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学习笔记:收涩药之五味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学习笔记:收涩药之五味子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收涩药。本类药物大多是酸涩之品,有敛肺、敛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止血等作用,适用于体虚正气不固所致的之久咳虚喘、久泻久痢、自汗盗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及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证候。在运用收涩药时,须与补虚药配合。因滑脱证病本是正气虚弱,收涩药只是治病之标,敛其耗散,以防正气衰竭,变生他证。收涩药有敛邪之弊,凡表邪未解,内有湿滞以及郁热未清,均不宜用。
五味子
《本经》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生用或经醋、蜜拌蒸晒干用。
【性味归经】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效与应用】
1.敛肺滋肾,用于久咳虚喘。本品上敛肺气,下滋肾精,常用于肺虚及肺肾两虚的久咳虚喘。治肺虚久咳,每与罂栗壳同用,即《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治肺肾两虚喘咳,常与熟地、山药、山茱萸等同用,如都气丸。合细辛、干姜等品,又可用治痰饮咳喘,如小青龙汤。
2.敛汗生津,用于津伤口渴、阴虚消渴。治热伤气阴,汗多口渴,常与人参、麦冬同用,如生脉散。治阴虚内热,口渴多饮之消渴,多与知母、天花粉、山药等同用,如玉液汤。
3.涩精止泻,用于遗精滑精及久泻。治肾虚遗精,可以本品熬膏服,或与龙骨、金樱子、桑螵蛸等同用。治脾肾阳虚之久泻,常与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同用,即四神丸。
4.宁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多梦。可与远志、麦冬、酸枣仁、丹参等配伍,治心肾阴血亏损所致等,如天王补心丹。现代临床用治神经衰弱及精神病有效。
【用法用量】煎服,3~6 g。研末服,每次1~3 g。
【处方用名】北五味、五味子(蒸熟用)。
五味子味酸收敛,性温而不热不燥,临床上常用它敛肺、止汗、涩精、止泻,都是取它收涩的功效,故凡表邪未解而有实热者,不宜应用。至于素有寒饮,而又外感风寒,出现咳嗽喘急、痰多稀薄等症,可用本品与温肺散寒的干姜、细辛等配伍,一收一散,一方面可防肺气耗散太过,一方面又可防止敛肺遏邪的弊害。近年来本品应用范围有所发展,临床上常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等症;对于肝炎恢复期血清转氨霉超过正常数值而久不恢复者,应用本品有降低作用。
【方剂举例】肾泻丸(原名四神丸)《内科摘要》:五味子、补骨脂、肉豆寇、吴茱萸。治脾肾虚寒泄泻。
【文献摘录】《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酸,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用药法象》:「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本草备要》:「性温,五味俱备,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除烦渴。」
《本草经疏》:五味子主益气者,肺主诸气,酸能收,正入肺补肺,故益气也。其主咳逆上气者,气虚则上壅而不归元,酸以收之,摄气归元,则咳逆上气自除矣。劳伤赢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者,五味子专补肾,兼补五脏,肾藏精,精盛则阴强,收摄则真气归元,而丹田暖,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则精自生,精生则阴长,故主如上诸疾也。
【使用注意】表邪未解,痧疹初发,咳嗽初起,内有实热,均不宜用。
【现代研究】含五味子素。本品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对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有调整作用,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有扩血管作用,能提高心肌代谢酶活性,改善心肌的营养和功能。对免疫功能有双相调节作用。能促进肝糖原及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对肝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并可抑制转氨酶的释放。尚有祛痰、镇咳、抗溃疡及延缓衰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