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A卷

合集下载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统一测试试卷语文2024.4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班级进行了“古建文辉——语文中的中国古代建筑”主题探究活动,活动后计划举办专题展览。

下面是展览内容的初稿,请你进行审校、修改和补充。

展板一:汉字中的古建发展1.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字音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因为这里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的样子,所以“巍峨”一词中无错字。

B.因为这里表达“鲜明地展示”的意思,所以“张显”一词中有错字。

C.“穴”读作“xué”。

D.“剖”读作“pāo”。

2.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全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汉字凝固了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②建筑材料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构造B.①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被汉字凝固②汉字的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C.①汉字凝固了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②汉字的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D.①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被汉字凝固②建筑材料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构造展板二:成语中的古建细节3.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美轮美奂B.包罗万象C.相得益彰D.棋逢对手4.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

(2分)展板三:诗文中的古建形式5.在文段横线处补全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不尽长江滚滚流②杜牧B.①不尽长江滚滚流②杜甫C.①生子当如孙仲谋②杜牧D.①生子当如孙仲谋②杜甫6.为插图黄鹤楼拟写一副对联,补全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何时①,看洲渚萋萋芳草今日白云仍在,拂汉阳②A.①黄鹤飞来②历历晴川B.①黄鹤再来②历历晴川C.①黄鹤飞来②浩瀚烟波D.①黄鹤再来②浩瀚烟波7.展览的结语中需要解释主题“古建文辉”的意思,请你综合三块展板,补写内容。

2024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锐不可挡销声匿迹一筹莫展B. 抑扬顿挫翻来复去脍炙人口C. 蹒跚学步海市蜃楼正襟危坐D. 顾名思意孤陋寡闻世外桃源(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表现得从容不迫,令人钦佩。

B. 这部电影的情节扣人心弦,让观众们目不转睛地观看。

C. 在这个问题上,他的观点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D. 他的演讲滔滔不绝,但内容却空洞无物,让人昏昏欲睡。

(答案)D(注:此题假设“滔滔不绝”在此语境下使用不恰当,因其通常指说话连续不断,而内容空洞则与“滔滔不绝”的正面含义相悖)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B.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C.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D.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答案)B(《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非讽刺小说)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 为了避免交通拥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D.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班名列前茅,而且在学校里也是佼佼者。

(逻辑顺序不当,应为“在学校里也是佼佼者,不仅在全班名列前茅”)(答案)C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弱冠”指的是男子十五岁时的成年礼。

B. “寒舍”是古人对自己住处的谦称。

C. “端午”节日习俗是吃月饼、赛龙舟。

D. “陛下”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答案)B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吃饭了吗?”妈妈关切地问:“要注意身体啊!”B. 他喜欢的书有《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C. “不,”他摇了摇头说:“我还没想好。

”D. 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比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答案)D(注:A、C两项中,问号后应使用逗号,因为问句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B项中,书名号间不应使用逗号,应去掉)7、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寓意相近的一项是:A. 滥竽充数B. 邯郸学步C. 杯弓蛇影D. 掩耳盗铃(答案)B(都表达了做了多余或不恰当的事,反而坏了事的意思)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总是精打细算,从不浪费一分钱。

2024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顺义区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在我国,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春天结伴去郊野踏青。

小明同学要制作一期板报,向大家介绍中国的“踏青”文化,邀请你协助完成。

1.请用正楷字书写“带上文化去踏青”这七个字,作为板报标题。

(1分)专栏一踏青溯源踏青,也称“踏春”“探春”“拜青”,一般指人们春天到郊野游玩,欣赏春色,寄情山水。

踏青是中华传统民俗,起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在西周,立春之时,天子携职官、黎庶,于东郊野外行礼迎春,表达对风调雨顺的期盼和对司春之神的敬畏,这种农耕祭祀习俗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

此后踏青的主题熔合于多种节日仪礼中。

如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纪念黄帝诞辰的日子。

这天除祭祀之外,还有河中沐浴、水边宴饮、郊外游春等习俗。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二天,是古代怕春雷引发山火而设定禁火的日子,后来又增加了纪念先秦名士介子推的活动,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

寒食节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扫墓祭祖、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后来上巳节与寒食节的习俗合并到清明节,人们在慎终追远之外,又格外珍惜清明节的天朗气清,春光明媚,纷纷到野外踏青,感受生机盎然的景象。

唐宋时期,国家设定了清明假日,假日里赏花踏青在全社会各阶层形成风尚,尤其在宋代盛况空前。

清明节时“游子寻春半出城”,踏青出游的多样需求又助力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形成滚雪球效应。

2.你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表达的是“将情怀寄托到山水中”的意思,所以“寄情”字形有错误。

2023年4月北京市平谷区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4月北京市平谷区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4月北京市平谷区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卷2023.04一、基础·运用(共14分)“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特展”在故宫午门展厅展出。

学校为此开展研学活动。

同学们查找了相关资料并完成了研学记录,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14分)气势恢宏的中国山水诗山川景物,美不胜收,往往能触动诗人的心扉。

在古代诗坛,山水诗的创作有一个发展过程。

汉代以前,很少有诗人以山川风物为创作题材,汉末时期写山水诗的诗人仍是凤毛麟角,【】横槊赋诗,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十古名句,这类好诗在当时不胜枚举。

直到魏晋时期山水诗才成为诗坛的一股潮流,但是以山川景物为题旨的诗歌仍未臻成熟。

直到唐代,山水诗在诗坛上才大放异彩,并迅速达到了卓越之境。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环绕着对泰山的“望”,使读者体悟到它恢宏的气势,让人拍案叫绝;“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笔下的黄河盘空排奡,让人真切感受到黄河势不可挡的威力。

诗人们所取得的成就和创作经验,在今天仍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

1.结合文段内容,指出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美不胜收B.不胜枚举C.拍案叫绝D.势不可挡2,对文中【】内作者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A.李商隐B.曹操C.白居易D.陆游3,小明不清楚资料中“盘空排奡”的含义,通过查阅字典,找到了“奡”的解释:①矫健有力;②突兀。

请你帮他解释“盘空排奡”在文中的意思。

(2分)答:气韵生动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是一个艺术宝库,异彩纷呈。

中国绘画的精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绘画的艺术追求最重要的是气韵生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天”指世界的运动刚强勒健,画家眼前都是生机,绘画就表现生机。

其二,中国艺术家将“物我同一”的艺术体验融合在艺术作品中。

“物我同一”①体现着中国人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②体现着中国人精神修养的最高境界。

其三,中国绘画精神性的集中表现在于“心画”,心灵表现才是绘画的最高境界。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二部分——_______丽画卷。

可以说,北京雨燕已成为北京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⑤目前,社会各界正携手保护雨燕。

相信未来,这些与古都相伴的鸟儿能更加自由地翱翔于北京上空。

(1)文段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帮助修改。

(2)文稿提到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入选教材的诗______(写篇名)中诗句“______”就描写了鸟鸣叫的情形。

(3)编审即将结束,你发现专栏还缺第四部分结语。

请补写一句话,用上“了解”“学习”“探索”三个词语,以引起大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视。

二、句子默写三、诗歌鉴赏5.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面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记叙描写,再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的窘状,也表达了他的济世情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处处扣“壮词”来写:开篇壮怀激烈,梦中情景豪情万丈,结尾感叹壮志难酬,更添悲凉。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变换,有曲折跌宕之感,这更能表现诗人命运悲苦和对个人前途的绝望。

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2分)1.(12分)2023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任务将基本完成,其中明长城居庸关段为国家级重要点段。

学校计划组织同学们前往居庸关景区,以“居庸叠翠探长城”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

请你参与研学手册的编校。

(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居庸叠翠探长城”七个字作为手册封面标题。

第一部分行程简介ㅤㅤ居庸关是京北长城延线..上的著名古关城,见证了我国多民族交溶..的历史。

这里群山环绕,植被繁茂,早在金代便以“居庸叠翠”名列“燕京八景”之一。

作为阻挡敌军袭扰和探察敌情的军事要塞,居庸关长城东跨翠屏山,西跨金柜山,如鲲鹏..展翅,全长4142米,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

“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

”清代乾隆帝的这两句诗,描述了居庸关的地势显要..、雄伟壮观。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ㅤㅤ为了零距离感受长城文化,我们将走出校园,游览居庸关景区,在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中,深入了解居庸关长城厚重的历史积淀,开阔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2)检查文段,你发现其中有书写错误。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表达的是“居庸关坐落于京北长城之上”的意思,所以“延线”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居庸关见证民族融合的历史”的意思,所以“交溶”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居庸关像传说中的神鸟展翅”的意思,所以“鲲鹏”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居庸关地势险峻而处于要冲”的意思,所以“显要”中有错字。

(3)你对第二段的画线词语“别开生面”的意思不太清楚,于是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发现“面”的主要义项有:①头的前部,脸;②见面;③部位或方面。

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下列对“别开生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走近长城,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B.登临长城,与历史古迹亲切会面C.探访长城,体验全新的学习方式第二部分行程安排研学阶段研学地点研学任务实地参观居庸关长城博物馆搜集居庸关长城浩如烟海....的史料,了解居庸关风.云变幻...的历史。

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5分)1.(15分)为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学校开展了以“书香润泽”为主题的阅读活动。

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任务。

活动一阅读启动解说海报主题活动于3月29日启动,学生会主席代表发言。

请阅读下面发言稿(部分),完成问题。

打开《诗经》,展读《蒹葭》,蒹苍露白,秋水澄.明,清幽的意境使人心灵愈加纯净;诵读《诫子书》,诸葛亮垦切的叮咛促使我们摒除杂念,保持精神的安宁;品味《昆明的雨》,汪曾祺恬淡地诉说对过往岁月的想念,教会我们以心灵的沉静面对世间芜杂……人生须臾之间,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阅读,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禁.锢,使我们的生活足够辽阔丰富。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拥抱更加广博的世界,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纷繁世事。

(1)如图是学生会为活动设计的宣传海报。

结合发言稿的内容,你认为“书香润泽”在这个情境中具体指的是。

(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澄”应读为“chéng”。

B.“垦切”应写为“恳切”。

C.“品味”应写为“品位”。

D.“禁”应读作“jìn”。

(3)有同学认为,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境中表达欠妥。

请你结合语段内容作出修改。

修改:活动二设计展板推荐书籍三个年级分别设计了名著推介展板。

请阅读展板,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完成问题。

ㅤㅤ《骆驼祥子》讲述了北平城里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读完这本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甲】同时,作者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独特语言习惯的妙手回春....的描绘,一定能让你感受到浓浓的“京味儿”。

展板1《骆驼祥子》(七年级)ㅤㅤ《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科普巨著。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选择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B.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日长安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领导者是宋江,展现了其智勇双全的一面。

(正确答案)D.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先生》记录了他在日本的生活。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今年多大了,”他问道:“有二十岁了吗?”B. 北京的胡同,无论是宽是窄,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C. 这个周末,我们计划去:长城、故宫、颐和园游览。

(正确答案)D. 他轻轻地推开门,小声说,我回来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竭泽而鱼披星带月脍炙人口B. 谈笑风生按部就班两全其美(正确答案)C. 迫不及待原形必露金碧辉煌D. 世外桃园提心吊胆再接再厉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弱冠”指的是男子十五岁时的成年礼。

B. “社稷”在古代常用来代指国家,其中“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正确答案)C. “谥号”是皇帝生前所取的,用以概括其一生的功过。

D. “科举”制度中,殿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销售量一直居高不下。

(正确答案)D. 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是否努力学习。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最终两人终成眷属。

B.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多次被唐僧误解并赶走,但每次都因观音菩萨的劝说而返回。

C.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的关键战役,最终以曹操的大败告终。

(正确答案)D. 《简·爱》中的简·爱与罗切斯特结婚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从未遇到过任何挫折。

2024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语文(北京卷)

2024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语文(北京卷)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北京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圆满闭幕,亚运会中有关非遗文化的精彩瞬间至今仍令人回味。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完成了相关展板的文字介绍。

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1.在展览文字介绍的封面,用正楷字书写“亚运让非遗熠熠生辉”九个字作为标题。

(1分)前言将“你”“我”汇成“我们”①亚运会通过体育竞技的方式,将亚洲各国和地区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让翘.首以盼的“亚洲命运共同体”更加真切可感。

也正是通过这项盛事,亚洲多姿多彩的文化得以章显。

②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向八方宾朋展现一场体育盛会如何牵手“中国式浪漫”,一个现代之城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再现马可·波罗笔下记载.的“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杭州及其协办城市努力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让世界与之联结。

2.有同学认为画横线的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翘”应读为“qiáo”B.“章显”应写为“彰显”C.“载”应读为“zǎi”D.“联结”应写为“联节”第一部分亚运刮起“非遗风”走进亚运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陈列区前的宾客总是摩肩接踵....。

一条长达60米的“中华龙”风筝精妙绝伦....,象征着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典雅的瓷器、精美的扇子、精致的丝绸……设计者自出心裁....,呈现出中华文化的深沉与繁华。

很多宾客对其中一把巨大的西湖绸伞印象尤为深刻。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解析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一、基础·运用(共24分)(一)选择题。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脊梁(jǐ) 俯视(kàn) 闲适(qiè) 谆谆教诲(huǐ)B.倔强(juè) 庇护(bì) 相处(chǔ) 言简意赅(gāi)C.揭露(lù) 呜咽(yè) 机械(jiè) 惩恶扬善(ch&eac ute;nɡ)D.模样(mú) 游弋(yì) 自诩(xǔ) 水涨船高(zhǎng)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各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不能简单照搬他人体会。

B. 平坦的操场,宽敞的教室,舒服的桌椅,这座乡村小学的面貌涣然一新。

C. 清明小长假让人们既能有时刻缅怀祭奠先人,还能有闲情逸致踏青赏春。

D. 李老师期望受到表彰的同学不骄不躁,再接再厉,制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聪慧人更要学会与周围的人合作,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再聪慧的人也有需要别人关心的时候,只有善于学习借鉴,才能让自己不断提高。

②继承和进展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没有一套固定的方式方法,能够从学生抓起,让他们同意传统文化教育;也能够从学者抓起,让他们做好传统文化研究与普及的工作,____________,最终都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爱护与传承。

A.①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②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B.①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②句填“殊途同归”C.①句填“相得益彰”②句填“殊途同归”D.①句填“相得益彰”②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字体的不同,汉字书法在整体风格上能够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状,______书法创作的“静”与“动”却是相对的、兼容的,_ _______,在用笔造型中对动静关系的处理更能够表达书法家的精神气度与艺术功力。

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基础•运用。

(共14分)1.(14分)2024年是甲辰龙年,初三年级组织开展“龙行中华,声啸九天——探寻龙文化”研学活动。

以下是同学们的研学笔记,请你阅读后修改完善。

第一部分千姿百态,辉耀历史ㅤㅤ中国龙的形象在历史发展和朝代【甲】更dié中不断演变。

远古时期龙的形象简单,但形态各异。

有的身似鳄鱼,有的头部似猪,有的保留了鱼的样貌……文明产生之后,龙的形象更加艺术化。

“超级国宝”夏朝晚期绿松石龙形器,龙首隆起,中部出脊,尾部内蜷,若游动状,栩栩如生....。

商周玉龙、夔龙纹在祭仪中与玉器、青铜器碰撞出神圣而庄严的火花。

战国玉龙珮【乙】挣脱.....穿系它的绳索,容光焕发.,从两千三百多年前那个自由浪漫、充满想象的时代飞身而来,充满张力。

当历史迈进开放【丙】dǐng盛的大唐,奔放洒脱的鎏金走龙流光溢彩....,再现了最耀眼的大唐风华。

清代故宫九龙壁以不同方式蕴含多重九五之数:壁顶正脊饰九龙,壁上九条蟠龙分隔于五个空间,壁面二百七十块塑块也是九五的倍数……将象征天子之尊的九五之制发挥到了极致!ㅤㅤ千姿百态....的龙形象,或古朴【丁】稚拙..,或婉转灵动,或奔放张扬,或高贵威严……不仅生动地反映各个时代的文化面貌,更在风云变幻中承载着中华民族奋发开拓、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

(1)请你对文段【甲】【乙】【丙】【丁】四处的字音或字形作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处“更dié”是“轮流更替”的意思,“迭”的字义为“轮流、替换”,应为“更迭”。

B.【乙】处“挣”是多音字,读一声或四声,读四声意思“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应读四声。

C.【丙】处“dǐng盛”意为“正当兴盛”,“鼎”曾用作国家礼器,可代表国家,应为“鼎盛”。

D.【丁】处“稚拙”有“稚朴拙笨”的意思,“拙”为形声字,“出”为声旁,应读“zhuó”。

(2)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栩栩如生B.容光焕发C.流光溢彩D.千姿百态(3)为了丰富笔记内容,你承担了为清代九龙壁配一幅“龙”字书法图片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A卷一、古诗文阅读 (共4题;共58分)1. (8分) (2018九上·桐乡期中) 古诗文名句积累。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

(2) 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3)李白在《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典故表达自己希望能够得到重用的愿望;刘禹锡在《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中借“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的典故来感叹人事变迁之快。

(4)作家梁衡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用42个字创造了一幅淡雅、高洁的画轴,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精品。

请在下面的方框内默写描写雪景的42个字,书写要工整、美观。

2. (1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题齐安城楼杜牧(唐)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

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

(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

你认为这首诗“故乡七十五长亭。

”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3. (12分)(2013·玉溪)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________②处赴志之志: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3)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先写渔人如何发现桃花源,再写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4. (2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古镜(宋)沈括[甲]古人铸鉴① ,鉴大则平,鉴小则凸。

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

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

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予观之,理诚如是。

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注释]①鉴:镜子。

②原:推究。

③差:略微。

(1)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 .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 .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 . 唯此,鉴光透。

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 . 唯此鉴光透。

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2)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收人而令小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B . 予观之同予者何人(《爱莲说》)C . 又见他家所藏才美不外见(《马说》)D . 唯此鉴光透。

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3)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 .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 .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 . 唯此,鉴光透。

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 . 唯此鉴光透。

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5)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收人而令小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B . 予观之同予者何人(《爱莲说》)C . 又见他家所藏才美不外见(《马说》)D . 唯此鉴光透。

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6)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①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

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用一个词语概括)②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

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8)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①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

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用一个词语概括)②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

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5. (17分)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有一种雅量叫容人①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一种优良的生命质地,它喜与宽厚结伴,乐与谦和为伍。

我们立身处事需有容人的雅量。

②容人要有用人之长的慧眼。

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网罗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才能推动事业发展。

刘邦出身低微,文才武略平平,却能一统天下,原因何在?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夫运筹策帏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用人之长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境界。

因珠玉在侧,可能使自己相形见绌,需要我们有更宽的胸怀和更高的境界。

③容人要有谅人之短的胆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般来看,越是在一个方面有突出才能的人,往往在另一个方面的缺点也更明显。

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任命嗜酒贪杯的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

当时有人告诫他,此人嗜酒贪杯,恐难担大任。

林肯却不以为然。

他何尝不知道酗酒可能误事,但他更清楚在诸将领中,唯格兰特是决胜千里的帅才。

后来事实证明格兰特的受命正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林肯在用人时能够扬人之长、谅人之短,颇受后人称颂。

【然而谅人之短并不是无原则的,所谓能容忍的“短”,必须是小节,是不影响大局的。

如果是涉及根本原则、妨碍大局的短处,就不能谅解了。

】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只要能宽容有过错的人,激励他改过自新,他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一心一意作贡献。

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善待徐向前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1937年,党内一致声讨惨败而归的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惟毛泽东对其大加抚慰,并力排众议予以重用。

最终在1948年,徐向前率领一支由地方武装改编而成的不足六万人的队伍,一个月内歼敌10万余人,解放县城14座,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人的一生难免会犯错,对待他人所犯的错误我们要公正看待,不以偏盖全,不苛责求全,而应宽其过、恕其失、抚其痛、安其心,让那些有发展潜质的人才不至于被一个缺点影响、被一个错误困住、被一个污点束缚。

⑤容人要有释人之怨的胸襟。

不计前嫌,化敌为友,这是容人的极致。

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

在檄文中,曹操的祖宗三代都被骂得狗血喷头。

曹操看了檄文之后竟连声称赞道:“陈琳的文章写得真不赖,骂得痛快。

”官渡之战后,陈琳落人曹操之手。

陈琳心想:当初我把曹操的祖宗都骂了,这下子非死不可了。

然而,曹操不仅没有杀陈琳,还委任他做了自己的文书。

陈琳深为曹操的宽宏大量所感动,竭尽全力辅佐曹操,使曹操颇为受益。

⑥“良匠无弃木,明主无弃士”。

天空包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包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容人的雅量,何愁人与人之间不能理解,何愁世界不变得更加美好?(1)全文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从论证结构来看,本文第②-⑤段属(填序号)A.总分式B.并列式C.层进式D.对照式(2)①第③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②第③段方括号内的文字可否删去?为什么?(3)请根据第④段论述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出填上合适的句子。

(4)下列事实论据中适合用来论证第⑤段分论点的一项是()A . 三国时期的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B . 徐特立将教育部长之职让给瞿秋白,自己甘当他的手下。

C . 钢琴演奏家李斯特推荐当时身怀绝技但家境贫寒的肖邦促其成名。

D . 齐桓公并没有因为管仲射杀过自己而对他抱有成见,任用他为大夫管理国政。

6. (21分) (2017八下·潮州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雨夜的灯光①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

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

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

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③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

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

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

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

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

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

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

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

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

“陈坊。

”父亲应声答道。

“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

“八岁。

”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⑩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⑪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⑫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

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

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

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