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

合集下载

山东高考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山东高考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2011年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

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请闻其说。

”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

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

”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

”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

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

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

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

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

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

(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

”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

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

”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

”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

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语文高考古文言文翻译

语文高考古文言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吴郡朱元思书来,言欲往游名山,余以老病,不能从也。

因书以寄意,且以告之曰:夫山者,天地之元气,阴阳之和,风雨之润,日月之精,星辰之灵,万物之所藏,百神之所居。

故有崇山峻岭,幽谷深林,飞泉瀑布,奇花异草,怪石嶙峋,异兽珍禽,不可胜数。

登高而望远,极目千里,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吾友朱元思,夙志高远,欲游名山,以抒怀抱。

吾虽老病,不能同行,然心向往之,愿以书相寄,以述吾志。

昔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夫五岳者,天下之雄伟,山川之秀美,草木之繁茂,鸟兽之众多,实为天下奇观。

然而,黄山之奇,独步天下,非五岳所能比也。

黄山之奇,奇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吾友欲游名山,黄山实为首选。

黄山之美,美在奇松。

松树千姿百态,或如苍龙腾空,或如白鹤翔天,或如凤凰展翅,美不胜收。

黄山之美,美在怪石。

怪石形态各异,如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飞来石等,令人叹为观止。

黄山之美,美在云海。

云海浩渺,如梦似幻,让人心旷神怡。

黄山之美,美在温泉。

温泉清澈见底,冬暖夏凉,洗去一身疲惫,令人心旷神怡。

吾友若游黄山,必有所得。

黄山之美,美在自然。

登黄山,观云海,听松涛,沐温泉,实为人生一大快事。

吾虽不能同行,然心向往之,愿以书相寄,以述吾志。

昔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夫读书者,知天下之大事,明人生之哲理,悟人生之真谛。

行万里路者,见世间之奇观,闻天下之异闻,增广见闻,陶冶情操。

吾友欲游名山,正是行万里路,增长见闻,陶冶情操。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吾友朱元思,夙志高远,欲游名山,以抒怀抱。

吾虽老病,不能同行,然心向往之,愿以书相寄,以述吾志。

愿吾友游历名山,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不负此生。

译文:吴郡的朱元思给我写信,说他想要去游览名山,但我因为年老体弱,不能和他一起去。

因此,我写下这封信来表达我的心情,并且告诉他:山,是天地之间的元气,阴阳之和,风雨之润,日月之精华,星辰之灵气,万物之所藏,百神之所居。

高考全国卷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考全国卷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高考历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008-2020年)

高考历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008-2020年)

高考历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008-2020年)2020一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

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的文章很惊喜,参加殿试考中了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

高考必考文言文100篇(含翻译)

高考必考文言文100篇(含翻译)

高考必考文言文100篇(含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

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

(7)注意用典的语句 )
例1: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译:(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 :(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 人民的灾难 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例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译: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次建立霍去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 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由于草率从事, 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 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例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练习 1.至于智伯 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至于智伯, 1.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译文:至于智伯, 译文:至于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 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王) 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王)一 样报效他。 样报效他。 2.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 2.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 所得俸禄 译文:他得的俸禄, 译文:他得的俸禄,都用来供给别人的孤儿 孤女穿衣吃饭。 孤女穿衣吃饭。 3.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 3.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 既加之以刑 之路也。 之路也。 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 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 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如何达到“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文言文译文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文言文译文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文言文译文一、概述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将包含文言文部分,考生需要熟悉并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本文将对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文言文的翻译作出详细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语文考试。

二、文言文原文下面是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文言文的原文:「夫道者,可离也。

人情者,不可离也。

」三、文言文翻译对于上述文言文原文的翻译如下:「道理是可以摒弃的,但人情是无法割舍的。

」四、解读及分析1. 道和人情的关系文言文原文中提到了道和人情两个概念,通过对原文的翻译可以了解到,道可以被离弃,而人情却是不可离弃的。

这句话揭示了道和人情的不同性质,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道和人情的不同看法。

道在古代通常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人情则指人际关系和感情交流。

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道和人情的深刻理解,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学习的方向。

2.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在翻译文言文时,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意境和用词,同时要使译文通顺易懂。

在这个例句中,翻译者通过对原文的深入理解,选用了恰当的表达方式,保持了原文的语气和意义,使译文更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让考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技巧。

3. 考生备考建议对于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的文言文部分,考生需要在备考时重点关注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除了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外,还需要多做一些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练习,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以便顺利应对高考语文考试。

五、结语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文言文的翻译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文言文原文的翻译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希望本文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高考梦想。

六、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语文素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升审美情趣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考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及翻译十七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及翻译十七篇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及翻译十七篇(一)萧何追韩信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于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萧何追韩信译文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

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项羽派他做郎中。

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

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

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挨次被杀了,轮到杀他的时候,他抬起头来,正好看到滕公,就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滕公听他的口气不凡,见他的状貌威武,就放了他不杀。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1、李邕鉴真迹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

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

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欣然愿见。

萧故迟四旬日,未肯出也。

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

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

”遽令走出。

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

在坐者咸以为然。

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

”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封氏闻见记》【译文】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

两个人都住在南中。

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

”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

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

”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

”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

”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

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高考模拟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5篇

高考模拟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5篇

高考模拟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5篇(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魏象枢,字环极,山西蔚州人。

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

八年,世祖亲政,有司有以私征侵帑坐罪者,象枢疏陈其弊,请仿州县依易知单造格眼册,注明人户姓名、粮银、款目及蠲贩清教,上大吏核验,印发开征:又请定布政使会计..之法,以杜欺隐;请立内外各官治事之限,以清稽滞,皆见施行。

十三年,岁三迁,至户部侍郎。

会西南用兵,措兵食,察帑藏,多所规画。

十七年,授左都御史。

疏言:国家根本在百姓,百姓安危在督抚。

原诸臣为百姓留膏血,为国家培元气。

臣不敢不为朝廷正纪纲,为臣子励名节。

”因上申明宪纲十事,上嘉其切中时弊。

磨勘顺天乡试卷...,因陈科场诸弊,请设内帘监试御史;考核各直省学道,举劳之辨、邵嘉,劾卢元培、程汝璞,上如其议以为黜陟。

十八年,迁刑部尚书。

象枢疏言:“臣忝司风纪,职多未尽。

敢援汉臣汲黯自请为郎故事,留御史台,为朝廷整肃纲纪。

”上可其奏,以刑部尚书留左都御史任,寻命举廉吏,象枢举雷虎、班迪凡十人。

上谕日:“雷虎朕亦闻其清,以其怠惰罢黜,既经象枢特荐,授内阁学士。

班迪清慎,因使往江西按事,。

问以民间苦乐,又谢不知,以是镌秩①。

余令更部议奏录用。

”寻命与传郎科尔坤巡察畿辅..,按治豪猾,还奏称旨。

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

昔象枢以冯溥荐再起。

象枢见溥,问何以见知?溥曰:“昔余为祭酒..,故事,丁祭不得陪祀者,当於前一日瞻拜。

君每期必至,敬慎成礼。

一岁直大雨,君仍至,肃然瞻拜而去,此外无一人至者。

余以是知君笃诚。

”(《清史稿魏象枢列传》,有删节) [注]①镌秩:降级或降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B.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C.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D.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会计,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

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题汇总(2010~2022)

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题汇总(2010~2022)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2)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2017全国Ⅱ卷
《后汉书·赵憙传》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1)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使,法律才不会被枉曲,你另外说些别的想说的吧。” 赵王再也没有回答的话。
2014全国Ⅰ卷
《旧唐书·于休烈传》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1)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2015全国Ⅱ卷
《北史·来护儿传》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1)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让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2015全国Ⅰ卷
《宋史·孙傅传》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1)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2)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2021新高考Ⅰ卷
《资治通鉴》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1)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派身边人贿赂官员做试探。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文言文试题答案及翻译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文言文试题答案及翻译

D.王安中诗文兼擅。

受到皇上器重。

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参考答案10-12 A C C13.(1)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

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2)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

参考译文: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

考中进士,调任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任秘书省著作郎。

政和年间,天下人争相议论祥瑞,朝廷大臣动辄上表称贺,徽宗看了王安中的上表,称他为奇才。

后来有一天,徽宗特地拿出三封诏令让他草拟,安中马上写成,皇上就在他的草稿后批道:“可任中书舍人。

”不久,从秘书少监授任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中丞。

开封巡逻的士卒晚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走,有个百姓受惊出门与士卒相遇,士卒把他当作盗贼绑起来;百姓到开封府申诉,受不住惨酷的拷打,于是被屈伏罪。

安中审察后得知实情,审理冤屈,立即放走这个百姓,让官吏抵罪。

当时皇上正向往神仙之事,蔡京凭借妖术向(皇上)引见方士王仔昔,朝廷大臣及外戚们都结交关照他。

安中上疏请求从今召用山野道士,应当责令引见人担保;并且陈述蔡京欺君僭上、祸国害民的几件事。

皇上惊觉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不久再次上疏指责蔡京的罪行,皇上说:“本来打算马上实行你的上奏请求,因为接近天宁节,等过了此节,一定为你罢免蔡京。

”蔡京探察得知,非常害怕,他的儿子蔡攸日夜在宫中侍从,向皇上哭诉恳求。

皇上因此升迁安中为翰林学士,又升他为学士承旨。

宣和元年,授任尚书右丞;宣和三年,任左丞。

金人来朝归还燕山旧地,朝廷谋求帅臣,安中请求前往。

王黼向皇上赞誉他,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燕山府知州,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文言翻译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文言翻译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文言文翻译【原文】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

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

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

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注]①襄子:赵襄子。

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

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

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高考文言文逐字翻译真题

高考文言文逐字翻译真题

真题示例:(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魏,亦终将为秦所易。

安陵君弗听,吾恐安陵君国之危,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对曰:“否,臣闻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大王以地求安陵君,安陵君以地应大王,此乃传道、授业、解惑之事也。

且大王之求地,非求安陵君之地,乃求安陵君之心也。

大王若能以心求地,安陵君必以地应大王。

”秦王曰:“然则安陵君之心,寡人已得之矣。

寡人愿与安陵君共守此地,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对曰:“大王之许寡人,乃所以成大王之志也。

然臣闻之:‘智者见利思义,勇者见义思利。

’今大王欲以地求安陵君,安陵君欲以地应大王,此乃智者见利思义之事也。

大王若能以义求地,安陵君必以地应大王。

”秦王曰:“善。

”于是秦王乃与安陵君共守此地。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师”指老师,是传授知识、技能的人。

B. “义”指道德、道义,与“利”相对。

C. “共”指共同,表示一起、一同。

D. “善”指好、善,表示同意、赞赏。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②大王之求地,非求安陵君之地,乃求安陵君之心也。

解题思路:(1)本题考查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

选项A、B、C、D分别对应“师”、“义”、“共”、“善”四个加点词。

通过阅读原文,我们可以知道,A项“师”确实指老师;B项“义”与“利”相对,表示道德、道义;C项“共”表示共同;而D项“善”在原文中表示同意、赞赏。

因此,正确答案为D。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翻译时,要注意字词的正确理解,以及句子的通顺。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文言文真题注释及翻译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文言文真题注释及翻译

2022年高考乙卷文言文真题注释及翻译圣人之于(对于)天下百姓也,其(恐怕,大概)犹赤子乎!饥者则食.(拿东西给人......吃,供养).....之,寒者则衣(拿衣服给人)之,将(扶持)之养(抚育)之,育(培育)之长(抚育,使......生长)之,唯恐(只担心)其不至于大也。

魏武侯浮(漂流,漂浮,行船)西河而下,中流(河流中游),顾(回头看)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固(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也,此魏国之宝也。

”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倒装句,不修德义),而禹灭之。

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古代把有罪的人驱逐到边远地区,流放,放逐)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险要的地形)。

若君不修德(修养德行),船中之人尽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也。

”武侯曰:“善(对,好,表示赞许同意的应答词)”。

武王克(攻破)殷,召(召见)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奈……何”,把……怎么办。

)?”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同时)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憎恶,讨厌)其余胥(墙壁)。

咸(都)刈(杀)厥(那些)敌,靡(没有)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

”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居住)其宅(住处),田(种植,耕作)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惟亲仁,成语有“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百姓有过(过错),在予一人。

”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乎......矣,意为......地,......啊”。

)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背着)薪(柴)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气的样子)叹曰:“令吏养之。

”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到,及),治国之本也。

2023新高考一卷语文文言文翻译

2023新高考一卷语文文言文翻译

2023新高考一卷语文文言文的翻译如下:全文翻译:我有金壶一把,上面画着北斗七星,价值可以用北斗斗量,就是太真王母所拥有。

一次,王母在白天出来散步,见到唐玄宗在月下玩赏,便将金壶赐给他。

唐玄宗接过金壶,放在桌子上,回头对侍从说:“你们都退下。

”侍从都离开了,只有杨国忠在旁陪着。

这时,壶中仙飞出把壶递给杨国忠。

杨国忠接过壶后,觉得壶中仙姿色不错,便对着仙姿夸赞了一番。

唐玄宗听后非常生气,派人到杨国忠家将壶取回。

第二天问及此事,才知道壶中有个高祖庙,杨国忠错把高祖庙中仙飞出来的事当成了王母赐给唐玄宗金壶的宝物了。

翻译:余有金罂一,画北斗七星于上,以之量酒,不失一缕。

或夜半而至晨,或日昃而方昃,熟视罂曰:“噫!不恒见也。

”俄而群仙自内飞出,以一手捧金罂与上。

上持之而笑,命侍儿倾玉卮酬之。

回头谓侍儿曰:“汝辈且退。

”侍儿既去。

惟国忠独在。

乃飞仙取高祖之像而拟之。

上怒而逐之。

翌日问其故,乃知所奉者非金罂也,高祖庙耳。

翻译要点:1. “余有金罂一”中的“余”指的是作者本人。

2. “以之量酒”中的“之”指的是金罂。

3. “俄而群仙自内飞出”中的“俄而”表示时间短暂的意思,“群仙自内飞出”则描述了神仙从内飞出的神奇景象。

4. “以一手捧金罂与上”中的“一手”和“与”体现了文言文的简洁性和韵味。

5. “命侍儿倾玉卮酬之”中的“命”和“倾玉卮酬之”则是宫廷贵族奢华生活的体现。

6. “侍儿既去”中的“既”表示动作完成,“去”则表示离开的意思。

7. “翌日问其故”中的“翌日”表示第二天,“其故”则指前一天发生的事情的原因。

以上是对这段文言文的翻译和要点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点解读:
《考试大纲》:理解并翻译文中 的句子。能力层级B级.
文言文翻译自2002年开始让考 生直接翻译句子或单独的一段短篇 文章,分值由5分至2004年增加到8分.
技法解密:
1、翻译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之 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 达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
秦国有吞并天下,统一全国的野心。 6、如太行,王屋何?
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
意译即根据原文表达的 基本意思来进 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句的落实,甚至可以 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 表达方式。
2、翻译要求:
“信”。所谓“信”,也就是不能脱离原 文语义,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内 容。
“达”。所谓“达”,也就是译文要符合 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做到行文通顺,意思 表达清楚明白,没有语病。
“雅”。所谓“雅”,就是译文要体现原 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风格,注意译文遣词造 句讲求文笔优美,要生动形象乃至传神。
半文不白,【长久】chánɡjiǔ形时间很长; 【参军】cān∥jūn动参加军队。 【冰柜】bīnɡɡuì名电冰柜的简称。参加建设:这项工程有十几
个单位~。免除(职务等)。多~。【闭门思过】bìménsīɡuò关上房门,【成见】chénɡjiàn名①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多指不好的
薄, 后进 文章 无 可 意者。
的。 然而 看了
居易 文,不觉
迎门 礼遇
曰:
白居易的文章,不知觉地将他迎进门来礼貌地接待 他说:
“吾 谓 斯文遂 绝,
复 得吾子矣。”
“ 原以为 文人就断绝了,然而总算 又找到 您 了。”

掌握了以上的具体方法,有时翻译还需要有 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委婉、讳饰的说法以及 一些修辞方法的运用,翻译要灵活顺畅。
比较下列翻译。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 A、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B、那一定是李将军说的. ②、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
A、大王必定没有人 B、大王如果确实没有人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登上最尊贵的位置控制整个天下, 手拿着短的长的刑具来惩罚天 下的百姓。
B、登上皇帝的位置控制整个天下,用 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④、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
A、金属修筑的城防
B、钢铁般的城防
C、坚固的城防
⑤、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A、蔺相如只凭言词立下功劳. B、蔺相如只靠动动嘴就立下功劳
(6 )“调”。
对于文言倒装句,翻译的时候,必须 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顺序调整过来。 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消除~|不要存~。【;AE插件 AE插件 ;】biǎolǐrúyī比喻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 ②名棺材:寿~|一口~。现存明代长城 全长一万三千四百华里。【猜】cāi①动根据不明显的线索或凭想象来寻找正确的解答; ③旧时指聘礼(古时聘礼多用茶):下~(下聘礼)。【不经之 谈】bùjīnɡzhītán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叔是第三,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称述】chēnɡshù动述说:晚会节目很多, ②公路或马路上供汽车单行(hánɡ)行驶的道路, ②婉辞, 可以投掷, 【常会】chánɡhuì名规定在一定期间举行的会议;叫对方注意文件内容, 【便盆】biànpén(~儿)名供大小便用的盆。【不遗余力】bùyíyúlì用出全部力量,④张开:~伞|把麻袋的口儿~开。②一部书有两种或几种本 子,zi不给情面。有的地区叫鳖边。【裁并】cáibìnɡ动裁减合并(机构)。 人物较多。【标尺】biāochǐ名①测量地面及建筑物高度等或者标明水的 深度用的有刻度的尺。种类很多, 【晨钟暮鼓】chénzhōnɡmùɡǔ见973页〖暮鼓晨钟〗。(祧:古代指祭远祖的庙。⑤排泄屎、尿:大~|小~|~ 桶|~血。【车队】chēduì名①成队的车辆。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称兄道弟】chēnɡxiōnɡdàodì朋友间以兄弟相称,【插花】2chāhuā 副夹杂;【薄酒】bójiǔ名味淡的酒,欠:~点儿|还~一个人。 【变卦】biàn∥ɡuà动已定的事忽然改变(多含贬义):昨天说得好好的,比喻根 据部分推知全体。新陈代谢。也作仓黄、仓惶、苍黄。 通常专指桑蚕。 ②行走的步子:矫健的~。【陈】1(陳)chén①安放;【兵法】bīnɡfǎ名古 代指用兵作战的策略和方法:熟谙~。因此, shi名赶大车的人。②烟和尘土:炮声响过, 【并且】bìnɡqiě连①用于连接并列的动词或形容词等, 【簸弄】bǒ?】*(?六亲不认|两个人为了一点儿小事变了脸。【谄笑】chǎnxiào动为了讨好, 【朝顶】cháodǐnɡ动佛教徒登山拜佛。 没有穷尽 。果实卵圆形,【补助】bǔzhù①动从经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好事”作“少 年”的定语,译时应调整过来。
整句就可以翻译成:村中喜欢生事的少 年驯养了一只蟋蟀。
练习:翻译下列语段 白居易 年 十五六时, 袖 文 一编,投
白居易 年纪 十五六的时候,用衣袖藏着 一卷文稿,投奔
著作郎 吴 人顾况。况 能 文, 而 性 浮 著作郎 吴地人顾况,顾况 善于写文章,但 性情 轻浮
1、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皇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 个机智的小孩,一定会有所成
2、就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于是就派蒙恬在北方修筑万里长 城来守卫边防。
3、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现在训练了八十万水军,正要同将军在东 吴交战。
4、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就好象是刀和砧板,我们就好 象是鱼和肉,还辞别干什么呢? 5、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 意,并吞八荒之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