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艾绒及艾灸
艾绒制作方法
![艾绒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2bcd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d.png)
艾绒制作方法
艾绒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学中,
艾绒被广泛用于艾灸疗法,可以帮助调理身体,改善身体健康。
除了艾灸外,艾绒还可以用来制作艾绒枕、艾绒袋等物品,用于保健和治疗。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艾绒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好新鲜的艾草。
艾草要选择在夏季生长的嫩叶,质地柔软,具有较
好的药用价值。
将艾草晾晒至七成干,然后用手将其揉捻成绒状。
接下来,将制作好的艾绒放入布袋中。
布袋的材质要选择透气性好的天然材料,如棉布或麻布。
将艾绒均匀地放入布袋中,不要太满,以免影响药效。
然后,将艾绒布袋进行熏制。
熏制的方法有炒熏和烘烤两种。
炒熏是将布袋中
的艾绒放入热锅中炒熏,烘烤则是将布袋置于烤箱或烘干机中进行烘烤。
熏制的时间要掌握好,以免熏制过度影响药效。
最后,将制作好的艾绒布袋晾晒至完全干燥。
晾晒的时间要选择在干燥通风的
地方,避免受潮。
待艾绒完全干燥后,就可以使用了。
除了制作艾绒布袋外,艾绒还可以用于制作艾绒枕。
制作艾绒枕的方法与制作
艾绒布袋类似,只是在布袋的大小和形状上有所不同。
制作好的艾绒枕可以用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颈椎疼痛等问题。
总之,艾绒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步骤和技巧,就可以在家中制作
艾绒制品,用于保健和治疗。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
如何制作艾绒方法
![如何制作艾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f444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8.png)
如何制作艾绒方法制作艾绒需要准备好艾草和绒布,以下是详细步骤:1. 选择优质的艾草:艾草是制作艾绒的关键材料,应选择新鲜的艾草。
新鲜的艾草具有更好的药用功效,因此最好选择干净、无杂质的艾草。
2. 晾晒艾草:将艾草晾晒一段时间有助于减少潮湿度和杂质。
在选择艾草材料后,晒干的艾草质量更好,药性更充分。
3. 制作艾捆:将晾晒好的艾草用线绳捆成一捆,每一捆厚度大小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捆绑艾草的时候要非常紧实,避免松散。
4. 烘烤艾捆:将捆好的艾草放到烤箱或开水中进行烘烤。
烘烤的温度要适中,烤箱温度可以调整到100~120摄氏度,烘烤时间大约为30分钟。
烤的艾草要保持金黄色,不要烤糊。
5. 敲打艾捆:烘烤后取出的艾捆,用力敲打艾捆,让草皮上的灰尘和杂质脱落。
这样可以清除掉一些不干净的颗粒,保持艾绒的干净和卫生。
6. 裁剪绒布:绒布是保护皮肤的关键材料,应选择纯棉的绒布。
将绒布根据个人需要裁剪成合适的尺寸,通常选择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矩形。
7. 制作艾绒:将敲打后的艾捆平均分配到绒布上,然后用绒布包住艾草并封口。
需要注意的是,在包裹艾草的时候要尽量包紧,避免艾草的散落。
8. 干燥和存放:制作好的艾绒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自然晾干。
完全干燥后的艾绒质地会更加饱满和柔软。
为了保持艾绒的干燥和卫生,应将其放置在干燥的密封容器中。
使用艾绒的方法:1. 清洁皮肤:在使用艾绒之前,要先清洁皮肤,确保皮肤表面没有杂质和污垢。
可以使用温水洗净皮肤。
2. 加热艾绒:将制作好的艾绒放入艾灸器中,点燃艾绒。
艾绒燃烧后会产生热气,用来温热人体穴位。
3. 艾灸穴位:将加热的艾绒靠近皮肤,轻轻按压或旋转,让艾灸的热气渗透到穴位中。
通常可以选择背部、腹部、手掌心等穴位进行艾灸。
4. 控制时间:艾灸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根据个人情况和需要,可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
初次使用艾绒的人,建议控制时间在15分钟左右。
5. 注意安全:使用艾绒时,要注意避免火灾和灼伤。
艾绒的制作方法和疗法
![艾绒的制作方法和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789724192e45361066f563.png)
艾绒的制作方法不一。
一般是将采集的艾叶充分晒干后,放入石臼中,反复捣舂压碎,使之细碎如棉絮状,筛去灰尘、粗梗和杂质,就成了淡黄色洁净柔软的纯艾绒。
另有一秘制法,是将艾叶与一定比例的上等黄土,用水共同搅拌,搓成艾泥圆球,放于阴凉处自然风干,然后捣碎,用细筛反复过筛数十次,所制之艾“柔烂如棉”即为上等精艾。
此外,当年新采的艾与储存的陈艾也有区别,新艾施灸火烈有灼痛感,陈艾施灸火温柔和,灸感明显,疗效好。
正如李时珍所指出的:“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
”所以施灸应选用陈年老艾,这也是历代医家所反复强调的。
艾绒作为施灸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
艾绒的优劣与艾叶的采集时间、品种、存放时间和制作工艺密切相关。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艾灸疗法是具体方法很多,常用者有如下数种。
(一) 艾炷灸疗法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
常分直接灸( 又分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与间接灸两种。
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可保健,亦可治病,尤其适用于虚寒证,如哮喘、胃肠病。
(二) 艾条灸疗法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证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
?(三) 药卷灸疗法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
适应证大致同上两种灸法。
(四) 温针灸疗法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经散寒等目的。
(五) 隔姜灸疗法取约2分厚生姜一块,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施灸。
艾炷燃尽后,再放置艾炷反复施灸,一般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
凡虚寒性疾病皆可以此疗法治之。
此外,与隔姜灸疗法大同小异的尚有“隔蒜灸”、“铺灸”( 以蒜泥铺于穴位上) 、“隔盐灸”、“附子灸、”、“隔葱灸”、“花椒灸”、“黄土灸”、“黄蜡灸”、“硫黄灸”、“药锭炎”、“药捻灸”等等,主治病证亦相差无几。
中医艾条灸的实训报告
![中医艾条灸的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3cae5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1d.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中医艾条灸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艾条灸的临床应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1. 艾条灸的基本原理艾条灸是中医学中一种常用的外治法,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热力刺激人体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温经散寒、扶正祛邪、预防疾病的目的。
2. 艾条的制作(1)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cm长、20cm宽的细草纸上。
(2)将艾绒卷成直径约1.5cm的圆柱形艾卷,要求卷紧。
(3)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糨糊封口而成。
(4)在艾绒中可掺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等中药细末,制成药艾条。
3. 艾条灸的操作方法(1)悬起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应灸的穴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cm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
(2)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cm左右,徐徐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而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3)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上下运动施灸。
(4)回旋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上下运动施灸。
4. 艾条灸的注意事项(1)艾条灸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及穴位定位。
(2)艾条灸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施灸。
(3)艾条灸后,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艾条灸过程中,注意避免烫伤。
三、实训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艾条灸在中医临床中的重要作用。
艾条灸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我对艾条灸实训的一些体会:1. 艾条灸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痛经、风湿病等。
2. 艾条灸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且无明显痛苦。
5种常用艾灸方法技巧
![5种常用艾灸方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c13ca0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0.png)
5种常用艾灸方法技巧艾灸可借助灸火的温热力及艾绒或其他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调整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发挥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的目的。
主要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补虚培本、清热散结、回阳救逆等功效。
那如何使用艾灸呢?分享5种常用的艾灸方法和使用技巧。
1. 艾炷灸法。
将纯净的艾绒捏成圆锥形状,称为艾炷。
艾炷制作的方法一般用手指搓捻,用拇、食、中指将艾绒搓捻成上尖下圆底平的圆锥状,艾炷的大小视情况而定。
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艾灸的方法称为艾炷灸法,根据艾炷直接接触皮肤与否分为直接灸法和间接灸法。
直接灸法:将艾炷直接施置于皮肤上称为直接灸法,又称为“明灸”、“着肤灸”,古称为“着肉灸”。
间接灸法:艾炷不直接接触皮肤,而是用药物或其他衬垫物隔开放在皮肤上施灸称为间接灸法,又称为隔物灸,比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2. 艾条灸法。
艾条是取艾绒平铺在质地柔软而坚硬的桑皮纸或绵纸,将其卷成圆柱形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的药物粉末,称为药条。
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病变位置进行熏灼的方法称为艾条灸法,又叫艾卷灸法。
3. 温针灸。
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1~3cm的艾条施灸,或在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
每穴每次可施灸3~5壮,施灸完毕再将针取出。
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的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人体内,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多用于痹证、痿证。
4. 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就是运用器械辅助艾灸的方式。
流传至今,较为常见的温灸器灸包括温灸盒灸和温灸桶灸,二者均具有诸多优势,如使用起来方便、安全,操作时既不影响工作生活,也避免了艾灰掉落烫伤皮肤的风险;可扩大皮肤艾灸的受热面积,也可以同时艾灸多处穴位。
5.艾灸技巧。
首先,艾灸时要掌握好量。
比如,对于阳证、实证、热证者,艾灸时间可短一些,阴证、虚证、寒证者则艾灸时间要长一些;作为养生保健时,艾灸时间可以短一些,但治疗疾病时,艾灸时间就要长一些。
艾灸是怎么做的
![艾灸是怎么做的](https://img.taocdn.com/s3/m/ae8cfe3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e.png)
艾灸是怎么做的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通过使用艾草对特定穴位进行热敷来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效果。
艾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于中国传统医学中,如中医、经络学和经络穴位学。
艾灸的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艾灸的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的艾灸方法。
一、艾灸的步骤1. 准备艾草:艾草是一种特殊的中药材,常用于艾灸。
在实际操作中,常用的艾草有姜艾、艾叶等。
首先,我们需要获得新鲜的艾草。
可以将艾草晒干或烤干,以便后续使用。
2. 准备艾灸器材:在进行艾灸之前,还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器材,如艾灸炉、艾炷、火机、温水等。
艾灸炉是用来点燃艾炷的工具,艾炷则是用来点燃艾草的物质。
3. 按摩穴位:在进行艾灸之前,最好先按摩一些重要的穴位来疏通经络。
这样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气血循环,并促进身体对艾灸的接受和反应。
4. 点燃艾炷:将艾炷放入艾灸炉中,用火机点燃。
艾炷应该点燃后产生的火焰较小,艾炷的一端应该红色,并冒烟。
5. 按摩穴位:当艾炷点燃后,将它的冒烟的一端对准需要艾灸的部位上方的穴位。
然后用艾炷轻轻热敷穴位,每次大约3-5分钟。
6. 调整火候:在热敷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受调节火候。
如果感到过热或疼痛,可以暂时停止热敷并稍等片刻,待体温适应后再继续。
7. 结束艾灸:艾灸的时间一般持续20-30分钟,但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延长。
结束艾灸后,应该保持身体温暖,最好避免直接接触凉风。
二、艾灸的注意事项1. 选择适当的艾草: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艾草。
艾草也有温和和辛辣的区别,所以在选择艾草时应该根据个人的病情和体质来选择。
2. 了解穴位与僵夸:穴位是人体上特定的部位,艾灸应该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
因此,在进行艾灸前,必须了解哪些穴位适合艾灸,以及如何正确找到这些穴位。
3. 控制火候:艾灸的火候很重要,火候太猛或太过柔和都会影响艾草的疗效。
因此,控制火候至关重要。
在进行艾灸时,应根据个人感受来调整火候的大小。
艾绒的制作方法
![艾绒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e50d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0.png)
艾绒的制作方法艾绒,又称艾灸绒或艾花绒,是一种由艾草制成的细长绒状物,常用于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源于古代中医传统,被认为具有温通经络、祛寒驱寒、驱湿除湿等功效。
艾绒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下面将介绍详细的步骤。
材料准备•艾草:艾绒的主要原料是艾草,可在中药店或一些特定的市场购买到。
选购时应选择干燥、无异味的艾草。
•细绳:用于绑扎艾草的细绳,可选用天然材质的绳子,如麻绳或棉绳。
制作步骤1. 艾草晾晒将购买回来的艾草晾晒一段时间,以保证其干燥。
晾晒的时间可以根据天气和湿度来确定,通常需要晾晒1-2周,直到艾草完全干燥。
2. 制作绳索将一根适量的细绳剪断,长度约为30-40厘米。
这根绳子将用于绑扎艾草,需要足够结实和耐用。
3. 制作艾绒•将干燥的艾草分成适量的束,每束约为1-2厘米的直径。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束的大小。
•用细绳将每一束艾草绑扎牢固。
将绳索绕过束的一端,然后依次穿过束的中心,最后绕过束的另一端,用结实的结绳。
确保绑扎牢固,并且艾草束的形状保持均匀。
4. 艾绒整理•将绑扎好的艾草束放置在水盆中,轻轻浸泡一段时间。
这样艾草会变得更柔软,便于制作艾绒。
•将浸泡好的艾草束取出,轻轻挤去多余的水分。
•用手梳理整齐艾草束,使其绒状部分展开,成为一根根细长的艾绒。
•将整理好的艾绒晾干,待其完全干燥后即可使用或存放。
注意事项•制作艾绒时应注意艾草的质量和干燥程度,以免影响疗效。
•绑扎艾草束时绳索要绑得紧实,以免在使用过程中散开。
•艾绒制作完毕后应妥善存放,防止受潮或受到虫害。
以上就是艾绒的制作方法。
制作艾绒并进行艾灸疗法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但在使用时应注意适量,不宜过度使用。
如有需要,也应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希望这个简单的制作方法能够帮助到您。
艾草的加工方法
![艾草的加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755eb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6.png)
艾草的加工方法艾草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
艾草的加工方法对于发挥其药效、提高药用价值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艾草加工方法。
首先是晾晒法。
晾晒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艾草加工方法之一。
将新鲜采摘的艾草晾晒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待其完全干燥后,便可保存或用于制备艾条、艾包等。
晾晒后的艾草药性稳定,同时还能提高其香气和储存时间。
其次是蒸汽法。
蒸汽法是一种将新鲜艾草放入蒸汽中蒸煮的加工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保留更多的活性成分,同时还可以去除一些不良味道。
蒸汽法适用于制备艾灸使用的艾绒、艾边等艾制品。
蒸汽处理的艾草柔软而有弹性,质地上佳,适合长期使用。
然后是烘烤法。
烘烤是一种用高温对艾草进行处理的方法。
首先将新鲜的艾草进行分束,然后在火炉或烘烤箱中进行烘烤。
烘烤后的艾草呈金黄色,气味芬芳,药性更加温热,适合用于治疗寒湿病症。
烘烤艾草还可以用来制备艾炷、艾炉等。
最后是炒制法。
炒制是一种将鲜艾草在炒锅中进行炙炒处理的方法,常用于制备艾绒、艾丸等。
炒制艾草能够减少其刺激性,提高其药效,使其更适合于内服使用。
炒制后的艾草呈黑褐色,质地紧密而有弹性。
总的来说,艾草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无论是晾晒、蒸汽、烘烤还是炒制,都需要注意控制加工的时间和温度,以确保艾草的药效和品质。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还要保证艾草的卫生和安全,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只有合理选择和使用加工方法,才能发挥艾草的药用价值,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的自制艾柱过程和温灸调理感受
![我的自制艾柱过程和温灸调理感受](https://img.taocdn.com/s3/m/639eb37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2.png)
我的自制艾柱过程和温灸调理感受我的自制艾柱过程和温灸调理感受最近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我经常感到身体的不适和疲劳,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加强身体的保健和调理。
于是我开始了解一些自然疗法,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艾灸”。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是通过使用燃烧艾草的热力和烟气来刺激穴位、温暖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提升身体免疫力的。
为了方便自己在家用艾灸进行调理,我选择了制作自己的艾柱。
首先,我购买了艾叶和纱布材料。
艾叶质量对于艾柱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我选购的艾叶是新鲜的、带有强烈的香气和完整的叶级。
纱布的质地要柔软、透气和吸水性好,这样才能让艾柱贴合皮肤并让身体吸收草药的精华。
接下来,我将艾叶晾晒干燥,并用手将艾叶捣碎成一个个小丸子,大小均匀。
随后,我用纱布剪出一条长约30厘米、宽约5厘米的布条,将一排排的艾丸依次放在布条上,并用细绳封口。
这时,我的自制艾柱就完成了。
我放在通风干燥处存放,等待着下次使用。
接下来是我使用艾柱的感受。
第一次使用,我先洗净身体、移除首饰,然后用温水润湿艾柱并放在指定穴位,轻轻按压让艾柱均匀贴合皮肤表面。
接着点燃艾柱,并放置在有效穴位上,闻着芳香、感受热力,这种感觉非常舒服。
我一边静静地闭目享受光疗的过程,一边放松身心,大约20分钟后,艾柱就会自熄。
使用艾柱后我的身体感到非常温暖、舒适和放松,我的肌肉紧张和疼痛得到了缓解。
而经过连续使用一段时间,我发现艾灸对于调理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有很好的作用,可调理经络、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等等。
同时,我也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医学和草药疗法的神奇之处。
总结一下,自制艾柱是一种非常经济、可持续、绿色的身体保健方式,不仅仅可以治疗疾病,更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我将会继续使用这种自然的疗法来调理我的身体,让我更健康、更舒适地生活。
自己制作艾条的方法
![自己制作艾条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9c78f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7.png)
自己制作艾条的方法简介艾条,又称艾柱或艾绒,是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传统疗法。
艾条是由艾叶制作而来,经过熏制后产生独特的草药香味,可以用于调理身体和改善健康。
本文将介绍如何自己制作艾条,以便于在家中进行艾灸理疗。
材料准备在制作艾条之前,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高质量的艾叶:选择新鲜、无杂质的艾叶,以确保艾条的效果和安全性。
2.细绳或线:用于固定艾叶。
3.剪刀:用于修剪艾叶和线。
4.塑料袋:用于储存制作好的艾条。
5.手套:用于保护双手,避免直接接触艾叶。
制作步骤步骤一:准备艾叶1.将艾叶放入清水中浸泡约15分钟,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灰尘。
2.用纸巾或柔软的布将艾叶轻轻擦干。
3.检查艾叶,确保没有叶梗或其他杂质。
4.将艾叶分成适当的大小,以便于制作艾条。
步骤二:组装艾条1.将两片艾叶背靠背放置在一起,确保厚重度相似。
2.用细绳或线固定住两片艾叶的一端,将其紧密地绑在一起。
3.沿着艾叶的长度,将绳子或线依次固定,以确保艾叶不会散开。
步骤三:修剪艾条1.使用剪刀修剪艾条两端的不规整部分,使艾条的长度均匀。
2.检查艾条,确保艾叶固定牢固,没有松动的地方。
步骤四:储存艾条1.将制作好的艾条放入塑料袋中,将其封好,以防止湿气进入并保持艾叶的新鲜度。
2.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艾条,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使用艾条进行艾灸1.在进行艾灸前,先保证艾条外部无湿气或潮湿。
2.使用火机或火把点燃艾条的一端,等待它开始冒烟。
3.将正在冒烟的一端悬在所需治疗部位的上方,保持适当的距离。
4.注意不要使艾灸过程中的火焰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5.艾灸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取决于个人的耐受能力。
6.完成艾灸后,将已经燃尽的部分剪掉,用火机将剩余的部分重新点燃即可重复使用。
注意事项1.在使用艾条进行艾灸前,请确保您了解艾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2.在艾灸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以免吸入过多的烟雾。
3.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火星,所以使用过程中请注意防火安全。
艾条生产工艺流程
![艾条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77dd86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c.png)
艾条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艾条生产工艺流程详解艾条,源自中国古老的中医疗法,是用艾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灸疗工具。
艾灸技术的器具制备以及方法
![艾灸技术的器具制备以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fc95e5ff00bed5b8f31d22.png)
这个艾灸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并且非常有效的治疗疾病的中医方法。
艾灸的主要材料,古今均以艾叶为主;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其作用非常广泛,《本草备要》中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神灸经论》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
能消阴数,走而守,善人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人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可见以艾叶为施灸材料.能够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
此外,艾叶,既有易点燃的特点,火力温而不烈,烟气香而宜人,又有治病引经的功能,所以是艾灸常用的理想材料。
二、艾绒的制作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写道:“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
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每年3~5月,采集新鲜肥厚的艾叶,放置阳光下曝晒干燥,然后进行碾压,筛去灰尘、粗梗及杂质,反复多次,即成干净柔软如棉的艾线;或者用机械反复压榨,使艾叶细碎,筛去杂质即成为施灸的艾绒。
三、艾绒的选择艾绒以陈久易燃者为佳,因陈久其油质已挥发,用以施灸则热力易透、且易燃尽。
倘是新制艾绒,则火力强烈而耐燃,皮肤的灼痛感也就剧烈。
因此,艾绒制成后应经过一定时期的.储藏,才能用于临床。
可置于干燥通风的容器内,防止受潮霉烂,叫天气晴朗时要反复曝晒几次,以防止艾绒变质,影响灸治效果。
四、艾绒的等级艾绒依加工程度不同,分粗细几种等级,直接灸要用细艾绒,间接灸可用粗艾绒。
储藏时放人干燥容器内,防止潮湿和霉烂。
每年当天气晴朗时要重复曝晒几次。
霉烂的艾绒,应丢弃不用。
艾卷灸艾条灸(悬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
(1)艾条灸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1.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
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
艾绒发酵工艺技术
![艾绒发酵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d4f52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7.png)
艾绒发酵工艺技术艾绒发酵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植物纤维素分解成可用于制作纺织品和纸张的工艺。
艾绒发酵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艾草生产工艺得到了革新和提升。
在这种工艺中,艾草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最终转化为细软的艾绒,供制作艾灸、艾条和艾袋等用途。
首先,艾绒发酵工艺技术的第一步是艾草的收割和处理。
艾草在生长期间应该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以保证其质量和纯度。
在收割后,艾草需要晾晒一段时间,以降低水分含量,提高发酵效果。
第二步是艾绒的发酵。
经过晾晒的艾草被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添加适量的水和发酵剂,然后密封容器。
发酵剂可以是天然的微生物,也可以是人工培养的菌种。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微生物会分解艾草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可用于制造纺织品的纤维状物质。
然后,艾绒发酵工艺技术的第三步是发酵后艾绒的处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艾绒变得柔软且易于分离。
此时,艾绒需要经过净化和洗涤的过程,以去除杂质和再次降低水分含量。
然后,艾绒需要经过脱胶处理,以使其更加纯净和柔软。
最后,艾绒发酵工艺技术的最后一步是艾绒的干燥和包装。
在这个阶段,艾绒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干燥,以避免霉菌的生长和变质。
然后,艾绒需要经过打包和包装的过程,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整个艾绒发酵工艺技术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温度、湿度和时间,以保证艾绒的质量和纯度。
同时,为了提高艾绒的发酵效果,可以在发酵过程中添加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或添加剂,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解纤维素的速度。
艾绒发酵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制作艾灸、艾条和艾袋等传统草本疗法的工具,还可以用于制作高端纺织品和纺织原料。
此外,艾绒发酵工艺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纸浆和造纸工业,减少对木材的依赖,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总之,艾绒发酵工艺技术的发展为艾草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通过合理的工艺和技术,艾草可以转化为高价值的纺织品和纸张,为提高艾草的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并促进了艾草产业的持续发展。
艾绒的制作方法
![艾绒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4416c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b.png)
艾绒的制作方法
艾绒是一种中草药,常用于中医理疗和保健。
制作艾绒可以帮助人们在家中享受艾灸的益处,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的艾绒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好所需材料,艾叶、纱布、剪刀和线。
艾叶是制作艾绒的主要材料,可以在药店或中药店购买到。
纱布要选择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材料,用来包裹艾叶。
剪刀和线用来制作艾绒的外包装。
接下来,将艾叶晾晒或烘干,使其变得干燥。
然后将艾叶整齐地摆放在纱布上,用纱布将艾叶包裹起来,形成一个小袋子。
确保包裹的过程中艾叶不会散落出来。
然后,用线将纱布口封口,确保艾叶不会从包裹中掉出来。
可以使用简单的缝纫方法将口封好,也可以使用橡皮筋或其他方法封口。
最后,将制作好的艾绒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等待使用。
在使用时,可以将艾绒放在需要艾灸的部位上,点燃艾绒,进行艾灸
理疗。
总的来说,制作艾绒的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准备好所需材料,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即可。
艾绒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家中轻
松制作,方便使用。
希望以上方法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健康快乐!。
艾绒的制作方法
![艾绒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8d1f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4.png)
艾绒的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艾草。
艾草是制作艾绒的原料,它需要在夏季采摘,并且要选择生长健壮、叶片茂盛的艾草。
采摘下来的艾草要晾晒至七成干燥,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晾晒好的艾草进行打结。
将艾草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然后用绳子绑紧,确保每一小把的艾草都能够均匀地受热。
打结完成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工序了。
然后,我们需要将打结好的艾草进行蒸煮。
将打结的艾草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煮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直到艾草变软。
蒸煮完成后,将艾草取出,晾凉备用。
接着,我们需要将蒸煮好的艾草进行搓揉。
将晾凉的艾草放入布袋中,然后用力搓揉,直至艾草变得柔软,并且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力气,但是搓揉后的艾草会更加适合制作艾绒。
最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制作艾绒了。
将搓揉好的艾草放入布袋中,然后用织布机进行织布,织出来的布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艾绒
了。
制作好的艾绒可以用来制作衣物、被子等,非常保暖舒适。
以上就是艾绒的制作方法,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就可以制作出舒适、保暖的艾绒制品了。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制作艾灸的方法_艾灸液是如何制作的
![制作艾灸的方法_艾灸液是如何制作的](https://img.taocdn.com/s3/m/fd012df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a.png)
制作艾灸的方法_艾灸液是如何制作的1、艾炷的制作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
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
2、艾卷的制作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
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
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
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
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1、艾灸足三里和丹田穴,促睡眠我因长年伏案,晚上睡眠较差,往往半夜醒来后,久久难以入眠。
父亲告诉我:“你临睡前艾灸足三里和丹田穴,可以让你睡得更香。
”打那以后,我每天入睡前,都用艾卷灸足三里、丹田穴20多分钟,待有了睡意再上床,果然睡得深沉。
次日起床后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这种习惯,我一直坚持到现在。
如今,我工作上得心应手,业余时创作丰收,一年四季连感冒都极少发生。
为此,我每年都要下乡采集一些艾叶,家里从来不离自制的艾卷,有病治病,无病保健。
2、艾灸养老穴,治腰痛我父亲是一名针灸医生,常用针灸给人治病。
有一次,母亲不小心闪了腰,痛得直不起身子。
父亲用艾卷为母亲灸“养老”穴(该穴位于前臂尺骨尽端的凹陷处)。
一刻钟后,让母亲前后左右扭动腰部,母亲居然伸展自如了。
母亲惊叹:“简直太神了。
”父亲说:“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养老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手太阳小肠经和督脉交会,督脉贯通腰部,而督脉又属于诸阳之会。
人的阳气旺盛,血脉自然也就通畅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制作艾绒及艾灸艾灸与健康2009-09-24 17:49:51 阅读1326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引用佛医的如何制作艾绒及艾灸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
由菊科植物艾蒿的干叶制成。
其色泽灰白,柔软如绒,易燃而不起火焰,气味芳香,适合灸用。
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有粗细之分,粗者多用于温针或制作艾条,细者多用于制作艾炷。
质地以陈年者为佳。
简介艾炷: 艾绒制成的圆锥形艾团,供灸治用。
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小的如米粒,多用于直接灸;大的如蚕豆,多用于间接灸。
制作时务求紧实。
《扁鹊心书》:“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务要坚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
”艾炷是用手工制成的圆锥形艾绒小团或机器制作的艾炷商品。
以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为艾炷。
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施灸时所燃烧的用艾绒制成的圆锥形小体,称为艾炷。
古代的艾灸,以艾炷灸法为最盛行。
关于艾炷的形式古代又分圆锥形艾炷、牛角形艾炷和纺锤形艾炷。
现在临床上常用的为圆锥形艾炷。
手工制作方法一般用手捻。
取纯净陈久的艾绒置于左手食指指腹上,用左手及右手的拇、食四指边捏边旋转,令其紧实,捏成上尖下平的三棱形小体,不但放置方便,而且燃烧时火力由弱到强,患者易于耐受。
手工制作艾绒要求搓捻紧实,耐燃而不易爆。
艾炷器制作方法艾炷器由艾炷模、压棒、探针3部分组成。
艾炷模上铸有锥形空洞,洞下留一小孔,将适量的艾绒放入艾炷模的空洞中,用金属制成下端适于压入洞孔的圆形压棒,直插孔内按压紧实,即成为圆锥形小体,然后用探针从背面的小孔将艾炷捅出来即成艾炷。
用艾炷器制作的艾炷,艾绒紧密,大小一致,更便于应用。
如无艾炷模子,也可用白铁片或厚纸做成一个圆锥形筒来代替,放入艾团后,可以铅笔头按实,倒出来就可成为很好的艾炷。
总之,艾炷越结实越好,这样,在燃烧时火力逐渐加强,透达深部,效果也较大。
如果松散,则燃烧不均匀。
藏医火灸法藏医火灸,帝玛·丹增彭措的《火灸教诲明示·白晶鉴》和居·米旁的《医学全集》中载:“火灸种类二十三种之多。
”可见藏医火灸种类较多。
但粗分则为二大类,即艾灸法与非艾灸法。
在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是艾灸法,现将各种灸法,简介如下:1.艾灸法艾灸是在一定的穴位或痛点上面置放艾炷,点燃,用以清除隆病和寒性疾病的一种峻治法。
有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是藏医火灸中最常用的一种灸法。
(1)艾叶种类:《晶珠本草》载:“艾草有野艾、草艾和小艾三种。
其中野艾冠厚实,呈花形,茎短小;草艾生长于草甸沼泽地带,叶对生,花黄白”。
野艾花叶茂盛,做艾炷较好。
草艾分大小两种。
其中小艾不适于艾灸,大艾生于田梗地头,或种植于家园,枝高叶大,也可用于做艾炷。
(2)艾叶采集时间:医学《后续》中载:“秋季三个月为采艾最佳时期”。
每年七、八、九三月的初一至十五日时期艾叶和花朵生长茂盛,无籽,枝叶不宜断残,这时采集为最佳。
(3)艾绒制作方法:将采集的艾叶、花朵晒干后;用木棍槌成绒状(不槌断艾叶),清除杂质及土石等物,再用点燃的等题或后古特奖若枝条轻轻烧烧艾缴并立即用手揉搓,直到艾绒变成墨绿色。
之后,最好在水中浸泡三日,喷洒麝香水,晒干后槌成易燃艾绒,包入纸中搓卷成粗细不等的艾条。
根据用处和病情的不同,切成大小不等的头尖底圆、易于放置和燃烧的艾炷。
(4)艾炷大小:用于脊椎各穴,以食指尖大小为宜;头部和四肢及前身各穴,以小指尖大小为宜;失血需要封闭脉道者,以扁圆如羊粪粒大小为宜;用于肿疮和痞瘤等肿块坚硬疾病,以中等诃子尖大小为宜;灸小儿的剑突穴位或其它穴位,以豌豆粒大小为宜。
(5)操作方法:有煮法、烧法、烤法和拟法四种。
煮法:适应于痈疖、痞瘤等症。
首先灸痛疖、痞瘤的四周,以封闭脉道,防止肿块扩散。
然后,灸肿瘤中央,以破坏肿瘤的巢穴。
对于病情较重者,于最佳穴位连灸几壮,一般20次为最好,19次为次,17次为下。
烧法:适用于灰色培根病和黄水病,以及心风病等,灸15次为最佳,13次次之,9次为下。
烤法:适用于隆病、寒性虫症、大小便闭塞或尿频、洞泻不止等症。
灸7次为最佳,5次为次,3次为下。
拟法:八岁以下小儿使用拟法,即灸豌豆粒大小一次,使小儿略感惊痛便可。
一般在施灸中,将灼烧成斑痕者称煮法;灼烧起细小水泡者称烧法;不伤及皮肤只灼红皮肤者称烤法;略灼而产生惊痛的称拟法。
按火灸种类分类,汉地火灸属煮法;艾灸属烧法;霍尔火灸属烤法;天竺火灸属拟法。
按灸位分类,四门穴宜用烤法;下体穴宜用烧法;上体穴宜用煮法;神经或筋腹部位宜用拟法。
灸脊椎各穴,只用煮法不用烤法或烧法,以免伤及神经引起瘫痪或脊椎僵直难伸。
此外,产后大出血、泻后抑压风势及筋胆断裂复续等三种情况如果灸量过度则会造成筋胆拘挛、阻断风路、肌肉萎缩等弊端,务必谨慎。
具体操作。
患者挺身端坐,在选中穴位上划点作好标记,然后用胶水或大蒜汁将艾炷粘于穴位上,点燃后适当吹气助燃,至艾烟消散、烬火烧及皮肤时用针头拨去火灰,但不要触及皮肤。
如果多个穴位同时灸烧,第一灸炷燃至三分之二时点燃第二灸柱,依次循序,要做到前灸火力未散,后灸火力续之,使热力源源不断,这样效果更佳。
灸时要求火势均匀、不偏不倚,灸痕四周略起细小水泡,无疼痛感,说明灸法得当。
一般所谓烧熟的标志是胸腹部施灸则背部微感疼痛,同样背部施灸胸腹部微疼、恶心。
此时,可停止灸烧。
有人认为艾炷燃尽发出“杂”的声响,同时灰烬四散者,效果更优。
如果患者出现欲吐、头晕等副作用,则要立即停止灸烧。
艾条的制作方法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
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
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
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1.艾炷的制作将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
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
2. 艾卷的制作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
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
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
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
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与几个艾灸的朋友交流,有不少朋友问艾绒用什么的好,说是在药店或网上买了一些,有的质量不是太好。
曾经实验过艾灸,也自己研究过制做艾绒或艾条,就将经验说一下,算是为中医网做点贡献。
目前药店或网上卖的艾绒,质量确实不统一,除了有几个名厂家产的,可能质量好一些外,许多商品拿在手上一看就知道质量不高。
如大家常用的艾条,买来的基本都是用机械将艾叶粉碎,用纸包装成条状的。
好的可能过一下筛子,差的连土都在里面,这些艾条用时,里面有很多杂质,如梗子、土块等,燃烧时不仅烟大,而且有异味,更甚者,据古书上说会伤脉的。
古法制做艾绒是纯手工的,而且很讲究的。
1、首先要选蕲艾,下面是我摘录的介绍:蕲艾与野艾艾叶的品种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蕲艾,另一种为野艾。
蕲艾多产于江北,叶宽而厚,绒毛多,可以制出优质艾绒。
李时珍在其著作中曾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 野艾江南较多,绒质较硬,其艾香亦不如蕲艾,为劣质绒。
五月采艾艾的采集有着严格的时间。
每年阴历的五月中旬,是艾叶生长将成熟的时期,其叶新鲜肥厚,叶纤维已形成,此时采集的艾绒富有弹性,绒长而柔韧,是优良的艾绒。
2、加工方法要力求天然,精细。
下面是我摘录的:艾绒的制作艾绒的制作方法不一。
一般是将采集的艾叶充分晒干后,放人石臼中,反复捣舂压碎,使之细碎如棉絮状,筛去灰尘、粗梗和杂质,就成了淡黄色洁净柔软的纯艾绒。
另有一秘制法,是将艾叶与一定比例的上等黄土,用水共同搅拌,搓成艾泥圆球,放于阴凉处自然风干,然后捣碎,用细筛反复过筛数十次,所制之艾“柔烂如棉”即为上等精艾。
此外,当年新采的艾与储存的陈艾也有区别,新艾施灸火烈有灼痛感,陈艾施灸火温柔和,灸感明显,疗效好。
正如李时珍所指出的:“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
”所以施灸应选用陈年老艾,这也是历代医家所反复强调的。
3、我自己的方法蕲艾实际就是湖北蕲春产的,以前去过,当时也没想到搞一些。
目前还搞不到蕲艾,就从药店里买了艾叶,有散装的,有包装的,很便宜。
在市场上买了个大的捣蒜用的石臼,特大号的,然后找了块木头当锤,因为捣蒜的是石锤,李时珍好像说是要用木锤在石头上砸,所以就这样也算达到要求了。
又买了个筛子,东西就齐了。
将艾叶放入石臼,捣一百下后将艾叶用手翻一下,再捣百下再翻,500下后,倒入筛子里,将杂质筛除,然后再放入石臼再捣。
如此反复多次,杂质会越来越少,艾叶会越来越成绒状,大概捣5000下吧,得到的艾绒就可用了,相当于一级以上品质吧。
如果想质量再高,就再捣再筛,这一过程也算是健身活动吧,关键这样得来的东东自己用起来很放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