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弗洛伊德油画

合集下载

浅析弗洛伊德的绘画艺术及其影响

浅析弗洛伊德的绘画艺术及其影响

浅析弗洛伊德的绘画艺术及其影响作者:李国静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11期摘 ; 要:卢西恩·弗洛伊德被誉为当代写实绘画领域的杰出大师。

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油画形式语言的运用上,还是对当代人类在性格与内心状态的表现上,都有极其鲜明的特点。

弗洛伊德的作品以硬挺结实的造型、含蓄凝重的色彩、奇绝独特的构图、洒脱强劲的笔触、等因素构成了其作品独特的面貌。

他创造出了带有强烈个性化特征的技法和风格,作品传达出工业时代下的人类特有的精神状态,突破了西方写实油画传统,对当今的写实油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弗洛伊德;写实油画;艺术风格;影响中图分类号:J213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055-01一、弗洛伊德的生活经历1922年12月8日,卢西恩·弗洛伊德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

他的父亲恩斯特·弗洛伊德是一位建筑师,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小的儿子,他的母亲露茜是一位谷物批发商的女儿。

1933年,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他们举家移居英国。

1938年,其祖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也从奥地利逃亡到英国伦敦,不幸于次年逝世。

就在这一年,卢西恩·弗洛伊德正式成为一名英国公民并定居伦敦,紧接着他进入东英吉利亚绘画素描学校学习,弗洛伊德与生俱来的怀疑、孤独、探索和好奇精神,使他对世界充满了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并且将这种能力带入画作。

17岁的卢西恩·弗洛伊德就在西里尔·康诺利主编的艺术杂志《地平线》上发表了他的第一幅作品。

20岁时弗洛伊德参加了伦敦阿历克斯·雷德与勒弗热画廊的展览,并于1944年在这家画廊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

在以后的岁月里弗洛伊德的画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己内心对世界生活的感悟而产生巨大变化,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绘画风格,成为了现实绘画的巨匠。

弗洛伊德油画_怀孕的女子_的现象主义美学解读

弗洛伊德油画_怀孕的女子_的现象主义美学解读

武夷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现象学是在20世纪初产生在欧洲的哲学思想,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E d m u n d H u s s e r l, 1859—1938)。

它的出现顺应了欧洲当时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所以很快就流行起来。

胡塞尔以全新的方式重建本体论和普遍性。

在他看来,过去取得的科学、哲学成果并不能证明自身是绝对正确的,因此就不存在一个判断上绝对的标准。

为了进行认识批判以找到正确地认识方式,胡塞尔提出了现象学的核心概念———“现象学还原”。

所谓“现象学还原”就是要从自然科学的认识还原到思维的直观认识,从超越的认识还原到内在的认识,亦即还原到纯粹的主体性上去[1]P34。

要把所有超越之物“悬置”起来,将它们置入“括号”之中沉而不论。

具体地说,又包括历史括号法和存在括号法。

这里我们对现象学本身不做过多讨论,只是借用它“回到事物本身”的概念,来解读大画家作品的创作本意,从而得出作品“普遍的审美意义”。

现象学在发展中被引入了美学领域,形成了现象主义美学。

法国哲学家杜夫海纳(M i k e l D u f r e n n e, 1910—1995)是现象主义美学集大成者,他以现象学方法建立了完整的现代美学原理体系。

借助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方法,杜夫海纳给予美学基本问题以新的言说。

在杜夫海纳看来,对感觉与知觉的分析是现象学最根本的方法[2]P31。

在他的理论著作《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中,杜夫海纳重点讨论了审美对象问题,其特点是从欣赏者的角度看问题。

这就避免了那种从艺术家的创作行为出发可能导致的心理主义偏向。

现象主义美学的审美研究重点放在欣赏者审美体验的角度。

关于现象学直观对于研究艺术品的可能性,杜夫海纳给出了答案,艺术品对欣赏者而言不存在什么秘密,因为二者处于同一层次,不能人为割裂主客体关系[2]P31。

“审美对象不隐藏任何东西;作品的全部意义都在那里,如果有什么神秘的话,那也是光天化日下的神秘。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是心理学泰斗之一,他的心理学观点对当代艺术家影响深远,其中最为重要
的就是关于“自我”的理论。

在油画艺术中,艺术家们通过自我的探索和表达,展现了自
己的个性和情感,呈现出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许多特征。

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其中最基本的三个部分
是“自我”、“超我”和“本我”。

自我负责每个人日常的生存和行为控制,超我代表社
会和文化对每个人的内在要求,本我则代表了人的原始本性。

在当代油画中,艺术家们更
倾向于表现自我这一部分,通过自我意识的表达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在油画中,艺术家们通过自我意识的反思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通过创作表现
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和认知,这些都源于他们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和表述。

比如,
蓝色时期的毕加索通过自我画像中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绝望;卢梭的
《自画像》则通过镜子里舒展的身影和肃穆的面容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力量。

油画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还常常表现出艺术家的个性特征。

廉江年的《鱼缸》中,艺术
家的个性显现在他对光的运用上,将光线灵动地展现出来。

通过使用色彩和线条的透明度,艺术家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表达了出来,自我意识的内涵在其中得到了呈现。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也启示了艺术家们从内心深处来创作艺术。

艺术家不仅仅是
艺术工作者,更是思想观念的创新者,是精神领域的开拓者。

自我内心的探索和表达使艺
术家们的创作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同时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艺术作品的含
义。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有着广泛的体现。

自20世纪初以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对艺术家和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当代油画艺术中常见的主
题之一。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着重于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冲突和互动。

他提出了自我、超我和本我的概念,认为这些内在的心理层面对个人的行为和情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当代油画中,艺术家常常通过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梦境,将自我心理学说融入到他们
的创作中。

在油画作品中,艺术家经常使用象征、隐喻和幻想等手法来表达自我心理学说的主题。

他们通过绘画来揭示个人内心的欲望、恐惧和压抑,以及不同心理层面之间的冲突。

他们
可能用黑暗的颜色和扭曲的形象来描绘内心的阴暗面,或者使用分裂的画面和碎片化的图
像来表现心理的不稳定性和碎裂感。

这些艺术手法帮助观者进入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感受
到自我心理学说所表达的情感和意思。

当代油画艺术家还常常通过自画像的形式来表达自我心理学说的主题。

自画像是艺术
家自身形象的表现,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外貌,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反映。

通过自画像,
艺术家可以表达个人的自我认同、自我反省和自我探索。

他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和风格来
描绘自己,以反映自我心理学说中不同心理层面的冲突和互动。

从笔触肌理浅析卢西安·弗洛伊德绘画风格的演变

从笔触肌理浅析卢西安·弗洛伊德绘画风格的演变

从笔触肌理浅析卢西安·弗洛伊德绘画风格的演变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现实主义绘画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笔触肌理和对人物内心状态的深入描绘而闻名。

通过对他不同时期作品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他绘画风格的演变。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作品中,他的笔触非常精细而光滑,细腻地描绘出人物的皮肤纹理和细微表情。

他以细小的笔头勾勒出细致的肌理,创造出一种几乎可以触摸到的真实感。

这种风格在他的自画像中尤为明显,他通过对自己面部特征的深入观察,细致地描绘出每一处细微的皱纹和疤痕,展现出自己内心的丰富情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弗洛伊德的笔触逐渐变得更加粗糙和有力。

他开始使用更大的笔头和更厚的油画颜料,以更加激烈的方式施加在画布上。

这种笔触的变化不仅可以看到他对绘画技巧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人物内在情感的更加深入的探索。

他通过粗糙的笔触,塑造出一种更加真实、更加有力的形象,展现出人物内心的纷繁复杂。

在弗洛伊德晚年的作品中,他的笔触变得更加随意和自由。

他放弃了细致描绘,而是用大胆的笔触和颜色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状态。

他的画布上充满了粗糙的笔触和厚重的油彩,给人一种强烈的触感和视觉冲击。

这种笔触肌理的变化,进一步突出了他对人物内心深处情感的描绘,使观者更能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和情感。

弗洛伊德的笔触肌理的演变,不仅仅是一种绘画技巧的变化,更是他对艺术表现力的不断追求。

他通过不同的笔触肌理,打造出了一种独特而丰富的绘画风格,将观者带入他所描绘的人物世界。

无论是细腻而光滑的笔触,还是粗糙和有力的笔触,弗洛伊德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弗洛伊德的绘画风格的演变是他对艺术表现力的探索和追求的体现,也是他对人物内心状态的深入描绘的表现。

通过对他作品中不同时期的笔触肌理的观察,我们更能感受到他绘画风格的多样性和艺术魅力的。

卢西恩·弗洛伊德晚期绘画形式语言的解读

卢西恩·弗洛伊德晚期绘画形式语言的解读

卢西恩·弗洛伊德晚期绘画形式语言的解读对于弗洛伊德晚期绘画语言的理解和阐述,一直以来是大家乐于关注和了解的,也是弗洛伊德绘画艺术中最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

弗洛伊德这时期成功的标志性绘画语言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和鼓舞,成为当代具象写实艺术模仿和学习的一座矿山。

他的绘画语言中的构图、空间、笔触、肌理、色彩等方面都极具个人特色和学术价值。

标签:卢西恩·弗洛伊德;构图;空间;笔触;肌理;色彩不得不承认,我是带着一种感动的心情来理解弗洛伊德晚期的绘画创作的,在这些年的绘画学习和创作中,弗洛伊德的画册对我来说是最受益的教科书,每每总能从他的画面中获得不小的启发,成为一直以来推动着我进步的良师益友。

他的画面一直以来都带给我强烈的视觉感受,这次我主要从绘画语言中的构图、空间、笔触、肌理、色彩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构图:弗洛伊德的画面构图大都比较饱满,不管是人体还是景物,几乎占据画面的大部分空间,像拉近的镜头一样,形象上这种扑面而来的逼迫感,像直接在与模特进行交流,这种强烈的沖击力给人一种紧张真实的感受。

而画面饱满感有时并不受人物部分缺失的影响,缺失反而加大了这种感觉,出现了一种大的不得不溢出画面的感觉。

晚期弗洛伊德的油画画幅越来越大,他尝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人体进行刻画。

总是随着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开始创作,由于是在写生中,感觉可能会随时变化,这时他会完全不理会画框的束缚,随意在某个地方添加一块画框,这种不受限制的画法是少有的,因此不得不佩服弗洛伊德的大胆和自由。

在弗洛伊德的作品中,会从常人难以接受的角度去刻画模特。

画面中的人物动态从来不重复,各具特色,动态基本谈不上优美,完全与传统稳定优美的构图法则相冲突,但却显示出一种实实在在的生存态度,是我们很熟悉很自然的状态。

他将生活赤裸裸地搬到了人们的眼前,让人们不是带着欣赏敬畏的感情来看,而是像在看自己的生活那样亲切和随意,有时虽然尴尬,但那是真真切切的,是一种现实的宣扬,让我们变得清醒,这种清醒引诱着我们不得不去看,也反射着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情绪。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主要关注人类内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的发展。

这一理论也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的艺术创作中,特别是在油画艺术中。

首先,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提出了人格结构的概念,即人的心理结构是由自我、超我和本我三部分组成。

在油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绘画元素和符号来表现这些不同层次的内在结构。

例如,艺术家可以用颜色和线条来描绘自我所表示的感觉和需求,用符号或者图案来代表超我(代表人类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用形象来表现本我(代表人的本性和欲望)。

这种绘画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画家对人类心灵结构的描绘。

其次,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提出了“压抑”的概念,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抑制一些本能的欲望和情感。

在油画中,艺术家可以运用一些具象化的手法来表现这种“压抑”的状态。

例如,艺术家可以用暗淡的色调和压抑的线条来表现主体的内在冲突和抑制的欲望。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够引起观众自身的共鸣。

最后,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提出了“潜意识”这一概念,即人们的行为和思维受到潜在的压抑和欲望的影响。

在油画中,艺术家可以用意象的形式和色调来表达这种潜意识的存在,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思考。

例如,艺术家可以用飘忽不定的笔触和模糊的形象来描绘潜意识在人类行为和思想中的影响。

总之,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艺术家通过绘画元素和符号的运用,表现了人类内在的心理结构和潜在的欲望,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人的内心世界,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弗洛伊德是一位视觉心理学家,他的自我心理学说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包括油画艺术。

在油画艺术中,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被运用于创作过程和作品解读。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一个人的意识和认知过程,决定了他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在油画艺术中,艺术家的自我会影响他的创作过程和艺术作品。

例如,艺术家的自我意识深刻地影响了他对自身经验的表达和对世界的观察。

艺术家的自我也决定了他的艺术语言,如色彩、形式和内容。

首先,弗洛伊德强调自我心理学中的无意识因素。

这些因素事实上对个人行为和思维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现代油画艺术中,很多艺术家注重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意识流动。

艺术作品往往暗示着人们无意识的欲望,并揭示了人们的潜在动机。

例如,弗朗西斯·鲍肯斯坦的作品“我和花”表现了对自我意识深处的渴望。

其次,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还强调了个人经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在现代油画艺术中,艺术家常常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故事来创作艺术作品。

例如,文森特·梵高常常运用自己的经历、梦境、想象和神话来创作他的画作。

他经常选择强烈的色彩和粗笔触来表达内心的冲突和情感。

最后,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揭示了个人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现代油画艺术中,艺术家尝试表现他们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意识,从而达到更深入人心的效果。

例如,梵高《星夜》的油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日常现实和内心情感在画作中交错呈现。

在这个作品中,梵高试图用色彩和笔触表现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展现出他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碰撞和交流的结果。

总之,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对于现代油画艺术的创作和解读具有重要的影响。

艺术家能够通过此理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创作过程和艺术作品,让观者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并落实于现实生活中的描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现代油画艺术中经常被运用的一种思想。

在艺术家们的创作中,自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人类的内在的冲突和矛盾有关。

自我是一个人与外界交互的中介物,由个体自身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

自我帮助人们面对现实、应对环境、管理情感,并控制冲动、管制本身。

在艺术创作中,自我往往表达为艺术家面对生活矛盾和交流抵抗的一种表现形式。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一个平衡点,它通过修饰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来维持精神稳定。

本我是人类的本性,它包括我们内在的欲望、动机、冲动,是人类更为原始的部分。

而超我是人类的道德、行为准则的来源,这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的规则、道德和价值观。

在当代油画艺术中,自我表达通常包括两个方面: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

自我意识是由艺术家自己通过自我觉察和反思得出的,它包括了艺术家的思维、情感、决策和行为逻辑等方面。

自我认同则是艺术家对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包括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可等方面。

这些方面都是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他人互动而形成的,同时也反映了其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

当代油画艺术家通过表现自我,传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

他们通过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动且多样化的人物形象。

例如,安迪·沃霍尔的那些花鸟肖像画,就呈现出了一种充满讽刺的方式,揭示出我们社会中善恶、荣辱、富贵、贫穷的方方面面。

反别是在粗俗、表面化和消费主义的世界,艺术家们的自我表达也成为了一种“自救”。

在油画艺术作品中,自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也是艺术家们想要表达的。

油画作品中的背景,往往是艺术家对美好生活地点的向往,是他们对美好人世的向往,是艺术家对自然界的感性体验和思维延伸。

艺术家们常常将自己感受到的情感与场景图像结合起来,体现出内心和外在世界的强烈互动关系。

总之,在当代油画艺术中,自我表达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其中包括自我心理学说。

自我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是个体的核心,是个体意识和自我认知的基础。

自我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个体的情感、行为和人际关系。

本文将探讨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分析当代艺术家们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我意识,展示自我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油画艺术与心理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探索艺术对个体内心世界的表达方式。

到此结束。

1.2 目的和意义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作为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当代油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探讨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在油画艺术中的应用,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作品背后的心理诉求和表达方式,还可以更好地欣赏和解读当代油画作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代油画艺术中对自我心理学说的应用,揭示艺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现自我意识,以及作品中自我意识的表现方式。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心理层面,同时也能够为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以及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意义和启示。

2. 正文2.1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的概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中,自我是个体意识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需要和欲望,并且调节内在冲突和外部压力,帮助个体获得平衡。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个体的中介者,负责平衡个体的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并处理外部现实和内部冲突之间的关系。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我意识。

油画大师弗洛伊德画作分析

油画大师弗洛伊德画作分析

油画⼤师弗洛伊德画作分析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Freud 1922—2011)表现派画家英国最伟⼤的当代画家之⼀,偏好⼈物画像与裸体画像。

作为⼆⼗世纪最伟⼤的艺术家之⼀,卢西安·弗洛伊德⼀直坚持画画直到他去世之前。

尽管在⼆⼗世纪,抽象表现主义占领整个艺术世界,但是弗洛伊德⼀直坚持表现主义绘画,最终成为英国最伟⼤的当代画家之⼀。

创作于1970年代中期的作品,此幅作品是局部(脸)画起,仍然采⽤从额头切⼊,然后塑造五官和脸部的其他部分,以五官为中⼼向四⾯拓展。

深⾊背景简略的⼤笔触,衬托出棕褐⾊的头发,笔触⼤胆同时注意结构细节的变化,笔触顺应头发的结构⾛势、运笔,质感柔软、节奏洒脱,⼤笔中见细节,⾃然流畅。

弗洛伊德⾮常重视五官细节的刻画,先⽤⼤笔塑造整个脸部,再⽤⼩笔塑造眼睛等细节,⼈物眼神⽣动细致,连眼睫⽑等细微处都已表现的⾮常清晰。

弗洛伊德是直接⽤油画笔将⼈物的脸部在⽐例、结构、透视、⾊块等⽅⾯的塑造同时进⾏。

当脸部完全画完后,再接着画脖颈处,⽤笔也是顺应结构,并带有某些夸张、强化体积感的成分。

然后再画⾐领和服装部分,⽽画这样⼤⾯积部分⾐服时,⽽选择⼀块⼀块的画,也是达到⼀步到位。

这种⼿法是⾮常少见,⼀般画家在画⾝体部分和⾐饰部分时总是全⾯铺展画,否则会担⼼产⽣“断”的效果;复杂的⾐纹皱折结构很难进⾏衔接,⾊彩⽅⾯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也很难做到呼应统⼀,多个⽅⾯都难以达到⾃然的融合。

弗洛伊德为表现强度和⼒度的粗犷造型,喜欢⽤很硬的猪鬃油画笔,塑造厚重粗犷的肌⾁感;⼗分注重⼈物体积感及厚度上的刻画,使画⾯⼈物的造型浑圆。

⼈物形体表现厚重、有⼒、饱满。

在具体的局部细节上,从⼈物的整体状态出发,紧抓⼈物的内⼼精神世界。

通过对⼈物解剖和形体结构各个型的透视变形、前后⼤⼩、穿插、叠加,形成各种笔触的多次套叠,精确传神的筋⾻肌⾁来表现⼈物的⽣命⼒。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对当代油画艺术的体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对当代社会心理学和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自我”心理学说是他的核心理论之一,强调了人类心理结构中的自我意识和个人发展的关键作用。

在当代油画艺术中,这一理论的体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提出了人类心理结构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超我”和“本我”。

在当代油画艺术中,艺术家常常通过绘画形象来表达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

艺术家可能通过绘画一个人物形象来表现自我,而在画面中描绘出人物内心矛盾的心理斗争,体现出超我和本我的冲突。

这种表达方式使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艺术作品中所揭示的情感和思维过程。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还强调了个人的发展过程。

他认为个人的个性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而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

在当代油画艺术中,艺术家常常通过绘画儿童形象来表达这种成长历程。

艺术家可能通过绘画一个孩童的形象来表达童年经历和成长过程中的阴暗面,揭示个体在心理上遭受的创伤和挣扎。

通过艺术形象的再现,观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个体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呈现。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还指出了梦境和无意识对个人心理的重要影响。

根据他的理论,个人的无意识思维和欲望可以通过梦境来表达。

在当代油画艺术中,这一理论的体现主要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上。

艺术家可能通过画面中的符号、隐喻和幻觉来表达个体的梦境和无意识思维。

这种表达方式使观者能够进入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感受到个人潜意识的深沉和复杂性。

《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解读

《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解读

《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解读《一位女士的画像》是卡米尔·福尔坦斯于1853年创作的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描绘了一位优雅的女士坐在椅子上的画像。

这幅作品引起了人们对于女性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探讨这个话题的思考框架。

通过对《一位女士的画像》进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的欲望和冲突。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包括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代表了个体的原始欲望和冲动,是人格的原初部分;自我代表了个体的现实自我,是人格的中介部分;而超我则代表了道德和理想的一部分,是人格的精神部分。

通过将这一人格结构学说应用于《一位女士的画像》中,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女性内心世界中的欲望、理想和冲突。

我们可以从画中女士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分析她的本我。

女士的眼神显得深邃而专注,似乎在某种欲望或冲动的驱使下凝视着远方。

她的面部表情也显得安静而内敛,似乎在压抑着内心的某种欲望或情感。

这种深深的欲望和冲动可以被视为女士内心深处的本我,代表了她原始的、原初的欲望和冲动。

我们可以从画中女士的坐姿和周围环境来分析她的自我。

女士端坐在椅子上,姿势端庄而得体,似乎在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进行自我约束和控制。

她周围的环境也显得整洁而有序,似乎在体现她的自我对现实的整理和控制。

这种自我对于现实的整理和控制可以被视为女士对自我的表现,代表了她在功能和现实方面的自我调整和抑制。

我们可以从画中女士的服饰和姿态来分析她的超我。

女士身着一袭华丽的礼服,手持一朵鲜花,整个造型充满了高贵和优雅的气质。

她的姿态也显得坦然而端庄,似乎在体现她对于理想和精神的追求和表达。

这种对于理想和精神的追求和表达可以被视为女士的超我,代表了她对于道德和理想的追求和表达。

我们在对《一位女士的画像》进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的解读时,也需要注意到这种解读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主观性。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弗洛伊德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其中包括他对“自我”的理解。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核心的部分,它是个体与外界之间的媒介。

自我在个体中具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功能,它能够调节个体的欲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当代油画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常常运用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进行表达。

他们通过对自我矛盾和压抑情感的描绘,将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无意识的冲突呈现给观者。

他们试图通过艺术来探索个体内心的微妙和复杂,展现个体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和妥协。

在这些油画作品中,自我常常被描绘成一个扭曲、分裂或模糊的形象。

艺术家通过运用特殊的绘画技巧,如图像的扭曲和颜色的变化,来表达个体内部存在的心理冲突和分裂感。

这些作品常常给人一种不稳定和混乱的感觉,同时也让观者感受到自我内部的矛盾和对抗。

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常常用隐喻和象征来代表个体内部的感受和欲望。

通过绘画中的符号和象征物,观者可以感受到个体在无意识层面上的欲望和追求。

这些符号和象征物的使用是艺术家表达自我内部感受和意识的一种方式,通过它们,艺术家试图揭示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复杂性。

油画艺术家还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绘制来表达自我。

他们将自我描绘成一个具体的形象,通过形象的外观和动作来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

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让观者更直观地感受到自我内部的冲突和矛盾,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情感力量。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体现。

艺术家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将个体内部的冲突和欲望呈现给观者,让观者思考和感受自己内心深处的体验。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也可以提醒人们要反思和探索内心世界的奥秘。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自我心理学说对于艺术创作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油画艺术中,艺术家们常常通过作品来表达自我、探索内心世界,并受到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的启发。

本文将探讨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的核心是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两个概念。

自我是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身表现,是连接内心世界和外部现实的桥梁。

而超我则是对道德、规范和理想的内在表征,它对自我施加着内在的压力和规范。

在当代油画艺术中,艺术家们常常将这些心理学说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通过对自我和超我的探索,来表达个体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可以从作品的题材和情感表达上进行观察。

许多艺术家选择以人物作为创作的主题,通过人物的表情、姿势和表现来传达内心的情感和矛盾。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对现实的认知和处理,同时也承载着内心的欲望和冲突。

在一些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眼神充满了不安和迷茫,或是表现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这些都可以被解读为对自我心理学说的呈现。

当代油画艺术也常常通过符号和意象来呈现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的主题。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中,梦境和隐喻是个体内心世界的反映,而艺术家们经常通过符号和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欲望、冲突和挣扎。

在一些油画作品中,艺术家会使用镜子、面具、影子等符号来暗示人格的分裂和内心的暗示。

这些符号和意象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也更具有对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的思考和探索。

乔治灵魂名画赏析

乔治灵魂名画赏析

乔治灵魂名画赏析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rederick Watts)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肖像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灵魂表现而闻名。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创作了许多精美的肖像画,其中最著名的是《Hope》和《Love and Life》。

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对人类内心深处的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使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灵魂画家。

《Hope》是乔治·弗洛伊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双膝跪地、头低垂的女子,她手中拿着一根断裂的长号。

画面中的女子看起来疲惫而绝望,但她的眼睛却依然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这幅画作于1886年,当时正值弗洛伊德的晚年,他在创作这幅作品时已经七十多岁了。

这幅画作的主题是希望,它传达了弗洛伊德对人生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画中的女子象征着人类的希望,她的坚定和乐观让观者感到无比的震撼和感动。

这幅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被誉为“最能代表19世纪的精神和理想”的作品之一。

另一幅著名的作品是《Love and Life》,这幅作品创作于1884年,是弗洛伊德的另一部杰作。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年轻的女子坐在一张宝座上,她手中拿着一束玫瑰。

画面中的女子看起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她的眼睛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

在她的身边,有一只天鹅和一只孩子,象征着爱和生命。

这幅作品传达了弗洛伊德对爱和生命的理解,他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幅作品在当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灵魂画作之一”。

乔治·弗洛伊德的肖像画以其深刻的灵魂表现和对人类内心的洞察而闻名,他的作品传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生命的热爱。

他通过他的画作,向观者展示了对人类内心深处的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使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灵魂画家。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而且至今仍然被世人所赞美和珍视。

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探索,它们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浅析弗洛伊德的作品中的艺术特色

浅析弗洛伊德的作品中的艺术特色

浅析弗洛伊德的作品中的艺术特色作者:马金辉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8期摘要:卢西安·弗洛伊德是二十世纪世界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取材都来源于生活中,着重表现身边的人和物。

本文就弗洛伊德的绘画特色进行了五方面的研究,分别是构图、色彩、笔触、肌理及作品的精神内涵。

以便全面深入的把握弗洛伊德的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弗洛伊德绘画特色一、弗洛伊德的绘画艺术特色(1)构图在作品中的作用弗洛伊德非常擅长作人物画,并且在安排构图时整个画面显得非常有秩序和饱满。

人物几乎充满画面,有的甚至超出画面的边界,显得画面充满气势,并且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这种奇特的画面构图方式可以极大的拉近关着与画面形象的距离,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逼迫感,使观赏者产生一种有如生临其境,其境就在眼前,甚至会有触手就可以触碰的感受。

弗洛伊德的作品,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他使用了很多的斜线和折线。

斜线相比水平垂直的线会更多的体现出动弹不安且刺激的惊险的感觉。

如,即将坍塌的高楼,极度倾斜的陡坡等。

而折线的运用,无论是锐角还是钝角,都会缺少些柔和的感受,让人感觉呆板,硬挺及破坏,懒散等诸多内心感受和感官想象。

这也可以体现出弗洛伊德及深层次社会心理的体验。

例如,1999年的作品《Naked portrait with green chair》,画中是一位熟睡的中年女人,画面应用了大量的斜线和折线,如床的摆放,椅子的摆放,以及地板的透视等。

这些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位置的摆放,造成了画面的不平衡,以此来突出这个中年女人的分量感。

弗洛伊德会以大胆,奇特的构图方式拉近观者与其所塑造的形象之间的距离,视点的选择也是弗洛伊德的一个重要特点。

弗洛伊德喜欢运用与众不同的视点,他将人物安排在或低或高的位置,甚至有时候会极端到90度左右的视角,这使得他的画面形成一种动荡和不稳定的感觉。

如2004年作品《Resting on the green chair》,画中是意味中年女中年人体,她坐在一个绿色椅子上,一条腿弯曲放在椅子上,他抬头直视观赏者,让人感觉压抑,反而观赏者成为了被仰视的对象。

浅析弗洛伊德肖像画的文献综述

浅析弗洛伊德肖像画的文献综述

浅析弗洛伊德肖像画的文献综述在西方的艺术中,比起在名利场上有许多人努力地展现自己,部分画家依旧会选择在自己的画室里画画。

卢西安·弗洛伊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经常在画室里封闭地创作。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个孤僻、奇怪的人,但通过他辛勤地劳作,依然改变了艺术史、影响了很多画家。

他的作品里几乎看不到具有传统风格的唯美画面的帅哥靓女,而是采用生活的日常进行创作,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室内写生完成。

对于弗洛伊德来说,拥有奇怪身材的人更能够吸引到他并且能够激发他创作的欲望。

选择弗洛伊德是因为我翻阅了画家的作品发现有很大的艺术魅力,他与大卫·霍克尼和培根相比较,弗洛伊德的风格更为传统,他没有把人理想化地表现出来,而是强调了人的缺陷。

在他的画作中不仅仅描述了特定个体的不安或者是某种程度上的精神状况,也描述了一般人类的情况。

因此让我对他有了很浓厚的兴趣,我认为弗洛伊德早、中、晚时期的绘画是沿着人真实的精神作为一个方向不变的提升和完善的,最后与他的绘画技法结合起来。

弗洛伊德肖像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本文对弗洛伊德肖像画就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浅显的梳理和总结。

一、肖像画的肌理国外学者莎拉·豪盖特在《卢西安·弗洛伊德肖像》一书中写道,肖像画是卢西安·弗洛伊德作品的核心。

这位艺术家声称,只从生活中作画,“我永远不能把任何东西放进一幅实际上不在我面前的画里。

”在2010年,学者郑炜说弗洛伊德的绘画风格主要可以从独特的造型、丰富的色彩、音乐般的肌理三个方面来看。

并且他认为,依据弗洛伊德画面中出现的具体形象,其肌理效果给人一种力量释放之感,同时音乐里的重金属混合的摇滚乐也具有这种力量感,所以等量代换后可以这样说:肌理本身就是一种类似重金属的节奏。

2015年的时候,学者邵振豪研究写实油画,他也以弗洛伊德为例子通过作品当中的肌理笔触来研究弗洛伊德的绘画以及他的成果和对后世的作用。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说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1. 引言1.1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简介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自我心理学说对当代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自我扮演着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的角色,是人格的主要组成部分。

弗洛伊德强调自我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自我是掌控冲突与现实之间平衡的关键。

在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中,自我具有一系列功能,如现实原则、避忌原则、压抑机制等,帮助个体适应现实世界的种种挑战。

自我在心理学上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深刻揭示了个体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思想沉淀。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为理解人类心理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当代油画艺术中自我意识的表现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油画作品中所展现的自我意识和情感世界。

【内容结束】2. 正文2.1 油画艺术中自我意识的体现油画艺术中自我意识的体现可以通过艺术家对自身情感、思想和身份的表达来实现。

在当代油画作品中,艺术家们常常运用自画像、自传等形式,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挣扎和探索呈现在作品中。

通过自我意识的体现,艺术家能够深入探讨个体与社会、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发观众对自我认知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在一些油画作品中,艺术家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情感经历和内心世界,展现出对自我认识和存在感的探索。

这些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引发观众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共鸣和反思。

通过自我意识的体现,艺术家也能够传达出对社会、历史、文化等议题的独特见解,从而为观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通过油画艺术中的自我意识的体现,艺术家们能够打破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以个人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来探索和表达自我。

这种探索不仅能够丰富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还能够促进观众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和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弗洛伊德油画摘要:弗洛伊德是英国当代的著名油画艺术家,他的作品从技法角度来看更接近直接技法和写意风格,他本人的画风演变确实也经历了由细腻工整的写实风格到粗狂豪放的写意风格的变化。

他的油画作品写意式的画风、对生命心理的独特描述、对极致视觉冲击力的创新追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有益的艺术启示。

此文从对弗洛伊德绘画风格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剖析,并且从造型及精神意味等方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以期全面认识这位现代具象写实绘画领域大师作品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路森弗洛伊德;油画;审美特征;艺术启示西方艺术进入20世纪后,绘画被视为一种本质上保守的表现形式,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仍以一种公认的传统的方式进行工作,是当今英国具象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作品均取材于日常生活,大部分在画室中完成。

弗洛伊德的画面造就了一种与古典绘画艺术不同的不和谐感,也因此使得他的绘画作品具有原创性:虽然表现是传统的,但是却摆脱了西方绘画中的象征性。

弗洛伊德以其非凡的写实能力,新颖独特的造型特点,神秘莫测的画面语境,给人以既传统又现代的视觉冲击。

弗洛伊德所追求的艺术目标如同中国画一样,在于超越对具体物象形似的简单追求,由形似走向神似。

由于弗洛伊德在英国成名较晚,弗洛伊德的中期作品才引起英国乃至世界艺术评论家的广泛关注,并相继在世界各地举办大型个人画展,赢得了世界性的普遍赞誉。

一、家庭简介与油画的微妙关系良好的家庭教育为路森弗洛伊德日后成长为著名画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3年,弗洛伊德全家迁往英国并于1939年加入英国国籍。

并进入英国圣工会绘画学校学习,受到安格尔、荷尔拜因、门采尔等人的影响,绘画较为细腻真实,创造出强烈的个性化绘画技法和形式风格。

弗洛伊德的祖父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在选择和提炼题材时也是为把潜意识中的力比多加以伪装和变形,绘画的灵感闪现于理智对潜意识的控制力放松之时;画家按照自己的心声创作,本我、自我、超我随环境而变,均有可能作为主导的心理状态指导其创作,从而使艺术作品感染愿望同样被抑制的人们,并使观众从中体会到艺术家真实的个人情感。

艺术家就像一个精神病患者,用绘画使自己从不满的现实中得以解脱,投入到一个自己幻想的完美世界。

在艺术世界里,艺术家解决冲突,对抗焦虑,处理复杂问题,并且净化心灵。

弗洛伊德指出,释放本能产生的痛苦是艺术家创作的理由。

艺术家把在现实中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的欲望按照美的规律转化到幻想世界,即绘画中去,从而得到本能的宣泄和欲望的达成,借以追求期望中的自由与快乐。

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进一步扩展,路森弗洛伊德这个名字逐渐由陌生到令中国的同行们耳熟能详的地步,他油画作品中所传达的令人震撼、使人激动兴奋不已的洒脱刚劲而又不失其对物像造型“画面上的那种隐隐现现、诡异闪烁的意味、不协调的冷准确把握的能力。

”引起多少崇拜者的追捧借鉴和效仿,从而漠和让人百般品味的视觉效果。

在中国掀起了不小的学习弗洛伊德,研究弗洛伊德的热潮。

二、弗洛伊德各个时期油画作品分析写实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是特殊的,因为它在延续欧洲绘画传统的同时又展现出独特的当代性。

洛佩斯、纳兰霍、萨维尔、弗洛伊德等著名画家无疑是当代写实画坛的领军人物,弗洛伊德是几位大师中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最大的。

弗洛伊德的绘画大都是在室内完成的,他是一名典型的室内画家,其光源也大都采用白炽灯,因而画面色调大都是冷灰调子;而且他还采用平行光源来增强人物塑造的平面感。

早期的启蒙阶段是弗洛伊德探索学习的过程,他似乎对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情有所钟。

以表现主义的绘画形式所引发的超越具体物象的形与色,来表达自己内心情绪的激荡;由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形式所引发的对自然界和人的心理深处种种深邃神秘因素的暗示和解读,都通过他的作品明晰地传达出来。

在其早期绘画中亦是如此:色彩简洁、温和;色调统一,加之这一时期特殊的平整光洁的绘画技法,使色彩变化更显舒缓、轻快、细腻。

弗洛伊德刻画的人物,表情大多是一种神经质似的僵滞,带有很强的精神性。

不像那些庸俗的画家只关注描摹人物客观的外轮廓,弗洛伊德在创作中通过对画面人物注入一种主观的精神体验而实现了其特殊的人文关怀,从而达到了罗丹所谓的“比真实更加真实”的境界。

中期,代表作有《画家的母亲》《诺斯》。

弗洛伊德中期的绘画风格同早期相比,无论是画面的形式语言还是对人物表情的塑造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风格是躁动的、坚实的、粗犷的、性感的,更具表现力。

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画家一改早期精巧平整的绘画风格,取而代之的是泼辣厚重的笔触肌理,画风由早期的冷漠变得热烈,画面的表现性的到了加强。

色彩虽然依旧稳重,但是强有力的笔触强化了体积的转折,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而且使画面更具绘画性。

晚期,80年代以后,弗洛伊德的创作进入了晚期,同时也到了炉火纯青的顶峰阶段。

这一时期他的画风变得更加放松、泼辣、本真,从而形成了更强大的视觉震撼力,画作的精神性内涵也更加深刻。

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他在90年代以后画的多幅自画像了。

以他的《老年自画像》为例,画家的创作主题已由他人转化为自身,这无疑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

让人体会到了一种洗尽铅华的平淡所带来的感动,无疑形成了弗洛伊德绘画历史中的一个新的高峰。

当庸俗的画家在致力于复制现实的轮廓的时候,弗洛伊德的绘画却一直在关注人的精神领域。

生命、死亡、暴力、孤独,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这些后工业社会人类所面临的困惑。

弗洛伊德借助他的作品进行思考和精神进化,从他三个时期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个人的艺术人格的成长。

三、弗洛伊德的绘画特色及艺术成就我们用东方的哲学思想来看弗洛伊德的油画作品,可以发现其在艺术精神层面上的共通性。

虽然弗洛伊德的作品与东方的中国画在对事物的观察方式、表现手法、材料等方面都大相径庭,但在终极点上却与东方的中国画所追求的境界完全统一,即物我两忘、主客合一的境界。

弗洛伊德一生所跋涉的艺术创作道路,也经历了由对技术的悉心磨砺,最终达到对物象表现的自然而然的洒脱与自由。

弗洛伊德下笔之时若有神助,奔放的激情、恢宏的气势、硬朗的精神气质流注于他所表现的对象上,使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象的精神与画家的主体精神进行了完美的沟通融合,实现了主客体的完整统一。

其作品主张把梦幻与现实结合起来,运用象征和偶然性的自由联想表达性、战争、暴力、生命与死亡,具有神秘、恐怖、怪诞等特点。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为其“自动绘画”的理论基础,并用可识别的语言将本能得以升华。

这种奇特的创作手法、极不寻常的主题内容,都显露出精神分析美学的痕迹。

弗洛伊德的作品以奇绝独特的构图、异乎寻常的动态、悠肆有力的笔触、厚重交益的肌理、含蓄凝重的色彩、硬挺结实的造型、惊悸冷漠的神情、奇诡神秘的意味等因素构建了其作品独特的面貌。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逐一剖析其绘画艺术特色。

奇绝独特的构图,异乎寻常的动态纵观弗洛伊德不同时期的作品,无论是肖像还是人体构图均十分饱满,人物主体充满着画面,几乎超出画面的边界,顶天立地,咄咄逼人。

扑面而来的形象产生强烈的视觉逼迫感,极大地拉近了与观者之间的距离,使欣赏者犹如身临其境,视觉冲击力极强。

弗洛伊德不仅充分表现了人物的相貌特征,而且更深人地刻画了他们的主体性格。

弗洛伊德的肖像作品大都采用正面或半侧面的视角,一张张独具个性的睑庞占据着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的神情或惊悸、或忧郁、或奇诡、或冷漠,仿佛沉浸在个体的意识世界之中而无法自拔。

在弗洛伊德的作品中,视点的选择弗洛伊德在画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偏爱或高或低的视点。

他曾说“我可以解释,从许多角度看态肆有力的笔触,厚重纹深的是因为我不必去想任何事情,这对我是至关重要的”。

在弗洛伊德的人体作品中,肌理是弗洛伊德早期的作品特点,四五十年代画家一直采用俯视的视点,这样便于对人物主体和环境空间进行全方位的表现。

画面用笔平滑细腻,晕染柔和,是一种冷静的中的人物主体斜躺竖卧,完全打破了古典绘画中均衡稳定的力的图式和优美和谐的构描绘,几乎近于单线平涂,形体轮廓清晰图法则,实践着现代艺术语言的崭新探索,给我们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

大胆运用强的姿势,成为特殊的肢体情绪符号。

这种不加娇饰的、极度生活化的姿态,他爆发式的大笔触横扫肥胖、或粗壮、或瘦削、或纤弱的模特儿,更使得其作品整体显现出非同凡响的感官竖抹,似乎要将早期的自我扫地出门。

在弗洛伊德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实实在在、有灵有肉的真实的人体,绝非其他画家的笔触类型丰富多样,环状统美学中推崇的优美或者壮美。

用笔大胆有力,肌理厚重。

弗洛伊德对人体解剖结构的深刻理解和对形体特征的敏锐洞察,时刻追随着形体结构的转折走向、穿插才达到笔走龙蛇、从容不迫的境界。

弗洛伊德的肖像画传神地反映体积、空间、结构等造型因素及对于油画作品的笔触和肌理之美,其作品中由于用笔的交错相叠,抑扬顿挫,色彩的交相渗透,掩映成期刻意于表现形体的体积感、结构的准辉,产生了犹如浮雕般的肌理和砾石一样的质感。

弗洛伊德所描绘的肖像和人体,皮肤的质度于朴拙之中,态肆率意,鲜活而充满生动犹如岩石般的粗糙,显现着粗犷的力度,尤其是对头、手、脚以及躯干的高光部机。

弗洛伊德的笔法是别人绝对难以模仿更是做了充分的堆叠表现,产生了斑斑驳驳的光斑效果,显现出苍劲、厚重、粗仿。

弗洛伊德的绘画在人物的造型上,人物的体形表现大都饱满、丰富、有力,在具体的局部细节上,不追求过于细腻的表现,从人物的整体状态出发,紧抓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主体人物在造型空间上表达也非常丰富。

在画面的透视上不局限于一点透视的变化,加强了人物存在的空间感,使得画面人物的造型浑圆,具有雕塑般的立体感。

如作品《持画板的自画像》骨肌肉表现得精准传神,令人折服。

弗洛伊德利用肌理充分表现了人体的真实感以及生命是随着形体的转折、结构的走向、体面的存在的意义,昭示出弗洛伊德在写实绘画领域艰苦卓绝的探索“笔随形走,笔笔见形,重韧不拔毫历程以及对写实艺术兼凹凸变化而动,不妥协的犹如殉道者般的虔诚。

弗洛伊德使肌理这一抽象的绘画形式语言在在塑造。

”画笔仿佛在触摸着形体,用笔具象绘画领域的应用提升到更为宽阔的层面,获得了更强的表现力。

率意、洗炼、果断、极富激情与表现力。

总之,所有这些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因素交融在一起,共同构成弗洛伊德绘画作品中那游移闪现而又挥之不去的奇诡神秘,惊悸冷漠的精神意味。

弗洛伊德在具象绘画领域的实践与创作,形成其强烈而又独特的个人风格,仅凭此,卢西恩弗洛伊德在当代美术史上的地位便无人可以替代。

弗洛伊德早年追求变形与夸张,但又很快放弃现代艺术中“简化、抽象”等普遍的造型因素,而转向纯写生式的写实主义,重新开掘了写实绘画尚未涉及的新领域并取得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