串口的电平转换电路,这也是系统设计的一部分;短信模块发送短信是由AT指令控制的,其发送的短信格式有两种:文本格式和PDU格式。

2.2 DS18B20原理及引脚介绍DS18B20数字温度计是DALLAS公司生产的1-Wire,即单总线器件,具有线路简单,体积小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