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原理(精)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一、引言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工业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组成、热交换过程、流体流动方式等方面。
二、结构组成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板组成。
每个金属板都有一系列波纹形状的通道,称为板间通道。
板间通道之间交替排列,形成流体流动的通道。
板式换热器通常由两个端盖和一组金属板堆叠而成。
三、热交换过程板式换热器的热交换过程主要通过流体在板间通道中的流动实现。
热交换可以分为对流传热和传导传热两个过程。
1. 对流传热在板式换热器中,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通过板间通道流动,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流体。
这种传热方式主要依靠流体之间的对流传热。
2. 传导传热除了对流传热,板式换热器中的金属板也可以通过传导传热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金属板的热导率较高,可以有效地将热量从一侧传递到另一侧。
四、流体流动方式在板式换热器中,流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流动方式,包括串行流动和对流流动。
1. 串行流动串行流动是指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在板间通道中依次流动。
首先,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到金属板上,然后通过板间通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
这种流动方式适用于温差较大的情况。
2. 对流流动对流流动是指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在板间通道中同时流动。
热量在板间通道中通过对流传热的方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流体。
这种流动方式适用于温差较小的情况。
五、应用领域板式换热器在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工工业:用于化工过程中的热交换,如冷却反应器中的反应物。
2. 石油工业:用于石油加工过程中的热交换,如原油加热、蒸馏等。
3. 制药工业:用于制药过程中的热交换,如药物合成中的反应物。
4. 食品工业: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热交换,如食品杀菌、蒸煮等。
六、总结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换热设备,通过流体在板间通道中的流动,实现热量的传递。
板式换热器用来散热的原理
板式换热器用来散热的原理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设备和空调系统中的热交换设备。
它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从一种流体(冷却介质)传递到另一种流体(被冷却介质),从而实现散热的目的。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设备结构板式换热器主要由一系列的金属板叠加组成,金属板之间通过密封垫片固定和密封。
上下两侧的流体通过交替流动在板间间隙中进行热量传递。
2. 流体流动冷却介质和被冷却介质分别进入板式换热器的两侧,并通过流动道流经板间间隙。
一般情况下,冷却介质和被冷却介质在流动道内是交替排列的,形成了对流传热的条件。
这也是板式换热器具有高传热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传热机制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机制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a. 传导传热:板间金属板的接触表面会发生传导传热。
由于金属是良好的热导体,传导传热是板式换热器中最主要的传热方式之一。
通过金属板的传导,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到低温流体。
b. 对流传热:流体通过板间间隙中流动,形成对流传热。
由于流体的对流性质,热量能够更快速地传递,增加了传热效率。
c. 辐射传热:在高温条件下,板间金属板表面会发生辐射传热。
金属板表面的热辐射能够传递一部分热量,进一步增加换热器的热量传递效率。
4. 热量交换当冷却介质和被冷却介质流经板间间隙时,热量会从热量高的一侧传递到热量低的一侧。
这样,冷却介质就会吸收热量,而被冷却介质则会释放热量。
通过交替的流动,热量在板间交换过程中逐渐传递,完成了热量的散热。
板式换热器的优势包括紧凑结构、传热效率高、节能、易于清洗维护等。
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和商业设备中。
它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冷却介质和被冷却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达到散热的效果。
板式换热器原理
板式换热器原理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工业领域。
它通过板式换热器内部的板片来实现热量的传递,具有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下面我们将从板式换热器的原理入手,来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首先,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传导的。
当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通过板式换热器内部的板片时,热量会通过板片从高温流体传递到低温流体,从而实现热量的交换。
板片的设计和排列方式会影响换热效果,常见的板片结构包括平行流板、交叉流板和螺旋流板等。
这些板片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其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板片、密封垫、固定框架和管束等组成部分。
板片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承受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
密封垫则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流体泄漏。
固定框架用于支撑和固定板片,保证换热器的稳定运行。
管束则连接流体的进出口,将流体引导到板片之间进行换热。
此外,板式换热器还具有换热效率高、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由于板片的设计和排列可以灵活调整,使得板式换热器在相同体积下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
同时,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合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安装和布置。
此外,板式换热器的维护相对简单,可以通过拆卸板片进行清洗和维修,不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稳定、可靠的换热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可以更好地掌握其运行规律,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换热支持。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板式换热器的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原理
首先,板式换热器的传热原理是基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物理原理。
当热流体
通过板式换热器的板组时,热量会通过板材传导到另一侧的流体中。
同时,流体在板组之间流动,通过对流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另一侧的流体。
这样,热量就可以在板式换热器中得到有效的传递,实现了热能的转移。
其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原理主要包括板组、密封垫、固定框架等组成部分。
板组是板式换热器的核心部件,它由一系列金属板组成,板与板之间通过密封垫进行密封,形成了流体通道。
固定框架则用于支撑和固定板组,确保板组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位移或变形。
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仅保证了板组的稳定性,还提高了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最后,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流体在板组之间的流动,实现热量的传递
和换热的过程。
当热流体进入板式换热器的一个侧面时,它会沿着板组的通道流动,同时释放热量。
另一侧的冷流体也会进入板组的通道,通过对流传热的方式吸收热量。
这样,热流体和冷流体之间的热量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交换,实现了热能的平衡和转移。
总的来说,板式换热器的原理是基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物理原理,通过板组、密封垫、固定框架等结构部件的配合,实现了热量的传递和换热的过程。
它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化工、电力、冶金、食品等行业的换热工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换热设备。
通过对板式换热器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和维护这一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一、引言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和传热机制等方面。
二、结构组成板式换热器主要由以下几部份组成:1. 板堆:板堆是板式换热器的核心部件,由一系列平行罗列的金属板组成。
这些金属板通常是波纹状的,可以增加板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2. 导流板:导流板位于板堆的两端,用于引导流体流经板堆,并确保流体在板间均匀分布,避免流体侧漏。
3. 管板:管板是板式换热器的固定部件,用于支撑板堆和固定板堆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4. 密封垫片:密封垫片用于保持板堆中的流体不发生泄漏,通常采用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制成。
三、工作过程板式换热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流体进入:冷热流体通过进口管道进入板式换热器,流体可以是液体或者气体。
2. 流体分流:进入板式换热器后,流体被导流板引导分流,使其均匀地分布到板堆的各个通道中。
3. 传热过程:冷热流体在板堆中进行传热。
热流体通过板堆的热交换面与冷流体接触,传递热量给冷流体。
4. 流体混合:冷热流体在板堆中进行传热后,混合在一起并通过出口管道离开板式换热器。
四、传热机制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机制主要包括对流传热和导热传热两种方式。
1.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指冷热流体通过对流作用,通过流体之间的传递热量。
在板式换热器中,通过增加板间接触面积,流体可以更充分地接触,从而提高对流传热效率。
2. 导热传热:导热传热是指热流体通过板堆的热交换面,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
由于板堆通常由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导热传热可以有效地将热量从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
五、优势和应用领域板式换热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高效换热:由于板堆的设计和结构,板式换热器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2. 紧凑结构:相比其他换热设备,板式换热器体积小、分量轻,占用空间少,适合于空间有限的场合。
板式换热器的作用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作用原理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传热设备,其作用原理是利用流体介质在板之间流动,通过板的热传导和流体的对流来完成传热。
具体来说,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板组成,每两个相邻的板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通道,流体通过这些通道流动。
板的表面通常有一系列凹凸的形状,可以增加流体的湍流程度,提高传热效果。
当热交换开始时,热源(通常是热水或蒸汽)进入板式换热器的一个进口,流经流体介质所在的一侧。
传热介质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流动到换热器的另一侧的出口。
同时,冷却介质(通常是冷水或冷却剂)从另一个进口进入换热器的另一侧,流经板间通道,接触热板并吸收热量。
最后,冷却介质的温度升高,流出换热器的出口。
在这个过程中,热量通过板的热导率传递到流体介质,在流体中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传播。
板之间的狭窄通道形成了流体的强制流动,从而增加了热传导效果。
另外,板表面的凹凸形状可以增加流体的湍流程度,提高传热效率。
通过调节进出口流体介质的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可以控制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果。
板式换热器具有体积小、传热效率高、维护方便等优点,在许多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交换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平行放置的热交换板将两种介质进行传热。
板式换热器通常由一系列独立的热交换板组成,这些板通过密封垫片将它们相互隔开,并通过顶部和底部的固定头和紧固螺栓进行固定。
在板间空间中,流经热交换器的两种介质分别流过不同的通道,以便进行传热。
其中一种介质通过换热器的热体进入,而另一种介质则通过换热器的冷体进入。
在换热过程中,热体和冷体通过热交换板进行热量的传递。
热体的热量被传递到冷体中,从而使热体冷却下来,而冷体则吸收了热量而变热。
在换热板内,热体和冷体流体在板的表面上通过对流进行传热。
热体流体通过高温传递热量给板,而冷体流体接收到板的热量并被加热。
除了对流传热,板式换热器还利用板的另一侧进行传导传热。
当热体和冷体流体通过紧密接触的换热板时,热量会通过板材的传导传递。
这是因为板材的导热性较好,能够有效地将热量从一侧传递到另一侧。
通过连续运行循环,热体和冷体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连续的传热过程,从而实现了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
这种热量交换方式高效而可靠,并且能够满足工业生产中对热量传递的需求。
总的来说,板式换热器利用平行放置的热交换板和流经板内的热体和冷体流体之间的对流和传导传热,实现了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板式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热量传递过程。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一、引言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能源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组成、热交换过程和工作原理分析。
二、结构组成板式换热器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份构成:1. 主体部份:由上下两个端盖、一组平行罗列的金属板和密封垫片组成。
上下端盖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闭的容器。
2. 流体通道:金属板之间形成为了一系列平行的流体通道,通过这些通道,热量可以传递给流经板式换热器的流体。
3. 进出口管道:用于将待加热或者待冷却的流体引入和排出板式换热器。
三、热交换过程板式换热器的热交换过程主要包括传热和传质两个方面。
1. 传热过程传热是板式换热器的主要功能之一。
当热流体和冷流体通过板式换热器时,由于温度差异,热量会从高温流体传递到低温流体。
传热过程可以分为对流传热和传导传热两种方式。
对流传热:当流体通过板式换热器的流体通道时,流体与板之间会发生对流传热。
流体的流动会带走部份热量,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传导传热:板式换热器的金属板是导热材料,热量可以通过板传导到另一侧。
板之间的密封垫片起到隔热作用,防止热量泄漏。
2. 传质过程传质是指物质在流体中的传递过程。
在板式换热器中,当两种具有不同浓度的流体通过流体通道时,会发生物质的传递。
这种传递可以是气体、液体或者溶液中的溶质。
传质过程主要通过扩散和对流两种方式实现。
扩散:当浓度不同的两种流体接触时,溶质会沿着浓度梯度扩散,从浓度高的一侧传递到浓度低的一侧。
对流:流体的流动会带动溶质的传输,加速传质过程。
四、工作原理分析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流体引入:待加热或者待冷却的流体通过进口管道引入板式换热器。
2. 流体分流:进入板式换热器后,流体味被引导到不同的流体通道中,形成多个平行的流体通道。
3. 热交换:流体在流体通道中流动时,与板之间发生热交换。
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到低温流体,实现热能的转移。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简单的换热装置,它由板式换热器内置的定子板和旋转环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热量从一端的流体传递到另一端的流体,而不改变两者之间的流体物质,从而达到换热的目的。
在板式换热器中,定子板是由铝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形状可以是交叉的,或者是平行的。
定子板中有通孔,使得热量可以从一侧传递到另一侧。
而旋转环则是一个动态部件,它在定子板的外侧呈环形排列,并被两个半径不同的轴承固定。
在板式换热器中,传热过程是通过定子板和旋转环之间的接触而实现的。
当流体从一侧流入时,它会将热量传递到另一侧,而当流体从另一侧流出时,它会将热量从另一侧带走。
这种模式使得流体可以在定子板和旋转环之间不断传递热量,从而达到换热的目的。
板式换热器具有许多优点,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提供高效、稳定、低噪音的换热性能,而且其噪音水平可以在平均水平以下,以及耐腐蚀性能良好,因而可以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工作。
此外,板式换热器还具有结构紧凑、造价低、易于安装和维护等优点,因此在工业、节能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简述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简述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主要由板片、管束和外壳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
1. 换热流体进入板式换热器的进口管道,经过外壳进入换热器的管束部分。
2. 换热流体流经管束,热量通过管壁传递到板片上,同时冷却的流体也通过板片的另一侧流过,实现热量的传递。
3. 板片的特殊结构设计能够增大传热表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通常板片上会有波形或突起的设计,可以增强传热和扰动流体流动。
4. 热量传递后的流体通过管束的出口管道离开换热器,完成热量的转移。
5. 在板式换热器内,进出口流体可以进行计数流,也可以进行对流流动,根据具体的工况需要进行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板式换热器运行时,为了保持换热效果,换热器内的流体需要持续地保持一定的流速,以防止换热片之间的堆积和堵塞。
此外,还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换热器,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换热站板式换热器 原理
换热站板式换热器原理换热站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供暖和城市中央供热系统等领域。
它利用板式换热器内的热媒流体与待加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实现能量的传递和转换。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实现步骤。
一、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传导定律和流体动力学理论。
其基本结构由一系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组成。
流体通过这些平行板之间的间隙流动,实现了流体与流体之间的热交换。
在板式换热器中,有两种主要的流体,分别为热媒流体和待加热介质。
热媒流体可以是蒸汽、水或其他热能源。
待加热介质则是需要通过板式换热器加热或降温的流体,例如水、空气等。
热媒流体和待加热介质通过板式换热器的不同通道流动,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二、具体实现步骤1. 流体进出口连接: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管路通常位于设备的两侧。
通过管路和阀门的设置,将热媒流体和待加热介质引入板式换热器内。
2. 流体分隔板:板式换热器内的平行板之间设置有流体分隔板,用于将热媒流体和待加热介质分隔开来。
这些分隔板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能够承受高温和压力。
3. 流体通道:板式换热器内的流体通道由流体分隔板和端板组成。
热媒流体和待加热介质通过不同的流道流动,实现热量的传递。
流道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具体的换热需求设计。
4. 热媒流体循环:热媒流体在板式换热器中循环流动,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待加热介质。
热媒流体进入板式换热器的一侧,在流道中传导热量后,从另一侧流出。
这样循环往复,实现稳定的热量传递。
5. 待加热介质流动:待加热介质通过另一侧的流道流动,接受热媒流体传递过来的热量。
待加热介质在流道中流动的速度、温度和压力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节,以满足换热要求。
6. 热量传递:当热媒流体和待加热介质在流道中流动时,由于温度差异,热量通过板式换热器的金属板传导到待加热介质中。
热量传递的效率取决于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和运行参数,例如板的材料、板间距、流体流速等。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热交换流体流动:板式换热器内有许多平行排列的金属板,热交换流体(一般为液体或气体)通过这些板之间的通道流动。
2. 热量传递:热交换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与金属板之间发生热量传递。
当有温度差时,热量会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使两者温度逐渐接近。
3. 主动冷却:板式换热器通常采用外部冷却介质(如水或空气)对其中一侧的板进行冷却,以保持该侧的温度低于另一侧。
4. 散热:通过冷却介质的热量传递,热交换流体中的热量被带走,并以散热的方式将热量释放到环境中。
5. 热效率提高:板式换热器由于采用多层金属板,使得热交换流体能够与冷却介质充分接触,提高了热量传递的效率。
总之,板式换热器通过流体在金属板之间的流动,利用换热表面的扩展,实现热量的传递和散热,以达到温度调节和能量转移的目的。
板式换热器原理
板式换热器原理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其原理是利用金属板的表面积大、传热效率高的特点,在流体之间进行传热。
板式换热器由多个平行排列的金属板组成,两相流体分别流经板的两侧,通过金属板的热传导,实现两相流体之间的热交换。
当两相流体分别从板式换热器的两侧进入时,首先经过一个进口管道进入换热器。
进入换热器之后,两相流体分别进入两个相邻的板间隙,通过板间隙的大小和板的形状,使流体流经板的表面,并沿着板间隙流动。
在流动的过程中,两相流体之间进行了热量的交换。
两相流体通过金属板的热传导进行传热。
当热导率高的板材与低热导率的流体接触时,热量会通过金属板迅速传递到另一侧的流体中,从而实现热交换。
通过多个板的叠加排列,可以增加流体与金属板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在整个换热过程中,板间隙起到了密封和导流的作用。
板间隙通过设计和调整,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控制流体的流速和流动方向,以达到最佳的传热效果。
同时,板间隙也起到了阻挡流体混合的作用,确保两相流体分别流经各自的板表面,实现热量的交换。
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高效。
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占用空间小、易于清洗维护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热能回收、蒸发、冷凝等过程中。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和结构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和结构一、引言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设备的运行机理。
二、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传导和流体流动的规律。
当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分别通过换热器的两侧流动时,热量会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流体,从而实现热能的转移。
具体来说,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板组成的。
这些金属板通常是波纹状或平直状的,以增加换热表面积。
热源流体和冷却流体分别通过这些板的两侧流动,从而达到换热的目的。
三、结构板式换热器的结构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热源流体通道:这是热源流体通过的通道,通常位于换热器的一侧。
热源流体从进口进入通道,经过金属板的换热表面,然后从出口流出。
在这个过程中,热源流体释放热量,使其温度降低。
2. 冷却流体通道:这是冷却流体通过的通道,通常位于换热器的另一侧。
冷却流体从进口进入通道,经过金属板的换热表面,然后从出口流出。
在这个过程中,冷却流体吸收热量,使其温度升高。
3. 金属板:金属板是板式换热器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这些金属板通常由优质的导热材料制成,以确保热量能够有效地传递。
金属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以便流体能够顺畅地流过,并且在流动过程中与金属板的换热表面接触,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4. 密封垫片:为了防止流体泄漏,板式换热器通常在金属板之间安装密封垫片。
这些垫片可以有效地密封金属板之间的间隙,保证流体在通道中流动而不泄漏。
5. 进出口管道:进出口管道用于将热源流体和冷却流体引入和排出换热器。
这些管道通常位于换热器的两侧,连接热源流体通道和冷却流体通道。
四、工作过程当热源流体和冷却流体分别通过板式换热器的两侧时,它们在金属板的换热表面进行换热。
热源流体释放热量,使其温度降低,而冷却流体吸收热量,使其温度升高。
通过不断循环,热量会持续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流体,直到两者温度趋于平衡。
板式换热器原理
板式换热器原理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适用范围广泛的换热设备,它采用板式结构,以其高效的换热性能及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板式换热器的原理是采用板式结构,两端各有一个密封板,中间用多个管板把管路分成多个小空间,这多个小空间中有热交换的液体,当进出的流体经过管板时,热量就会从流体传递到另一侧的流体中,从而实现换热效果。
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有:
1、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成本较低;
2、对安装环境要求不高,可以在各种不同环境下工作;
3、换热效率高,换热系数可以达到90%以上;
4、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空间,容积较小,占地面积小;
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流量,以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换热需求。
板式换热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石油、化工、船舶、电力、冶金、热能等行业,主要用于发电机冷却、蒸汽冷凝器和再热器、
水处理、原油加热、化学反应器蒸汽加热、蒸汽蒸发器、热水锅炉等。
总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适用范围广泛的换热设备,其优点明显,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换热需求,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用于传热的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两种流体(通常是热流体和冷流体)分别通过平行排列的板状换热片进行换热。
以下是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1. 流体流动:热流体和冷流体分别通过换热器的进口管道进入换热器内部,然后沿着平行排列的板状换热片通过。
2. 热量传递:当热流体和冷流体在换热片之间流动时,两者之间会发生热量传递。
热流体会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使冷流体升温,而热流体则冷却下来。
3. 流体分离:在流动过程中,由于热流体和冷流体分别位于不同的板状换热片之间,两者之间是分离的,不会直接混合。
4. 换热效率:板式换热器通常采用薄板材质制作换热片,这使得换热片之间的传热距离较小,热量传递效率较高。
5. 出口流体:热量传递完成后,热流体和冷流体分别从换热器的出口管道流出,此时冷流体温度升高,而热流体温度降低。
总体而言,板式换热器通过将两种流体分别通过并沿热交换板流动,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实现了热量的转移和控制。
这种换热器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能转换和流体冷却领域。
板式换热器的作用原理温度
板式换热器的作用原理温度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主要用于液体之间或液体与气体之间的传热。
其作用原理与传统的壳管式换热器相似,但在结构和工作方式上有所不同。
板式换热器主要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板组成,每个金属板上都有许多几何形状复杂的流动通道,以增加热量传递的表面积。
热量传递通道两侧分别是热源流体和换热流体,通过这些通道交叉流动,从而实现热量传递。
具体来说,板式换热器的工作过程如下:1. 热源流体(例如热水)进入板式换热器,并流过一个流道板。
在流道板上,热源流体与流动通道内的板边界板之间发生热量交换。
热源流体的温度会降低,同时换热板升温。
2. 同时,冷却流体(例如冷水)通过另一个流道板,沿着与热源流体路径相反的方向流动。
在这个过程中,冷却流体与流道板之间进行热量交换,从而降低换热板的温度,同时使冷却流体升温。
3. 热量传递过程中,热源流体和冷却流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流动通道中的金属板作为传热界面。
4. 通过多个流道板的多次热量交换,使得热源流体和冷却流体的温度分别趋于平衡。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即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直到两者温度相等。
板式换热器通过增加热量传递表面积,加快热量传递速度,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板式换热器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 大面积换热:由于板式换热器中有大量的平行金属板,流动通道的复杂几何形状可以增加热量传递表面积,从而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2. 快速热量传递:由于流道板之间的流动通道相对较窄,使得热源流体和冷却流体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热量的传递速度更快,换热效率更高。
3. 适应性强:板式换热器的模块化结构使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和组装,适应不同的换热任务。
4. 清洁维护方便:板式换热器的流动通道相对壳管式换热器简单,易于清洗,可以减少热交换器的污垢堵塞现象,减少能量损失。
总之,板式换热器利用平行排列的金属板来增加热量传递表面积,通过流动通道中的热源流体和冷却流体的交叉流动实现热量传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板片和压紧板悬挂在上导杆上并由上下导杆定位,而上下 导杆则固定在支柱上。如果其中一种流体或两种流体在换 热器内不是单一流程而需要多板程,则接口位置会根据流 程数来决定开在固定板和(或)活动板上
板式换热器传热机理
• 板式换热器传热机理是根据热力学定律: “热量总是由高 温物体自发地传向低温物体 , 两种流体存在温度差 , 就 必然有热量进行传递 ”。在换热器设计中,板片按一定的 间隔通过橡胶垫片压紧组成通道,两种存在温度差的流体 在受迫对流传热过程中通过角孔进入板片通道,在相邻通 道中两种不同流体形成逆流或顺流通过板片进行热量的交 换。换热板片被压成各种不同波纹形式,以增加换热板片 面积和刚性。合理的波纹形式使得低雷诺数下流体就可以 达到高度湍流,创造出最高的换热效率。由于热传递板表 面采用波纹结构优化设计 , 即使流体流速在雷诺准数值 以下,流体在板片之间的运动亦呈三维运动 , 促使流体形 成剧烈紊动 , 减少边界层热阻强化传热效率。
板式换热器基本原理
上海艾克森新技术有限公司
概述
• 板式换热器悬挂式结构由波纹板片、密封垫、固定压 紧板、中间板、活动压紧板、支架、上下定位导杆、 压紧螺栓等主要零件组成。板上有四个角孔,供传热 的两种液体通过,传热板片安装在一个侧面有固定板 和活动板的框架内,用夹紧螺栓夹紧。相邻板片具有 反方向的波纹沟槽,沟槽的交叉点相互支撑形成接触 点,介质流动时形成湍流,从而获得很高的传热效 率。 密封垫片粘在板片上密封流道。
• 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 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 一侧有相变化
• 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 ,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
式中 r,r1,r2--------物流相变热,J/kg; 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则应按以上 方法分段进行加和计算。
板片存在的几种腐蚀类型
• • • • • • • • • • • • • 目前板式换热器板片通常采用奥氏体不锈钢、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 等材料制造,对于这些材料的板式换热器存在的腐蚀类型有: a 全面腐蚀破裂 b点蚀 c 缝隙腐蚀
d晶间腐蚀
e应力腐蚀破裂 f 腐蚀疲劳 g氢损伤 。 h 选择性腐蚀
• 并流时:
总传热系数
• 总传热系数是用来衡量换热器传热阻力的一个参数。传热 阻力主要是由传热板片材料和厚度、污垢和流体本身等因 素构成。单位:W/m2.℃ 或kcal/h.m2.℃. • 总的传热系数用下式计算:
• 其中: k=总传热系数(W/m2.℃) α1 = 一次测的对流换热系数(W/m2.℃) α2 = 二次测的对流换热系数(W/m2.℃) δ=传热板片的厚度(m) λ=板片的导热系数 (W/m.℃) R1、R2分别是两侧的污垢系数 (m2.℃/W)
式中 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 K); 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 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
必须的五个板式换热器选型参数:
• • • • • 总传热量(单位:kW) 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 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 最高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压力
• 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 量即可计算得出。
传热速率即:
垫片失效
• 在板式散热片之间进行密封的弹性密封垫是一种易损件, 它的使用寿命对于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这些密封热硬化了,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则可导致换 热器无法正常工作。
弹性密封垫的使用寿命影响因素
• • • • • 换热器的工作方式(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 间断工作对垫片寿命影响非常大 (2)换热的介质和使用的清洁剂的腐蚀性 垫片都是橡胶制品,对某些介质其耐腐蚀性能比较差。 (3)最高工作温度 某种垫片都有其最高工作温度,工况运行时不能超过其最 高温度。 (4)最高工作压力 同样,换热器在出厂前都会根据用户提供的设计压力进行1. 25倍压力检测,在工作运行环境中工作压力不能超过设计 压力。 (5)由于过大的压力和不均衡的压力而使弹性密封垫的应 力较大 (6)自然老化
• 式中: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K--传热系数, A--传热面积,; --平均传热温差,℃。 • 从上式可以看出,要想知道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只要知 道总换热量,平均对数温差和传热系数就可以得出换热面 积。
对数平均温差(LMTD)
• 对数平均温差是换热器传热的动力,对数平均温差的大 小直接关系到换热器传热难易程度.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 计算对数平均温差,此时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 介质在逆流情况和在并流情况下的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方 式是不同的。 • 逆流时:
压力降
• 压力降直接影响到板式换热器的大小,如果有较大的允许 压力降,则可能减少换热器的成本,但会损失泵的功率, 增加运行费用。一般情况下,在水水换热情况下,允许压 力降一般在20-100KPa是可以解接受的。
总传热量的计算方法
• 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 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 系为: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 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 无相变化传热过程
不锈钢板片的腐蚀
• 使Cr-Ni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介质很多,一般在含 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类、尿素甲铵液等酸性介质 中都有可能发生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 • 非敏化态晶间腐蚀主要出现在含Cr6+的HNO3或浓HNO3介质 中 • 不锈钢的应力腐蚀是不锈钢局部腐蚀破坏中最常见,危害 最大的一种 。导致各类不锈钢应力腐蚀的最常见介质是含 有Cl-和氧的大气和工业水,海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