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艾灸方法

合集下载

中医学的瑰宝-艾灸疗法

中医学的瑰宝-艾灸疗法

中医学的瑰宝-艾灸疗法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徐劲松主任中医师艾灸疗法艾灸就是使用燃烧的艾绒,炙烤相应的穴位。

百草之中选择艾草的原因在于艾绒燃烧时温和持久,更重要的原因是艾绒燃烧辐射出的热能,其频率,波幅与冬日的阳光最接近,易于引起人体的共振,因而渗透性,穿透力特别强。

艾灸疗法艾草本身就是很好的中药,端午节屋外悬挂鲜艾草利用其芳香温热的性味来辟邪解毒。

生艾叶煎煮内服,可以温暖下焦,治疗妇人经痛带下,宫寒不孕。

焦艾叶或者艾叶炭可以止血。

《本草纲目》:“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

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合。

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其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

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古人把艾草命名为艾,也很有意思,艾就是爱。

艾灸时候温暖舒适通畅的感觉,的确和母爱的感觉一样。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常用的就是用点燃的艾条炙烤穴位,可以火头冲下,也可以火头冲上,有的在下面与皮肤接触的地方放上姜片。

或者把它挂在插入人体内的针的柄上。

古人一般把艾绒捏成很小的小窝头,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称为一壮。

一般的治疗都需要几十壮或数百壮。

《类经图翼》:“神阙行隔盐灸,艾灸至三五百壮,不惟疾愈,亦且延年。

”还有用艾绒搓成绳,点燃以后快速烧灼相关穴位,类似于灯火灸,有的留瘢痕,有的不留。

这种传统的艾灸方法对人体的创伤很大,致使很多人望而生畏,艾灸逐渐衰落的原因之一。

艾灸时人的感觉犹如阳光普照,驱除阴霾。

人体体表或体内生长出的肿瘤,赘疣都是阴寒凝结而成,艾灸一到,立即枯朽瓦解。

晋朝的抱朴子葛洪先生的夫人--鲍姑,她和葛洪一起在广东的罗浮山炼丹行医,《鲍姑祠记》记述:“鲍姑用越岗天然之艾,以灸人身赘疣,一灼即消除无有,历年久而所惠多。

”在广州越秀山麓三元宫里,还设有鲍姑殿和她的塑像。

而传统艾灸的方法因为用时较长,疗程也比较长,加之施灸的时候需要有人看护,不象扎针以后大夫可以离开,还有有人不喜欢点燃时艾草艾草燃烧时的味道,甚至国外有的诊室有自动灭火系统,艾灸的烟雾会触发警报器,这些原因都限制了艾灸的发展。

艾灸的具体操作方式及三个阶段

艾灸的具体操作方式及三个阶段

艾灸的具体操作方式及三个阶段很多人都认为中医艾灸就是针灸,其实不是,艾灸只是针灸的一种方式,而艾灸养生的显著效果使很多人都喜欢上了这种保健方式,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艾灸的操作方式。

艾灸的操作方式1、艾条灸艾条灸的主要原料就是艾绒,优质的艾绒决定了艾条灸的效果是否显著,除了艾绒,在艾条灸里我们也会放入一些药物,不同的药物针对不同的病症,能够帮助人缓解及治疗病症,这称为药艾条。

灸治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并与穴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用者感觉温热为宜。

2、艾炷灸艾炷灸是将艾绒做成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或间接地放在皮肤上,从上端点燃。

如果直接放在皮肤上,艾炷燃尽后才换炷再灸,皮肤局部就会烫伤起疱以产生无菌性化脓,称为化脓灸,又叫瘢痕灸。

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说的“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指足三里处的瘢痕灸。

间接灸是在艾炷和穴位间衬隔某些药物,如生姜片、蒜片、附子饼、食盐等,不但能防止烫伤皮肤,还能发挥这些衬隔药物的作用,增强灸疗效果。

如隔姜灸可治疗虚寒性腹痛、腹泻,隔蒜灸可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等。

3、温针灸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留针在适当的深度,将一团艾绒缠绕于针柄或将一小截艾条套置在针柄上,然后点燃艾绒或艾条,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体内,从而同时起到针和灸的作用。

艾灸的三个阶段1、初级阶段最基本的身体反应就是出现热感的传递。

这种热感可能会出现在局部也可能是全身性的。

2、中级阶段在艾灸过程中,施灸部位也就是对应的病毒部位会出现一些症状,这些反应是由于艾灸对人体病症的刺激而产生的的。

如果我们其他部位也会有这种反应那就需要重视了,这往往是身体潜在病症的艾灸反应,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应当理性的分析,同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身体热力传感仍然存在,特定区域会出现跳动,冒水泡的感觉,均属正常的艾灸反应。

慢性病人这个阶段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会有数月的时间。

病症较轻的病人,则很短,可能数天或者十几天就会消失。

艾灸条有什么功效,怎么用

艾灸条有什么功效,怎么用

艾灸条有什么功效,怎么用
在艾灸条里面除了添加一些成分的艾条就是纯艾叶制作出来的艾条,这种艾条因为没有其他配料而受欢迎,那么,纯艾条有什么功效呢?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把这种艾条用来灸?以下就来了解一下它的功效和正确的艾灸方法。

纯艾灸条有什么功效
其功效在于能起到温经通络、huo血、行qi、祛feng、温补、散寒、驱邪等功效,如果经常使用,还能使人的免疫力得到提高,如果经常睡不好,就能起到an神zhu眠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帮助缓解压力等异常情况。

纯艾灸的使用方法
1、直接艾灸疗法。

使用艾绒或艾灸来点火直接在穴位上进行艾灸,其下方均为锥形,这样设计的效果就在于能将火平放并助燃。

2、悬灸。

这个方法就是用自己的手拿着艾条进行艾灸,点燃后放在离自己皮肤3厘米左右的地方进行艾灸,如果感觉有一点疼就调整一下高度继续奥就,每次艾灸超过15分钟,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皮肤拿得太近否则会烧伤自己的皮肤。

3、器具艾灸。

该灸方法需要使用灸药箱等工具,其优点是可将其固定于使用者身上。

4、隔物灸。

隔物灸这个方法需要在皮肤和艾条之间加入一种别的东西,常见的可能是姜片、药片或蒜片等,与选择不同的东西所能达到的效果也有区别。

纯艾灸条有什么功效?以上就是使用无其它添加物的艾条进行艾灸所能达到的效果以及常用的艾灸使用方法,大家在选择艾灸时可以看看哪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所能达到的艾灸效果更好,选择这种艾灸方法坚持艾灸就行了。

艾灸疗法操作规范

艾灸疗法操作规范

六、艾灸疗法灸法时以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臵或放臵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一)艾柱灸艾柱灸是将纯净的艾绒用手搓捏成圆锥形的艾柱,臵于施灸部位额点燃而治病的方法。

艾柱灸又分为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将大小适宜的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

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

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柱臵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柱施灸。

每壮艾柱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施灸时由于艾柱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行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留下瘢痕。

因此,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方可使用本法。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柱便于黏附。

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柱,臵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柱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

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2、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柱与施灸穴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

间接灸所用的间隔药物和材料很多,目前常用的隔物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空,然后臵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再将艾柱放臵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

几种常见的艾灸方法

几种常见的艾灸方法

几种常见的艾灸方法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而且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艾灸通过燃烧艾条或艾叶,将艾烟和热力引导到人体的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艾灸方法。

1.直接灸法直接灸法是最基本的艾灸方法之一、使用这种方法时,将艾条燃烧后,直接对准需要治疗或保健的部位进行热灸。

此方法适合于较大的平坦部位,如背部、肩部、腰部等。

直接灸法的优点是热力容易渗透到深层组织,对于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肌肤质量非常有效。

2.间接灸法间接灸法是将艾烟或热气导入容器,然后通过容器对特定部位进行灸热的方法。

这种灸法适用于一些平坦部位不太方便直接灸热的情况,比如手掌、足底等。

常见的间接灸法包括艾条灸、艾绒灸、艾包灸等。

相比直接灸法,间接灸法的灼烧感较小,对于敏感皮肤的人更适合使用。

3.导引灸法导引灸法是一种通过特定的经络或穴位进行灸热的方法。

经络灸疗法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将温热的艾烟沿着经络走向进行灸热,以达到调理全身的目的。

穴位灸疗法则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选用不同的穴位进行指定的治疗。

导引灸法适合于以经络和穴位为基础的病症治疗和保健,如调理气血、改善消化功能、舒缓经痛等。

4.艾炙灸法艾炙灸法是将艾条经过特殊处理后燃烧,将灸热作用于特定部位以治疗或保健的方法。

与传统的艾条灸疗法相比,艾炙灸疗法更加温和舒适。

艾炙灸疗法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作为美容保健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改善养分供应,改善皮肤质量等。

5.点燃灸法点燃灸法是将艾条点燃后放置在容器中进行灸热的方法。

这种灸法可以用于脚底、手掌等不易直接进行灸热的部位。

点燃灸法不仅能提供温度和热量,还能产生增加了热气和艾烟,更加有益于健康。

点燃灸法还可以与穴位灸疗法结合使用,通过点燃的艾条对特定穴位进行灸热,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总结起来,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艾香、热力和艾烟引导到人体特定部位,以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中国传统艾灸疗法》

《中国传统艾灸疗法》

《中国传统艾灸疗法》《中国传统艾灸疗法》编辑:幽静的艾草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一针二灸三用药”,在传统医学中艾灸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针灸疗法已在世界各地普及运用,而艾灸疗法已成为世界医学中一门辉煌的组成部分。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有许许多多独特的治疗方法都是应用各种物理方法或天然药物,通过刺激人体表面肌肤的穴位以调整脏腑功能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类疗法被称为“绿色治疗法”。

它们使用安全、疗效确切,对有些西医疗效欠佳的慢性疾病、疑难病理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哮喘、腰腿痛、中风后遗症、性功能障碍、功能性子宫出血、湿疹、带状疱疹、头痛、失眠、健忘、黄褐斑等等都是相当有疗效的。

由于这类治疗方法取材方便、方法简单、费用低、非常适合大众和亚健康人士及女性人士的美容美型,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时令秋冬,艾灸的灸疗方法是值得大家选用的,也是治疗与养生、健体最好的自我治疗、调理、保养强身的好方法。

祝大家身体健康!气质越来越好!一、艾灸的灸法: 1.直接灸 2.间接灸 3.灸具灸 4.仿灸器械二、艾灸作用传统应用止血止痛止痒解毒----降低组织胺泄热拔毒,软坚散结----促进毒素排泄镇静安神,芳香通窍----开窍与镇静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提高机体免疫力三、艾灸的作用1。

《灵枢·官能》就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2。

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3。

《灵枢经》和《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艾灸或艾熏的记载,故有“医家用灸治疗百病”之说。

4.《医学入门》亦有“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5。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诶。

”6。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四、艾灸作用的传统应用1。

艾灸方法大全

艾灸方法大全

百科名片艾条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

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

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

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简介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之一。

用艾炷为主熏灸穴位以治病。

艾灸分类:1.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

2.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黄蜡灸、硫磺灸等。

3.艾卷灸——艾条灸、太乙神针、雷火针。

4.温筒灸——铜制灸器。

通常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并不是这样。

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

而且两者治疗的范围也不一样,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区别。

说艾灸的一种神奇的疗法,因为它的确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

首先,艾灸的疗效就十分神奇。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

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

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

《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

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历史艾灸条灸法的运用当起源千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一、“灸”字考“灸”字,在现存文献中,以《庄子》最早提及。

如《庄子·盗跖篇》载孔子劝说柳下跖,碰了个大钉子,事后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但“灸”的本字是“久”字。

如1975年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奉墓竹简(法律文书)《封诊式·贼死》中载,“男子丁壮,析(皙)色,长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义,训为灸灼。

艾灸的用法教程

艾灸的用法教程

艾灸的用法教程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来热敷穴位,达到温通经络、调理气血的效果。

下面是艾灸的使用方法教程:
1. 准备艾灸具:将艾草装入艾绒或艾条中,绑成适合手持的艾条或艾包。

2. 准备艾灸器具:使用专业的艾灸器具,如艾灸盒或艾灸炉,放置在防火的平稳表面上。

3. 清洁皮肤:将需要进行艾灸的部位进行清洁,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洁,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4. 燃烧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待火苗燃烧至适宜的大小后,吹灭火焰,让艾草继续冒烟。

5. 点燃艾灸器:将点燃的艾条放入艾灸器中,让烟雾逸出。

6. 艾灸穴位:将艾灸器的温热部位对准需要艾灸的穴位,进行温热烟熏。

7. 控制时间和温度:根据个人的体质和耐受能力,控制艾灸的时间和温度。

通常每个穴位艾灸5-15分钟,每次艾灸的总时
间不宜超过30分钟,温度不宜过高。

8. 注意安全:在进行艾灸时,注意防火和用具烫伤。

艾灸完毕后,确保将艾灸器熄灭,等待冷却后再进行清洁和存放。

9. 结束艾灸:艾灸结束后,可以再用温水清洗艾灸部位,用毛巾擦干,也可以涂抹保湿的草本霜等,以舒缓皮肤。

10. 注意事项:在艾灸前要注意自身的身体情况,如女性经期、孕妇、疲劳过度等情况慎用或避免艾灸。

在艾灸过程中如感到不适或疼痛明显,应立即停止使用。

艾灸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选择艾灸的穴位,如常用的足三里、关元、气海、大椎等。

艾灸的频率和次数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和医师建议来确定。

同一穴位连续艾灸一周左右后,可以适当休息,让身体得到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肠胃不太好,用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2 扁桃体炎用艾条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3 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了,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2-3次。

4 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还有丰隆处艾灸。

5 胆囊长了息肉:可以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
6 艾灸可以治疗咽炎,方法是在大椎穴点刺放血后,拔罐,然后在艾灸。

大椎和天突.(有慢性咽炎的,会导致晚上睡觉打呼。

用艾灸盒绑在大椎穴或颈夹脊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
7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
8 糜烂性胃炎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可以艾灸治疗.
9 高血压可以艾灸大椎和百会.
10 艾灸可以治疗便秘。

灸神阙、关元、足三里.
11 早泄可以艾灸关元、中级、八髎穴。

12 霉菌性阴道炎艾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还有三阴交.如果有了很好的效果,就可以隔天一次了.
13 宫颈糜烂艾灸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14 子宫肌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可以艾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
15 肾虚应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
16 十二指肠溃疡,艾灸的话以中脘。

关元、天枢、足三里和胃俞、脾俞、肝俞这些辅助穴位为主。

17 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

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

18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

19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和隐白.
20 宫颈炎可以用艾灸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毒饮“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

21 肝郁的厉害,口苦、还有焦虑症,先从百会、大椎和中脘足三里开始,逐步体会效果。

22 预防经常感冒,艾灸最有效果。

可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即可,用温和灸的方式或隔姜灸的方法。

23 提高免疫力的穴位是中脘、关元、足三里。

24 肝气不足,脾胃虚,肾阳虚。

艾炙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

25 过敏性鼻炎可以灸:迎香、印堂、肺俞、合谷、大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