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中医医案——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二)

中医医案——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滋养肝肾、固气摄血法治愈崩漏病案:易某,女,12岁。

初诊:1975年3月2日。

主诉及病史:11岁初潮,周期紊乱,经量偏多。

某医院诊为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近3个月来月经过频过多,时间延长。

2月28日月经来潮,势如泉涌,昨天曾服凉血止血中药,药后流血更多(1天用1包卫生纸并很多棉花),不能坐立,经色鲜红夹有血块,腹微痛,汗多,疲乏,腰酸,自觉烦热,口干,小便微黄。

诊查:面色苍白,精神不振。

舌淡红略胖,舌尖稍红,苔薄白润,脉细滑略弦。

辨证:血崩。

肾阴未固,阴虚内热。

治则:滋养肝肾,固气摄血。

处方:党参18g 白术15g 岗稔根30g 地稔根30g 制首乌30g 干地黄18g 桑寄生15g 续断15g 煅牡蛎24g 甘草9g 蒲黄炭9g2剂,每日1剂。

并嘱用艾卷悬灸隐白穴(双)及大敦穴(双),交替选用,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 1 -二诊:3月3日。

药后经量已减少大半,精神明显好转,但仍有腹部隐痛,睡后多汗,口干。

舌淡红,舌尖稍赤,苔薄白,脉细滑略数。

仍遵前法,佐以祛瘀止血。

处方:岗稔根30g 地稔根30g 党参18g 黄芪15g白术18g 制首乌30g 益母草15g 血余炭9g 桑寄生15g5剂,每日1剂。

服药后月经于3月8日完全干净,以后用滋养肝肾兼以补气为主法,月经期则仍加入岗稔根、地稔根,经量多时则加入蒲黄炭、血余炭、紫珠草等。

经过3个月的调治,月经已恢复正常,观察1年,已无复发。

按语本例为初潮不久的少女,经色鲜红,并自觉有烦热感及口干,似有血热之象,但因大量出血,热随血泄,阴随血耗,故服凉血止血药而出血反多。

仍当以补虚为主,但必须补而不燥,并以养阴涩血。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391-392,罗元恺医案。

,1914年生。

广东省南海县人。

中医教授,1935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留在附属中医院当医生,1939年起在该校当教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2例

呆, 大便稀 薄 , 脉细弱无力等 。 治疗 : 益气摄血 , 方用归脾汤加
减 。方 药组成 : 黄芪 3 g党参 2 g 白芍 1g 当归 2 g 云苓 0、 0、 5、 0、 3g 阿 胶 1g 海 螵 蛸 1g 茜 草 3 g 生 龙 牡 3g 炙 甘 草 0、 0、 5、 0、 0、 1g 瘀者加益母草 , 0, 心慌失眠者加炒枣仁、 远志。 21 肝 肾阴虚 症见阴道淋 漓流血不净 , .. 2 量时多时少 , 血色 深红 , 质稠 , 伴头晕耳 鸣 , 心烦热 , 五 心悸失 眠 , 膝酸软 , 腰 脉
2 西 医 治疗 . 3
青春期病人 以止血 , 调整周期 , 促进 卵巢排卵为主 ; 围绝 经期妇女止血后以调整周期 , 减少经量 为主 。一般应用激 素 止血 ,调 整周期是治疗 中的一项过度措施 ,一般连续用药 3
个周期。
9 2例功血患者 , 年龄最小 1 , 2岁 最大 5 3岁 , 未婚 4 例 , 8
功能失调性 子宫出血简称 功血 , 中医称之 ” 崩漏 ”为妇 , 科常见病 。对功血患者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经 疗效满意 , 现将 9 2例病人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
1J 资料 临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者加仙灵脾 、 鹿角胶 等 ; 腹痛者加木香 、 姜炭 、 元胡等 ; 腰痛者 加杜仲 、 川断 、 桑寄生 。
加减 , 方药 组成 : 山萸 肉 2g 女贞子 3 g 山药 3 g 枸杞 子 0、 0、 0、 2 g 当归 2g 五 灵脂 2 g川 芎 1g 元 胡 1g 黄 芪 3 g 陈 0、 0、 0、 0、 5、 0、 皮 1g 沙 苑 子 2 g 栀 子 1g 炮 姜 Jg 没 药 1 g 海 螵 蛸 5、 0、 0、 O、 5、

崩漏

崩漏

崩漏崩漏(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二版(主编:张玉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

(1)病史:注意患者的年龄及月经史,尤须询问以往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有无异常,有无崩漏史,有无口服避孕药或其他激素,有无宫内节育器及输卵管结扎术史等。

此外,还要询问有无内科出血病史。

(2)症状:月经周期紊乱,行经时间超过半月以上,甚至持续数月不止。

也有月经停闭数月后突然暴下不止或淋漓下血不断。

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3)检查:①妇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②辅助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尿妊娠试验,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HCG,凝血功能,妇科盆腔超声,基础体温测定,阴道镜,宫腔镜,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活检,MRI等等,针对病情需要选择性使用。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六版(主编:乐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无排卵性功血①病史:详细了解异常子宫出血的类型、发病时间、病程经过史,询问出血前有无停经史以及以往治疗经过。

并详细询问月经史,孕产史,有无精神创伤史,有无生殖器炎症及肿瘤病史,有无使用避孕药、宫内节育器或输卵管结扎术史,有无与出血相关的疾病,如肝病、血液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

②症状体征: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时多时少,经期延长,甚至大量出血;以及先有短期停闭然后发生子宫出血。

长期出血量多者可伴有贫血,急性大量出血可致休克,已婚妇女可致不孕。

③检查:A.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出血期间可见子宫略胀软。

B.辅助检查。

(2)慢性盆腔炎①病史:有(或无)急性盆腔炎史等。

②症状体征:下腹部痛及腰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不孕,异位妊娠。

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等。

日久或有体质虚弱、精神压力大等,常合并神经衰弱。

子宫常呈后倾后屈位(正常子宫常呈前倾前屈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或输卵管增粗压痛;或触及囊性包块;或子宫旁片状增厚压痛等。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1)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1)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清热止血汤【来源】王云铭,《名医秘方汇萃》【组成】生地30克,黄芩、丹皮各9克,地骨皮15克,地榆、棕榈炭各30克,阿胶15克(烊化兑入),甘草9克。

【用法】①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

首煎武火(温度较高),煮沸后文火(温度较低),煎20~25分钟,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钟,煎好后两煎药液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温服各1次。

②1日1剂,连服5~10剂为1疗程,待下次月经来潮时,原方如法再服1疗程。

【功用】清热止血。

【方解】方中生地、地骨皮清热养阴、使热去而不伤津;黄芩、地榆、丹皮清热凉血;阿胶补血止血;棕榈炭收敛止血。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之功。

【主治】崩漏(血热型)。

症见阴道骤然下血甚多,血色鲜红,烦热口渴,睡眠欠佳,面色潮红,腰酸,心慌气短,倦怠乏力,舌红苔黄,脉象数大。

【加减】如症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证,则为肝经火炽。

治宜平肝清热,佐以止血,宜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益母草、炒蒲黄、血余炭,以止血、活血调经。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显著,一般服5~10剂可愈。

祛瘀止崩汤【来源】周鸣岐,《名医秘方汇萃》【组成】柴胡10克,赤芍12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红花、桔梗各10克,牛膝、香附各12克,阿胶10克,栀子12克,丹皮10克,黄芩15克,甘草8克,鲜藕节3块为引。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饭前、晚饭后各温服1次。

其中阿胶烊化兑入。

【功用】活血逐瘀,凉血止崩。

【方解】崩漏即崩中漏下,指在非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

崩漏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不外乎肝不藏血,血热妄行,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肾虚亏损,冲任失调等。

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五首 更年期子宫内膜过厚型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五首 更年期子宫内膜过厚型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五首1.功血平【处方组成】黄芪、当归、生地、丹皮、红鸡冠花、益母草、旱莲草、地榆炭、川续断、牡蛎、菟丝子、仙鹤草、花蕊石、三七、阿胶各适量。

【治疗方法】制成口服液,每次服250ml,每毫升含生药0.9g。

漏证者250ml,每日1次;崩证者每次服250ml,每日2次,3个经期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益气补肾固冲,滋阴养血,收敛镇摄止崩。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临床运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76例,年龄12~53岁,平均35.15±8.96岁;病程10天~2年,平均0.5年;其中排卵性功血55例,无排卵性功血21例,漏证69例,崩证7例。

结果:痊愈63例(82.89%),好转9例(11.84%),无效4例(5.26%),总有效率为94.74%。

【经验体会】功血属中医崩漏范畴,本病成因不外虚、热、瘀。

虚者责之脾肾,热者肝郁化火或阴虚生热,瘀者多系瘀阻胞宫。

功血平口服液具有补虚清热、化瘀的功效,从处方组成来分析,方中以滋肾补肾,养血收敛止崩为主,其重点是补先天为根本,尤其以滋阴养血止崩为偏重。

因此,本方所治患者病因应为肾虚,虚火扰乱胞宫所致,对止血、缩短经期、恢复月经周期有明显作用。

方中黄芪、当归、阿胶益气生血,使气旺血充;当归伍益母草、三七参养血活血、祛瘀生新,行而不聚;生地、丹皮、红鸡冠花凉血化瘀,使虚火得清,实火得泻,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旱莲草补肾阳而止血;佐牡蛎、地榆炭、仙鹤草可增其止血之功;川断、菟丝子合黄芪补脾肾、固冲任。

该方塞流澄源并举,固本清热并用。

另外方中生地、丹皮、旱莲草、阿胶、川续断、菟丝子、仙鹤草、当归等药补肾气,滋肾阴,又能养血以制血;配以花蕊石、牡蛎、地榆炭、红鸡冠花镇潜止崩,补敛相合,不仅能止如崩若漏之功血,还能除潮热汗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

益母草、三七可理血行血止血;用甘温之黄芪,一可补中益气升陷以摄血,又可补气以生血。

全方脾肾同补,尤以补先天为主;调节阴阳,而以滋阴为重;补敛相合,补为前提;标本兼顾,治本为根本。

中医怎么治疗女性崩漏的

中医怎么治疗女性崩漏的

中医怎么治疗女性崩漏的崩漏是指经血非时爆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而二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

本病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是因肾——天葵——胞宫生殖轴的严重紊乱,引起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可导致不孕症。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生殖器炎症和某些生殖器肿瘤引起的不规则阴道出血,也可参照本病辩证治疗。

【病因病机】本病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引起冲任损伤的常见原因有肾阴虚、肾阳虚、脾虚、血热和血瘀。

中医学认为,胞宫生理是亦藏亦泄,藏泄有时。

肝郁气滞,热灼津液,外感寒邪。

久居湿地,寒凝经脉,出血日久,离经之血瘀阻胞宫,气虚运血无力,手术损伤胞宫,胞脉,刮宫不净,瘀血残留等原因,都可引起冲人气血失调,胞脉瘀阻,恶血不祛,新血难以归经,子宫藏泄失度导致崩漏。

正如唐容用《血证论》所云:“女子胞中之血,每月一换,除旧生新。

旧血即瘀血,此血不祛,便阻化机。

”本病的主要病机是瘀阻冲任,血不归经。

瘀血导致出血,出血加重瘀血,血瘀既是崩漏的致病因素,又是各证型的共同病理产物。

一、西医诊断要点1、病史:注意患者的年龄及月经史,尤须询问以往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有无异常,有无崩漏史,询问有无精神创伤史、孕产史,生殖器炎症和生殖器肿瘤病史,有无使用避孕药物、宫内节育器及输卵管结扎术史。

有无口服避孕药或其它激素,还应询问有无内科出血病史。

2、症状: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长短不定,优势持续行经时间超过半个月以上,甚或数月难净;血量时多时少,出血常发生在短期停经之后,或伴白带增多、不孕、癓瘕等证候。

亦有停闭数月又突然爆发不止或淋漓不尽;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3、妇科检查:应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如发现子宫颈息肉、子宫肌瘤应按该病论治。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发生;生殖器炎症者,可见炎症体征;妇科肿瘤者,可有子宫体增大,质硬或形态的改变,或附件有囊性或实性包块。

崩漏

崩漏

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门诊患者。

一、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ICD编码:N93.8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罗元恺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医妇科学》第六版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郑怀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第三版。

2、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常见证候:肾阴虚、肾阳虚、脾虚证、血瘀证、实热证、虚热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3个月经周期。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使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生殖器官炎症等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失调患者,以及宫内节育器引起者,不进入本路径。

4、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1)妇科检查。

(2)妇科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基础体温测定、内分泌检测、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宫腔镜检查、血常规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肾阴虚:滋水益肾,止血调经。

(2)肾阳虚:温肾固冲,止血调经。

(3)脾虚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

月经崩漏的中医治疗体会

月经崩漏的中医治疗体会

月经崩漏的中医治疗体会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这一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笔者跟师期间,收集临床验案,总结以清宫阿胶膏治疗功血,取得满意疗效,现细述如下。

1病因病机本病属中医学的“崩漏”范畴,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

正如《济生方》说:“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

《素问·阴阳别论》日:“阴虚阳搏谓之崩。

”故本病主要病机为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阴阳失去平衡,使子宫藏泻失常,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其本质就是气血失常的病变。

《薛氏医案》说:“崩之为患,或因脾胃虚损,不能摄血归经。

”《金匮要略》说:“妇人宿有徵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所以下血不止,其徵不去故也。

”,《内经》谓“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故其常见病因可归纳为气虚、血虚、血热、血瘀等,且常常相兼并存,呈虚实错杂之证。

2方药组成清宫阿胶膏组成为:阿胶15g、炒党参15g、红枣肉15g、牛肝粉15g、鹿衔草20g、乌贼骨15g、茜草炭6 炒白芍10g、龙骨30g(先煎)、炒丹皮lOg、阿胶珠10g、三七粉3g(吞)、炙草5g。

如患者平素月经提前、量多、色鲜红质稠,兼有烦躁易怒,或面红便结,舌红苔白微黄,脉弦数而大,其证多以血热为主,应当以清为主,加用桑叶、荷叶、紫草根、玄参炭等;若经行量多色淡、淋漓难净,形体憔悴,面色不华,食少便溏,或见浮肿,头晕目眩,倦怠乏力,二阴重,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以虚为主,应当以补为要,可加升麻炭、白术、松花炭、禹余粮等;或有患者阴道出血时多时少,色紫夹块,块下痛减,常伴紫癜,舌边瘀紫,脉弦或弦数,此多为血瘀所致,药加用血竭、制军、马齿苋、血余炭、川芎等。

崩漏的中医治疗

崩漏的中医治疗
崩漏的中医治疗
目旳要求
了解崩漏旳历史沿革 熟悉崩漏旳病因病机及其转归 掌握崩漏旳定义、诊疗与鉴别诊疗 掌握崩漏旳应急处理和辨证论治,以及
治崩三法旳灵活利用
定义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 或淋漓不尽,前者为“崩中”, 后者为“漏下”。
出血量多,来势汹涌——崩 出血量少,淋漓日久——漏
机理一致,相互转化.
西药或手术止血
澄源----求因治本.出血势缓者,辨证 治疗. 复旧----调经善后.调理肾肝脾,恢复 正常周期.
一 脾虚
妇科证候: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日久不尽,
血色淡,质清稀;
全身证候:脾虚证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方药: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
人参 黄芪 白术 熟地 当归 黑姜
下候” <丹溪心法附余>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傅青主女科>“止崩之药不可独用,必须于补
阴之中行止崩之法”
病因病机 冲任不固,不能约制经血
血血脾肾 瘀热虚虚
少禀不足 房事不节
心肾不交\水不涵木 肾气亏虚
封藏失职
冲 任
,
孕产频多 中年体衰 大病久病
忧思过分 饮食生冷 劳倦所伤
肾虚---- 命门火衰
(二)实热
妇科证候 :经来无期,经血忽然暴崩如注, 或淋漓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
全身证候:实执证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清热固经汤《简要中医妇科学》
黄芩 焦栀子 生地 地骨皮 地榆
生藕节 阿胶 陈棕炭 龟板 牡蛎
生甘草
四 血瘀
妇科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 时止,或淋漓不断,或停闭数月又忽然崩中,
2 仅限于月经病 <景岳> “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2)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2)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育阴止崩汤【来源】韩百灵,《百灵妇科》【组成】熟地、山萸肉、杜仲各20克,海螵蛸、白芍、牡蛎各25克,川断、桑寄生各20克,阿胶15克,蒲黄炭20克,炒地榆50克,生山药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育阴潜阳、固冲止血。

【方解】方中熟地、山萸肉、桑寄生、杜仲、川断滋补肝肾;白芍敛阴和营;山药健脾补肾;阿胶养阴止血;海螵蛸、牡蛎固涩止崩;蒲黄炭、炒地榆祛瘀止血。

诸药配伍为用,标本兼顾,共奏育阴潜阳、固冲止血之功。

【主治】崩漏(青春期功血)、证属肝肾阴虚者。

【加减】流血过多者,加棕炭、侧柏叶各20克;气虚下陷者,加升麻15克,黄芪25克;烦热者,加麦冬、地骨皮各15克;烦热较甚者,加盐黄柏、知母各15克;不出血时,减原方中蒲黄炭、炒地榆,加何首乌20克,龟板25克,久服为宜。

【疗效】黑龙江省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冯忠医师验证治疗100例,用本方随证加减(如血热加丹皮、地骨皮、知母;气滞加栀子、香附、枳壳;血瘀加桃仁、红花、赤芍,去白芍、地榆炭;血量过多,加茅根等),结果痊愈8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

【附记】笔者临床观察:本方不仅用治青春期功血(肝肾阴虚)疗效好,而且对肾阴虚之更年期功血,效果亦佳。

崩漏停【来源】高玉明,《新中医》(5)1990年【组成】柴胡6克,煅龙骨、煅牡蛎、生地炭各30克,女贞子、焦白术、木贼草、墨旱莲各10克,乌贼骨、熟大黄炭各9克,贯众炭、仙鹤草各15克,田三七粉5克(吞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理肝脾、益肾固冲。

【方解】本方是从吾师韩鸣谦老中医的“崩漏黑散”化裁而来。

功血一证,大抵青春期多由肾气未充、肾精未实、封藏失固所致;生育期多由肝脾失调,房室孕育又直接与肾有关。

故在调理肝脾之中、兼以治肾;更年期多由肾气衰退、精血日亏,故治则本乎“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

故方中用柴胡疏肝调气,配煅龙骨、牡蛎安神宁志、又能敛血;熟大黄炭一味而兼止血、消瘀、凝血三功、与生地炭一处,又取其质凉血宁血之效,使血静而不妄;女贞子、墨旱莲滋肝肾之阴;焦白术、乌贼骨统摄而补脾。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体会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体会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体会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之一,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

属中医“崩漏”、“经间期出血”、“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范畴。

以子宫出血持续不断,或反复发作为主证,来势急、出血量多为崩。

来势缓、出血量少为漏。

笔者于近年内用中医治疗3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青春期5例,年龄18~22岁,中年期14例,年龄35~45岁,更年期11例。

年龄46~55岁。

病程在半年以上者14例,半年以内者3例,2~3年者13例。

1.2 辨证分型本病是以月经周期提前为主证,因此辨别月经的量、色、质及伴随症是辨证治疗的关键。

经色鲜红或紫红,质稠,量多者多为实热;经色鲜红,质稠,排出不畅者多为肝热;经色红,质稠,量少者多为阴虚,经色淡,质稀,量多者多为气虚;经色黯淡,质稀,量少者多为肾虚;经色黯,有块者多为血瘀。

伴见症以面红口干欲冷饮,脉洪大为主者,多属实热;胸胁胀痛,心烦易怒,脉弦数者,多属肝热;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脉细数者,多属阴虚,纳差倦怠,神疲乏力,脉细无力者,多属肾虚;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痛减,脉弦者,多属血瘀。

1.2.1 血热型10例: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

血色深红,伴有心烦易怒,怕热喜冷.口干、尿赤、苔黄、质红、脉弦数。

1.2.2 血瘀型8例,经血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量多,色黑有瘀块,少腹拒按,舌边有紫斑点.脉弦涩。

1.2.3 脾虚型8例,经血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畏寒喜暖,纳差便溏,身体倦怠,面色黄白,舌嫩苔白,脉细无力。

1.2.4 肾虚型4例,经血淋漓不断,色红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微无力或细数。

2 治疗方药2.1 基础方:旱莲草30g、乌梅炭15g、血余炭10g、地榆炭15g、太子参30g、黄芪30g、三七6g研粉沫,每日早、晚二次冲服。

每次6g。

2.2 临床随证加减2.2.1 血热型若阴道出血,量多势急,色鲜红或紫红,质黏稠,有味,伴见口渴欲饮,大便数日未排,舌红,脉滑数或弦数者,治以清热凉血,固涩止血,选用犀角粉(分冲),生地,丹皮,大黄(后下),侧柏炭,西洋参(另煎)。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

2010年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一、概述: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两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妇科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

2、西医诊断标准:(西医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月经异常:表现形式有月经过多、月经频发、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频多。

(2)身体虚弱:头晕、乏力、易疲倦、心慌、气短、浮肿、食欲下降、失眠等。

(3)体征:病程短或仅少量淋漓出血者,可无特殊体征,失血过多者可见贫血貌,部分患者可有乳房及外生殖器发育欠佳,或外阴及肛周多毛,甚至呈男性分布。

(4)辅助检查:通过血常规、B超、子宫内膜活检等排出其他器质性病变。

(二)证候诊断:1.肾虚型:主症: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暗,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病位:冲任;病性:虚实夹杂。

2.血热型主证: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心烦不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病位:冲任;病性:实证。

三、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肾虚证治法: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方药:大补元煎加补骨脂、仙鹤草、艾叶炭。

党参15g 熟地15g 山茱萸8g 山药15g当归10g 枸杞9g 炙甘草5g 杜仲15g补骨脂8g 仙鹤草10g 艾叶炭15g2.血热证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清热固经汤加减黄芪30g 生地15g 丹皮8g 白芍8g侧柏叶30g 贯众炭15g 艾叶炭10g 海螵蛸15g仙鹤草20g 茜草炭15g 炒栀子15g 炒黄柏15g三七粉3g(冲服)炙甘草3g 续断15g(二)辨证使用中成药:1.肾虚证:选用宫血宁胶囊2粒,日三次。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也被称之为功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出现失调而导致的子宫出现异常出血。

按照卵巢是否排卵可以分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子宫出现不规则出血等,处于青春期、育龄期和绝经期的女性容易患有该疾病。

平时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服用紧急避孕药类的激素药物,这些潜在的因素都可能会造成体内的激素水平波动异常,引起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对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表现出的症状有月经周期不规律、持续时间长、周期性出血。

而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月经频发或者经期长达10天以上,出血量多。

因此,如果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不规律、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并做尿检、超声检查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可以治疗痊愈的,治疗侧重点要按照患者的年龄段来决定。

青春期的少女主要以调整月经周期为目的;生育期的妇女主要以止血、促排卵为目的;而绝经期妇女主要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出现癌变为主。

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对于极少数药物治疗无效果的、患者自身不愿意使用药物治疗的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内膜切除术等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药物治疗有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西药包括孕激素、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等。

中医治疗往往按照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对症治疗。

通常情况下,临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办法,即采用西医药物进行快速止血,再用中医疗法慢慢调理,不仅能体现很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帮助患者从根本上减少病痛。

在中医治疗里,功血属于“崩漏”范畴,是由于冲任损伤导致的。

可以选用:太子参、熟地、艾叶、当归、茜草、旱莲草、阿胶、仙鹤草、益母草一方,用水煎服,根据患者的状态增减药量。

此外配合西药治疗,使用复方乙酸孕酮2毫升、苯甲酸雌二醇2毫升对未婚患者进行肌肉注射,6小时后可发挥止血效果。

崩漏中医论治

崩漏中医论治
第三节 崩漏
概述
定义: 指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 等导致冲任损伤,不能约制经 血,使经血非时而至,或暴下 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 中,后者称漏下,二者常交替 出现,且病机相同,概称为 “崩漏”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功能失调性
x 子宫出血,排除炎症、肿瘤、 出血性妊娠。
病因病机
辩证施护
1、肾阳虚 • 经来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
茶叶 5.稳定情绪+宣教
辩证施护
2、肾阴虚 • 经乱无期,出血淋漓不尽或量多,
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 酸软,或心烦,舌质偏红,苔少, 脉细数。 • 滋水益阴,止血调经 • 左归丸合二至丸
施护要点:
1.居室适宜 2.中药宜温凉服,饮食—滋阴之品(
甲鱼、山药、银耳、梨汁等) 3.温水泡脚+涌泉穴位按摩 4.睡前1h—牛奶或红枣桂圆莲子粥
施护要点:
1.观察面色、神态、血压、出汗、心 率等情况
2.宜卧床休息、保暖 3.促进食欲,营养支持,增强体质,
抵御感染
辩证施护
5、血瘀 • 经血非时而下,或淋漓不断,或暴
下不止,或停经数月突发崩中漏下, 漏与崩中交替出现,反复发作,血 色紫暗有块,小腹或胀痛或刺痛拒 按,血块排出后腹痛可缓解,舌质 紫暗或有瘀点,脉涩或沉弦有力 •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 逐瘀止崩汤
施护要点:
1.观察出血及分泌物,预防感染 2.居室适宜,卧床休息 3.清淡饮食:性凉止血之品(如鲜藕
、木耳、莲子汤等) 4.调节情志
辩证施护
4、脾虚 • 经血非时而至,崩中继而淋沥,血
色淡而质薄,气短神疲,面色晄白, 或面浮肢肿,手足不温,或饮食不 佳,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或沉弱 • 补气摄血,养血调经 • 固本止崩汤

崩漏中医诊疗规范1

崩漏中医诊疗规范1

---------------------------------------------------------------最新资料推荐------------------------------------------------------崩漏中医诊疗规范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一、诊断 1. 病史注意患者年龄及月经史,尤须询问以往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有无异常,有无崩漏史,有无口服避孕药或其他激素,有无宫内节育器及输卵管结扎术史等。

此外,还要询问有无内科出血病史。

2. 临床表现月经周期紊乱,行经时间超过半个月以上,甚数月断续不休;有停闭数月又突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3. 检查(1)妇科检查: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2)辅助检查:主要是排除生殖器肿瘤、炎症或全身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的阴道出血,可根据病情需要选做B 超、MRI\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基础体温测定等。

二、中医治疗㈠辩证论治:1. 脾虚证【证侯】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日久淋漓不尽,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弱。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方药:1 / 5固本止崩汤人参 15g 黄芪 15g 白术 12g 熟地黄 12g 当归 9g 黑姜10g 2. 肾虚证(1)肾气虚证【证侯】多见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出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急如崩,或淋漓日久不尽,或由崩而漏,由漏而崩反复发作,色淡红或淡黯,质清晰;面色晦暗,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方药: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

熟地黄 15g 肉苁蓉 10g 覆盆子 10g 当归 9g 枸杞子 12g 桑寄生 10g 菟丝子 12g 艾叶 10g (2)肾阳虚证【证侯】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或停经数月后有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淡黯质稀;面色晦暗,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眼眶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

该病包括了中医的“崩漏”、“经间期出血”、“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疾病。

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延长。

经量增多,甚至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止。

现对2009年~2010年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中医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010年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均为本院患者。

年龄最大43岁,最小16岁,其中16~30岁者占68%;已婚88例,未婚12例;病程2~24个月;就诊时阴道出血持续时间:7~21 d者62例,21~30 d者24例,31~40 d者14例。

血红蛋白(Hb)(96.36±21.47) g/ L,红细胞(RBC)(3.21±0.87)×1012/L。

排除疾病:生殖器肿瘤、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全身出血性疾病。

1.2中医辩证①气阴两虚型,44例,证见经血淋漓不止,血色淡,质清无血块,精神疲乏,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动则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

②气滞血瘀型:30例。

证见经血淋漓不断,血色紫红,有瘀块,小腹痉痛,块下痛减,乳房胀痛,心烦易怒,舌紫暗或尖边有瘀点。

③脾虚型26例,证见经血淋漓不止,疲乏少力,面目浮肿,不思饮食,舌边有齿痕。

1.3治疗①气阴两虚型:益气养血,固冲止血。

方药: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加味。

党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炮姜,阿胶(烊化),何首乌,山茱萸,仙鹤草。

若兼纳差,大便溏泻明显者,加山药,莲子肉,砂仁以健脾开胃,利湿止泻。

②气滞血瘀型:舒肝理气,化瘀止血。

方药:开郁四物汤(《叶天士女科》)加减。

当归,生白芍,熟地,川芎,制香附,延胡索,炒蒲黄,炒五灵脂,三七粉(分冲)。

若兼心烦易怒,性情急躁者,加郁金、丹皮以清泻肝热,行气活血散瘀。

③脾虚型:补气健脾,升阳止血。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崩漏,又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月经周期外出现非生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在中医学中,崩漏属于“妇科病”范畴,常见的症状包括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中医认为,崩漏的发病与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虚热内生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治疗崩漏时,常采用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以达到止血和调理脾肾的效果。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是中医治疗崩漏的经典方剂之一,具有明显的止血和调理脾肾的功效。

固冲汤是由《金匮要略》中的方剂演化而来,主治崩漏、带下等症状。

此方药使用较为广泛,对于脾肾亏虚型崩漏有一定的疗效。

加入清热解毒药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清热解毒,有助于消炎和调理气血。

在中医理论中,脾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肾主藏精,两者共同调节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和排泄功能。

如果脾肾功能失调,就会导致气血不足,虚热内生,进而引起崩漏等症状。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就是通过调理脾肾,补益气血,以及清热解毒,从而达到止血的疗效。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治疗原则是“温补土火,扶正固涩”,即通过温补脾肾,扶正固涩,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在此方药中,固冲汤的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地黄、白术、炮甲、元参等,这些药材具有温补脾肾的作用,可以调理气血,补益元气。

而清热解毒药通常包括黄芩、连翘、板蓝根等,这些药材可以清热解毒,有助于消炎。

通过这些药物的配合,可以达到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目的。

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具体应用1. 中药煎煮将固冲汤加清热解毒药的药材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放入水中煎煮。

通常情况下,煎煮的浓度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浓度较高,有助于药效的发挥。

2. 药物服用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服用制好的中药汤剂。

一般情况下,每日3次,每次服用50-100毫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调理饮食治疗期间,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理。

月经崩漏的中医治疗方法

月经崩漏的中医治疗方法

月经崩漏的中医治疗方法中西医诊治崩漏(功血症)各有特色,临床上常结合使用。

论病名,中医以症状形态善名。

《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

盖乱则或前或后,漏则不时妄行”。

《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云:“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

“忽然暴下,谓之崩中。

”西医将病的性质与症状合名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论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别论》云:“阴虚阳博谓之崩”。

李东垣释云:“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女科辑要笺正·血崩》云:“崩中一证,因火者多,因寒者少,然即使是火亦是虚火,非实火可比”。

后世医家所论,多认同肾虚是致此病之本。

现代名医罗元恺云:“崩漏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有虚有实,或虚实杂见,但以虚证为多”。

“血崩一证,不论夹热、夹瘀,总以冲任不固、气不摄血为主要病机。

”“漏下一证,则往往是肝肾阴虚,相火内动而致,或夹瘀滞,或兼湿热。

”上述所论,亦切本组病例之实际。

论诊断,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结合前述仪器检查检验,即可确诊,且能区别胎漏、异位妊娠、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瘤等病症。

本组病例均经鉴别确诊为崩漏(功血症)。

论治疗,我国明代方药治疗崩漏即有“塞流、澄源、复旧”的三步治法,现代中医多用两步法,即先固经止血,后补肾调周。

西医也是先止血,后调月经周期。

可见中西医治疗本病的基本理法相同。

本组病例诊治体会:一是抓住标本缓急,暴则止血,漏则调摄。

二是分清主兼证,巧使坐底方,精用止血药。

清宫阿胶膏为补血活血之品,可达温经升举、固阴和阳、补血止血之功。

中西医结合,区分病证,提高疗效。

即注重对有崩漏症状而实为瘢瘕病者,治法方药有异,转归与崩漏亦不尽同。

笔者临床经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愈、子宫粘膜下肌瘤可缩小或消失、子宫腺肌瘤可减轻症状而未愈。

本组病例全部治愈,部分病例主用中药,部分病例中西药结合,治疗典型病例可略见一斑,均疗效较满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的中医治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指不在月经行经期间,阴道不规则出血,又称功能不良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由于青春期或更年期各种原因导致雌激素水平发生较大波动,而发生无排卵型子宫出血;或者青春期黄体不健或萎缩不全,导致有排卵型子宫出血。

临床表现为阴道突然暴崩出血,来势急,血量多,或者阴道淋漓下血不止,其势缓,血量少。

这两种情况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交替出现,且因果相关,导致疾病缠绵难愈,成为妇科难治之症。

临床上月经经期延长两周以上,也属功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中医“崩漏”范畴。

大下不止谓之“崩”,点滴而出谓之“漏”。

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以肾虚失藏为主,肾气不足,封藏失司,冲任失固失其制约。

或肾阴亏损,阴虚失守,虚火妄动而出血。

其次是脾虚气陷,统摄无权,冲任失固,精血失其制约。

再次是血热内炽,扰动血海,迫血妄行,冲任失约。

此外,瘀血阻于冲任,亦使血不归经而致崩漏。

总之,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病本在肾,位在冲任,变化在气血,表现为子宫血非时而下,故常气血同病,多脏受累,虚中夹实,热多寒少,因果相干,其势反复,日久均可转化为气血亏虚,或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

所以在临床上如果出现了崩漏症状,不要怀侥幸心理,要抓紧时间到医院检查治疗,这样才能缩短疗程,不至于累及它脏而产生诸多不良后果。

对于崩漏的治疗,要灵活的运用“塞流、澄源、复旧”的方法,或塞流与澄源同用,或澄源与复旧并举。

不宜拘泥于古人初、中、末步骤的划分。

塞流,既止血,虽然是“急则治其标”,但它是治疗崩漏的第一关。

叶天士有云:“留得一分自家之血,即减少一分上升之火。

”但止血并非一味固涩,需根据症情的寒热虚实,或温或清,或补或涩,并宜注意虚实之兼夹,寒热之错杂,而权衡治法方药。

(1)清而止之,用于崩漏的热证。

症见出血量多,血色鲜红。

崩漏的热症常与肝肾阴虚,相火偏亢,扰动血海有关。

治宜用清滋之品,如牡丹皮、生地、白薇、地榆、之类。

至于苦寒降泻之品如黄连、黄
柏、栀子等宜慎用,以免苦寒伤阴。

(2)温而止之,用于崩漏属于虚寒者。

症见出血量少,色淡,伴小腹冷痛。

用药不宜辛滑燥热之品,而拟用鹿角胶、巴戟天、狗脊、菟丝子、以及参、芪等温阳益气、水中补火为当。

若寒较甚者,可酌加吴茱萸、炮姜、乌药、香附等温经理气止血。

(3)补而止之,用于崩漏属肝肾脾胃三阴三阳气血失调,功能衰弱,冲任亏损的证候。

临床表现为经血不时而下,淋漓不尽,伴乏力、多梦、纳差等症。

一般以肝肾两虚或脾肾两虚为多见。

肝肾两虚治以滋补肝肾,调和阴阳为主,药如女贞子、旱莲草、寄生、杜仲等。

在脾肾两虚型中,不是确有中气下陷、清阳不举的证候,一般不宜用升麻、柴胡之类,以免摇其根株,动其浮阳,以速其祸。

(4)泻而止之,用于崩漏气滞血瘀者.临症见胸腹胀痛,血色深黑有血块.治宜活血化瘀,通因通用.常用赤芍、茜草、乳没、三棱、莪术、三七等。

在其他症型的出血期,也应适当用些活血化瘀之品,以达化瘀生新之功。

否则,补不兼行则滞,涩不兼通则瘀,清不兼行则凝。

对于崩漏的辩证,要注意审其有无腹胀、腹痛以及胀、痛的性状,还须观察血色的深浅、血质的稠稀及有无血块等。

并参和舌脉和全身症状,以辨别寒热虚实。

辩证分型主要是为了便于治疗,但不能为类型所限制,因为临床上有时很难截然分开,常兼而有之,交错出现,而且各型之间又可相互转化,所以不能机械的看待分型,要灵活的遣方用药。

诊断上,应该采取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方法。

引起崩漏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必须作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再辩证分型。

例如,西医诊断为子宫肿瘤,中医辨证属气血虚弱,治疗上除了补养气血以固本,又当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以消Y积,从而提高疗效。

崩漏的善后调理,应重视肝肾脾胃,特别是脾肾两脏的作用。

因肾为先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根;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为调解血流之动力,三脏功能调和,不仅气血充沛且运行调畅。

所以,临床根据具体情况,或脾肾并补,或肝肾两滋。

平素在生活饮食方面,也要注意调理。

做到饮食起居有规律,并保持心情舒畅。

饮食上适量食用红豆、红枣、桂圆、花生、黑豆、黑米、黑芝麻等补血益肾的食物,以保证肾气肝血的充盈而不易引发崩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