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练试题(三)师
高三语文周练3答案

高三语文第三次周练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言过其实“占据了前所未有的地位”错,原文“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
)2.B(以偏概全,有些禅言诗不算是诗歌。
)3.D(曲解原文,原文“寄寓随缘任运”道理的是《冷斋夜话》)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B(3分)(内艰:母亲去世)5.C(3分)(参看翻译标点)6.B(3分)(“留下一只鞋供奉”错,供奉的是赵豫的牌位)7.(10分)(1)挑选谨慎厚道的良家子弟担任官职,用礼法教育他们。
他还均平徭役,节省费用,裁减吏员十分之五(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均徭”、“十之五”各1分,句意1分)(2)松江百姓五千余人上书请求他留任。
巡按御史将此事上报到朝廷,朝廷给赵豫增加两级官俸,命令回松江担任知府(“列状”、“闻”、“二秩”、“还任”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赵豫,字定素,安肃人。
燕王朱棣起兵攻下保定后,豫以生员身分而受命催督赋税,守卫城池。
永乐五年,赵豫被授予泌阳县主簿,未上任又提升为兵部主事,再升为员外郎。
母死守丧,期满复职,洪熙年间晋升为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选拔九个朝中大臣出任知府,赵豫被派往松江府,接受皇帝诏令上任。
当时松江卫军恣意横行,赵豫逮捕了其中最恶劣的,施以杖刑后流放边疆,其余的都服服帖帖。
赵豫为政注重安抚,让百姓休养生息。
挑选谨慎厚道的良家子弟担任官职,用礼法教育他们。
他还均平徭役,节省费用,裁减吏员十分之五。
巡抚周忱有什么举措,都一定先跟赵豫商议。
清军御史李立到松江,专门扩充军队,甚至牵连被征发者的亲戚、同姓,稍有异议,就酷刑拷打,一时人心大乱,申诉冤枉者多达一千一百余人。
盐司稽查盐丁,也连累到其他民户,成为百姓的大害。
赵豫上书极力抨击这些弊端,百姓都因此获救。
朝廷还下令减轻苏州、松江两府官田的繁重的租税,赵豫所管辖的华亭、上海两县减去十分之二三。
正统年间,赵豫九年任满,考核政绩。
松江百姓五千余人上书请求他留任。
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三(2021年整理)

江苏省赣榆县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三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赣榆县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三)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赣榆县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三的全部内容。
2017高三语文周练三试题I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写作,要有语言创新意识.常用的汉字只有两三千个,但是如何▲应用却没有止境。
有创新意识的作者,才有可能让笔下的文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在我们读过的作品中,有些词句的妙用让人▲,有些语言的精美令读者▲,成功的表达无不体现了作者的创新精神。
A.糅合拍手称快刻骨铭心B.糅合拍案叫绝耿耿于怀C.组合拍案叫绝刻骨铭心 D。
组合拍手称快耿耿于怀2。
下列成语中,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穷途末路炮火连天伶牙俐齿口是心非B。
一日三秋怒发冲冠日理万机肝肠寸断C.兔死狐悲百花争艳莺歌燕舞色厉内荏D.如虎添翼口若悬河旁若先人呆若木鸡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我们把思念托付给明月,让那皎洁的月光带着问候飞向那身处远方也在想念我们的亲人。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固然喜欢独处的生活,但是也不拒绝来客,今有好友来访,心中也是满心喜悦.C。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当那些满头白发的游子回归故土时,儿时的记忆在现实中找不到熟悉的痕迹。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暮色降临,月光浮起,微霜点点,远行之人投进旅店,以缓解那行路的颠簸、前程的忐忑.4.某同学从自己所读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第一组:《路遥的世界》《犀利叔本华》《巨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组:《美国校园枪击案》《港独的嘴脸》《IS的兴起》《军国主义的幽灵》第三组:《旧时光里的年味》《消失的脸谱》《怀念瓦当》《奶奶的芭蕉扇》A。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新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区域。
青春就是读诗的旺季,这时的你,内心清澈、葱茏、,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的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够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地跟她走。
A.单纯轻快心甘情愿B.纯粹轻快坚定不移C.纯粹轻盈心甘情愿D.单纯轻盈坚定不移【答案】C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D.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的分析。
D项选自杜牧《齐安郡中偶题》,是拟人。
A项选自俞桂《过湖》,B项选自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C项选自秦观《浣溪沙》,均是比喻。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我们相识几十年,你现在退休要回家乡养老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咱们干了这一杯离别酒!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微风像孩子的手,拂醒一夜沉睡的人们;嗅着窗外桂花香气,倾听着鸟语,感到一天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C.常常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
D.“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都逃脱不了天道的惩罚,从出生就无限接近死亡,这是一条永远改变不了的规律。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境分析。
A项“回家乡”与“无故人”不符;B项季节不恰当;D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指逃脱不了天道的惩罚,不能用于说命运。
4.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我国传统元宵节的一项是A.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B.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新高考语文 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三)教师版

(新高考)2021届好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 文(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约翰·R。
麦克尼尔通过谷歌搜索发现,“人类世”(Anthropocene )一词最早出现于1958年,但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并没有关注和研究这个词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尤金·斯托默提出“人类世”概念,内涵基本一致,但并未引起学界重视。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荷兰科学家保罗·约瑟夫·克鲁岑正式提出“人类世”的概念,2002年,克鲁岑和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尤金·斯托莫在《自然》上联合发表了一篇文章《人类的地质学》明确指出地球已经结束了长达11700多年的“全新世”(Holocene ),进入了人类世。
人类世意味着人类已经成了地质运动的主要力量,并开始成为影响地球生态、决定自身生存的核心因素。
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临界点,全球变暖、臭氧破坏、人口过剩、物种灭绝、森林湿地和耕地减少、新材料导致的环境污染、化肥使用和海洋酸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关于人类世开始时间的界定,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人类世开始于18世纪。
克鲁岑曾将1784年定为人类世的诞生年,因为这一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工业革命由此开始。
工业革命作为人类大规模利用化石燃料的开端,对地球整体的改变巨大,有调查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在1800年以后出现了明显增长。
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三)解析版

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 文 (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宋代的历史呈现着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我们既看到两宋三百年经济、文化、制度建设方面的辉煌成就,也能感觉到王朝末日的苍凉。
一方面有宋徽宗这样酷爱艺术的帝王,对“太平盛世”刻意追求、大肆渲染;另一方面,这个时期实际并非“太平盛世”,而是始终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挑战。
宋代的民庶、士人以及征战于疆场的军队将士,用他们的脊梁撑起了这样一个时代。
这些英雄人物,也有他们的生活寄托。
这个时期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种多重而复杂的生活情境。
②宋代外部压力沉重,就国内政治局面而言,“稳定至上”是朝廷政治的核心目标。
对于民间文化发展、经济事业、社会生活等方面,宋廷因仍自然趋势而未予过多干预。
相对来说,宋代文化环境比较宽松,士人群体活跃,“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正是在这样相对开明、宽松的环境下,宋代社会充满活力,大师、精英辈出。
由这种开放氛围,孕育出一种开创精神。
③葛兆光先生曾说,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巅峰”,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
这两者的区别,简单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
比较唐宋两代都城,能直观感受到两类都市格局和它所呈现的不同气象。
唐代长安城的布局非常严整,而宋代开封相对来说商业气氛比较浓重。
唐代居民住宅区基本上是坊式结构,“坊”在某种意义上接近于封闭的小区。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含教师版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含教师版答案)编者:cxf【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文学类(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故乡的桥李树平我走过许多的桥。
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古老典雅,扬州五亭桥秀丽俊逸,武汉、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观……然而,时时萦绕我心中的却是故乡的那座石拱桥。
这是一座古老的桥,横架在古运河上,一头连着城市马路,一头通向广阔的田野水乡。
也许是设计师一脉相承,这座古桥与赵州桥十分相似,高高的桥背,弯弯的桥身。
桥洞边的石缝里,横逸出青草树枝,随风摇曳,仿佛一位历经沧桑变幻的老人捋着长长的胡须,向人诉说着悠悠岁月。
我不知它究竟造于何时,只知道我们村上和别的村上的人进城,都必定要经过它,登上它那高高的脊背,又总要扶着那石栏杆歇一歇脚,喘一口气,看一看远处的帆影,听一听躺公的号子声……我是经常随爷爷走过这座古桥的。
一副挑担,吱呀吱呀;一条悠长的长满巴根草的泥土路。
一个少年赤着脚跟在挑担老人的身后,不时轻快地雀跃,不时俯身采摘着青草野花。
这就是儿时的我和爷爷。
“要进城了。
洗洗脚吧!”爷爷放下担子。
桥下的水分外清凉,我坐在码头的石块上,把脚荡进水中,让人凉得直缩。
洗罢,总是用脚使劲踢洒几下,再往裤管上擦擦,湿漉漉的脚穿上了干净的布袜布鞋。
爷爷说:“这桥原来名叫‘政成桥’,还是宋朝时大侠白玉堂来这里的时候,给改名叫‘白家桥’,说是只要过桥人说‘这是白家桥’,就给免费吃一碗大肉面。
从此,‘白家桥’就叫开了”……爷爷的故事又给这座古老的石桥增添了几分神秘,我侧身听着,爷爷本就苍浑的嗓音和着桥下哗哗水声一起在桥洞里久久回荡。
高三语文周练三

高2013级语文周练(三)一、选择题(12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流淌./徜.徉匹.敌/否.极泰来积累./果实累.累B.沉疴./百舸.星宿./乳臭.未干纤.绳/纤.尘不染C.阻挠./侥.幸咋.舌/啧.啧有声横.祸/横.生枝节D.粗犷./ 旷.达伺.候/恃.才傲物登载./载.歌载舞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不断扩大,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升学考试的问题日益突出,随迁子女能否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追问愈演愈烈。
筋络速通日前,民众千呼万唤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终于出炉,1200多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终于可以参加异地高考。
在因地制宜的方针指引下,各地异地高考方案原则上将由省级政府在年内制定出台。
A.愈演愈烈 B.千呼万唤 C.出炉 D.因地制宜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完善人才的任用、培养、激励、评价机制,着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B.1979年6月,中方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C.“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
D.红十字会接连陷入信用危机,问题在于我们的慈善机构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整个慈善业制度存在缺陷造成的。
4.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少林活络膏与自然关系的统一,,而这三项论题,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
①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
高三语文周考3(含答案)

高三语文周考三(含答案)姓名:班级:命题:得分:温馨提示:1、本卷卷面98分,卷面清晰整洁2分。
2、选择题答在表格里,否则无效。
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由国人发起的爱心贝雷帽、读书漂流、寻找身边的“活雷锋”、“衣加衣”送温暖等活动,虽然都是很小的倡议,却能积羽沉舟....,助人解困。
B.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均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敦促日本政府认清形势,悬崖勒马....,应立即停止在钓鱼岛的一切侵权行为。
C.苹果公司已于9月12日正式发布新一代iphone5手机,消费者却对此反应平平,由此可见,iphone系列已经不再是炙手可热....的电子产品了。
D.省城某小区出现供暖管网局部“肠梗阻”的情况,导致邻里关系琴瑟失调....,但经物业公司斡旋,居民与供热单位最终携手解决了这一难题。
解析A项,积羽沉舟:比喻小患不及时清除,发展下去也会酿成大祸害。
B项,悬崖勒马: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
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C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含贬义。
不能作“热门”解。
D项,琴瑟失调:比喻夫妇不和。
也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
不能用于其它人物关系。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岳霖先生认为,学生论文出了问题,老师有重大责任,为人为学,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B.不管是股票市场,还是期货市场都上演了翻云覆雨....的行情,次贷危机的深化,使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宏观危机。
C.武汉八月份的天气可以用宋代戴复古《大热》中的诗句来形容,可谓是“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发泼”。
尽管如此,队员们还是抵着流金铄石....、吴牛喘月的气温,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制作现场。
D.一转眼,人到中年,身无长物....,也无长技,只是“岁岁年年一床书,年年岁岁读书人”。
解析B项,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2021年高三下学期周练语文试题(3.6) Word版含答案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6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021年高三下学期周练语文试题(3.6) Word版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这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每年至少两次进村入户,与帮扶群众唠一唠________,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各种困难、各种矛盾,并为他们提供一些________的帮助,已经成为全省四十多万名帮扶干部________般的工作常态。
A.家长里短力所能及家常便饭B.柴米油盐力所能及司空见惯C.柴米油盐无微不至家常便饭D.家长里短无微不至司空见惯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优异成绩的获得,必须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而取得,学到了什么,取决于做了什么,不是教师教了什么。
B.“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发现,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
C.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是从内因驱动到外因推动的一个转变,是学习者情绪状态的一个转变。
D.教师如果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式的作法只会消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学习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A.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B.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C.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D.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长篇非虚构作品《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是刚健沉浑的交响曲,________,________。
高三语文周测三 答案

122018届高三年级语文周测(三)答案一、正确使用成语(每小题2分,共20分。
)1.徇私舞弊: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
曲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做违法乱纪的事。
营私舞弊:营,谋求;舞,玩弄;弊,指坏事。
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做犯法的事。
假公济私:假,借;济,帮助。
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徇私舞弊‛与‚营私舞弊‛词义重,所做之事均触犯法律,‚假公济私‛词义轻,所做之事不一定触犯法律。
答案 D32.刻不容缓:片刻也不允许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答案 B3.‚茫然无存‛是指原来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付之东流‛强调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化为乌有‛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答案 D4.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不胫而走:胫,小腿;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开山始祖: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扪心自问:用4手抚摸着胸口向自己发问。
表示自我反省。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
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答案 B 5.扬汤止沸,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釜底抽薪,彻底解决问题。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多对一;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摇摆不定,一对多。
曲突徙薪,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强调危险;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准备。
得鱼忘筌,达到目的忘了自己的凭借;数典忘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答案 B6.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5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
擦亮眼睛等待着。
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注意三个成语各自的搭配对象。
答案 B 7.‚绘声绘色‛指描绘声音和容貌,多用于说描写或描述得形象生动。
‚惟妙惟肖‛指‚描写‛‚模仿‛得美妙逼真;‚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
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三)教师版

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三)教师版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韩、赵相难。
韩索兵于魏曰:“愿得借师以伐赵。
”魏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不敢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魏。
西门豹为邺令,而辞乎魏文侯。
文侯曰:“子往矣,必就子之功,而成子之名。
”西门豹曰:“敢问就功成名,亦有术乎?”文侯曰:“有之。
夫乡邑老者而先受坐之士,子入而问其贤良之士而师事之,求其好掩人之美而扬人之丑者而参.验之。
夫物多相类而非也,幽莠之幼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玉,此皆似之而非者也。
”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
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
”田子方笑。
文侯曰:“奚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音。
今君审.于声,臣恐君之聋于官也。
”文侯曰:“善,敬.闻命。
”魏公叔痤为魏将,而与韩、赵战浍北,禽乐祚。
魏王说,迎郊,以赏田百万禄之。
公叔痤反走,再拜辞曰:“夫使士卒不崩,直而不倚,挠拣而不辟者,此吴起余教也,臣不能为也。
前脉形地之险阻,决利害之备,使三军之士不迷惑者,巴宁、爨襄之力也。
悬赏罚于前,使民昭然信之于后者,王之明法也。
见敌之可也鼓之,不敢怠倦者,臣也。
王特为臣之右手不倦赏臣,何也?若以臣之有功,臣何力之有乎?”王曰:“善。
”于是索昊起之后,赐之田二十万。
巴宁、爨襄田各十万。
王曰:“公叔岂非长者..哉!既为寡人胜强敌矣,又不遗贤者之后,不掩能士之迹。
公叔何可无益乎?”故又与田四十万,加之百万之上,使百四十万。
故《老子》曰:“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公叔当之矣。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1)下列对文中画虚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B.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C.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D.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参验之的“参”指“检验、验证”,与《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参”相同。
高三语文暑假周练三(2021学年)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18届高三语文暑假周练三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18届高三语文暑假周练三)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18届高三语文暑假周练三的全部内容。
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暑期语文练习三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苏七块冯骥才①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②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
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
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
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③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①。
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
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
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④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
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
2023届高三语文周测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12.24周练一、多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共17分)1.D2.C3.D4.A5.【答案要点】意义:①元宇宙为人类实现最终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路径,极可能带来一个可与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宇航时代具有同样历史意义的新时代。
②元宇宙可以带来便捷的事物办理模式、丰富的休闲娱乐渠道、广阔的知识学习前景和多样的收入增加途径。
需注意的问题:设计顶层规则,防止人们沉迷于虚拟世界不思进取,以致放弃对太空文明的探索,走向歧途;预防可能出现的身心健康下降、奋斗意愿滑坡、生态环境恶化等后果;防止人们行为脱离伦理、道德与法律的约束。
【评分标准】“意义”两个要点,“问题”三个要点,每点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如果答出其他内容,合理即可。
二、课外文言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共18分)6.(3分)D7.(3分)C8.(3分)A9.(3分)A10.【评分参考:本题6分,每条2分,答出3条即可得满分。
素质概括和文中表现各1分。
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合理认识,如“知大计……”等,亦可酌情赋分。
】(答案要点与示例)①存爱才之心:不忍心抛弃才将们难得的才能,希望才将能施展才能惠及天下。
②有识人眼力:在没有任用之前,便能辨别出他们是有才可用可以驾驭的才将。
③会趋利避害:有限制才将的有害因素而利用其有用因素的策略,不求全责备。
④能区别对待:能根据才将的才能、志向小大而在封赏方面采用不同处理方式。
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1-13题。
(共 12 分)11 .C 12 .B13 .答案要点: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病柏、丹凤、鸱鸮三种意象。
②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征了唐朝从强盛到衰落的沧桑巨变;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摈斥在外;鸱鸮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
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国运时局的忧虑。
四、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周考试题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考语文试题2017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卷一、(70分,每题5分)1.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评论家也必须深入生活,否则,评论中隔靴搔痒的现象就难免要出现。
B.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起来。
C.李明和张伟从小就是好朋友,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沆瀣一气,共同进退。
D.在公园路幼儿园“六一”晚会上,小朋友们神气活现的表演,使观看的大人们非常高兴。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B.某些人以“祸起萧墙”来解释巴尔干地区危机的本源,显然是不公允的。
C.李向群在抗洪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新时期的雷锋。
D.坚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反对本位主义,警惕和防止出现以邻为壑的倾向。
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里的防汛抗洪斗争,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B.不管是谁说的,我们必须查它个山穷水尽才是。
C.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满意。
D.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破釜沉舟,调上全部精锐人马,拼力反击,终于反败为胜。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总认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决不会一气呵成的。
B.乐于助人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迂腐。
C.刚才放的那些歌都不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周练试题(三)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红河哈尼梯田,一个流传了1300多年的遥远记忆,终以大气磅礴的气势了世界。
从漫山翠绿到一片金黄再到,一片蔚蓝,不管什么时候去,哈尼梯田总能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和强烈的震撼。
这些随山势地形变化连绵不断的层层梯田,充分着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与变幻莫测,仿佛一曲永不停歇的天地艺术大交响。
A.惊艳云遮雾绕体现 B.惊艳云蒸霞蔚展示C.震惊云蒸霞蔚体现 D.震惊云遮雾绕展示1.B(惊艳:泛指对事物的美妙感到惊异。
震惊:大吃一惊。
根据语境,用“惊艳”更为贴切。
云遮雾绕:形容云雾遮绕。
云蒸霞蔚:云气升腾,彩霞弥漫,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此处形容红河哈尼梯田绚丽的色彩之美,应用“云蒸霞蔚”。
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
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
“展示”侧重客观事实的呈现,“体现”侧重性质与现象的展现。
)2.下列诗句与“鸦带斜阳投古刹”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山深四月始闻莺 B.草将野色入荒城C.渡头鸣舂村径斜 D.腊尽梅梢尽放红2.B(按照“对仗”的规则可知:“鸦带”对“草将”和“腊尽”是主谓短语相对,“斜阳”对“野色”和“梅梢”是偏正短语相对,“投古刹”和“入荒城”是动宾短语相对:可确定选B项了。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鄙人但望先生鼎力相助,能得一枝之栖,就深感大德了。
B.犬子金榜题名,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致谢忱。
C.近日已拜读大作,不胜感慨,尚有几处疑惑,特致函垂询。
D.寄上拙作一本,弟子才疏学浅,错谬在所难免,敬请斧正。
3.C(“垂询”是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这里误用作谦词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记忆,甚至是中华民族的魂。
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①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②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③汉字,为了方便人们记忆④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⑤它由最初的象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A.①③④⑤② B.①③②④⑤C.③①④⑤② D.⑤①③④②4.C(语段的中心话题是汉字,应是先指出它的内涵,再谈它的形成,最后总结它集形、音、义于一体的特点。
排序时注意关联词语“但”“所以”等的搭配和句间一些词语的照应。
)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能使听的人暂时忘记自己的缺陷。
B.外表往往与事实不符,人们却容易被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C.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D.人们往往还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就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5.B(漫画中面对我们的这个人,正笑容满面地对背向我们的人说“你真魁梧”,从表情看,他的话是发自内心的;而背向我们的这个人,其上半身确实足够魁梧,但被挡住的下半身却异常瘦弱。
可见,说话的人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假象,与客观事实不符,他被表象欺骗了。
据此应该选B项。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深父墓志铭王安石吾友深父,书足以致其言,言足以遂其志。
志欲以圣人之道为己任,盖非至于命弗止也。
故不为小廉曲谨以投众人耳目,而取舍、进退、去就,必度于仁义。
世皆称其学问文章行治,然真知其人者不多,而多见谓迂阔,不足趣时合变。
嗟呼!是乃所以为深父也。
令深父而有以合乎彼,则必无以同乎此矣。
尝独以谓天之生夫人也,殆将以寿考成其才,使有待而得显,以施泽于天下。
或者诱其言以明先王之道,觉后世之民。
呜呼!孰以为道不任于天,德不酬于人,而今死矣。
圣人君子之难知也!以孟轲之圣,而弟子所愿止于管仲、晏婴,况余人乎!至于扬雄,尤当世之所贱简,其为门人者,一侯芭而已。
芭称雄书以为胜《周易》。
《易》,不可胜也。
芭尚不为知雄者。
而人皆曰:古之人生无所遇合,至其没久而后世莫不知。
若轲、雄者,其没皆过千岁,读其书,知其意者甚少。
则后世所谓知者,未必真也。
夫此两人以老而终,幸能著书,书具在,然尚如此。
嗟乎深父!其智虽能知轲,然其志未就,其书未具,而既早死,岂特无所遇于今,又将无所传于后!天之生夫人也,而命之如此,盖非余所能知也。
深父讳回,本河南王氏。
其后自光州之固始,迁福州之侯官,为侯官人者三世。
曾祖讳某,某官。
祖讳某,某官。
考讳某,尚书兵部员外郎。
兵部葬颖州之汝阴,故今为汝阴人。
深父尝以进士补亳州真卫县县主簿,岁余自免去。
有劝之仕者,辄辞以养母。
其卒以治平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年四十三。
于是朝廷用荐者以为某军节度推官,知陈州南顿县事,书下而深父死矣。
夫人曾氏,先若干日卒。
诸弟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深父某县某乡某里,以曾氏祔。
铭曰:鸣呼深父!维德之仔肩,以迪祖武①。
厥艰荒遐,力必践取②。
莫吾知庸,亦莫吾侮。
神则尚反,归形于土。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有删改)【注释】①维德之仔肩,以迪祖武:你与道德并肩而行,继承先贤的事业。
②厥艰荒遐,力必践取:无论如何艰难困苦,你都努力去求索争取。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令深父而有以合.乎彼合:迎合B.使有待而得显.显:显达C.觉.后世之民觉:觉察D.书具.在,然尚如此具:全、都6.C(C项,觉:使觉醒。
)7.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志欲以圣人之.道为己任 B.尝独以谓天之.生夫人也C.古之.人生无所遇合 D.兵部葬颖州之.汝阴7.B(B项中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余三项的“之”都是助词,的。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志欲以圣人之道为己任,盖非至于命弗止也。
(3分)(2)于是朝廷用荐者以为某军节度推官,知陈州南顿县事,书下而深父死矣。
(5分)8.(1)他志在把恢复圣人之道作为自己的责任,大概不到死就不会停止。
(2)那时朝廷准许了某些人的推荐,任命他做某军节度推官,主持陈州南顿县的政务,(任命的)诏书下来时深父已经死了。
9.请简要概括作者为王深父的遭遇深表痛心的原因。
(4分)9.志向远大而不被人了解;才华盖世却英年早逝;生不遇于时,死不能扬名后世。
参考译文:我的朋友王深父,他的书完全记录了他的言语,他的言语又足以表现出他的志向。
他志在把恢复圣人之道作为自己的责任,大概不到死就不会停止。
因此他不在小事上廉洁谨慎以使众人满意,他的取舍、行事的进退、任职和辞官,一定要用仁义来衡量。
世人都称赞他的学问、文章和品质才能,但真正了解他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认为他的见解不切合实际,不会迎合时代随机应变。
唉!这正是深父之所以是深父的原因呀!如果让深父迎合别人,那么就不会有这样的他了。
我曾经独自认为上天让这个人诞生,大概会用长寿来成就他的才华,使才华有所依靠而在后世显达,来把恩泽施于天下。
或者诱导他立言来阐明先王之道,使后世之民觉醒。
唉!谁知道现在他在大道上还没有完成天降之任,德行也没有惠泽别人,就死了。
圣人和君子太难被了解了!以孟子的圣明,他的弟子中愿意追随他的只有管仲和晏婴,何况其他人呢?至于杨雄,尤其为当时的人所轻视,他的门人,只有一个侯芭罢了。
侯芭称赞杨雄的书,认为他的书胜过《周易》。
《周易》,是不可能被超越的。
侯芭还是不了解杨雄的人。
而人们都说:古代的人活着的时候不得志,等到他们死了很久以后,后世的人没有不知道他们的。
像孟子、杨雄这样的人,他们都死了一千余年了,可是读了他们的书,了解他们的思想的人还是很少。
可见,所谓后代人会了解他们并不是真的。
这两个人因年老而死,幸而能够著书立说,并且写的著作都在,这样尚且如此。
唉,深父呀!虽然以他的智慧可以了解孟子,可是他的志向没有完成,书也没有写完,就这样早早去世了,这难道不是在今世不被人了解,又不会流传于后世吗?上天生下这个人,他的命却是这样,大概不是我所能够了解的。
深父叫王回,祖先是河南的王氏。
后来从河南光州固始县迁到了福州侯官,作为侯官人已经有三代了。
他的曾祖父讳某,做某官。
祖父讳某,做某官。
他的父亲讳某,是尚书兵部员外郎。
深父的父亲死后葬在颍州汝阴县,因此深父现在是汝阴人。
深父曾经中了进士,补做亳州卫真县的主簿,一年多后就自行辞官了。
有人劝他做官,他就以奉养母亲为理由回绝。
他死于治平二年七月十八日,享年四十三岁。
那时朝廷准许了某些人的推荐,任命他做某军节度推官,主持陈州南顿县的政务,(任命的)诏书下来时深父已经死了。
深父的妻子曾氏,早他几天去世了。
他的兄弟们在某年某月某日把他葬在了某县某乡某里,与曾氏葬在一起。
墓志铭说:唉,深父!你与道德并肩而行,继承先贤的事业。
无论如何艰难困苦,你都努力去求索争取。
从不自卑自贱,从来自强而不自辱。
你的灵魂将返回人间,躯体将掩埋于泥土之中。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
(苏轼《赤壁赋》) (2)廊腰缦回,;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苟以天下之大,,。
(苏洵《六国论》)10.(1)击空明兮溯流光望美人兮天一方(2)檐牙高啄钩心斗角(3)舞榭歌台(4)一尊还酹江月(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