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名将古德里安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名将古德里安战
看过了《古德里安将军军事回忆录》后,我又想起了二战那段宏大、残酷的历史和那个巨大背景下古德里安的孤单身影。
古德里安将军是我最喜欢的军事家之一,不仅仅是他在创建德国装甲部队方面天才般的预见力和不懈的努力令我倾佩,同时,他身上那种职业军人对祖国和誓言的忠诚与尽职,敢于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同希特勒的种种军事错误做危险而不屈的斗争的勇气,在苏联排山倒海般的军锋之下为最大限度地保全祖国而苦苦支撑的坚毅让我永远尊崇他。
关于的他的生平无需我再多说什么。
这位出生在一个典型的普鲁士容克家族的军官,13岁就被送入初级军校学习,此后为他的国家和民族奋斗了一生。
论军事理论水平,他首先创建了德国装甲部队,并总结出了装甲部队使用方法,这成为后来德国令整个欧洲胆寒的闪电战的基础;论军事实践,他在波兰,法国,苏联战场屡建奇功,被成为“坦克英雄”。
到了战争后期,他担任德国装甲兵总监,兼任陆军参谋总长,为离挽狂谰于既倒而呕心沥血。
即使是战后,他也被认为是二战德国的四大战将。
让我记忆深刻的并不是他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也不是他为德国创建装甲部队的坎坷艰辛,甚至不是他同希特勒的居理力争,而是他自转里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在希特勒的办公室里,他已经同希特勒争论了长达两个小时之久,用冷静来对抗希特勒的狂暴和怒吼。
突然健康状况极差的他看到了壁炉架上的俾斯麦肖像,看到铁血宰相似乎正在威吓的眼神看着他们。
古德里安感到他好象被俾斯麦问到“你将对德国做了些什么?你又将对我的普鲁士做什么?”。
在这个可怕的幻觉下,他的态度依然十分坚定,终于使希特勒屈服。
另一个是战争就快结束时,他请求不要破坏影响到德国人民未来生存的设备,为德国民族尽可能留下一线生机,以使它在遥远的将来,还可以有复兴再起的希望。
对此希特勒却说:
“如果战争失败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结束了,那是这个民族无可避免的命运。
我们不必考虑为这个民族保留最后生机的问题。
反言之,还不如我们自己动手把它毁灭掉,因为未来属于强大的东方民族。
那些在战后还幸存的人们,都是一些劣等的人民,因为优秀的都早已经死了。
”
古德里安当场反驳:德意志民族将会永存!按照自然法则,任何种类的人力都不能摧毁它!今天所做的破坏只能给后一辈带来更多的痛苦而已!
即使是到了最后关头,即使最终的失败和毁灭即将降临,他都不放弃他的祖国,他的民族。
当他人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而只好活在虚幻的世界,或自暴自弃时,他,一个将军,看了先辈的光荣和责任,看到了遥远的希望,执著地守卫他的祖国,他的家乡——德意志黑森林。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那场战争让他们身上背负了污名。
但我认为,真正的军人都是简单纯粹的,是复杂的政治扭曲了他们。
在我心中,古德里安和他的很多同事只是简单的军人,为了国家民族愿意奋斗牺牲的军人。
有位哲人说过,日耳曼人作为个体富有理性,但作为群体却很迷茫。
那是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德意志这片过于广阔茂密的黑森林里,所以必须有寻找光明所需的理性,却始终找不到出路。
然而,关键时候,总有一群异常优秀的人为这片黑森林尽心尽责,付出了所有能付出的一切
古德里安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也许,即使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他们也在注视着他们的祖国,他们的家乡,继续守卫他们的黑森林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德国装甲兵创建者,并被认为是闪电战的创始人之一,虽然不是纳粹政权时期的最高级将领却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出色的指挥官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将领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虽然出身旧式军队——骑兵,但却对当时的新兴事物——坦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投入了毕生精力潜心研究装甲兵作战理论,不但著述颇丰,而且一手缔造了德国装甲兵,在二战初期横扫欧陆,实践了他的理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古德里安奇迹”;他虽然为纳粹德国立下赫赫战功,但却终遭解职,离元帅只差一步;他虽然被送上纽伦堡战犯法庭,但却未被指控为战犯,释放后,仍然笔耕不辍,受到西方军事家、史学家的高度评价。
他所创造的装甲兵作战理论和战例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被西方军界奉为经典;他的肖像今天仍挂在德国装甲兵的军营中;他就是被誉为“装甲兵之父”、“闪击英雄”的德国陆军一级上将——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一、将门虎子——古德里安的成长经历
1888年6月17日上午,星期天的明媚阳光普照在普鲁士的绿色原野上。
在维斯瓦河畔库尔姆市(今波兰海乌姆诺市)的一家医院里,随着一声清脆嘹亮的啼哭,一个婴儿降生了。
父亲菲德烈.古德里安中尉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他为爱子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的祖父路德维希.海因里希.马蒂亚斯是一个庄园主兼法官,与军事没有多大的联系,但祖母约翰.夏洛特.埃玛却出生军人世家,其祖父约翰.冯.盖特林根曾任骑兵团长,在战斗中晋升少将。
古德里安有许多亲戚都是将军或元帅。
只是因经营不善,最终家道中落了。
所以古德里安一出生就成了整个家族的希望,父亲希望他能在家谱中再添一个将军的名字。
从小受到浓浓的普鲁士军人传统作风熏陶的古德里安果然不负父望,不但对军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学习用功好胜不已。
1901年4月1日,年仅13岁的古德里安被父亲送进了位于巴登的卡尔斯鲁厄陆军军官预备学校。
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柏林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开始了他漫长的军事生涯。
四年系统而严格的军校生涯,使古德里安具备了一个军官的基本素质。
1907年2月,古德里安毕业,获准尉军衔,被幸运地分到其父所指挥的轻步兵营中任职。
他的父亲以身作则不但没有使他获得任何优越感,反而使他受到了严格的管教和良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军人素质。
4月,古德里安赴梅斯学习,毕业时,学校给了他很高的评价:“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十分优秀……才华出众,积极进取,忠于职守。
”提前晋升少尉。
1913年10月1日,古德里安和一位医生的女儿玛格丽特小姐结婚,岳父恩斯特.路德维希.格内,后来升任德国陆军军医总监。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古德里安不得不扔下已有8个月身孕的妻子,奔赴西线参战。
不久,他已经从德国陆军中将之位退役的父亲不幸病故。
他后来伤
心地写道:“他的逝世使我丧失了一个军人典型和人格方面可以作为楷模的榜样。
”在这场大战中,他的调动十分频繁,历任骑兵第5师无线电台台长、第4军通信官、第4步兵师参谋官和第14步兵团第2营营长等职,参加了著名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1918年初,由于在色当的参谋军官考核中,古德里安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有幸进入德国陆军参谋本部,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参谋。
三个月的任职不但使他大开眼界,而且他的出色表现为他后来再度进入参谋本部埋下了伏笔。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
此时已经升为上尉,担任过营长的古德里安却被降为连长,因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事力量进行了极为苛刻的限制,规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
德军走上了一条建设基干型军队的路子,只保留了最优秀的人才,便于日后随时扩充。
能留下,对古德里安来说已经很幸运了。
1922年4月1日,古德里安被选调到陆军参谋本部运输兵总监部担任参谋。
早年的骑兵生涯促使他在此时开始思考古老骑兵的未来发展问题,并将注意力集中于在一战中诞生,兼具火力、机动与防护的新式武器——坦克,开始攻读装甲兵理论先驱——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和富勒等人的著作。
此时的德国百废待兴,资源极为有限。
德军开始趋向于速战速决,这与古德里安随后关于新的机动兵力的探索不谋而合,正如古德里安本人所言:“我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的活动就是与德国装甲兵建立密切的关系。
虽然我是轻骑兵出身,而且也无任何的技术训练,但是命中注定了我一定要和‘机械化’发生密切的关系。
”这一时期,古德里安虽然还只是个上尉,但却为了得到德军高层的认可,他不断地在《军事周刊》等杂志上撰文宣扬他的装甲兵作战理论,逐渐小有名气。
1923年冬,古德里安兼任战术及战史教官。
他四处宣讲自己的观点:“我希望由于我们的努力,在将来可以把我们的机械化部队由勤务兵种发展成为战斗兵种。
”但是德军高层因循守旧,并没有几个人赞同他的观点。
他的上司运输兵总监纳兹美尔上校就对古德里安粗鲁地说:“见鬼,什么战斗部队!他们只配装运面粉!”古德里安这个到这时还没有见过一辆真正的坦克的小上尉,却不为所动,以惊人的执着继续努力着。
1927年2月1日,古德里安晋升少校。
10月,重返陆军参谋本部运输处,负责研究部队运输摩托化问题。
1930年2月,任第3摩托化运输营营长。
古德里安将其改编成了一支拥有模型坦克的装甲搜索营,充当第一支试验用“装甲兵部队”,全力投入战术演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31年10月,已是中校的古德里安升任机械化兵总监部参谋长。
他的新上司鲁兹将军思想开明,一直是古德里安的支持者。
他们不仅致力于组建一支真正的装甲部队,而且要争取得到统帅部的认可,为此他们做了大量而艰难的工作。
后来,古德里安幽默地谈到自己的成果:“最终,新观念的建立者还是战胜了马匹,大炮还是战胜了长矛。
”1933年1月31日,阿道夫.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积极扩军备战。
希特勒构想组建装甲兵团,使机动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以具有攻无不克的功效,而此时古德里安已为组建德国装甲兵部队打下了基础。
他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和支持,成为德国陆军中一颗急速升起的新星。
1934年,德国组建第一个装甲师,古德里安晋升上校,出任新组建的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
到1935年,德国已组建了3个装甲师,古德里安上校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师长——驻维尔茨堡的第2装甲师师长。
1936年8月1日,古德里安晋升少将。
一年后,他出版了《注意!坦克!》一书。
在该书中,他详细地阐明了他的理论:在炮火和空袭支援下,集中使用坦克集群突
破敌军防线,尔后成扇形展开,插入敌人后方地域。
一旦实现突破,装甲部队将利用其机动能力进一步扩张突破口。
同时,跟进的摩托化步兵将清理突破口,使之保持畅通,让后续部队通过。
他强调装甲部队机动能力的重要性:“和主炮一样,坦克的发动机也是重要的武器。
”装甲部队只要不停地运动,就能使敌溃不成军,使之没有集结的机会。
1938年2月,在希特勒一手炮制的排除异己的陆军人事大变动中,古德里安晋升陆军中将,出任第16装甲军军长,变故之突然使他本人事先对此事竟一无所知,还是从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升职命令。
二、前进!前进!——古德里安的战斗生涯
古德里安步步高升的同时,希特勒也加快了扩军备战的步伐。
1936年3月7日,2.2万德军突然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英法等国奉行“绥靖”政策,成就了希特勒这次军事冒险。
21日,希特勒彻底撕毁《凡尔赛和约》,开始大张旗鼓地为军事扩张做准备。
战争的阴霾逐渐罩向整个欧洲大陆。
此时的古德里安将军明白:作为一名军人,他真正的战斗生涯即将开始!
1.锋芒初露
1938年3月10日下午4点,陆军参谋总长贝克上将紧急召见古德里安,命令他准备率领第2装甲师参加兼并奥地利的行动。
部队立即开始行动,第2装甲师在24小时内从驻地维尔茨堡长驱400公里赶到了德奥边境的巴索集结完毕。
这在当时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急行军,装甲部队充分显示了它超强的机动性。
12日上午9时,第2装甲师越过边界,于当天中午驶抵希特勒的故乡林兹。
晚上9时,古德里安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在弥漫着强烈暴风雪的黑夜中,他始终在最前面指挥着他的部队。
13日凌晨1时,第2装甲师冲到维也纳,奥地利正式成为德国的一个省。
9月29日,《慕尼黑协定》签订,捷克苏台德地区被强行划给德国。
古德里安中将指挥第16装甲军的第1装甲师、第13和第20摩托化步兵师从10月2日至5日仅用3天时间全部抵达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新国界。
在三天的入侵行动中,希特勒在古德里安的部队里呆了两天,对古德里安和他的装甲部队产生了极佳的印象。
回到柏林后不久,古德里安出任新设立的机动兵总监,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全面负责德国装甲兵部队的建设。
1939年3月15日德国出兵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2.入侵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出动总兵力54个师,坦克3600辆,飞机1929架向波兰发动全面进攻,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重新出任军长的古德里安将军指挥其第19装甲军(辖第3装甲师,第2和第20摩托化步兵师)担负着整个作战计划的关键任务,即拦腰切断“波兰走廊”内的波军并予以歼灭。
在第一攻击波中,古德里安与第3坦克旅一直冲到曾贝堡以北地区
的最前线。
由于冲得太快,古德里安进入了己方炮击区,险些死于非命。
作为军一级的指挥官,古德里安的这一勇举在整个德军中首开先河。
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此处,古德里安颇为自豪:“在战场中使用装甲指挥车,以便与战车一同行动的军长,恐怕我还是第一人咧!”9月5日,古德里安以仅阵亡150人,伤700人的微小代价围歼了波军4个师,干净利索的地结束了“波兰走廊”之役。
随后,德军势如破竹直逼华沙。
28日,华沙无条件投降。
10月6日,在登布林以东的科茨克附近,波军最后的2个师向德军投降,德波战争结束。
波兰军队阵亡7万人,伤13.3万人,被俘70万人,全军覆没,而德军仅阵亡1.1万人,伤3万人,失踪2300人。
波兰战役使德军装甲部队与空军联合作战的理论第一次受到了实战的检验。
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总结道:“波兰战役对于我的装甲兵部队而言,还是第一次火的洗礼。
我觉得他们已经充分地表现出它们的价值,并且证明自己对它们的建立所做的工作没有白费。
”面对古老的波兰骑兵,德军装甲部队占尽优势,他们出色的表现,为古德里安和他竭力倡行的装甲兵作战理论赢得了很大的声誉。
10月27日,希特勒亲自授予51岁的陆军二级上将古德里安“骑士铁十字勋章”。
很快,在西方报刊上出现了一个令人恐怖的新名词——“闪击战”和一个叫人谈虎色变的名字——古德里安。
1940年2月24日,德军发布了酝酿已久的入侵法国的作战计划——“曼斯坦因计划”。
该计划由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坦因亲手拟定,并得到了古德里安的全力支持。
其主要作战思想是:A集团军群辖第4、12、16集团军,共44个师,由第3航空队支援,担任左翼主攻,以庞大的装甲集群突破比利时南部防御力量最为薄弱的阿登山区,进而强渡马斯河,迅速向西推进,直指英吉利海峡,截断盟军退路;B集团军群辖第6、18集团军,共28个师,由第2航空队支援,担任右翼助攻,诱使盟军从法国境内大量调往该区,尔后和A集团军群对盟军完成合围;C集团军群辖第1、7集团军,共17个师,配置在“马其诺防线”对面牵制法军主力。
A集团军群的任务是整个计划的核心,而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则是A集团军群的尖刀,他们将率先发起攻击!为了加强装甲突击力量,第19装甲军改为下辖第1、第2、第10三个装甲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
此时的德军已是一支被先进军事理论武装、拥有丰富作战经验且数量庞大的“虎狼之师”,只等一声令下就扑向窥视已久的猎物。
1940年5月10日凌晨5时30分,德军第3航空队倾巢出动,战斗打响。
紧接着,B 集团军群发动了猛烈的攻势,迫使盟军从法国境内抽调本就薄弱的兵力进入比利时增援。
这正好中了“曼斯坦因计划”的圈套。
希特勒高兴得手舞足蹈:“我简直高兴得要哭了!他们正好掉进了我的陷阱。
”于此同时,古德里安率第19装甲军开始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实施突击,仅用2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国境内。
5月12日下午,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全部进抵马斯河北岸,并攻克法国军事重镇色当。
夜里德军开始了紧张的渡河准备。
由于时间紧迫,参谋人员来不及制定作战计划,古德里安便取出战前举行的一次渡河演习计划,只把上面的攻击发起时间一改,变成了强渡马斯河的作战计划。
5月13日上午11时,德军出动近400架轰炸机分批次对马斯河南岸的法军阵地和炮兵群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狂轰滥炸,法军的精神濒于崩溃。
下午4时,德军分乘数百艘橡皮艇,开始强渡马斯河。
5时30分,德军终于在马斯河南岸上获得了一个立足点,工兵立即开始架设浮桥。
到了下午8时,古德里安下属的第1装甲师已经突破
法军阵地,向纵深突入。
第2装甲师和第10装甲师也于午夜全部渡过马斯河。
马斯河一役,德军打开了通向英吉利海峡和法国腹地的通路。
之后,德军装甲狂潮在古德里安的率领下以每昼夜30——40公里的速度向西推进。
他的高速推进不但令盟军措手不及,也令德军统帅部不安,担心侧翼得不到掩护。
他的上司克莱斯特将军曾两度下令让他暂停前进,古德里安不惜以辞职相抗争,对此他无可奈何:“有时,同我的上司作战比同法国人更艰苦”。
禁令解除后,他的速度比以前还快,以至于他的坦克兵对拥堵在路上的大批溃散盟军士兵喊道:“快走开!我们没有时间俘虏你们!”20日,古德里安扫过亚眠,在阿贝维尔附近抵达英吉利海峡。
24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先后占领了布洛涅和加莱。
下午,抵达格拉夫林,离盟军最后一个逃生港口敦刻尔克仅有10英里,而在其右翼的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也已到达艾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运河一线。
40多万英法盟军被压缩在敦刻尔克狭小的三角地带。
两支装甲劲旅只须再努把力,便可大获全胜。
但就在此时,希特勒亲自下令停止进攻,古德里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批盟军从敦刻尔克撤向英国本土。
战后,身在战俘营的古德里安仍对希特勒那个“拆断他装甲部队挺进矛头”的命令耿耿于怀:“俘获(英国远征军)的大好机会却给希特勒的神经质弄糟了并彻底失掉了。
”
4.横扫法国
5月28日,希特勒下令组建“古德里安装甲兵团”。
该兵团由第39装甲军(下辖第1、第2装甲师和第29摩托化步兵师)和第41装甲军(下辖第6、第8装甲师和第20摩托化步兵师)以及一些兵团直属部队组成,隶属于A集团军群李斯特将军的第12集团军,准备参加对法国的最后一役。
6月9日,古德里安装甲兵团发起了强渡塞纳河的攻击行动,突破法军防线的装甲兵团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法国腹地。
于17日夜,攻抵瑞士边境的潘塔里。
希特勒再次对古德里安的神速进展深感惊讶,发电质问道:“你处的通讯地址一定有误,我认为你所说的一定是沙尼河上的潘塔里!?”古德里安当即回电:“绝对无误,我们已到达瑞士边境。
我现在就在瑞士边境上的潘塔里城待命!”巧合的是,这天也是古德里安在战场上度过的第一个生日。
当他亲临前线时,士兵们士气高涨,一路上都在向这位上将欢呼致敬。
古德里安装甲兵团在10天内长驱400多公里,俘虏法军25万人,创下战争史的奇迹。
从那时起,古德里安装甲部队中的每一辆坦克、汽车甚至摩托车上都涂上了大大的白色字母“G”(古德里安名字的首字母)。
6月22日,法国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经过6个多星期的较量,德法战争结束。
法军阵亡8.4万人,伤12万人,被俘150万人。
德军阵亡27074人,伤111043人,失踪18384人。
30日,即将离任的古德里安向自己的装甲兵团全体官兵发表告别宣言称:“从塞纳河直到瑞士边境的伟大胜利,将成为战争史上用装甲部队实施突破的一个光辉战例。
”为表彰古德里安在法国战役中的杰出表现,在7月19日的德国国会上,希特勒当众宣布古德里安晋升为德国陆军一级上将。
5.奔向明斯克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以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身份签署了旨在迅速灭亡苏联的“巴巴罗莎”作战计划。
从1941年初开始,大批德军陆续隐蔽地向苏联边境地区集结,希特勒共投入了7个兵团,其中包括4个装甲兵团和3支航空队,共146个师的兵力,装备3580辆装甲作战车辆、60万辆运输车、7180门大炮、1830架作战飞机和75万匹战马。
全部德军分为北方、中央和南方三个集团军群,将从北、中、南三个方向进攻苏联。
古德里安出任第2装甲兵团司令官。
该兵团下辖第24装甲军(辖第3、第4装甲师,第10摩托化步兵师,第1骑兵师)、第46装甲军(辖第10装甲师,党卫军“祖国”摩托化步兵师,“大德意志”步兵团)和第47装甲军(辖第17、第18装甲师,第29摩托化步兵师)。
他和霍特上将的第3装甲兵团一同归中央集团军群节制。
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兵团和霍特的第3装甲兵团的任务是,像铁钳的左右两臂一样伸向敌军纵深的后方,并在苏联境内纵深约400公里处,即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对苏军实施合围。
6月14日,在柏林最高军事会议上,希特勒问古德里安:“你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明斯克?”古德里安起身答道:“大约需要5、6天时间。
”1941年6月22日——被古德里安称为“赌命的一天”,凌晨3时15分,德军开始进攻苏联。
古德里安再次以他果敢而迅猛的突击震惊了世界。
他的装甲部队率先渡过布格河之后,如入无人之境地沿着通往明斯克的公路开足马力奔驰着。
他们在5天内长驱320公里,于27日,在明斯克郊外与霍特的第3装甲兵团完成了对苏军西方面军近30万人的合围,兑现了他向希特勒做出的承诺。
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冲向斯摩棱斯克,于7月16日夜,攻克斯摩棱斯克城,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
次日,希特勒发布命令,授予古德里安“铁十字勋章”上的橡树叶,古德里安在德国陆军授勋名单中名列第5。
从此他“飞毛腿海因茨”的绰号开始在德军中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