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22空气的成分教案华师版七年级下.doc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讨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集气瓶、水槽、烧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过程、步骤、问题和答案等详细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空气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空气的成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空气的成分。
3. 讲解空气的成分: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让学生理解空气的组成。
4. 练习与应用: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研究。
七、教学步骤1. 实验准备:介绍实验器材和试剂,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空气的成分。
4. 知识讲解: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让学生理解空气的组成。
5.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学生相互讨论,解答问题。
八、问题与答案1. 问题:空气中有哪些成分?答案:空气中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等成分。
2. 问题: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多少?答案: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9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水蒸气和杂质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模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备注
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
科学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单元
第二章
教材版本
华师大版
课程名称
空气的成分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要求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来测定氧气的含量。
2.学情分析
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氧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初次真正接触化学的初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不强,但对实验探究很感兴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提出问题:蜡烛为什么会燃烧,燃烧后为什么瓶中有水进入,水为什么没有全部将瓶子灌满?
播放学生在课前做的蜡烛燃烧后熄灭的实验视频
手机拍摄视频。
实验设计
1.讨论:如何测定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
2.思考:如何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
3.讨论:实验药品的选择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观察与分析,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培养实验的严谨性;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重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空气的成分教案
空气的成分教案教案主题:空气的成分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和重要性。
2. 了解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的比例。
3. 了解空气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计算机、投影仪、实验演示所需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张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我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这个环境有什么特点?导入:2.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空气组成的环境中,空气是我们生活和呼吸所必需的物质。
呈现:3. 使用投影仪展示空气的成分图片,介绍空气中主要的三种气体成分: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和其他气体(约占1%)。
探究:4. 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图片和已有的知识,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a. 为什么氧气是我们呼吸的主要成分?b. 为什么氮气的比例最高而其对我们的生活没有直接影响?总结:5. 整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总结空气的成分和重要性,并强调氧气对于呼吸的重要性。
展示:6. 进行空气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的实验演示,比如用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观察烧完后蜡烛所占空间的变化。
拓展:7.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空气的其他特点和化学反应中的氧气的作用。
检查:8. 布置一个小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一些和空气有关的现象,并写一篇观察报告(如观察空气对火的燃烧的影响、观察空气对铁的氧化等)。
评价:9. 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小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延伸:- 将空气的成分和地球的大气层联系起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 研究和讨论环境保护和空气污染对空气成分的影响。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主要成分;2. 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3. 能够运用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进行分析和解题。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主要成分;2.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和应用;2.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2. 投影仪或白板;3. PPT或教案。
教学过程:第一章:空气的组成1.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组成,例如:“你们认为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2 讲解教师利用PPT或教案,介绍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
1.3 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1.4 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计算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第二章:氮气2.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氮气的性质和用途,例如:“氮气在空气中的作用是什么?”2.2 讲解教师利用PPT或教案,介绍氮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3 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氮气的应用及其在空气中的重要性。
2.4 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分析氮气在空气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氧气3.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例如:“氧气在空气中的作用是什么?”3.2 讲解教师利用PPT或教案,介绍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氧气的应用及其在空气中的重要性。
3.4 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分析氧气在空气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章:稀有气体4.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例如:“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作用是什么?”4.2 讲解教师利用PPT或教案,介绍稀有气体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4.3 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稀有气体的应用及其在空气中的重要性。
4.4 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分析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作用和意义。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空气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空气%②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二、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空气b.( )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B C D.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使臭氧层出现空洞,的是 ( )分)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的变化。
)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①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
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
但要实现。
)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自救。
如果室内着火,在逃离火场时,可用身上,躬身出去或爬出去。
如果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请你根据灭火的原理说明湿23.(每空1分,共18分)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②检验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填标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氧气助燃——焊接金属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石墨导电——可作电极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填化学式),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法收集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华师大版科学七下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doc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引入1、实验演示:两支蜡烛点燃后放在桌子上,一支罩上一只玻璃杯。
2、提问:放在桌上的两支蜡烛,罩上玻璃杯的灭了,而没罩上的却没有灭,这能说明什么?3、提问:是不是杯子里的空气用完了?观看讨论, 冋答环节和目标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教案二章二节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慈溪市文棋初中兰定天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 (体积分数)。
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牛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空气的成分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牛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器材:演示材料:大玻璃杯、蜡烛、火柴、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
教学流程:二•新课教学1、通过实验分析空气的成分(1)燃烧用去了一部分气体。
乩谈话:杯子里的情况我们这样观察是看不到的,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來作一个实验。
b.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以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車观看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ifii变化的情况。
C.提问:观察到什么现彖?d.教师进一步分析: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这是因为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气体是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1/5体积,空气中的剩余成分主要是氮气。
(2)剩卜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a.谈话:杯子内燃烧后还剩下一部分空气,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呢?火能不能在这些气体屮燃烧呢?b.实验:将玻璃杯倒过来时,要按住玻璃片,不要让空气进入杯中,不要让杯中的水流出,将点燃的蜡烛放入杯时,玻璃片只能揭开一点点,然后迅速盖好,以防空气进入。
.c.捉问:实验说明什么?(3)分析空气的成分。
提问:现在请你分析空气中至少含有几种气体?2、向学生介绍空气的成分(1)讲解:书中介绍的有关空气成分的内容。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空气、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作用。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镊子、导管等。
2. 实验材料:石灰水、红磷、镁条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空气的重要性,引出本课的主题——空气的成分。
2. 新课:介绍空气的成分,讲解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作用。
3. 实验: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 拓展:讲解其他气体(如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含量及其作用。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空气、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6. 作业: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作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空气的成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成分的微观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的成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讲授法:讲解空气成分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感悟。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准确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总结的空气成分知识。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保护空气、珍惜资源的意识。
九、安全与环保1. 实验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第二章第二节空气的成分(教案)
新华师版科学七年下课时教学设计烧的现象。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现在大家和老师一起做这个实验,大家注意观察现象,并推测实验结论。
这个实验的现象是什么?[(1)红磷逐渐熄灭,瓶内出现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2)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内,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大家推测出这个实验的结论了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视频: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广口瓶中?【瓶内的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小,大气压把水压入瓶内。
】水进入广口瓶内占瓶体积的约1/5,这有说明了什么?【说明红磷燃烧消耗的气体(即氧气)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这个实验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知识拓展】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呢?[(1)装置漏气;(2)红磷的量不足;(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分析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分析思考并不知道氧气就是空气的重要成分之一。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将汞放入曲颈甑内加热,汞的表面浮起红色的渣滓,继续加热12天,至红色物质不再增加。
停止加热,冷却后测定,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减少了约1/5。
拉瓦锡研究了剩余的那部分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又不能支持燃烧,他将其称为氮气。
拉瓦锡又把汞表面生成的红色粉末(氧化汞)全部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容器中加热,结果得到了汞和无色气体,气体既能供给呼吸又能支持燃烧,他将其称为氧气。
得到的氧气体积正好等于原先减少的气体体积。
再把得到的氧气放入原先的容器中,结果容器中的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拉瓦锡由此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在这个实验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我们可以用文字和符号的开式表示,这种式子叫做文字表达式。
空气的成分教案设计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课题空气的成分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视频,了解空气的发现史,认识空气的成分,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地探究真理地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习设计实验的方法,体会小组合作地意义和快乐。
3.通过对空气各成分用途的学习,学会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教学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评价设计 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关于科学家的精神的提问和学生学习其精神进行科学探究来检测目标1的达成2.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检测目标2的达成3.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等成分的原理分析及各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来检测目标3的达成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主要仪器:铜粉、硬质玻璃管(相同规格2支)、橡皮塞(带玻璃导管及不带玻璃导管各2个)、量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气球、注射器。
2. 学生课前预习并查阅空气的成分发现史和空气中的各成分的用途。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奇怪的现象:小瓶口吞大鸡蛋小瓶口吞大鸡蛋肯定有的同学认为不可能实现或者还有的同学觉得有可能实现但是难以想象,那是什么原因导致鸡蛋进入瓶内呢?引出课题。
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回答从学生动手操作无法完成到老师再来演示的小实验入手,吸引学生思考,情境的核心涉及到氧气的消耗,与学习的主题相匹配,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
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视频,了解空气的发现史,认识空气的成分,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地探究真理地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学生自由朗读出示学习目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目标,学习有动力。
程,初步学习设计实验的方法,体会小组合作地意义和快乐。
3.通过对空气各成分用途的学习,学会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掌握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成分,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教学难点: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空气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2)教师简要介绍空气的组成成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空气的组成成分,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教师讲解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重点讲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3. 实验探究(1)教师演示实验:用集气瓶收集空气,并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焰变化。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火焰变化,分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的结论。
4. 计算练习(1)教师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计算方法。
(2)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气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收集关于空气污染的资料,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1空气的存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空气对环境的重要性。
-互动教学:利用互动平台,进行课堂实时反馈,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空气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空气的组成、性质、案例分析等。
强调空气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保护空气的必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相关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与空气科学相关的科普书籍,如《大气科学漫谈》、《空气的秘密》等,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空气的知识。
-实验报告方面,关注学生是否遵循科学探究过程,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结果是否准确,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3)实践作业:
-对于空气质量调查,检查学生的数据记录是否完整,分析是否合理,建议是否具有可行性。
-环保志愿活动报告,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活动收获和反思,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教学反思与总结
此外,我发现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空气的性质和污染问题。例如,通过简单的实验,学生可以亲眼看到空气中的氧气对燃烧的影响,这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能让他们印象深刻。因此,我打算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情分析
针对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2章第1节“空气的存在”这一课程,以下是对学生层次、知识、能力、素质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分析。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组成。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探究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集气瓶、烧杯、水槽、玻璃片、蜡烛等。
2. 实验材料: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空气,那么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三、总结实验结果(10分钟)1.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2. 学生总结: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四、讲解空气的成分(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成分,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学生通过实验和讲解,理解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五、课后延伸(10分钟)1. 学生思考: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要保持平衡,否则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成分,知道了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通过实验现象直观地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但在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在课后延伸环节,学生思考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doc
空气的成分【教学过程】问题1:空气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但它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那些现象可以说明空气的存在?问题2:我们如何获取某特定地方的空气样品呢?请设计实验并操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人人经历捕捉空气、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的过程。
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与空气的一些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说明空气的存在,可反映出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习惯。
)学生可能的方案:风;用塑料袋、用注射器抽取、将集气瓶先注满水,然后倒掉水,盖上玻璃片等。
问题3:谁能帮我将甲集气瓶中的空气运到乙中?生:从分液漏斗中注入水。
问题4:什么原因?生:水的密度大,将空气排出。
问题5:我们获得的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呢?哪种气体与我们的生命活动联系最紧密?它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是多少?(设计意图: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初步学会对空气的探究,并更深层次的认识空气。
)学生可能的答案: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
问题6:生活中有事例证明吗?学生可能的方案: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下雨、下雾、动物要呼吸、木材燃烧、植物光合作用。
问题7:那我们如何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呢?请大家做个小比赛,拿起你的胶头滴管,连续三次吸取水滴到量筒中,看谁吸的最多。
(设计意图:直观认识气压,通过小比赛,赋予学习的趣味性,为理解实验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埋下伏笔。
)问题8:怎样吸最多?(捏紧胶头,排尽空气。
)问题9:空气排出后,为什么能将水吸上来?(胶头滴管中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问题10:每次吸上来的水的体积与排出空气体积是什么关系?(相等)问题11:通过以上讨论你能得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的方法吗?(转化法)问题12:设计实验,用燃烧法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讲解:氧气易与铁、硫、碳、红磷等起反应,现在请大家积极行动起来,阅读投影信息,选择老师提供的药品和仪器中的部分,设计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投影:1、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能纯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是因为铁与氧气、水反应而生成铁锈。
空气的成份教学设计.doc
第二章第二节空气的成分—'、设计理念1、改变教师的角色,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不仅充当指导者、组织者,而且充当合作者、促进者。
要充分体现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2、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情境和条件,注意设置环环相扣的探索点,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合作、勇于表达和交流。
另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贯穿始终。
3、根据课题内容的特点,把实验作为问题的生长点。
同时,又把实验作为探究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事实来探究空气的成分。
因而,采取的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是:探究主题一一实验事实一一解释与结论一一表达与交流。
知识传授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4人小组合作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原则。
另外,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用赏识教育的观点去看待学生,不轻易否定学生。
二,教学可标:认知目标:掌握空气的成分,氮气用于填充气球。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根据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学习方格图的绘制。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竞争意识。
结合空气成分的探索史和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热情,培养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渗透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三、教具:氧气、二氧化碳各一瓶,木条一根、酒精灯、塔蜗钳、水槽、钟罩、橡皮塞、燃烧匙、红磷。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说明空气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
学生听课。
指向空气。
设疑聊一聊:假如没有空气,你们想世界将会怎样?学生小组交流、表达。
兴趣指向课堂,又突出了空气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实验燃着的木条分别放进氧气和二氧化碳里,燃烧的红磷放入钟罩内。
学生观察、对比、交流、表达。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让学生得到鲜明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
2. 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3. 空气成分的相对稳定性。
三、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空气成分的相对稳定性。
四、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和理解。
2. 空气成分的相对稳定性的概念和解释。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空气成分。
2.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空气成分的实验现象和数据。
3. 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空气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来源和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解】1. 教师介绍空气的成分,引导学生了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的存在。
2. 教师讲解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让学生掌握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的数据。
3. 教师通过实验或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成分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空气成分的相对稳定性。
【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计算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空气成分的相对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练习题,加深对空气成分的理解。
六、课堂活动:1. 学生进行空气成分的实验,如用气球收集空气样本,并用化学试剂检测氮气、氧气等成分。
2.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的成分教案
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空气的成分,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
2. 理解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3. 学会使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探究和验证空气成分的特性和变化。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空气的成分及其特性的介绍和学习。
2. 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性与“燃烧必须有氧气”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白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实验材料:燃烧的物质、石蜡蜡烛、空气泵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向学生提出问题:“空气是什么?有什么成分?”带着问题开始教学。
2. 空气成分的介绍与学习 (15分钟)根据导入部分的问题,向学生简要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以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
比如: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占最大比例,约为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4%等。
学生可以通过口述或PPT展示的方式进行学习。
3. 空气成分的实验探究 (25分钟)3.1 实验一: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 (15分钟)步骤:a. 准备一根石蜡蜡烛,并点燃。
b. 将一根玻璃管或管子的一端放在蜡烛燃烧的位置,另一端放入水中。
c. 观察现象并提问: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燃烧物体需要氧气,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实验中水上升的现象是由于燃烧过程中,消耗了氧气,造成管内气压降低,水的压力将水推入玻璃管内。
3.2 实验二:观察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 (10分钟)步骤:a. 准备一个杯子或容器,里面放入蓝色的蓝莓汁或洋红色的红菜头汁。
b. 用一个吸管吹气入杯中,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吹气后,杯子中的汁液会变色。
这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汁液中的颜色产生反应。
4. 学习总结与归纳 (15分钟)通过实验的探究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存在及其特性。
强调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和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空气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及计算。
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空气的成分。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的成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成分。
2. 讲解:介绍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讲解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实验:演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让学生观察并了解氧气的性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空气中的其他成分。
6. 作业:布置有关空气成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空气成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与空气成分的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并记录不同环境下的空气成分变化。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强调保护空气资源,倡导绿色生活。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空气品质,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学生需要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和比例,这是理解空气特性和功能的基础。
2. 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了解每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例如氧气的呼吸作用、氮气的保护作用等。
二、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及计算: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空气中各成分的具体含量和计算方法。
七年级科学下册 2.2《空气的成分》教学课件 华东师大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78%
氮气
(dàn qì)
氧气
21%
0.94%
稀有气体 12/11/2021
0.03%
二氧化碳 第九页,共二十六页。
0.03%
其它气体和尘埃
12/11/2021
空气 成分示 (kōngqì) 意图
90%
80%
氮气
70%
60%
50%
氧气
40%
30%
20%
其他气 10%
体
0%
氮气
氧气
其他气体
第十页,共二十六页。
猜谜
说个宝,道个宝,说它宝贵到处有,
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 万物(wànwù)生存离不了,在你身边看不见, 越往高处它越少。(打一自然物)
12/11/2021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
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科学家用科学探究(tànjiū) 的方法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惰性
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
二、从空气中获得(huòdé)氧气和氮气
1、分离空气获得氧气和氮气的原理
氮气和氧气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能变成液态,而且液态氧和氮的沸点
是不同(bù tónɡ)的,因此,可以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 氧气和氮气,制取液氧和液氮。 2、分离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主要过程:
(1)净化空气,除去尘埃和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3、在不同村材质的玻璃灯管里充入不同含量的氦、氖、氩的混 合气体,就制得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4、灯管里充入氖气,发出明亮的橙光,透射力强,常用在机场港口 水陆交通红的灯标上。测电笔内充入的是氖气,无论明暗处都能看到 氖管里发出的橙光。
5、稀有气体在激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氦氖激光器可用于测量 和定位12,/11/2还021能绘制出各种各样的图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组成,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氮气约占78% (体积分数)。
2)了解红磷在钟罩里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
3)对稀有气体(如氮气可用于填充气球等)用途有初步的了解。
4)知道工业上用空气分离得到氧气。
5)查找空气成分发现过程的资料,使学生对科学家探究空气成分的探究过程有所体会。
教学重点: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CO?组成
教学难点:1)红磷在钟罩里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
2)科学家探究空气成分的研究。
教学过程:
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科学家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一、空气的组成
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一一空气,那请你们说说空气对人类有那些重要用途?空气如此重要,那你们对空气了解多少呢?
(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a %1展示如图装置, T
%1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
%1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
(提问){ %1你看到了哪些现象?生:有大量的浓烟产生。
——-
%1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中? ~
水进入集气瓶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这有说明了.什么?------ 生:集气瓶内气压减小;说明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集气瓶内气体的1/5 而不是全部。
%1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
%1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要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红磷燃烧的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讨论分析水面上升1/5体积的原因,然后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1/5体积。
说明其他钟罩内4/5的体积我们课堂实验无法探明,经过许多科学家不懈努力,已测得空气的组成,然后根据饼形图和柱形图讲述空气的组成和各项指标。
)
师:200多年前,就有许多科学家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的结论是: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空气中的某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其实是氧气。
空气中还有一些气体是不支持红磷燃烧的。
有经过更多,的实验和思考,科学家终于探明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还深信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家才陆续发现了稀有气体等其它成分。
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
阵二氧化碳其它气味和杂质
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
(引言)下面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稀有气体。
(板书)2.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是舞、氧、觎、氟、侃等气体的总称。
(讲述)稀有气体因在空气中含量极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它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缘故。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跟某些物质反应,生成其它物质,故改称为稀有气体。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因此把稀有气体称为惰性气体是不科学的。
(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师:(1)筑.气可以充填飞艇和气球,相对氢气更有安全性;保护气
(2)可以制造霓虹灯;
(3)冷却气
(阅读)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后,出示多媒体。
板书3.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和氮气
一师:氮气和氧气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能变成液态,而且液态氧和氮的沸点是不同的,因此,可以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制取液氧和液氮。
.过程:(1)净化空气,除去尘埃和水蒸气(2)降低温度,液化氮气和氧气(3)升高温度, 由于氮气的沸点低于氧气,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汽化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氧气这种方法称为分离空气法,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物理变化的方法。
氮气的用途:保护气、氮肥、炸药
3.小结
活动:人们需要呼吸纯净的氧气吗?作为作业让学生展开调查,利用课余作一个简单的汇报活动。
练习:用实验证明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在相同条件下:
%1分离100L空气,大约可得氧气L,可得氮气Lo
%1分离L空气,可获得42L氧气。
%1分离空气获得氧气63m3时,同时可获得氮气m3。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A. 78 升
B. 78%
C. 21 升
D. 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 4 : 1
B. 1 : 4
C. 1 : 5
D. 4 : 5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
A. 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的健康,影响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
等的破坏。
&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的重要性,注意消除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
保护自然资源。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 78%
B. 21%
C. .0.94%
D. 0.03%
(1)二氧化碳()(2)氧气()(3)氮气()(4)稀有气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桌子上放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法国的拉瓦锡
B.瑞典的舍勒
C.英国的道尔顿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煤燃烧产生的烟
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