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复习资料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价定律:一价定律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指的是任何一种商品在不
同国家以同种货币表示时价格都相等。
2、购买力平价: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3、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4、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
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5、绝对优势原理: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
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
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6、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用其所提出的投入——产出
分析方法检验美国进出口是否符合H—O理论所提出的(1分),按照H—O理论,美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1分),但是,里昂惕夫经过检验计算得出,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刚好与H—O相反(1分)。因此,人们把这个理论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围绕里昂惕夫之谜,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1分)
7、比较优势原理: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较另一国没有效率,仍然可以进行双赢
的贸易(1分)。第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绝对劣势较小的产品,而进口其绝对劣势较大的产品(2分)。另一个国家则进行相反的贸易(1分)。
8、贸易乘数:指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2分)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带动
国内要素的优化配置,可以对国民经济带来乘数倍的效应。(2分)。
9、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勒纳在马歇尔的国际收支调节乘数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结果
(2分),指的是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如果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货币贬值就能使一国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由逆差变为顺差(2分)。
10、重商主义理论:金银是国家财富的象征,因此一个国家应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尤其是奢侈品的进口,以鼓励金银的流入,限制金银的流出。
11、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
合。较高的曲线反映较高的满足程度,较低的曲线反映较低的满足程度。社会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为负,而且互不相交。
12、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各贸易参加国之间的要素报酬(利息、
地租、工资)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即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这样一来,国际贸易就成为了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品。
13、需求偏好相似论:林德于1961年提出,认为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
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该国将会进口国内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少数人所需要的那些商品。根据这种“相似偏好”或“重叠需求”的假设,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
14、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
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赋。关税作为国家税收的一种,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5、边际替代率: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单位X而必须放
弃的Y的数量。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并且随着该国的消费组合沿该曲线下移而下降。
16、罗伯津斯基定理: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
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17、有效关税保护率:也叫有效关税率,是指对某个工业每单位产品“增值”部分的从
价税率,其税率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
18、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在一定时期内,规定一定数额
的进口配额,对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这实际上限制或禁止了超过配额以外的商品进口。
19、机会成本: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生产一单位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
产量。
20、边际转换率:就是多生产一单位X而少生长Y的数量。故边际转换率可用来表示X
(横轴上的商品)的边际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X对Y的边际转换率可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该点的斜率来表示。
21、特定要素模型: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
相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
22、技术差距模型:认为贸易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解释某类贸易发生的原因。工业
化国家之间贸易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新产品和新工序的引进。这使得发明厂商和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处于垄断地位。这种暂时垄断地位通常是建立在为鼓励发明创造而授予的专利或版权基础之上的。新产品总是在发达国家首先诞生,其他国家由于技术差距,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模仿性生产,在这一段时间内便存在着贸易的机会和可能了。
23、普通优惠制:发达国家承诺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
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
24、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使用期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
合。
25、孤立均衡:在不发生对外贸易的条件下,当一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曲线所允许的最
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时,该国就达到了均衡状态,这发生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的位置上。两条曲线在切点的公切线的斜率给出了国内的均衡相对价格,反映了该国的比较优势。
26、要素禀赋论: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
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简而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27、产业内贸易:指一个国家既出口同时又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一产品的中间产品的贸
易现象称为产业内贸易。
28、最惠国待遇:它规定缔约国双方相互间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待遇,
同样适用于对方。
29、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SS理论):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
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30、特定要素:是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31、反补贴税:又称抵消关税或补偿关税。它是对直接或间接接受任何补贴或奖金的外
国进口货物所附加征收的一种关税。
32、看涨期权:期权购买方在合约期满时或在此之前按规定的汇率购进一定数额外汇的
权利。
33、造市者:大规模地从事某种货币或外汇业务,并能操纵市场行情的交易者(外汇银
行和投资基金)。
34、经常帐户差额:一个国家流出与流入的资源价值,不仅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