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合集下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31•【字号】川办发[2011]94号•【施行日期】201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1]9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城镇化发展成就和问题第二节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优化城镇发展格局第一节强化“一核”第二节壮大“四群”第三节打造“五带”第四节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五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第六节努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第四章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第一节提升城镇经济承载能力第二节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保障能力第三节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第四节提高城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第五节加大城镇住房保障力度第五章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第一节加强城镇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第二节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第三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城镇风貌塑造第四节推动城镇综合管理机制创新第六章建立健全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第一节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集聚第二节完善城镇户籍和社会保障政策第三节提高和完善土地保障能力第四节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第五节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第七章实施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健全协调机制第三节加强评估监督附件:名词解释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城镇化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扩大内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的通知川办函[2011]232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八日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前言本规划根据国家和四川省有关法律、法规及《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着眼四川防灾减灾工作全局,立足解决防灾减灾综合问题,重点加强多灾种综合、各部门协同、跨行业合作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统筹防御地震、地质、气象、旱洪等自然灾害,统筹考虑防灾减灾工作各个阶段,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统筹运用法律、行政、市场和科技等多种手段,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划基准期为2010年,规划范围为四川省内地震、地质、气象及旱洪等自然灾害。

本规划是未来五年四川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蓝图,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指导防灾减灾工作,制订防灾减灾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防灾减灾现状与形势四川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

特别是经过“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大考验,全省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基本理顺,由各级人民政府、专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军队、武警部队以及社会公众构成的应急救援工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遍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节“十一五”工作主要成效“十一五”时期,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五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5·12”汶川特大地震、特大暴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特大干旱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历史罕见,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20•【字号】川办发[2011]87号•【施行日期】2011.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1]8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服务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其发展水平是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加快服务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结合全省服务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全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和纲领性文件,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十一五”时期,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837亿元增加到 2010年的 6030.4亿元,总规模扩大了1.1倍,年均增长12.2% 。

5年累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2812.1亿元,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

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2010年全省服务业实现税收1232.8亿元,占全社会税收收入的 55.9% ;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1503.5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1.5% ,比2005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

专栏1:2005年-2010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图略)投资占比稳步提高。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整版)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整版)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形势,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预计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10年达到1.69万亿元。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充分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民族地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注:①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是当年价,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②人均指标、城镇化率是由常住人口计算。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移民与其他人员安置【发文字号】川办发[2012]54号【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9.20【实施日期】2012.09.20【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2]54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07〕19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省全面贯彻实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稳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实现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逐步扩大。

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

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支持政策逐步形成。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步提高。

居家养老逐步开展,机构养老稳步发展。

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文体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提高,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31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30%,其中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51.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1.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4)第一章发展环境 (4)第二章指导思想 (5)第三章主要目标 (6)第四章政策导向 (6)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7)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8)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9)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9)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0)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 (10)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1)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12)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2)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13)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13)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14)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4)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15)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15)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16)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6)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17)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8)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9)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9)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19)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0)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21)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21)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22)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2)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3)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23)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4)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5)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25)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25)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26)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6)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7)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28)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28)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9)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29)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30)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30)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31)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31)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2)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32)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 (32)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3)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3)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34)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34)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35)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35)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36)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7)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37)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37)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38)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38)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9)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9)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39)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39)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39)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40)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40)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41)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41)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41)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42)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42)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根据《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未来5年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规划背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川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又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十一五”时期,是四川文化发展史上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5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挑战,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四川文化改革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部署,冲破传统体制束缚,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初步形成了体制机制创新、事业产业共荣、城市乡村联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文化发展格局。

5年来全省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活力增强。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

文化企业集团实力不断壮大,集群发展的文化产业振兴格局初步显现。

“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重建同步推进,灾区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历史性跨越。

“三基地一窗口”建设成效显著,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弘扬。

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深入拓展,四川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十二五”时期,是四川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四川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攻坚时期。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十二五”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极为关键的时期。

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四川,能否在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步伐,向更高水平、更高目标、更高阶段跨越,关系四川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关系全川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主要目标到2015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大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万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投资持续增长,消费逐步提高,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到8万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5万亿元以上,形成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明显,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三次产业结构由15∶48∶37调整为10∶50∶40;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44∶25∶31调整为36∶27∶37。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以上。

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8%左右,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均期望寿命75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28•【字号】川办发[2011]60号•【施行日期】2011.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1]60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根据《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编制,旨在明确我省“十二五”人口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促进人口自身均衡发展和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规划背景“十一五”时期,我省人口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出生率年均保持在9.5‰左右,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6左右;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保持在3‰以内;2010年末全省户籍人口为8998万人;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7%左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6%左右,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全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进一步降低;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18%。

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进展,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300.9万人,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0%以上。

出生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遏制,呈现向正常水平回归的态势,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11.4。

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利用国债资金项目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建设计划生育县级服务机构161个、乡镇服务站1206个。

四川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

四川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

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为加快培育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一、面临形势和发展基础(一)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全球正在孕育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孕育新一轮产业革命,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粮食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世界主要国家加快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正在不断展开。

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国内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

全国各省(市、区)纷纷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态势。

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和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需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优势突出。

四川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有14种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其中钒、钛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第一,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第二。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28•【字号】川办发[2011]65号•【施行日期】2011.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复议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1]65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二○一一年十月)目录前言一、现状和形势(一)“十一五” 能源发展主要成绩(二)主要问题(三)面临的新形势二、能源消费预测(一)2015 年能源消费预测及总量控制目标(二)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预测三、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各行业发展方针(一)指导思想(二)主要原则(三)各行业发展方针四、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二)结构调整目标(三)节能减排目标(四)各行业发展目标五、主要任务、区域布局和重点项目(一)加强电源建设,发电能力翻一番(二)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三)强化煤炭基础保障,促进煤炭安全稳定发展(四)增强成品油自给能力,保障油品消费需求(五)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产业化发展(六)推进能源普遍服务,切实改善能源民生(七)完善输送体系和储备设施,保障能源安全(八)推进能源行业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和谐发展六、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一)资源条件(二)主要外部约束条件及其评价(三)环境影响评价(四)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五)总体评价七、主要政策措施(一)加强和改善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二)积极有序推进能源改革(三)完善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四)大力推动能源区域合作(五)促进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六)加快推进能源科技进步(七)加强煤电油气运综合协调八、规划的组织实施(一)落实规划实施责任(二)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三)加强规划监测评估(四)强化规划指导调控作用前言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资源,对保障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四川省‘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实施效果

关于“四川省‘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实施效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实践教学调研成果关于“四川省‘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实施效果在2011年1月24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这是政府对我省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为了评估在该规划下我省发展情况,现对该发展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调研,调研成果如下:一、调研的基本情况此次调研主要通过网上信息搜索、查阅相关文献,并查阅了四川等多省的官方公布数据,将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评估比对过去年度各个规划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比对周边省市得出调研结论。

我认为,在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从容面对各种大型自然灾害,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经济发展、交通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推动了我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头三年的预期目标。

二、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的主要指标及比较(一)地区生产总值尽管遭遇了“4·20”芦山强烈地震和特大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2013年我省经济最终以10%的较快增速平稳收官,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1月21日,全省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发布数据:2013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60.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

对比十一五末,2010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13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56.69亿元,同比增长12.3%,,较全国水平高4.6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率到2013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107万人,城镇化率为44.90%,较2012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国高0.21个百分点,列全国第3位。

对比十一五末,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四川城镇人口达3231.2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18%。

成都市青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成都市青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成都市青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青羊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区努力推动“全面城市化、率先现代化、加速国际化”进程、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

本规划纲要是在认真分析青羊区情及面临的发展形势、环境和任务基础上编制完成的,是“十二五”期间青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各类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青羊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大任务”,积极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地震灾害影响,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城乡统筹纵深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取得了综合目标考核连续四年全市先进的成绩,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十一五”成为青羊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开创了青羊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谱写了青羊科学发展新篇章,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0.27亿元,较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3.2%;实现全口径税收91.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02亿元,比2005年增长3.16倍,年均增长32.9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68亿元,比2005年增长1.25倍,年均增长17.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3.5亿元(新口径),年均增长14.76%。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10]152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10]152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10]152号2010年8月25日)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府函〔2009〕273号)要求,为加快推进“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通知如下。

一、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的必要性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

分为由省政府审定的涉及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重点专项规划和由省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并组织实施的一般专项规划。

组织编制实施重点专项规划,有利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确保全省“十二五”总体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战略重点落到实处,增强规划的操作性和针对性;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推动形成部门合力,着力解决一些跨部门、跨领域和影响当前、关系长远的重大问题;有利于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二、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的原则(一)体现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

(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着力解决“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形成总体规划的重要支撑。

(三)具有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特点,需要多个部门进行综合研究、统筹规划、共同推进。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02•【字号】川办发[2011]79号•【施行日期】2011.1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1]79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日四川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二○一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成就第二节面临形势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主要任务第一节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第二节推进企业、园区和社会的循环发展第三节形成循环经济发展长效机制第四章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第一节钒钛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第二节油气化工循环发展第三节“城市矿产”资源化利用第四节再制造产业化第五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第六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第七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第五章区域发展重点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制度建设第二节强化政策支撑第三节严格组织实施第四节深化宣传教育前言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

为推动我省循环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实施循环经济重大项目的主要依据。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着力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资源有效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2012年度实施计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2012年度实施计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2012年度实施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02•【字号】川办函[2012]41号•【施行日期】2012.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2012年度实施计划的通知(川办函[2012]4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2012年度实施计划》已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2012年度实施计划为贯彻落实根《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1〕83号),加快推进四川省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年度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一)产业发展质量目标。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0项,制订地方标准200项。

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4%。

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0个,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5个、四川名牌产品300个,创建有机产品示范县1个。

(二)产品质量目标。

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建设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300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600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00万亩,实现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占全省养殖面积45%。

工业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0%,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 94%,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2.5。

市场重点商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86%以上。

进出口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5%以上,出口农产品达到国际标准或进口国同类产品质量水平。

加工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4%。

(三)工程质量目标。

重大工程竣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工程综合试车、投产、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到100%;一般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86%;水利工程、道桥工程、保障性住房全部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为零。

四川省125规划

四川省125规划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已经省委、省政府原则同意,现予印发,用以各地、各部门编制“十二五”规划参考。

待《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形成后,将送各市(州)征求意见。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十二五”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极为关键的时期。

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四川,能否在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步伐,向更高水平、更高目标、更高阶段跨越,关系四川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关系全川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开拓创新,攻坚破难,奋力跨越,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预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将全面完成。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年均增速预计达到13.6%,全省生产总值(GDP)2007年在西部率先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9年达到1415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提前1年完成“十一五”规划总量目标。

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0800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22.1%。

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十一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2%,投资总规模达到4.25万亿元,比“十五”增长2.6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01-28 10:41:54)稿件来源:四川日报2011年1月24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形势,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预计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10年达到1.69万亿元。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充分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民族地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注:①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是当年价,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②人均指标、城镇化率是由常住人口计算。

③ []内为五年累计数。

④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现状值为2008年值。

⑤加注“*”的数据为2009年数。

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指标按老口径统计,仅包括企业参保职工。

⑦年均增长值为负是指年均下降。

⑧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采用等价值法测算。

第二节“十二五”面临形势“十二五”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进入推进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新阶段。

“十二五”时期,我省面临国家把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进一步支持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大力扶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等重大机遇,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同时,“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我省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明显仍然是我省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我省最大的问题。

我省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竞争加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压力和挑战。

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章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十二五”时期发展应坚持和遵循以下五条基本原则。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紧紧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我省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

努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逐步缩小与全国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扶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优化结构,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形成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创新发展。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加快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创新驱动能力。

——民生为本,共享发展。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富民和强省的有机统一。

第三章发展目标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2015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万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基本形成,加快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业比重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2:50.8:39,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5.6‰以内,总人口控制在9200万以内。

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

物价基本稳定,就业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劳动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36%,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主要江河水质持续改善。

耕地保有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森林蓄积量等指标达到国家要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明显提高。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

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初步建成。

专栏2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注:①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为2010年价格,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② []内为五年累计数。

③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④加注“*”的规划指标,暂无统计数据。

第二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扩大规模、完善网络、优化结构,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第四章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进出川综合运输大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初步建成以成都主枢纽为中心,以区域性次级枢纽和节点城市为重要支撑,以进出川大通道为纽带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第一节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加快客运专线、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航道建设,积极融入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形成畅通周边省市,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等经济区的快捷运输通道。

积极开辟新的航线,架设内陆对外开放的空中桥梁。

铁路。

加快进出川铁路大通道建设,力争建成西安至成都、绵阳至成都至乐山、成都至贵阳、成都至重庆客专以及成都至雅安、成昆铁路扩能成都至峨眉段、兰州至重庆等项目。

加快建设成都至兰州铁路。

新开工建设雅安至康定铁路、成昆铁路扩能峨眉至广通段、隆黄铁路叙永至织金段、昭通至攀枝花至丽江铁路、川青铁路成都至马尔康段等项目。

加快川藏铁路康定至拉萨段、川青铁路马尔康至格尔木段、成都至西宁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规划期内开工建设。

五年新增铁路运营里程2700公里以上,运营总里程达到6250公里,形成11条进出川铁路大通道。

公路。

加快进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建成广元至陕西界、广元至甘肃界、宜宾至泸州至重庆高速公路等项目,适时开工建设雅安至康定、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等项目。

五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70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6350公里,形成18条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