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
一、溶解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东城办中心小学杨英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本节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
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变化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活动二,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
活动三,通过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特征。
这一课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水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研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等知识提供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能用自己话描述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2、使学生了解有些物质可以溶解于水中,有些物质却不能溶解于水中。
3、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4、感知溶解了的物质是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观察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学生常喝糖水,生病后常喝板兰根或感冒冲剂等,类似这种情况学生们都比较熟悉。
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知道就是口语中常说的“化掉了”,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以及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三、说教法
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生为本,教师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安排本课教学,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实验法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自主地、愉快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精神,形成注重事实,敢于提出问题的严谨科学态度,发展能力,激发兴趣。
四、说学法
1、探究学习。
通过实验观察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五、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
透明的玻璃杯、食盐、面粉、沙、搅拌棒、滤纸、漏斗、铁架台、水等,记录纸。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重点突出探究的层次性,我始终以“溶解”为主线,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故事导入,提示课题
课始,我以《小毛驴过河》的故事导入: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糖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糖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回头一看背上只剩下口袋了,糖到哪里去了呢?估计学生随口会说出(化了),我顺势引出“溶解”一词,那么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溶解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这一环节我以故事入手,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
(二)设计实验展开活动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实验活动
活动一:食盐、沙子在水中的溶解
让学生利用我为他们提供的材料,自己尝试做实验, 自行观察食盐、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并将它们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对比,通过研讨和汇报初步渗透溶解的概念。
活动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
让学生利用初步形成的概念去猜测面粉在水里的情况。
对于学生的猜测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去验证。
(任何的发现、发明都建立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
通过猜想活动,激活学生思维,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这样基础上进行的验证,学生印象才更深刻)
(三)探究实验过滤的过程
活动二的验证中学生们能很容易感受到面粉的溶解特征处于食盐、沙子两种物质的中间状态,但是学生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这里引出“过滤”顺理成章。
我先拿出一张滤纸,给学生讲解它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之后我出示这样的课件:“两低两碰”:
两低----(1)、滤纸的边缘应比漏斗口低。
(2)、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两碰----(1)、漏斗下端紧碰烧杯内壁。
(2)、玻璃棒指向三层滤纸那边
播放完课件后,我把实验过程做适当的讲解演示,特别是拆装滤纸的方法要做示范,还要讲解一些相应的操作要求。
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进行过滤实验,实验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解释:什么是溶解?
(设计意图:一旦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就应该提供充分而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收集大量的事实。
这时,教师要注意觉察学生的思维困境,顺势继续引导,开展有结构的探究活动。
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科学概念,期望学生对溶解从原来的“说不清楚”到能够说出主要特点,也就是: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这也正是我们教学所期望的。
)
七、问题延伸,深化科学概念
1、教师说:做了这么多的实验,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吧!教师和学生一
起整理获得的信息,最后教师总结。
2、提出:我们对溶解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现在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关于溶解,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说课稿
1.说教材
本课是新课标科学四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
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过程缺乏感性认识。
本课教材选用了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特征,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
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溶解”的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2、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2)能通过比较、整理研究结果,从而概括出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这样的现象叫溶解。
(3)激发学生对物质能溶解和不溶解的深入探究。
3、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透明玻璃杯、筷子、高锰酸钾、药匙、食盐、面粉、沙等。
教师准备:溶解记录表。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难点: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以及对溶解概念的正确性描述。
二、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
2、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实验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说学法:
1、探究学习:通过实验来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
(1)食盐和糖可能是怎样溶解到水中去的。
(2)你想知道高锰酸钾又是怎样溶解到水中去的吗?
(3)揭题。
2、活动一:高锰酸钾的溶解
(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高锰酸钾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
(2)出示高锰酸钾的粒状物。
(3)高锰酸钾常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它是什么样子的?
(4)小组实验:
*在盛水的玻璃杯上方,轻轻地投入几颗高锰酸钾。
*观察并描述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
*小组交流。
*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下,再观察、描述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
*小组讨论交流。
(5)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
(6)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7)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8)小组完成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的记录表。
高锰酸钾的状态
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
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
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
活动有价值: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而溶解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的观察到,对于物质究竟是
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想像溶解时的变化过程,能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3、活动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进一步观察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记录表
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在水中的微粒
是否有沉淀出现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在水中的分布是否均匀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
(3)把自己的记录表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
(4)讨论怎样描述物质的溶解过程,用什么词汇表述更加正确。
(5)把自己的记录修正得更加完美。
表格填写的指导,体现着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相结合、展现原有概念及修正过程。
4、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正确地表述溶解吗?
六、课外延伸
找一找身边那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那些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
七、教学建议及注意点:(1)取放高锰酸钾要规范。
(2)插图中的高锰酸钾颗粒有点多,三四颗高锰酸钾效果就很好。
(3)记录表中的“颗粒大小是怎样变化的”不易填写且与表格中其它项目不统一,建议改为“能否看见在水中的颗粒”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对溶解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
目的是将学生各自已有的认识作较为科学的梳理,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激发学生研究更多的有关溶解问题的兴趣。
我选择的是这个内容的第三课时“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提到溶解,学生总是先想到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
而这一课,学生将制造几种液体与水的混合物,观察这几种液体能否溶解在水中。
这一课选用了一些学生生活、学习中非常熟稔的液体――胶水、洗发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在水里的溶解情况,发现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并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
2.活动目标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
(2)能力目标:
●能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的不同看法。
(3)情感目标:
●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3、教学重点
●能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二、说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有关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
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三、说教法
根据《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
“引导——探究”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2、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
不同意见。
四、说学法
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模式
1、结构
激趣导入—组织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汇报—数据显示—延伸探究
2、理论依据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
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六、教学设计
1、联系生活,设问激趣。
我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谈一谈液体是否也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一样溶解于水。
学生列举出几种液体后,我提问:“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胶水或洗发液在水里的溶解情况。
2、交流反馈,体验汇报。
我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总是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胶水和洗发液是怎么样进入水中的,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使实验过程有明确的观察点。
观察后,让学生先小组讨论,而后小组推荐在班上描述胶水或洗发
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主体参与,动手实践。
让学生预测醋、酒精、食用油三种液体能否在水中溶解,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
我演示试管振荡的方法,而后学生分小组进行试验,仔细观察醋和酒精如何扩散,并描述醋和酒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观察食用油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得出结论:食用油是浮在水面上,它不能溶解于水。
4、拓展活动,加深理解。
●填写“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对几种液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整理。
●家庭实验: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涤剂,观察溶解情况并作出描述,得出结论。
(三)教学体会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改理念作指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一、教材分析:
溶解单元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以及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溶解了的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引导学生围绕着溶解这一主题,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本课教材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探究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么不同;二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很多固体物质都可以溶解于水,至于能溶解多少,溶解能力的大小并没有认识;对比实验,学生没接触过,如何使对比过程公平,需要引导;学生对气体能溶解于水是缺少直观认识的,需通过实验加深理解。
三、教法学法: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研究、观察描述等方法进行学习。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2、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六、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筷子1根、小勺2个、、注射器1支、食盐、苏打各20克并分成10等份、汽水1瓶。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实验设计、验证猜测。
三、汇报交流、获取结论。
四、引起经历、形成概念。
五、问题延伸、深化理解。
学生在科学体验活动中将对本课的实验研究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掌握新的实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我就把这五部分展示给大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桌上纸包)同学们,在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纸包,请打开看看,知道是什么吗?食盐和小苏打是厨房中常见的物品,看起来比较相似,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导
出课题并板书)
(二)、设计实验,验证猜测。
1、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验证猜测结果做好铺垫。
)
2、引导实验设计: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验来验证,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关键是如何才能使对比过程公平?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并撰写实验计划。
(设计意图:通过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建构实验过程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条件的公平性。
引导学生撰写出比较规范的实验计划)
3、学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的实验现象和记录的实验数据是说明实验结果,验证猜测的有效论据。
)
(三)、汇报交流、获取结论。
通过实验交流,数据分析,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中得出实验结论,从而激发出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饱满热情,并获得成就感。
(四)、引起经历、形成概念。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设计意图:学生看见大量的气泡逸出,唤起生活中时常出现类似现象的场景回忆,激发学生想探究的兴趣。
)
2、教师解释: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设计意图:明确实验步骤,规范实验操作,通过亲身经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下面的提问顺其自然。
)
4、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设计意图:在实验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气体也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里析出,气体溶于水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并初步了解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气压的大小有关。
在学生亲身经历中形成概念。
)
(五)、问题延伸、深化理解
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在课文中的小资料,与生活相联系,说明水中的动物、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
八、板书设计: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一、比较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能力的比较记录表
物质 5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份数溶解能力的比较
食盐 7—9份(约18克)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小苏打 2—3份(约5克)
结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二、一些气体也能溶于水。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
通过前几节有关食盐溶解的课以及平时的经验,学生们对溶解的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节课旨在通过搅拌和水温等条件改变的前提下,初步感受对比实验,从而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事物。
教材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1.搅拌对于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
2.水温对于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
3.研究水果糖溶解的方法。
细心研读教材后,我发现用食盐做溶解实验效果不太明显,起不了真正去探究学习的目的,故把食盐换成了红糖,用红糖作为溶解实验的材料便于学生观察。
根据教学的内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物体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初步感受对比实验的意义,亲身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活动过程。
3.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感受对比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问题。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每组两个杯子、筷子1根、红糖两包(每包10克)、矿泉水1瓶、热水、水果糖、溶解快慢记录表。
二、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本节课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测——验证——证实”的过程与方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科学实验意识,从而在探究方法与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科学概念.同时,让学生亲历对比实验,指导学科实验的严谨性,提高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学法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四人小组讨论,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让孩子在交流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得出科学结论.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以问引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充满激情的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认真的听,仔细的看,开心的玩(实验)!好吗?好!一起用你们甜美的声音读读课题吧!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1、观看肥皂溶解的对比实验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获得物质溶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2、探究活动1:《搅拌影响溶解》(搅拌加快红糖的溶解)
学生根据欣赏视频资料获得的实验方法做搅拌加快红糖的溶解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把两份同样多的红糖(大约10克)同时放入两个盛同样多水(大约30毫升)的杯中,用筷子搅拌其中的一杯水,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红糖溶解得更快一些。
把实验记录下来(附表1: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