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动态生成性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动态生成性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岀
“动态生成”是当前课改的热门话题,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新概念、一个策略。在新课程改革中,动态生成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有价值的意义。追求“生成性” 课堂,成为当前课堂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感触最深的一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每每谈及作文大多总是很难眉开眼笑。这种处境似乎和当年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的那句“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这个'老大难'中的'老大难一样尴尬。”读过,不仅令人深思:为什么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视觉,在学生的笔下却显得如此漠然、呆板呢?要改变这种现状,把问题“连根拔起”,必须用一种新的方式一一“生成性”思维方式来思考教学问题。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态,关注课堂的变化,使学生“活”起来,让作文课堂“ 动”起来。惟有动态,只有变化,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成性”作文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舞台,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学生质疑问难、寻求真理的场所,是探究生成文化的地方。“动态生成”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强音。作文教学中,如何适时建构动态生成的作文课堂?课题负责人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小学动态生成性作文教学的策
略研究》课题。从生成性的课堂观出发,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希望通过研究,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 教师巧妙引领,其师生智慧尽在这里体现。尽可能地使课题研究的成果系统化、可操作、有成效。
二、相关概念
所谓生成,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多元性的特点。“生成”具有很丰富的内涵:从认知发展角度看,它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思维发展角度讲,它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能力发展角度讲,它是由“不会”向“ 学会”,从“生疏”到“熟练”的提升;从情感发展角度讲, 它是学生对文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个性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形成。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文本为教学资源,以动态生成为主旋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引导学生在形象感知、情境感受、情感感染、心灵感动的语文学习中,内化知识、建构意义、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生成性”作文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舞台,是师生互动、心灵
对话的舞台,是学生质疑问难、寻求真理的场所,是探究生成文化的地方。
叶澜教授说得好:“动态生成就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因此我们应为生成而为,为生成而教,为生成而学。
从教学策略与作文课堂生成的关系讲,前者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后者,教学策略的价值取向就在于为课堂生成提供最佳途径和最大可能,将生成的过程最优化和生成的空间最大化。本文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题研究。
三、课题实施的主要策略
(一)大量阅读一一促使资源生成
教育家叶圣陶说:“如果学生能善读、多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绪与技巧自然能渐有提高。”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能力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形成的,而语文素养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长期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于永正老师曾说,他的语文能力90%得益于课外,且是得益于出了校门后的“课外”。因此,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览,边读、边悟、边记,不但能使学生获得所需的信息,而且有助于启发思维,同时这种阅读也是学生知识生成的一种积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可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推荐阅读书目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小学阶段应完成1 45万字的阅读量,这么大的阅读量应怎样得到保证?学生应阅读、适合阅读哪些材料呢?国家课程标准虽在"附录”部分,提出了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但推荐的读物太少,太一般化, 缺少层次性,为此,我们课题组老师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认为理想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应包
括以下内容:
(1)诵读类。
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像《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及里面的补充诗词240首、《三字经》、《小学生优秀作文》、《名人名言录》、《常见歇后语》等宜在晨读课、语文课及各种活动课中,让学生吟诵、熟读,以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接
受传流文化的熏陶。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名著类。
课程标准提出了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要求,这一点我们很多学校和老师还认识不够,实践不足。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让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我们列出的必读书目是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福尔摩斯探案集》、《少年侦探易拉明科学探案系列一一《神秘
的脚步声》、《神秘的草房子》等10本;世界著名少儿历险故事丛书一—《奇境历险》、《绝路逢生》、《鲁滨逊漂流记》等6本;世界著名童话系列一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童话365夜》;世界著名神话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神话故事沢《希腊神话故事》等;《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童话故事集》、《红岩》等。
(3)浏览类。
指时文、报刊、网络的阅读。学生毕竟生活在现代生
活社会中他们不仅应该接受传统的文化、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也应该感受身边的生活。老师应该把引导学生阅读报刊、网络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一。如果能让学生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那么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报刊有《小学生学习报》、《报刊文摘》、《衢州晩报》、《少年报》、《读者》、《小学生时代》、《少年博览》等。
2、情感积累生成
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读书积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笔记应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的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所以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认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片段,对丰富作文知识和情感积累生成是极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