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中蜂育王的方法
海南饲养中华蜜蜂人工移虫培育优质蜂王

34APICULTURE OF CHINA海南饲养中华蜜蜂人工移虫培育优质蜂王王天斌│文海南省农业学校蜜蜂人工培育优质蜂王首先要有优质的种用蜂群,包括母群、父群、哺育群、交尾群,同时要掌握熟练的人工移虫技术,选择当地外界蜜粉源充足,优质雄蜂量充足,气候条件较好的适宜时机及时进行人工培育蜂王。
一、海南养蜂中华蜜蜂生产概况海南饲养中华蜜蜂,在岛内小转地饲养,可于3月份生产荔枝、龙眼蜜,4月份生产红树林、橡胶树蜜,5月份生产桉树、乌桕、海棠蜜,6月至9月主要辅助蜜源有椰子树,7月份的纸浆树(速生桉)、马占树,9月中秋节后各地蜜粉源开始变丰富,天气凉爽,进入繁蜂的理想季节。
此时主要辅助蜜粉源9月中旬水稻扬花,10月白背叶开花,10月至11月有大棵含羞草开花,12月份有大量野花开放如飞机草、飞龙掌血、八叶五加、海南栲等开放,冬至时强群可生产一批冬至蜜,1、2月有三角枫、木棉、南瓜等开花,繁殖荔枝、龙眼蜜采集蜂。
1、2月份的强寒流天气形成的连续阴雨对蜂群繁殖产生影响。
二、海南中华蜜蜂饲养常年育王时期海南中蜂饲养常年批量培育3次蜂王,第一次为2月初育王,2月底婚飞交尾成功,此次蜂群更换新王可起到蜂群在荔枝流期降低蜂群出现分蜂热及提高蜂群群势及产量的作用;第二次在5月份桉树花期育王,此时培育蜂王为蜂群提供新王越夏,新王越夏起到提高蜂群在外界高温、多雨,蜜粉源不足,人工补助饲喂花粉时蜂王产卵积极性高,蜂群哺育幼虫积极,有利于蜂群越夏维持稳定群势,减少蜂群越夏损失量;第三次育王于10月下旬进行,11月中旬婚飞交尾成功,这批蜂王为蜂群冬繁,培育荔枝蜜采集蜂提供强大的产卵力。
三、种用蜂群的选择及相关管理1. 母群母群是指在人工育王中提供培育蜂王幼虫的蜂群,母群的蜂王如果是从外地引进的,要先引种试用观察其优良性状在本地稳定表现才推广应用,如果在本地蜂场选种,则要从多个不同源的蜂群移虫,保持蜂场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否则长时间小区域单个母群移虫自繁自养会导致蜂王基因的纯合度提高,蜂群抗逆性减弱,增加蜂群饲养难度。
中蜂快速育王法

40APICULTURE OF CHINA低、学习能力较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提高饲养技术还存在一定难度,养蜂技术水平还在低水平徘徊。
9.蜜蜂疫病发生率较低2020年从疾病(主要是囊状幼虫病)发生的总体趋势上看,发病率较低。
发病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初。
因春季气温较低,而后期由于蜜、粉源条件较好,对抑制疾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未来发展趋势1.预计蜂产品销售难度加大,价格下降随着2020年中蜂蜂蜜大丰收,产量增加,会导致中蜂蜂蜜销售有一定困难。
由于中蜂蜂蜜主要销售形式是零售,而且价格颇高(每kg 300~400元),走的是高端市场,而市场份额有限,大多数蜂农会出现产品积压现象。
随着销售困难的加大,中蜂蜂蜜价格也会有一定幅度下降,预计可达到每kg 200元左右。
2.蜂群销售有困难,价格稳中有降随着蜂群数量不断增加,未来中蜂蜂群销售会更加困难,一方面从事养蜂的人数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蜂群数量明显增长。
因中蜂分蜂性较强,繁殖快,因飞逃等原因导致目前森林中的蜂种资源比较丰富,所以蜂群销售难度会更大,每群中蜂价格基本维持到500~800元左右。
3.蜂群总体数量会稳中有升从中蜂养殖总体情况看,蜂群数量会有稳定地增长。
目前中蜂饲养大部分都有技术指导,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手的饲养水平,因此,从蜜蜂疾病预防以及蜂群越冬的安全性等方面,都会较以前有较大提高。
4.蜂蜜生产不确定性增大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严重扰乱了蜜粉源的泌蜜规律,而且低温、干旱、阴雨等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蜂群的采集活动。
因此,未来养蜂生产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根据植物泌蜜规律判断收成的难度也明显增加。
三、发展建议1.广开渠道,开辟销售市场养蜂最终目的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蜜蜂饲养得再好,采的蜜再多,蜂蜜销售不出去,也是枉然。
目前中蜂所产的蜂蜜还没有厂家收购,全靠蜂农自己销售,所以每个养蜂者既是饲养者,又是销售者。
每个养蜂人要广开门路,托亲靠友,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把自己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
中蜂养殖技术杂交培育蜂王

中蜂养殖技术杂交培育蜂王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为了提高产蜜量,必须培育好蜂王,以提高中蜂采集、繁殖力,供生产上使用。
一、隔离劣质雄蜂实行优质杂交要想实行优质杂交,必须隔离劣质雄蜂后再与蜂王交配,才能起到杂交的作用。
选择两个时期:1、南瓜花期杂花流蜜;2、秋末冬初,我地有荞麦、野菊花等来培育蜂王和雄蜂。
因为这两个时期中间都有一段时间断蜜,无论群势多强,箱内都没有雄蜂出现,只有培育期喂糖才会有雄蜂出现。
秋末冬初育王能为早春流蜜培育越冬蜂群打下坚实基础。
二、杂交蜂群的培育靠自然王台来培育杂交蜂王的。
为了达到蜂王优质,在蜂群群势方面,要具备群强,糖(蜜)、粉、子脾充足,还要一年以上老王;使蜂群经常有发生分群的念头,在缺蜜季节喂糖。
父群的培育:在流蜜前20天,每晚以500g糖水饲喂,一直喂到雄蜂封盖。
如外面流蜜,雄蜂未封盖可停喂。
母群的培育:母群应在流蜜前4天喂一次糖,以使母群兴奋,提早培育王台。
王台造好后,首先将母群蜂王提出组成新群。
这只蜂王不能杀掉,留住以后再用来培育母群。
以后把王台分到多个小箱交尾,母群的雄蜂或其他蜂群的雄蜂要全部杀掉以保证杂交蜂王的质量。
要知道每个流蜜期只有一个来月,应保证新王在流蜜期交好尾,万一错过交尾期雄蜂群和新蜂王群要喂糖,以免拖长蜂王交尾时间,影响蜂王质量。
交尾成功后,分别介入到劣质群中去(先除掉劣王)。
之前有视频《国外养蜂技术相对乱伦是一种自然保护》与我们今天说的杂交不矛盾,国外采用性对乱伦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农药,疾病对蜂群的危害非常大,所以采取了没办法的办法对蜂群种族进行保护。
最近几年我国专家也提出不建议去买蜂种,自我繁殖,强中选强,优中选优的方法,但是这些都是相对而言,根据自己的蜂群情况灵活把握。
中蜂养殖,如何培育一个优质杂交王?老蜂农教你三步实现

中蜂养殖,如何培育一个优质杂交王?老蜂农教你三步实现中蜂杂交王如何培育?需要注意什么?答案全在这里在中蜂的传统养殖中,我国很多蜂农由于养殖经验缺乏,蜜蜂繁殖存在近亲交配的现象尤为严重,尤其是杂家技术,很多在农村养蜂的朋友完全不知所以,加上我国传统养殖中蜂大多在农村,直接导致了蜂群越来越弱,甚至灭绝的现象,这其中不得不说近亲繁殖占了相当大的一个比例。
关于在家技术的有点相信有点生物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我们想要蜂群长期的保持强群,蜜蜂的采集能力、繁殖能力等各项都达到优秀条件,那么杂家技术不得不说是我们必须采用的一项技术。
那么中蜂杂交王如何培育?培育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今天蜂部落就来向朋友们介绍关于中蜂蜂王杂交的一点小经验,希望能帮到朋友们。
第一步:选择蜂群。
在上面蜂部落已经说到了我们在养蜂的过程中要避免近亲繁殖,所以我们在准备杂交育王的时候首先要选择一个外来物种作为育种群,这种物种我们怎么选呢?当然要没有可能与我们自己的蜂群发生交尾的蜂群,根据蜂群的活动范围而定,我们可以选择距离我们蜂群30公里以外的原始养殖蜂群。
在选择好育种群以后,我们可以饲养一年来进行观察,主要看看这个蜂群是否优秀,如果优秀,我们就可以作为育种群中的母群,同时在我们原有的蜂群中培育一个父群作为交尾群。
第二步:时间选择。
我们首先要淘汰掉劣质雄蜂,淘汰雄蜂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有断蜜期的时间,例如在秋末冬初的时间,由于外界没有蜜源,蜂群中不会培育雄蜂,当我们需要培育雄蜂的时候可以采取喂养的方式来增加雄蜂的数量,而在秋末冬初培育蜂王的好处在于可以培育越冬群。
第三步:父母群的培育。
看过蜂部落文章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我们常见的三种王台中,质量最好的王台是自然王台,所以如果我们有经验,最好选择自然王台来进行杂交王的培育。
另外则是蜂王的选择,我们都知道,专业的养蜂场会使用一年两次换王来达到蜂蜜高产和蜂群繁殖快的目的,也就是说,一个蜂王实际上最优秀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超过了一年就会有分蜂的年头,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年以上的老蜂王在缺蜜季节进行糖浆喂养。
蜜蜂生产蜂王怎样培育_蜜蜂生产蜂王的培育技术

蜜蜂生产蜂王怎样培育_蜜蜂生产蜂王的培育技术在蜜蜂的养殖中,培育蜂王也是要讲究一定的技巧,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蜜蜂生产蜂王的培育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蜜蜂生产蜂王的培育技术蜜蜂种王的挑选一般说来,生产蜂场的蜂群,其种性都是比较混杂的,不宜留做种王,而应根据当地蜜源条件和气候特点向种蜂场等供种单位选购适宜的种王。
若无法购买种王,只能在本场蜂群中挑选种王时,则应在重点考察蜂群的生产性能是否优良的同时,还要仔细观察某些重要的形态特征是否一致。
只有那些生产性能优良、形态特征又比较一致的蜂群中的蜂王才能留做种王。
种用蜜蜂雄蜂的培育至少在着手移虫育王前20天,就应开始培育种用雄蜂。
为保证父本蜂王大量产未受精卵,并保证未来的种用雄蜂发育良好,一定要及时调整父群的群势,密集其蜂数,抽出空脾,插入1张雄蜂脾。
对父群及时进行奖励饲喂,在雄蜂房封盖以前,应坚持每天傍晚用稀糖水奖励饲喂,如蜂群储粉不足。
还应补喂蜂花粉,以保证哺育蜂和幼虫有充足的蜜粉供应,同时还必须经常剔除非父群中的雄蜂蛹.杀死非种用雄蜂。
1只处女王通常要与7~15只雄蜂交尾,但绝不能只按这一比例来培育种用雄蜂。
一般情况下培育1只蜂王应培育100只左右的种用雄蜂。
人工养蜜蜂王1、养王群的组织:养王群又称育王群或哺育群。
对养王群的种性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健康即可,但不宜用具有分蜂热的蜂群做养王群。
养王群应具有10框蜂以上的群势,群内要有大量的哺育蜂和采集蜂,蜂数要密集,并且要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巢内饲料充足。
养王群应在移虫前2~3天组织就绪。
一般用标准箱组织养王群。
即巢箱和继箱之间放l块隔王板,将继箱布置成哺育区,将巢箱布置成繁殖区。
哺育区内放2张幼虫脾、2~3张封盖子脾,外侧再放2~3张蜜粉脾,养王框放在两张幼虫脾之间;繁殖区内放3~4张老熟蛹脾和1~2张空脾,蜂王保留在繁殖区。
也可用卧式箱组织养王群,组织时,用框式隔王板将卧式箱隔成左右两个小区,将一个小区布置成哺育区,另一个小区布置成繁殖区。
中蜂简易育王法(非移虫改良版)

中蜂简易育王法(非移虫改良版)中蜂简易育王法(非移虫改良版)(转)摘要: 一、育王脾的准备(换成大面积的卵虫脾、天天大量饲喂) 育王前(第-10)天,将种用群(群势调整成4框)的巢脾换成大面积的卵虫脾,然后天天大量饲喂,在育王前一天(第-1天),保留2张子脾,在中间加入一张镶有四分之一 ...一、育王脾的准备(换成大面积的卵虫脾、天天大量饲喂)育王前(第-10)天,将种用群(群势调整成4框)的巢脾换成大面积的卵虫脾,然后天天大量饲喂,在育王前一天(第-1天),保留2张子脾,在中间加入一张镶有四分之一巢础的巢框,次日(第1天)取出,用刀将未产卵的巢脾割除,弄破下沿巢房露出卵,如果紧挨着铁丝,将铁丝取出,成为育王脾二、哺育群的准备(所有子脾调走,放入蜜脾、粉脾、囚王、大量饲喂)(第-2天)将群势在3框以上的蜂群的所有子脾调走(保留一张封盖子脾),放入蜜脾、粉脾,做到蜂多余脾,将蜂王囚入王笼,在巢脾上裁出合适的孔洞,将王笼嵌入,组织完成后立即大量饲喂,48小时后,加入育王脾,两天后,检查王台数量,保留位置适合、数量足够的王台,数量不足时,弄破下沿巢房露出卵虫三、王台的分配在加入育王脾后的第14天,选择巢脾下沿粗壮的王台,分配到交尾群、换王群中,注意不要把王台弄出破,特别是底部,王台稍有破损即会被工蜂破坏,最好使用王台保护圈我介绍的《中蜂非移虫—简易育王法(改良版)》这个方法,结合了几个经验得来,把方法素材整理出来给大家:1、限制蜂王产卵10天,解除限制第一天产的卵,比不限制产的大,据《蜂王培育技术》等书介绍,大卵培育的蜂王,卵巢管会比小卵培育的多,产卵力强2、在繁殖期,蜂群没有任何子脾的情况下,调入卵脾(育王脾),孵化后,可以看见幼虫浮在王浆上面,此时王浆哺育最丰富3、将老王囚禁起来,蜂群得到的王质减少,蜂群就会造王台,据我观察,蜂王囚禁在群中,改造王台的时间推迟、数量也少,最好,将老王囚禁在群外,在群中保留一张封盖子脾(目的保持蜂群稳定,无子无王群,工蜂会乱飞,部分进入他群),加入育王脾前,将封盖子脾调走,在王台数量达到之后,再将蜂王囚禁调回4、采用蜂卵培育的蜂王,更接近自然培育的蜂王中蜂简易育王日程表1号箱(第-10)天,将种用群(群势调整成4框)的巢脾换成大面积的卵虫脾,天天大量饲喂2号箱(第-2天)将群势在3框以上的蜂群的所有子脾调走(保留一张封盖子脾),放入蜜脾、粉脾,做到蜂多余脾,将蜂王囚入王笼,在巢脾上裁出合适的孔洞,将王笼嵌入,组织完成后立即大量饲喂1号箱(第-1天),保留2张子脾,在中间加入一张镶有四分之一巢础的巢框1号箱(第1天)取出,用刀将未产卵的巢脾割除,弄破下沿巢房露出卵,如果紧挨着铁丝,将铁丝取出,成为育王脾2号箱(第1天) 加入育王脾2号箱(第3天)两天后,检查王台数量,保留位置适合、数量足够的王台2号箱第14天,选择巢脾下沿粗壮的王台,分配到交尾群。
改良中蜂育王的方法

改良中蜂育王的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改良中蜂育王的方法
中蜂是我国优良蜂种,缺点是易分蜂,不易养成大群。
意蜂由于蜂王体形大、繁殖能力强,易于养成强群。
我把意蜂的优点移植到中蜂,采用营养杂交的方法。
培育出的中蜂蜂王,个大、产卵力强,一般这样的处女王,维持10框蜂没有问题。
现把培育方法介绍如下:育种条件:要在分蜂季节或蜜源较好的情况下,分别选好中、意2种优良品种作育王群。
对育王群的要求:意蜂群达12框蜂,中蜂群达8框蜂(蜂数不足调子脾补足)。
组成无王群育王:在育王的前——天分别把中、意蜂王拿走放另外蜂群保存。
使原中、意二群有失王感,有造王台要求。
移虫方法:分别在中、意蜂群育王框台基内移入本群内1日龄幼虫,分别放人中、意蜂群内,待台基装满王浆时,先去掉意蜂群育王框内幼虫,在台基内移入1日龄的中蜂幼虫,然后将育王框插入中蜂群内培育直至封盖王台成熟,最后将成熟王台介绍到中蜂交尾群内组成交尾群。
原有中蜂育王框要抽出将幼虫和王浆取出来。
营养杂交中蜂王的性能:蜂王体色不变,个子增大,尾部变长,产卵量明显提高。
育王时接受率达80%以上。
出房正常,但有个别蜂王延时1天出房,蜂王体色不变,产蜜量很高。
2。
中蜂培养蜂王的简单方法

中蜂培养蜂王的简单方法
在中蜂的养殖业中,人中育王一直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
比如说用人造蜡碗移虫时,就存在接受率很低的缺点同,而用裁脾法进行育王,培育出蜂王质量又很低,因此中蜂人工育王也就成了蜂农心中的一大难题。
大家其实也不用为此而发愁,小编拥有一种是蜂培养蜂王的简单方法,大家学会以后就能轻松培养出高质量的中蜂蜂王了。
中蜂培养蜂王的简单方法
1、大家在分蜂季节到来以前,就要选择一个质量好的蜂群做为种群,然后在蜂群所在的蜂箱中,安放一个隔板,同时要保证隔开后的两部分都有巢门存在,然后在隔板上打十几个小孔。
并且把带有蜂王的一个巢脾单独安放在一个空间之中,让其他的蜜蜂组成无王群。
2、大约过三天左右的时间,在无王蜂群的下部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王台,另外由于这个无王蜂群与另外一个带有蜂王的蜂群有气味相通,也就避免了工蜂产卵现象的发生。
3、再过七天左右的时间,把无王蜂群之中的带有王台的巢脾带着蜜蜂一起移动有带有蜂王的那一部分之中,由于新王台是本群蜜蜂所造,蜜蜂和蜂王都不会排斥,在新王台进入蜂群二十四小时内,蜂王就会在王台中产卵。
4、蜂王在前段时间产卵受到人为的控制,再次产卵时个头是很大的,蜂农发现王台有卵以后,就可以再蜂王移回到无王蜂群之中,让它继续产卵繁殖了,而原来拥有的王区也有成了专门的育王区,在十六天左右,新的蜂王就能出房试飞,并且与雄蜂交配,成为新一代优良蜂群之中的蜂王。
中蜂育王方法

中蜂育王方法
哎呀呀,今天咱就来说说中蜂育王方法,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
你瞧啊,中蜂育王就像是培养一个小明星。
咱得先给未来的蜂王准备一个超级舒适的“家”,就好比给明星准备一间豪华的休息室。
咱得把蜂箱整理得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
你说是不是?
然后呢,咱得选出优质的种蜂群。
这就像挑选有潜力的明星苗子一样,得精挑细选才行!选那些身体健康、产蜜厉害的蜂群。
想象一下,如果挑了个“病恹恹”的蜂群当种蜂,那可不行呀!
接着说说移虫育王这个环节。
这就像给小明星精心打扮,要特别仔细、特别小心。
用小小的移虫针把幼虫轻轻地移到育王框里。
哎呀,可不能弄伤了这些小可爱们呀!
还有啊,育王期间的管理也超级重要呢!要给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就像给明星准备丰富的营养餐。
而且还要注意温度和湿度,不能太冷也不能太
热,这就好比得给明星一个适宜的环境来成长。
你想想,要是环境不好,它们能长得好吗?
我记得有一次我育王的时候,不小心把育王框放歪了一点,结果那些蜜蜂可就不乐意啦,嗡嗡地围着我转,好像在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呀!”哈哈,现在想想还挺有趣呢。
总之啊,中蜂育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只要咱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就像培养一个优秀的明星,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细心。
所以呀,大家都动起来,去试试中蜂育王吧,说不定你能培育出超级厉害的蜂王呢!。
怎样培育优良蜂王?

怎样培育优良蜂王?提高蜂产品的产量,除了蜂种特性以外,为生产蜂群培育质量优良的蜂王也非常重要。
蜂王不仅是蜂群优良种性的载体,能把优异的生产性状遗传给下一代;蜂王体格大、体质好、产卵力强,还能培育和带领强群采蜜。
而个体小的劣质蜂王产卵力弱,流蜜期极易产生分蜂热,难以维持大群。
如蜂场中这样的蜂群多,就会降低蜂场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群蜂的群势大小、产量高低与蜂王密切相关,所以在养蜂界有养蜂就是养王之说。
培育优良蜂王的主要方法如下:(1)育王群的选择俗话说母壮儿肥,养王也是这样。
群势大的蜂群哺育蜂多,哺有能力强,能为蜂场培育个体大、产卵力优异的蜂王。
据徐祖荫等试验 (9989,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育王群群势为6框蜂量的蜂群,所育蜂王平均初生重为175毫克,3框群势的育王群,所育蜂王的平均初生重仅为150毫克。
因此,一般要求育王群群势应至少在6框蜂量以上。
春季早期育王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可以人工合并组织有王群,适度紧脾,让其产生分蜂热。
父群、母群也可作育王群。
哺育群内拥有一定数量的雄蜂,符合蜂群生物学的要求,能提高育王质量及王台的接受率。
育王群大流蜜期不取蜜。
非大流蜜期育王,应进行奖励饲喂,补充蛋白质饲料(如奶粉等)。
(2)大力提倡人工育王目前,中蜂饲养户大多仍利用蜂群中的自然王台分蜂换王,这样会使分蜂性强的蜂群,迅速得到繁殖,且一代一代传下去,分蜂性会越来越强,而那些群势强、分蜂性弱的蜂群,数量反而会越来越少,以至于蜂群的群势越变越弱。
中蜂囊状幼虫病至今仍是对中蜂生产威胁最大的病害,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病毒病,目前国内尚无有效药物防治。
实践证明,要彻底控制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唯有效的办法是通过人工育王,选育和引进推广抗病力强的蜂种,提高蜂群木身的抗病能力。
因此,无论是保持和提高蜂种的优良特性,还是有效防控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流行,都必须采取人工育王的方法。
中蜂的泌浆能力不如意蜂,故大多数学者都主张中蜂在实行人工育王时,王台的数量不宜过多,每个育王框一般以15~30个为宜。
新手中蜂最简单育王,中蜂怎样养殖发展快

新手中蜂最简单育王,中蜂怎样养殖发展快1、急造王台育王:流蜜期时将蜂王从蜂群中取出,一般2-3天后蜂群就会急造王台。
2、人工选择育王:自然分蜂期保留具有优良遗传特性蜂群中的王台和雄蜂,有缺陷的蜂群中的王台和雄蜂房要清理掉。
3、人工移虫育王:先用蜂蜡制成台基,然后向台基中移入1-2日龄的工蜂小幼虫,最后将人工王台放入育王群中由工蜂哺育。
一、新手中蜂最简单育王1、急造王台育王:具体操作是在流蜜期时将蜂王从蜂群中取出,大概过2-3天左右蜂群就会急造王台,等王台成熟后就可以更换其他蜂群的老弱病残蜂王。
2、人工选择育王:具体操作是在自然分蜂期时保留具有优良遗传特性蜂群中的王台和雄蜂,其他的有缺陷蜂群中的王台和雄蜂房一定要将其全部进行清理。
3、人工移虫育王:具体操作是先用蜂蜡制成台基,然后再向台基里面移入1-2日龄的工蜂小幼虫,最后将人工王台放入育王群中由工蜂哺育。
二、中蜂怎样养殖发展快1、环境适宜:如果想要中蜂快速发展一定要有合适的环境,比如夏季气温过高时要给蜂群提供一定的降温设施,否则蜂群就会消耗大量资源调节巢内温度,而且蜂箱周围的环境也一定要满足蜂群的需要。
2、蜂王优质:如果想要中蜂快速发展一定要提供优质的蜂王,因为蜂王不仅是蜂群唯一的繁殖者,它还是蜂群维持正常秩序的关键成员,蜂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蜂群的发展速度。
3、蜂多余脾:如果想要中蜂快速发展一定要保证蜂多余脾,因为只有蜂多余脾时蜂群才有足够的护脾能力,不管什么时候如果蜂群里面长期蜂少于脾群势就会减弱,因此一定要根据蜂群实际情况添加或抽调巢脾。
4、饲料充足:如果想要中蜂快速发展一定要有充足的饲料,巢内饲料不足会导致一系列缺蜜反应发生,比如蜂群无法进行繁殖、蜂王停止产卵等,甚至还可能引发盗蜂和蜂群弃巢迁飞。
5、严防病害:如果想要中蜂快速发展一定要严防病虫害,病虫害轻者会影响蜂群发展,严重时可能导致蜂群覆灭甚至波及全场蜂,比如中蜂囊状幼虫病可以摧毁一个养蜂场。
中蜂人工育王法

37中蜂人工育王法章立华│文安徽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古坝村,242500饲养蜜蜂蜂王好坏至关重要。
在分蜂季节,虽然能从自然分蜂群中获取一定数量的王台,但产生王台的时间和数量往往不能满足换王需要,尤其是规模较大的蜂场,换王工作必须有计划地进行。
采取人工育王的方法可有效弥补以上不足,人工培育出的王台只要注意选种,管理得当,进行必要的饲喂,能够培育出大量的优质王台。
现将具体方法分述如下:一、选择育王群选择若干群势强、产量高、分蜂性弱、抗逆性强的蜂群作为种王群和育王群。
如果选定的育王群暂时还没有达到育王的标准,可提前从其他群中抽调部分老子脾补充,使其早日壮大,达到育王要求。
二、移虫前的准备1.沾蜡棒的制作采用塑料王台人工育王,一般不易被蜂群接受,只能模拟自然王台来制作蜡质王台。
需要制作沾蜡棒,选用结实的木材,锯下15cm长,将其加工成直径1cm 的圆柱形。
前端2cm处是制作蜡台的关键部位,先用木锉打磨,再用砂纸磨光滑,并将其顶端打磨成与自然王台台基相吻合的形状。
2.制作塑料垫片由于人工培育的王台外壳蜜蜂吐蜡较自然王台要少,为了避免在导台过程中挤压王台,要设法加固王台。
选用类似饲喂器的塑料制品,将其切割成1cm宽的长条,再用剪刀将其剪成1cm见方的方块备用。
3.育王框的制作育王框上梁长度与巢框相同,宽度与3条横档相同,为1.3cm,下梁可有可无。
制作蜡台前用温火熔化蜂蜡,用小排笔沾蜡液滴在放平的横档上,再将塑料方片按压在蜡液上,使其与横档粘连。
育王框一般用3条横档,每条沾10~12个方块。
接下来是制作蜡台:准备一碗凉水,将沾蜡棒在水中浸泡片刻,再将蜡棒垂直插入稍凉的蜡液中,深度在1.5cm左右。
然后取出,在凉水中沾一下,甩去水珠插入蜡液,取出后直接安放在横档的塑料片上。
全部完成后将横档转动90°,使台口朝下,在蜡台与塑料片的结合处用排笔刷上热蜡液,一边加固后再刷另一边,这样蜡台就不会脱落(见图1)。
浅谈养蜂中蜂王的培养方法

浅谈养蜂中蜂王的培养方法
法1:一次可培育12只蜂王。
选择1个11.4厘米×12.7厘米小群,傍晚在群内插入空脾,第2天早上蜂王已在巢脾上产卵,4天后群内则有足够相应日龄的幼虫,这时可开始培育蜂王。
将蜂王移走,用熏烟和敲打巢心的方式使蜜蜂大量吸蜜。
几小时后,将有小幼虫的巢脾切成巢脾条,巢脾条上的幼虫应是1日龄的,条上的巢房高度切成自然巢房高度的1/3,然后将巢脾条固定在其它巢脾的底部,巢房朝下,工蜂会在巢脾条上改造王台。
采用这种育王法,虽然强群每次能培育多个蜂王,但最好是一次培育12只蜂王,这样有利于王台内幼虫能得到充分的哺育。
待王台成熟后将其移到交尾群中,交尾群应无幼虫,这样哺育蜂会用充足的王浆饲喂新蜂王。
注意育王巢脾间一定要大量补充饲喂蜂群。
法2:适用于培育少量蜂王。
在强群中挑选2张幼虫脾,将1张巢础切成3个至4个锯齿状,插入这2张幼虫脾间。
工蜂造脾后,蜂王便开始产卵。
当锯齿状巢脾边缘的卵孵化成为1日龄小幼虫时,便可开始修整巢房,将未造好的巢础边割去,去掉卵或部分已孵化的幼虫,每隔3个至4个巢房保留1个小幼虫。
然后将锯齿状巢脾放到无王群中,无王群蜂会选择将其培育成蜂王。
通常蜜蜂喜爱选择新巢础修筑王台。
当王台成熟后应立即放到交尾群中。
蜜蜂的蜜蜂蜂王选育与改良策略

蜜蜂的蜜蜂蜂王选育与改良策略蜜蜂的蜂王选育与改良策略蜜蜂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广泛用于农业和花卉的授粉,同时也是我们人类获得美味蜂蜜的重要来源。
而蜜蜂群体的繁衍和发展,离不开蜜蜂蜂王的选育和改良策略。
本文将重点讨论蜜蜂蜂王选育与改良的相关知识与策略。
一、蜜蜂蜂王选育的重要性蜂王是蜂群发展与维持的核心,她决定了蜜蜂群体的质量和生产力。
一只优良的蜂王可以极大地提高蜜蜂群体的产蜜量和授粉效率。
因此,蜂王选育对于蜜蜂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蜂王选育的基本原则(一)优良品种的选择:要选择具有高产蜜、强健抗病性、温顺性以及较强的授粉能力等优良特性的蜂种作为选育对象。
(二)合理的繁殖方法:常见的繁殖方法有人工孵化和自然孵化两种。
人工孵化可根据孵化技术的要求进行,而自然孵化则是利用蜜蜂群体的自身生态习性进行。
(三)适应性试验证:选育出的蜂王应经过适应性试验证,即将其放置于实际养殖环境中观察其适应性和生产性能,并根据试验结果选择优良的蜂王继续选育。
三、蜂王选育的操作技术(一)定期更新蜂王:蜂王的寿命有限,一般为1-2年。
因此,需要定期更新蜂王,保持蜜蜂群体的健康和强壮。
(二)优选繁殖母蜂:选取产卵能力强、体型健壮、病虫害抗性好的母蜂作为后代蜂王的母本,可以提高蜂王后代的质量。
(三)优化交配措施:蜂王交配需要与雄蜂交配,确保优良基因的传递。
为了提高交配成功率,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封闭交配。
这样可以控制交配环境,增加成功交配的概率。
四、改良策略与技术手段为了进一步提高蜂王品质,科学家们也采用了一些技术手段来进行蜂王的改良。
(一)基因改造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蜂王基因来增强其抗病能力、产蜜能力等。
然而,这种技术在蜜蜂蜂王选育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人工授粉技术: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人工手段实现蜜蜂蜂王的人工授粉,可以选择更优良的蜂王进行选育,提高蜂王品质。
(三)繁殖与育种管理的改良:通过合理调整蜜蜂蜂王繁殖与育种管理技术,比如控制育王地的温湿度、调整育王时间等,可以提高蜂王的出笼率和成功率。
蜜蜂育王最简单方法

首先是时间的选择,最好还是选择在当地的流蜜期的时候,蜂群数量要求6框以上,中蜂意蜂都适用这种方法。
对外界的要求是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且相对稳定。
原理是蜜蜂急造王台原理,提高质量的方法是通过有王群育王。
方法:第一:关王。
为了保证卵的质量,可以将蜂王用囚王笼关闭两三天时间,然后放出产卵,此时蜂群中已经没有卵,到第四天的蜂卵就是蜂王新产的蜂卵,质量相对较好。
第二:选蜂脾。
选择一张带有封盖子脾的蜂脾,最好是底端有新造的卵脾,然后将卵脾的底部切掉,让蜂卵露出来,也就是过去所谓的裁脾育王方法。
第三:将蜂群一分为二,将幼虫脾、卵脾、蛹脾放在有蜂王的一边,没有蜂王的一边放封盖子脾、蜜粉脾,可让没有蜂王一边的蜂脾稍微多一点,然后在分好的蜂群中间插入隔板,再在隔板中间打几个孔,保证蜂群的两边都有蜂王物质。
第四:按照上面的方法饲养3到5天,然后检查,毁掉那些不规则的王台,选择在底部规则正规粗壮的两个王台,为避免发生分蜂,在王台封盖以后将老蜂王一边的翅膀减掉一半。
第五:在王台封盖后的第六天到第七天将蜂群调整为老王一边的蜂脾数量少于王台一边的数量,在新王出房婚飞产卵以后,如果老蜂王的产卵能力还强,管理能力也还可以,我们就可以进行分蜂。
分蜂的方法是不平等分蜂法,一般分走老王。
在原蜂箱的旁边放置一个新的蜂箱,将老王以及老王一边的蜂群全部提走到新的蜂箱中,同时将新王一边的封盖子脾也提走给老王,补充蜜粉脾,如果外界蜜源过少,还要注意奖励喂养。
第六:关于使用此法大家容易产生的几个疑问以及优势。
前面我们说了留下两个粗壮的王台,这里主要是为了预防王台发生意外,一般第一只出房的蜂王会毁掉没有出房的王台的,而且我们选择了小群培育蜂王,而且是经过分离的方法,工蜂护台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第一个王台没有成功,还有一个备用,如果第一个蜂王已经出房,而且看起来健壮,出现工蜂护台可以人工去除没有出房的王台。
如果老王已经不行,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新王还没有出房的时候将老王囚禁放到保温板外面,同时将一个王台搬到老王的蜂群,在新王出房以后灭掉老王,同时分走先出房的处女王,方法与分走老王的方法一样。
中蜂人工育王技术OK蜜蜂论坛

中蜂人工育王技术OK蜜蜂论坛中蜂产业还存在饲养管理水平低,很多蜂农还是在利用自然王台分蜂,此种育王方式随意性大、不方便管理,是制约中蜂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本文主要介绍中蜂人工育王技术流程和要点,解决中蜂育王难题。
1、人工育王时间四川不同地区育王时间略有不同,一般要根据蜂群情况、外界气候和蜜粉源情况制订育王计划。
春季育王要结合当地早春蜜源如油菜花等花期,秋季育王要结合当地秋季蜜源的花期制订育王计划。
成都地区中蜂人工育王大多在年初3月份左右,利用油菜花蜜源进行春季繁殖。
2、种用蜂群的选择要有意识地选择群势强、采集力强、抗病力强的蜂群作为种群。
对于已经选定的种群,还要考察种群亲代及祖代、同胞群的情况,最好经过一年以上的考察,从蜂场中选出性能优良、具有稳定遗传性的优良蜂群。
蜂场蜂群数量越多,越容易选出质量比较好的种群。
3、育王群的组织与管理要点育王要选择有分蜂热或自然交替倾向的强群,这种蜂群王台的接受率比较高,育出来的蜂王质量比较好。
中蜂育王通常采用一年以上的老王群,群势最好在8框以上,并且群内有大量哺育蜂。
育王群要在移虫前1d组成,用隔王板将蜂群隔开,一边将蜂王限制在箱内产卵繁殖,另一边作为无王区育王。
育王群每隔3d要对蜂群彻底检查一次,要及时将卵虫脾调到育王区。
4、移虫育王4.1、移虫育王用具台基(可以采用塑料台基或人工台基,建议使用新鲜蜂蜡自制成的人工台基)、育王框、弹性移虫针。
4.2、台基安装与修整移虫当天将蜂蜡台基按15mm左右的间距安装在育王框上,王台数量也不要太多,每个哺育群育王数量10~15个最佳。
移虫前将安装好台基的育王框插入育王群让蜜蜂清理和修整台基2h左右,然后取出移虫。
4.3、移虫育王用的幼虫必须为选择种用蜂群的幼虫,日龄最好在1日龄左右,保持幼虫大小一致,移虫后育王框王台口向下插入育王群(蜂路要适当调小一点注意保温)。
5、交尾群的组织5.1、用交尾箱组织交尾群为了安全起见(防止由于移虫的误差,有蜂王先出房),一般要在移种用幼虫后第10d,就必须将所培育的成熟王台介绍到交尾群中。
培育中蜂蜂王一法

培育中蜂蜂王一法
培育中蜂蜂王一法
蜂王, 育王
中蜂的人工育王较难。
用人造蜡碗移虫育王,接受率低。
用裁脾法育王,蜂王品质差,且不易成功。
本人经多次试验,摸索出一种新的人工育王法,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现提供各位蜂友参考。
在分蜂季节,选一品质好的蜂群作种群。
原巢箱中间用薄板隔离成两区,隔后两边都开有巢门。
隔板上钻几十个小孔,孔径以工蜂不能通过为限。
从蜂群中取出1框带蜂王的脾放在一区中, 其余的巢脾连同剩余的蜜蜂放另区组成无王群,用遮蔽巢门办法调节两箱体蜜蜂的数量,使蜂、脾相称。
3天后,无王群巢脾的下缘会造出一此王台。
由于与有王群有气孔相通,不会产生工蜂产卵的现象,第7天,从无王群抽1张带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到有王群中,因王台是本群修造的,蜂群完全接受。
24小时后,蜂王会在王台内产卵。
由于蜂王先前产卵受到限制,此时产下的卵较大。
查王台有卵后,把蜂王移至无王群中,让其继续产卵繁殖。
原有王区变为育王区,过16天,新蜂王羽化出房交尾后,就可得到一群优良的蜂群。
实践证明,由大卵培育出的中蜂蜂王个体大,产卵力强。
在分蜂季节,野外雄蜂较多,蜂王交配是不用担心的。
广西黄春伟选自中国养蜂 50卷。
中蜂人工育王技术

27资源与育种2023年10月 养蜂技术中蜂人工育王技术熊成 袁春颖│文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兴城 125100中华蜜蜂是在自然环境下选择出的我国特有的本地蜂种。
中蜂适应能力强,耐寒性强,嗅觉灵敏,善于采集零星蜜源和低温下开花的早春及晚秋蜜源植物,适合于定地及小转地饲养。
中蜂长期处于人工饲养或半人工饲养状态。
土法饲养的中蜂群只能在分蜂期或自然交替蜂王的情况下,通过自然王台培育蜂王。
虽然自然王台蜂王也能保证蜂群的繁衍和生存,但由于自然王台育王受气候、季节、蜜源、群势、分蜂期等诸多种因素的影响,培育出来的蜂王质量差异较大,中蜂种性难以改善,导致中蜂生产力降低,养蜂经济效益低。
自然王台中培育的蜂王是随机的,蜂王的遗传性状与亲代相近,虽然能更好保留亲代的性状,但是缺乏对优良性状选择的机会,并且培育的蜂王数量有限,出房时间不统一,不适合蜂场大规模换王。
人工培育蜂王可以根据养蜂生产的实际需求,有选择性的培育蜂王,不仅可以培育出满足生产需求的良种蜂王,还可以对蜂王的数量和出房时间进行管控,方便蜂场进行人工分蜂及换王。
人工育王是中蜂饲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利用人工育王选育优质蜂王,保证蜂王具有优良的遗传性状、蜂群能维持较大群势、抗逆性强、工蜂采集力强等优点,大大提高中蜂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人工育王前的准备1.父母群的选择中蜂人工育王在选择父母群时,要对全场蜂群上一年的遗传性状表现及生产性能进行全面考察,为在育王季节能更有效选出优良种群,平时要注意观察并做好各项记录。
选择具有优良种性和突出生产性状的蜂群作为父母群,种用蜂群应是蜂王产卵能力强、繁殖快、群势大、性情温驯、分蜂性弱、盗性弱、抗巢虫及抗中囊病能力强、采集力强的蜂群。
母群的选择应该要比父群的选择更严格些,同时父母群优良性状的选择要相互兼顾,使父母群性状表现优缺点能够互补,这样后代蜂王的遗传性状会比父母代更强。
父母群的血缘关系应尽量远些,要避免近亲杂交而造成种性退化,生产性能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中蜂育王的方法
中蜂是我国优良蜂种,缺点是易分蜂,不易养成大群。
意蜂由于蜂王体形大、繁殖能力强,易于养成强群。
我把意蜂的优点移植到中蜂,采用营养杂交的方法。
培育出的中蜂蜂王,个大、产卵力强,一般这样的处女王,维持10框蜂没有问题。
现把培育方法介绍如下:育种条件:要在分蜂季节或蜜源较好的情况下,分别选好中、意2种优良品种作育王群。
对育王群的要求:意蜂群达12框蜂,中蜂群达8框蜂(蜂数不足调子脾补足)。
组成无王群育王:在育王的前——天分别把中、意蜂王拿走放另外蜂群保存。
使原中、意二群有失王感,有造王台要求。
移虫方法:分别在中、意蜂群育王框台基内移入本群内1日龄幼虫,分别放人中、意蜂群内,待台基装满王浆时,先去掉意蜂群育王框内幼虫,在台基内移入1日龄的中蜂幼虫,然后将育王框插入中蜂群内培育直至封盖王台成熟,最后将成熟王台介绍到中蜂交尾群内组成交尾群。
原有中蜂育王框要抽出将幼虫和王浆取出来。
营养杂交中蜂王的性能:蜂王体色不变,个子增大,尾部变长,产卵量明显提高。
育王时接受率达80%以上。
出房正常,但有个别蜂王延时1天出房,蜂王体色不变,产蜜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