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力学成就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力学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力学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力学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力学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着深厚的积
累和理论化。

中国古代力学理论在科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
欧洲古代数学、物理、哲学等领域一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中国古代,力学主要涉及天文学、建筑学和机械工程等方面,
是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之一。

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就有著
名的“兵家之学”。

兵家之学是中国古代战争学派的总称,其理论中
包括了很多力学的基本概念,比如势、动、张力、力规律等。

其中,《孙子兵法》是中国兵器战争著作的代表之一,它当中集中论述了兵
器对力学理论的贡献。

汉代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浑天仪,此时
的力学首次以物理学形态呈现。

丝绸之路的开辟让中国古代力学学派
坚持自身优势,借鉴外来科技,自身科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唐代张
载和宋代苏颂等著名学者为中国古代力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古代力学理论对于古代建筑的发展也有着极大作用。

在宏
伟的古代工程建筑——长城、颐和园、兵马俑等古代建筑群中,不仅
有着完美的建筑构造和技术实现,更有着严密的运用力学原理和物理学知识。

其中一些概念,如杠杆原理、重心平衡等理论,到今天仍对建筑各个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

总之,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力学理论和实践成就不容小觑。

在这个长达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们总是通过不断实践改善,使得科学技术在不断迈向更高的顶峰。

中国古代力学成就在这其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认识科技发展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古代科学家及其成就

中国古代科学家及其成就

中国古代科学家及其成就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和他们的发明,其中一些最著名的包括:1.蔡伦:他是中国汉代的一位发明家,发明了造纸术,被认为是造纸的鼻祖。

2.墨子:他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和科学家,提出了完整的宇宙论,对数学、声学、光学等领域都有重大贡献。

3.甘德:他是中国汉代的天文学家,发现了木卫三,并绘制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4.石申:他是中国汉代的天文学家,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了121颗恒星方位,对四分历的完善和系统化有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科学家及其成就(一)蔡伦,字敬仲,是东汉时期桂阳郡人,他是中国最早的一位发明家和科学家。

蔡伦的主要科技成就包括改进造纸工艺,他是首次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这些便宜的原料来制造纸张的人。

这项创新的发明被称为“蔡侯纸”,对全人类的书写和记录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蔡伦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的发明,他还是中国历史上因为科技发明而被封侯的第一人。

他对造纸术的改进无疑大大提升了纸张质量和生产效率。

尽管蔡伦在去世后没有留下子嗣,但他的发明成果使他的名字永载史册。

中国古代科学家及其成就(二)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工程师、军事家、诗人。

他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贡献极为重要,被誉为“科圣”,也被西方人尊称为“东方的亚里士多德”。

墨子的科学成就主要集中在物理学方面。

他最早提出了力的概念,明确表述为"力,刑(形)之所以奋也"。

这与牛顿第一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此外,墨子在光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重要,并受到现代学者的高度赞誉。

他首次发现了光影成像和光线直射的原理,并详细解释了小孔成像的现象。

同时,墨子对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成像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墨子还对杠杆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是力学领域的一大发现。

而在数学方面,墨子的贡献同样显著,《墨经》给出了一系列算学与几何学命题与定义,代表了先秦时期最高的数学理性思维水平。

[宝典]中国古代力学

[宝典]中国古代力学

中国古代力学摘要:在古代中古,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利用力学原理来解决生活军事当中的问题。

本文阐述了古代书籍、诗歌、谚语,以及古代的杠杆原理,火炮、磨、地动仪建筑等方面对力学的应用。

关键词:杠杆原理引力作功惯性张力杠杆原理应用杠杆的使用或许可以追溯到原始人时期。

当原始人拾起一根棍棒和野兽搏斗,或用它撬动一块巨石,他们实际上就是在使用杠杆。

石器时代人们所用的石刃、石斧,都用天然绳索把它们和木柄捆束在一起;或者在石器上凿孔,装上木柄。

这表明他们在实践中懂得了杠杆的经验法则:延长力臂可以增大力量。

杠杆在中国的典型发展是秤的发明和它的广泛应用。

在一根杠杆上安装吊绳作为支点,一端挂上重物,另一端挂上砝码或秤锤,就可以称量物体的重量。

古代人称它“权衡”或“衡器”。

“权”就是砝码或秤锤,“衡”是指秤杆。

迄今为止,考古发掘的最早的秤是在长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战国时期楚墓中的天平。

它是公元前四到三世纪的制品,是个等臂秤。

不等臂秤可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使用了。

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有两个支点的秤,俗称铢秤。

使用这种秤,变动支点而不需要换秤杆就可以称量比较重的物体。

这是中国人在衡器上的重大发明之一,也表明中国人在实践中完全掌握了阿基米德杠杆原理。

《墨经》一书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

《墨经》把秤的支点到重物一端的距离称作“本”(今天通常称“重臂”),把支点到权一端的距离称作“标”(今天称“力臂”)。

《墨经·经下》中说:第一,当重物和权相等而衡器平衡时,如果加重物在衡器的一端,重物端必定下垂,第二,如果因为加上重物而衡器平衡,那是本短标长的缘故:第三,如果在本短标长的衡器两端加上重量相等的物体,那么标端必下垂。

引力的应用中国人早在汉代就注意到月亮运行同潮汐的关系。

宋代燕肃指出,当月在子时或午时经过子午线,潮最高;当月在卯时或酉时经过子午线,潮最低。

余靖指出,春夏日潮大,秋冬夜潮大。

沈括提出潮汐时间与具体观察地点有关,指明“去海远,即须据地理增添时刻”。

简述我国古代墨家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

简述我国古代墨家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

简述我国古代墨家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古代中国的墨家学派以其精深的学问和对实用技术的关注而闻名于世。

在物理学领域,墨家学派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简述我国古代墨家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

墨家学派对光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光学方面提出了“光行直线”的观点。

他认为光在传播过程中会沿着直线传播,这与当时的其他学派的观点相悖。

墨子还发明了光学实验仪器——“墨子光圈”,用来验证他的理论。

这一观点和实验仪器的发明对后来光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学派在力学方面也有重要的成就。

墨子提出了著名的“墨子反射实验”,用以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他通过借助光圈,实现了光的准确定向反射,从而推导出了光的反射定律。

这一实验成果在古代力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来光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墨家学派还在声学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墨子提出了“墨子雷”,这是一种用来放大声音的装置。

墨子雷通过共鸣的原理,能够将声音放大,使得远距离传播的声音更加清晰。

这一发明在古代音响技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后来声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墨家学派还在力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他们关注力的作用和传递,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念。

墨子认为一切的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传递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们还研究了杠杆原理和浮力等力学问题,为古代力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我国古代墨家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

他们在光学、力学和声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成果。

这些成就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学派的贡献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科学思想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古代对力学有哪些应用

中国古代对力学有哪些应用

中国古代的力学以实践为主,如杠杆、物体的相对运动、浮力与比重、建筑力学、弹性定律、大气压等力学原理均是对生活实践的归纳总结。

杠杆原理是力学之中最基本的原理,在中国秤的发明就是应用这一原理。

在一根杠杆上安装吊绳作为支点,其一端挂上重物,另一端挂上砝码或秤锤,就可以秤量物体的重量。

桔槔及各种与滑轮辘轳结合的机械工具都是杠杆原理的产物。

滑轮,古称“滑车”,一般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应用一组适当配合的滑轮,可以省力。

从战国开始,滑轮已成为其中一种作战器具。

滑轮的另一种形式是辘轳,大概起源于商末周初,多用来取水。

在相对运动中,选取不同的坐标就有不同的运动结论。

中国古代有刻舟求剑的故事,深刻地阐释了这一原理。

在物理学上,决定空间位置或运动与否必须有一个参考坐标。

古人在判断“天”与“地”或日月星体的相对运动时,曾展开了一场长达二千余年的争论──天地左右旋转争论。

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的浮力作用,曹冲以舟称象正是古代利用浮力的一种实践。

除了以舟称物,以舟起重也是中国人的发明。

古代中国人创造了测定液体浓度或比重的方法,而利用浮子测定液体浓度的方法则可以追溯至宋代。

到了元代,陈椿所记述的“莲管”与近代浮子式比重计类似。

矩形梁木的高与宽的比数是建筑力学和材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数据。

到了北宋晚期,建筑师已经找到了高与宽比数的科学定量结论。

将作监李诫在主持京城和皇宫建筑的基础上编著了《营造法式》一书,提出“广三分”、“厚二分”的数据。

许多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形状变化,当外力撤销时,它又恢复其原来形状,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弹性变形。

使用弹性变形的弓箭,不仅在中国有悠久历史。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将测量弓弩刚度的过程为“试弓定力”,并画图展示。

在此基础上,古人发现了弹性定律:在一定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量的大小与作用其上的外力成正比。

古人的生产活动常常与利用大气压有关,古人创造的隔山取水灌溉法便是其中一例。

中国古代对力学的研究

中国古代对力学的研究

中国古代对力学的研究作者:来源:互联网更新日期:2003-12-11 浏览次数:31力学知识起源于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生产劳动中的实践经验,并逐步发展为生产技术和初步的自然哲理,这在东西方古代都是如此。

在我国古代,手工工艺技术成果远比经验性的理论总结突出得多,这是中国古代对力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从时间来看,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两汉、宋明三个高潮。

(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公元前316年,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正面取水,侧面排沙”,其飞沙堰工程巧妙地利用了弯道环流,说明当时测河水流量、了解泥沙规律等水力学知识及水利工程已有相当的水平,成都平原二千多年来始终受益。

传为齐人著的《考工记》,是记录我国古代农具、兵器、乐器、炊具、酒具、水利、建筑等古代手工艺规范的专著,现存版本中如《裘氏》、《筐氏》、《雕氏》等篇内容已散佚。

其中惯性现象的记述[“马力既竭,輈(zhōu,指车辕)犹能一取焉”],车轮大小与拉力的关系(轮太低,马总是像上坡一样费劲),箭羽影响箭飞行速度的关系(“后弱则翔,中强则扬,羽丰则迟”),检验木料强度的经验方法[如“置而摇之,以视其蜎(yuān,蠕动程度)],“横两墙间,以视其桡之均”,“横而摇之,以视其劲”),以及堤坝设计的经验尺寸等,都反映了我国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验知识水平。

与《考工记》几乎同时的《墨经》,则进一步得出一些初步的力学哲理(如“奋”、“衡”、“本”、“标”、“重”、“权”等),给力下了比较科学的定义:“力,刑(形)之所以奋也。

”可惜这一形成科学的抽象思维进程在后世没有顺利继续下去。

这一时期是以记录与积累生产经验为主,也形成了初步哲理。

(2)两汉到五代时期(前206~960)简单机械逐渐发展为精巧的或大型的联合机械,如张衡的水运浑天仪、候风地动仪,西汉未巧工丁缓(公元1世纪)的“被中香炉”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常平支架,祖冲之(429~500年)的水磨等等。

中国古代的力学成就

中国古代的力学成就

中国古代的力学成就中国古代物理学虽一直没有从哲学和自然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通过含有物理知识的著作不断地在社会上传播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在其运用中还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发明创造,以致今天人们在追寻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历史渊源时,看到它们在中国的黄土地上已有最早的萌芽。

中国古代力学的研究范围虽然广泛,但对力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主观方面;中国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却广泛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力学知识的应用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从精密的“度量衡”的测量工具,到大型复杂的机械;除了要解决大量的技术问题,也对一般的理论问题做了一些思考。

1、简单机械中国至迟在西周(公元前770以前)时,能制作比较复杂的车船,以及桔槔等一类简单机械。

公元前770以前,就以壶漏测时,以圭表测影,以定方向、定节气和定时刻。

另一个伟大发明是苏颂和韩公廉在1092年制造了一架大型的水运仪象台。

其中有一套称为“天衡”的杠杆装置,相当于现在钟表装置中擒纵器,以保证计时装置的齿轮等时转动。

宋、元时期之前,已有指南车和记里鼓车,但是关于它们的结构直到宋代才留下较详细记载。

根据这些记载,指南车是以车轮、平轮、立轴等各种齿轮的复合运动为基础的,只要在车子开始运动时把车上木人手指向南方,以后不管车向那个方向转动,车上木人将一直指南。

记里鼓车是利用车轮带动大小不同的一套齿轮,使车轮走满一里时,有一个齿轮刚好转一圈,并拨动车上木人打鼓一次。

这些复杂机械的制造,说明中国古代人娴熟地掌握了有关齿轮系传动的知识。

早在秦汉到五代(公元前221~公元960)时期,简单机械的联合使用就有了大发展。

张衡制造了水运浑天仪,他采用齿轮系把浑象和表示时间的壶漏结合在一起,以流水下落的力量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浑象旋转。

公元132年,他还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动仪,用以测定地震的震源方向。

公元2世纪毕岚发明了“渴乌”,即虹吸管,逐渐广为应用;后来唐代杜佑《通典》卷一百五十七中有“渴乌隔山取水”条:“以大竹筩雌雄相接,勿令泄漏,以麻漆封裹,推过山外,就水置筩,入水五尺,即于筩尾取松桦干草,当筩放火,火气潜通水所,即应而上。

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

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

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
古代中国在物理学方面有许多重要的贡献,以下是其中几个方面的介绍:
1. 静力学
古代中国对静力学的研究非常深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提出了“墨子定理”,即“同斜面上的重量,按其比例相对地平线之长,而按比例相对斜线之长也”。

这个定理可以用来解决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问题。

此外,三国时期的张衡还发明了“天平”,可以精确地测量物体的重量。

2. 力学
在力学方面,中国古代也有很多重要的贡献。

著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关于平衡杆问题的讨论,这是力学中最简单的问题之一,但却是解决其他复杂问题的基础。

此外,宋代的沈括还发明了“沈氏砂仪”,可以测量物体的密度和比重。

3. 光学
中国古代对光学的研究也相当深入,早在东汉时期,张衡就提出了“光行直”的观点。

唐代的玄宗时期,僧人顾炎武还发明了“几何学”,可以用来解决光线的反射和折射问题。

明朝的徐光启还发明了“弧形反光镜”,可以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

4. 热学
古代中国对热学的研究也非常重要,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提出了“火有五性”、“火气浮上”等观点。

明代的徐光启也研究了火的传导问题,并发明了“热计”,可以测量物体的热量。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非常重要,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流体力学科学家

中国古代流体力学科学家

中国古代流体力学科学家中国古代流体力学科学家中国古代的流体力学科学家在流体力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

他们通过研究水流、水波、水流速度和压力等现象,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基础。

以下将分别介绍中国古代流体力学科学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贡献。

1.赵守正赵守正(公元3世纪)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科学家,他的著作《洪范》是中国古代流体力学方面的重要著作。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水流的特征、流速、涌浪、水流力和压力等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流体力学定律。

赵守正的研究成果对后来的流体力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2.徐光启徐光启(1562年-1633年)是明代的一位著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的著作《徐氏测海摄提艺》是关于水流、波浪、水流速度和压力的重要著作。

徐光启提出了一种测量海洋和江河的水流速度和长宽的方法,并对涌浪和潮汐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古代航海和水利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3.王琦王琦(1766年-1857年)是清朝时期的著名科学家,他的著作《流水熟知》是一本关于水流、水波和水流速度的重要著作。

王琦通过观测江河和湖泊的水流和波浪,研究了水流的速度、涌浪的产生和传播,以及水流的动力学特性。

他的研究成果对水利和航海方面的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4.李善兰李善兰(1900年-1961年)是20世纪中国的流体力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现代流体力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善兰提出了流体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流体的黏性和流体的运动学方程,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这些概念。

他的研究不仅推动了中国流体力学的发展,也对国际流体力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古代流体力学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对后来的科学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并为现代流体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水利和航海的发展,也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流体力学研究。

中国古代力学的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力学的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力学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力学是中国科技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了古代中国对于力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力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就。

一、机械学中国古代的机械学主要包括了对于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研究。

古代中国的工程师们通过对机械的构造与性能进行观察与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普遍规律,并且开发出了一些有效的工具和装置,这些技能在古代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天文学和气象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气象学研究相当深入,尤其是在天文学方面,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家观察天体、制作天文仪器、研究天体运动、预测日月星辰变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成就。

而在气象学方面,古代中国的气象学家通过观察测定天象、记录地震、测量气温、湿度、风向等方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气象观测和预警体系。

三、机动学和机器人学中国古代的机动学和机器人学领域同样有着突出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机器人主要是以木头、草、纸等材料制成,能够作为技艺表演、娱乐、巡视等多种用途,而在机动学方面,古代的工程师们通过研究已有的简单机械,发现了很多重要规律,并且用这些规律去设计以及改进各种装置和机械,如水车、风车、经纬仪等。

四、战争技术古代中国的战争技术也是其中的一项研究成果。

在这方面,古代中国的武器、战舰、防御工事等都具备着极高的技术含量和实用价值。

古代中国的兵器主要是以刀枪、弓箭、投石器和炮等为主,其中弓箭的精准度和威力已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这在当时的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力学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在古代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方方面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成就也为后来的科技发展树立了优秀的基础。

浅谈中国古代力学之成就

浅谈中国古代力学之成就

浅谈中国古代力学之成就力学知识起源于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生产劳动中的实践经验,并逐步发展为生产技术和初步的自然哲理,这在东西方古代都是如此。

在我国古代,手工工艺技术成果远比经验性的理论总结突出得多,这是中国古代对力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从时间来看,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两汉、宋明三个高潮。

(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公元前316年,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正面取水,侧面排沙”,其飞沙堰工程巧妙地利用了弯道环流,说明当时测河水流量、了解泥沙规律等水力学知识及水利工程已有相当的水平,成都平原二千多年来始终受益。

传为齐人著的《考工记》,是记录我国古代农具、兵器、乐器、炊具、酒具、水利、建筑等古代手工艺规范的专著,现存版本中如《裘氏》、《筐氏》、《雕氏》等篇内容已散佚。

其中惯性现象的记述[“马力既竭,輈(zhōu,指车辕)犹能一取焉”],车轮大小与拉力的关系(轮太低,马总是像上坡一样费劲),箭羽影响箭飞行速度的关系(“后弱则翔,中强则扬,羽丰则迟”),检验木料强度的经验方法[如“置而摇之,以视其蜎(yuān,蠕动程度)],“横两墙间,以视其桡之均”,“横而摇之,以视其劲”),以及堤坝设计的经验尺寸等,都反映了我国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验知识水平。

与《考工记》几乎同时的《墨经》,则进一步得出一些初步的力学哲理(如“奋”、“衡”、“本”、“标”、“重”、“权”等),给力下了比较科学的定义:“力,刑(形)之所以奋也。

”可惜这一形成科学的抽象思维进程在后世没有顺利继续下去。

这一时期是以记录与积累生产经验为主,也形成了初步哲理。

(2)两汉到五代时期(前206~960)简单机械逐渐发展为精巧的或大型的联合机械,如张衡的水运浑天仪、候风地动仪,西汉未巧工丁缓(公元1世纪)的“被中香炉”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常平支架,祖冲之(429~500年)的水磨等等。

隋代造船业已很发达,如隋炀帝的龙舟已高40尺,宽50尺,长200尺。

中国古代的物理成就

中国古代的物理成就

中国古代的物理成就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属于物理学或与物理学有关的,可以提出力学、光学两个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1)力学方面①《考工记》一书中的有关记载。

这是一本现存的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规范的书籍,可能是春秋时代(公元前700至400年)末年的作品。

它记述了许多手工业的工艺制作与设施,汇集了至公元前3、4世纪时的工程技术知识。

其中包含的力学知识,主要有:关于惯性的记载、滚动摩擦的论述、论箭的飞行与保持稳定,还记述了有关力的测量、斜面受力分析以及材料和施工中的一些软科学知识。

②《墨经》中有关力学知识的记载。

《墨经》战国时代以墨翟(公元前490至403年)为首的墨家的代表作,分为“经”与“经说”两大部分。

经说是经的注解。

前者的内大多是一些定义性质的条文,后者则带有定律的性质的解释。

《墨经》中的软科学知识已不全是实际生产知识的总结和记述,而是对力学现象进行了粗浅的概括,并进行了一些推理论证。

诸如,关于时空观念、运动学知识、力的概念、力系平衡的论述,以及斜面、滑轮及其应用,等等。

现举一条关于杠杆的理论探讨以兹说明:经下第25条:“天(衡)而必正,说在得。

”经说:“(衡),加重于一旁,必捶(垂),权重相若也。

相衡,则本短标长,两相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这一条说明了不等臂天平(秤)的平衡关系。

可能是墨家探讨杠杆平衡关系的实验总结,说明墨家发现杠杆定律较之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要早二百多年。

但并没有阿基米德杠杆定理那样完整和定量化。

③侯风地动仪。

这是东汉张衡(公元78至139年)所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

《后汉书张衡列传》上有下面一段记载:“(顺帝)阳嘉元年(即公元132年),复造侯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洒尊,饰以篆文山龟乌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震,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中国古代物理成就手抄报

中国古代物理成就手抄报

中国古代物理成就手抄报
中国古代物理成就手抄报
中国古代物理的成就较为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天文学
中国古代对天文学研究非常深入,主要成就包括:
- 对日、月、星辰运行规律的了解,提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 发现了天体的周期现象,如日食、月食和星体的运动周期等。

- 制作出以不同星座和恒星为基准的星图、星历和天球仪。

- 发明了浑天仪、日晷、水钟等测量时间和天文现象的仪器。

2. 力学
在古代,中国人对物理力学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主要成就包括:
- 提出了“万物皆由阴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哲学理论,认为物体的运动和变化都是由力产生的。

- 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杆秤、斗杆等测重
器具。

- 把动力学和静力学等力学理论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发明
了悬索桥、吊桥、风车等。

3. 热学
中国古代对温度和热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主要成就包括:
- 提出了“热胀冷缩”和“冰热互变”等观念,对物体温度变化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 发明了烤炉、火车、火把等利用热能的手工制品。

4. 光学
光学在中国古代也有了一定的探索和发展,主要成就包括:
- 对光传播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规律。

- 制作了准确的角度和反射平面的玻璃镜和铜镜,为近代光学仪器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总之,中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有了不少重要的成就,为后世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简述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

简述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

简述中国古代的物理成就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的古国,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曾一度领先于世界,在物理方面取得了不少令人称道的成就。

一、力学方面1、我国现存最早的科技书籍——《考工记》中,有不少力学知识,而对惯性问题的认识更是比同时期的欧洲国家深刻得多。

2、墨家著作《墨经》一书,更是已经对力学现象进行了粗浅的概括,并进行一些推理论证,包括时空观念,力的平衡问题等。

墨家发现的杠杆原理比阿基米德要早两百多年,遗憾的是未就此建立起一个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①墨家给力下了符合科学的定义,《墨经》中说:“力,形之所以奋也。

”这里“形”指物体,“奋”指运动的快慢,这句话就是说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300多年前的这个结论和近代物理学的概念是一致的。

《墨经》又说:“力,重之谓,下举,重奋也”,把重归于力的范畴。

“奋”指施力者使物体由下而上的抵抗重力的作用过程。

②《墨经》一书中有两条专门记载杠杆的原理。

一条说:“衡木,加重焉而不挠,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挠,极不胜重也。

”意思是说:在横杆的一端加上重物而不致发生偏转(挠),那一定是预先固定有石块的一端(即“极”)的转矩,足以胜任重物一端的转矩。

此时如果把支点(“交绳”)移近“极”端,即不必另加重物也可以使杠杆偏转,这时是“极”的转矩不能胜任重物的转矩。

另外一条是专门从杠杆原理讨论天平与杆秤的。

条文是这样的:“衡木,加重于其一旁,必捶——重相若也。

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这段文字上半段是说天平的。

意思是:天平衡量的一臂加重物,另一臂必得加砝码(“必捶”),两者必须等重,才能平衡。

下半段是说杆秤的。

意思是说:杆秤的提钮到重物的一臂(“本”)比较短,提钮到杆秤的臂(“标”)比较长,如果两边等重,秤锤一边必下落。

为什么呢?因为秤锤对“标”一边的作用过大了。

这两条杠杆的平衡条件说的很全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力使它转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转动的。

中国古代力学的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力学的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力学的主要成就
加起来,中国古代力学的主要成就可以归类为三个主要领域:物质性质的研究、力学的研究和运动的研究。

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它们在力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中国古代物质性质的研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先秦学者墨子开始的。

他指出物体本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联,他的思想还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学者,他们将它发展成了一种思想外力的作用与物体的内在本质有关。

其次,中国古代力学的研究开始于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的“弹簧原理”。

著名的学者张衡指出绳子断开时会发出声音,并将此观察结果归纳为“弹簧原理”。

根据弹簧原理,当外力改变物体内部分子结构时,物体内部可能会发出压力、张力或振动。

此外,中国古代运动研究也得到了很多关注。

古代学者例如墨子、张衡、孙思邈等都提出非常重要的思想,如“恒速运动”、“回旋转动”等,为物体运动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中国古代力学的主要成就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领域:物质性质的研究、力学的研究和运动的研究。

中国古代学者对于物体外力作用、力学和运动的洞见,使中国成为古代力学史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传统之一,为世界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1 -。

中国古代物理学的成就

中国古代物理学的成就

中国古代物理学的成就中国是一个具有上下5000年历史的古国,古代的科技技术曾经一度领先于世界水平,在物理学上也取得了让人称赞不已的成就.1. 力学力学起源于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生产劳动中的实践经验,并逐步发展为生产技术和初步的自然哲理。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

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尝致大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这个故事里,6岁的曹冲通过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

虽然那个时代,阿基米德已经发现这个原理500多年,但这一原理直到1627年才传入中国。

同时这个故事也用到了等量替换法是一种常用到的科学思维方法。

当然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力学方面的成就,(1)《考工记》中记录这我国古代农具、兵器、炊具、酒具、水利、建筑等古代手工艺规范的专著,反映了我国当时的生产技术和经验知识水平。

(2)王充的《论衡》,著作中对于运动的疾缓(快慢),力与运动、物与运动、内力与外力的关系等做了叙述,其次还有对运动相对性的研究,东汉时代的《尚书纬考灵》就是这方面极有价值的成书,这种对运动相对论的观点,《考灵》比伽利略的《对话》至少早1500年。

(3)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在卷十五《体兵篇》中记述测试弓弦弹力大小的方法。

2.光学我国古代光学成就也很显著。

(1)《墨经》中写道了八条对集合光学的专门论述,这八条主要论述:光的直进性和小孔成像,平面镜反射及成像、球面镜成像都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

(2)汉代王充的《论衡》更是在其基础上,对光学方面做出了更加完善的阐述:光的强度,光的直线传播及球面镜聚焦成像。

(3)宋代沈括通过亲手观察实验,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对小孔成像、凹凸镜成像、凹凸镜的放大和缩小作用及其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力学成就中国古代物理学虽一直没有从哲学和自然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通过含有物理知识的著作不断地在社会上传播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在其运用中还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发明创造,以致今天人们在追寻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历史渊源时,看到它们在中国的黄土地上已有最早的萌芽。

中国古代力学的研究范围虽然广泛,但对力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主观方面;中国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却广泛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力学知识的应用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从精密的“度量衡”的测量工具,到大型复杂的机械;除了要解决大量的技术问题,也对一般的理论问题做了一些思考。

1、简单机械中国至迟在西周(公元前770以前)时,能制作比较复杂的车船,以及桔槔等一类简单机械。

公元前770以前,就以壶漏测时,以圭表测影,以定方向、定节气和定时刻。

另一个伟大发明是苏颂和韩公廉在1092年制造了一架大型的水运仪象台。

其中有一套称为“天衡”的杠杆装置,相当于现在钟表装置中擒纵器,以保证计时装置的齿轮等时转动。

宋、元时期之前,已有指南车和记里鼓车,但是关于它们的结构直到宋代才留下较详细记载。

根据这些记载,指南车是以车轮、平轮、立轴等各种齿轮的复合运动为基础的,只要在车子开始运动时把车上木人手指向南方,以后不管车向那个方向转动,车上木人将一直指南。

记里鼓车是利用车轮带动大小不同的一套齿轮,使车轮走满一里时,有一个齿轮刚好转一圈,并拨动车上木人打鼓一次。

这些复杂机械的制造,说明中国古代人娴熟地掌握了有关齿轮系传动的知识。

早在秦汉到五代(公元前221~公元960)时期,简单机械的联合使用就有了大发展。

张衡制造了水运浑天仪,他采用齿轮系把浑象和表示时间的壶漏结合在一起,以流水下落的力量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浑象旋转。

公元132年,他还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动仪,用以测定地震的震源方向。

公元2世纪毕岚发明了“渴乌”,即虹吸管,逐渐广为应用;后来唐代杜佑《通典》卷一百五十七中有“渴乌隔山取水”条:“以大竹筩雌雄相接,勿令泄漏,以麻漆封裹,推过山外,就水置筩,入水五尺,即于筩尾取松桦干草,当筩放火,火气潜通水所,即应而上。

”在东汉时期,对流体的一般性质有所记述、探讨,并实测了一些物体的比重,知道刻漏的流水速度会随温度变化。

由于虹吸管在生产上的应用,又引起人们去探讨它的道理。

《关尹子》写道:“瓶存二窍,以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不下,盖(气)不升则(水)不降。

井虽千仞,汲之水上,盖(气)不降则(水)不升。

”唐代王冰在《内经素问注》中写道:“虚管溉满,捻上悬之,水固不泄,为无升气而(水)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顿溉不入,为气不出而(水)不能入也。

”张衡、三国时马钧和南朝宋祖冲之都曾制造过指南车,这是一种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

汉代刘歆《西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造被中香炉,“为机环转四周,而炉体常平”;这或许是世界上最早的常平支架。

2、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时间、空间是物理学中两个带有根本性的普遍概念,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最早的与空间有关的概念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他在《道德经》中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瀹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墨家学派的代表作《墨经》中对时间和空间概念分别作了正确的定义;如“久,弥异时也”。

“宇,弥异所也”。

就是说,时间是不同时候的通称。

空间是包括各个方面的一切地点。

并区分了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如“始,当时也。

”“时,或有久,或无久。

始,当无久。

”就是说,时间可分为“持续(有久)的”和“非持续(无久)的”,即瞬时的两种,“开始”则属于“无久”的瞬时的那一种。

《墨经》认为“运动”(“动”)就是物体位置的迁移,“静止”(“止”)就是物体在某处停留有一定的时间。

由于有了类似于“瞬时”(“无久”)的观念,因此对运动的分析比较深刻;《墨经》还阐明了物体运动必定在时空之中进行,运动、时间、空间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

《墨经》中还写道:“宇域徙,说在长宇久”,即“宇徙而又处宇,宇南北,在旦又在暮”。

这是说,物体在空间的移动,是空间随着时间的持续自近而远的变化。

墨家的解释是,物体在空间不断移动,须离开原来的空间而占据别的空间,如一物体从南向北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是从早到晚。

因此,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就统一在物体运动中了,空间与时间的联系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魏国杂家尸佼(前390~前330)所著的《尸子》首先使用“宇宙”这个词,并最先给出宇宙的明确定义:“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翟所著的《墨经》曰:“宇,蒙东西南北,久,合古今旦莫。

”南宋朱熹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无一物似宇一样大,无一物似宙一样长,四方去无极,上下去无极,是多大? 亘古亘今,往来无穷。

”关于时与空的联系《管子》中也说得很明确:“天地,万物之橐;宙合有橐天地。

”意思是,天地包裹着万物,天地又包裹在宙合之内。

明朝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宙轮于宇,则宇中有宙,宙中有宇。

”这是很深刻的,从直观观察中看到时空的统一,看到时空与运动的紧密联系。

早在秦汉时代,我国就测量时间的标准器具;开始用等分一昼夜为百刻的办法来计时,漏刻也就随之诞生了。

大约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期间,我国先人就能够制造精美的陶器了,一些陶器有了裂缝,陶器中的水就会慢慢漏光,天长日久,人们就会把水的流失同时间的概念联系起来,并专门制造一种有孔的壶用来计量时间——漏刻。

漏刻也叫作铜壶滴漏。

漏,就是漏壶;刻,就是刻箭;史书上关于漏壶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夏官司马》,上面有挚壶氏条,记载了当时漏壶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作用;“凡军事,悬壶以序聚拆。

”也就是说,每当遇到军事行动,就要用漏壶来定敲梆子的时间,从而对部队发号施令。

《隋志》中记载最古老的计时装置是“挈壶”,壶中水滴入有箭杆浮子标记的受水壶中。

“《周礼》挈壶氏,其法总以百刻,分以昼夜;冬至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

根据史料的记载,漏壶的发展图1-4为浮箭法二级莲花漏大约经历了淹箭法——沉箭法——浮箭法这样一个过程。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二级漏壶(如图3-1),就是在漏壶之上再加一把漏壶,这样下面那把壶流出去的水可以随时得到上面那把壶里流下的水的补充,这比起人工添加水更能自然地保持水面稳定。

二级漏壶的出现不晚于东汉,因为张衡的漏水转浑天仪里,使用的就是二级漏壶;晋代的记载中有三级漏壶,唐代已制造出四级漏壶。

3、运动学墨家最早对机械运动做了定义,“动,或(域)徙也”。

意思是说,运动乃是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动。

他们还写道:“宇域徙,说在长宇久”,即“宇徙而又处宇,宇南北,在旦又在暮”。

这是说,物体在空间的移动,是空间随着时间的持续自近而远的变化。

墨家的解释是,物体在空间不断移动,须离开原来的空间而占据别的空间,如一物体从南向北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是从早到晚。

因此,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就统一在物体运动中了,空间与时间的联系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对相对运动的最早认识是《吕氏春秋》中“刻舟求剑”的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速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要挤出水中的剑,凭一般的经验来看,应把剑丢在水中的位置确定下来,可是这个人却在船上刻上记号。

作者笑话他,“不亦惑乎”。

王充《论衡》曰:“盖望远物者,动若不动,行若不行,何以验之? 乘船江海之中,顺风而驱。

近岸则行疾,远岸则行迟,船行一实也,或疾或迟,迟近之视,使之然也。

”它含相对运动和角速度的概念。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述相对运动的现象:“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

”《关尹子》中还论述了关于舟和水是谁在运动的古老争论;晋代束皙《隋书·天文志》中认为,“乘船以涉水,水去而船不徙矣”;这里都已包含了参照系选择问题的争论。

在中国古籍中关于运动相对性原理的叙述还有《尚书纬·考灵曜》载:“地有四游,冬至地上行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行南而东三万里,春秋二分是其中矣。

地恒动而人不知,譬如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

”该书又写道:“春则星辰西游,夏则星辰北游,秋则星辰东游,冬则星辰南游。

”(明孙瑴辑《古微书》卷一《尚书纬》)。

经典物理学指出,在封闭船舱中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可能发现该船是静止的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

根据伽利略的说法:不能以任何力学实验来判断舟行还是舟止,从而证明地球是在运动的,而人也不能对此有所觉察。

在伽利略以后,经过了将近3个世纪的努力,人们逐渐认识到,提出在封闭船舱中舟行而人不觉这一说法的重要意义。

最后爱因斯坦推广了这一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他认为惯性系统中观察光学和电磁现象的规律也不变,并把它作为狭义相对论两大基础之一。

4、动力学对于外力、内力、重力、重心和浮力等古人也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适宜的定义;《墨经》中对力的概念提出了初步的论述。

“力,刑(形)之所以奋也。

”即是说,力是使物体开始运动或加快运动的原因,这一结论比伽利略的想法早1800年之久。

王充《论衡》曰:“古之受力者,身能负荷千钧,手能决角伸钧,使之自举不能离地。

”意指内力不能改变系统的运动状态。

《墨经》中还进一步把重量与力联系了起来,“力,重之谓。

下与(举),重,奋也”。

显然它指出了物体的重量也是一种力,并说明物体下落或向上举时,都有力的作用。

王充在《论衡·状留篇》中,对物重和运动的关系作了粗略的描述:“是故车行于陆,船行于沟,其满而重者行迟,空而轻者行疾。

”“任重,其进取疾速,难矣。

”这段话指出,在一定的外力条件下,重量越大的物体改变开始运动状态越难。

中国至迟在西周时,就有一种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荀子·峟坐》)或许是加水后重心发生变化造成的,也可能是仰韶文化时期尖底陶罐的发展。

在西安半坡曾出土了一些尖底瓶是对重心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它的外形呈流线型,像鱼形,小口、短颈、鼓腹、尖底,腹侧有双耳;最独特的是它的稳定性质,对此通常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将两耳系绳放在水面上,由于水的浮力和尖底瓶的重心作用,瓶上部会自动倾斜,下半部离水面并上翘起;随着瓶内水量增多,瓶下半部也逐渐下沉,直至瓶内水满而直立;在运输时将瓶背在肩背上。

另一种解释说瓶水常用手提着运输,这就要求水量要适宜。

当壶腹空空或满满时,重心较高,手提时很难保持竖直状态。

只有壶水注入一半漏上时,壶才可以保持竖直的状态。

宋僧怀丙曾于宋治平三年(1066)左右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万斤铁牛,“以两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宋史·僧怀丙传》)。

这是现代起重浮艇原理的最早应用。

这时期有两项有关流体力学的重要发明;一是用莲子、鸡蛋或桃仁测量盐水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