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_走向自然_评张祖刚先生_世界园林发展概论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OK REVIEW

建筑学报84

《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

(张祖刚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描述世界园林发展的专著。不知是出于职业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还是对祖刚先生人品学识的钦佩,见到《世界园林发展概论》一书,只觉得爱不释手,一气读完。这是一本很难写的书,一本历史跨度和地域覆盖面很广的书。自古到今世界各地建造有各式大小园林不计其数,从浩瀚的园林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100个实例,足见祖刚先生的学术功底;又藉精选出的100例,廓清世界园林史的基本脉络,从而得出了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走向自然,这显然非一日之功。“三十年磨一剑”,作者自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将近半个世纪磨得“一剑”,给“滴水穿石”这一成语,作了极好的注解。全书结构清晰,文风朴实(文如其人),大巧若拙。首先是它独到的历史阶段的划分。一般的以历史为主线的论述,其时间段的划分往往是根据社会制度。通常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来划分阶段,形成骨架。但这样造成的问题是,若纵向以社会制度为阶段来分类世界范围内的园林事件,则缺乏横向的各个地理区域间的参照和可比性。因为东西方进入不同社会制度的时间相差甚远,而一些历史定论也有可商榷处。黄仁宇就曾对中国是否真的经历过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提出过质疑1)。《世界园林发展概论》的作者敏锐地感到了传统划分体系的缺憾以及历史尺度上真正影响园林的因素:“我们不能以形成封建制度为界,因东西方进入的时间相差甚远。在这中古时期,……西部欧洲受基督教文化影响,中部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东部中国佛教禅宗无色世界观影响着造园……”(第23页)。所以全文提出了这样六个时间阶段来概述世界园林的发展:古代时期、中古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勒・诺特时期、自然风景式时期和现代公园时期。虽然每个阶段的时间跨度和资料多寡不尽相同,尤其是古代和中古时期,时间跨度非常大,但作者对各阶段都概括了历史背景、园林特征及可能的原因。古代时期,时间的跨度上千年,园林处于萌芽阶段,主要产生于几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书中列举古埃及、古巴比伦和随后的波斯、古希腊和罗马、古中国,以此说明园林的起源和作用。 中古时期也有近千年的时间跨度,列举了西部欧洲的修道院园和堡垒园;中部波斯、印度、西班牙的伊斯兰园;东部中国的自然山水园和日本的净土园,提出了宗教对园林的影响。后面的几个阶段时间的跨度缩小至100~150年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章列举了意大利的台地园及其在法国、西班牙和英国的影响。而这一时期,中部以

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走向自然—评张祖刚先生《世界园林发展概论》

张云王国梁

波斯和印度为代表的伊斯兰园,东部以明代中国自然山水园和日本

枯山水园为代表的园林仍独立于欧洲园林,自成一体的发展着。作

者概括了西方园林受人文主义影响,“人为中心”取代“神为中心”

在造园上的表现。欧洲勒・诺特时期,法国造园家勒.诺特设计了

大量强调轴线的皇家园林并对欧洲各国产生影响;而东部的园林趋

向成熟和内部交融。清朝初期的中国是北方皇家苑囿吸收南方私家

园林特色,南北园林文化相融合;日本是成熟的回游式池泉庭和新

发展的茶庭相融合。此阶段,作者更着眼于有着强烈规则化倾向的

欧洲园林以及世界范围的贵族园林。自然风景式时期,以英国为代

表,文学中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思潮影响了造园,使得英国园林

从规则向自然转变,亦又影响欧洲诸国。 而此时清朝后期的中国园

林仍在原地踏步,但对欧洲自然风景式有一定影响。这里,作者没

有夸大中国园林对欧洲园林的作用,而是实事求是地指出,对欧洲

园林向自然式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乃是欧洲文学中的自由精神。最后

的现代公园时期,列举了欧洲园林因逐渐服务于公众转而形成公

园,并影响东方。文章最后还提到了因对环境危机的认识,园林正

从服务于人的角色向着被保护的角色转变,从而产生了国家公园和

生态保护区。

顺着这样一个时间阶段来看这本书,就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把

握住园林发展的历史,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并利于对东西方的园

林差异进行阶段性的对比。所以,这本书作为高等学校中外园林史

的教材,对于初窥世界园林的学生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纵观全文,从大框架来看,这六个时间阶段可分属于三

大部分。首先,无论在东西方,园林的起源基本上是因为物质生活

的需求。所谓菜园、鹿场等,都是人类之初为解决食物方面的问题

而产生的,这些苑囿是后来被称之为“园林”的雏形。第一阶段的

古代时期侧重于第一部分。

随后,精神的需求逐渐渗入到园林中。宗教、神学等属于人类

思想和心灵方面的内容开始反映在园林世界里。因为渐渐抛开了食

物这一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出发点, 园林逐渐注重形式和审美,并被

那些有条件建造及维持它们的少数权贵们所拥有。一般百姓为解决

生计而自然产生的“园子”已不再上升到审美的层次。欧洲文艺复

兴时期、欧洲勒・诺特时期、自然风景式时期属于第二部分。这部

分内容最为丰富。

园林发展至今,随着科学和民主的进步,公众和日常的内容又

逐渐代替了宗教和权贵的内容,体现在更注重大多数人的需要;东

西方文化的交流在园林中也互相借鉴且更为频繁;而随着人类对环

境问题的关注,园林之生态价值也日益被重视, 呈现出向自然回归

的趋势。最后阶段的现代公园时期属于第三部分。正符合标题中所

点出的“走向自然”。

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