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随着能源问题的凸显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农业领域,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将农田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利用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背景、原理以及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传统的农田只能种植农作物,但是在实际运营中,农田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频繁灌溉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土地肥力的下降等。
而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方式,在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应运而生,既可以解决农田的实际问题,又能够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二、项目原理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光伏发电系统搭建在农田上,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农田提供电力。
在电力供应的同时,利用光伏板的遮阳性能,减少夏季农田的水分蒸发速度,提高土壤湿度,降低农作物生长的水分需求。
同时,光伏板的阴影可以减少农田的温度,防止农作物受高温侵害。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光伏板的遮荫作用,实现了农田节水、防温、抗倒伏等多重效益。
三、项目实施方案1.选址:选择适宜的农田作为项目建设的地点,应优先考虑土地空闲、阳光资源丰富、水资源状况等因素。
2.设计方案:根据所选农田的实际情况,确定光伏板的布置方式、数量以及其他电力设备的配置,确保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3.施工安装:在选定的农田上进行光伏板的布置和电力设备的安装,确保设备的良好连接和稳定性。
4.投运管理:光伏发电系统投入使用后,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
5.经济效益评估:对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发电量、发电成本、节水效果以及农田的产量等指标。
四、项目优势1.经济效益: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以为农田提供经济效益,通过太阳能的转化,产生电力供应农民使用,并将多余的电力卖给电网,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生态效益:通过光伏板的遮荫作用,能够减少农田的水分蒸发速度,提高土壤湿度,降低农作物生长的水分需求,同时减少农田的温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增加农田的产量。
“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第一篇:“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一、光伏与“农业”的背景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种植意识大大改善。
二十一世纪的农业,将是绿色农业的革命,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百姓的关注,社会在倡导绿色农业、绿色无公害产品之时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其根本。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农光互补也称光伏农业,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无污染零排放的特点,既具有发电能力,又能为农作物、食用菌及畜牧养殖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农光互补”顺势发展的原因1、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光与光伏发电需要不同的光波,光伏日光温室能够实现发电种植两不误。
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会造成一定的遮光,每个大棚可根据不同农作物对光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装机容量设计,满足植物光合作用对光的需求。
太阳能电池组件还能阻隔部分紫外线,反射昆虫繁殖需要的蓝紫光,可有效减少种植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种植作物品质和产量,是利用高新科技打造绿色生态农业的新模式。
2、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光伏产业成本的需要传统方式建设光伏电站,一般为工业用地,成本高且不符合政府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
而利用农“农光互补”项目,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农业趋势。
目前,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在配套基础设施、贷款等方面提供扶持【光伏明确被央行列入《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39号文)】。
3、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益的需要建设“农光互补”项目,农民除了获得流转土地的租金以外,光伏项目公司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工作岗位,解决“40、50、60”年龄段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农民不用远出打工并有较好的收入。
光伏农业产业发展探讨
光伏农业产业发展探讨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光伏农业产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光伏农业产业是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利用农田、温室大棚等农业用地进行光伏发电,既能提供清洁能源,又能保障农业生产,具有双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文将围绕光伏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光伏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光伏农业产业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截至目前,我国光伏农业装机容量已超过5000兆瓦,其中辐射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的光伏农业装机容量占比较大。
通过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光伏农业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能够为农民增加可再生能源收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光伏农业产业的政策支持也在不断加大。
2019年,我国出台了《光伏发电建设管理规定》,提出要加大对光伏发电与农业的结合支持力度,鼓励农村地区利用农田、温室大棚等场地建设光伏电站,优先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并对光伏农业项目给予一定的电价补贴。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光伏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
光伏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
光伏农业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一些地区,光伏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土地退化、水资源消耗等问题。
在推动光伏农业产业发展的要加强土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光伏农业产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品质。
目前,我国光伏农业产业中存在一些技术不足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品质管理力度,提高光伏发电设备的效率和寿命,以提升光伏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光伏农业产业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光伏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但在实际推动过程中,依然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满足光伏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光伏农业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着希望与机遇。
太阳能光伏农业项目前景分析
太阳能光伏农业项⽬前景分析光伏农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但是对于中国光伏市场来讲它的新鲜性还没有褪去。
今年7⽉份美国光伏双反的⼤棒再⼀次砸下——针对中国⼤陆以及中国台湾的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受到了⼀定的阻碍。
反观国内市场:分布式光伏新政策迟迟未能出台,政策的执⾏⼒度不够。
并⽹难,审批难,结算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实际突破。
屋顶难找的问题仍旧是分布式光伏“⽼⼤难”的问题。
光伏发电站为什么⼀定要建在屋顶上?建在农地⾥怎么样?在诸多情况之下中国光伏⾏业⼈⼠的视线渐渐投往⼀个不算新的新领域——光伏农业。
⼀、什么是光伏农业 光伏农业从字⾯意思上⾮常容易理解,即光伏发电和农业的结合。
例如:“渔光互补”,光伏和种植⼤棚的结合,光伏和养殖⼤棚的结合,光伏和农业机械动⼒的结合等等。
其核⼼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透光性,动植物⽣长所需的主要光源可以直接穿透,不影响农作物的⽣长,能储存热量提⾼⼤棚温度,从⽽对植物的⽣长起到积极的影响。
另⼀⽅⾯,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直接利⽤农地进⾏低成本的发电。
可以取得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
下⾯这些图⽚就是光伏农业的实例: 光伏农业种植⼤棚实景图 江苏建湖“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太阳能⽔利系统 太阳能杀⾍灯减少了农药使⽤⼆、光伏农业的发展状况 光伏作为最具前景的能源利⽤形式之⼀,各国对于它的利⽤与开发都进⾏了不懈的努⼒和追求。
欧洲和以⾊列是光伏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已经形成了⼀套完整的光伏农业体系,但是该⾏业仍然属于尖端⾏业。
从我国光伏发展的历史来看,由我国西部地区单⼀的地⾯电站开发,到现在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分布式光伏的应⽤与推⼴。
我国对于光伏利⽤的探索与开发也从未停⽌,光伏农业或许将成为光伏应⽤领域的重⼤突破。
从企业的⾓度来看,英利、协鑫、中盛光电等企业已经踏上了光伏农业的探索之路。
在2011年12⽉中盛光电为法国温室项⽬提供2.56MW的光伏组件,获得好评。
2013年协鑫在扬州建设的30WM渔光互补项⽬成功并⽹。
农光互补项目简介与发展前景
“农光互补”——项目投资分析与发展前景目录一、公司介绍二、光伏农业缘起三、光伏农业介绍1、“农光互补”2、“渔光互补”四、“农光互补”优越性分析五、“农光互补”投资效益分析六、“农光互补”发展前景公司介绍光伏农业缘起就目前全世界的能源消耗来看,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为此,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能源将近76%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经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大量的煤炭开采、运输和燃烧,对我国的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为落实国家制定的“开发与节约并存,重视环境保护,合理配置资源,开发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的方针。
大力开发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大棚棚顶由太阳能光伏组件和薄膜组成。
光伏电池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直流电会储存到汇流箱中,再通过电缆传输到并网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升压之后,并入国家电网成为生活用电。
光伏发电板在发电过程中不消耗任何能源、不排放有害气体,有效利用大棚棚顶,无需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将农业生产和发电两者巧妙结合起来,既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又实现了光电转换,创造了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光伏农业介绍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国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以农光、渔光、风光等多能互补方式来建设光伏电站,其项目具备经济性和推广性,有助缓破解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瓶颈,大有“助燃”国内光伏应用市场之势。
这种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组合电源点的新模式,既优化了光伏电能质量、避免了“弃光”,又提高了电网的调节能力和送出电线的利用率。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可再生能源越来越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绿色生命线。
而其中,光伏发电作为一种颇受欢迎的可再生能源形式,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政府所关注。
本文将立足于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从其背景、发电原理、项目方案等多个方面入手,对这个领域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当下可再生能源形势与趋势。
一、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背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扶持,不少企业与个人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
而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从其名字中也不难看出,它是以“农业”与“光伏发电系统”相互融合的一种产业形态,通过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农业生产结合,实现农光互补,从而达到一个互利共赢的效果。
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国家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这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能源形式,也逐渐成为了广大企业及政府的发展方向。
二、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的发电原理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其最主要的发电原理就是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从而实现对电能的“生产”。
而对于这种光伏发电系统而言,其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由光伏电池组成的光伏板。
而通过将多个光伏板串联成一系列的电路,从而将电能转化成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就可以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发电。
但是在实际的项目中,光伏电站的能量输出存在很大的波动性和尽季节性,且在电能利用前一些能量会因为系统阻抗根据欧姆定律而损失掉。
而此时,农光互补模式中的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与农业生产结合,对于一些不用紧密的土地及农业生产上不用大面积覆盖的场地,利用光伏显示器可以覆盖其中一部分,从而可以更好的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利用率及农业产量,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
三、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的项目方案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通常是由电网、光伏电站及农业灌溉系统等三大部分组成的。
而就在最近的一个光伏发电项目中,其总投资额达到了4000多万元,总装机容量为1.51MW,其中,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达10000平方米,由此可以看出,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是一个既有实际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项目。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政策前景及分析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政策前景及分析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是指在渔业养殖业中利用光伏电站的余地发电,将其与养殖业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融合。
它可以解决光伏电站土地占用和影响养殖业发展的问题,既能保障电源稳定,又可以提高养殖水产的品质和产量。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有着重要的意义,政策前景也非常广阔。
首先,政策支持是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得以推广和推进的关键。
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农村地区的光伏发电鼓励政策越来越完善,针对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也会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政策的出台将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降低了项目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了项目的可行性。
其次,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养殖业对电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农村地区的电力电网建设较为滞后,尤其是偏远山区等地,光伏发电项目可以有效解决当地电力供应问题。
此外,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提倡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政策导向,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发展的要求,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再次,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短,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
在传统光伏发电项目中,土地资源的占用和运维成本一直是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而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养殖业的场地已经具备,光伏发电的设备可以在其上安装,光伏发电和养殖业共同发展,节约了一部分土地资源和建设成本,使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大大缩短。
最后,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有助于实现农村地区能源供给的多样化。
传统的农村地区能源供给主要依靠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容易受到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可以在农村地区建立起一个清洁、稳定的能源供应系统,降低能源消费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动农村能源结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投资回报周期和能源多样化等方面都具备良好的前景和潜力。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1. 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近年来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通过利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农业生产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同时也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本文将就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2.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在农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农业用地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不仅可以为农田提供清洁电力,还可以将多余电力卖给电网,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太阳能光伏系统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模式,被称为“光伏农业”。
在光伏农业中,光伏板的阴影还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有助于某些农作物的生长。
3. 光伏发电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太阳能光伏系统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可以帮助农民解决用电难题。
其次,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和维护相对简单,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
再者,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运营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光伏农业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有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4. 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发展趋势随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成熟。
未来,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光伏系统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火力发电系统,成为农业领域的主要电力来源。
另一方面,随着新型材料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将不断提升,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5. 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挑战与对策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成本较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和投入。
其次,光伏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
2024年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开发政策梳理
政策梳理:2023年农光互补发电项目
一、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概况
农光互补发电(Agrivoltaic)即农业光伏互补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和农业技术相结合,将光伏电站融入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农业环境中,实现农业和光伏发电的互补发电业态,也是一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目前,2023年的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正在取得良好成效,农光互补发电项目不仅可以提高生态质量和生态资源利用率,而且还可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极大地提高传统农业的收入水平。
二、2023年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开发政策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为了推动2023年农光互补发电项目的开发,政府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更加明确、全面、细致的政策指导,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以便为农光互补发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政策保证。
2.建立补贴政策
为了推动2023年农光互补发电项目的开发,政府可以建立补贴退税政策,鼓励发电厂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农业废弃物,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可持续发展。
3.加强技术支持
为了支持2023年农光互补发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加大对科技研究、技术研发的投入和支持,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展望
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展望光伏产业是指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产业。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光伏产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其在可持续能源中的地位。
一、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目前,光伏技术已经进入第三代,以太阳能电池为主导,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硅晶电池。
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新型光伏技术不断涌现,推动着光伏产业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光伏产业的龙头国家,其光伏发电量和装机容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光伏产业的发展,如太阳能电池补贴政策、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光伏产业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重要制造和出口基地。
二、光伏产业未来的趋势展望1.技术升级:随着技术的进步,光伏电池的效率将不断提高。
新一代的光伏电池材料和结构设计的创新将有助于提高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
此外,光伏电池的寿命和稳定性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市场扩大: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光伏市场将继续扩大。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将在电力供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工商业和居民用户也将更加意识到太阳能发电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一步推动光伏市场的发展。
3.储能技术创新:光伏发电的一个问题是不稳定的输出功率,尤其是在夜间或阴天。
因此,除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外,储能技术的创新也是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储能技术的发展将有效解决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并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4.智能化应用: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光伏系统也将发展出更多智能化的应用。
例如,智能感知和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天气状况自动调节光伏电池板的角度和方向,以获取最大的太阳能转化效率。
随着智能技术的普及,光伏系统的性能和管理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光伏产业在可持续能源中的地位光伏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日益重要。
2022年我国光伏农业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2年我国光伏农业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广义上讲,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浇灌、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
它以薄膜太阳能设施农业一体化并网发电站为核心,集薄膜太阳能发电,农业光电子工程应用推广,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加工和综合利用,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沟通推广,人才培训、观光农业、农产品物流等功能于一体。
光伏农业将太阳能发电、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高效设施农业相结合,可以说,光伏农业是一场实现农场变工厂、田间变车间的生产方式的变革。
此种模式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方向。
这种新兴的模式有哪些优势,又存在哪些问题,毕竟离一般的农户还有多远呢?以下是2022年我国光伏农业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光伏农业现状我国的光伏农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2022年,我国光伏农业电站装机容量不到1MW,2022年则达到1182MW。
到2022年3月,中国的光伏农业大棚、渔光互补的水产养殖、光伏畜禽养殖大棚等项目已达400多个。
依据讨论机构的猜测,到2022年,中国农业光伏电站年装机容量将达到3260MW,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2416MW。
目前在国内,很多人提到光伏,领先想到的就是汉能,这家全球化的清洁能源跨国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
以汉能为例,它的薄膜发电技术目前可广泛应用于农业温室大棚、畜牧设施、渔光互补、光伏水泵等领域,可成为农业设施用外部材料,降低农业耗电,增加调光功能,供应电力等。
其中,在农业大棚应用中,薄膜太阳能发电板可透红光、红外,且透光匀称,不影响棚下作物生长。
其重量也与一般农业大棚掩盖材料相当,可与温室大棚完善结合,保温遮阴、增加发电收入。
光伏农业前景我国是农业设施大国,已建成的农业设施总面积410.9万公顷,其中塑料大棚占46%,日光温室占25%,小拱棚等占29%。
农业设施面积已持续增长三十余年,近年来增速放缓,但过去已建成的农业设施大部分已年久失修,进入改造和翻新阶段,将来光伏农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农村光电互补项目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农村光电互补项目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介绍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严峻的形势下,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其中,光电互补技术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光电互补项目多以屋顶光伏发电和地面光伏发电为主。
屋顶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空闲的农村居民房屋、厂房等建筑物的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
而地面光伏发电则是在农村地区选用一块相对平整的空地,进行太阳能电池板的大规模安装,以供当地的农村居民使用。
未来趋势
未来,农村光电互补项目将更加注重能源的综合利用。
除了屋顶光伏和地面光伏之外,农村光电互补项目还将主推田园光伏、生态光伏等新型形式。
同时,还将利用电池能量存储技术,更好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总的来说,农村光电互补项目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成为农村地区的能源主力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于“光伏+农业”模式应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光伏+农业”模式应用的调研报告光伏农业是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种绿色、环保的全新产业模式,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养殖为一体的农业产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调研了光伏农业中主要的几种结合形式:“光伏+种植业”、“光伏+畜禽业”以及“光伏+渔业”的业态,分析了各结合形式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对光伏农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展望,以期为未来光伏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调研背景光伏农业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利用光伏太阳能发电所产生的电能来辅助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满足农业生产能源的自给自足,多余的电能还可以并入国家电网获取收益,是一种农业生产新模式。
在202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了热门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和指示“现阶段促进中国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尤为重要,光伏发电过程清洁、无污染,必将成为中国未来重要能源来源之一”。
《中国光伏产业清洁生产研究报告》指出,光伏发电的碳排放量仅为燃烧化石燃料发电的1/20~1/10,且光伏发电能量回收周期仅为1.3年,使用寿命却长达25年。
然而,目前中国光伏发电仅占发电总量的3.5%,所占比重较小。
中国地域辽阔,光热资源十分丰富,陆地表面每年可以接受太阳辐射能为50×1018kJ,非常适合发展光伏农业。
数据表明,从2013—2019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每年都有稳步增长,其中2017年单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53.06GW,2018年为44.26GW,2019年为30.11GW。
截至2019年,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处于世界首位,达到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的32%,是名副其实的光伏大国。
近年来,“光伏+”产业发展迅速。
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政策辐射下,可用于光伏发电的土地越来越少,所以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一地多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探究“光伏+农业”的新型生产模式,包括“光伏+种植业”、“光伏+畜禽业”以及“光伏+渔业”3种结合形式。
光伏农业种植调研报告
光伏农业种植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严重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光伏农业种植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发展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光伏农业种植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农业种植业相结合,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作物种植的双重收益。
本文通过对光伏农业种植的调研和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优势与挑战,以期为推动光伏农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光伏农业种植的发展现状光伏农业种植是以农田、温室、鱼塘等农业场地为基础,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实现农业种植的一种模式。
近年来,我国光伏农业种植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鼓励,也受到了农民和企业的积极参与。
目前,我国光伏农业种植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涵盖了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多种农作物。
在光伏农业种植的实践中,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给农作物提供光照、降温、降雨等服务,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为农业增收减支,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光伏农业种植还可以有效利用废弃农田和农田边角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光伏农业种植的优势1. 绿色环保:光伏农业种植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无污染、无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2. 节能减排:光伏农业种植可以有效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光照、降温、降雨等优质农业服务,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增加农民收入:光伏农业种植可以为农民提供太阳能发电补贴、农作物销售收入等多种收入来源,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5.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光伏农业种植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改善农田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光伏农业种植的挑战1. 技术不成熟:目前,光伏农业种植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光热效率低、设备维护困难、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改进。
光伏农业的发展前景与农业电气化的关系
光伏农业的发展前景与农业电气化的关系近年来,光伏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光伏农业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将光伏电池板安装在农田上,实现了农业与能源的有机结合。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供清洁能源,还可以增加农田的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因此,光伏农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光伏农业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地区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仍然不稳定。
而光伏农业的发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将光伏电池板安装在农田上,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农村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这不仅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还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光伏农业可以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
传统农业中,农田的利用率往往较低。
而光伏农业的发展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通过将光伏电池板安装在农田上方,可以将农田的上空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农田的多功能化利用。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增加农田的经济效益。
同时,光伏农业还可以为农田提供遮荫,减少农作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光伏农业的发展还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传统农业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而光伏农业的发展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光伏农业还可以减少农田的水分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要实现光伏农业的发展,农业电气化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农业电气化是指农村地区电力设施的建设和农民用电的普及。
只有在农业电气化的基础上,光伏农业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因此,加快农业电气化的进程,提高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能力,是实现光伏农业发展的关键。
综上所述,光伏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
光伏农业不仅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还可以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光伏+农业”模式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近日获悉《光伏农业标准》编制工作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涉及国内各地产学研机构、大专院校、光伏企业、农业公司等17位专家、学者及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经营者进行了研讨。
在国内农业光伏如火如荼发展过程中,对《标准》的研讨尤显重要,而《标准》的编制目前来看时机仍不成熟。
从参会的专家来看,作为农业光伏发展的基础:国土部门、土地相关法的法律界尚无专家出席,不能说是缺憾之一。
一、光伏+农业发展的模式因光伏发电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可模块化建设。
光伏+农业的模式具有综合利用土地的优势,近年来,光伏+农业模式得到快速发展。
同时,因政策、标准的定位不明确。
光伏+农业模式呈现出多头发展的情况,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其主要包含如下集中模式:1)光伏+水面模式。
其中水面的利用,目前主要利用有水塘、小型湖泊等。
2)光伏+地面模式。
其中地面的利用涉及面较广:林地、荒地、农地、温室大棚等,而光伏电站的建设模式存在与普通电站建设模式一致、加高支架模式、建设适用于光伏组件的农业温室大棚模式。
1.1法律依据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土地的使用期限似乎不存在问题:《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0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
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
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上述土地的承包期均大于光伏电站的运行期25年。
而对土地的利用,上述法律中对此的定义则较为模糊。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7条规定:承包方应当“维护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
该法第60条第1款规定:“承包方违法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农业用途”,是指承包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具体用于种植农作物、林木或者从事畜禽养殖、养鱼、特种养殖用途。
承包地之农业用途,应按大类区分,如耕作、竹木、畜牧、养殖。
如在承包林地上改变植树品种,在耕地上种植粮食改为种植蔬菜,不视为改变承包地之农业用途;而伐木改种庄稼,则属于改变承包地之特殊农业用途,与“维持土地的原农业用途”相违背。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清洁能源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产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
一、光伏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光伏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最大制造国和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除此之外,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也在积极发展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投资。
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补贴、减税和税收优惠等,来鼓励光伏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光伏产业的快速增长。
另外,技术的进步也是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光伏电池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特别是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使得光伏产业更加具有竞争力。
二、光伏产业未来趋势虽然光伏产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它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光伏电池的成本。
虽然近年来光伏电池的成本大幅下降,但是仍然比传统能源高出不少。
因此,进一步降低光伏电池的成本是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
另外,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压力。
由于光伏电池的制造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和能源,因此光伏产业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强对光伏产业的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光伏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首先,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提高光伏电池的效率和降低成本,使得光伏发电更具竞争力。
其次,光伏产业将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如建筑一体化、农业光伏和光电子等领域。
这将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此外,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将保持竞争力。
虽然中国目前是光伏产业的主要制造国,但是随着其他国家对光伏产业的重视和发展,国际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因此,中国光伏产业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优势。
农光互补案例
农光互补案例摘要:一、引言二、农光互补的概念和原理三、农光互补的优势和应用四、我国农光互补的发展现状五、农光互补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和关注也越来越多。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已逐渐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农光互补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旨在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的互利共赢。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光互补的概念、原理、优势、应用以及我国农光互补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二、农光互补的概念和原理农光互补,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提供电力。
这种模式通过在农业大棚、养殖场等农业设施上方搭建光伏板,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
农光互补系统既能够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能源需求,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力输送到电网,为农民创收。
三、农光互补的优势和应用农光互补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它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的双重收益。
其次,农光互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提高农业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此外,农光互补还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民收入。
农光互补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农业大棚、养殖场、果园、茶园等各类农业生产设施。
通过农光互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还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四、我国农光互补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农光互补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农光互补领域的领导者。
政府对农光互补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农光互补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我国农光互补装机容量已位居世界首位。
然而,我国农光互补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产业政策体系不完善、融资难等问题。
因此,未来我国农光互补产业需要在技术创新、政策完善、融资渠道拓展等方面继续努力。
五、农光互补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我国农光互补产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二是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三是农光互补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一、光伏与“农业”的背景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种植意识大大改善。
二十一世纪的农业,将是绿色农业的革命,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百姓的关注,社会在倡导绿色农业、绿色无公害产品之时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其根本。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农光互补也称光伏农业,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无污染零排放的特点,既具有发电能力,又能为农作物、食用菌及畜牧养殖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农光互补”顺势发展的原因1、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光与光伏发电需要不同的光波,光伏日光温室能够实现发电种植两不误。
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会造成一定的遮光,每个大棚可根据不同农作物对光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装机容量设计,满足植物光合作用对光的需求。
太阳能电池组件还能阻隔部分紫外线,反射昆虫繁殖需要的蓝紫光,可有效减少种植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种植作物品质和产量,是利用高新科技打造绿色生态农业的新模式。
2、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光伏产业成本的需要传统方式建设光伏电站,一般为工业用地,成本高且不符合政府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
而利用农“农光互补”项目,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农业趋势。
目前,国家大力支持发页脚内容1展,在配套基础设施、贷款等方面提供扶持【光伏明确被央行列入《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39号文)】。
3、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益的需要建设“农光互补”项目,农民除了获得流转土地的租金以外,光伏项目公司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工作岗位,解决“40、50、60”年龄段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农民不用远出打工并有较好的收入。
4、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导向近几年国家频繁颁布了与光伏发电有关的政策【《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国能新能[2014]447号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从这一系列政策内容来看,国家扶持光伏行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明确,且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包括规划发展目标、补贴标准、补贴期限、资金来源在内的一系列扶持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已基本完善,为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农光互补”的发展现状光伏农业是一种新形式的土地综合利用方式,是现代化农业与清洁能源紧密结合的产物,可以推动绿色农业生产,实现科技高效的循环生态农业。
农光互补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无污染零排放的特点,它既具有发电能力,又能为农作物、食用菌及畜牧养殖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以此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国外光伏农业发展现状据统计,全球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略多于分布式发电项目,事实上国外光伏行业以分布式为主。
日本农林水产领域在2013年放宽了有关农业型光伏发电的规定:若发电设备的阴影造成的农作物页脚内容2减收比例在20%以内,则支柱的地基部分便认可转用为暂时性农用地。
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域宽广的农业大国则较多为光伏屋顶发电,较少与农业结合。
现阶段,欧美地区政府补贴下调,光伏投资者积极性降低,短期,农业光伏的进展缓慢。
2、国内光伏农业发展现状相较国外光伏形式,我国集中式和分布式电站发展失衡,投资太阳能电站,需要高度密集的资金,和集中的管理。
这就意味着通常,投资大型太阳能电站需要占用大量的面积,这个面积在分布式屋顶较难获得。
于是,在荒地投资大型电站,成了一时的主流应用形式。
中国每年以10G的装机量,仅仅几年,就达到了世界第一的装机量。
但是,在西部的荒漠地区投资太阳能电站,出现了消纳的问题,严重的地区,由于无法消纳分布式太阳能电力,电网出于安全考虑,对太阳能电力输出进行了计划性限制,导致太阳能电站投资的收益降低。
于是,往东部地区投资大型电站,变成了主流的应用方式。
页脚内容3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国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以农光、渔光、风光等多能互补方式来建设光伏电站,其项目具备经济性和推广性,有助缓破解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瓶颈,大有“助燃”国内光伏应用市场之势。
这种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组合电源点的新模式,既优化了光伏电能质量、避免了“弃光”,又提高了电网的调节能力和送出电线的利用率。
然而,东部地区缺少平坦的荒地,太阳能和温室大棚是太阳能占用耕地的一个特殊的解决方案,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光伏大棚“现代化农业”。
然后,很多人为了投机取巧,建立了看起来像大棚,其实是太阳能电站的“光伏大棚”。
国家能源局,在近期也出台了规范太阳能和农业结合的使用规范,太阳能电站如果建立在具有“产权”的建筑物上,只能算分布式太阳能电站,而没有产权的临建或大棚上,必须经过大型电站的严格可行性审批,防止对耕地资源的低效占用。
三、“农光互补”光伏项目正确操作浙江同景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农光互补的重要代表企业,2011-2015年期间,携手华为、中电投等知名优秀企业,采用单轴、双轴跟踪系统技术应用累计达到200MWp左右。
浙江同景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太阳双轴联动跟踪和压定式支架系统,针对不同地形制定光伏板架设高度,建设“上部光伏发电、下部农业种植”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使发电单元“东-西、南-北”双向跟踪,架下作物大规模耕种。
与传统固定模式相比,该模式能大幅提高光能转化率和农作物产出率,实现一地多用,促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及环境增益。
a农光互补原理根据地质条件,跟踪系统的地基基础方案为水泥基础压地式方案,无土方开挖,防止了水土流失,组件下方土地仍可进行农作物栽培,跟踪电池组件支架安装过程不破坏土地,不改变土地性质。
同时,跟踪支架系统桁架百叶窗的结构,遮挡了30%左右的阳光,形成了一个低温小气候,减少了病虫害,页脚内容4同时还能有效延长作物的生长时间,提升作物品质。
b 跟踪优势同景双轴跟踪系统依据太阳天文坐标控制,光伏组件子系统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个方向的转动,页脚内容5实现了全面、实时地跟踪太阳运行,达到了智能光伏双轴跟踪控制,确保一天之中,光伏组件始终处于最佳受光角度,早晚多发电,可提高光利用率20%~35%(因纬而异)。
四、我国农业光伏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尽管光伏农业发展面临边缘的政策环境、无统一建设标准、跑马圈地等困境,但各地光伏农业项目仍得到了光伏领域和农业跨领域的双重重视和支持。
正视这些问题、理顺光伏农业继续健康发展的思路,让光伏与农业在结合后双赢共好是光伏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产业应用市场前景诱人,光伏产品在农业中的应用市场是难以估算的,光伏和农业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光伏行业本身,同时对于农业的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目前我国光伏农业项目共计400余个,如果在全国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光伏农业产品,其市场可达千亿元规模,在5年内可达到万亿元规模。
综合考虑,我国农业大棚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修建面积达到200万公顷以上,能得到利用的面积却少之又少。
从耕地面积来看,我国耕地面积排在世界第四位,远落后于美国,而人口却居世界第一位。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可用耕地中有55%为缺水旱地。
但在55%的缺水旱地中,即使只有1%的耕地采用光伏扬水技术,也能形成400GW的装机市场。
而1GW装机的太阳能光伏扬水设备,可以满足500万到1000万亩土地的用水需求。
相对于传统水利建设时所需要的大量电力铺设、水库建设、沟渠挖掘,两者的总体投资规模差别巨大,光伏水利带来的生态环境意义让其更显优势。
国家能源局日前下发的《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将重点在山东、安徽、江苏、渐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及现代农业发述的地区.依托渔业养殖、农业设施等建设渔光互补和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集中区,并在大面积水域较多的地区,探索低成本、技术成熟的水光互补建设技术,规划水光互补集中区。
从顶层设计强化扶持力度,对于光伏农业的支持中央可谓是不留余力,甚至动页脚内容6用大量的财政资金,强烈地体现出了国家意志。
如果按照国家政策补贴标准来算,光伏农业大棚有利可图,稳赚不赔。
数据表明,一个投资亿元的10兆瓦光伏农业大棚项目,年收益率可达10%以上。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多地雾霾事件给政府敲响了警钟。
作为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于一身的光伏农业项目,响应了政府节能减排的号召,节约了土地资源,无疑是能源项目的宠儿。
以30WM的光伏项目为例,每年可以发电4300万度,在25年的使用期限内可以节约煤48万吨,粉尘排放可减少3万吨。
综上,光伏农业和我国当前经济转型的目标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
可以预判,光伏农业的政策风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动,甚至还有加强的趋势。
五、发展问题与建议a、加强我国光伏农业产业系统的标准体系建设随着光伏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光伏农业这一新兴产业每年已达千亿元市场规模,有预测甚至认为,其市场规模5年内可达数万亿。
然而,因没有统一的标准,光伏农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有些项目打着光伏农业的幌子占用农、林业用地,以谋求税收优惠和国家财政补贴,换取企业或个人利益,“非农化”现象严重。
制定光伏农业行业标准至关重要,有了标准才能引导产业发展的方向,可以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提供方向。
b、鼓励科研单位与科研院所科研创新光伏农业技术结合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与光伏产业技术的实际水平,研究和建立健全有关新产品认证、监测制度,同时加强对光伏农业产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管理,以避免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从而推动光伏农业产业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页脚内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