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共安全应急平台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火灾模拟软件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火灾模拟软件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概述:随着人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火灾模拟软件在预防和处理火灾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调查报告将就火灾模拟软件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市场需求与背景1. 消防安全形势紧迫近年来,因火灾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不断增加,这促使了社会对于消防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
借助虚拟实境技术和仿真模型,火灾模拟软件可以为各种场景下的消防演练提供支持,提高人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等机构都对大规模或复杂场所内部消防系统的设计优化、建筑物疏散方案以及职工员工培训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鉴于此,对于精确而可靠的火灾模拟软件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二、火灾模拟软件的发展现状1.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随着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火灾模拟软件得以迅速提升其仿真能力。
通过多元化模型和优化算法,这些软件可以准确地预测火势蔓延路径、建筑物疏散时间等关键参数,为消防人员制定应对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2. 软件功能逐步完善近年来,火灾模拟软件在功能上不断创新和丰富。
除了基本的火势蔓延和人员疏散预测外,如今的软件还能够模拟复杂火场环境下的可燃物传播、建筑结构受损情况以及消防装备使用效果等多种因素,实现更加全面的消防演练。
3.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火灾模拟软件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已经涵盖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安全培训等众多领域。
例如,在高层建筑规划中可以使用火灾模拟软件评估建筑火灾风险;在工厂和车间设计中,可以优化安全出口位置和逃生通道的布置。
三、挑战与发展方向1. 数据质量和准确性目前,火灾模拟软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无论是建筑物参数的获取还是实验数据的准备,都需要大量耗费时间和精力。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提高数据采集技术和标准化,并加强相关实验研究以提升软件预测结果的可信度。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建设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
而公共安全的应急管理则是解决公共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应急管理中,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转则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的定义与意义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是指一个用于集成、处理、分析和发布各类公共安全相关信息和资源的综合性信息系统。
该系统旨在协调和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预警、预防、应急和恢复等各个环节。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可以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便捷、准确的安全信息和资源共享服务,促进应急决策的科学化、标准化和协同化。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与运作对于提升社会公众的安全感,保障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安全稳定,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与实际价值。
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的设计原则和要求1、建立开放共享平台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应该尽可能的采用开放式架构以支持各种数据的联接和汇集。
并且,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所协调和整合的数据信息也应该充分考虑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开放、共享、互通。
2、具备高可用性和鲁棒性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系统能够在危机事件和重大灾害中快速响应,可以保证安全和信息的高相应级别,系统应当具有高可用性和鲁棒性。
这两个特点是系统设计中相互依存的需要同时考虑到。
3、建立智能化预警机制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到智能化预警机制。
前瞻性的预警模式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危机信息,并提供科学的动态告警方案,帮助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危机,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损失。
4、支持多终端接入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应当提供支持多种终端接入的应用程序。
这样既能满足多种设备的需求,并且也能提高信息的便捷程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
三、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的应用前景公共安全相关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全国各地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软件安全评估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石,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软件安全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确保软件系统的安全可靠,本报告对某软件进行了全面的安全评估,旨在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评估背景本次评估对象为某公司研发的一款企业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一款集成了财务、人事、销售、库存等模块的综合管理软件,旨在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
由于该系统涉及企业核心数据,因此对其安全性能的要求较高。
三、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以下方法:1. 文档审查:对软件的文档资料进行审查,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测试用例等,以了解软件的整体架构和功能。
2. 代码审查:对软件的源代码进行静态分析,查找潜在的安全漏洞。
3. 动态测试:通过运行软件,观察其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4. 安全扫描:利用专业的安全扫描工具对软件进行扫描,发现已知的安全漏洞。
5. 专家访谈:与软件开发人员、安全专家进行访谈,了解软件的安全需求和潜在风险。
四、评估结果1. 文档审查(1)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较为完整,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2)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对系统的架构、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3)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涵盖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方面,但部分测试用例存在遗漏。
2. 代码审查(1)源代码质量:源代码质量一般,存在一定的代码冗余和重复。
(2)安全漏洞:发现以下安全漏洞:a. SQL注入:部分查询接口未进行参数过滤,存在SQL注入风险。
b. XSS攻击:部分输入框未进行XSS过滤,存在XSS攻击风险。
c. 信息泄露:部分敏感信息未进行加密处理,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3. 动态测试(1)功能测试:功能测试通过,系统功能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2)性能测试:性能测试通过,系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3)安全测试:发现以下安全风险:a. 未进行权限控制:部分功能未进行权限控制,存在越权访问风险。
公共安全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公共安全调研报告范文大全公共安全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公共安全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公共安全状况,探索公共安全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为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着重了解了公共安全教育、基础设施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并采集了相关数据和统计信息。
三、调研结果1.公共安全教育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的公共安全教育普及率较低,公众对于应急处置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有限。
通过调研发现,公共安全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性,引入更多的案例和模拟演练,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
2.基础设施安全我国的基础设施安全问题也较为突出。
在一些老旧城市中,道路、桥梁、建筑物等基础设施存在缺陷和隐患,容易引发事故和灾难。
调研显示,加强基础设施维护和改造,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十分必要。
3.环境安全环境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某些地区,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依然严重。
调研结果显示,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等措施是解决环境安全问题的关键。
4.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研发现,虽然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药残留、添加剂超标等。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加大处罚力度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核心。
四、调研结论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人民福祉的保障。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我国公共安全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加强对老旧建筑和设施的改造和监管。
3.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
4.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五、调研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论,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大公共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软件安全性报告
软件安全性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评估和分析某个软件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现。
通过对软件进行安全性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软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可能的漏洞,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软件的安全性。
导言软件安全性是指软件在面临各种内外部威胁时的抵御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软件安全性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软件安全性既是开发者的责任,也是用户的关注点。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对某个软件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综合的评估方法,结合了静态代码分析和动态安全测试来全面评估软件的安全性。
静态代码分析静态代码分析是通过对软件源代码进行静态分析,寻找其中的安全漏洞、缺陷和规范违反等问题。
本次评估使用了流行的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包括但不限于cppcheck、PMD、FindBugs等。
在静态代码分析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缓冲区溢出:检测程序中是否存在对缓冲区边界的访问违规,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缓冲区溢出风险。
2.资源管理:检测程序中是否存在资源管理不当、内存泄漏等问题。
3.输入验证:检测程序中是否对用户输入进行充分的验证和过滤,以防止恶意输入引起的安全问题。
4.认证和授权:检测程序是否正确地实现了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避免未经授权的访问。
5.加密和密码学:检测程序是否正确地使用加密算法和密码学协议,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6.异常处理:检测程序中是否正确处理异常情况,并避免信息泄露或漏洞利用。
动态安全测试动态安全测试是通过模拟真实攻击场景来评估软件的安全性能。
本次评估使用了常见的动态安全测试工具,如OWASP ZAP、Burp Suite等。
在动态安全测试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输入验证:测试软件对恶意输入的过滤和验证能力。
2.认证和授权:测试软件的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是否可被绕过或攻击。
3.会话管理:测试软件的会话管理机制是否存在漏洞,如会话劫持、会话固定等。
4.敏感信息处理:测试软件对敏感信息(如密码、身份证号码等)的存储和传输是否安全。
软件风险分析报告
编审批制核准发布日期软件风险分析报告目录.1.1 目的和范围 (4)1.2 项目简介 (4)1.3 术语及缩略语 (4)1.4 参考资料 (4).3.1 设计描述 (6)3.2 软件操作 (6)3.3 软件边界定义 (6)4.1 设计限制或者假设 (7)4.2 操作、维护、测试和检查限制或者假设 (7)4.3 可靠性和可用性模型限制或者假设 (7).5.1 评估每一个危害 (7)5.2 评审每一个危(wei)险是否需要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 (8).............................................................................................................................................................................................................................................................本文对XXXX 软件进行风险分析, 找出软件设计和软件应用中存在和潜在的危害及原因,从固有设计、预防措施和警示几方面保证产品的安全、可靠、有效, 并形成可追溯性文档。
文档影响软件或者各子软件的功能规范的编写,同时本文将作为软件系统测试,风险验证的依据。
XXXX 软件与使用、性能密切相关的行为和事件。
本文档包括故障分析树,处理措施等内容。
本文预期的读者为公司领导,项目管理人员,软件设计人员,软件测试人员。
XXXX 软件通过XXX,达到远程支持的目的。
根据XXX,本软件的安全性级别为A 级。
XXXX 软件具有XXX 功能,由XXX 模块组成。
主要原理:XXX。
主要需求:XXXXX。
可能的风险:XXXX.设计过程符合XXX 质量保证体系, 符合XXX 的要求。
XXXXXX 。
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事故灾情
1
调查
事故灾情
2
核实
预测分析 3
事故灾情
4
备案
事故灾前、灾中、灾后预测
下级单位上报事故/灾情信息的统计与 核查,备案检索等
25
辅助决策-知识辅助分析
采用知识图谱技术,结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专业知识等信息,建立面向各类事故灾害的辅助决策知 识模型,辅助分析领导救援决策。
26
辅助决策-辅助决策方案
联络
用 层
综合分析
协同会商
标
业务应用移动化
辅助决策
准
信息发布 指挥演练
案例推演 总结评估
视频接入
规
范
数 数据治理 数据接入
数据处理
数据资源池
交换共享
……
据
支 撑 层
业务系统 数据库 值班值守数据
应急演练数据
信息发布数据
专题研判数据
指挥体系数据
其他业务系统数 据库
传 输
有线/无线
卫星网络
短波/超 短波
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1
目录
CONTENTS
1
2
3
4
行业形势 调研汇报 总体设计 解决方案
2
1
行业形势
3
3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 2014.12.31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汶川地震 - 2008.5.12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 - 2015.8.12
H7N9禽流感疫情 - 2013.3
软件配置:应急资源保障、值班值守、综合分析、结构化预案 、协同会商、辅助决策、指挥调度、信息发布、指挥演练、专 题研判、案例推演、总结评估、业务应用移动化、系统管理等
关于公共安全调查报告范文5篇
关于公共安全调查报告范文5篇关于公共安全调查报告范文(一)一、调查的基本情况1、调查对象(居民)基本情况:这次调查的220个居民住户的220个居民其基本情况是:男150人,女70人,其中16-25周岁的11人,26-35周岁的39人,36-45周岁的70人,46-60周岁的77人,60周岁以上的23人;他们的文化程度是:大学及以上10人,大专11人,高中(含中专)53人,初中123人,小学20人,文盲半文盲3人;他们的职业与身份状况是:干部14人,职员12人,务工农民33人,务农农民126人,经商农民2人,司售人员3人,个体工商业者4人,文教科卫人员9人,私营业主4人,服务业人员3人,无业人员5人,离退休人员2人,其他人员3人;其居住地域和居住地情况是:居住城市的2人、城郊的1人,县城的22人,居住在镇的2人,居住在乡村的193人;其中居住在封闭式管理的居民小区没有,半封闭式管理的居民小区的22人,开放式居民小区的49人,其他地方的149人。
这次调查对象的抽选,是按照市调查方案抽中样本进行的,覆盖面大,严格按方案要求,规范程序进行调查,力求做到调查结果客观、真实、全面、可靠,在居住地、职业与身份、文化程度、年龄等方面均进行多层次、多界面的考虑,调查范围遍及全县所有乡镇,不同类型村落和不同个体,有效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客观全面和富有代表性。
2、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总体评价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各方协作配合,政法部门作为有力,使各项有关平安创建、和谐社会构建工作,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为保证奥运会安全成功举办,我县又启动了书记大接访、矛盾排查、全社会联动互动等重大举措,不仅有效保证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而且有效保证了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及安居乐业,保证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进而保证了我县经济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群众也是满意的,调查结果显示,综合满意度达到98.79%,表明当前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我国应急平台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三 、应 急 平 台 目前 的 几
发挥了其特定的作用 。但随着应急管 理工作的深入 ,以及对突发公共事件
应对处置能力要求的提高 ,我们认为
种 建 设 模 式 及 其 特 点
目前 ,有些地 区和部门 已经进行
了多方面的尝试 ,建立起来一些各有
以上模式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 “ 应急
乏依 据的指挥调度 、流于表面的现场 监控 、各类信 息的简单堆砌 、先进装 备的蛮力上 阵 ,都无法 从根 本上保证 应急处置的得法与正确 。信 息技 术只
是手段 ,如何有效地加 以利 用 ,发挥
接警 、分类处警功能 ,实现了各个
警种的报 警受理既相对独立 ,又互通
二 、应 急 平 台 的组 成
法。
事件进行科 学预测和危险性评估 ,能 动态生成 优化的事故处置方 案和 资源 调配方案 ,形成实施应急预案的 交互 式实 战指 南 ,为应急管理提供便捷 的 工具 , 为指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手段 。 所 以,应 急平台是 以公共安全科 技 为核心 ,以信息技术 为支撑 ,软硬
程 度上在于是否具备 了健 全的 “ ” 眼 、 “ ” “ ” 头脑是应急 平台的 核心 , 脑 、手 。
监 测监控和 信息接报 是应 急平台的眼
睛 ,应急指挥和应急处置 措施 是应急
平台的手脚 。 要使 “ 看得见和 “ ” 眼” 手
一
、
应 急 平 台 的 定 义 和 定 位
首先让我们先 回顾 一下国外两个
()不仅 仅是指挥平台 : 2 应急平
台是 为应急管理服 务的 , 包括 “ 平时” 以及 “ 时” 应急 平台能对突 发公共 战 ,
怎么样的?如何在统一的 全国标准 下
科技成果——应急管理平台系统软件技术
科技成果——应急管理平台系统软件技术技术开发单位沈阳中航安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适用范围应急管理平台系统紧紧围绕防范事故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业务,深化信息化与安全生产业务融合,强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安委会成员单位与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实现安全生产基础信息规范完整、动态信息随时调取、执法过程便捷可溯,全面提升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效能。
系统的推广优势在于能够涵盖应急管理部门监管的核心要素和业务流程,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责任的履行,规范监管执法方案及流程,提高监管执法的质量和效率,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做到“安全职责明确化、基础数据标准化、监督检查有效化、监督管控全程化、工作改进持续化”,促进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
成果简介围绕应急管理工作职责,以加强应急管理监管监察执法能力为保障,以安全科技及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改革创新机制体制为动力,以实施安全生产攻坚治理为载体,建立健全风险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实现“风险隐患清晰可控、业务专项治理到位、应急救援科学有序、控防体系运行有效”,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防治安全隐患危害。
创新应急管理制度和方法,强化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加强日常监测监管,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和消除隐患,推进应急管理由应急处置为重点向全过程风险管理转变。
着眼于日常监督管理和监测预警,深入研究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化规律,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突发事件防范及应急能力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牢牢把握主动权。
应急管理平台是服务于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安委会成员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主要包含网格化系统、企业信息系统、监管执法系统、企业智能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系统、重大危险源、危化品“一张图一张表”、高危行业一张图、技术服务机构、专家库等系统。
关键技术1、责任体系网格化通过建立省、市、区县级、街道、社区级、责任区组织结构体系,实现对安全监管区域、责任、过程的全覆盖和分类监管。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背景】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尤其是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对提高应急能力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
应急平台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是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它具备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估等功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明确提出,要“加快国务院应急平台建设,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人民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形成连接各地区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也都对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作出了相应部署。
建立以国务院应急平台为核心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是形成以国务院应急机构为运转中枢的一体化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技术手段,是对《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具体实施。
【应急平台建设情况】应急平台的研究最早于2004年在清华大学等单位开展;2005年第二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对应急平台的建设进行了交流,2006年全国应急管理大会上,清华大学介绍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2006年底,在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组织下,启动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和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2006-2008)。
2014年应急平台产业分析报告
2014年应急平台产业分析报告2014年4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5)2、行业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6)(1)应急管理相关产业政策 (6)(2)软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7)二、行业发展概况 (9)1、应急产业及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概况 (9)(1)突发公共事件定义 (9)(2)应急产业发展背景 (9)(3)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1)(4)我国应急平台体系的情况 (11)(5)国外应急平台体系情况 (13)2、应急平台的基本情况 (14)(1)应急平台简介 (14)(2)应急平台的构成 (15)①应急平台软件 (16)②应急平台装备 (17)③基础支撑系统 (18)(3)应急平台的工作流程 (19)(4)应急平台应用举例 (21)(5)我国应急平台建设的现状 (22)(6)应急平台的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 (22)3、应急平台软件的市场状况 (23)4、应急平台装备的市场状况 (24)5、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25)三、行业进入壁垒 (25)1、关键技术壁垒 (25)3、市场覆盖壁垒 (27)4、人才壁垒 (28)四、市场供求趋势与行业利润情况 (28)1、市场需求趋势 (28)2、市场供应趋势 (29)3、行业利润情况 (29)五、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0)1、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30)(1)政策支持 (30)(2)需求增长 (31)(3)行业标准不断完善 (32)2、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32)(1)应急管理条块分割现象存在 (32)(2)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建设缓慢 (33)(3)专业人才缺乏 (33)六、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4)1、行业技术水平 (34)(1)体系设计 (35)(2)预警预测技术 (35)(3)公共安全应急平台软件 (36)(4)现场应急平台装备 (36)2、行业技术特点 (36)(1)重视体系性的建设与整合架构 (37)(2)监测监控与预测预警技术是关键 (37)(3)关注公共安全基础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挖掘 (37)(4)重视灾害事故的时空风险预测、危险性分析与决策支持 (38)七、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38)2、行业的区域性特征 (39)3、行业的季节性特征 (39)八、本行业的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 (40)1、本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系 (40)(1)应急平台软件 (40)(2)应急平台装备 (40)2、本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关系 (40)九、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42)1、国内应急平台软件企业 (44)(1)中国软件 (44)(2)太极股份 (44)(3)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 (45)2、国内应急平台装备企业 (45)(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45)(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46)(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46)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应急产业是为科学预防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2014年应急平台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应急平台行业
分析报告
2014年12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概况 (3)
1、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概况 (4)
2、应急平台行业发展概况 (5)
二、行业管理体系 (8)
1、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理体制 (8)
2、行业主要政策与法律法规 (10)
三、行业市场规模 (11)
1、消防领域对应急平台的需求 (11)
2、公安领域对应急平台的需求 (12)
3、安监领域对应急平台的需求 (13)
4、商用领域对应急平台的需求 (15)
四、行业风险特征 (15)
1、技术更新与产品开发风险 (15)
2、人才流失和技术失密的风险 (16)
五、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17)
1、上海迪爱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17)
2、北京市科瑞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7)
一、行业发展概况
早期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产品是单一的接报、处置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逐步建立,应急管理信息化产品已经发展为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平台,担负起维护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责任。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应用,推动城市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慧城市产业便应运而生,应急平台行业整体纳入智慧城市产业。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我国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共分为三级,公司所属应急平台行业隶属于第三级的智慧应急,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公共安全应急平台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4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和主要法律法规、政策 (4)
1、行业主管部门 (4)
2、行业协会 (4)
3、产业政策 (5)
二、行业发展现状 (8)
1、软件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8)
2、应用软件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9)
3、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化发展概况 (11)
三、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12)
1、上游行业情况 (12)
2、下游行业情况 (13)
四、行业市场规模 (15)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8)
1、有利因素 (18)
(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18)
(2)行业标准不断完善 (19)
(3)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19)
(4)软件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20)
(5)行业标准不断完善 (21)
2、不利因素 (21)
(1)技术替代快 (21)
(2)应急管理条块分割现象存在 (21)
(3)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建设缓慢 (22)
(4)竞争力不足,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23)
(5)专业人才缺乏 (23)
六、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24)
1、北京睿呈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4)
2、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24)
3、北京神州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
4、中安华邦(北京)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4)
5、大连伟岸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
一、行业主管部门和主要法律法规、政策
行业监管体制为: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行业协会自律规范以及工商与质监监管相结合。
1、行业主管部门
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主要受商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两个主管部门监管。
商务部主要负责国内外贸易的管理。
其中服务贸易司主要负责服务贸易发展的统筹协调、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积极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研究制定鼓励服务贸易发展政策,完善服务贸易的政策法规体系、研究服务贸易发展规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研究加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力度,提高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实施服务贸易品牌战略,加快培育服务贸易龙头企业、促进软件出口、加强技术贸易管理。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职能为负责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的整体规划发展,组织制定本行业的技术政策、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拟定本行业的法律、法规,发布行政规章。
2、行业协会
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受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各地方软件行业协会两个行业协会自律规范。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是经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由从事软件研究开发、出版、销售、培训,从事信息化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