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很荣幸能在天问讲坛上和大家一起交流我读《论语》的一些心得体会。我知道图书馆向来是藏龙卧虎之地,我也不敢在此班门弄斧,所以此次借讲坛的一方宝地,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对论语的理解,也好交朋会友。
本来我拟的报告题目叫做《论语学而篇的微言大义》,但是后来想了一下,估计时间不会十分的充足,所以临时改为《论语学而首句三境界》,希望大家能够听后批评指正,交流指导,有不同观点的同学,暂且将我的观点视为只是为了抛砖引玉,以后大家可以在这同一个讲坛上,请洒潘江,各倾陆海。
说到《论语》,我们在中学时曾经学过《论语十则》,大家肯定也有印象。当年我学这论语十则的时候,我基本上没有什么感觉,以为《论语》平淡的就像白开水,和一些隽永奇幻的散文小说简直没法比,但是现在,时过境迁,自己经历的事情多了,胡子要刮了,偶然可以看到一根白头发了,被初中的小孩叫做叔叔了,再来读论语,才真发现《论语》处处是经典,句句都有微言大义。晚年孔子喜读《易》,现在我读论语也有一点韦编三绝的味道,所以在此和大家和强烈推荐。
《论语》总共才15917个字,我们现在有的同学,稍微用点心写的一篇论文,至少是四五千字,所以说《论语》从字数上来说是不长的,如果想一口气把它读完,大概也就是半小时四十分钟的事,但是恐怕现在这样的同学不多了吧。如今我们处在多元的社会生活之中,每天接触的海量信息,一方面让我们逐渐培养了筛选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却让我们迷失在无用的信息之中,生活秩序也越来越显得混乱,表现在个人方面,就觉得活的浑浑噩噩,迷茫啊看不到前途,表现在社会方面,就是价值观的整体失落,道德观的集体下挫。我曾经和三峡青年的前任社长孙贵领交流过,我说,现在的报纸是办的越来越厚,但是停留在读者手上的时间却越来越短。所以老子说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很有道理,我们要化而用之,就是要有选择的去接收信息。我们首先应当有这样的观点,信息绝对不是代表智慧,因为垃圾信息实在太多,很多朋友现在上网只有两个习惯,第一个是登QQ,第二个是下了以后重新登录。大家都渴望交流,渴望被关注,人都是有依附和被依附的心理需要的。实际上,说大一点,我们都有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抱负,人生总不能只追求房子,车子和票子吧。也许我们最终追求的,还是位子。说社会地位窄了一些,更主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人生价值。这就是儒家讲的去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成为自己。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柱子上刻着:认识你自己。讲到这里,还得说一下它另外一根柱子上刻的箴言:勿过。这两句话就是代表最高智慧的“阿波罗神谕”的象征。我们孔子也讲毋过。就是中庸,这是孔子的最高哲学。从这点上看,东西方哲学的最高追求其实也没有很大的差别。《论语》一书,可以说是这两句话的解释,也是孔子及其弟子的人生体悟和境界追求的结晶。
要讲论语,孔子是绕不过去的,30年前我们对孔子的评价很差,那时候是批林批孔,但在五四之前,孔子简直被我们老祖宗们推崇为人格神。我还记得小时候和我大姨一起聊天,她有时候会和我讲,你是读书人,是可以拜孔夫子的。我大姨没有受过教育,但是农村的传统教育使她知道孔夫子是圣人,而且读书人要拜孔夫子,不是读书人连拜的资格都没有,从这一小事上就可以体现两点,一是孔子的在我们传统上的崇高地位,另一个则反映了儒家社会影响下的等级阶层意识。这个等级是怎么出来的,依我看,孔子为他说的“亲亲有别,尊贤有等”应该负一部分责任,但是绝大部分的责任,还是应当叫误解或者故意歪曲孔子学说的后人承担。中国是个官本位主义社会,家里出了一个小小的公务员,那也值得弹冠相庆。至少好像给了家里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希望。大家也许都记得儒家所宣扬的“学而优则仕”,普遍的认为好像儒家说学习好了就可以去当官,这其实是极大的误解。学而优的优是什么意思?不能理解为优秀,应当理解为,学有余力了,再去做官。还举个例子,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一般的翻译好像都是说早上知道了道,晚上死了也可以。这好像把时间限定的太死。实际上孔子表达的是什么呢?不是说晚上可以死了,而是对人生和死亡
变得豁然大度,从容不迫了。
历史上注释翻译论语的书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是对论语和孔子的误解或者故意曲解也很多。
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孔子说,只有在白纸上,才能将画画好啊!如果给你的画纸圣本身就涂抹着太多的绛红紫绿,你想去用它画出一幅好的画,可能吗?
一直以来,有太多的“孔子”在我们的眼前晃荡。有太多的人告诉我们孔子是这样的那样的,又有太多的人站出来反驳说孔子不是那样的是这样的。历史上有多少个真实的孔子?一个。我们接触到多少个孔子?千百万个!我现在要说,别人讲的孔子,只是他理解上的孔子,只是他意会上的孔子,只是他想象出的孔子,感情寄托上的孔子,甚至是他包装出来的孔子,经过加工创造的孔子。我们只能听,不能信,只能看,不能服。
清代人讲治经犹如剥笋,须把外面的装饰层层的剥去,才能见得笋的本来的实体肉身。然而认识真实的孔子则更加困难。历朝历代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给他上了妆,抹了粉,穿戴了衣物装饰了物件。一层又一层,不知道在真身外面缠了多少层。又不知道有多少人干脆自己就戴上一个孔子的面具,说这就是孔子。假李逵多了,真李逵反而成了假。真的被扫进旧纸堆,假的反而在外面招摇撞骗,接受人的顶礼膜拜。
孔子为什么有这样的遭遇,这么多的人赞他毁他,说他解释他甚至假冒他?可能的解释只有一个,孔子实在太伟大。孔子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上的一道里程碑,不管是尊他还是贬他的人,不走过这道里程碑,就无法迈过中国文化上的这道坎。那么,既然孔子这么伟大,为什么还会遭受这么多的误解呢?孔子在《八佾》里面讲:“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荀子·非相》里讲:“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就是说,年代久远,文献资料少了难以考证事情的原委。我们现在讲研究要去伪存真,但是文献太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另一方面不得不讲一下文字的问题。中国文字有六书,叫做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文字是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改进的,不同的时期同样的文字可能表征不同的读音及含义。所以要训诂,通过对为文字的掌握来了解书写者想表达的本意。断章取义,望文生义造成了一句简单的话就有许多不同解释的版本。
此外,中国古代没有标点,启蒙教育时都要“明句读”。句读不分,是小句读大问题。广被人诟病的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传统上的句读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就给批孔的人抓住了把柄,说孔子这是典型的愚民思想。梁任公做的比较绝,他将句读一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这让我想起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读的差异,可以将其变为诗,也可以将其变为词。又想起一幅对联“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亡”,是褒是贬也全是句读产生作用了,没有句读确实能产生许多美丽的故事,但也造成了我们理解上的大问题。
我们常讲,书不能尽其言,言不能尽其意。心里是这么想的,表达出来或者写在纸上就没有达到和心理想的完全一致,反而造成了许多误解。孔子述而不作,《论语》也是弟子所编,这里面就很容易产生信息传递的失真问题。造成信息传递失真的原因大概有五方面。一是信息源信息不充分,也就是说孔子自己提供的信息不足。二是信息没有被有效,正确转化为可沟通的信号,比如说孔子讲话时可能带有方言,学生听不懂。三是误用沟通方式,本来应该讲出来的,但是只是给了一个眼神。四是信息接收者误解信息,五是沟通者之间缺乏共同的经验和背景。此外,造成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呢?一是信息发送者自己对信息的过滤,选择性发送,二是接收者选择性知觉,三是信息超载,给的东西太多了,一下子消化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