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ppt

合集下载

《中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中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4、《神农本草经》
成书年代:两汉时期〔实际非一时所作〕 作 者:假托神农作〔实际非一人之手笔〕 内 容: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的基础理 论,如四气五味、药物毒性、配伍方法、服药 方法、功能和作用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药学专著.
五、金元四大家简介
1、刘完素:发展了《内经》病机和 运气学说,提出"火热论",治疗主张 以寒凉为主,被后世称为"寒凉派".
4、阴阳的相互转化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 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
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望痰、涎、涕、唾 2、呕吐物 3、望大便 4、望小便
〔二〕局部望诊
1、望头面: 2、望五官: 1〕望眼〔眼神、色泽、眼态〕 2〕望耳 3〕望鼻 4〕望口唇 5〕望齿龈
〔三〕望颈项躯体
瘿瘤 瘰疬 项强 鸡胸 腹部深陷、 腹部青筋暴露
〔四〕望皮肤
1、望外形 2、望斑疹 3、望痈毒疔疖
〔五〕望毛发
色泽、分布、有无脱落等.
三、望排出物
一、何谓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 诊断和防治的一门传统医学.
二、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简介
1、《黄帝内经》
成书年代:春秋战国时代〔非一时所作〕
作 者:假托黄帝作〔实际上非一人之手 笔〕

容:包括《黄帝内经·素问》和
《黄帝内经·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
其可谓上及天文,下及地理,中及人事的一部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第1页
❖中医学区分西医学基础特点 是什么?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第2页
中医学概念
❖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经数 千年发展而形成,是中医研究人体生 理、病理以及疾病诊疗和防治一门科 学。其含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 技术和养生方法。它包含中医基础医 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康复医学等内 容。
第27页
❖ 2、说明人体生理功效——“阴平阳秘,精
神乃治”。
❖ 阴气平顺,阳气固密,阴阳双方在对 立制约消长中维持着相正确动态平衡,人 体生命就正常。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第28页
3、说明人体病理改变
(1)正、邪含义 正:正气,指人体结构与功效活动及
其抗病和康复能力。包含脏腑、经络、精 气血津液及其所产生维护人体健康能力。 用阴阳来区分其属性,可分阳气和阴精两 个别。
第6页
(一)整体观念 “整体”是指完整个体,“完整”
一词数学概念是不可分意思。
中医学整体观念是指机体本身完 整性和人与外环境统一性。
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一体,形神一

(1)
组织结构——不可分割。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经过 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作用,组成了心 肺脾肝肾五大生理功效系统。
病性质、疾病部位及邪正之间关系。如:
风寒表实证,
❖ 病因一风寒
❖ 病性一寒
❖ 病位一表
❖ 邪正关系一实
❖ 反应了疾病在现阶段本质,可作为治疗
疾病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第18页
❖ (3)、病:疾病,

疾病是指致病邪气作用人体后,
正邪斗争而引发阴阳失调所出现含有

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大致相
同的“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
同的证候,故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
完整版ppt课件
57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中医学思
维方法的特点。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四
完整版ppt课件
19
张从正(字子
和,号戴人),倡 “邪非人身所有,邪 去则正安”,善用汗、 吐、下三法攻邪治病 —攻邪派(攻下派)
完整版ppt课件
张子和 20
李东垣
李杲(字明之,
号东垣老人)倡“内 伤脾胃,百病由生”, 治疗以调理脾胃为主 ——补土派(脾胃学 派)
完整版ppt课件
21
朱震亨(字彦修, 后人尊为朱丹溪), 倡“阳常有余,阴常 不足”。善用滋阴降 火治疗杂病—滋阴派
完整版ppt课件
39
对于某一脏腑的疾病,不是仅调治本脏 腑,而注重协调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和 全身气血。
例:
心气不足,血行无力,既可补益心气, 也当补益肺气以助心行血。
胆气郁滞,胆汁排泄不畅,可疏肝理气。
结论:中医治病把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治疗注意调整机体,从本论治。
完整版ppt课件
40
2、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完整版ppt课件
11
景东
《伤寒杂病论》
)汉 张
·
创立辨证论治医疗体
机 (
系,奠定临床医学的基础。

后世尊张仲景为“医圣”,
其书尊为“方书之祖”。
分为: 《伤寒论》
《金匱要略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基础知识ppt课件

中医基础知识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返回知识点
26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
木的特性: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 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
精选朱pp震t课件亨最新(丹溪)—养阴派
4
概述 一、发展简史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3.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 “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 “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五、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概述 一、发展简史
二、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1. 《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三因学说”
2. 《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开创“脏腑证治”
刘完素(河间)—寒凉派
金元四大家
李 杲(东垣)—补土派 张从正(子河)—攻邪派
阴 相内下寒晦有 抑 对收降凉暗形 制 静的的的的的 的 止 的
精选ppt课件最新
8
(三) 阴阳的属性特征
1.阴阳的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
3.阴阳的相对性
4.阴阳的可分性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四)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阴 阳阳 的的 对互 立根 制互 约用
阴阴 阴 阳阳 阳 的的 的 消相 交 长互 感 平转 互 衡化 藏
五味 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辛、甘属阳; 酸、苦、咸属阴
滋味不同,药效不同。
精选ppt课件最新
22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中医学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中医学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疾病治疗对于局部病变,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而主张从整体上加以调治。
例:
➢ 眼科疾患,从调肝着手(肝开窍于目) ➢ 口舌糜烂,可清心泻火(心开窍于舌) ➢ 耳鸣耳聋,可益肾补精(肾开窍于耳)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四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地区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心气不停地搏动——血液输送全身 肺气有节律的呼吸运动——气体交 五脏 换、吐故纳新 脾气健运不息,运化水谷——消 化吸收、水液代谢
辩证论治
•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 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 症—疾病的外在表现(症状)。 • 征—体征 • 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候) 。
老、已。
自然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例:
四季变化
春温——万物生长(春生) 夏热——万物结果(夏长)
秋凉——万物收割(秋收) 冬寒——万物敛藏(冬长)
生生不息
“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宇宙变化无
穷的根源。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 恒无休止的运动之中。
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恒动不休 例: 五脏六腑各有功能特点,但皆建立在脏腑之 气的运动变化上。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
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 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 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 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 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 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 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 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 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平旦——阳气生 兴奋、活动、抗病力强 一日之中 日中——阳气盛

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课件精选全文

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课件精选全文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23
中医药基本知识
脏象学说
主管生长发育 主管生殖 主管水液代谢 主管纳气 濡养温煦脏腑
《侣山堂类辩》:五脏之气,皆相贯通
五行理论: 生理关系:五行相生、相克 病理联系:相乘相侮、子母相及
发展:通过生理功能阐述五脏间联系,用病理上相互 影响反证其生理上关系
8/6/2024
构成人体的核心 完成人体主要功能 相互间密切联系
推动血液运行 (主血) 主管精神活动 (藏神 / 主神明)
主管消化吸收 (主运化) 统摄血液 (主统血)
疏通全身气机 --调节情志活动 --促进消化吸收 --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水液代谢 --通调月经
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
主呼吸 辅心行血 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8
中医药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津液
津液—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也称”水液”.遍布于 周身,存在于经脉内外
人体某些分泌液,如涕、泪、唾等,及排泄液,如汗、 尿等,由津液所化生,也称津液
运化滋
输生润

废血和

物液营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中医药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脏象学说 经络学说 药性理论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中医药基本知识
1
基本概念
中医药基本知识
经脏阴津血气精 络腑阳液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2
基本概念

中医药基本知识
广义:包括水谷之精(饮食物化生成)、五脏六 腑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组织器官)和肾精(禀 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藏于肾中)

中医药基础知识 ppt课件

中医药基础知识 ppt课件
• “毒药”广义上讲,为药物的总称,把药的偏性谓之毒。 “药证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证,参茸亦毒。”
• 狭义上讲,指药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 • 中药根据毒性程度分为有毒、无毒、大毒、小毒。 • 凡是毒性中药,使用中一定要严格把握用法用量,以确
保用药安全。 • 中药性味、有毒无毒、归经结合说明中药功效。
⑦ 相反: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 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 相 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须考虑选用; 相恶 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相反表示增毒,原则 上应绝对禁止。
• “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 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医遣 药组方的原则,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对学习研究 中药成方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超过1000件,超过部分按1%取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逐件取样。
• 供试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试验所需的3倍数,即1/3供实验 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保存 期至少1年。
道地药材: • 四大怀药:怀牛膝、淮山药、怀地黄、怀菊花。 • 浙八味:浙贝母、浙玄参、杭菊花、杭白芍、杭麦冬、
②甘味。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 止痛的作用。治疗虚证或挛急疼痛的药物,都具有甘味。 甘味药能腻膈碍胃,故中满湿阻、食积、气滞者慎用。
③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能治疗盗汗、 泄泻、尿频、遗精等的药物,都具有酸味。酸味药能收敛 邪气,故邪未尽之证者慎用。
④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 阴(泻火存阴)等作用。治疗气逆喘咳、温热、寒湿、肾阴亏虚等的 药物,都具有苦味。苦味药易伤津败胃,故津亏虚、脾胃虚弱者不 宜大量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PPT演讲(ppt)

中医基础理论PPT演讲(ppt)
•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2、医药知识的积累、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确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 2、治疗技术的发展
事物的阴阳属性
•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 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 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属 空间(方位)时 季 温 湿 重 性 亮 事物运动状态

间节度度量状度
阳 上 外左南天 昼 春 温 干 轻 清 明 弥 上 动 兴 亢
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 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 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阴阳学说
• 阴阳的概念 •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的概念
• 阴阳的基本概念 •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的基本概念
•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 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 概括。
可以表现为突变形式。
阴阳自和与平衡
•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 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 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 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
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 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 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 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 系的。

中医基础理论(全套课件)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全套课件)  ppt课件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 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其理论体系 的确立:
《内经》 ①理论框架的建立 《难经》 《伤寒杂病论》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素问——九卷——81篇






162篇
灵枢——九卷——81篇
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生理解剖、病因病理,以及 对疾
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养生等问题。书中许多内容的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进入春秋战国,中国社会急剧变革,政治、经 济、 文化都有显著发展,“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思想 空 前活跃,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学术流派相继诞生,在这种 大趋势下,古代医学家也加速了对人体自身奥秘及人与 自然关系的探讨,他们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 上,以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思维方法 ,创立了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等学说,并在探讨 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了六淫致病学说,以阐释人 体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逐步建构了统
(2)药物学的起源:原始人在采集植物果实、枝叶、
根茎作食物的过程中由于误食,发现某 些植物
具有有益、有害、或能消除某些症状的 作用,
这就
进而有意识地加以利用某些植物来治病,
是最早的药物学起源,也是中药以植物 药为主
的原因。同时发明了酒及汤液,而且在 医疗实
(3)针灸术的起源:原始人靠磨制石器作生产工具,
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 使 之系统化、理论化,加之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解剖 整体观察法——“有诸内,比形诸外” 古人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渐认识到每一 类疾 病发作时,总有大致相同的一组症状同时出现,而这 一组症状与人体外表的一定部位和器官相联系,又与 人体内脏的一定生理功能破坏有关。在治疗时,又观 察到某类药物或某组穴位对某一组症状有较特异的疗 效,逐渐摸索出其规律所在,经过反复实践,便得出

《中医基础知识》ppt课件

《中医基础知识》ppt课件

4、肺的颜面望诊
(1)肺区出现暗红色,表示肺功能弱;有亮点,考虑是否有结核。 (2)肺区出现红痘痘或红色,说明呼吸系统有炎症。 (3)有明显的红血丝或暗红色、黑疙瘩、斑痣、脓包,怀疑有病 变(肿瘤)。 (4)大肠区发暗红、不平整,考虑结肠炎。 (5)大肠区有痦子、痘痘、斑考虑有便秘,大便不成型。
5、发病原因
总之,心脏病是当前世界上称之的威胁人 类生命安全的三大杀手之一。在全球人口中, 每年死于心脏病的人数可达1200万人。所以, 对心脏病,不能有一点点忽视。

中医生命模式—五行(肺)(大肠)金
1、肺的主要功能: (1)主呼吸:呼出废气,吸进氧气,将氧通过血液供给全身各组织细胞。
(2)通水道:饮水入胃经过脾化为津液输给肺,肺推动津液在全身流动,为 人体各组织补充水份;使水液最后顺利到达膀胱,变尿排出体外;还可 以使水液到达皮肤,出汗散热,这样,进的是清水,排的是废水,净化 身体。如果水道不通,会出现浮肿。 中医认为,肺、脾、肾是组成人体水道的三个主要脏器。肺—中水之上源, 其不通时,会出现上半身水肿,如面、头、上肢浮肿;脾—中水道,堵 塞时,会出现全身浮肿;肾—为之下水道,不通时下肢浮肿。

1、心的主要功能:
(3)心主汗:汗为。
1、心的主要功能:

(4)络小肠:食物中的营养、水分,经小肠吸 收后进入脾脏输入肺,另一部分进入腑脏。由 于心与小肠有经络关系,心有火时,会使小肠 受热,受热的水份进入膀胱,出现尿热、尿涩, 甚至尿血,在治疗中出现以上现象而久治不愈 时,应考虑调正心功能,以拍尿热尿痛为标, 治心脏为本。
中医生命模式—五行(肝)(胆)木
1、肝的主要功能:
(1)主免疫:肝有解毒的功能,它可将酒精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将有毒物质分解为无毒物质和便排 除体外。人的免疫力低下,特别易患病;人体无疫力时,生命将会终止。如喝酒,长期对肝的损 害,造成功能减退,最后变成酒精肝、肝硬化腹水、肝癌,后果不堪设想。 (2)肝藏血:心脏在工作时是将血液推向全身。肝是血液的储存器,它向心脏供血,当人休息时,血 液从全身流回心脏,心脏又将血液从一根静脉流回肝脏。肝功能正常时,可迅速、大量的向心脏 供血,使大脑、四肢、五脏、皮肤及时得到血液的营养,这样才能反应灵敏、有力;肝功能不正 常时,则感到乏力,思维迟钝,所以说,肝是调整血量的。 (3)主谋虑:人是有头脑、有思维的,一个人的判断、思考、处理、决断事情都与肝胆的健康状况有 关系。如果一个人一改过去状况,易怒、多疑、胆怯都应考虑是否肝功能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 (4)主筋:古语说,久走伤筋,筋伤肝衰。肝好筋自柔软,肝不好的人,腿抽筋。 (5)主目:肝胆经络走目,故肝、胆功能差的人眼干涩,小儿近视,糖尿病的人合并肝病时,会失明。 (6)主消化:胆汁是由肝脏分泌进入胆囊和十二指肠,帮助肠道消化、吸收食物,如肝、胆有病,会 出现胆汁上逆、口苦、消化不良、胃胀、腹胀等。

中医教学讲课ppt课件

中医教学讲课ppt课件

妇科疾病治疗
调理月经周期 注重补肾调肝 个性化治疗方案
月经周期的调节是妇科疾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 通过中药汤剂、针灸等手段,调节女性内分泌水平,使 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中医认为妇科疾病的产生与肾、肝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注重补肾调肝,以调节女性生殖 系统的生理功能。
中医妇科疾病治疗强调个性化治疗方案。医生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质、病程等,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的。
推拿的历史
推拿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经 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 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的原理
推拿通过手法按摩,可以舒缓 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 解疼痛,对于多种疾病有很好 的治疗效果。
推拿的手法和技术
推拿的手法包括按法、揉法、 推法、拿法等,每种手法都有
不同的用途和技巧。
针灸与推拿的临床应用
饮食多样化
保证饮食的多样化,摄入各种营养素,以满 足人体所需。
精神养生法
修身养性
保持心情平静、愉悦,避免情绪波动和 过度焦虑。
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节情志和促进身 心健康。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式,如太极拳、瑜伽等。
调节情志
根据中医理论,情志的调节对于养生 保健至关重要。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 绪,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学基本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 论之一,用以解释人体的生理、 病理现象以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对人体生理 结构和疾病机制的认识,包括脏腑 的生理功能、相互关系以及经络的 循行与作用。
病因病机学说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对疾病发生 、发展及变化规律的认识,包括病 因的类型、致病特点以及病机的转 化等。

中医学基础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学基础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二:非典型肺炎(SARS)
1、死亡率
全球:11%,中国香港:17%,中国台 湾:27%,中国大陆:7%,(其中广东 省3.8%,广州:3.6%)
2、治疗费用
香港:从几万到一百多万港币。
广东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最贵一例约 五千元。
三:医药的发展历程
1、公元前2000年:来,吃这些根茎。
2、公元1000年:这些根茎是异教徒的东 西,来,念这些祈祷辞。
中医学基础
绪论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医药学的课程内容、学 习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
2、了解中医药学发展简史。 3、掌握中医的基本特点。
简介中医药学
一:两个数字 1、70%
2003年,美国对占疾病总数70%的 没有理化指标变化的疾病束手无策。 2、90% 2003年,美国死亡者中约90%死于 医源性药源性疾病,而非死于原发病。
参考答案:
本病症属阴证、寒症。 冬季为寒气主令。患者由于感受寒邪,使机体出阴
阳失衡。寒为阴邪,阴邪偏盛所形成的疾病性质是 寒症。阴寒之邪侵袭经脉,则四肢关节冷痛、屈伸 不利。阴邪偏盛,阴长则阳消,体内阳气相对不足, 温煦功能减退,故畏寒、肢体不温。患者触冷水或 遇风寒疼痛加重,意为随寒邪加重而症状加重,反 之则减轻,说明阴长而阳消,阳长则阴消,这也提 示可用温热祛寒的方法来求得阴阳的平衡,以达到 治愈该病的目的。
5、130多个国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分布在世界上130多
个国家的中医医疗及针灸机构达5万多家,针 灸师超过1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两万人, 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 过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随着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扩大,中 医药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中医学基础》课件

《中医学基础》课件

中医学发展概要
❖ 战国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问世 。
❖ 公元1世纪,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 经》,收载药物365种 。
❖ 东汉末年,医家张仲景,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临床医 学专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六 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 晋至隋唐时期,中医学辉煌发展,晋代王叔和所著 《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三)五行的相生相克
❖ 1.相生 有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五 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 。
❖ 2.相克 有相互制约、抑制、克伐之意。五 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金克木 。
五行相生相克示意图



表示相克 表示相生


(四)五行的相乘相侮
1.相乘 即相克得太过,超出了正常的制约程 度,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
2.相侮 是相克的反向,即反克,又称“反 侮”,是事物间关系失却正常协调的另一种 表现。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联系
中医学以五行属性来概括五脏的生理特性,用相 生和相克来说明脏腑间的生理关系。
五行学说还用来说明脏腑组织之间的生理功能及 其内在联系。
2.主神志
❖ 心主神志,是指心有主宰全身脏腑组织、形 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等心理 活动的功能。
3.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 脉是指血脉,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 统属于心。
❖ 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 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 心在窍为舌,即心开窍于舌,又称“舌为心 之苗”。是指舌的变化可以反映心的功能状 态。

中医基础知识PPT课件

中医基础知识PPT课件
食 品 药 品 安 • 全 知 识
• 五脏——肝、心、脾、肺、肾 肝主疏泄、主藏血;促进人体气血的正常 运行,保持心情舒畅。 • 心主行血(血液循环系统):运行血液 • 脾主运化(消化功能的集团单位):将食 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和津液并吸收。气血生 化之源。脾还具有防止出血的功能。 • 肺主气、司呼吸(呼吸系统);肺主行水 • 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生殖系统、
肺虚火
食 品 药 品 安 • 全 知 识 •
• 干咳、皮肤干裂、易发愁 肺虚火的人的情绪状态是愁 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 对治方法:滋补 • 1、食疗:炖梨、蒸梨、煲老鸭汤 • 2、中药:沙参、麦冬
肾为先天之本
食 品 药 品 安 全 知 识
• 肾、膀胱在五行中对应的是水,对应的颜 色是黑色,肾为先天之本,它藏的是精
(二)如何保护我们的心
食 品 药 品 安 • 全 知 识 •
• 1、不轻易动感情 2、要控制好情绪 3、佩玉:古人常说“以玉通神”
心包是心的保护膜
食 品 药 品 安 1、心包功能好的人情绪平稳 全 知 识 2、心包的穴位:膻中、天池、曲泽、内关
心包是在心脏外面而保护心的膜(油脂)
食 品 药 品 安 全 知 识
对治
食 品 药 品 安 全 知 • 识
• 在烹调肉食中加辛香的香料,如花椒、八 角、孜然、桂皮 把淤积的东西通过消化道或其他渠道排泄 • 忌 • 1、喝碳酸饮料 • 2、吃饭说话
(三)脾胃虚寒
食 品 药 品 安 全 知 识
• 面黄肌瘦、气力不足、易担忧
脾胃虚寒的人三大特点
食 品 药 品 安 • 全 知 识
食 品 药 品 安 火曰炎上。与火对应的有两个系统,一个是 全 知 新包,一个是心。 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情绪:悲伤肺,悲伤过度会引起咳嗽等;
(2)气候:风、燥、寒、火;
(3)饮食:辛辣食品伤肺及气管、咽喉等呼吸系统; (4)环境污染:误用化学成份的水,对呼吸系统器官不利于肺; (5)劳逸:劳力、劳心、房劳都伤气; (6)病毒、病菌:如感染肺结核菌、病毒性感冒等等; (7)生活形态:烟伤肺,肺癌与吸烟有关; (8)健康服务:不当的医疗事故等; (9)生物体因素:遗传、基因缺损; (10)40岁以上人群。
2、肺的相关症状:
咳嗽、全身痛、鼻寒声浊、气喘、痰多、 不能平卧、少汗、口鼻毛发干燥、皮肤无弹性、 咽痛、咳脓血、水道受阻、面肿、身肿、不闻 香臭、情绪低沉、悲观、忧伤、喜食辛辣、面 孔发白。
3、肺的反射部位
(1)眉心上,两眉间,把眉毛分成1/2内侧,去 除额头的上1/3处为肺及呼吸系统区;
(2)从外眼角往下划线与鼻下端为齐,在线上长 东西为大肠区。
要跳动20多亿次。心脏的工作效率之高,消耗能量之巨,自身所需的
血液也较多。所以,心脏排出的血液当中,约有1/20用以供应心脏 自身。所以,保护心脏的健康,是不能有丝毫忽视的。
1、心的主要功能:
(2)主思维:心脏功能好与否,直接影响大脑 的思维。如心脏功能差,供血量不足,会导致 身体各器官、组织特别是腑细胞供应的营养及 氧不足,造成组织细胞死亡,致使—个人痴呆, 俗称“痰迷心窍”及“精神分裂”,这都是因 为脑细胞长期缺血,而引起细胞死亡。
2、肝的相关症状 口干苦、耳鸣、偏头痛、叹气、性急、易 怒、多疑、忧郁易惊、恶心、呕吐、手脚抽筋、 肝区沉痛、目黄、爪甲不华、经少、闭经、行 走不稳、不思饮食、神经分裂、关节曲伸不利、 脸色发青、肝脏肿大、舌质绛紫色、浮肿。
络胆:肝、胆为经络关系,相互影响。
3、反射部位
(1)、眉毛1/2外至发际及鼻梁中段为肝区。 (2)、鼻梁中的两侧斜坡处为胆区,以上两处长 痦子,为“先天不足、易生病”;如长痘痘, 为近 期15天之内有病变;另如长斑,可考虑1—2年 及3—5年的积累。
总之,心脏病是当前世界上称之的威胁人 类生命安全的三大杀手之一。在全球人口中, 每年死于心脏病的人数可达1200万人。所以, 对心脏病,不能有一点点忽视。

中医生命模式—五行(肺)(大肠)金
1、肺的主要功能: (1)主呼吸:呼出废气,吸进氧气,将氧通过血液供给全身各组织细胞。
(2)通水道:饮水入胃经过脾化为津液输给肺,肺推动津液在全身流动,为 人体各组织补充水份;使水液最后顺利到达膀胱,变尿排出体外;还可 以使水液到达皮肤,出汗散热,这样,进的是清水,排的是废水,净化 身体。如果水道不通,会出现浮肿。 中医认为,肺、脾、肾是组成人体水道的三个主要脏器。肺—中水之上源, 其不通时,会出现上半身水肿,如面、头、上肢浮肿;脾—中水道,堵 塞时,会出现全身浮肿;肾—为之下水道,不通时下肢浮肿。
没事、过度安逸、打乱了正常生活规律。
(7)生活形态,人为的睡眠不足,熬夜。 (8)病毒、病菌感染。
(9)健康服务不当。
(10)生物体因素,如遗传、基因等因素。
6、心脏病人日常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2)情绪稳定,不要大喜大悲;
(3)注意饮食:禁烟、酒,注意少食苦味食品,
(4)用药要谨慎,伤心脏的药物少用;
4、颜面望诊
(1)肝区发育为肝功能弱,肝区与鼻梁侧有暗 影为胆囊炎。 (2)爪甲不华、面目萎黄,为肝胆不好。 (3)近期出现黑疙瘩,考虑有病变。 (4)额头上有皱纹增加,表明肝脏负担过重。 (5)满脸雀斑,先天性肝功能不足。
5.肝的发病原因
(1)情绪:怒伤肝、脾气暴躁; (2)气候:风、湿、火; (3)饮食:伤食、暴饮暴食、饮酒过量、偏食、营养不良、 酸食伤肝; (4)滥用药物:常年用西药; (5)环境污染:化学成份的影响; (6)生物形态:常年出入酒局,饮酒过量; (7)生物体因素:基因缺损,遗传因素等; (8)传染因素:通过血液、粘液、唾液、针头传染等。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对生命的认识源于
对自然的观察和思索。 中国哲学认为:万物皆 法于阴阳。阴阳交融、 平衡乃万物生发之根本, “天人合一”,人体生 命亦法于阴阳。
中医生命模式----------阴阳
阳:天、日、凸、男、腑、表、 外、热、实、奇 阴:地、月、凹、女、脏、里、 内、寒、虚、偶

中医生命模式---------五行
(5)注意环境安静,尽量避免噪音袭击; (6)注意好胜心强、急燥妄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7、心脏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1)心与小肠有经络关系。故有心脏病的人小 肠消化系统差,久病后,心对肝有相侮作用(反 克作用),所以,可能会影响胆汁的分泌。有口 干苦、无味的现象,影响胃。 (2)心脏会影响其他器官如血管、脑、甲状腺、 甲状旁腺 (3)心脏病久了,会影响肺功能。心克肺,出 现哮喘现象(肺心病)。 (4)心脏供血不足会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的疾病。

中医认为:心、 肝、脾、肺、肾 五个人体器脏是 人体生命运行的 核心构成。满足 自然五行关系法 则。分别对应于 自然物中火、木、 土、金、水。
中医生命模式-------------五行

心位于胸中,开窍于舌,主运血,为人体生命活运动的核心。它的活动 是受心传导系统支配的自主运动,但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以适应身体 的需要。 肺位于胸中,开窍于鼻,在体生皮毛,温润肌肤。主司呼吸,为人体内 气交换的通道,辅助心脏运行气血,并能调整人体脏器组织之间的功能 联系,保持正常的活动。 肝居于右脉下,开窍于目。它的功能主全身血液的贮藏与调节筋3处,长痦子为先天心功能弱,长痘痘为近期心脏有负担、有 压力,长斑为心脏病已形成。 (2)山根处有横纹,为心脑血管有问题,可能血压不稳、血稠、血 脂高、动脉硬化、冠心病等。
(3)印堂有竖纹,为神经衰弱、睡眠不好或过多。
(4)两眉中间的痦子、痘痘、斑均为脑区有病,如头痛、脑梗、血栓等。 (5)嘴唇:暗红—高血压,发白—低血压。 (6)观察小肠区,心脏病人一般表现为小肠不好,严重时可影响至内分泌及甲 状腺等。
(3)主皮毛:由于经络、神经血管的联系,皮毛感受气温、痛感,首先反射 到肺,如受寒马上感应打喷嚏,痛时倒吸冷气。 (4)络大肠:肺与大肠有经络关系,肺有热与寒时会出现大便干燥与拉稀的 现象,反之拉稀日久会出现咳嗽现象。肺有火产生便秘,便秘久,会使 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负担。所以,从五行图上来看,肺克肝是有道 理的。
(7)肝炎急性期过度劳累、饮酒、服用对肝有伤害的药物、手术创伤及营养不良, 均不利于恢复。 (8)免疫力低下,也是影响肝病预后的重要原因。
7、肝炎病人的注意事项
(1)饮食原则是“三高一低”,高糖、高热量、高蛋白质和低脂肪,但并非十分严 格。 (2)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卧床休息可增强肝血流量,改善肝的营养和氧的 供给。 (3)配合服用冬虫夏草、花粉、五味子等产品对肝炎有相得益彰的作用,可长期服 用,元任何毒副作用。 (4)不要忧虑、紧张、避免生气急燥,中医认为“怒则伤肝”。因为肝脏喜疏泄、 条达,气机调畅升降正常,人才能气血平和,心情舒畅;如肝气郁结,气机 不调,就会致病。 (5)合理安排饮食,切勿饮酒,最好戒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药品如安眠药、镇静 药、驱虫药等药物,以免加重肝损坏。
5、发病原因:
(1)情绪:喜伤心,注意七情刺激、性急。
(2)气候:风、湿、暑、火。
(3)烟酒过量,苦味伤心。 (4)滥用药物:服用医治其他病而刺激心脏的药,如长年服用外伤药 等。 (5)环境污染:噪音袭击 (6)劳逸:①过度劳累称之劳力过度。②.劳心伤血,脑力劳动过量, 生活工作紧张,压力大。③.过度房劳、伤气、伤血、伤肾。④.安逸:退休
6、影响肝病预后的原因
(1)甲型恢复较顺利,乙型及非甲非乙易转为慢性。 (2)轻型预后佳,重型因肝细胞在短期内大量坏死,故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 (3)妊娠或肝内原有寄生虫或胆道感染者,预后差。 (4)年龄小者预后较好,40岁以上者,急性易转为慢性。 (5)男性比女性更易转为肝硬化、肝癌。
(6)早发现、配合药物及产品调治,充分休息者恢复快。
(6)肝炎患者女性则应坚持避孕,男性要节制房事,未婚者在慢性肝炎活动期,暂 时不宜结婚。
4、肺的颜面望诊
(1)肺区出现暗红色,表示肺功能弱;有亮点,考虑是否有结核。 (2)肺区出现红痘痘或红色,说明呼吸系统有炎症。 (3)有明显的红血丝或暗红色、黑疙瘩、斑痣、脓包,怀疑有病 变(肿瘤)。 (4)大肠区发暗红、不平整,考虑结肠炎。 (5)大肠区有痦子、痘痘、斑考虑有便秘,大便不成型。
5、发病原因
中医生命模式—五行(肝)(胆)木
1、肝的主要功能:
(1)主免疫:肝有解毒的功能,它可将酒精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将有毒物质分解为无毒物质和便排 除体外。人的免疫力低下,特别易患病;人体无疫力时,生命将会终止。如喝酒,长期对肝的损 害,造成功能减退,最后变成酒精肝、肝硬化腹水、肝癌,后果不堪设想。 (2)肝藏血:心脏在工作时是将血液推向全身。肝是血液的储存器,它向心脏供血,当人休息时,血 液从全身流回心脏,心脏又将血液从一根静脉流回肝脏。肝功能正常时,可迅速、大量的向心脏 供血,使大脑、四肢、五脏、皮肤及时得到血液的营养,这样才能反应灵敏、有力;肝功能不正 常时,则感到乏力,思维迟钝,所以说,肝是调整血量的。 (3)主谋虑:人是有头脑、有思维的,一个人的判断、思考、处理、决断事情都与肝胆的健康状况有 关系。如果一个人一改过去状况,易怒、多疑、胆怯都应考虑是否肝功能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 (4)主筋:古语说,久走伤筋,筋伤肝衰。肝好筋自柔软,肝不好的人,腿抽筋。 (5)主目:肝胆经络走目,故肝、胆功能差的人眼干涩,小儿近视,糖尿病的人合并肝病时,会失明。 (6)主消化:胆汁是由肝脏分泌进入胆囊和十二指肠,帮助肠道消化、吸收食物,如肝、胆有病,会 出现胆汁上逆、口苦、消化不良、胃胀、腹胀等。

1、心的主要功能:
(3)心主汗:汗为心之液,过多的流汗,会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