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投融资相关研究述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2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Dec.2012第29卷第12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29
No.12
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投融资相关研究述评
刘旺霞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205)
摘
要:文化产业有集群化趋势,但集群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内外部条件和环境。政府以及投融资在促进
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运用分类归纳法、比较分析法对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得出,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某一城市或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缺乏一个相对完善的文化产业集群理论框架,更缺乏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视角的研究及将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文化产业集群投融资以及实践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的研究。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条件;投融资收稿日期:2012-10-09
中图分类号:F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2-0070-04基金项目:2012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20123102);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文化产业经济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旺霞(1975-),女,湖北崇阳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湖北文化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
化产业经济与金融。
一、文化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Allen J.Scott 对文化产业集群研究较早也较为深入。Scott 描述了工艺品、
时尚和文化产品产业的一般功能特色并分析了这些产业形成密集的当地城市群的
趋势。这些群不仅是经济活动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是具有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定文化和社会身份的地方。且描述了洛杉矶在二战后几十年间文化产业的增长并确认了两个主要的行业群:第一个行业群,特别是
以娱乐行业为典型,
通过其保持高水平的技能、创新与产品质量的能力已经上升到了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第
二个行业群,特别是以家具和饰品行业为典型,已处于停滞或下降,并趋向于追求以成本削减为标志的竞争策略。然后一系列的政策问题得以处理:一是重新调整这些已在竞争中落后的部门;二是在长期整体上保持文化产业的动态、协同素质
[1]
。在此,Scott 强调了
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趋势与重要意义,并且以洛杉矶
为例进行了证明。Scott 认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是专门生产文化产品,
即具有高层次审美内容的商品和服务。这类经济活动特别地、越来越多地与许多散布在全球的大城市相关联,这是以各种文化产业的形成及聚集倾向与特定地方特征的探索有关为基础的
[2]
。他分析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大城市
相关以及文化产业的形成与聚集倾向等,对我们具有借鉴与启发意义,但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等分析不够。Scott 认为文化产业具有地理上的集聚倾向,文化企业的交往及当地条件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来说具
有重要意义与作用,认为基于文化产业的当地生产群的成长和传播正在对文化的一致性以及大大得以增加
的差异性起领导作用[3]
。可见,
Scott 认为文化产业有一种集群化的倾向与趋势,并认为集群的形成需要具
备一定的条件,但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等方面缺乏具体的研究。
Forida 认为传统的产业集群强调技术、管理的创新,
文化产业集群强调文化创意,两者有本质区别[4]
。
指出了文化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具有本质的不同。Andy C.Pratt 认为,文化生产和消费有一种集群化趋势。从生产链角度来看,集群不是单独的而是存
在多种生产链[5]
。强调了文化产业的集群化趋势并存在多种生产链。G.Galina 与P.Cheshire 通过计算欧洲各国大都市文化产业的区位商得出欧洲各国文化产业有集聚趋势,并认为文化产业公司间的地理接近是受外部经济的驱动,如劳动市场的互动、外部供应商及时供应、顾客的互动及集体学习和创新等,且集群成
立后会产生积累效应[6]
。认为欧洲各国文化产业有集群化趋势,并指出集群形成的意义以及与外部经济
驱动之间的关系,对我们颇具启发,但对其具体形成机
·
07·
理等方面未进行深入分析。Nachum与Keeble通过研究伦敦中心区的媒体集群发现,媒体集群创新和活力的主要源泉是地方集群学习过程,集群内组织通过知识共享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7]。Harald Bathelt则通过分析德国莱比锡文化产业得出,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分析不能仅仅集中在对内部关系的考察,还要分析文化产业集群与外界的关系[8]。这些研究主要分析某一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与集群内部学习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而未对此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国内关于文化产业集群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罗佳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由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9]。陈倩倩、王缉慈以音乐产业为例讨论了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10]。刘丽、王树雄、厉无畏等对北京、湖南、上海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进行了相应研究,但都缺乏深入。余丽蓉认为,文化产业需要给予特别的分析,指出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中存在仅仅关注其形式而没有深入理解和遵循其内在生长机制等问题,应了解其特殊的内在特质,以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以引导其健康发展[11]。对涉及到的文化产业集群的生长机制,没有深入研究。
可见,上述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产业集群有相应的研究,都认为文化产业有集群趋势,且集群的形成需要具体相应的条件与环境,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研究较多且较早,但主要是对国外局部地区产业集群进行相关研究,而且都缺乏关于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方面的深入研究,更缺乏关于投融资方面的研究。
二、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方面的相关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方面,马歇尔、韦伯、佩鲁、克鲁格曼、迈克尔·波特等都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相关研究,对理解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使人们对此的认识不断加深。这些研究相对比较熟悉,本文对此不作进一步的阐述。这里主要对国内相关学者在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述评。
邹立清借鉴波特关于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钻石模型”,根据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条件及外部条件对浙江省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12]。将“钻石模型”运用于分析浙江省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谭丹分析了湖南省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条件和形成机理[13]。张振鹏、马力通过对伦敦、东京和迪斯尼公司产业集群的案例解析归纳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内生机理[14]。这些研究对我们颇具启发,但是仅仅涉及到局部区域的分析,并且缺乏关于文化产业集群与相关方面比如政府等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产业集群投融资方面的研究。欧培彬、李敏认为历史方面的原因、外部经济的作用以及政策驱动等对于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至关重要[15]。即认为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陈祝萍、黄艳麟认为,除了外部性规模经济外,竞争、创新和节约也是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3个重要机理[16]。对于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有了进一步的分析。刘蔚应用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系统分析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以及影响因素等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17]。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相对具体地分析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对我们颇具启发,但也未涉及文化产业集群与诸多方面关系的研究。
从上述文献可看出,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对某一城市或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和实证,而且关于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也不够系统、深入,尤其缺乏文化产业集群与相关方面之间关系及其投融资方面的研究。
三、文化产业集群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
刘蔚和郭萍强调集群政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需要设计系统的文化产业集群政策[18]。黄南珊、刘保昌认为,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加快推进湖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引导推动作用,着力培育文化产业集群主体[19]。也肯定了政府在文化产业集群中的作用。胡洪涛认为,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和文化创意市场的规范程度就是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作用的主要体现[20]。强调了政府政策支持的作用,对我们有借鉴与启发意义,但并未对其投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刘蔚指出,为了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人文政策、产业政策、财政税收等政策,如创造有利于产业聚集的环境和市场、建立知识产权保障体系、建立文化产业园区企业间的人文关系网络系统和创新文化氛围、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等[21]。具体分析了政府在文化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对我们有一定借鉴与启发意义,但并未对其投融资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尹利军、吴声怡认为,政府在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应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机制等促进福建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22]。强调政府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对我们颇具启发,但其对策是针对福建省提出来的,且未涉及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其与投融资之间关系方面的研究。
四、文化产业集群与投融资方面的相关研究
童泽望、郭建平认为,要形成区域性的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必须加强本地合作,吸收外部跨国公司的投资,发展多种产业发展基金等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23]。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角度研究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有一定意义,但并未研究文化产业集群的投融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