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1节 磁现象和磁场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5:3.1 磁现象和磁场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5:3.1 磁现象和磁场

第三章磁场训练1磁现象和磁场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题,9~10题为多选题)1.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几组器材,其中最为可用的是() A.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B.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C.小灯泡及导线D.蹄形磁铁及细棉线2.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体周围的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磁场不是客观存在的B.将小磁针放在磁体附近,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是因为受到磁场力的作用C.把磁体放在真空中,磁场就消失了D.当磁体周围撒上铁屑时才能形成磁场,不撒铁屑磁场就消失3.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理位置的南北极即为地磁场的南北极B.地球表面上各处磁场的强弱相同C.在赤道上磁针的N极在静止时指向地理南极附近D.在赤道上磁针的N极在静止时指向地理北极附近4.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铁球,将弹簧测力计自左向右从条形磁铁上方缓慢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1A.不变B.逐渐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新民晚报曾报道一则消息,“上海雨点鸽从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余天,返回上海市区鸽巢”,信鸽的这种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实在令人稀奇.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那么信鸽究竟靠什么辨别方向的呢?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绝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鸽舍,而缚磁铁的信鸽全部飞散了.科学家的实验支持了上述哪种猜想()6.如图2所示,假如将一个小磁针放在地球的北极点上,那么小磁针的N极将()图2A.指北B.指南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7.将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的磁极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3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图3A.F<G B.F=GC.G<F<2G D.F=2G8.如图4所示,雪龙号南极科考船从南极出发,赴澳大利亚海域附近参与MH370搜寻工作,若沿途不断测量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测量结果可能是()图4A.地磁场的大小一直不变,磁场方向始终沿正南、正北方向B.地磁场的大小不断变化,磁场方向始终沿正南、正北方向C.地磁场的大小一直不变,磁场的方向与正南、正北方向间有一较小的偏角D.地磁场的大小不断变化,磁场的方向与正南、正北方向间有一较小的偏角9.以下关于地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磁场是地球的盾牌,起着保护地球上生命的作用B.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但不与南极重合C.地磁场的方向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缓慢变化D.在行星中,只有地球有磁场10.如图5所示,关于磁铁、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甲图中,电流不产生磁场,电流对小磁针力的作用是通过小磁针的磁场发生的B.乙图中,磁体对通电导线的力是通过磁体的磁场发生的C.丙图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流的磁场发生的D.丙图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荷的电场发生的二、非选择题11.关于月球上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和猜想,有关月球有无磁场,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和检验猜想的实验方案:(1)取一小磁针用细线悬挂在月球表面附近,如果它静止时指向某一方向,则可表明月球周围存在磁场.(2)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指向就是“月磁”的北极.你认为这个实验方案中有没有需要改进或改正的地方,如有,请改进或改正.12.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图6所示,开始时平板和磁铁均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图6a.若将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b.若将AB从原来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起.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侧的磁铁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2)在a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在向上做_____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3)在b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在向下做_____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4)若平板AB突然向右加速,则左侧的磁铁将会做什么运动?[答案]精析1.A 2.B3.D[根据地磁场特点,地理北极在地磁场南极附近,所以小磁针在赤道上静止时,并不严格指向南北方向.在地球上两个磁极附近磁场最强,离磁极越远磁场越弱,故选项A、B、C不正确,正确选项为D.]4.C[磁体上磁极的磁性最强,对铁球的吸引力最大,所以铁球自左向右移动时,所受磁体的引力先减小后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之先减小后增大,故选C.]5.D[因为信鸽所缚的小磁铁所产生的磁场扰乱了它体内磁性物质产生的磁场,所以缚磁铁的一组信鸽全部飞散,故D项正确.]6.D7.D[由A、B两磁环相对的磁极极性相同,知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是斥力.A悬浮在空中,说明A受力平衡,因此,A受到的重力和B对A的排斥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 受到A的斥力大小等于G.对B受力分析可知,B受到重力、向下的斥力和底座对B向上的支持力,B静止,所以F支=2G,所以B对底座的压力F也为2G.]8.D9.ABC[宇宙中射向地球的高能粒子流如果不受阻碍地射到地球上,会杀死地球上的生命体,正是由于地磁场的保护,使得大量的粒子被偏转,人类和其他生命才得以延续,故A项正确;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但不与南极重合,有磁偏角,B项正确;地磁场的N、S极的位置会缓慢移动,故C项正确;在行星中,并不是只有地球有磁场,故D项错误.] 10.BC[甲图中,电流对小磁针力的作用是通过电流的磁场发生的;乙图中,磁体对通电导线力的作用是通过磁体的磁场发生的;丙图中,电流对另一个电流力的作用是通过该电流的磁场发生的.综上所述,选项B、C正确.]11.有需改进或改正的地方.(1)应做多次实验,观察小磁针N极是否总是指向某一个方向.(2)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指向就是“月磁”的南极.12.(1)两磁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小于磁铁与平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左(2)减速(3)加速(4)相对于平板AB静止或相对于平板AB向左滑动[解析](1)两磁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小于磁铁与平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两磁铁都静止不动,此时对左侧的磁铁来说,吸引力向右,故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左.(2)平板向上运动时,两磁铁吸在了一起,说明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减小,支持力减小,磁铁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下,故平板向上做减速运动.(3)平板向下运动时,两磁铁也吸在了一起,说明磁铁仍处于失重状态,故平板向下做加速运动.(4)若平板AB运动的加速度较小,左侧磁铁相对于平板AB静止不动,但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左减小或向右增大;若平板AB 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左侧磁铁将会相对于平板AB向左滑动.。

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时作业:3-1 磁现象和磁场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时作业:3-1 磁现象和磁场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20磁现象和磁场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1/6,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图中的四种情况能够做到的是(D)解析:既然月球表面没有磁场,那么在月球上就不能用指南针定向,所以A错误;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所以无法使用电风扇吹风,而声音也无法传播,所以B、C均不对,只有选项D正确.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铁球,将弹簧测力计自左向右逐渐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C)A.不变B.逐渐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磁体上磁极的磁性最强,对铁球的吸引力最大,所以铁球自左向右逐渐移动时,所受磁体的引力先减小后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之先减小后增大.3.如图①、②、③、④四幅图中,四个相同的磁体都处于平衡状态,且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则(D)A.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④B.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①C.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①、③、④D.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③、④解析:对①、②图中两磁铁分别为研究对象,由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所以地面对磁铁的作用力:①图中小于地面上磁体的重力,②图中地面对磁铁的作用力小于两个磁铁的重力;对③、④图中的两个磁铁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磁铁的作用力等于两磁铁的重力.所以选项D正确.4.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B)A.磁体的吸铁性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解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小磁针的转动,与铁制引芯相吸引,接通电路,引起爆炸.5.某同学做奥斯特实验时,把小磁针放在水平的通电直导线的下方,当通电后发现小磁针不动,稍微用手拨动一下小磁针,小磁针转动180°后静止不动.因此可知,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是(D)A.自东向西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自北向南解析:通电前小磁针指南北方向,通电后小磁针不动,说明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还在南北方向;稍微用手拨动一下小磁针,小磁针转动180°后静止不动,由此可知,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与地磁场方向相反,故D项正确.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的磁场分布情况与一个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地磁场的方向沿地球上经线方向B.地磁场的方向是与地面平行的C.地磁场的方向是从北向南方向的D.在地磁南极上空,地磁场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析:解决本题需明确两点:一、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二、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7.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D)A.F=MgB.mg<F<(M+m)gC.F=(M+m)gD.F>(M+m)g解析:在铁片B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F大小等于A、C 的重力Mg和B对A的引力F引′的和.在铁片B上升的过程中,对B有F引-mg=ma,所以F引=mg+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对A的引力F引′与A对B的引力F引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F =Mg+mg+ma.解此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把物理情景弄清楚,然后根据不同物体所处的状态列出相应的方程.二、多项选择题8.如图所示,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上方有一根长直导线,开始时二者在纸面内平行放置.当导线中通以如图所示电流I时,发现小磁针的N极向里,S极向外,停留在与纸面垂直的位置上.这一现象说明(AB)A.小磁针感知到了电流的磁场B.小磁针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C.小磁针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D.若把小磁针移走,该处就没有磁场了解析:小磁针可以检验磁场的存在,当导线中通入电流时,在导线的周围就产生了磁场.在小磁针位置处的磁场方向为N极的受力方向,即垂直纸面向里,故A、B正确,C错误;电流的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不会随小磁针的移走而消失,只要导线中有电流存在,磁场就会存在,故D不正确.9.在隧道工程以及矿山爆破作业中,部分未爆炸的炸药若残留在爆破孔内,则很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为此科学家制造了一种磁性炸药,即在炸药中掺入了10%的磁性材料——钡铁氧体,然后放入磁化机磁化.磁性炸药一旦爆炸,即可安全消磁,而遇到不爆炸的情况可使用磁性探测器测出未爆炸的炸药,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已知掺入的钡铁氧体的消磁温度约为400 ℃,炸药的爆炸温度为2 240~3 100 ℃,一般炸药引爆温度最高为140 ℃左右.以上材料表明(AD)A.磁性材料在低温下容易被磁化B.磁性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被磁化C.磁性材料在低温下容易被消磁D.磁性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被消磁10.明永乐三年(1405年)的一天,江苏太仓城外刘家港的港湾里,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准备起锚远航,“宝舟体势巍然,巨无匹敌,棚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整个船队有官兵、水手、工匠、医生、翻译等两万多人……以上是对郑和统帅船队将要“下西洋”时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D)A.我国是最早在航海上使用指南针的国家B.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上装着罗盘,导航时兼用罗盘和观星,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修正C.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是世界上第一个观测到磁偏角的人D.中国的沈括观测到磁偏角比哥伦布早约四百年解析: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准确记录了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不是地理上的正南正北的现象,意即发现了地磁偏角.西方直到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时才发现了地磁偏角,比沈括的发现晚了约四百年,所以选项A、B、D正确.三、非选择题11.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 极如图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a.现将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b.如果将AB从原来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吸引力;右侧的磁铁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右.(2)在a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上加速还是减速呢?答:减速.(3)在b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下加速还是减速呢?答:加速.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查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磁铁静止时,二者间的相互吸引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对右侧的磁铁来说,吸引力向左静摩擦力向右.当平板向上运动而磁铁吸在一起时,说明摩擦力减小,磁铁所受支持力减小,磁铁应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平板应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当平板向下运动而两磁铁吸在一起时,磁铁应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加速度仍向下,故是向下加速运动.12.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解析:棋子受力如图所示,磁性棋子受到棋盘的吸引力而对棋盘产生压力,棋盘对棋子有向外的弹力.重力使得棋子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棋子受到棋盘向上的静摩擦力,此力和重力平衡,使得棋子不会掉下来.由于空气浮力远小于重力,故可以忽略不计.13.磁带、磁盘、存折、信用卡等都是利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生活用具,为了保护这些用具上的信息,你认为应该怎样做?答案:磁带、磁卡等是利用对其上面的磁性材料磁化的强弱或方向的不同来记录信息的,如果将它们与磁性物体放在一起,则它上面的磁性材料会被重新磁化,使其原有信息消失,因此磁带、磁卡等应放在远离磁铁等磁性物体的地方.另外各种银行卡、交费卡、电话卡最好也不要长时间地放在一起,以免它们互相磁化而丢失信息.。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16:3.1 磁现象和磁场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16:3.1 磁现象和磁场

3.1磁现象和磁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磁体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C.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任意两条通电导线之间有作用力D.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任意两个磁体之间有作用力2.最早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B.罗兰C.安培D.法拉第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指南针指出的“北”不是真正的北,两者有一定的差别B.地球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地磁南极在地球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球北极附近C.在任何星球上都能利用指南针进行方向判断D.我国是最早在航海上使用指南针的国家4.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对磁场认识正确的是()A.磁场是为了解释磁极间相互作用而人为规定的B.磁场只有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通电导体之间发生作用时才产生C.某点磁场的方向与放在该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一致D.若在某区域内放置小磁针时不发生偏转,则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5.判断两根钢条甲和乙是否有磁性,可将它们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或S极.当钢条甲靠近时,小磁针自动远离,当钢条乙靠近时小磁针自动靠近,则() A.两根钢条均有磁性B.两根钢条均无磁性C.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一定无磁性D.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可能有磁性6.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一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7.铁棒A能吸引小磁针,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若将铁棒A靠近铁棒B,则() A.A,B一定相互吸引B.A,B一定相互排斥C.A,B之间有可能无磁场力作用D.A,B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8.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时,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向上拉力F的大小为()A.F=MgB.Mg<F<(M+m)gC.F=(M+m)gD.F>(M+m)g9.地球是个大磁场,在地球上,指南针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________的作用.人类将在本世纪登上火星,目前,火星上的磁场情况不明,如果现在登上火星,你认为在火星上宇航员能依靠指南针来导向吗?________(选填“能”“不能”或“不知道”)10.动手试一试:如图,把一条通电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我们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当改用两节或者更多的电池时,小磁针偏转的快慢有什么变化?把小磁针放在距离导线稍远的地方进行实验,小磁针偏转的快慢又有什么变化?如果把导线放在与小磁针垂直的上方进行实验,小磁针的偏转又如何?动脑想一想:小磁针的偏转意味着什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意味着什么?小磁针偏转的快慢不同又意味着什么?——★参考答案★——1.[解析]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所以正确选项为A.[答案]A2.[答案]A3.[解析]因为磁偏角的存在,所以地磁南极在地球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球南极附近,故A正确,B错误.火星不像地球那样有一个全球性的磁场,因此指南针不能在火星上工作,故C错.据史书记载,我国是最早在航海上使用指南针的国家,故D正确.[答案]AD4.[解析]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磁极间、磁极与通电导体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作用的,既使没有发生作用,磁体和通电导体周围仍存在这种客观物质,故A、B错误,规定了某点磁场的方向是放在该处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所以C正确,小磁针不偏转,有可能其N极就指向该点的磁场方向,故D错误.[答案]C5.[解析]磁体能吸引铁磁性物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排斥的两者必然都是磁体,吸引时至少有一个是磁体.钢条甲靠近小磁针时,小磁针自动远离,说明它们相互排斥,则甲一定有磁性.当乙靠近小磁针时,它们相互吸引,这时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乙没有磁性,此时属于磁体与铁磁性物质相互吸引;二是乙有磁性,且与小磁针是异名磁极,此时属于异名相互吸引,故D正确.[答案]D6.[解析]一元硬币为钢芯镀镍,钢和镍都是磁性材料,放在磁体的磁场中能够被磁化获得磁性,因而能被磁体吸引,故D正确.A、B、C错误.[答案]D7.[解析]小磁针本身有磁性,能够吸引没有磁性的铁棒,故铁棒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说明铁棒B一定有磁性,若A无磁性,当A靠近B时,在B的磁场作用下也会被磁化而发生相互吸引作用.若A有磁性,则A和B两磁体都分别有北极和南极,当它们的同名磁极互相靠近时,相互排斥;当异名磁极互相靠近时,相互吸引.这说明不论A有无磁性,它们之间总有磁场力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8.[解析]本题是磁场与超重和失重相结合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应清楚电磁铁通电后,由于B铁片受到的吸引力大于重力,而处于超重状态.由于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场,对铁片B有吸引力而上升,所以这时吸引力一定大于B铁片所受的重力,故B向上加速运动,即铁片B处于超重状态.而A和C处于平衡状态,选A、B、C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则整个系统处于超重状态,所以F>(M+m)g且在A、B接触前F不断增大.[答案]D9.[解析]地球周围有磁场,指南针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力而指南北的,火星上磁场情况不明,不能用指南针来导向.[答案]地磁场不能10.[答案]变快变慢不偏转小磁针偏转意味着所在处的磁场发生了变化,即电流产生了磁场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与所在处磁场的方向有关,也即磁场是有方向的小磁针偏转的快慢不同意味着所在处的磁场的强弱的不同,也即磁场是有强弱之分的.。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19:3.1 磁现象和磁场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19:3.1 磁现象和磁场

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基础过关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涉及到磁现象应用的发明是()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解析]指南针利用地磁场使小磁针偏转来指示方向,涉及到磁现象,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不涉及磁现象,故选项A正确。

[答案] A2.把铁棒甲的一端靠近铁棒乙的中部,发现两者吸引,而把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中部时,两者互不吸引,则()A.甲有磁性,乙无磁性B.甲无磁性,乙有磁性C.甲、乙都有磁性D.甲、乙都无磁性[解析]磁体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质物体,磁体各个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条形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叫做磁极,中间的磁性最弱,几乎没有。

当铁棒甲的一端靠近铁棒乙的中部,两者互相吸引,说明甲是磁体,具有磁性;把铁棒乙的一端靠近铁棒甲的中部,两者不能相互吸引,说明乙不是磁体,没有磁性。

[答案] A3.(多选)为了判断一根钢锯条是否有磁性,某同学用它的一端靠近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

下列给出了几种可能产生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则锯条一定有磁性B.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则锯条一定有磁性C.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不能确定锯条是否有磁性D.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不能确定锯条是否有磁性[解析]若发生排斥现象,只有一种可能,锯条肯定有磁性且小磁针靠近锯条的同名磁极。

若发生吸引现象,则锯条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无磁性,故选项A、C 正确。

[答案]AC4.(多选)如图1是“超导磁悬浮”现象,悬浮在空中的是一块重力为G的永久磁铁,下方是超导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悬浮磁体受到的悬浮力大于重力GB.悬浮磁体受到的悬浮力等于重力GC.悬浮磁体对超导体的力小于重力GD.悬浮磁体对超导体的力等于重力G[答案]BD5.(多选)如图2所示,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水平放置在桌面上。

当有一束带电粒子沿与磁针指向平行的方向从小磁针上方水平飞过时,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图2A.小磁针不动B.若是正粒子飞过,小磁针会发生偏转C.若是负粒子飞过,小磁针会发生偏转D.若是一根通电导线,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解析]电流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当带电粒子在小磁针上方运动时也会形成电流,从而形成磁场。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第三章 磁场 3.1磁现象和磁场、磁感应强度 word版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第三章 磁场 3.1磁现象和磁场、磁感应强度   word版含解析答案

第三章磁场磁现象和磁场1.(多选)某同学身边有一个长铁条,为了检验它是否具有磁性,该同学用它的一端靠近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

下列给出了几种可能产生的现象以及相应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若小磁针被吸引过来,则说明长铁条一定有磁性B.若小磁针被吸引过来,则长铁条可能没有磁性C.若小磁针被推开,则说明长铁条一定有磁性D.若小磁针被推开,则长铁条可能没有磁性2.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如图所示,其依据是()A.磁体的吸铁性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磁场具有方向性3.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1/6,月球表面没有磁场。

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下图中的四种情况能够做到的是()4.物理实验都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条件,奥斯特做电流磁效应实验时就应排除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

下列关于奥斯特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必须在地球赤道上进行B.通电直导线必须竖直放置C.通电直导线应该水平东西方向放置D.通电直导线可以水平南北方向放置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磁针放在一根通电直导线附近,小磁针没有转动,说明电流没有磁效应B.两根通电直导线相互垂直放置,解除固定后都发生转动,说明了电流的磁效应C.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磁效应现象,首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是有联系的D.以上说法均错误6. (多选)一束离子沿水平方向平行飞过小磁针上方,如图所示,此时小磁针S极向纸内偏转,这一束离子可能是()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B.向左飞行的正离子束C.向右飞行的负离子束D.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7.地球是一个大磁体:①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②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③赤道附近地磁场的方向和地面平行;④北半球地磁场的方向相对地面是斜向上的;⑤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

高中物理 第3章 磁场 1 磁现象和磁场课时作业 新人教

高中物理 第3章 磁场 1 磁现象和磁场课时作业 新人教

1 磁现象和磁场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题为多选题)1.如图所示,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附近,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

发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答案:C解析: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居里夫人在天然放射性的研究领域有杰出的贡献,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正确答案为C。

2.关于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基本性质是对处于其中的磁体和电荷有力的作用B.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不存在,是人们假想出来的一种物质C.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D.磁场的存在是人们为研究问题而假设的,想其有则有,想其无则无答案:C解析:磁场是客观存在的,C对, B、D错;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和电流、运动的电荷有力的作用,A错。

3.磁铁吸引小铁钉与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毛发碎纸屑两现象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电现象B.两者都是磁现象C.前者是电现象,后者是磁现象D.前者是磁现象,后者是电现象答案:D解析:磁铁是靠其周围的磁场作用于小铁钉,是磁现象,摩擦过的塑料尺带上电荷,靠其周围的电场作用于毛发纸屑等物体,是电现象,D对,A、B、C错。

4.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制磁悬浮列车,我国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已建成通车(如图)。

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着磁体,车厢用的磁体大多是通过强大电流的电磁铁,现有下列说法:①磁悬浮列车利用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②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异名磁极互相排斥;③磁悬浮列车消除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④磁悬浮列车增大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磁悬浮列车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特性而与铁轨分离,这样它在前进过程中不再受到与铁轨之间的摩擦阻力,而只会受到空气的阻力。

故A正确。

5.(厦门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检测)如图所示,重力均为G的两条形磁铁分别用细线A和B悬挂在水平的天花板上,静止时,A线的张力为F1,B线的张力为F2,则( )A.F1=2G,F2=G B.F1=2G,F2>GC.F1<2G,F2>G D.F1>2G,F2>G答案:B解析:把两条形磁铁看做一个整体,对其受力分析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1=2G;选取下面的条形磁铁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B线竖直向上的张力F2和上面的条形磁铁对其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斥力T,根据三力平衡条件可知,F2=G+T>G,所以选项B正确。

【2019-2020】高中物理第3章磁场1磁现象和磁澄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_1

【2019-2020】高中物理第3章磁场1磁现象和磁澄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_1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中物理第3章磁场1磁现象和磁澄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_1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题为多选题)1.如图所示,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附近,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

发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C )解析: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居里夫人在天然放射性的研究领域有杰出的贡献,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正确答案为C。

2.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制磁悬浮列车,我国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已建成通车(如图)。

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着磁体,车厢用的磁体大多是通过强大电流的电磁铁,现有下列说法:①磁悬浮列车利用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②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异名磁极互相排斥;③磁悬浮列车消除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④磁悬浮列车增大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正确的组合是( A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磁悬浮列车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特性而与铁轨分离,这样它在前进过程中不再受到与铁轨之间的摩擦阻力,而只会受到空气的阻力。

故A正确。

3.如图所示,a、b、c三根铁棒中有一根没有磁性,则这一根可能是导学号 74700554( A )A.a B.b C.c D.都有可能解析:由题图知b、c相互排斥,说明b、c都有磁性,所以a棒无磁性。

故选项A正确。

4.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1/6,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下图中的四种情况能够做到的是( D )解析:既然月球表面没有磁场,那么在月球上就不能用指南针定向,所以A错误;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所以无法使用电风扇吹风,而声音也无法传播,所以B、C均不对,只有选项D正确。

5.如图所示,重力均为G的两条形磁铁分别用细线A和B悬挂在水平的天花板上,静止时,A线的张力为F1,B线的张力为F2,则( B )A.F1=2G,F2=G B.F1=2G,F2>GC.F1<2G,F2>G D.F1>2G,F2>G解析:把两条形磁铁看做一个整体,对其受力分析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1=2G;选取下面的条形磁铁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B线竖直向上的张力F2和上面的条形磁铁对其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斥力T,根据三力平衡条件可知,F2=G+T>G,所以选项B正确。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磁场 1 磁现象和磁场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1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磁场 1 磁现象和磁场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1

1 磁现象和磁场[课时作业][A组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几组器材,其中最为可用的是( )A.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B.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C.小灯泡及导线D.蹄形磁铁及细棉线解析:判断一段导线中有无电流通过时,可以看导线周围有无磁场,所以可以用一根细棉线将被磁化的缝衣针(相当于一个小磁针)水平吊起,如果发生偏转,则说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A方法可用;通电导线周围不会产生电场,所以用细棉线悬挂带电的纸球不会产生任何现象,B方法不可行;若将小灯泡用导线连接到要判断的导线上,若电流太小小灯泡可能不会发光,若电流过大还会损坏小灯泡,所以C方法不科学;由于蹄形磁铁质量较大,即使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可能也观测不到悬挂磁铁的偏转,D方法不科学.答案:A2.如图四个实验现象中,不能表明电流能产生磁场的是( )A.甲图中,导线通电小磁针发生偏转B.乙图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C.丙图中,当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靠近D.丁图中,当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远离解析:磁场对小磁针、通电导体有作用力,图甲中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图丙、丁中的通电导体发生了吸引和排斥,都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乙图不能说明电流能产生磁场,所以答案为B.答案:B3.某同学在做奥斯特实验时,把小磁针放在水平的通电直导线的下方,当通电后发现小磁针不动,稍微用手拨动一下小磁针,小磁针转动180°后静止不动,由此可知,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在小磁针处方向是( )A.自东向西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自北向南解析:导线通电前小磁针指向南北方向,导线通电后小磁针不动,说明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在小磁针处沿南北方向;稍微用手拨动一下小磁针,小磁针转动180°后静止不动,说明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在小磁针处与地磁场方向相反.答案:D4.信鸽有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为了弄清信鸽究竟靠什么来判断方向,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缚了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数千米至数十千米的地方,逐批放飞,结果绝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到鸽舍,而缚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这一实验证实了人们的一个猜想——信鸽高超的认路本领是依赖于( )A .信鸽的眼力和对地形地貌极强的记忆力B .信鸽对地磁场的感应C .信鸽发射并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D .信鸽发射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次声波解析:信鸽翅膀下的磁铁影响了信鸽对地磁场方向的判断,影响了飞行方向,故A 、C 、D 错误,B 正确. 答案:B5.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对该物体引力的16,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图中的四种情况能够做到的是( )解析:既然月球表面没有磁场,那么在月球上就不能用指南针定向,所以A 错误;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所以无法使用电风扇吹风,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B 、C 均不对,只有选项D 正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超导是当今高科技的热点之一,当一块磁体靠近超导体时,超导体中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对磁体有排斥作用,这种排斥力可使磁体悬浮在空中,磁悬浮列车就采用了这项技术.磁体悬浮的原理是 ( )A .超导体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同B .超导体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C .超导体使磁体处于失重状态D .超导体对磁体的作用力与磁体的重力相平衡解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电流的磁场方向和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磁体悬浮在空中,重力和超导体对磁体的作用力平衡,故B 、D 正确,A 、C 错误.答案:BD7.关于地球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B .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C .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D .地球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是不同的解析:小磁针S极指南是因为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A错误.地磁场的两极和地理两极是相反的,B 正确.依据地磁场的空间分布,只有赤道上的磁场方向和地面平行,C错误.地球的磁偏角在地球上的不同地点是不同的,地球两磁极的位置也是变化的,D正确.故选B、D.答案:BD8.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奥斯特实验——电流对小磁针的作用时,同学们发现,南北放置的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在导线不通电时,小磁针的N极总指向北方,通电后小磁针偏转;改变电流的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恰好相反,导线中的电流增大,小磁针偏转更迅速.关于实验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导线,周围都有磁场B.导线只有通电后,周围才能产生磁场C.电流的磁场具有方向性D.通电导线周围形成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解析:不通电时导线下方小磁针N极指北,是因为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与导线是否通电无关;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偏转,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说明电流产生的磁场也具有方向性;电流大,小磁针偏转迅速,说明电流大,磁场强.故选项B、C、D正确.答案:BCD三、非选择题9.如图所示,重力均为G的两条形磁铁分别用细线A和B悬挂在水平的天花板上,静止时,A线的张力为F1,B线的张力为F2.求F1的大小及判断F2与G的关系.解析:把两条形磁铁看做一个整体,对其受力分析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1=2G;选取下面的条形磁铁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B线竖直向上的张力F2和上面的条形磁铁对其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斥力T,根据三力平衡条件可知,F2=G+T>G.答案:见解析[B组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多选)磁力玻璃擦是目前很时尚的玻璃清洁器,其原理是利用异性磁极的吸引作用可使外面的一片跟着里面的一片运动,旧式磁力玻璃擦在使用时由于相对移动会导致前后两面的同性磁极间距较小,由于同性磁极间的斥力作用很容易脱落,其内部N、S磁极分布如图甲所示.经过改进后,新式磁力玻璃擦内部的N、S 磁极分布如图乙所示,使用时两片不易脱落.关于两种磁力玻璃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前后面的同性磁极间距较小,同性磁极相互斥力大,容易脱落B.图甲中前后面的异性磁极间距较小,异性磁极相互引力大,不容易脱落C.图乙中前后面的同性磁极间距较大,同性磁极相互斥力小,不容易脱落D.图乙中前后面的异性磁极间距较大,异性磁极相互引力小,容易脱落解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题图甲中前后面的同性磁极间距较小,同性磁极相互斥力大,容易脱落,题图乙中前后面的同性磁极间距较大,同性磁极相互斥力小,不容易脱落,故A、C正确.答案:AC2.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当电磁铁通电时,在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OO′的拉力F的大小为( ) A.F=MgB.Mg<F<(M+m)gC.F=(M+m)gD.F>(M+m)g解析:B被吸引上升时,B受到重力mg和A对B向上的吸引力F1而向上做加速运动,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故有F1-mg>0①对于A和C(包括支架),受轻绳的拉力F,自身的重力Mg及B对A向下的吸引力F1′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有F-F1′-Mg=0②又F1和F1′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有F1′=F1③由①②③式得F=Mg+F1>Mg+mg=(M+m)g.答案:D二、非选择题3.(2018·山东烟台质检)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图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A.现将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B.如果将AB从原来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力是________力;右侧的磁铁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2)在A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上加速还是减速呢?答:________.(3)在B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下加速还是减速呢?答:________.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查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磁铁静止时,二者间的相互吸引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对右侧的磁铁来说,吸引力向左,静摩擦力向右.当平板向上运动而磁铁吸在一起时,说明摩擦力减小,磁铁所受支持力减小,磁铁应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平板应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当平板向下运动而两磁铁吸在一起时,磁铁应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加速度仍向下,故是向下加速运动.答案:(1)吸引右(2)减速(3)加速4.一块没有标明南、北极的小磁针,你能想办法判断它的磁极吗?(1)A同学用一个已知磁性的小磁针,立刻得出了结果.你知道他是怎样得出的吗?(2)B同学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他将小磁针固定在小塑料盘中,然后放在水中.他的结论也是正确的,你能说出他利用了什么原理吗?解析:(1)A同学利用磁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B同学利用了地磁场的影响,地理的南极为地磁的北极,地理的北极为地磁的南极.小磁针指地理南极的一端一定是小磁针的S极,指地理北极的一端一定是小磁针的N极.答案:见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三章1磁现象和磁场 课时作业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三章1磁现象和磁场 课时作业

第三章磁场1 磁现象和磁场A级抓基础1.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性质相同的一种特殊物质B.磁场是为了解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而人为规定的C.磁极与电流之间不能发生相互作用D.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答案:D2.关于地磁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理位置的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重合B.在赤道上的磁针的N极在静止时指向地理南极C.在赤道上的磁针的N极在静止时指向地理北极D.在北半球上方磁针静止时与地面平行且N极指向地理北极答案:C3.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 A.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B.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C.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D.导线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答案:C4.如图所示为一电磁选矿机的示意图,其中M为矿石漏斗,D 为电磁铁.在开矿中,所开采出的矿石有含铁矿石和非含铁矿石,那么矿石经过选矿机后,落入B槽中的矿石是________,落入A槽中的矿石是________.解析:含铁矿石被电磁铁D磁化吸引,故落入B槽;非含铁矿石不受D的作用,故落入A槽.答案:含铁矿石非含铁矿石B级提能力5.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A.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B.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C.棋盘对它的吸引力与重力平衡D.它一方面受到棋盘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空气的浮力答案:B6.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1 6,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图中的四种情况能够做到的是()答案:D7.(多选)为了判断一根钢锯条是否有磁性,某同学用它的一端靠近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下列给出了几种可能产生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则锯条一定有磁性B.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则锯条一定有磁性C.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不能确定锯条是否有磁性D.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不能确定锯条是否有磁性答案:AC8.在超市里,顾客可以自己在货架上挑选商品,十分方便,但如果有人想拿了东西不付钱而偷偷溜走,那么出口处的报警器马上会鸣响报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解析:在超市中的每一件商品上都有一小片带磁性的商标,当经过出口时,那里的磁性探测器便检测出来并发出报警,只有当你付款后,售货员用一种特别的“消磁”装置将商标上的磁性消除,探测器才会让你把商品带出超市.9.如图所示是医生用来取出病人吞下的金属物品的仪器.当仪器顶部接触金属物品时,医生将手控环内推,再拉出整条塑料管.(1)你能说出这种仪器的原理吗?(2)如果小孩不慎吞下的是易拉罐拉环或一个回形针,哪种物体可以用这种仪器取出来?解析:(1)当仪器顶部接触金属物品时,医生将手控环内推,其上活动的永久磁铁使固铁磁化,磁化后吸引金属物品,然后拉出整条塑料管,即可把金属物品带出.(2)由于磁铁只能吸引磁性物质,而易拉罐拉环是铝合金,不是磁性物质,因此不能取出,而回形针可以.。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8:3.1磁现象和磁场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8:3.1磁现象和磁场

3.1磁现象和磁场1.关于磁极间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名磁极相吸引B.同名磁极相排斥C.异名磁极相排斥D.异名磁极相吸引2.把一个条形磁铁水平悬挂起来,N极应指向()A.地理正北极B.地理正南极C.地磁北极D.地磁南极3.某同学在北京将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条形磁铁用一条细线悬挂起来,使它平衡并呈水平状态,悬线系住条形磁铁的位置是()A.磁铁的重心处B.磁铁的某一磁极处C.磁铁重心的北侧D.磁铁重心的南侧4.磁体与磁体间、磁体和通电导线间、通电导线和通电导线间相互作用的示意图,以下正确的是()A.磁体⇔磁场⇔磁体B.磁体⇔磁场⇔通电导线C.通电导线⇔电场⇔通电导线D.通电导线⇔磁场⇔通电导线5.磁力玻璃擦是目前很时尚的玻璃清洁器,其原理是利用异性磁极的吸引作用可使外面的一片跟着里面的一片运动,旧式磁力玻璃擦在使用时由于相对移动会导致前后两面的同性磁极间距较小,由于同性磁极相互斥力作用很容易脱落,其内部N、S磁极分布如图甲所示.经过改进后,新式磁力玻璃擦其内部的N、S磁极分布如图乙所示,使用时两片不易脱落,关于两种磁力玻璃擦脱落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前后面的同性磁极间距较小,同性磁极相互斥力大,容易脱落B.甲图中前后面的异性磁极间距较小,异性磁极相互引力大,不容易脱落C.乙图中前后面的同性磁极间距较大,同性磁极相互斥力小,不容易脱落D.乙图中前后面的异性磁极间距较大,异性磁极相互引力小,容易脱落6.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大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A.F=mgB.Mg<F<(M+m)gC.F=(M+m)gD.F>(M+m)g7.实验室里用的磁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8.如果小朋友误吞了金属类物品于腹腔内,如何把它取出来呢?某同学在学习了磁场之后,设计出了这样一个仪器,如图所示.当仪器顶部接触金属物品时,将手控环内推,再拉出整条塑料管.(1)你能说出这种仪器的原理吗?(2)如果小朋友不慎吞下的是易拉罐拉环或一个回形针,哪种物体可以用这种仪器取出来?(3)如果把活动永磁铁换成电磁铁,你认为是不是更实用呢?9.关于磁现象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B. 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 磁体、电荷周围都存在磁场D. 磁场是科学家假想的一种物质E. 我们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指南的一极是指南针的南极F. 地磁的北极与地理南极重合10.电工师傅能够用螺丝刀将狭小空间内的小螺丝吸引上来,关于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是因为螺丝刀带电把小螺丝吸引上来的B. 是因为小螺丝带电和螺丝刀相互吸引发生的C. 是因为螺丝刀带有磁性,把小螺丝吸引上来的D. 是因为小螺丝带有磁性,去吸引螺丝刀的11. 物理实验都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条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作业:3-1 磁现象和磁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作业:3-1 磁现象和磁场

课后作业45分钟一、选择题(8×5′,共40分)1.某同学想重做奥斯特实验,于是他在直导线下面放一个小磁针,待小磁针不再摆动时,在直导线中通上较大的直流电,但是小磁针并没有偏转,这可能是因为( )A.导线与磁针平行B.导线与磁针垂直C.导线是东西放置的D.导线是南北放置的解析:没有其他磁场存在时,小磁针仅受地磁场的作用力,静止时将指向南北方向.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直线电流的磁场就不能再沿南北方向.因为受地磁场的作用,当小磁针静止时,磁针指向南北方向,如果磁针上方的导线东西放置,电流的磁场在磁针处也是南北方向,磁针有可能不偏转,B、C正确,A、D错误.答案:2.下列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 )A.静止电荷对固定通电直导线B.固定磁铁对静止电荷C.磁铁对运动电荷D.磁铁对电流解析:各种磁体间发生作用的实质是运动电荷之间通过磁场力发生的,因此根据磁体间作用的相互性可知,磁体不可能对静止电荷产生磁场力,故选项A、B错误,选项C、D正确.答案:3.关于地磁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重合B.我们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指南的一极是指南针的北极C.地磁的北极与地理的南极重合D.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解析: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其磁北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磁南极(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并不重合.指南针指南的一极应该是磁针的南极(S极),选项D正确.答案:D4.我们根据奥斯特实验、罗兰实验以及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形成了统一认识:产生磁场的根本原因是( )A.磁铁B.金属导线C.静止电荷D.运动电荷解析:磁现象的本质来源于运动电荷,因此一切磁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运动电荷产生磁场并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5.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A.磁场的存在B.磁场具有方向性C.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D.磁体间有相互作用解析:放在通电直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受力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答案:C6.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的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重合B.地球的地磁北极与地理北极重合C.地球的地磁北极与地理南极重合D.地球的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解析: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地球的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答案为D.答案:D7.磁体和磁体间、磁体和电流间、电流和电流间相互作用的示意图,以下正确的是( )A.磁体⇔磁场⇔磁体B.磁体⇔磁场⇔电流C.电流⇔电场⇔电流D.电流⇔磁场⇔电流解析:磁体与磁体、磁体与电流、电流与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进行相互作用的.答案:8.下列天体周围都存在磁场,其中指南针不能在其上工作的是( )A.地球B.太阳C.水星D.火星解析:火星不像地球那样有一个全球性的磁场,因此指南针不能在火星上工作.答案:D二、非选择题(9、10题各10分,11、12题各20分,共60分)9.和都叫做永磁体,它们的特点是都能够吸引物体,我们把物体所具有的这种性质叫做;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做;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又叫极;指北的磁极叫,又叫极.答案:天然磁石;人造磁体;铁、钴、镍等;磁性;磁极;南极;S;北极;N10.把一根柔软的弹簧竖直悬挂起来,使它的下端刚好跟杯中的水银面接触,并使它组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当闭合开关后,将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图1解:通电后,弹簧的每一圈都相当于一个环形电流,且各线圈都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根据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弹簧收缩,下端脱离水银面,使电路断开;电路断开后,弹簧中不再有电流,各圈中的相互吸引力消失,弹簧在弹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于是电路又接通,弹簧又收缩,如此周而复始,弹簧上、下跳动.11.日常生活中,磁的应用给我们带来方便.例如,把螺丝刀做成磁性刀头,可以像手一样抓住需要安装的铁螺丝,还能把掉在狭缝中的铁螺丝取出来.请你关注自己的生活,看看哪些地方如果应用磁性可以带来方便,写出你的创意.解:可以在衣柜门上安上磁铁,使柜门能自动关闭等.12.一个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你有哪些办法使它偏转?解:可以拿磁铁靠近它,也可以在它上方或下方平行放置一通电直导线.。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1节 磁现象和磁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1物理学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1节 磁现象和磁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1物理学

磁现象和磁场1.磁体是具有磁性的物体,磁体有N、S两个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3.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电流有力的作用。

4.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因此,磁针并非准确地指向南北,其间有一个夹角,这就是地磁偏角,简称磁偏角。

5.火星上没有一个全球性的磁场,所以指南针在火星上不能工作。

一、磁现象及电流的磁效应1.磁现象(1)磁性:物质具有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2)磁体: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N极)。

(4)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两个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实验: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指向南北的磁针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了转动。

(2)意义:奥斯特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首先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二、磁场1.磁体、电流间的相互作用(1)磁体与磁体间存在相互作用。

(2)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磁体对通电导线也有作用力。

(3)两条通电导线之间也有作用力。

2.磁场(1)定义: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线之间,以及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是磁体或电流周围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三、地球的磁场1.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磁体,N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S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

自由转动的小磁针能显示出地磁场的方向,这就是指南针的原理。

2.磁偏角小磁针的指向与正南方向之间的夹角。

3.太阳、月亮、其他行星等许多天体都有磁场。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磁场可以产生电流。

(×)(2)天然磁体与人造磁体都能吸引铁质物体。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15:3.1 磁现象和磁场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15:3.1 磁现象和磁场

3.1 磁现象和磁场1.人们早在公元前6、7世纪就发现了磁石吸铁、磁石指南等现象,如图所示是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形似勺子,勺柄是其磁体南极,则司南静止时,勺柄所指的方向是()A.东方B.北方C.西方D.南方2.1954年,我国地质探矿队伍发现,在山东某地一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地磁场十分异常.据此,勘探队伍推测该地区地下可能蕴藏着()A.铜矿B.铁矿C.煤矿D.石油3.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和电场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B.磁场对处在其中的磁体有磁场力的作用C.磁铁对通电导线不可能有力的作用D.两根通电导线之间有磁场力的作用4.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A.磁体的吸铁性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5.新民晚报曾报道一则消息,“上海雨点鸽从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余天,返回上海市区鸽巢”,信鸽的这种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实在令人称奇.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那么信鸽究竟靠什么辨别方向的呢?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绝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鸽舍,而缚磁铁的信鸽全部飞散了.科学家的实验支持了上述哪种猜想() 6.对于通电螺线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电螺线管表现出来的磁性相当于条形磁铁,一端相当于N极,另一端相当于S 极B.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也是从N极出来,进入S极的C.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与螺线管轴线平行,由S极指向N极D.把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内,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向螺线管的S极7.铁棒A能吸引小磁针,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若将铁棒A靠近铁棒B时,则() A.A、B一定互相吸引B.A、B一定互相排斥C.A、B间有可能无磁场力作用D.A、B间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互相排斥8.判断两根钢条甲和乙是否有磁性,可将它们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或S极.当钢条甲靠近时,小磁针自动远离,当钢条乙靠近时,小磁针自动靠近,则() A.两根钢条均有磁性B.两根钢条均无磁性C.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一定无磁性D.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可能有磁性9.弹簧测力计下挂一条形磁铁,其中条形磁铁的N极一端位于未通电的螺线管正上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a接电源正极,b接电源负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将不变B.若将a接电源正极,b接电源负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增大C.若将b接电源正极,a接电源负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减小D.若将b接电源正极,a接电源负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增大10.一位同学设计实验以验证奥斯特实验的结论,以下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A.让电流由东向西流过水平放置的直导线,直导线下方的小磁针N极指向南方B.让电流由东向西流过水平放置的直导线,直导线下方的小磁针N极指向北方C.让电流由北向南流过水平放置的直导线,直导线下方的小磁针N极指向东方D.让电流由北向南流过水平放置的直导线,直导线下方的小磁针N极指向西方11.如图所示,a、b是直线电流的磁场,c、d是环形电流磁场,e、f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试在各图中补画出电流方向或磁感线方向.a b cd e f12.如果小朋友误吞了金属类物品于腹腔内,如何把它取出来呢?某同学在学习了磁场之后,设计出了这样一个仪器,如图所示.当仪器顶部接触金属物品时,将手控环内推,再拉出整条塑料管.(1)你能说出这种仪器的原理吗?(2)如果小朋友不慎吞下的是易拉罐拉环或一个回形针,哪种物体可以用这种仪器取出来?(3)如果把活动永磁铁换成电磁铁,你认为是不是更实用呢?——★参考答案★——1.[解析]勺柄是磁体南极,故司南静止时,勺柄所指的方向是南方,故D正确.[答案] D2.[解析]引起地磁场异常的矿物质一定是有磁性的,所以该地区地下可能蕴藏着铁矿.[答案] B3.[解析]磁场和电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可以通过磁体或电荷检验它们的存在.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电流与磁体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A、B、D正确,C错误.[答案]ABD4.[解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小磁针的转动,从而接通电路,引起爆炸.[答案] B5.[解析]这是一道要求从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应用类题.因为信鸽所缚的小磁铁所产生的磁场扰乱了它体内磁性物质产生的磁场,所以缚磁铁的一组信鸽全部飞散,故D项正确.[答案] D6.[解析]通电螺线管表现出来的磁性相当于条形磁铁,其性质与条形磁铁相同,螺线管的磁感线在外部由N极指向S极,在内部由S极指向N极,在螺线管内部,小磁针N 极方向指向螺线管的N极.[答案] D7.[解析]小磁针本身有磁性,能够吸引没有磁性的铁棒,故铁棒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说明铁棒B一定有磁性.若A无磁性,当A靠近B 时,两者相互吸引.若A有磁性,则当A和B的同名磁极相互靠近时,彼此相互排斥;当它们的异名磁极相互靠近时,彼此相互吸引.这说明不论A有无磁性,它们之间总有磁场力的作用.故只有D项正确.[答案] D8.[解析]磁体能吸引铁磁性物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排斥的两者必然都是磁体,吸引时至少有一个是磁体.钢条甲靠近小磁针时,小磁针自动远离,说明它们相互排斥,则甲一定有磁性.当乙靠近小磁针时,它们相互吸引,这时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乙没有磁性,此时属于磁体与铁磁性物质相互吸引;二是乙有磁性,且与小磁针是异名磁极,此时属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D正确.[答案] D9.[解析][答案] D10.[解析]受地磁场的影响,小磁针静止不动时指南北方向,当电流由东向西流过水平放置的直导线时,直导线下方的磁场与地磁场方向相反,则小磁针静止不动或轻拨一下后转动180°而静止,故A、B错;当电流由北向南流过水平放置的直导线时,直导线下方的磁场方向由西向东,故小磁针N极指向东方,C对,D错.[答案] C11.[解析]根据安培定则,可以确定a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中电流方向从下向上,c中电流方向沿逆时针,d中磁感线方向向下,e中磁感线方向向左,f中磁感线方向向右.[答案]如图所示a b cd e f12.[解析](1)当仪器顶部接触金属物品时,将手控环内推,其上的活动永磁铁使固铁磁化,固铁磁化后能吸引磁性金属物品,然后拉出整条塑料管,即可把这种金属物品取出.(2)由于磁铁只能吸引铁磁性物体,而易拉罐拉环是铝合金材料,不是铁磁性物质,因此不能取出;回形针是铁磁性物体,可以用此仪器取出.(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是误吞了比较重的金属物品,可通过调节电流大小使磁性增强,从而顺利把金属物品取出来.故使用电磁铁应更实用一些.[答案]见[解析]。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23:3.1磁现象和磁场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23:3.1磁现象和磁场

3.1磁现象和磁场1.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一元硬币,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够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够被吸引2.为了判断一根钢锯条是否有磁性,某同学用它的一端靠近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下列给出了几种可能产生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则锯条一定有磁性B.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则锯条一定有磁性C.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则锯条一定没有磁性D.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不能确定锯条是否有磁性3.(多选)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处在蹄形磁铁两极间,受到力F的作用发生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力F是通过磁场产生的B.这个力F没有反作用力C.这个力F的反作用力作用在通电导线上D.这个力F的反作用力作用在蹄形磁铁上4.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象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

棋子不会掉下来是因为()A.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B.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C.棋盘对它的吸引力与重力平衡D.它一方面受到棋盘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还受到空气的浮力5.举世瞩目的上海磁悬浮列车线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其全程共30 km,列车最高速度可达552 km/h,单向运行约8 min。

磁悬浮列车底部装有电磁铁,轨道地面上则安装有线圈。

通过地面线圈与列车上的电磁铁之间的排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

地面线圈的上端磁极极性与列车上的电磁铁下端极性总保持()A.相同B.相反C.不能确定D.以上均不对6.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司南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指南针,如图所示。

它由青铜盘和磁勺组成,磁勺放置在青铜盘的中心,可以自由转动。

由于受地磁场作用,司南的磁勺尾静止时指向南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勺能够指示方向,是利用了地磁场对磁勺的作用B.磁勺的指向不会受到附近磁铁的干扰C.磁勺的指向不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D.磁勺的N极位于司南的磁勺尾部7.物理实验都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条件。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1节 磁现象和磁场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1节 磁现象和磁场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1

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1.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2.奥斯特实验是将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了转动.此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3.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4.(1)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它的N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S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2)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磁针的指向与南北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做磁偏角5.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A.奥斯特 B.焦耳 C.张衡 D.安培答案 A6.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磁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于其中的磁体和电流有力的作用B.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不存在的,是人们假想出来的一种物质C.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D.磁场的存在与否决定于人的思想,想其有则有,想其无则无答案AC解析磁场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其是客观存在的,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于其中的磁体和电流有力的作用.7.磁体与磁体间、磁体与电流间、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的示意图,以下正确的是( )A.磁体↔磁场↔磁体B.磁体↔磁场↔电流C.电流↔电场↔电流D.电流↔磁场↔电流答案ABD解析磁体与磁体间、磁体与电流间、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磁场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极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B.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C.磁体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与磁场而共同产生的D.磁场和电场是同一种物质答案 A解析电流能产生磁场,在电流的周围就有磁场存在,不论是磁极与磁极间还是电流与电流间、磁体与电流间,都有相互作用的磁场力.磁场是磁现象中的一种特殊物质,它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而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其最基本的性质是对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它不会对放入静电场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因此,磁场和电场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各自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只有A 正确.点评一切磁现象都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由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所以电流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磁体之间的作用也是磁现象.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磁铁周围才有磁场B.电荷的周围一定有电场和磁场C.永久磁铁的磁场与电流周围的磁场是两种不同的磁场D.电流能产生磁场说明电和磁是有联系的答案 D解析磁铁和电流周围都有磁场且性质相同,而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所以,运动电荷周围既有电场又有磁场,静止电荷周围只有电场,A、B、C不对,电流产生磁场就是电和磁有关的证明,所以D对.知识点二奥斯特实验3.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 )A.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B.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C.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D.导线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答案 C解析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地磁场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磁针的正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明显的偏转,是由于南北方向放置的通电导线的正下方的磁场恰好是东西方向.正确选项为C.点评(1)注意“奥斯特实验”的细节问题,导线东西放置或将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都不一定能观察到磁针的偏转.(2)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时,应避免与地磁场引起的磁针偏转相重合.4.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A.磁场的存在 B.磁场的方向性C.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D.磁场间有相互作用答案 C解析奥斯特实验中电流能使静止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能产生磁场.故正确答案为C.知识点三地磁场5.关于地磁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地磁两极与地理的两极重合B.我们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指南的一极是指南针的南极C.地磁的北极与地理南极重合D.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答案BD解析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其磁北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磁南极(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并不重合.指南针指南的一端应该是磁针的南极(S极).选项B、D正确.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①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②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③赤道附近地磁场的方向和地面平行;④北半球地磁场方向相对地面是斜向上的;⑤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以上关于地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⑤ D.②③答案 D【方法技巧】一、磁体与导体间相互作用力问题的分析方法7.铁棒A能吸引小磁针,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当将铁棒A靠近铁棒B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一定相互吸引B.A、B一定相互排斥C.A、B间可能无磁场力作用D.A、B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答案 D解析小磁针本身有磁性,能够吸引没有磁性的铁棒,故铁棒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只是在小磁针的磁场作用下暂时被磁化的结果,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说明铁棒B 一定有磁性,若A无磁性,当A靠近B时,在B的磁场作用下也会被磁化而发生相互的吸引作用;若A有磁性,则A、B两磁体都分别有N极和S极,当它们的同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排斥;当异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吸引.这说明不论A有无磁性,它们之间总有磁场力的作用,故只有D项正确.8.现有甲、乙两根钢棒,当把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中部时,没有力的作用;而把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中部时,二者相互吸引,则( )A.甲有磁性,乙无磁性B.甲无磁性,乙有磁性C.甲、乙均无磁性D.甲、乙均有磁性答案 B解析对于磁铁,磁性最强的区域是磁极,若钢棒有磁性,其磁性最强的区域是两端,中间几乎没有磁性,由于甲的一端与乙的中部不吸引,则说明甲棒无磁性,乙的一端能吸引甲的中部,则说明乙棒有磁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二、小磁针受磁场力作用转动问题的分析9.在地球赤道上空有一小磁针处于水平静止状态,突然发现小磁针N极向东偏转,由此可知( )A.一定是小磁针正东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小磁针B.一定是小磁针正东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小磁针C.可能是小磁针正东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小磁针D.可能是小磁针正西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小磁针答案CD解析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本题中可能是小磁针正东方向有一磁铁的S极靠近小磁针;也可能是小磁针正西方向有一磁铁的N极靠近小磁针.1.关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同名磁极相吸引B.同名磁极相排斥C.异名磁极相排斥D.异名磁极相吸引答案B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磁体都具有N极和S极两个磁极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C.通电导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它们是通过电场发生作用的D.地磁场的N极与地理的南极重合,地磁场的S极与地理的北极重合答案AB解析磁体都有两个磁极:N极、S极,A正确;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 正确;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C错误;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D错误,故选A、B.3.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B.磁场是为了解释磁极间相互作用而人为规定的C.磁极与磁极之间是直接发生作用的D.磁场只有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发生作用时才产生答案 A解析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电流与电流间相互作用时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故B、C、D错误,A正确.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磁体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C.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任意两条通电导线之间有作用力D.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任意两个磁体之间有作用力答案 A解析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所以正确选项为A.5.下列说法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地球的磁偏角是一个定值B.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C.除了地球外,到目前为止其他星球上还没有发现磁现象D.郑和出海远航比哥伦布的远洋探险早答案 D解析磁偏角随地理位置变化而变化,A错误;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B错误;其他星球上也有磁场存在,C错误;我国是利用指南针航海最早的国家.D正确.6.关于磁铁的两个磁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分开B.不能分开C.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开D.磁铁很小时就只有一个磁极答案 B7.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 A.磁体的吸铁性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答案 B解析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变成了磁体,当军舰靠近水雷时,对控制引爆电路的小磁针有力的作用,使小磁针转动引爆水雷.B项正确.8.金属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的南极或北极时,都看到有吸引现象,可断定这根金属棒( )A.一定是永磁体B.一定不是永磁体C.一定是铁、钴、镍类的物质制成的棒D.可能是磁体,也可能不是磁体答案BC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两个磁铁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相互作用B.把一根条形磁铁从中间折断,则被分开的两部分只有N极或S极C.极光现象与地球的磁场有关D.人们代步的电动自行车中应存在磁体答案CD解析磁体的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磁场,磁铁间不接触时也可以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故A错.无论将磁铁分得多么小,它总有N极和S极,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只有N极或S极的磁单极子存在(这一点与电荷不同),故B错.极光现象是地磁场将射向地球的带电粒子偏转到地球的两极,带电粒子与大气相互作用而发出的光,故C正确.电动自行车的电机中一定有磁体存在,故D正确.10.为了判断一根钢锯条是否有磁性,某同学用它的一端靠近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下面给出了几种可能产生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则锯条一定有磁性B.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则锯条一定有磁性C.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不能确定锯条是否有磁性D.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不能确定锯条是否有磁性答案AC解析若发生排斥现象,只有一种可能,小磁针靠近锯条的同名磁极.若发生吸引现象,则锯条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无磁性,故选A、C.11.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磁铁与附近的铁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施力物体只有磁铁,受力物体只有铁钉B.只有当磁铁和铁钉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磁铁和铁钉虽然没有接触,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磁铁对铁钉有吸引作用,而铁钉不会吸引磁铁答案 C解析磁场力是通过磁场作用的,所以磁铁和铁钉不一定要接触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B错.既然磁场力也是力,则其作用应是相互的,因此,磁铁和铁钉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A错.由于铁钉被磁化而具有磁性,铁钉也会吸引磁铁,故D错,所以应选C.12.在重复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时,为使实验方便且效果明显,通电直导线应( ) A.平行于南北方向,位于小磁针上方B.平行于东西方向,位于小磁针上方C.平行于东南方向,位于小磁针下方D.平行于西南方向,位于小磁针下方答案 A解析考虑地磁场的作用,放置通电导线一定要南北方向,开始时和磁针平行.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地磁场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磁针的正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明显的偏转,是由于南北方向放置的电流的正下方的磁场恰好是东西方向.13.超导是当今高科技的热点之一,当一块磁体靠近超导体时,超导体中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对磁体有排斥作用,这种排斥力可使磁体悬浮在空中,磁悬浮列车就采用了这项技术,磁体悬浮的原理是( )①超导体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同②超导体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③超导体使磁体处于失重状态④超导体对磁体的磁力与磁体的重力相平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电流的磁场方向和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磁体悬浮在空中,重力和磁力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1.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2.奥斯特实验是将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了转动.此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3.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4.(1)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它的N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S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2)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磁针的指向与南北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做磁偏角5.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A.奥斯特 B.焦耳 C.张衡 D.安培答案 A6.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磁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于其中的磁体和电流有力的作用B.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不存在的,是人们假想出来的一种物质C.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D.磁场的存在与否决定于人的思想,想其有则有,想其无则无答案AC解析磁场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其是客观存在的,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于其中的磁体和电流有力的作用.7.磁体与磁体间、磁体与电流间、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的示意图,以下正确的是( )A.磁体↔磁场↔磁体B.磁体↔磁场↔电流C.电流↔电场↔电流D.电流↔磁场↔电流答案ABD解析磁体与磁体间、磁体与电流间、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磁场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极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B.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C.磁体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与磁场而共同产生的D.磁场和电场是同一种物质答案 A解析电流能产生磁场,在电流的周围就有磁场存在,不论是磁极与磁极间还是电流与电流间、磁体与电流间,都有相互作用的磁场力.磁场是磁现象中的一种特殊物质,它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而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其最基本的性质是对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它不会对放入静电场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因此,磁场和电场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各自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只有A 正确.点评一切磁现象都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由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所以电流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磁体之间的作用也是磁现象.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磁铁周围才有磁场B.电荷的周围一定有电场和磁场C.永久磁铁的磁场与电流周围的磁场是两种不同的磁场D.电流能产生磁场说明电和磁是有联系的答案 D解析磁铁和电流周围都有磁场且性质相同,而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所以,运动电荷周围既有电场又有磁场,静止电荷周围只有电场,A、B、C不对,电流产生磁场就是电和磁有关的证明,所以D对.知识点二奥斯特实验3.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 )A.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B.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C.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D.导线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答案 C解析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地磁场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磁针的正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明显的偏转,是由于南北方向放置的通电导线的正下方的磁场恰好是东西方向.正确选项为C.点评(1)注意“奥斯特实验”的细节问题,导线东西放置或将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都不一定能观察到磁针的偏转.(2)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时,应避免与地磁场引起的磁针偏转相重合.4.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A.磁场的存在 B.磁场的方向性C.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D.磁场间有相互作用答案 C解析奥斯特实验中电流能使静止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能产生磁场.故正确答案为C.知识点三地磁场5.关于地磁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地磁两极与地理的两极重合B.我们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指南的一极是指南针的南极C.地磁的北极与地理南极重合D.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答案BD解析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其磁北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磁南极(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并不重合.指南针指南的一端应该是磁针的南极(S极).选项B、D正确.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①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②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③赤道附近地磁场的方向和地面平行;④北半球地磁场方向相对地面是斜向上的;⑤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以上关于地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⑤ D.②③答案 D【方法技巧】一、磁体与导体间相互作用力问题的分析方法7.铁棒A能吸引小磁针,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当将铁棒A靠近铁棒B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一定相互吸引B.A、B一定相互排斥C.A、B间可能无磁场力作用D.A、B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答案 D解析小磁针本身有磁性,能够吸引没有磁性的铁棒,故铁棒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只是在小磁针的磁场作用下暂时被磁化的结果,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说明铁棒B 一定有磁性,若A无磁性,当A靠近B时,在B的磁场作用下也会被磁化而发生相互的吸引作用;若A有磁性,则A、B两磁体都分别有N极和S极,当它们的同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排斥;当异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吸引.这说明不论A有无磁性,它们之间总有磁场力的作用,故只有D项正确.8.现有甲、乙两根钢棒,当把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中部时,没有力的作用;而把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中部时,二者相互吸引,则( )A.甲有磁性,乙无磁性B.甲无磁性,乙有磁性C.甲、乙均无磁性D.甲、乙均有磁性答案 B解析对于磁铁,磁性最强的区域是磁极,若钢棒有磁性,其磁性最强的区域是两端,中间几乎没有磁性,由于甲的一端与乙的中部不吸引,则说明甲棒无磁性,乙的一端能吸引甲的中部,则说明乙棒有磁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二、小磁针受磁场力作用转动问题的分析9.在地球赤道上空有一小磁针处于水平静止状态,突然发现小磁针N极向东偏转,由此可知( )A.一定是小磁针正东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小磁针B.一定是小磁针正东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小磁针C.可能是小磁针正东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小磁针D.可能是小磁针正西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小磁针答案CD解析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本题中可能是小磁针正东方向有一磁铁的S极靠近小磁针;也可能是小磁针正西方向有一磁铁的N极靠近小磁针.1.关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同名磁极相吸引B.同名磁极相排斥C.异名磁极相排斥D.异名磁极相吸引答案B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磁体都具有N极和S极两个磁极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C.通电导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它们是通过电场发生作用的D.地磁场的N极与地理的南极重合,地磁场的S极与地理的北极重合答案AB解析磁体都有两个磁极:N极、S极,A正确;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 正确;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C错误;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D错误,故选A、B.3.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B.磁场是为了解释磁极间相互作用而人为规定的C.磁极与磁极之间是直接发生作用的D.磁场只有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发生作用时才产生答案 A解析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电流与电流间相互作用时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故B、C、D错误,A正确.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磁体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C.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任意两条通电导线之间有作用力D.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任意两个磁体之间有作用力答案 A解析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所以正确选项为A.5.下列说法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地球的磁偏角是一个定值B.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C.除了地球外,到目前为止其他星球上还没有发现磁现象D.郑和出海远航比哥伦布的远洋探险早答案 D解析磁偏角随地理位置变化而变化,A错误;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B错误;其他星球上也有磁场存在,C错误;我国是利用指南针航海最早的国家.D正确.6.关于磁铁的两个磁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分开B.不能分开C.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开D.磁铁很小时就只有一个磁极答案 B7.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 A.磁体的吸铁性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答案 B解析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变成了磁体,当军舰靠近水雷时,对控制引爆电路的小磁针有力的作用,使小磁针转动引爆水雷.B项正确.8.金属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的南极或北极时,都看到有吸引现象,可断定这根金属棒( )A.一定是永磁体B.一定不是永磁体C.一定是铁、钴、镍类的物质制成的棒D.可能是磁体,也可能不是磁体答案BC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两个磁铁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相互作用B.把一根条形磁铁从中间折断,则被分开的两部分只有N极或S极C.极光现象与地球的磁场有关D.人们代步的电动自行车中应存在磁体答案CD解析磁体的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磁场,磁铁间不接触时也可以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故A错.无论将磁铁分得多么小,它总有N极和S极,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只有N极或S极的磁单极子存在(这一点与电荷不同),故B错.极光现象是地磁场将射向地球的带电粒子偏转到地球的两极,带电粒子与大气相互作用而发出的光,故C正确.电动自行车的电机中一定有磁体存在,故D正确.10.为了判断一根钢锯条是否有磁性,某同学用它的一端靠近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下面给出了几种可能产生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则锯条一定有磁性B.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则锯条一定有磁性C.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不能确定锯条是否有磁性D.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不能确定锯条是否有磁性答案AC解析若发生排斥现象,只有一种可能,小磁针靠近锯条的同名磁极.若发生吸引现象,则锯条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无磁性,故选A、C.11.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磁铁与附近的铁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施力物体只有磁铁,受力物体只有铁钉B.只有当磁铁和铁钉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磁铁和铁钉虽然没有接触,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磁铁对铁钉有吸引作用,而铁钉不会吸引磁铁答案 C解析磁场力是通过磁场作用的,所以磁铁和铁钉不一定要接触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B错.既然磁场力也是力,则其作用应是相互的,因此,磁铁和铁钉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A错.由于铁钉被磁化而具有磁性,铁钉也会吸引磁铁,故D错,所以应选C.12.在重复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时,为使实验方便且效果明显,通电直导线应( ) A.平行于南北方向,位于小磁针上方B.平行于东西方向,位于小磁针上方C.平行于东南方向,位于小磁针下方D.平行于西南方向,位于小磁针下方答案 A解析考虑地磁场的作用,放置通电导线一定要南北方向,开始时和磁针平行.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地磁场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磁针的正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明显的偏转,是由于南北方向放置的电流的正下方的磁场恰好是东西方向.13.超导是当今高科技的热点之一,当一块磁体靠近超导体时,超导体中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对磁体有排斥作用,这种排斥力可使磁体悬浮在空中,磁悬浮列车就采用了这项技术,磁体悬浮的原理是( )①超导体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同②超导体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③超导体使磁体处于失重状态④超导体对磁体的磁力与磁体的重力相平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电流的磁场方向和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磁体悬浮在空中,重力和磁力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