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发展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浅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根据统计数据,东北三省的农业机械使用量、机具配备率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在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中均位居前列。

特别是黑龙江省在农机化方面的投入更是全国之最,农机具配备率达到了61%以上,农业机械使用总动力占全省农业总动力的比例也达到了7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东北地区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机化设备老化严重。

东北地区大部分的农业机械化装备都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引进的,许多设备已经使用了30年以上,技术落后,性能也逐渐衰退。

2.农业生产结构单一。

东北地区主要以谷物和豆类作物为主,种植面积相对较大,而其他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较小,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化也限制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3.部分地区农业发展滞后。

东北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较高,但是部分地区农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对机械化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低。

三、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1.加大投入。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加速更新和改进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优化产业结构。

应该深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各类作物和畜禽产品机械化生产。

3.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农机合作社、农机家庭工程等服务机构,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4.推广新技术。

大力开展农业智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生产。

5.促进产学研用。

政府、高校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研发新型农业机械化产品和技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

黑龙江省农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农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了稳健 发展 趋势 。
模 、水 平 和生 产能 力 等方 面都 已具有 相 当 的实 力, 并 形 成 了哈尔 滨拖 拉 机厂 、 佳 木斯 联 合 收割 机 总厂 、 佳 木斯 北 方 机械 厂等 一 大批 农 机企 业 。
特别 是改 革开 放 的 2 0多年 . 黑 龙 江省 的农 业机 械化 得 到 了巨大 的发展 。 到 2 0 0 6年 底 。黑 龙 江 省 农 机 总 动 力 为
设备 还配 有 G P S卫 星定位 、 卫 星导航 系统 。 能进
h m 。三是绿 色粮 食作 物种 植 面积增 加 。全 省无
公 害 和绿 色 食 品种 植 面 积发 展 到 5 6 0万 h m 2 和 2 7 7万 h m 2 , 同 比分别增 长 4 0 %和 l 8 %。
2 黑 龙 江 省 农 业 机 具 发 展 现 状
建 了具 有 东 北 特 色 的农 业 机 械 化 生 产 方 式 . 农
科 学整合 后 向农业 机械 化投 入 。2 0 0 3 ~ 2 0 0 6年 .
全 省各 级 政府 和 部 门共 投人 农 业机 械装 备 更新
业 机 械 化 水 平逐 步 提 高 , 8 0年代 田间作 业 机 械
兴 凯 湖 等 3大平 原 和 松花 江 、 黑龙江、 乌 苏里 江
及 绥 芬 河等 4大水 系 。土壤 肥 沃 , 水资源充足, 农 业生 产 条件优 越 , 而且 耕 地平 坦 , 集 中连 片. 适 合 于机 械 化耕作 。 全省 耕地 面积 1 1 7 0万 h m z , 是
全 国耕地 最多 的省 份 。同时粮食种植结构进一步

2 5・
资金 累计达 4 . 2 1 2亿 元 。

黑龙江省农村农机维修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农村农机维修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术等因素 , 常常将修 理规模 定位 在“ 的位 置上 , 求利 润 小” 追 最大化。搞机械加工就不会 电焊 , 校油泵就不搞 加工。专项
农 机” 的农机化发展思路 , 服对 农机 维修管 理意识 上的松 克 懈, 把维修业做大做强 , 一定会抓 出成 效。
2加快农机 维修 管理 法规 的建设 .
机 管理部 门抓好农机维修业管理这一神 圣职责 , 好农 机维 做
分割 , 机的社 会化经 营不 能覆 盖整个农 业生 产 , 得农 机 农 使 结构 小型化 。党 和政府 的利农 、 惠农政策使部 分富裕起来 的
农户 , 购买农机 具从 事农 机社会 化服务 的积极 性空前 高涨 ,
修 业的管理工作 , 是保 障农 机维修经 营者和使用者合 法权益 的关键所在 , 是促进农机化健康发 展的客 观要 求。农 机维修 业是一个 服务性行业 , 对如 此众 多的个 体小企 业 , 想严 面 要 格按照有关 规定对农 机维 修业进 行 管理 , 其难 度大 , 法难 执
从业 人员。这些 人员 文化程 度低 , 有经过专 门的培训 , 没 初
消协 , 或是技术监督部 门才能有效进 行。制订好管理法 规是 执法的强有力法律依据 , 维修 业管理 走上 制度化 、 范化 是 规
的根本保证 , 农机维修业呼唤法制化 管理 。
3 转 变 工作 方式 .
要从管理型走向管理服务型 。要做好 这一工作 , 首先要 树立 以人为本的思想 , 实行 人性 化管理 , 立管理 就是 服务 树
随着农 机化水平 的进一步提高 , 机维修业也得 到了迅 农 速发 展。截止 到 20 底 , 05年 黑龙 江省农 机修理 厂及修 理点
已发展到 33 , 中股份制 或股份 合作社 26 ; 业人 62个 其 6个 从

加快振兴黑龙江省农机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加快振兴黑龙江省农机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二是 对 俄 农 机 出 口逐 年 增 加 。 近年 来 , 俄 罗斯 对 农 业 机 械化 发展 特别 重视 ,广 袤 的耕 地 需 要 大 量 的农 业 机械 。俄 远东 地 区气 候 与 我 省 相 近 . 农 机 产 品 的 性 能 、 对
新 产 品 开 发 滞 后 .部 分 市 场 前 景 看 好 的 新 产 品 产 业 化 进 展 不 快 .迟 迟 不 能 形 成
勃 农 兴 达 等 一 批 实 力 强 、潜 力 大 的骨 干 农 机 企 业 。其 中 , 翰 一 尔 佳 联 收获 机 约 迪 械 有 限 公 司是 国 内唯 一 能 够 开 发 生 产 大 中小 系 列 联 合 收 割 机 的现 代 化 农 机 制 造 企 业 .拥 有 全 国唯 一 的 主机 和整 机 试 验
推 动 现 代农 业 发 展 的 需 要 .也 是 振 兴 黑 龙 江省 装 备 制 造 业 的 一 项 重 要 任 务 。

台 , 套 农 具 近4 套 , 计 到 “ 二 五 ” 配 万 预 十 末 全 省 年 农 机 流 通 额 将 达3 0 元 。 省 0亿 我 已经成为 国内外农 机企业 的必争之地 。
价 格 优 势 。三 是 吉 林 、 宁 、 辽 内蒙 等地 都
在 推 进 土 地 连 片耕 作 . 大 型农 机 具 需 求 逐 年 增 加 。而 国 内农 机 制 造 多 以 中小 型
农 机 为 主 ,1 马 力 以 上 农 机 具 生 产 , 20 在 我 国还 为 数 不 多 。 等等 这 些 都 为我 省 农 机 制 造 业 提 供 了大 发 展 的机 遇 。
二 、 黑 龙 江 省 农 机 制 造 业 面 临 的发
展 机 遇
黑 龙 江 省农 机 制 造业 起 步 于 2 世 纪 0

黑龙江省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省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省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5期吴狄(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运用大省。

黑龙江省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核心,以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购机补贴、农机深松整地和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突出关键部位关键环节,深入实施大农机发展战略,促进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加快了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为我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黑龙江省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1.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截止到2013年末,全省农村农机总动力达到4015万千瓦,比2012年同期增长7%;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42.3万台,比2012年增长3.4%,其中50以上、80马力以上、10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保有量分别达到达到10.55、4.3、2万台,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2%、23%、40%;配套农具保有量达到211万台(套),比2012年增长了4%;联合收获机数量达到7.6万台,比2012年增长了14%;机动水稻插秧机达到14.1万台,比2012年增长了12%。

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其中我省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均居全国首位。

2.田间作业水平稳步提升2013年我省农村机耕水平达到99.1%,比2012年提高0.5个百分点;机播机械化程度达到94.5%,比2012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水稻机插程度达到88.2%,比2012年提高4.6个百分点;机械收获机械化达到70.1%,比2012年提高5.7个百分点,其中玉米机收程度达59.3%,比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水稻机收达到86.5%,比2012年提高6.3个百分点。

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1.8%,比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省农机作业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情况和对策分析

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情况和对策分析

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情况和对策分析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边疆省份之一,是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黑龙江省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情况1. 基本情况黑龙江省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黑龙江省工业体系中的制造业占据了重要地位,涉及农业机械、轻纺、食品、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制造业在黑龙江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发展现状近年来,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特别是在装备制造、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哈尔滨市的工程机械产业、大庆市的石油设备制造业、齐齐哈尔市的食品加工业等都有较大的发展。

黑龙江省还积极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3. 存在问题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依然占据较大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其次是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投入较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再次是环境污染问题,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排放严重,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最后是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薄弱,产品营销和品牌形象相对滞后,国际影响力不足。

二、对策分析1. 转型升级黑龙江省制造业应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2. 增强创新能力黑龙江省制造业应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治理环境污染黑龙江省制造业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制造,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环境压力。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需求。
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的技术创新能力 较弱,自主研发能力有限,导致高 端产品过度依赖进口。
装备使用效率不高
由于缺乏科学的操作和维护知识, 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效率不高,影 响了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01
02
03
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服 务体系尚不健全,缺乏专 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和人才 。
详细描述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机服务组织数量较少,服务能力有 限。同时,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较低,导致农机资源浪费、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 。此外,农机维修、配件供应等配套服务也相对滞后。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总结词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详细描述
等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
02
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服务监管
03
加强对服务机构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服务规范、公正、透明。
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鼓励企 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
推广先进技术
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设备,提高农 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效益。
详细描述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以小型农机具为主,这些农机 具功能单一,作业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同时,大型、高效、智能的农机具相对较少,无法充分发 挥农业机械化的优势。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总结词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表现为农机服务组织化程 度低、农机服务能力不足等。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现状:
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机械产业规模逐年扩大。

2. 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农业机械行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国外技术,实现了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如智能化、自动化等。

3. 企业竞争激烈: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农业机械行业,竞争激烈。

存在问题:
1. 技术水平相对滞后: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但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2. 产品结构亟待优化: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精细化产品仍然较少。

3. 农机服务不足:农民对农机技术的了解程度较低,配套的维修服务和技术支持体系不完善。

4.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一些农业机械使用燃油或电能,容易产生大量排放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策建议:
1. 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大对农业机械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强创新,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2.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向高端、精细化产品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机技术培训的投入,推动建立健全的农机配套服务网络,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和维修支持。

4. 推动农机绿色化发展:加强对农业机械环保技术研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和推动绿色发展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发展对于该省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1. 产业结构单一黑龙江省的制造业主要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农业机械、煤矿机械、水泥、化肥等传统行业占据主导地位,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产业结构单一的情况使得黑龙江省的制造业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2. 技术水平落后由于长期以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不足,黑龙江省的制造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创新能力。

这不仅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3. 人才短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然而黑龙江省的制造业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

一方面,大量的优秀毕业生选择了外地或者国外的就业机会,黑龙江省自身的高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也缺乏与制造业相关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投入。

4. 环境污染严重传统的重工业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和废气、废水排放,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的环境质量。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国内外市场的环保要求,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对策建议1. 转变产业发展模式黑龙江省的制造业应当逐步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

可以采取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等手段,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黑龙江省的制造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技术创新项目、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等方式,促进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因此应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与制造业的合作,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农业工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业工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业工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农业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工劳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机械设备的种类日益丰富,机械化作业的范围和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上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

农业机械设备种类齐全。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种类已经非常丰富,涵盖了耕种、播种、收割、种植保护、灌溉排水、畜牧养殖等多个领域。

这些机械设备不仅丰富了农业机械化的工具箱,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设备的改进升级,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已经从传统的人力劳作逐步转变为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大中型农机已经在农田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机械设备更新换代较慢。

由于农机设备技术更新换代周期较长,加之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农机设备更新换代较慢,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速度不够快。

2. 农业机械化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很多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农机合作社和维修站,导致农机设备维护和维修困难,影响了机械化作业的正常开展。

3.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农机设备规模相对较小,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相对较低。

推进黑龙江垦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推进黑龙江垦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农 机 化推进黑龙江垦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崔少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农业现代化重要标志。

黑龙江垦区多年来坚持推广应用现代农机装备和农机化新技术,大力推进数字农机建设,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垦区农机化发展现状(一)发展成就1.农机装备水平稳步提高。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具有“马力大、技术新、效率高、管理严”的特点。

截至2020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127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9.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通过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全程高标准精细化耕作、集约化生产,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2.农机使用效率不断加强。

黑龙江垦区充分发挥土地集中连片、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不断加强农机装备使用效率。

在农业机械化保持高水平前提下,亩均配备动力仅为0.26千瓦/亩,远低于全国0.59千瓦/亩的平均水平。

由于农机装备水平和效率的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3.农机管理标准不断提升。

黑龙江垦区在农机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坚持“六统一”和“七加强”管理模式。

通过标准化管理,有效增加了机具使用寿命,提高了维修服务水平,规范了农机作业标准,提升了农机经营效益。

4.数字农机建设取得成效。

黑龙江垦区大力推进数字农机建设,筹备建设农机信息整体管理平台。

2020年建成了6个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在水田育秧、整地、插秧、施肥施药、收获等环节,旱田耕整地、播种、中耕、植保、收获等环节,实现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无人化。

(二)存在问题一是农机化发展不平衡,机械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上差距较大,不同作物机械化也有很大差异,经特作物、畜牧生产机械化程度偏低;二是农机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十分突出,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三是农机一次性投入大、使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农机社会经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没有配备专业化农机推广机构和专职推广人员;五是农机场库棚基础建设亟待加强,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机场库棚等基础设施存在不同程度老化、损毁情况。

浅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东北地区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技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对于机械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比如技术水平不高、农民缺乏相关技能、农机服务体系不完善等。

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促进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健康发展。

【背景介绍】中关于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将在接下来进行详细讨论。

1.2 问题提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但目前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种种问题和障碍。

传统的耕作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生产整体水平低,缺乏科技支撑,导致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困难。

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农业生产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困境,需要更多的机械化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机械化水平不高也成为农业生产的瓶颈。

缺乏有效的政府支持和投入,更是制约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必须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建议,推动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健康发展。

1.3 目的和意义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深入研究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对于推动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加强科研力量、提升技术水平,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农民培训,促进技术推广,推动产业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从而有效推动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为东北地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黑龙江农机技术装备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黑龙江农机技术装备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黑龙江农机技术装备的现状及发展策略黑龙江是中国农业大省,农机技术装备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黑龙江农机技术装备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黑龙江农机技术装备的现状1. 机械耕作设备多样化。

黑龙江农业生产主要以大田作物为主,目前机械耕作设备主要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业喷洒机、播种机等。

尤其是拖拉机的普及率和使用率排在全国前列,机械化水平较高。

2. 农机设备相对老旧。

虽然黑龙江机械化水平较高,但部分农机设备相对较老旧,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3. 农机设备使用率不高。

虽然黑龙江农民普遍认识到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但由于农机设备更新换代缓慢、维修成本高、技术操作复杂等因素,造成农机设备的使用率不高。

二、黑龙江农机技术装备的发展策略1. 提升农机设备的技术水平。

加大农机技术研发力度,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机技术装备,加强自主创新。

开展农机设备智能化、自动化研究,提高农机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和生产效率。

2. 支持农民购买新型农机设备。

鼓励农民通过补贴、贷款等方式购买新型农机设备,提高农机设备的覆盖率和使用率。

推动农机设备的更新换代,淘汰老旧设备。

3. 加强农机设备的技术培训。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和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熟练掌握新型农机设备的操作技术和维修技能,提高农机设备的利用率。

4.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完善农机设备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售后服务,提供设备维修、配件更换等服务,解决农民使用农机设备遇到的问题,提高农机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5. 推动农机技术装备与现代农业发展紧密结合。

促进农机技术装备与农业生产需要的紧密结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需求,发展适应性强、高效节能的农机技术装备,推动农机化、智慧农业的发展。

6.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机技术装备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购买新型农机设备的积极性。

黑龙江省有机农业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有机农业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推进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有机农业生产模式过渡转型。

但是,从当前有机农业发展现状来看,黑龙江省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有机农产品知名度低、有机农业生产成本偏高等问题,制约着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必须立足于本省农业资源优势,建立健全有机农业管理体系,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出有机农业规模化效应,持续扩大本地区有机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

一、黑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1、耕地条件优良黑龙江省的自然资源丰富,土地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良好,使得黑龙江省具备得天独厚的有机农业发展优势。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4.9%,耕地面积位居全国首位,约1584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远远高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

从耕地质量和气候特点上来看,黑龙江省垦区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丰富,高达38%,并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本省发展有机农机提供了有利条件。

2、农业规模优势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近年来的主要农作物产量位居全国产量第一,并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趋势。

全省大中型农用机械设备拥有量和利用率稳居全国首位,并且全省积极建设生态环境示范区,不断扩大有机绿色农作物种植面积,为本省发展有机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有机农业产业已经成为本省的支柱性产业,2018年绿色食品认证2700个,共131万户农户投入到有机农业生产中,并且全省的绿色有机加工企业产量达到1800万吨,为本省持续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黑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1、土壤质量下降在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用量逐年升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尽管黑龙江省农业部门积极倡导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但是未能有效改善这一现状。

据调查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的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从2011年的0.4393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0.5321万吨,单位面积化肥用量从2011年的12.8642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16.3349万吨。

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业机械行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力成本效益。

以下是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发展现状:
1. 农业机械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需求稳定增长。

2. 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农业机械的升级换代。

3. 农业机械产品种类丰富,覆盖了耕作、播种、收割、灌溉等多个环节。

4. 农业机械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

存在问题:
1. 部分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机械使用率不高。

2. 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产品性能不稳定。

3. 农机供应链短板问题突出,配件供应不及时、维修能力薄弱。

4. 部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操作和维护知识有限。

对策建议:
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提高农民对机械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2. 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管,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完善农机供应链管理,加强配件供应保障,提高维修服务水平。

4.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他们对农业机械操作和维护的技能水平。

5. 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农业机械技术创新,提高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也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升农业机械行业整体水平。

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全面进步的重要体现。

近来来,我国对农业机械化的高度重视,使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

深入分析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并采取有力的对策积极改进我国农业机械,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简述了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行业;农业机械化;创新1.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现状概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从而使农村的内需市场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尤其是我国政府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例如农机购置补贴等,使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农业机械行业空前繁荣。

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2010年总产值高达2838亿元,其中进出口总额出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出了重要力量。

农业机械行业的迅速壮大,加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例如,我国在进行主要农作物耕作以及收割中,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2010年出现了历史新高(农业机械化水平>52%),这表明我国农业生产转变了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机械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2.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解析当前,我国农业机械生产规模企业较多,生产产品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但由于装置技术的滞后以及核心部件的缺乏,加之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等的开发不深入,从而使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生产产品的技术水平偏低,高端产品严重匮乏。

目前,多数农机具同质化问题突出、技术水平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2.1.高端产品空白,关键技术紧缺在我国当前的农业机械行业中,多数大型复杂的农业机械装备以及高端、核心的机械装备零部件都过分依赖于进口,从而使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在生产智能化产品以及精准作业的农业机械设备领域具有较多的空白点。

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 ●l 笆 经圜 薯 — j 匕 , ●— 匕 :墨 ■ : 空 ,a
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 帅 刘 文 勇 ,
(. 1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 院,哈尔滨 10 8 ; 黑龙 江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5 0 82 . 哈尔滨 10 8 ) 5 0 0
文 摘 编 号 :0 5 9 3 ( 0 )4 0 5 一 A 10 — 1 X 2 1 0 — 1 3 C 1 摘要 : 型农 机装 备制 造 产业是 为农业 建设 提供 技 术装 新 备 的基础 性产 业 ,是 现代 装 备制 造 业的 重要 组成 部分 。 这一 产业 的发展 , 是黑 龙 江省 实现 农业 现代 化 的前提 和 保障 。加 快发展 新 型农机 装备 制 造产 业 , 对推 动 黑龙 江 省 产业 结构 调 整 和老 工 业基 地 振 兴 具有 重 要作 用 。 当 前 , 龙 江 省农机 装备 制 造 业存 在诸 多问题 , 黑 应对 此 加 以分析 并研 究 出相应 对策 . .
( ) 强技 术开发 与创新 能力建设 一 加
平, 工艺技术落后 。黑龙江省农机企业人均年产值 约为 2 0万 元 , 东省 为 3 山 5万 元 , 国外 发 达 国家 为 20万元 。而且 ,黑 龙 江省缺 少 为规模 企业 配套 企 0 业 。除 美 国独 资 的佳 联迪 尔公 司外 , 其余 都是 中 、 小 企 业进行 小而全 的生 产 , 内外 市场 占有率 很低 。 国

了科 研力 量 。由于 农机 企业 工 作 环境 比较 差 , 活 生 待遇 偏 低 , 仅 留不 住 现 有 的 技术 人 才 , 且 也 令 不 而 农 机 专业 的大学 毕业 生 望 而却 步 。 同时 出现 了 “ 雁 南飞” 的局 面 。如北 安 市农 机操 作 人员 的科 学 文 化 素质 、 作 技 能 还 比较 低 , 机 化 新技 术 的普 及 率 操 农 还不高 , 特别是精通跨 区作业 、 农机合作社管理等 方 面 的能人还 比较 少 。我们 急需 构建现代 农 机人才 团队 : 支 政 治坚 定 , 风 正 派 、 行 有 力 、 理 有 一 作 执 管 方 的农 机 管 理 队伍 ; 支 驾 驶 操 作 技 术 过 硬 、 质 一 素 精 良 、 撑 有 力 、 导 有 方 的 技 术 队伍 ; 支 会 经 支 指 ~ 营、 讲诚信 、 有威望 、 善管理的农机作业服务队伍。 ( ) 四 农机 装备 制造 业 自主创 新 能力不足 我 国农 业 生产 所 需 的农 业 机 械 已经 基 本 实 现 自给 , 形成 了较完整的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链 , 已发 展 成 为 农 业装 备 生 产 大 国 , 值 得 注意 的是 , 国 但 我 并 非是 农 业装 备 制造 强 国 , 国外先 进 国家差距 还 与 在 加大 。 目前 , 黑龙 江 省 这样 的骨 干农 机 装备 制 像 造 大 省 使 用 的 生产 设 备 大 部 分 仍 是 2 0世 纪 7 0年 代 以前 的 , 新度 系数 仅 在 03 右 , .左 使得 产 品质 量不 高 , 产效 率低 。 生 目前 制 约 黑龙 江 省农 机 装 备 制 造 业 自主 创 新 能力提升的障碍性因素主要是 : 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原 创 性 技 术极 度 缺 乏 ; 知识 产 权保 护 不 力 ; 机 农 装 备 制 造 企业 利 润 很 低 , 业 自身 积 累不 足 , 力 企 无 进 行 大 范 围 的 设 备 更 新 、 术 改 造 ; “ 业 为 主 技 以 企 体 、 场 为导 向 ” 市 的新 型产 学 研 机制 尚未 完 全确 立 ; 不 阿规 模企 业 之 间技 术 优 势 互 补 的科研 分 工 渠道 和机 制还 比较欠 缺 ; 机 装 备 的 共 性 、 益 型 技 术 农 公 的研 发难 以持续 有效 地开 展 。 二、 黑龙 江省 农机 装备 制造 业发展 对策

农业机械管理现状问题及安全生产对策

农业机械管理现状问题及安全生产对策

农业机械管理现状问题及安全生产对策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

本文将从农业机械管理现状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安全生产对策,以促进农业机械管理水平的提升。

1.管理现状问题(1)机械设备使用率低。

由于一些农民缺乏科学合理地使用农业机械的方法和技能,导致农业机械使用率低下。

一些农民在购买农业机械时,存在追求品牌和功能齐全的心理,而忽视了自己的农田面积和实际需求,导致农业机械无法充分利用。

(2)维修保养不及时。

农业机械使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容易出现故障。

一些农民缺乏对农业机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意识,导致机械故障频繁发生。

而且,农民在故障处理上不懂技术,只能通过简单的修补来应付,不但效果不好,还存在安全隐患。

(3)过度负载使用农业机械。

由于一些农民贪图省力省时,对农业机械的负载能力没有准确掌握,过度负荷使用农业机械,这不仅会导致机械磨损加速,还会导致机械故障和发生事故的风险增加。

2.安全生产对策(1)加强农业机械安全教育培训。

通过开展农业机械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业机械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在培训中,可以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农民掌握基本的机械操作技能和维修保养知识。

(2)制定完善的机械设备使用政策。

在机械设备使用政策中,明确规定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程序和标准。

加强机械设备的引进和更新工作,鼓励农民选用安全性能好的农业机械,并加强售后服务,提供维修保养指导。

(3)加强农业机械的定期维修保养。

制定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零件,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4)加强对农业机械的监督和检测工作。

建立农业机械的安全监测机制,定期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5)强化农民的安全生产责任。

通过加大对农民安全生产责任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浅谈黑龙江省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浅谈黑龙江省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和点 滴 经Βιβλιοθήκη 验摸 索 着修 理 的。 2 点 多 、 广 , 模 小 . 面 规
点 多, 面广是 黑 龙 江 省 目前维 修 行 业 的一 个 主 要 特点 。几乎 每 一个 村都 有 农 机 维 修 点 , 镇 和 县 乡 的农 机 维 修 点经 常是 一条 街遍 布 的形式 存在 。 门面 破 旧 、 模小 是这 些 维修 点 的一个 主要 特点 , 些维 规 一 修 点 没有 必需 的维修 场地 , 常在 门前 摆摊设 点 。 经 3 维修 点 同时进 行 维修 与 配件销 售 . 当前 维修 行 业 的一个 很大 的特 点是 维修 点 在为 用户 维 修 农机 具 的 同时 , 售 农 机 配件 。在 这 种 情 销 况下 , 配件 的质量直 接影 响着维修质量的好坏 。而 些 维 修 业户 为 了 降低 维 修 成 本 , 求 利 润 的最 大 追 化 , 用一 些 “ 使 三无 “ 件进 行换 件修 理 , 得 维修 质 配 使 量无法保障, 因此修理质量而 引起 的纠纷也时有发
黑龙 江 省农 机 维修 行业 现状 1 维修 技 术水 平低 、 . 设备 陈 旧

修质量差 , 达不到节约能源 , 降低消耗的 目的, 也使 得黑 龙 江省 的农 机维 修行 业 一直徘 徊 于较低 的技 术
等级 。 二、 黑龙 江省 农 机维 修 行业 的发展 对策 1 加 强培 训 , 高 维修人 员的技 术 水平 . 提

生。
4 .自修 、 修 的 比例逐 年增 加 换
由于 多数机 具 的使 用 者 对农 机具 的构 造 、 障 故 分析 与 排 除均 有一 定 的实 践 经 验 , 此在 机具 发生 因 故 障时 , 往 自行修 复 , 往 而其 采用 的修 理方 法 就是换

浅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其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加强和改进。

本文将就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东北地区大部分农村地区以小农户为主,土地碎片化严重,农业生产规模小。

农户自身资金短缺,农业机械化投入有限,农业生产以传统的人力、畜力耕作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

2. 农机设备老化,技术水平不高东北地区部分地方的农业机械化设备老化严重,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虽然有一些企业生产农业机械设备,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

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缓慢,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3. 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认识有限东北地区农民多以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进行生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认识相对薄弱。

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的劳作方式上,不愿意改变和尝试新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导致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的阻力。

二、对策建议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投入政府可通过增加财政补贴、设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投入。

对于农村地区的小农户,可以开展农机合作社建设,集中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

2.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设备质量和技术水平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加快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更新换代。

3.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认识政府可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设立农机操作培训基地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发展现状与对策
1.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状况
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地处世界3大黑土带之一.拥有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及兴凯湖等3大平原和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及绥芬河等4大水系。

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而且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合于机械化耕作全省耕地面积1 170万hm2。

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

2006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 216.8亿元,粮食总产达760多亿。

同时粮食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粮食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出现了3个增加:一是粮食作物面积增加,全省粮、豆、薯种植面积达1 017.6万hm2.同比增长2.9%.其中优质粮食种植面积933.3万hm2.占粮食种植面积的90%以上。

二是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增加.水稻种植面积208.9万hm2,同比增加23.9万hm2。

玉米种植面积296.1万hm2 ,同比增加23.1万hm2 三是绿色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全省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560万hm2和277万hm2.同比分别增长4O%和18%。

2.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最早、基础条件最好的省份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末基本上构建了农业机械化体系:60年代基本构建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80年代田间作业机械已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农业机械无论从种类、规模、水平和生产能力等方面都已具有相当的实力。

并形成了哈尔滨拖拉机厂、佳木斯联合收割机总厂、佳木斯北方机械厂等一大批农机企业。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黑龙江省的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到2006年底。

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为2 558.9万kW,农用拖拉机107.4万台。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2.2万台,配套农具40万台,农业机械化规模、农机装备和发展水平均排在全国前列。

其中。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作为全省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居国内领先.某些方面和环节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垦区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20.8万kW.各类型拖拉机约6.4万台。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约4万台,联合收获机约1.4万台.水稻插秧机近5万台。

农用飞机30架,其中拖拉机最大功率已达367.5 kW(500 hp)、收获机达224.2 kW(305 hp)。

最先进的农机设备还配有GPS卫星定位、卫星导航系统.能进行田间机械作业的变量施肥、变量喷药和收获作业的即时产量测试等.可实现“精准农业”。

近年来。

国家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装备更新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

仅2004—2006年。

通过国家实施的中央购机补贴、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等项目.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投人资金就达6 140万元。

同时。

黑龙江省政府将涉农资金进行科学整合后向农业机械化投入.2003—2006年.全省各级政府和部门共投人农业机械装备更新资金累计达4.212亿元.
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使得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目前。

黑龙江省机械整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

旱田机械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

机械深施肥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秸秆和根茬粉碎还田达到80%。

全省农机化率达到81.3%。

黑龙江垦区的农机化率已高达93.3%。

其中旱田95%、水田90%。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黑龙江全省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推动了农村的生产发展。

3.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使用的空间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给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但是.其发展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农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机械化总体投人不足。

(2)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大豆、水稻等机械化收获水平低
(3)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和青贮玉米收获机械化研究刚起步且比例较小.同时加工业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

(4)全省农业机械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与新机具的研发相对滞后
(5)农业种植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6)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较窄,机制不活,服务功能不强。

4.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1)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的进一步支持。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议国家进一步出台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人的相关政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民的收人增加了.才能快速地发展农业机械化。

同时,完善新技术、新机具的使用,提高购机补贴资金目前,在黑龙江省内.大部分农户对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新机具有明确的认识,但苦于人力、财力有限。

一家一户采用不了新技术或买不起配套机具,如国家、省、市和县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和补贴.给农户一定的支持.可有效提高农户农业机械的拥有量.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全面提高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黑龙江粮食主产区以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4大作物为主,要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促进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目前,黑龙江省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比较成熟.对于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的重点应突出解决大豆机收问题;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应重点解决机械深松联合整地和机械收获,以及青贮玉米联合收获和加工贮藏机械化;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应重点解决机械插秧和机械收获
(3)推广适合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机械化技术。

①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及配套机具。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土壤采用少耕、免耕,尽量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
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国内外多年试验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减少水蚀、风蚀,保护生态环境。

在黑龙江全省范围内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探索适应省内自然条件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开发相应配套免耕播种机具、深松机具、收获机具等,不仅可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而且可有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推广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黑龙江省未来农业机械的发展应围绕农机节能降耗、节本增效等方面,逐步更新高能耗的拖拉机、农业机械装备,加强农业机械装备的维修与保养,开发复式作业机械.以减少机具作业次数和能耗.减轻对土壤的压实。

同时,推广高效节水、节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③解决作物机械收获等薄弱环节黑龙江省未来农业机械开发的重点应集中解决大豆、水稻的机械化收获,适度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逐步开发马铃薯联合收获、清选分级.解决亚麻全程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等(
(4)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农业种植结构是影响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有些作物的种植由于其农艺的特殊要求和种植面积的影响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或机械化作业水平很低.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对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的确定.在考虑到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考虑机械化发展水平和机械化作业的难易程度。

(5)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通过法律的制定,规范了农业机械市场.保证了农业机械质量.对加快农业机械化产品的开发起到了促进使用。

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为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目前.黑龙江省内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力量薄弱.推广能力不足.远不能满足省内农业生产的需要。

建议增加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投人,加强省内现有农业机械化服务系统人才的培训,同时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人才到农业机械化服务系统工作。

稳定和扩大队伍.促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
5.结论
加速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根据省内农业生产状况,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策.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能加速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而且对于东北经济的振兴和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从黑龙江省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项目及省内配套推进会上获悉,今后黑龙江省将大力发展农机配套加工产业,打造质量合格、成本低廉、配送顺畅的本省农机配套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聚集,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进而做大做强该省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

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20家重点农机生产企业与50多家主要农机配套加工企业进行了洽谈协商。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农机配套加工企业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配套加工体系,大多数农机制造企业“龙头在龙江,配套在关内”,严重影响了这个省农机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也制约了这个省新型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

今后,黑龙江省将引导一批不适合做主机的农机制造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转向配套加工生产,并鼓励有配套加工条件的各类机械制造企业拿出一部分加工能力,为农机主机企业配套。

各市地将重点扶持那些从事零件加工、总成制造、基本实现或逐步实现本地化生产的农机企业。

最大限度地降低该省农机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尽快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农机工业生产链,使该省农民享受更好更快捷的售后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