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当前特殊教育现状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特殊教育现状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特殊教育改革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更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中,特殊教育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十年来,虽然我国特殊教育事业也取得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国家和地方的支持力度不够、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专业设置不甚合理等。
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布,特殊教育的改革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为此本文将针对当前特殊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与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特殊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对策1 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现状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地提出要“关心特殊教育”,随后中央及各级政府对促进特殊人群(残疾人)的事业发展也都作出了相应的部署与安排,并提出了要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发展残疾人的教育事业,促进残疾人的基业以及繁荣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
令人值得欣慰的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尤其是残疾儿童教育取得了显著地发展和许多喜人的成绩。
例如:1978年我国残疾儿童的在校生(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数为31,000人,1996年为321,000人,而到2004年,则达到了371,800人,为1978年人数的12倍之多。
并且这种增加的趋势仍然在继续。
虽然我国残疾人或特殊教育事业一直在稳步发展,但当前残疾人整体受教育的水平仍然较低。
至今,我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71.4%,远远低于全国义务教育入学率99%以上的水平。
即使是在教育强省的江苏,其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在全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2 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1)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
我国在特殊教育师资上现有的培养能力和教育部提出的“目标与任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虽然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随班就读”,但仍存在“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问题。
特殊教育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特殊教育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特殊教育是一个面临各种问题的领域,这些问题对学生、教师和家长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教学方法、资源不足、社会融合和包容、家长和学生的支持等等。
本文将探讨特殊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教学方法的问题在特殊教育中,学生常常具有不同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然而,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适应这种多元化的教学需求,因此在特殊教育中存在着教学方法的问题。
教师们可能会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节奏、如何确保课堂活动对所有学生都有意义等等。
解决方案:1.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2.个性化教学。
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分级教学或个性化学习计划,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教育。
3.专业培训。
教师需要接受相关的特殊教育培训,以增强其对多元化学习需求的理解和能力。
二、资源不足的问题在特殊教育中,教师通常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然而,由于资源的不足,教师们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资源不足可能包括物质资源(如教育设备、材料等)和人力资源(如专业人员支持)。
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解决方案:1.增加资源投入。
政府和学校应该增加对特殊教育的资源投入,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社会支持。
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特殊教育,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捐助,以减缓资源不足的问题。
3.合作伙伴关系。
学校可以与社区和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特殊教育提供资源支持。
4.创新教育模式。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在线教育平台和虚拟教学资源库,来弥补资源不足的问题。
三、社会融合和包容的问题尽管社会上对特殊教育的认识逐渐增强,但仍然存在一些社会融合和包容的问题。
特殊教育学生可能会面临歧视和排斥,他们可能无法融入学校和社区,甚至无法获得正常的社会支持。
幼儿园特殊群体学生的管理策略
幼儿园特殊群体学生的管理策略引言在幼儿园环境中,有一部分孩子可能由于具有不同的研究需求、行为模式或身心状况,被归类为特殊群体。
他们可能是具有研究困难的孩子,或者是有特殊天赋的孩子,亦或是有身心障碍的孩子。
对于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幼儿园需要采取特定的管理策略,以确保他们能在安全、包容的环境中成长。
1. 个别化关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群体的孩子更需要个别化的关怀。
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特殊需要,根据他们的兴趣、天赋和挑战来定制研究计划和日常活动。
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制定发展计划。
2. 建立包容的环境包容性是特殊群体学生管理的关键。
我们要鼓励所有的孩子都接纳和理解彼此的差异,尊重每个人的特性。
幼儿园应提供适应各种需求的研究环境和资源,比如无障碍设施、适应不同研究风格的教学材料等。
3. 培养自我调节能力特殊群体的孩子可能在情绪管理或行为控制方面需要额外的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教导孩子如何识别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4. 提供专业支持有时候,特殊群体的孩子可能需要专业的支持,如心理咨询、语言治疗或物理治疗等。
幼儿园应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确保孩子能够得到适时、适切的专业帮助。
结语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管理不仅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在包容、理解、尊重和关怀的环境中,这些孩子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展现出他们最好的一面。
我们都有责任营造这样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国内特教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国内特教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国内特殊教育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面将就国内特殊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汇报。
首先,国内特殊教育的现状是多样化的。
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特殊
教育学校和资源教室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一些特殊教育学生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
同时,特殊教育学生的数量庞大,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学生需要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也各不相同,这给特殊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国内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不均衡、家
长参与度不高等。
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低,专业化程度不够,导致对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和关爱不够到位。
此外,一些地区的特殊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权益得不到保障。
家长对特殊教育的了解和参与度也有待提高,他们在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够积极。
最后,国内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多元化和个性化。
特殊教育学校和资源
教室的建设应当加快步伐,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升也应当得到重视。
此外,应当加强特殊教育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根据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同时,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指导,提高他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参与度,共同为特殊教育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总之,国内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
们应当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特殊教育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新时代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及方向性探析
新时代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及方向性探析作者:许春花来源:《师道(教研)》2023年第11期关注偏远山区、牧区以及诸多农村地区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普及义务教育,特别是针对山区儿童施以全覆盖、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直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这便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发展的全新格局展现。
一、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诉求(一)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现状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迎来的是高质量发展的诉求。
新形势下探索特殊教育的发展,表现为与区域发展均衡性相关的发展速度及规模差异性,同时从发展意义内涵及实践性角度,也凸显了发展意识偏差,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严重制约了我国特殊教育整体协调发展的进程。
从主观方面而言,特殊教育学校缺乏一种能自主关注、自我探索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他们并未感受到特殊教育发展的紧迫性,无法从特色化、长期化发展规划以及教育功能性转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实践更无从谈起。
(二)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诉求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待接受特殊教育的人口近2000万,全面普及九年义务特殊教育及学前、高中阶段的特殊教育是发展的重点。
山区市特殊教育需完善的是技能技术教育发展体系,合理配置专业、实行针对特殊人群而适用的就业指导,甚至于如何推进推广产教融合,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山区市深化课程设计、探究教学方式方法,以及修订完善评测体系,是吻合当下现状及区域特色的重要手段,创新特殊教育的育人方式,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着力点,也是持续优化特殊教育课程现代化的关键。
当然,特殊教育的内涵建设更为重要,是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特殊教育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为此需要在高质量发展诉求中提及更为特殊的发展理念,从意识上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打造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并将德智体美劳施以全面协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新时代特殊教育高質量发展及其意义内涵当下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
幼儿园校园周边特殊人群管控措施
幼儿园校园周边特殊人群管控措施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保障幼儿园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在幼儿园校园周边,可能存在一些特殊人群,如陌生人、流动摊贩、危险品携带者等,为了保障幼儿园的安全,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管控。
本文将从校园周边特殊人群的分析、管控原则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校园周边特殊人群的分析:校园周边特殊人群主要有三类:陌生人、流动摊贩和危险品携带者。
陌生人是指那些与幼儿园没有直接关系的人员,可能是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拜访他人或是其他园所家长等。
流动摊贩是指那些在幼儿园周边设摊卖货的商贩,他们对于幼儿的人身安全和买卖行为是否合法需要加以警惕。
危险品携带者主要指那些携带危险品如刀具、毒品等违反法律法规的人员。
管控原则:首先,幼儿园周边的管控工作要从家长入手,加强家长的意识教育,告诉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看护,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幼儿园外面。
同时,建立健全校园周边特殊人群信息库,及时掌握周边特殊人群的情况,包括陌生人、流动摊贩等信息,从而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幼儿园还需要与周边社区、警方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安全意识,共同参与校园周边特殊人群的管控工作。
具体措施:一是加强校园周边巡查和警戒。
幼儿园应设立专门的保安岗位,定期对校园周边进行巡查,特别是对可能出现特殊人群活动的地点进行重点巡查,确保校园周边安全。
对于周边可能存在的流动摊贩,可以在幼儿园周边设置临时摊点,通过管理流动摊贩的数量、经营品种等来减少潜在风险。
同时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的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记录特殊人群的行动轨迹。
二是加强校园周边特殊人群的宣传教育。
通过校园广播、橱窗、宣传栏等途径,向幼儿园师生及家长宣传校园周边特殊人群的风险,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校园周边安全知识和应急演练的培训,提高师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幼儿园校园周边特殊人群的管控是一项重要工作,要从家长教育、信息收集、巡查警戒、宣传教育和建立报警机制等多个方面综合采取措施,确保幼儿园的安全。
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实施方案
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思绪开始飞舞。
这个方案,已经在我脑海中盘旋多日,现在是时候把它落实在纸上了。
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人群的数量逐渐增加。
他们因为各种原因,陷入了困境,需要我们伸出援手。
帮教管理,就是对这些特殊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二、目标设定1.提高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2.提升特殊人群的法律意识,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3.增强特殊人群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三、实施方案1.建立档案要对特殊人群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犯罪原因等。
将这些信息整理成档案,便于后续的帮教工作。
2.分类管理根据特殊人群的不同情况,将他们分为A、B、C三类。
A类为轻微犯罪者,B类为中度犯罪者,C类为严重犯罪者。
针对不同类别的特殊人群,制定相应的帮教计划。
3.教育培训针对A类人群,主要开展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通过举办法制讲座、道德讲座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B类人群,除了法制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外,还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重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针对C类人群,要进行更为严格的帮教。
除了法制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外,还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新认识自我。
4.实践活动组织特殊人群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跟踪回访四、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为特殊人群帮教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人员培训加强对帮教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帮教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经费保障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特殊人群帮教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4.社会宣传五、预期效果1.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犯罪率得到有效控制。
特殊人群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特殊人群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特殊人群管理是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殊人群管理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特殊人群管理交流的话题。
特殊人群管理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福祉。
在此,我愿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特殊人群管理的重大意义特殊人群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
特殊人群,如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患者等,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往往成为社会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对这些特殊人群进行有效管理,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首先,特殊人群管理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犯罪。
通过加强特殊人群的教育、培训和帮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从而降低重新犯罪的风险。
其次,特殊人群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特殊人群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消除社会恐慌,维护社会稳定。
再次,特殊人群管理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关心、关爱特殊人群,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有助于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二、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的措施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特殊人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为特殊人群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2. 强化部门协作。
加强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教育、培训和帮扶,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 创新管理方式。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提高特殊人群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5.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度和理解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特殊人群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特殊人群管理交流与合作1. 加强区域协作。
加强各地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共享经验、资源,共同提高特殊人群管理水平和能力。
特殊人群保障管理制度
特殊人群保障管理制度特殊人群是指身体或心理上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包括残疾人、孤残儿童、老年人以及其他弱势群体。
为了保障特殊人群的权益和福祉,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保障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政策、社区、教育、就业、医疗、社会参与、公共设施、辅助工具、意识提升、资源整合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分析特殊人群保障管理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建议。
第一部分:政策与法律保障特殊人群保障管理的基石是政策与法律保障。
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来保障特殊人群的权益和利益,如《残疾人权利公约》等。
然而,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鲜有严格的监督机构来确保政策的执行,还有一些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够广泛。
第二部分:社区服务体系特殊人群在家庭和社区中的生活是保障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服务体系应该提供便利的服务,如提供能够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的公共设施和社会活动。
然而,目前仍有些社区服务体系缺乏完善,特殊人群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第三部分:特殊人群教育教育是特殊人群保障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政策,提供优质的特殊教育资源。
同时,普通学校也应该提供无障碍的教育环境,促进特殊人群与普通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部分:特殊人群就业与职业培训就业对于特殊人群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提供经济支持,也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特殊人群保障管理制度应该制定就业政策来鼓励和支持特殊人群的就业和职业培训。
此外,各国还应该建立开放包容的职场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和不平等待遇。
第五部分:特殊人群医疗保健特殊人群需要一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来满足他们的独特需求。
保障管理制度应该确保特殊人群可以获得质量高、可及性强的医疗服务,包括疾病预防、康复治疗、心理咨询等。
此外,医疗机构也需要提供无障碍的环境和设施,方便特殊人群的就医。
第六部分:特殊人群社会参与特殊人群的社会参与是保障管理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
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机会和平台,使特殊人群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价值。
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制度
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制度一、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个性化教育原则。
特殊群体的学生在学习能力、行为特点、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育管理制度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量身定制教育方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2. 全面发展原则。
特殊群体的学生不仅仅需要学术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社交能力等方面。
因此,教育管理制度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成长。
3. 联合服务原则。
特殊群体的学生可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心理辅导等方面。
因此,教育管理制度应该与其他相关机构进行联合,共同为特殊群体学生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4. 尊重和关爱原则。
特殊群体的学生通常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教育管理制度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关爱他们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二、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 教育资源的配置。
学校应该为特殊群体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包括适合特殊需求的课程教材、教学设备、特殊教育教师等。
学校还可以借助相关机构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支持和服务。
2. 个性化教学方案的制定。
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应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方式等。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3. 专业化教学队伍的建设。
学校需要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为特殊群体的学生提供支持和服务。
4. 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
学校应该与学生的家庭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服务。
家长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与学校一起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5. 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的提供。
特殊群体的学生可能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经验总结摘要本文对特殊人群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主要包括特殊人群的定义、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内容、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的挑战和对策等方面。
通过对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的总结和分析,可以为相关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提高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1. 引言特殊人群是指相对于普通人群而言,具有某种特殊需要或障碍的人群,例如身体残疾人、精神障碍者、犯罪嫌疑人等。
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是指对特殊人群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旨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其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2. 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内容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的目标是通过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服务方式,提供特殊人群所需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其自我发展和融入社会。
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管理政策和法规:为特殊人群提供适当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保障其权益和利益。
(2)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培训:为特殊人群提供适合其特殊需求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促进其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3)提供医疗和康复服务:为特殊人群提供必要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帮助他们克服身体或精神上的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4)提供就业和就业培训:为特殊人群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培训,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经济独立。
(5)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为特殊人群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6)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通过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特殊人群的了解和认识,减少歧视和偏见。
3. 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特殊人群管理工作要采取多种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工作效果和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化管理:根据特殊人群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和服务计划,以满足其个体发展和生活的需要。
(2)多部门合作:特殊人群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协作和合作,包括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劳动部门等,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特教教育的现状分析报告
特教教育的现状分析报告引言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是为有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障碍的学生提供适当的个别和集体教育方案的一种教育形式。
特教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旨在帮助特殊学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本报告旨在对特教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为改进特教教育提供建议。
现状分析教育资源不足特教教育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包括特殊学校、特教教材和教具等。
特殊学校的数量不够多,容量有限,使得许多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无法获得适当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支持。
此外,特教教材和教具的种类和质量有待提升,无法满足特殊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家庭支持不足特殊学生的父母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很多家庭对特殊孩子的教育存在误解和不适当的期望,缺乏积极的家庭教育参与,导致特殊学生在家庭环境中难以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培养。
因此,家庭的支持对于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
教师专业培训不足特教教师的专业培训程度和质量不一,大多数特教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和特殊教育知识的培训。
这导致特教教师无法提供高质量的个别化教育服务,无法满足特殊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需要加强特教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特殊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存在偏见和歧视。
一些人对特殊学生存在误解,认为他们是社会的负担,忽视了他们的潜能和价值。
这种偏见和歧视导致特殊学生在教育和就业方面面临困难,影响了特教教育的发展和实施。
改进建议加大特教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特教教育的投入,增加特殊学校的数量,提高教育资源的供给和质量。
同时,需要采购和更新适当的特教教材和教具,满足特殊学生的不同需求。
加强家庭教育支持建立健全的特殊教育家庭教育支持网络,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家庭教育参与度,发挥家庭在特殊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设立特教教师专业培训机构,提供系统的教育和特殊教育知识的培训。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建议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建议摘要:所谓特殊教育,即进行普通教育的同时,对课程、教材进行特殊的设计,通过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的组织,采用特殊的设备,针对身心存在问题的人群进行的教育,其目的就是保证他们获得特殊教育培养。
特殊教育更加重视个别性教育,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从而更好的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教育要求,因此更加的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特殊教育;发展;成效;问题;建议引言在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时间中,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从新时期国家事业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出发,为提高特殊教育总体质量,在顶层设计中制定了两期特殊教育发展规划,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特殊教育发展。
但是,随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特殊教育也随之涌现出大量问题。
当前,残障人士对身体康复、参加工作、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需求持续增长。
一、当前我国残特殊教育面临的问题特殊人群的教育需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教育、训练、医疗和康复综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家庭、学校及社会资源为其提供个别化支持,包括评估、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和内容组织等一系列环节,使特殊人群最大化地发挥潜能。
然而调查发现,相关机构在教学材料的配备上相对匮乏,教师只能通过自制教具或购买普通教育领域的教具来替代。
对于家庭资源的开发也较为有限,与家长的互动仅限于每学期开学或期末的家长会,家长参与的途径也多为课堂辅助的方式,未能充分发掘家庭的优势与力量。
当前对于特殊儿童的课程设置并未出台指导性文件,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也严重不足,对于教育和康复怎样才算是有机结合,如何实现课程和评估内容的衔接,促进其个别化和社会性的发展,各个学校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在探索中依然会出现诸多问题。
康复机构多以个别化训练为主,多针对特殊儿童出现的问题进行“点对点”的干预,以“治疗矫正与康复训练”作为主要手段,缺乏适宜儿童主体性,发掘其潜能和强项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手段。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班而言,任课教师多从义务教育阶段借调而来,他们多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资源来进行自主开发及教学设计,这就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存在科学性和系统性上的不足。
学校特殊人群教育管理方案
学校特殊人群教育管理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特殊人群指的是那些在智力、学习、行为和情绪方面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学生。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发展潜能,学校需要制定特殊人群教育管理方案。
二、教育评估与学生分类在制定管理方案之前,学校应进行全面的教育评估,了解学生的特殊需求和潜能。
根据评估结果,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分类,如智力障碍、学习困难、自闭症等。
三、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对于每个特殊人群学生,都应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IEP),明确学生的目标和需要的支持。
IEP包括学习目标、支持措施、评估方式等内容,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提供专业教育师资学校特殊人群教育管理方案的核心是提供专业的教育师资。
教师需要具备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同特殊需求学生的教育方法。
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特殊人群教育,学校需要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设立特殊教室、购置专业教育设备、创造友好和谐的校园氛围等,让特殊人群学生感受到包容和支持。
六、强化家校合作特殊人群学生的教育不能只靠学校,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合作。
学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并共同制定学生的教育目标和计划。
七、提供专业心理支持特殊人群学生往往面临心理困扰和挫折感。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
心理咨询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解决问题。
八、推行个别辅导学校可以派遣专门的个别辅导教师,为特殊人群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服务。
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九、鼓励特长发展特殊人群学生也有其独特的特长和才能。
学校应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开设丰富多样的兴趣班和俱乐部,给予学生展示和发展自己的机会。
十、建立友善留言板为了提高学校特殊人群教育的效果,学校可以建立友善留言板。
留言板上学生、家长和教师可以留下对特殊人群学生的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特殊人群管理措施
特殊人群管理措施特殊人群管理措施引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管理特殊人群的挑战。
特殊人群包括身心障碍者、老年人、儿童、病患等具有特殊需求的个体。
为了保障他们的权益,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和服务,以及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公正性,特殊人群管理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特殊人群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特殊人群得到适当的关怀和帮助。
特殊人群管理的重要性保障特殊人群的权益特殊人群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特殊需求,他们的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为了保障特殊人群的权益,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提供支持和服务特殊人群通常需要额外的支持和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我们可以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例如医疗保健、康复治疗、心理咨询等服务,以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公正性特殊人群管理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公正性。
通过为特殊人群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待遇,我们能够打破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对他们的歧视,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并分享社会资源。
特殊人群管理措施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是管理特殊人群的第一步。
这些法律和政策应该确保特殊人群的权益得到保障,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和服务,并促进公平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政府和立法机构应牵头制定这些法律和政策,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提供专业的服务人员和设施为了实施特殊人群管理措施,我们需要培养专业的服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以满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
此外,需要提供适当的设施,例如医疗机构、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以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
促进公众意识和教育公众对特殊人群的理解和认知也是特殊人群管理的重要方面。
通过促进公众意识和教育,我们可以打破对特殊人群的偏见和歧视,建立一个更包容和理解的社会环境。
可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开设相关课程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特殊人群的认知度。
创建支持网络特殊人群管理措施还需要建立支持网络,以提供特殊人群互相支持和交流的机会。
学校特殊人群管理方案
学校特殊人群管理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学校中涵盖了许多个性迥异的特殊人群。
这些特殊人群既包括有天赋异禀的特长生,也包括有学习困难或行为异常的特殊儿童。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实现自身潜力,学校特殊人群管理方案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分十二个小节来探讨学校特殊人群管理方案的重要性、内容、与正常教育的不同之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1. 特殊人群管理方案的重要性特殊人群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对于学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的教育。
其次,它有助于解决特殊人群在学习和行为上面临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社交适应能力。
另外,学校特殊人群管理方案还能促进学校的多元发展和包容教育,打破传统教育对于普通学生的偏见和固化认知。
2. 学校特殊人群管理方案的内容学校特殊人群管理方案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进行个性化评估和测试,准确了解特殊人群学生的特长、兴趣和困难,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
第二,提供丰富多样的特长培养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让特殊人群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第三,建立特殊教育支援小组,由教师、心理咨询师和专业辅导员组成,为特殊人群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心理支持。
此外,特殊人群管理方案还应包括与家长的密切合作、与其他学校的合作交流等内容。
3. 学校特殊人群管理方案与正常教育的不同之处学校特殊人群管理方案与正常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不同。
首先,特殊人群管理方案更加注重个体差异的照顾和关注,侧重于个别学生的发展需求,而正常教育则倾向于普遍性的教学。
其次,特殊人群管理方案更加注重课程的个性化和灵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而正常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更加一体化。
另外,特殊人群管理方案注重专业团队的协作和支持,而正常教育注重教师的独立授课。
4. 学校特殊人群管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学校特殊人群管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与挑战。
学校特殊人群管理办法
学校特殊人群管理办法一、特殊人群管理的重要性每个学校都有一定比例的特殊人群,如身体残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心理问题学生等。
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学校特殊人群管理办法必不可少,因为它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应对他们的需求,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特殊人群的分类和特点特殊人群包括身体残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心理问题学生。
身体残疾学生在身体上存在各种不便,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困难,而心理问题学生在心理状态上存在各种问题。
这些学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需求,需要特殊人群管理办法来应对。
三、制定特殊人群管理办法的目的制定特殊人群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特殊人群的教育需求,确保他们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和服务,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特殊人群管理办法的内容特殊人群管理办法的内容主要包括特殊人群的识别和评估、教育支持的提供、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师培训和专业团队建设等方面。
其中,特殊人群的识别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帮助学校准确了解特殊人群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五、特殊人群管理办法的实施特殊人群管理办法的实施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专业指导。
学校可以成立特殊人群管理委员会,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六、特殊人群管理办法的挑战与对策在特殊人群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如师资力量不足、资源匮乏、识别和评估不准确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学校可以加强师资培训,增加资源投入,并建立专业团队来提供支持和服务。
七、特殊人群管理办法的效果评估特殊人群管理办法的实施效果需要进行评估。
学校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以及学生学业成绩和发展情况的监测来评估特殊人群管理办法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特殊人群管理办法的国际比较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特殊人群管理办法,如美国的《个别教育法》、日本的特殊支援教育等。
学校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的发展。
学校特殊人群照护管理制度
学校特殊人群照护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殊人群的教育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学校特殊人群照护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特殊人群的教育质量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学校特殊人群照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过程,以及现有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最后总结全文。
首先,学校特殊人群照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特殊人群在心理、智力、行为等方面与普通人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和照顾。
制定照护管理制度可以确保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安全、有序,并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学校活动,并取得积极的成就。
其次,学校特殊人群照护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是关于特殊人群的认知和了解,包括各类特殊人群的特点、需求和潜在问题,以及特殊人群的分类和评估方法。
其次是照护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提供适当的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以及建立个性化的辅助措施和支持机制。
此外,还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考核和评估制度,以及相关的奖惩措施,以促进特殊人群的全面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然后,学校特殊人群照护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要注重多方合作。
学校、家长、社区和专业机构等都应该共同参与特殊人群的照护和管理工作,形成合力。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特殊人群教育部门或专业岗位,配备特殊人群教育专业人员,负责照护管理制度的制定、组织和实施。
家长则需要积极参与学校的照护管理工作,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和照顾特殊人群的需求。
社区和专业机构可以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为学校特殊人群照护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目前学校特殊人群照护管理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资源不足,包括师资力量和设备设施的匮乏,限制了特殊人群教育的发展。
其次是对特殊人群需求的不了解,导致照护管理工作无法精准有效地开展。
再次是缺乏有效的评估和奖惩机制,导致特殊人群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得不到及时、全面的反馈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人群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鲁甸县司法局新街乡司法所李国莹)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和两劳释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任务。
尤其是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创新是目前司法行政系统必须着力解决的课题,这项工作是社会管理的特殊领域和形式,是司法行政机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特殊职能,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法制建设的程度,因此,加强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创新对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根据乡情,充分认识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重大意义。
新街乡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50多公里,距XX54公里,东与昭阳区苏甲乡布初村相连,南与鲁甸县龙树乡照壁村相接,西与昭阳区大山包乡相靠,正北与昭阳区大寨乡相偎。
有国土面积11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08亩,牧草地15000亩,园地3734.1亩,林面积8500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34%以上,居全市有林面积之首。
最高海拔2976米,最低海拔2078米,海拔相差较大,是典型的高寒冷凉山区。
辖酒房、新街、闪桥、坪地营、转山包5个村民委员会94个村民小组4374户20912人,居住着汉、彝、苗、回四种民族,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正分布在辖区这五个行政村里。
全年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5℃,平均气温12℃,相对温差33℃,日照时间125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210天。
粮食生产主要以玉米、水稻、马铃薯为主,以苦荞、燕麦、大豆为辅。
冰雹、涝、干旱、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新街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思想保守落后,农村稳定的情况复杂,影响稳定的因素有多变,因此,做好新形势下我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有利于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尽快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对维护我乡农村和谐稳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及深远的意义。
二、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基本现状新街乡司法所现有人员编制3人(司法行政编制2人、地方事业编制1人),实有工作人员3人(大专以上学历2人,中专学历1人),承担着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任务在内的工作。
(一)社区矫正工作截至2012年8月26日,新街乡辖区共有刑期或考验期未满的社区服刑人员8人。
其中缓刑3人,保外就医暂予监外执行1人,剥夺政治权利2人,假释2人(其中未来报到、没有档案漏管社区服刑人员1人)。
新街乡司法所坚持对每名在矫对象实行一人一档,详细记载矫正方案、志愿者协议书、监护人协议书、公益劳动记录、谈话记录、汇报等方面的资料,正逐步形成一套完整、规X的矫正档案,使社区矫正工作更加规X的开展。
(二)安置帮教工作截止目前,全乡刑释解教人员共84人,对农村户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均落实了责任田,对符合低保条件的,也主动与民政部门协调,争取纳入社会最低生活保障X围,帮助解决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和就业问题。
三、目前特殊人员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基层司法所力量薄弱,工作任务重。
根据两高两部的通知,乡镇(街道)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
按照《XX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规X 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司法所有三名以上人员组成,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具有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乡镇司法所不但承担着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任务,还要承担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工作,同时还要肩负乡镇党委、政府分派的其他工作任务,因此工作任务重,工作人员少,专业知识匮乏也制约着社区矫正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发挥。
(二)法律文书交接不及时不规X,存在漏管情况。
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不规X导致监管单位无法及时进行列管。
文书送达不及时,主要是裁决机关没有及时将有关法律文书送达司法所。
文书送达不规X,有的裁决机关将相关法律文书交罪犯自己带回,造成漏管。
部分社区服刑人员实际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不一致,裁决机关在送达文书时未进行认真调查,导致文书出现误送,致使社区服刑人员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收到文书后由于见不到人而无法列管,社区服刑人员实际居住地司法所又由于没有收到文书也无法列管。
这种文书送达不及时不规X的行为,在实践中容易导致见人不见档、见档不见人,甚至人档都不见的情况,造成漏管。
有的裁决机关未将文书送达检察机关,致使检察机关难以全面掌握监外执行的具体情况。
(三)、社区矫正对象惩处机制的不完善。
完善社区矫正对象惩处机制的问题是一直困扰社区矫正工作的一大难题。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受大环境的影响,部分群众监督意识已显薄弱,一些社区矫正对象认为只要不进高墙就万事大吉,头脑中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还是被监管的服刑人员。
尤其是长期在外地打工而没有向派出所、司法所请假的矫正对象,管理上更是有一定的难度,这种人随时有重新XX犯罪的可能,但在其确实发生犯罪事实之前,我们工作人员有时对其束手无策,法律的严肃性和震慑力受到挑战。
(四)安置帮教对象流动性大,帮教和管控工作难度大。
由于社会形势的影响和刑释解教人员本人及其家庭生活的实际需求,很多刑释解教人员报完到就直接外出打工谋生,且流动频繁,使安置帮教工作无法跟踪衔接,无力且无法管控和帮教。
据调查,我乡的安置帮教对象约80%在外流动打工,很大程度的影响安置帮教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安置帮教工作经常陷于被动状态。
(五)齐抓共管局面尚未形成,检察监督需进一步强化。
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社区矫正相关部门工作配合不畅,各单位衔接不够,产生非监禁刑执行与社区矫正的衔接脱节的现象,严重影响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序开展。
社区矫正中需强化法律监督,目前检察机关自身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检察监督还不够深入细致。
诸如对法院一直未将本地缓刑罪犯判决书、执行通知书送达检察院监所科没有及时纠正;对派出所将社区服刑人员与刑满释放人员同列重点人口混管,无分管建档没有及时督促整改;对有些司法所社区矫正档案建立不及时监督力度不够;对外地裁决机关送达检察院监所科的法律文书没有及时复制转送有关派出所、司法所等等。
四、存在上述问题的基本原因为:一是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尤其是社区矫正从业人员队伍体制以及立法上的缺陷,所以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尚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
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对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认识偏差,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不强,因此尚未能被提高到被重视的高度。
三是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从而会导致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得不到正确认识。
因此对这方面的专门教育、培训也没有做到位,这方面的专业队伍得不到壮大。
五、加强和创新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对策建议(一)公检法司密切协同,全面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情况。
一是严格交接程序。
在社区矫正对象判决、裁定生效后7日内,裁决机关将矫正对象面交司法行政机关。
交接时交人交档案、面签《社区矫正协议书》。
做到两不交接:社区矫正对象档案不全不交接,社区矫正对象不到位不交接。
二是建立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共享机制,公、检、法、司各部门社区矫正档案互通。
法院在判决时需查清社区服刑人员的居住地,将其判决书、执行通知书及时准确送达检察院和其居住地派出所、司法所。
三是建立通报核对制度,对社区矫正开展情况逐月核对,互通异常情况。
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
形成公检法司等部门共同推进、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联动机制。
(二)强化管控措施,严防脱管漏管。
一是落实与社区矫正对象直系亲属或其工作单位、村(居)委会、愿意承担监督管理和教育责任的近亲属签订监护协议;二是实行多样化考察,对居住本地的定期见面考察,对短期出外打工、见面考察确有困难的,可以利用现目前正在使用的手机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实施考察;三是对XX违规的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及时收监,出外打工的必须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四是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要坚持定期到指定地点复查身体,保外条件消失的果断予以收监,该续保的及时办理续保手续;五是司法局为各司法所发放社区矫正法律法规精华本,便于学习和对照管理。
(三)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制定矫正方案。
针对不同的社区矫正对象采取不同的矫正模式,以此作为有针对性教育转化的切入点,将矫正对象按年龄、性别、犯罪类型、是否剥夺政治权利等方面进行分类疏理。
对老、弱、病、残和没有生活来源的矫正对象进行救济;对职务犯罪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尊重其人格,教育他们面对现实,重树人生的坐标;对暴力犯罪人员,在严格管理教育的同时,积极为他们寻找生活出路。
强化对“重点人”的跟踪监督,把不服管教、有脱管漏管倾向、有轻微XX行为或有重新犯罪可能的矫正对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逐一进行诫勉谈话,约束其遵守规定,服从管理,定期汇报。
(四)对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严加惩处。
鉴于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造成的不良后果和社会影响,有必要加大对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打击力度,打击一个人,教育一大片。
在办理案件时需从严从快,保证打击效果,凸显特别预防与一般预防并重的刑罚目的。
(五)更新观念,落实安置帮教工作。
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是预防各种XX犯罪和极端事件的关键。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解决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问题。
对刑释解教人员建立衔接机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对重点帮教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管理,不能漏管失控。
对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无业和特殊家庭的青少年,要研究切实可行的教育、服务和管理措施。
安置工作是安置帮教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安置做的好,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减少。
在具体安置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广开安置就业门路。
转变单纯依靠政府安置就业问题的旧观念,树立安置就业市场化的新观念,确立市场化安置就业的新思路。
协调各种就业服务组织应把为释解人员就业提供指导和服务纳入工作X围。
另外,要创造条件,建立、扶持一批过渡性安置实体或基地,重点解决“三无”人员(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无业可就)和有重新XX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问题。
(六)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在乡、村成立两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乡、村、社四级组织网络经常化模式。
对小组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工作程序、要求和方法等,不断提高工作热情和业务水平。
既有效开展工作,又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保证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总之,完善社区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保证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这项工作对预防犯罪,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不断的探索、总结、创新工作方式和内容,为社会和谐、稳定,奉献司法行政人员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