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性能总结 (1)
材料性能知识点总结
材料性能知识点总结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力学、物理、化学、热学等方面的特性。
了解材料的性能对于进行材料的选择、设计以及工程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材料的力学性能1. 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部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常见的强度指标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强度是材料最基本的性能之一,对于工程结构的设计和选择材料至关重要。
2. 韧性材料的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外部力作用下发生损伤时的能力。
与强度不同,韧性反映了材料在受到冲击或者局部损伤后的延展性和吸能能力。
韧性高的材料通常会在受力后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而不会立即断裂。
3. 刚度材料的刚度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程度。
刚度高的材料在受力后会产生较小的变形,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
在很多工程应用中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刚度以满足设计要求。
4. 硬度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表面划伤或者压痕的能力。
硬度测试通常通过洛氏硬度、巴氏硬度等方法进行检测。
硬度是材料的持久性能,硬度高的材料通常耐磨损、耐腐蚀能力较强。
5. 疲劳性能材料的疲劳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交变载荷或者重复载荷作用下的抗疲劳能力。
疲劳性能是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重要性能之一,对于机械零部件、航空工业等领域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6. 蠕变性能材料的蠕变性能是指材料在高温下长期受力变形的抗蠕变能力。
在高温环境下,材料的蠕变性能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材料的物理性能1. 密度材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材料的重量和强度。
通常情况下,密度较小的材料更适合用于要求轻量化设计的结构。
2. 热导率材料的热导率是指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热导率高的材料在传热和散热方面表现更佳。
3. 电导率材料的电导率是指材料传导电流的能力。
电导率高的材料通常用于导电材料和电子器件的制造。
4. 磁性材料的磁性是指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导能力。
材料力学性能总结1
2020/5/4
❖ 二、 弹性模数(弹性模量)刚度1
❖ 材料产生单位弹性应变时,所需要的弹性应力。即材料产 生100%弹性变形时所需要的应力。
❖ σ=Eε τ=Gγ ,E = 2 (1+ )G
❖ E拉伸时杨氏模数105,G切变模数MPa,比弹性模数 (比刚度)E/ρ 单位m,将纵向应变el 与横(径)向应变er
m值越低,则为使位错运动速率变化所需的应 力变化就越大,屈服现象越明显。bcc金属的m值 一般小于20,所以具有较明显的屈服现象;而fcc 金属的m值大于100~200,屈服现象就不太明显。
2020/5/4
• 2、 屈服强度:材料抵抗起始塑性变形或产生微量塑性变形 的能力
• σs工程意义: • • ① 作为防止因材料过量塑性变形而导致机件失效的
• 4、 微观组织 • 金属材料组织不敏感性。 • 热处理(显微组织)对弹性模量的影响不大。如
晶粒大小对E值无影响;第二相的大小和分布对 E值的影响也很小;淬火后E值稍有下降,但退 火后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2020/5/4
冷塑性变形对E值稍有降低,一般在4%~6%,这与出现 残余应力有关。当塑性变形量很大时,因产生形变织构 而使E值出现各向异性,此时沿变形方向E值最大。
韧
脆
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断
断裂
性 断
裂
裂
静载荷
? 韧性断裂
低温 ? 低碳钢 ? 常温
脆性断裂 ?
2020/5/4
冲击载荷
• 第一节 力--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单向静载拉伸试验 试验温度确定
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力 应力状态确定
学性能测试方法。
加载速率确定
可测试
常用材料性能范文
常用材料性能范文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
金属的导电性使其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电网输电线路等领域。
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使其适用于散热器、热交换器等设备。
金属的机械性能表现为其强度和塑性,决定了其在结构工程中的承载和变形能力。
2.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塑料和复合材料等。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和绝缘性能。
塑料材料具有轻质、可塑性好和绝缘性能。
复合材料结合了不同材料的特点,例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3.纤维材料:纤维材料包括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
天然纤维如棉、麻、羊毛等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适用于纺织品和服装等领域。
人造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纤维等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褪色性能。
4.玻璃材料:玻璃材料具有高透明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寿命。
玻璃的透明性使其广泛应用于建筑、光学仪器和电子显示器等领域。
玻璃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使其能够抵抗酸、碱和高温腐蚀。
5.涂层材料: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防腐性能。
涂层可以应用于金属材料的表面,起到保护、装饰和改善材料性能的作用。
常见的涂层材料有油漆、涂料和镀层等。
6.衬里材料:衬里材料主要用于保护设备和管道等工业设施的内壁,具有耐磨损、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
常见的衬里材料有橡胶、陶瓷和聚合物等。
7.粘合剂:粘合剂用于将不同材料黏结在一起,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
常见的粘合剂有胶水、胶带和胶粘剂等。
总的来说,常用材料性能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材料在各个性能方面有所差异。
在材料选择和应用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材料物理性能资料终极版(1)
材料物理性能资料终极版(1)《材料物理性能复习资料整理》一、名词解释物质的磁化:物质在磁场中受磁场的作用呈现一定磁性的现象。
自发极化:铁磁性材料在没有外加H时,原子磁矩趋于同向排列而发生的磁化。
软磁材料:是指磁滞回线瘦长,μ高、 Hc小、 Mr低,并且磁化后容易退磁的磁性材料。
硬磁材料:是指磁滞回线短粗,μ低、 Hc大、 Mr高,并且磁化后很难退磁的磁性材料。
磁致伸缩:铁磁体在磁场中被磁化时,其形状和尺寸都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磁致伸缩效应。
PN结:是指在同一块半导体单晶中P型掺杂区域N型掺杂区的交界面附近的区域。
禁带:在能带结构中能态密度为零的能量区间。
超导电性:在一定条件下(温度、磁场、压力)材料的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称为超导电性。
马基申定则:马基申等人把固溶体电阻率看成由金属基本电阻率ρ(T)和残余电阻ρ残组成。
这表明在一级近似下,不同散射机制对电阻率的贡献可以用加法求和。
激活介质:实现粒子数反转的介质具有对光的放大作用,称为激活介质。
因瓦效应:将与因瓦反常相关联的其它物理特性的反常行为统称为因瓦效应。
磁介质:能被磁场磁化的物质。
技术磁化:是指在外磁场的作用下,铁磁体从完全退磁状态磁化至饱和的内部变化过程。
磁畴:是指在未加磁场时铁磁体内部已经磁化到饱和状态的小区域。
铁电畴:铁电体中自发极化方向一致的微小区域。
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5价元素(磷,砷,锑)使晶体中的自由电子的浓度极大地增加而形成的以电子为多子的杂质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
第一类超导体:指大多数纯金属超导体,在超导态下磁通从超导体中全部逐出,具有完全的迈斯纳效应(完全的抗磁性)。
这类导体称为第一类超导体。
介质损耗:电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其内部会有发热现象,这说明有部分电能已转化为热能耗散掉,这种介质内的能量损耗称为介质损耗。
光致发光:通过光的辐射将材料中的电子激发到高能态从而导致发光,称为光致发光。
杜隆-珀替定律:恒压下,元素的原子摩尔热容为25J/(K?mol)。
2024年材料力学性能总结
2024年材料力学性能总结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2024年,材料力学性能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进展。
以下是对2024年材料力学性能的总结。
一、新材料的涌现在2024年,新材料的研发持续推进,涌现了一批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新材料。
其中包括高性能金属材料、高强度复合材料、高韧性陶瓷材料等。
这些新材料的力学性能远超传统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等特点,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二、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塑性提升在金属材料领域,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合金配方和热处理工艺,成功提升了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新型高强度钢材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新型金属材料的塑性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使其更容易成形和加工,满足不同行业对材料的需求。
三、复合材料的应用扩展复合材料在2024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扩展。
高强度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载荷能力,提升产品性能。
新型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子、光电、能源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优异的电、磁、光等特性,为新一代电子产品和能源装置的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陶瓷材料的韧性提升传统陶瓷材料脆性大,容易破裂,限制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广泛使用。
在2024年,陶瓷材料的韧性得到了重大突破。
通过引入纤维增强、晶体设计等手段,成功提升了陶瓷材料的韧性。
新型韧性陶瓷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和冲击,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仿生材料的发展仿生材料是以自然界生物体结构和性能为蓝本设计的新型材料。
在2024年,仿生材料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模仿昆虫翅膀、植物叶片等自然结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仿生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适用于飞行器、船舶、建筑等领域。
材料性能及用途范文
材料性能及用途范文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具备的特性和功能。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这些性能决定了材料的用途和应用范围。
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铁、铝、铜、钢等。
铁是一种容易熔化和铸造的金属,常用于制造建筑材料、汽车和机械设备。
铝是一种轻巧但坚固的金属,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和汽车的结构部件。
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主要用于电子电气领域。
钢是一种具有优良机械性能的金属材料,用途广泛,可以制作建筑结构、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等。
二、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炉具、柴油发电厂、化工设备等。
陶瓷材料可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
结构陶瓷主要用于制造高温炉具、发动机零部件、刀具等。
功能陶瓷具有特殊的功能,如电气陶瓷、磁性陶瓷和光学陶瓷等。
三、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具有轻质、耐磨、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家具、包装、交通工具等。
常见的塑料材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聚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具有优良的韧性和电绝缘性能,常用于制造塑料容器、水管等。
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熔点和优良的耐酸碱性能,用途广泛,如制造食品包装、纺织品和医疗器械等。
聚氯乙烯是一种硬质塑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主要用于制造管道、电线电缆等。
四、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常见的复合材料有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玻璃钢是一种由有机树脂和玻璃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和电绝缘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储罐、船舶和建筑结构等。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优良的抗腐蚀性能,主要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器材、赛车和体育用品等。
总结起来,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
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适用于制造汽车、飞机和机械设备。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主要用于炉具和化工设备。
关于材料性能总结
关于材料性能总结材料性能是指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机械、物理、化学等方面的表现能力。
材料性能是评价材料品质的重要指标,决定着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本文将从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三个方面对材料性能进行总结。
机械性能是材料性能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塑性和抗疲劳性等指标。
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部载荷、外力作用下的能力,通常用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来衡量。
硬度是材料抵抗外界物体侵入的性能,通常用洛氏硬度和布氏硬度进行检测。
韧性是材料能够发生塑性变形延展的能力,可以通过冲击强度进行测试。
塑性是材料变形后能够保持新形状的性质,可以通过延伸率和冲击强度进行评估。
抗疲劳性是材料在循环载荷下抵抗损伤的性能,可以通过疲劳寿命试验来衡量。
物理性能是材料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密度、导热性、导电性和热膨胀系数等指标。
密度是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材料固有的重量。
导热性是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通过热导率来衡量。
导电性是材料传导电流的能力,通过电导率来衡量。
热膨胀系数是材料温度变化时体积膨胀或收缩的程度,可以通过热胀减小率来评估。
化学性能是材料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的表现能力,包括耐腐蚀性、耐磨损性和耐氧化性等指标。
耐腐蚀性是材料抵抗腐蚀介质侵蚀的能力,可以通过腐蚀速率进行测试。
耐磨损性是材料抵抗磨损和磨削的能力,可以通过磨损量来评估。
耐氧化性是材料在高温或氧气环境下抵抗氧化反应的能力,可以通过氧化速率来衡量。
除了上述提到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之外,材料性能还包括其他一些重要指标,如导磁性、导音性、吸音性和透明性等。
导磁性指材料对磁场的响应程度,可以通过磁导率来评估。
导音性和吸音性是材料传导声音和吸收声音的能力,可以通过声速和吸声系数来衡量。
透明性是材料透过光线的程度,可以通过透明度来评估。
总之,材料性能是评估材料品质和适用性的重要标准,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了解和评估材料性能,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
2024年材料力学性能总结范文
2024年材料力学性能总结范文____年材料力学性能总结摘要:本文对____年新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总结。
通过对新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主要对新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耐热性等性能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材料;力学性能;强度;硬度;韧性;耐热性一、强度强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是一个材料最基本的力学性能之一。
____年新材料的强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新材料结构和组成的优化。
新材料采用了多种复合材料技术,在不同材料的复合过程中,不同材料之间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使得新材料的强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此外,新材料还采用了新的加工工艺,如纳米技术和超塑性成型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材料微观结构和缺陷,使新材料的强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硬度硬度是材料抵抗外界划痕和压痕的能力,表征了材料的抗磨性能。
____年新材料的硬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新材料的研发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硬化机制,如晶体缺陷的控制、固溶体弥散硬化和位错强化等。
通过合理地控制这些硬化机制,新材料的硬度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新材料还采用了一些表面处理技术,如化学镀、电沉积和离子注入等,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相结构,来提高材料的硬度。
三、韧性韧性是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是反映材料抗拉伸、抗压和抗弯曲能力的重要指标。
____年新材料的韧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新材料采用了一些新的加工工艺,如冷变形和等离子注入等,通过调整材料的晶界和位错密度,使新材料的韧性得到了提高。
此外,新材料还采用了一些新的复合技术,如纳米复合和纤维复合等,通过增加材料内部的弥散相和增强相,来提高材料的韧性。
四、耐热性耐热性是材料在高温条件下能保持稳定性和性能的能力。
____年新材料的耐热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新材料采用了一些新的材料组成和结构设计,如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和增强材料等,来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关于材料性能总结
关于材料性能总结材料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性质和特点,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热学性能等多个方面。
了解材料性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选择和应用材料,提高制造品质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材料性能。
1.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破坏或者塑性变形的能力。
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是弹性或塑性形变下的应力,是评价材料抵抗拉伸作用的指标。
硬度是材料抵抗刮擦和压痕的能力。
韧性是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抵抗断裂破坏的能力。
疲劳强度是材料在反复载荷作用下的耐用性能。
2.物理性能物理性能是指材料表现出的磁性、电性、超导性、光学性能等。
其中,磁性是指材料具有磁感应强度、磁化强度等性能特点。
电性是指材料具有各种导电性和介电性。
超导性是指某些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磁场下,可以抑制电阻的产生。
光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入射光线作用下,出现的折射、透射、反射、发射等特性。
3.化学性能化学性能主要涉及材料在各种化学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包括物理腐蚀和化学腐蚀两种类型。
物理腐蚀多是由于机械力的磨损、挤压等引起的;化学腐蚀则是由于化学反应作用而导致的。
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化学反应能力。
4.热学性能材料的热学性能包括导热性、膨胀性、热膨胀系数等。
导热性是指材料具有传导温度的能力。
膨胀性是指材料在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的特性。
热膨胀系数是指材料受温度变化时,长度、体积发生变化的系数。
总之,材料的性能是很多方面的,不同类型的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
故在应用材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材料,以此来满足制造要求。
针对材料的性能特点进行合理选材,可有效提高制造成本和品质、使用寿命。
材料物理性能总结
电阻的影响因素由于晶体点阵的不完整性是引起电子散射的根本原因,因此温度、形变与合金化均能影响金属的导电性能。
一、外界条件:温度、应力(环境因素)1、温度(1)一般规律:金属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对有效电子数(nef)和电子平均速度几乎没有影响,因为在熔点以下其费米能和费米分布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但温度升高,会使离子振动加剧,热振动幅度加大,原子无序度增加,周期性势场的涨落加大,从而使电子运动的自由程减小,散射几率增大而导致电阻率增大(2)过渡族金属与多晶型转变S层电子排满、d层电子未满,传导电子可能由S层电子向d层电子过渡,其电阻可以认为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温度关系的成分叠加而成(ρ∝Tn, n为2~5.3(3)铁磁金属与磁性转变在居里点附近时,铁磁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偏离线性关系:反常降低量Δρ=αMs2原因:铁磁性金属内d层与外层s壳层电子云交互作用引起(4)熔化大多数金属熔化成液态时,电阻会突然增大约1~2倍,这是由于原子长程有序排列遭到破坏,从而加强了对电子的散射所引起,但Bi、Sb、Ga等在熔化时电阻率反而下降,这是由于该类元素在固态时为层状结构,具有小的配位数,主要为共价键型晶体结构,在熔化时共价键被破坏,转以金属键为主,故电阻率下降(可见书p39:图2.4)2、应力在弹性范围内的单向拉应力,使原子间距离增大,点阵动畸变增大,由此导致金属电阻率增大αT—应力系数,αT >0,ζ为拉应力在压应力作用下,使原子间距变小,点阵动畸变减小,传导电子和声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电子结构以及电子间相互作用发生改变,金属的费米面和能带结构发生变化,由此导致金属电阻率下降二、组织结构的影响:组织结构与塑性变形、热处理工艺有关1、塑性形变形变使金属电阻率增大,这是由于晶体点阵畸变和晶体缺陷的增加,造成点阵电场的不均匀性增强而加剧对电子波散射的结果;此外冷塑性变形使原子间距有所改变,也对电阻率有一定影响。
材料的力学性能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加工硬化:试样发生均匀塑性变形,欲继续变形则必须不断增加载荷,这种随着随性变形的增大形变抗力不断增大的现象叫加工硬化。
2弹性比功: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塑性变形功的能力。
3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着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通过预先加载产生少来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参与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常见塑性变形方式:滑移和孪生6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最大切应力最大正应力应力状态软性系数α越大,最大切应力分量越大,表示应力状态越软,材料越易产生塑性变形α越小,表示应力状态越硬,则材料越容易产生脆性断裂7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发生拜年话,产生所谓―缺口效应―①缺口引起应力集中,并改变了缺口应力状态,使得缺口试样或机件中所受的应力由原来的单向应力状态改变为两向或者三向应力状态。
②缺口使得材料的强度提高,塑性降低,增大材料产生脆断的倾向。
8缺口敏感度:有缺口强度的抗拉强度ζbm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ζb的比值. NSR=ζbn / ζs NSR越大缺口敏感度越小9冲击韧性:Ak除以冲击式样缺口底部截面积所得之商10冲击吸收功:式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称为冲击吸收功以Ak表示,单位J11低温脆性:一些具有体心立方晶格或某些秘排立方晶格的金属,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变为穿晶解理,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这种现象称为低温脆性12 脆性转变温度:当温度降低时,材料屈服强度急剧增加,而塑形和冲击吸收功急剧减小。
材料屈服强度急剧升高的温度,或断后延伸率,断后收缩率,冲击吸收功急剧减小的温度就是韧脆转变温度tk,tk是一个温度区间13疲劳贝纹线:以疲劳源为中心的近于平行的一簇同心圆.是疲劳源裂纹扩展时前沿的痕迹14疲劳条带:具有略显弯曲并相互平行的沟槽花样,是疲劳断口最典型的微观特征15驻留滑移带:金属在循环应力长期作用下,形成永久留或再现的循环滑移带称为驻留滑移带,具有持久驻留性.16应力场强度因子KI :表示应力场的强弱程度,对于某一确定的点的大小直接影响应力场的大小,KI 越大,则应力场各应力分量也越大17应力腐蚀:金属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产生的低应力脆断现象18氢致延滞断裂:高强度钢或α+β钛合金中,含有适量的处于固溶状态的氢,在低于屈服强度的应力持续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期后在金属内部,特别是在三向拉应力区形成裂纹,裂纹的逐步扩展,最后突然发生脆性断裂,这种由于氢的作用而产生的延滞断裂现象称为氢致延滞断裂第一章2.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1)δ0.2 对于拉伸曲线上没有屈服平台的材料,塑性变形硬化过程是连续的,产生0.2%残余伸长应力时刻的屈服强度。
材料力学性能重点总结
材料力学性能重点总结1.强度:强度是材料抵抗外部载荷引起的破坏的程度,通常使用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来评价。
强度越高,材料越能承受外部载荷。
2.韧性:韧性是材料在受力时发生塑性变形以及能够吸收能量的能力。
材料具有较高的韧性时,能够在受到巨大应力时仍然保持不破裂。
3.硬度:硬度是材料抵抗表面破坏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材料的抗刮伤能力。
硬度可以衡量材料的耐磨性和耐磨损能力。
4.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受力后恢复原状的能力,可以评估材料在受力后的变形程度。
弹性模量越大,材料的刚性越高。
5.延展性:延展性是材料在受力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延展性高的材料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应力和形状变化。
6.断裂韧性:断裂韧性是材料在受到外部载荷时能够抵抗破坏的能力。
它是强度和韧性的综合指标,可评估材料在极限条件下的断裂性能。
7.蠕变性:蠕变性是材料在长期受力情况下发生的塑性变形。
材料的蠕变性能评估了其在高温和持续应力下的稳定性。
8.疲劳性:疲劳性是材料在受到反复应力循环后发生破坏的能力。
疲劳性能评估了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耐久度。
9.冲击韧性:冲击韧性是材料在受到突然冲击加载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它可以评估材料在极端工作条件下的抗冲击性能。
10.耐腐蚀性:耐腐蚀性是材料抵抗环境介质侵蚀和化学反应的能力。
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评估了其在特定环境中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以上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点总结,它们通常都与材料的微观结构、成分、加工工艺和使用条件有关。
通过评估和选择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确保材料在各种应用中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和稳定性。
2024年材料力学性能总结(三篇)
2024年材料力学性能总结摘要: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描述了材料在力学作用下的行为和性能。
2024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需求的不断提高,材料力学性能也将取得许多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本文将对2024年材料力学性能的发展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可能的应用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材料力学性能;2024年;发展总结;应用展望一、引言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考察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响应和变形行为。
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不仅对于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2024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力学性能也将迎来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2024年材料力学性能的发展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可能的应用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二、材料力学性能的发展总结2024年,预计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力学性能发展和突破:1.高强度材料的研发随着科技进步和工程需求的不断提高,对于高强度材料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
2024年,预计会有许多新型的高强度材料得到开发和研究。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还具有其他良好的特性,如轻质、高温稳定性等。
这些高强度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对于航空航天、汽车和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新型复合材料的研究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多种材料组成的材料,它的力学性能往往比单一材料更优越。
2024年,预计会有许多新型的复合材料被研发和应用。
这些新型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强度、刚度和韧性,并且可以具备一些其他功能,如导电性、光学性能等。
这些新型复合材料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一些工程问题,同时也为制造行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3.纳米材料的应用拓展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结构的材料,具有许多特殊的力学性能。
2024年,预计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纳米材料不仅可以应用于催化剂、传感器等领域,还可以用于制备高强度和高韧性材料。
纳米材料的研究将有助于改进传统材料的性能,并带来许多新的应用领域。
关于材料性能总结
关于材料性能总结材料性能是材料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对材料性能的研究是材料科学的基础工作。
该文档将对材料性能进行总结,介绍材料性能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
一、概念材料性能是指材料在特定的条件下所具有的特性。
它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机械性质、热性质、电性质、光学性质等。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热扩散系数、热容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惰性、耐腐蚀性、溶解性、反应性等;机械性质包括弹性、塑性、强度、硬度、韧性、脆性等;热性质包括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热膨胀系数、热传导系数等;电性质包括电导率、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等;光学性质包括折射率、透射率、吸收系数、色度等。
不同材料的性能差异很大,因此材料的合理选择必须研究并考虑其性能。
二、分类材料性能可按其表征特性而分为一般性能、功能性能和服务性能。
一般性能指材料的基本特性,如机械强度、热处理性能、加工性能等。
功能性能指材料提供特定功能的特性,如电、磁、光、声、热等功能性质。
服务性能指材料在特定环境下所表现出的性能,如耐腐蚀性、抗辐照等。
三、影响因素材料的性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1.化学成分材料的化学成分是其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
在同一类材料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会导致其性能的不同。
例如,具有不同碳含量的钢具有不同的硬度和强度。
2.微观结构材料在微观上的结构也会影响其性能。
例如,由于金属晶粒尺寸的变化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3.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通常,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中,材料的性能会降低。
4.制备工艺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很大。
例如,热处理过程可以改善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5.应力状态应力状态或应力水平也会影响材料性能。
例如,金属在拉伸应力下可能会变得更具弹性,但在压力下可能会更易变形。
四、总结材料性能是材料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了解材料性能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不同的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有合适性能的材料,以保证其可靠性和使用效果。
材料力学性能重点总结
材料力学性能重点总结1.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常用于评估材料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强度与材料内部结构关系紧密,常用措施是通过原子间结合力和晶粒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强度。
2.韧性:材料的韧性是指承受冲击负载时材料能够发生塑性变形而不发生断裂的能力。
韧性与材料断裂韧度有关,断裂韧度越高,材料的韧性越好。
韧性的提高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来实现,例如降低材料的晶界和相界的应力集中。
3.硬度: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外部划痕或压痕的能力。
硬度可以用于评价材料的耐磨性和抗划伤性能。
通常,硬度较高的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较高的抗划伤能力。
硬度可以通过提高材料的晶粒尺寸和强化材料的位错密度来改善。
4.塑性:材料的塑性是指材料在受力后能够发生可逆性的非弹性形变的能力。
塑性变形是材料在受力过程中重要的变形方式,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变形能力。
材料的塑性与材料的熔点、晶粒尺寸和晶粒形态等因素有关。
5.疲劳寿命:材料的疲劳寿命是指材料在循环加载下能够承受的应力循环次数。
疲劳寿命是材料设计和选择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机械和航空领域中。
疲劳寿命与材料中的微观缺陷、动态应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6.脆性:材料的脆性是指材料在受力时容易发生断裂的性质。
脆性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紧急的破坏,通常不会发生明显的可逆塑性变形。
与韧性材料相比,脆性材料更容易发生断裂。
材料的脆性取决于材料中的缺陷结构和应力分布。
总的来说,材料力学性能是评价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强度、韧性、硬度、塑性、疲劳寿命和脆性是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指标。
合理设计和选择材料可以改善材料力学性能,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材料性能总结
材料性能总结材料⼒学性能第⼀章材料单向静拉伸的⼒学性能1、名词解释弹性⽐功:为应⼒-应变曲线下弹性范围所吸收的变形功的能⼒,⼜称弹性⽐能,应变⽐能。
即弹性⽐功=σe2/2E =σeεe/2 其中σe为材料的弹性极限,它表⽰材料发⽣弹性变形的极限抗⼒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变形,然后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σP)或屈服强度(σS)降低的现象。
滞弹性:应变落后于应⼒的现象,这种现象叫滞弹性粘弹性:具有慢性的粘性流变,表现为滞后环,应⼒松弛和蠕变。
上述现象均与温度,时间,密切相关。
内耗:材料在弹性范围加载和卸载时,有⼀部分加载变形功被材料所吸收,这部分功叫做材料的内耗.塑性:指⾦属材料断裂前发⽣塑性变形的能⼒。
脆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基本上补产⽣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
断⼝⼀般与正应⼒垂直,宏观上⽐较齐平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韧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冲产⽣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过程。
断⼝往往呈暗灰⾊、纤维状。
解理断裂:在正应⼒的作⽤下,由于原⼦间结合键的破坏引起的沿特定晶⾯发⽣的脆性穿晶断裂。
剪切断裂:材料在切应⼒作⽤下沿滑移⾯滑移分离⽽造成的断裂。
河流花样:实际上是许多解理台阶,不是在单⼀的晶⾯上。
流向与裂纹的扩展⽅向⼀致。
韧窝:材料发⽣微孔聚集型断裂时,其断⼝上表现出的特征花样。
2、设条件应⼒为σ,真实应⼒为S,试证明S>σ。
证明:设瞬时截⾯积为A,相应的拉伸⼒为F,于是S=F/A。
同样,当拉伸⼒F有⼀增量dF时,试样在瞬时长度L的基础上变为L+dL,于是应变的微分增量应为de=dL/L,试样⾃L0伸长⾄L 后,总的应变量为e=lnL/ L0 式中e为真应变。
于是e=ln(1+ε)假设材料的拉伸变形是等体积变化过程,于是真应⼒和条件应⼒之间有如下关系:S=σ(1+ε)由此说明真应⼒S⼤于条件应⼒σ3、材料的弹性模数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分⼦材料的弹性模数受什么因素影响最严重?答:材料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结合键的本性和原⼦间的结合⼒,⽽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对它的影响不⼤,可以说它是⼀个对组织不敏感的性能指标(对⾦属材料),⽽对⾼分⼦和陶瓷E对结构和组织敏感。
材料力学性能总结
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受力后就会产生变形,材料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力时的行为。
描述材料变形行为的指标是应力σ和应变ε,σ是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ε是单位长度的变形。
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强度、延性和韧性。
其中,强度是使材料破坏的应力大小的度量;延性是材料在破坏前永久应变的数值;而韧性却是材料在破坏时所吸收的能量的数值。
1.弹性和刚度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其比值E=σ/ε(MN/m2)称为弹性模量。
E标志着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用以表示材料的刚度。
E值主要取决于各种材料的本性,一些处理方法(如热处理、冷热加工、合金化等)对它影响很小。
零件提高刚度的方法是增加横截面积或改变截面形状。
金属的E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2.强度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式,有多种强度指标,如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
当材料承受拉力时,强度性能指标主要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1)屈服强度σs在图1-6(b)上,当曲线超过A点后,若卸去外加载荷,则试样会留下不能恢复的残余变形,这种不能随载荷去除而消失的残余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当曲线达到A点时,曲线出现水平线段,表示外加载荷虽然没有增加,但试样的变形量仍自动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屈服时的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记为σS。
有的塑性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发生,如图1-6(c)所示。
对于这种情况,用试样标距长度产生0.2%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作为该材料的屈服强度,以σ0.2表示。
机械零件在使用时,一般不允许发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大多数机械零件设计时选材的主要依据也是评定金属材料承载能力的重要机械性能指标。
材料的屈服强度越高,允许的工作应力越高,零件所需的截面尺寸和自身重量就可以较小。
(2)抗拉强度σb材料发生屈服后,其应力与应变的变化如图1-1所示,到最高点应力达最大值σb。
在这以后,试样产生“缩颈”,迅速伸长,应力明显下降,最后断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绪论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①结合键为金属键,常规方法生产的金属为晶体结构②金属在常温下一般为固体,熔点较高③具有金属光泽④纯金属范性大,展性、延性也大⑤强度较高⑥自由电子的存在,金属的导热和导电性好⑦多数金属在空气中易被氧化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性:①结合键主要为共价键和范德华键②分子量大,无明显熔点,有玻璃化转变温度、粘流温度;并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类③力学状态有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强度较高④质量轻⑤良好的绝缘性⑥优越的化学稳定性⑦成型方法较多⑦有长的分子链无机非金属材料(以陶瓷为例)的基本特性:①结合键主要是离子键、共价键以及它们的的混合键②硬而脆、韧性低、抗压不抗拉、对缺陷敏感③熔点较高,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抗氧化性能④自由电子数目少、导热性和导电性较小⑤耐化学腐蚀性好⑥耐磨损⑦成型方式为粉末制坯、烧结成型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定义(国际公认)是:研究有关材料成份/结构、制备/合成、性能/组织和使用效能及其关系的科学技术与生产。
第2章材料结构简述结合键的类型与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关系: 1.物理性能:①熔点:熔点的高低代表了材料稳定性的程度。
熔点与键能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共价键、离子键化合物的熔点较高,其中纯共价键的金刚石具有最高的熔点,金属的熔点相对较低,这是陶瓷材料比金属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根本原因。
金属中过渡族金属有较高的熔点,特别是难熔金属W、Mo、Ta等熔点更高,这可能起因于内壳层电子未充满,使结合键中有一定比例的共价键混合所致。
具有分子间力结合的材料,它们的熔点一定偏低,如聚合物等。
②材料的密度与结合键类型有关:大多数金属有高的密度:金属元素有较高的相对原子量;金属键的结合方式没有方向性,总是趋于密集排列。
陶瓷材料的密度较低:原子排列不可能致密,共价结合时,相邻原子的个数要受到共价键数目的限制,离子结合则要满足正、负离子间电荷平衡的要求,它们的相邻原子数都不如金属多。
聚合物密度最低:次价键结合,分子链堆垛不紧密,并且组成原子(C、H、O等)质量较小③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与结合键类型有关:金属键使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由非金属键结合的陶瓷物或聚合物则在固态下不导电,它们可以作为绝缘体或绝热体在工程上应用。
2.力学性能:①结合键能与弹性模量E:弹性模量意义:即E相当于发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结合键能与弹性模量两者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金刚石具有最高的弹性模量值,E=1000GPa。
其他一些工程陶瓷如碳化物、氧化物、氯化物等结合键能也较高,弹性模量为250一600GPa。
常用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约为70一350GPa。
聚合物由于二次键的作用,弹性模量仅为0.7—3.5GPa②结合键能与强度:一般来说,结合键能高的,强度也高一些。
然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材料的其他结构因素,如材料的组织,因此强度与键能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如弹性模量明显。
③结合键能与塑性:金属键赋予材料良好的塑性,而离子键、共价键结合,使塑性变形困难,所以陶瓷材料的塑性很差。
但是高分子材料由于次价键结合,表现良好的塑性。
我们在研究影响材料性能的各种因素时,不能忽视的是:尽管一种材料的基本性质取决于它的原子或分子结构,但其本体性质则是由原子或分子的排列状态所控制的。
如果把物质的成分看作是砖的话,那么决定一座房子的最终性能和特征的是用怎样的方式把砖垒起来。
所以,研究聚集态结构特征、形成条件及其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是控制产品质量和设计材料的重要基础。
高分子材料中不同范德华力的作用:范德华键包括:静电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属于物理键,系次价键,不如化学键强大,但能很大程度改变材料性质。
静电力发生在具有永久偶极的分子之间,键合强度大约是共价键的1/50到1/200。
永久偶极是由于共价键所结合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电负性引起的,电负性表示的是原子核吸引价电子的强度大小。
原子核的质子数目越多,被填充的电子壳层离核越近,原子核的电负性就越大。
随着温度的升高,大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会使偶极作用降低。
在偶极矩相等且偶极对称排列的情况下其偶极可相互抵消,如聚四氟乙烯。
具有偶极-偶极结合力的聚合物可以溶解在许多极性液体中。
诱导力是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与它在其他分子上引起的诱导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例如带负电荷的永久偶极排斥另一个分子中呈电中性原子的电子,因此在另一个分子上诱导产生一个偶极,这个诱导偶极又导致一个偶极-偶极键的强度增加。
诱导力强度是永久偶极强度的1/10,但与温度无关。
色散力是电子运动引起电子云变形而产生瞬时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占所有分子间作用力的80%-90%.由色散力产生的强度是主价键或共价键的1/500到1/1000,与温度有关。
非极性高聚物中的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色散力。
第3章高分子材料简介温度/时间依赖性:①所谓粘弹性,是指具有类似于粘性液体和纯弹性固体两者的性质,粘性液体具有作用力与变形速率成比例的性质,纯弹性固体具有作用力和变形成比例的性质。
对粘性系统所作的功是完全转化成热能而消耗掉的;与之相反,对弹性系统作功,所有的功以势能形式贮存起来。
高分子材料具有这样的两重性,以致它的力学性能是非常复杂而又有趣的。
高分子材料对温度和时间强烈的依赖关系是由于高分子具有粘弹性的结果。
粘弹性是与“时间”相关的概念!②实际上,多数物质对外力作用的响应表现为弹性和粘性双重特性。
对于高分子材料,这种粘弹特性特别突出。
时间也能改变塑料和橡胶。
同在室温下,处于玻璃态的塑料若在几百年的时间尺度上可以看成象橡胶一般易于变形。
虽然塑料的历史还没这么久,我们无法用实验证明这一点,但欧洲有几百年历史的教堂上的窗玻璃能观察到上薄下厚的变化。
另一方面橡胶在极短时间内观察则成为塑料,例如飞机上的橡胶轮胎在高速下遇到外来物体的撞击会像玻璃一样碎掉,原因就是如此。
密度和支链化程的区别:对同一种高分子材料,密度大小表示支化的程度,支链化程度越小,密度越大,材料硬度强度越好,而韧性降低。
对于高分子材料来说,密度大小表示高分子链之间接近的程度,或者说密堆的程度。
第4章静载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应变(strain):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又不产生惯性移动时,其几何形状和尺寸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应变或形变。
应力( stress):材料发生宏观变形时,其内部分子及原子间发生相对位移,产生分子及原子间对抗外力的附加内力,达到平衡时,附加内力与外力大小相等,定义单位面积上的附加内力为应力。
平衡时,其值与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外力相等。
模量(modulus):对于理想的弹性固体,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服从虎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弹性模量,简称模量。
弹性模量的单位与应力的单位相同。
拉伸应变:材料在拉伸作用下产生的形变称为拉伸应变,也称相对伸长率。
拉伸应力:这种拉伸应变和拉伸应力的定义在工程上被广泛运用,称为工程应变和工程应力或习用应变和习用应力。
真应力:用真实的瞬时截面积A代替A0除其相应的拉伸力F得到的应力。
真应变:因试样长度在不断变化,某一瞬时拉伸试样的长为l ,载荷增量dF ,伸长d l ,则该瞬时应变率为d l / l ,则试样自l 0伸长至l 后,总应变率为真应变,记为εt 真应变与工程应变之间的关系(若假设拉伸过程中体积不变):若拉伸变形是等体积变化,则真应力总是大于工程应力,真应变总是小于工程应变。
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和恢复固有形状和尺寸的能力。
拉伸强度 Tensile strength :在规定的实验温度、湿度和实验速度下,在标准试样上沿轴向施加拉伸载荷直至断裂前试样承受的最大载荷P 与试样横截面的比值。
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 ):又称为屈服极限 ,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定义为材料开始产生宏观塑性变形时的应力。
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 如果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不能明确表示屈服应力而且试样在较高的应变值发生断裂时,x%补偿屈服应力可作为材料的一个特征值来使用。
x%补偿屈服应力σx%:应力-应变曲线偏离线性响应至应变的x%时的应力,即从应变轴x %处作斜率为E 的直线。
或者说是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时的应力, 通常为0.2%的永久形变.有些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强度。
应变硬化: 继续拉伸时,由于分子链取向排列,使硬度提高,从而需要更大的力才能形变。
比弹性模量E/ρ: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其单位体积质量(密度)的比值,也称为比模量或比刚度,单位为m 或cm 。
强迫高弹形变:玻璃态聚合物本来被冻结的链段开始运动,高分子链的伸展提供了材料大的形变。
这种运动本质上与橡胶的高弹形变一样,只不过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是链段的运动。
为了与普通的高弹形变相区别,通常称为强迫高弹形变。
压缩模量:物体在受单向或单轴压缩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实验上可由应力-应变曲线起始段的斜率确定。
径向同性材料的压缩模量值常与其杨氏模量值近似相等。
压缩强度:在压缩试验中,试样直至破裂(脆性材料)或产生屈服(非脆性材料)时所承受的最大压缩应力。
压缩强度以试验过程中最大破坏力除以受压面积表示(在温度和其它条件不变时)。
计算时采用的面积是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弯曲强度:弯曲强度是在规定实验条件下对标准试样施加静弯曲力矩,直到试样断裂为止。
剪切强度:是指材料在断裂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剪应力。
τ f =0.5 t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可以按以下顺序排列:剪切强度<拉伸强度<压缩强度 <弯曲强度硬度值的含义:硬度值的物理意义随试验方法的不同,其含义不同。
一般可以认为,硬度是指材料表面上不大的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来讲,硬度的大小与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有关,而硬度实验又不破坏材料且方法简单。
HB 代表的是布氏硬度值,HV 表示维氏硬度,HK 表示努氏硬度,KS 表示肖氏硬度弹性模量和弹性的区别:弹性模量表征材料抵抗变形能力,模量越大,愈不容易变形,表示材料刚度越大。
三大高)1ln(ln 0εε+==l l t )1(000εσσσ+====L L A A A F A F t分子材料在模量上有很大区别,橡胶的模量较低,纤维的模量较高,塑料居中。
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和恢复固有形状和尺寸的能力。
拉伸曲线每个阶段的含义:(1)OA 段,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变化,为符合虎克定律的弹性形变区,直线斜率相当于材料弹性模量。
(2)屈服应力:越过A 点,应力-应变曲线偏离直线,说明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形变,极大值Y 点称材料的屈服点,其对应的应力、应变分别称屈服应力(或屈服强度) 和屈服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