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前言:比金牌更重要的是奥林匹克精神
时值伦敦奥运会,各国运动员在给我们奉献精彩比赛的同时,也给我们演绎了不少谈资和丑闻。比如国羽故意“不给力”打“假球”;吴景彪得了银牌不高兴痛哭称“对不起国家”;周俊在举重台上失手被媒体称为“耻辱”;奥运冠军家乡燃放1小时烟花,而铜牌得主只有2人接机;奥运冠军吴敏霞外公外婆去世8年被隐瞒;孙杨力克韩国劲敌朴泰桓后,媒体把全然失真的狭隘话语当成其获奖感言;奥运冠军被质疑是机器人、吃兴奋剂......等等。
从昔日奥运会参赛国资格都没有,到获得奥运会首枚金牌,我们等待的骄傲与荣耀,终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达到顶峰。然而,仅仅过了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对金牌榜首的位置失去了兴趣,转而思考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内涵,并把视线转移到“国民体育”上来。还有人说:“对一个国家来说,就算能包揽奥运会的所有奖牌,可面对下场雨就不幸惨死的77人的灵牌,那些牌牌立刻变得轻如鸿毛。”——这是国民素质的一种进步,还是“西方阴谋论”不断渗透的可怕结果?
姚明在谈及羽毛球女双消极比赛被取消奥运资格时说:“体育在很多时候体现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公民的价值观,如果一块金牌可以超越我们的价值观的话,那我只能说我们的价值观比金牌低;田忌赛马只是改变了比赛的出场顺序,但马在赛场上跑时是全力的。”
一、比金牌更耀眼的是竞争的的品德
鲁兹•朗:给对手的伟大建议
1936年8月4日上午,柏林奥运会田径场,已经收获百米金牌的美国明星运动员闷闷不乐。杰西•欧文斯,他在跳远预赛里遭遇麻烦,三次试跳机会的前两次全都失败。而东道主有一名跳远高手鲁兹•朗,是金牌的“头号种子”。
欧文斯只有一次机会了,压力笼罩着他的身体。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叫道:“你好,我是鲁兹•朗!”“我是杰西,你好!”两个人握了一下手。“我知道你遇到问题了,或许我能给你一个建议。”要知道,这时朗来和欧文斯说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希特勒就坐在看台上看着。
朗说:“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总是踏不到点上。”朗拿起了一块洁白的毛巾,拉着欧文斯一起走到起跳踏板的前面:“你只要从这里起跳,离开踏板几英寸,就一定可以成功了。”朗拿起了毛巾,放到了距离起跳踏板几英寸的地方,然后向欧文斯挥了挥手,转身离去。欧文斯照着朗的建议做了,最后一次试跳,他果然成功了,而且成绩还不错,险些打破奥运会纪录。
在下午的决赛中,欧文斯第6跳简直完美,8.06米,一举夺魁。这时,第一个向他走过来祝贺的,就是那位金发碧眼、高挑消瘦的德国大男孩———鲁兹•朗,他和欧文斯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范奥斯德尔:把对手送上冠军席
邓肯•麦克诺顿(Duncan McNaughton)和勃•范奥斯德尔(Robert Van Osdel)是同时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并一起参加跳高训练的队友。1932年,他俩分别代表加拿大和美国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的男子跳高比赛。而本届奥运会跳高决赛,又恰恰在这对好友之间展开。当横杆升至1.97米时,范奥斯德尔走近麦克诺顿,向他建议最好改进一下起跳技术:“再用力蹬,你就能跳过去。”正是这条适时提出的合理建议,使麦克诺顿一次跃过1.97米夺得金牌。而范奥斯德尔因第2次才跃过1.97米获得银牌。范奥斯德尔在争夺金牌的关键时刻,给他的对手麦克诺顿一个有用的忠告,将对手送上冠军席位的美德,
以及麦克诺顿获胜后坦言,自己获得的金牌,有一半的功劳要属于范奥斯德尔的故事,成为了本届奥运会的美谈。
更为让人感动的是1933年的一天,麦克诺顿停放在自己车库里的车被盗了,由于前一天拿着金牌到朋友家做客,回家将金牌遗忘在车上。所以当清晨发现自己的车连同金牌被盗后,麦克诺顿后悔万分,虽然当时就报了警,但警方没能帮他找到被盗的金牌。得知此消息后,范奥斯德尔就以自己的银牌为模子,找工匠用黄金复制了一枚金牌送给麦克诺顿,使得这段体现奥运友谊传奇的佳话传诵至今。
希尔和莱赫蒂宁:胜利是暂时的,而友谊长存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芬兰终于在5000米赛中获得了他们在长跑中的第一枚金牌。参加这项比赛的芬兰选手劳里•莱赫蒂宁是夺标呼声最高者。他曾以14分17秒的成绩创世界纪录。可是这次他却碰上了“黑马”——美国的拉尔•希尔。在最后阶段时,希尔稍稍落后,起初他想从内侧超过对手,后来又想从外侧超过去,但每次都受到了芬兰人的阻挡。看台上发出了吼叫声,指责莱赫蒂宁。
最后,莱赫蒂宁和希尔同时跑到终点,成绩都是14分30秒。美国人抗议,要求取消莱赫蒂宁的资格。发奖仪式拖了很长时间,最后由裁判长、美国的古斯塔夫斯•柯尔比一槌定音,判莱赫蒂宁为冠军。事后,莱赫蒂宁向希尔表示歉意。发奖时,莱赫蒂宁请希尔和他一起站在冠军台上,但后者婉言谢绝了。莱赫蒂宁将一枚有芬兰国旗图案的纪念章别在希尔的运动衫上,希尔也回赠了一枚。胜利是暂时的,而友谊则是长存的。
涅莫夫:失了冠军却赢了世界
雅典当地时间2004年8月23日,在雅典奥运会男子体操单杠决赛中,出现了令人震惊而感动的一幕。28岁的俄罗斯老将涅莫夫第三个出场,他在杠上一共完成了连续6个空翻和腾越,非常精彩,只是落地往前跨了一步。他征服了观众,但是裁判只给了他9.725分!而一个马来西亚的裁判只给了9.600分!他排在最后一位。
此刻,体操史上少有的情况出现了:全场观众愤怒着站起来,报以持久而响亮的嘘声,现场许多观众舞动不同国籍的旗帜,不停地喊着“涅莫夫”的名字。观众的抗议,使得比赛无法进行下去。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和仲裁马上进行交涉。交涉的结果竟然是改判!这似乎更证明了9.725分的无理。然而,改判后的9.762分也不能让观众满意,而且使得观众的嘘声更加理直气壮。不同国度的观众结成了同盟,各国的国旗,俄罗斯的、意大利的、巴西的……不同的旗帜飞舞着。俄罗斯教练也在看台上不停地挥舞手势,表达自己的愤怒。
现场一片沸腾,奥运比赛已经休克10多分钟,为了顾全大局,涅莫夫不得不重新回到场地上,高举手臂感谢观众的支持,同时伸出左手食指做出禁声的手势,请求观众给下一个选手一个安静的比赛环境,观众理解和尊重他们心中的英雄涅莫夫,骚动很快平静下来,比赛继续进行。涅莫夫失去了金牌,但他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赢得了世界。
受到尊重是每一名参赛者应得的荣誉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50公里古典滑雪比赛共有64人参加,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巴西人潘纳被单独编组排在最后1个。他要在第一个人出发32分钟后才能上路。组织者命令跟随的志愿者注意他的动作,如果犯规就把他罚下。比赛共分3圈,每圈长度约16.7公里。很快,所有选手超过潘纳一圈,在他们冲过终点时,潘纳才刚离开体育场开始最后一圈。
冠军已领完鲜花,但观众并没有离去。一个志愿者问道:“你们真的要看到巴西人回来?”一名观众回答:“当然,这是他至少应该得到的东西。”
最终潘纳回来了,人们挥舞着各国国旗,像欢迎冠军一样欢迎他。当他最后冲线后摔倒时,欢呼声震彻云霄。一个志愿者写道:“当我在闭幕式上听到那句关于奥运精神的话时,我不再认为那是句空话。”
“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