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措施及个人防护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的预防消毒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的预防消毒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的预防消毒隔离措施手足口病的预防消毒隔离措施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消毒方法如下:一、空气的消毒1、病房有人的情况下的空气消毒①室内空气的消毒可采取通风换气法,经常打开门窗,使室内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病菌随空气流动而置换到室外,使室内空气得到净化,每天通风换气至少1~2次,每次通风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②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③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消毒。

2、在无人情况下的空气消毒:①紫外线消毒:照射时间为30~60分钟。

②过氧乙酸喷雾:用0.5%过氧乙酸溶液(8 ml/m3) 气溶胶喷雾,关闭门窗30分钟。

二、地面、墙壁及一般物体表面:①喷雾法: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 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

,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60min。

喷洒后,应在无人的.情况下紧闭门窗,消毒后,应开门窗通风,人才能进入;用2% 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n。

②熏蒸法: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 (1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薰蒸2h,即可开门窗通风。

三、病人的衣服、被褥等物品的消毒病人使用后的床单、被服等物品,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佳净原液稀释100倍)浸泡30min或用干净的双层布袋封扎,送负一层床垫消毒房(耐热的)消毒后再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床垫可用床单位臭氧消毒机就地消毒或送负一层床垫消毒房消毒。

四、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按1:1比例混合,作用时间30分钟,然后倒入厕所或按医疗废物处理。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它通常在夏秋季节流行,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经常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粪便或尿液后。

- 避免接触污染物:避免接触患者的唾液、粪便、尿液或呕吐物等分泌物。

-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以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2.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清洁和消毒: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表面,如桌子、玩具、门把手等。

- 保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3. 饮食卫生:- 食用熟食:确保食物彻底煮熟,特别是肉类和蛋类。

- 避免生食: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经处理的食物,如生蔬菜、生肉等。

4. 避免近距离接触:-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他们出现症状时。

- 避免拥挤的场所:尽量避免拥挤的场所,特别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

5. 加强儿童保健:- 提高儿童免疫力:及时按照国家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疫苗,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 增强体质:保持儿童良好的营养状况,定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6.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 遵守隔离措施:如果确诊患有手足口病,应遵守医生的隔离措施,以减少病毒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可以定期清洁和消毒儿童常用的玩具、餐具等物品,避免与患者共用物品,以及避免接触动物粪便等。

同时,积极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总之,通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清洁、合理饮食、避免近距离接触、加强儿童保健和及时就医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感染。

手足口病病人居家隔离治疗和消毒指导书

手足口病病人居家隔离治疗和消毒指导书

手足口病病人居家隔离治疗和消毒指导书(存根)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诊断日期:年月日发放日期:年月日手足口病病人居家隔离治疗和消毒指导书为了您及家人的健康,请您自患者诊断之日起严格执行以下隔离、观察、消毒、预防措施:1、搞好家庭卫生,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使用84消毒液进行湿式拖地,门口要放置浸泡消毒药水的踏脚垫,家长回家后注意洗手、洗脸、换衣后接触孩子。

2、安装纱门纱窗,厨房要防鼠设施。

餐具一餐一消毒,可用水煮沸30分钟以上。

毛巾等采取高温高压消毒。

3、在进行母乳喂养之前,母亲要对乳头进行清洗。

人工喂养的孩子,奶瓶要沸煮20分钟进行消毒。

4、指导儿童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不吃凉拌食品。

5、患儿的呕吐物、排泄物用固定容器盛放,容器要用有效氯500毫克/升的84消毒液浸泡120分钟。

被排泄物、呕吐物污染的地面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作用1小时后清理。

6、玩具、家具、室内地面、墙壁、门窗等物体表面用84消毒液每天擦拭消毒一次,衣服被褥每周清洗两次,并置于阳光下暴晒消毒。

7、患儿患病期间及疾病流行期间家长避免带孩子到商场等公共场所和木马、充气城堡等公共玩具上玩耍,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

孩子在隔离期间谢绝亲戚和朋友的探视。

8、患儿的护理方法得当,孩子通常在7天至10内痊愈。

如在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肢体无力、抽搐、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等症状要立即到医院进行对症治疗。

9、患儿在治愈后14天方可入托,以免导致相互间交叉感染导致疫情蔓延。

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喉痛、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症状。

该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易通过飞沫传播导致传染。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下面就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一、保持卧室通风手足口病患儿需要卧床休息,因此十分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卧室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可以在卧室里放置空气清新剂,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二、保持卫生1. 定期清洁卧室:保持卧室的整洁,经常清洁打扫,清除灰尘和污垢,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卫生。

2. 个人卫生:手足口病患儿和患者的家人都需要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尤其是患儿的母亲或照顾者,要注意勤换衣服、勤洗手,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三、合理饮食1. 清淡饮食: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期间口腔溃疡可能会导致进食困难,因此需要给患儿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面条等。

2. 多喝水:发热期间患儿容易出现失水,所以要保证患儿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

四、药物治疗1. 对症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可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退烧药物,以减轻症状。

2. 皮肤护理:患儿皮疹部位可以使用外用药物进行护理,如擦涂药膏等。

五、心理疏导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期间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长和照顾者要给予患儿充分的关心和安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主要是关注卧室通风、保持卫生、合理饮食、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

在进行护理时,家长和照顾者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希望本文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有所帮助,提高家长和照顾者的护理意识,保障患儿的健康。

手足口病是一种以婴幼儿为主要发病裙体的传染病,受感染者通常在夏秋季节中发病率较高。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传播,家庭和托幼机构是病毒传播的重要场所。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病毒传播。

它通常在夏秋季节流行,特殊是在幼儿园和学校等集中人群中更容易传播。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洗手,特殊是在接触污染物、餐前、餐后和上厕所后。

同时,尽量避免触摸口、鼻和眼睛,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2. 保持环境清洁时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表面,如桌子、椅子、玩具和门把手等。

使用含氯的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杀灭病毒。

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3. 避免密集人群和公共场所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殊是在疫情流行期间。

4. 饮食健康增强免疫力可以匡助预防手足口病。

合理饮食,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避免食用生的或者未熟透的食物,特别是肉类和海鲜。

5. 注意个人防护在疫情流行期间,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播。

特别是在接触患者或者前往公共场所时,戴上口罩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感染。

6. 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手足口病的症状。

此外,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也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请咨询医生并按照接种计划进行疫苗接种。

7. 隔离患者如果有人得手足口病,应立即将其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特殊是与年幼的儿童。

同时,确保患者的个人物品和床上用品得到妥善清洁和消毒。

总结: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播。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清洁,避免密集人群和公共场所,饮食健康,注意个人防护,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以及隔离患者等措施都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步骤。

请大家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其传染性较强且易发生暴发。

为了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和防控能力,以下是一些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和建议: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经常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洗手,尤其在接触到儿童、食物或污物之后。

- 妥善处理垃圾:将垃圾正确分类并及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 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2. 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勤刷洗家具、玩具和床上用品等,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

- 通风透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滋生的机会。

- 定期消毒:对常接触的物品和家居表面进行定期消毒,特别是儿童使用的玩具和器具。

3.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食用安全的食品:选购新鲜、卫生的食材,做到分开储存生熟食品,并注意饭前便后洗手。

- 煮熟食物:确保食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和蛋类,避免生食。

4.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注意保持手指短剪并保持指甲清洁:减少手指进口的机会,避免将病毒带入口腔。

- 注意避免密切接触: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接触其体液、唾液或分泌物。

- 带口罩:在人员密集、易感染的场所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

5. 加强儿童日常防护- 室内活动:尽量减少儿童在公共场所活动,特别是疫情高发时期。

- 避免共用物品:减少儿童共用器具、玩具等,避免病毒交叉传播。

- 保持监测:及时发现儿童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检查并隔离。

通过以上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和建议,我们可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风险,保护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预防手足口病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将宣传知识传播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预防手足口病,守护孩子的健康!。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和儿童。

它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易于扩散等特点。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个人卫生习惯:1.勤洗手:经常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尤其是在接触病儿、接触污物或者外出回家后。

2.保持清洁: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经常清理、消毒家居和公共场所的门把手、桌椅等常接触的物体。

3.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避免接触患者的唾液、口水、鼻涕、眼泪等体液,尽量减少传染的机会。

4.不共用个人物品:不共用患者或其他人的餐具、杯子、玩具、毛巾等个人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二、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卫生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1.生熟分开:食物的加工、储存和烹饪要分开进行,确保生食与熟食不混叠,避免交叉污染。

2.充分熟食:确保肉类、蔬菜等食物彻底煮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物的摄入。

3.饭前洗手:进食前务必彻底洗手,确保双手清洁,以防将细菌带入口腔。

4.安全饮水:饮用的水要保证安全饮用水,最好进行煮沸或消毒处理。

三、增强免疫力免疫力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一些提高免疫力的方法:1.接种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手段之一,建议按照预防接种程序接种相应疫苗。

2.均衡膳食:保证营养均衡的膳食,摄入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增强免疫功能。

3.适度锻炼:进行适量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积极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是防止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控制传染源的方法:1.早期隔离:对于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患者,要及时将其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以减少传播的机会。

2.妥善处理体液:处理患者的体液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封存,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3.加强环境清洁:对于病房、活动区域、玩具等要加强清洁,定期消毒,以降低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该疾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的儿童。

为了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匡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加强个人卫生意识1.1 时常洗手:儿童应养成时常洗手的良好习惯,特殊是在接触食物、上厕所、外出回家后等情况下。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特别是手指间和指甲缝隙。

1.2 注意饮食卫生:儿童应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特殊是肉类和蔬菜。

同时,要确保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3 做好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教导儿童使用纸巾或者手肘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同时,儿童应学会正确使用纸巾,并及时将使用过的纸巾丢入垃圾桶。

二、保持环境清洁2.1 定期清洁和消毒:儿童接触的常用物品、玩具和学习用具等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殊是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2.2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有助于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

2.3 避免接触污水和污物:儿童应避免接触污水和污物,以防止病毒通过接触传播。

三、加强个人防护3.1 使用口罩: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或者疫情期间,儿童应佩戴口罩,特殊是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或者外出时。

3.2 避免亲密接触:儿童应尽量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亲密接触,如分享食物、饮水杯等。

3.3 注意个人卫生用品的个人化:儿童应使用个人专用的毛巾、牙刷等卫生用品,避免与他人共用,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加强家庭卫生管理4.1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家庭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儿童接触的常用物品、玩具和学习用具等,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

4.2 定期通风:保持家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家庭中的滞留时间。

4.3 饮食卫生:家庭成员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确保餐具的清洁和消毒。

五、加强学校和幼儿园管理5.1 定期检查儿童健康状况:学校和幼儿园应定期检查儿童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隔离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

手足口病临床护理及病区管理措施

手足口病临床护理及病区管理措施

手足口病临床护理及病区管理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鼻腔、眼结膜等黏膜接触传播。

以下是手足口病临床护理及病区管理措施:1.临床护理(1)隔离措施:对于确诊或疑似手足口病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2)症状缓解: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口腔护理等,缓解患者症状。

(3)饮食调理:给予患者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水分平衡。

(4)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病区管理(1)隔离措施:对于确诊或疑似手足口病患者,应单独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环境清洁:加强病区环境清洁,定期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3)医护人员防护:医护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患者体液。

(4)宣传教育: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防控意识,避免病情扩散。

总之,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及病区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强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遏制疫情的传播。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病毒传播,多发生在儿童群体中。

为了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足口病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经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彻底清洁双手,特别是在接触了可能受到污染的物体后,如垃圾、厕所等。

- 避免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手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避免用手触摸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嘴巴。

-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咳嗽和打喷嚏: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口鼻,减少病毒的传播。

2. 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玩具、门把手、桌子等。

-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3.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接触其体液(如唾液、鼻涕、粪便等)的情况。

- 如果家庭中有患者,应尽量隔离患者,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物品。

4. 注意饮食卫生:- 食用熟透的食物,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

- 注意个人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5. 加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 按照医生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以提高抵抗力。

6.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是多方面的,通过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环境的清洁消毒、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注意饮食卫生、加强免疫力以及及时就医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风险。

家庭、学校、社区等各个环境都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保障儿童和公众的健康。

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咨询当地卫生部门或医疗机构。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措施一、个人预防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二、家庭预防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保持良好的个人与环境卫生,以防手足口病传播。

家长应确保孩子养成下列良好习惯:1.餐前和如厕后,用肥皂洗净双手;2.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3.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4.不要与他人共享同一份食物或共饮同一杯饮料。

三、家长采取措施1.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根据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

2.当孩子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和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四、幼儿园采取措施1.做好对儿童家长的宣传工作,要求家长发现孩子在家期间发热、出皮疹后不要送入小学、幼儿园,及时去医院就医。

患儿应在家中休息,直至痊愈或明确非传染性疾病方可入学、入园;2.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的孩子,立即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班主任老师在晨检时接触不同的儿童之间应进行彻底的洗手或快速手消毒。

3.对入校、入园儿童加强全日观察,一旦发现在园儿童发热、出皮疹,立即与其他儿童分开,单独安置在隔离(观察)室内,并及时通知家长带病儿去医院就诊。

4.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儿童后,要立即对发病班级的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

发病班级物品必须与其他班级分开进行消毒和保存。

对患病儿童所在班进行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发病班级的儿童与其他班级儿童接触的机会,在观察期间不得进行分班、并班和接受新生在隔离观察期内。

5.加强儿童、工作人员等手的清洗消毒。

教室要加强通风,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应辅以机械通风。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幼儿园健康管理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幼儿园健康管理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日益增加,而幼儿园作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健康管理更是备受关注。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对于幼儿园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就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幼儿园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一、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工作1. 确保教室、洗手间等场所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尤其是公共场所和易感染物品。

2. 配备专业的清洁消毒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确保清洁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定期对教具、玩具等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儿童接触感染源的可能性。

二、加强个人卫生教育1. 开展手卫生教育活动,教导儿童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时机,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教育幼儿养成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的卫生习惯,减少病菌的传播途径。

3. 强调儿童的口腔卫生,教导他们正确刷牙的方法和频率,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三、建立健全的健康档案管理体系1. 对每个幼儿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并预防潜在的传染病风险。

2. 配备专业的健康管理人员,负责幼儿的健康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幼儿的健康问题。

3. 建立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方便信息的查阅和管理,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1. 定期与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介绍相关的传染病知识和预防方法,增强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2. 建立健康信息的双向交流机制,及时向家长通报幼儿的健康状况和发现的异常情况,增强家校合作的效果。

3. 鼓励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健康管理工作,如积极配合幼儿接种疫苗、做好孩子的个人卫生管理等。

五、儿童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1. 增加教师和保育人员对手足口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的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和处理的效率。

2. 对于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儿童,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协助家长进行相关的治疗和防控工作。

3. 加强儿童的监测和观察,发现可能的手足口病患者,避免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手足口病消毒隔离制度

手足口病消毒隔离制度

手足口病消毒隔离制度1、加强病房和诊室的通风换气,有病人的情况下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无人情况下可对空气采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

2、加强日常消毒、清洁工作。

保持诊室的环境整洁、干净,患者流量较多时需要增加清洁次数,每天至少2次。

对室内地面、各种台面、门把手用消毒液拖(擦),并保持干燥。

拖把、抹布等卫生洁具一定要分区使用,分开清洗、消毒、悬挂晾干。

重视专用厕所的卫生,及时清洁、消毒。

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病房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3、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进行六步洗手或手消毒。

由于75%的酒精不能将肠道病毒灭活,因此不能选用单剂酒精作为手的消毒剂,而应选用复配手消毒剂。

4、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5、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

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6、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床上用品及窗帘等应用大于70℃的水温进行洗涤消毒;床及床垫须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消毒;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7、患儿粪便、尿液:稀薄粪便每1000 ml可加漂白粉50g或加20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

成形粪便可用20% 漂白粉乳剂2 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

尿液每1000ml加入漂白粉5g或加10000mg/L有效氯消毒剂100ml混匀放置2h。

8、对手足口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应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包装,并及时封闭,按医疗废物处理。

诊断和治疗手足口病时产生的垃圾应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防止传播手足口病措施方案(3篇)

防止传播手足口病措施方案(3篇)

防止传播手足口病措施方案1.疾病传播特殊期间医院应进行预检分诊,并专门设置诊室(台)接收疑似手足口病患者,引导发热出疹病患到专门诊室(台)就医,候诊及就诊等地方应加强清洁消毒,室内清洁时应采取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

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消毒隔离措施1、知识培训(1)各地应举办多种形式的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培训,使所有医护人员尽快熟悉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技术。

(2)疾病流行期间,医院要加强对卫生保洁员和陪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减少污染扩散。

2、加强婴儿室的消毒隔离(1)婴儿室应增设隔离床位收容有疑似症状(如发烧、腹泻…)的新生儿或母亲曾于待(生)产期间出现疑似症状(如发烧、腹泻…)的新生儿;床与床间应有适度间隔,不得相互紧邻。

(2)新生儿出院后,婴儿床必须进行消毒后才能提供其他新生儿使用。

(3)非婴儿室医护人员和有症状(如发烧、腹泻…)的医护人员禁止进入婴儿室。

照顾新生儿的医护人员进入婴儿室前应注意手部消毒和更换隔离衣,并于照顾每个新生儿前后都要正确洗手;对接触的工作台面应定期进行消毒清洁。

(4)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玻璃奶瓶应以压力蒸汽消毒,塑料奶瓶、奶嘴(含安抚奶嘴)需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5)婴儿室使用的消毒器具、敷罐应定期清洗更换。

新生儿饮用水务必使用煮沸过的水。

(6)若母同室,母亲在接触或哺育新生儿前,务必洗手。

3、合理分诊和疏导,减少不必要的留观或住院。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预防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病毒传播。

该病主要感染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易引发疫情。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人卫生措施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1.勤洗手:每天洗手多次,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如厕后、外出后等情况下。

2.保持手部卫生:保持双手干净整洁,剪短指甲,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眼和鼻。

3.使用纸巾或肘臂遮嘴:当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口鼻,避免将病毒飞散到空气中。

二、环境卫生措施除了个人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1.保持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保持清洁环境:定期清洗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和表面,如玩具、餐具、桌面等。

3.公共场所的环境清洁: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公共场所应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三、饮食卫生措施饮食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1.避免食用生食: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如生肉、生蛋等。

2.饮食要卫生:选择安全的食材,注意清洗瓜果蔬菜,烹饪要彻底煮熟。

3.避免食用过期食物:不要食用过期或已变质的食物,以免引发肠胃不适。

四、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播给他人。

以下是一些建议:1.密切观察:监测儿童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是否出现发热、疹子、溃疡等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

2.就医及时:如果发现症状,及时带儿童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治。

3.隔离措施:在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对病患进行隔离措施,以减少传播风险。

五、加强宣传教育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加强宣传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1.提供科学知识:向家长、教师、儿童等群体提供有关手足口病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了解病情和预防措施。

2.公共场所警示:在学校、幼儿园等公共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个人和环境的卫生。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它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为特征,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为了保护儿童免受手足口病的侵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频繁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儿童、饭前、饭后、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

同时,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2.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手足口病患者是传播病毒的主要来源,所以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如果有家庭成员或同学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尽量隔离患者,避免与其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以减少传播的风险。

3. 保持室内通风: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以保持室内通风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毒在室内的传播。

4. 注意饮食卫生:儿童的饮食卫生对预防手足口病也非常重要。

给儿童吃熟透的食物,避免生食和未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肉类和海鲜。

同时,要保证饮用水的安全,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

5. 加强环境清洁消毒:手足口病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天,所以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经常清洁家居环境,特别是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桌子、门把手、玩具等。

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病毒。

6. 增强免疫力:免疫力的增强可以帮助儿童抵抗手足口病的感染。

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合理的营养摄入都可以增强免疫力。

此外,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7. 注意个人防护: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或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考虑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避免人群拥挤等,以减少病毒暴露的机会。

总结起来,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保持室内通风、注意饮食卫生、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增强免疫力和注意个人防护。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保护儿童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酒精、5%来苏儿
不能将其灭活
在外环境中
可长期存活
1mol二价阳离子
可 对热灭
活的抵抗力
▪ 灭活病毒:紫外线、干燥
敏感
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
醛、碘酒等
在50℃
可被迅速灭活
▪ 低温环境:4℃
可存活1年
-20℃
可长期保存
流行病学
▪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四季均可 发病,好发于4~9月份。
§传染性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可检出 病毒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流行病学
▪ 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但≤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第二节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一、对EV71感染的各个环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未能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及时修订相关科室 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不便于执行和督导。 三、设置位置、建筑布局及区域划分和区域内房 间设置、人物及洁污流向不符合传染病管理和医院 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四、设备、设施及医务人员防护用品配置不齐全。
▪ 六、提高诊治能力,严防院内感染
▪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EV71型手足口病 重症患儿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救治工作, 严防因EV71型手足口病疫情防治失当而引发重大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
▪ 各地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手足口病患儿预检分诊 制度,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患儿的登记、筛查和报告, 增强重症患儿的早期发现和成功救治能力;
一、处置流程
(三)临床诊断病例应安置在隔离病区收治,同一病 区内不得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患儿。
2、呼吸机及附件清洗与消毒参考流程 3、肠道病毒污染器物、环境消毒方法 ★ 手足口病患儿诊治过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流程图
一、处置流程
(一)实施预检分诊制度,设置发热疱疹预检分诊 点,做到合理分诊。
(二)发热疱疹专门门诊应设置接诊分诊台,根据 就诊患儿数量,设置1~3个诊室,每次接诊1名 患儿。候诊区、诊室、留观室、治疗室、输液室、 注射室及专用卫生间等设置合理,并保证有效的 通风,避免拥挤。
控制医院感染的三个环节
▪ 控制传染源 • 感染者 • 隐性感染 • 健康携带
▪ 切断传播途径: • 合理消毒隔离技术-经粪口传播 -经空气/飞沫传播 • 标准预防原则
▪ 保护易感人群-密切接触
《关于做好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
四、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 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认真做
▪ EV71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 龄组发病率最高。
▪ 潜伏期2~7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引起手、足、 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大多数病例症状轻 微,可以自愈。
流行病学
▪ 各年龄组易感 ▪ 少数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
肿、循环衰竭等。
▪ 少数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
医疗安全患。
第三节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
▪ 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
的通知》
(卫医发〔2004〕292号)
▪ 卫生部发布《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卫办应急发〔2009〕30号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的
通知》
2009年3月29日
▪ 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医院感 染预防与控制要点(试行)》的通知 2009年4月3日
▪ 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以最大限度地 提高患儿救治成功率,降低患儿病死率。
▪ 同时,应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工作,规范EV71型手足 口病患儿的隔离治疗,严格执行患儿治愈出院标准。
《河南省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要点(试行)》的通知
▪ 一、处置流程 ▪ 二、消毒隔离措施 ▪ 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管理 ▪ 四、手卫生要求 ▪ 五、医务人员安全防护 ▪ 六、医院感染监测 ▪ 附件:1、手足口病患儿喉镜清洗消毒与存放流程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第一节 概 述 ▪ 第二节 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 ▪ 第四节 职业安全防护
病原学





口 肠道病毒属 见

柯萨奇病毒 CoxA 16
肠道病毒71型 EV 71
埃可病毒 Echo
病原学
▪ 肠道病毒:湿、热环境下
适合生存
▪ 抵抗力: 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 不敏感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防控若干建议
▪ 建立科学的医院感染防控方案 ▪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 制订合理的消毒、隔离措施-环境管理 ▪ 合理分诊和疏导,减少不必要的留观或住院 ▪ 教育、督促病孩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卫生保洁员和陪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手足口病的防范重点
▪ 及时报告,早期控制重症病例 ▪ 减少重症感染的死亡避免医院内感染 ▪ 降低社区的新发感染病例
病毒
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点
▪ 发病早
▪ 范围广

重症多

婴幼儿多
▪ 主要原因是EV71流行为主
▪ EV71疱疹特点 ▪ 小、厚、硬
流行病学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 §传染源 现症患者
隐性感染者 粪--口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 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患儿粪便 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 §传播媒介物 被污染的手 毛巾、牙杯、玩具、食具、被褥内衣 医疗器具等
第二节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五、医务人员配备数量与接受患儿数量、诊疗及 护理工作质量要求有一定差距。
六、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认知水平亟 待提高。如医院室内、室外环境仍采用喷雾消毒方法。
七、医务人员标准预防及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不到 位,着装不规范,卫生洗手、手消毒操作不符合要求。
以上诸多因素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成为
好手足口病患儿登记、报告工作。
▪ 对手足口病患儿要隔离治疗,严格执行患儿治愈出 院标准和有关消毒规范。
▪ 要重点加强对急诊留观室、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病房 等重点区域的院感控制工作。
▪ 要对患儿和家长开展个人卫生及个人防护知识的宣 传教育,避免患儿与患儿间、家长与患儿间的交叉 感染。
《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