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直解3

合集下载

成唯识论直解1

成唯识论直解1

成唯识论直解1成唯识论源于佛教,是一种关于心识境界的学说。

这个学说的主要思想是关于先验认识存在的观点,即我们可以通过对心识境界的深入理解来获得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这篇文章将对成唯识论的主要思想进行简要介绍。

灵觉经验成唯识论中最核心的观点是,人类有一种基础的认识能力,被称为“灵觉经验”。

这种能力使得我们可以意识到我们的意识状态,并且能够注意到这种状态的变化。

它是所有知觉和认识的基础。

四真理成唯识论的知识体系基于四个真理,这些真理描述了我们所能知道的东西以及我们可以对它们做出的描述。

1.世间事物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

2.一切事物都有因果关系,不是随意的。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其过去和未来的因果关系决定的。

3.事物的虚妄性指的是我们对现实存在的认知,并非意味着现实不存在。

虚妄性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与实质有别,称为五蕴.4.解脱成佛是可能的,但它需要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精神上的修行,以及对自我的超越。

8识成唯识论还提出了一种关于心识的分类体系,称为8识。

它将心识分为下列八个部分:1.眼识:视觉意识。

2.耳识:听觉意识。

3.鼻识:嗅觉意识。

4.舌识:味觉意识。

5.身识:身体感觉意识。

6.意识:思考和理解意识。

7.思识:用于构建想象和宏观概念的意识。

8.识识:直接觉知自身的存在。

这些识别标志着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从基础的感觉到复杂的思考和自我意识。

8识被认为是用来描述灵觉经验的工具。

自性成唯识论还讨论了“自性”这个概念。

这指的是一些事物或现象的固有本质。

按照正理(常理)因果关系,一切事物均没有自性,但是识别器识别东西时,会因缘生起或缘分直接相应,而形成“境”与“识”的互相依赖相应的现象,即执“自性”之见,这是烦恼之首。

综上所述,成唯识论是关于如何识别世界的一种理论,它认为通过对心识境界的深入理解,可以获得关于世界本质的认识。

通过对8识的理解和对自性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并达到解脱和悟道的目的。

成唯识论白话文

成唯识论白话文

成唯识论白话文
(最新版)
目录
1.成唯识论简介
2.成唯识论的核心观点
3.成唯识论的实践与应用
正文
成唯识论,又称瑜伽行派,是印度佛教大乘佛教中一个重要的学派。

这一学派主张“万法唯识”,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心识所变现。

接下来,我们将从成唯识论的核心观点、实践与应用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一学派。

成唯识论的核心观点是“万法唯识”。

这一观点主张,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心识所变现。

也就是说,外在的世界是由内心所构建的。

这一观点与佛教的“空”观有密切的关系,都旨在揭示现象世界的虚幻性。

在成唯识论中,心识分为八种,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前五种识是指我们通过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所产生的认知,意识是我们的思维和观念,末那识是我们的潜意识,阿赖耶识则是我们的根本识,是万法唯识的根本。

成唯识论的实践与应用主要体现在瑜伽修行上。

瑜伽行派主张通过禅修等方式,实现对心识的控制和超越,从而达到解脱的境地。

瑜伽行派的修行方法有很多,包括禅修、观想、持戒、念佛等。

这些修行方法都是为了实现对心识的控制,从而摆脱外在世界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总的来说,成唯识论是一种以“万法唯识”为核心观点,以瑜伽修行为实践途径的佛教学派。

第1页共1页。

成唯识论直解

成唯识论直解

成唯识论直解成唯识论直解林国良著第一章论破我执与法执〔卷一〕【解题】《成唯识论》原著虽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但形式上不分章,而是按篇幅大致相等的原则分为十卷。

现本书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将原著分为六章。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论述破我执和法执。

破我执和法执,是佛教理论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

众生由我执和法执而流转生死、轮回六道,由破我执和法执而见道证道、成圣成佛。

而我执与法执的根源在于人们将识自体变现的相分、见分或似我似法,执着为实我实法。

本论在阐明了上述造论宗旨和对二执的总体批判后,进而对破我执和破法执分别进行论述。

我执的理论形态表现在外道(佛教外各学派)和小乘佛教中。

本论对外道和小乘的我执的虚妄性作了分析和批判;对我执的两种类别、即俱生我执和分别我执进行了论述,指出我执来自于第七识和第六识的与生俱来的执着以及第六识由思辨分别而起的执着,并回答了由无我而产生的各种疑问。

在破法执的论述中,本论对外道和小乘的观点分别进行了批驳。

在破外道的法执中,本论主要批驳了数论和胜论的有关观点,同时对其他外道也作了或详或略的批驳。

在破小乘的法执中,本论分别论述了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均非心外实有。

进而,本论又对法执的两种类别、即俱生法执和分别法执进行了论述,指出法执也来自于第七识和第六识的与生俱来的执着以及第六识由思辨分别而起的执着,并回答了由法空而产生的各种疑问。

最后,本论对能变现似我似法的识的状况作了简单介绍。

第一节概论一、造论宗旨稽首唯识性1 ,满分清净者2 。

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3 。

【今译】皈依致敬唯识本性,皈依致敬证唯识性、说唯识理的佛,皈依致敬造《三十颂》、显唯识理的世亲菩萨。

我现在解释世亲菩萨的《三十颂》,是为了使所有众生获利益得安乐。

【注释】1 唯识性:指唯识学所说的一切事物的本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详见《第五章》)。

2 “满分清净”,“满清净”,即完全清净,指佛;“分清净”,即部分清净,此处指造《三十颂》的世亲。

成唯识论文档

成唯识论文档

成唯识论1. 引言成唯识论是佛教众多宗派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它由中国唐代高僧成唯识所创立,为解释佛陀的教义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成唯识论的核心思想是“唯心唯识”,强调一切现象都是由意识构成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

本文将介绍成唯识论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并探讨其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2. 成唯识论的基本概念成唯识论源于佛教的心识学说,其核心概念包括以下几点:2.1 唯心成唯识论认为,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和认知都是通过心识进行的。

心识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切意识活动的总称。

成唯识论认为,一切外部现象都是由心识产生的影像,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2.2 唯识成唯识论进一步强调,心识是唯一存在的。

一切外部现象都是心识的产物,包括感知、思考、情绪等等。

因此,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依赖于心识的。

唯识的观念挑战了传统的宗教哲学观念,强调了人类意识活动的重要性。

2.3 因果律成唯识论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因果关系决定的。

成唯识论通过解释因果律,试图揭示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因果律成为了佛教徒实践解脱的重要方法和道路。

3. 成唯识论的起源和发展成唯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中国。

唐朝时期,佛教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宗教之一,众多僧侣对佛陀的教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成唯识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被创建的。

成唯识论在唐代以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佛教和佛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成唯识论在中国学术界的影响力持续至今,并在其他东亚国家也发挥了一定的影响。

4. 成唯识论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成唯识论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哲学观念的思维模式,它对人类思维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下是成唯识论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几个主要影响:4.1 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显现成唯识论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显现,没有独立的实体存在。

这一观念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对外界事物的執著,从而达到解脱和安宁的境界。

成唯识论演秘释

成唯识论演秘释

成唯识论演秘释.txt30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成唯识论演秘释成唯识论演秘释第一西京福寿寺沙门如理师撰秘曰。

颂云。

譬如工画师。

至一切唯心起者。

意云。

此证说唯识所以。

工画师虽然能画。

而不知是自心能画。

虽然不知。

要由心故。

而能画也。

诸法性如是者。

一切凡夫。

虽见诸法等。

不知诸法从自心变。

但是迷故不知。

然此诸法。

要由心变。

而方得有也。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者。

意说若人知诸世间。

是自心变作者。

是人则见佛。

了佛真实性。

若知世间虚幻。

了是自心变者。

则知真如真实性也。

而是实有。

若能观真如法界性者。

即三世诸佛。

皆是自心起。

何以故。

法界之原无佛非佛。

名言断故。

故知所见佛等。

但是自心起也。

问。

画师岂不知心画耶。

答。

据多分说。

秘曰。

但表得中云离广略者。

意云。

但说中道。

即离广略。

不是广。

表得中道也。

以广略皆非中故。

但说中。

即离广略名等。

秘曰。

一云亦无者无色身也。

亦唯能见识之变者。

意云。

虽无所见佛身。

言有佛者。

亦唯是能见者。

识之自变。

如文义等。

外例释也。

秘曰。

虽无本质所以者。

意云。

佛不说法。

无本质所似。

然似向自内心无爽也。

问。

何故名等似向内心耶。

答。

众生见佛。

谓佛实说所生文义。

即此文义。

似自内心也。

何以得知。

犹如似我。

向内似故。

如言似我。

无实我所似。

但似遍计所执。

妄情现也。

故言向内。

不可言向外。

外无实我故。

又问云。

佛不说法。

如何言似。

答。

佛虽无言。

而得言似共相。

云何。

犹如天等为增上缘。

命于梦中得咒论等。

意如何。

谓有有情于天所求咒论。

天虽无言。

由有情等心志愿故。

复于梦中而得咒论。

虽无本质。

梦中亦得有文义也。

秘曰。

答据为缘。

为缘者。

佛与众生。

为增上缘也。

秘曰。

一云十二分教。

是成满圣之所引生者。

意云。

此十二分教。

由满圣之所引也。

问。

望本意云。

声名成所引云何。

今言。

《成唯识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成唯识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成唯识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成唯识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又名《净唯识论》,简称《唯识论》。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

第一卷成唯识论稽首唯识性。

满分清净者。

我今释彼说。

利乐诸有情。

今造此论。

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

生解为断二重障故。

由我法执。

二障具生。

若证二空。

彼障随断。

断障为得二胜果故。

由断续生烦恼障故。

证真解脱。

由断碍解所知障故。

得大菩提。

又为开示谬执我法迷唯识者。

令达二空。

于唯识理如实知故。

复有迷谬唯识理者。

或执外境如识非无。

或执内识如境非有。

或执诸识用别体同。

或执离心无别心所。

为遮此等种种异执。

令于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

故作斯论。

若唯有识。

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

颂曰。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论曰。

世间圣教说有我法。

但由假立。

非实有性。

我谓主宰。

法谓轨持。

彼二俱有种种相转。

我种种相。

谓有情命者等。

预流一来等。

法种种相。

谓实德业等。

蕴处界等。

转谓随缘施设有异。

如是诸相。

若由假说。

依何得成。

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

识谓了别。

此中识言亦摄心所。

定相应故。

变谓识体转似二分。

相见俱依自证起故。

依斯二分施设我法。

彼二离此无所依故。

或复内识转似外境。

我法分别熏习力故。

诸识生时变似我法。

此我法相虽在内识。

而由分别似外境现。

诸有情类无始时来。

缘此执为实我实法。

如患梦者患梦力故。

心似种种外境相现。

缘此执为实有外境。

愚夫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

但随妄情而施设故。

说之为假内识所变似我似法。

虽有而非实我法性。

然似彼现。

故说为假。

外境随情而施设故。

非有如识。

内识必依因缘生故。

非无如境。

由此便遮增减二执。

境依内识而假立故。

唯世俗有。

识是假境所依事故。

亦胜义有。

云何应知实无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

实我实法不可得故。

如何实我不可得耶。

诸所执我略有三种。

一者执我体常周遍。

量同虚空。

随处造业受苦乐故。

二者执我其体虽常而量不定。

随身大小有卷舒故。

三者执我体常至细如一极微。

潜转身中作事业故。

初且非理。

所以者何。

执我常遍量同虚空。

应不随身受苦乐等。

又常遍故应无动转。

如何随身能造诸业。

又所执我。

一切有情为同为异。

《成唯识论》的识变结构

《成唯识论》的识变结构

《成唯识论》的识变结构《成唯识论》是唐代唯识学派代表人物成察道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全称为《成唯识论集文》。

该书系统阐述了唯识学派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到识变结构的论述。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成唯识论》中的识变结构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书内容。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成唯识论》所讨论的识变结构是基于唯识学派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上的。

唯识学派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于种种条件的聚合而产生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

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成唯识论》将识变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世间、众生和自性。

首先,世间的识变结构指的是现象界中的种种事物的变动和变化。

《成唯识论》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瞬间的产生和消灭,不存在永久不变的实体。

这是由于事物的产生和消灭是由种种条件的聚合和变化而引起的,所以世间的事物都是短暂的。

世间的识变结构不断地进行着变化和流转,由此形成了世间的种种现象。

其次,众生的识变结构指的是个体存在的感知与认知的变化。

《成唯识论》认为,众生是具有识别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个体存在。

众生的识变结构主要表现为感觉、想、念以及种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众生的识变结构是由于外境的刺激和内心的反应而引起的,是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认知的结果。

最后,自性的识变结构指的是内心深处的识变和变化。

《成唯识论》认为,自性是众生内心的本性和本质,是个体存在的内在本质和特征。

自性的识变结构主要包括识和变两个方面。

识是指自性的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变是指自性的变化和流转。

综上所述,从世间、众生和自性三个层次来看,《成唯识论》所讨论的识变结构涵盖了唯识学派的基本理论。

世间的识变结构是世间事物产生和消灭的变化和流转;众生的识变结构是个体感知和认知的变化和发展;自性的识变结构是内心深处的识和变的结构和特征。

识变结构的理论对于理解唯识学派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通过研究和探索识变结构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深化对世界和自我存在的理解,提高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

成唯識論No. 1585 [cf. Nos. 1586, 1587]成唯識論卷第一護法等菩薩造1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壹、宗前敬序分(壹) 以頌彰釋論之因一、歸敬福田2稽首3唯識性4、滿〔清淨者〕、分清淨5者,圖表:《述記》之唯識性二解圖表:《述記》之唯識性、相義二、敘釋論意我6今釋彼(世親)說,利樂諸有情7。

1(唐)+三藏【明】*2(稽首…有情)二十字作頌【聖】3以頭觸地,表示禮敬之意。

4梵語為vijñapti-mātratva,依《成唯識論述記》說唯識性可略分為虛妄及真實二種。

虛妄唯識性即指遍計所執性;真實唯識性即是圓成實性。

又唯識性可有另外兩種分別,世俗與勝義。

世俗唯識性即指依他起性;勝義唯識性即指圓成實性。

5即滿清淨和分清淨,前者為圓滿清淨,指佛果圓滿時所證得的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後者為部份清淨,指入地菩薩所證得的無住處涅槃。

參見《樞要》、《唯識》第九、《瑜伽》六四。

6《述記》謂「我」指安慧,然《測疏》「我謂護法」,二者不同。

7梵語為sattva,音譯為「薩埵」,意譯為「有情」,即指眾生。

12 (貳) 以長行明本論主造論之意一、安慧等悟斷得果解今8造此論,為於二(我、法或云生、法)空有迷謬者9生正解故。

生解為斷二重障10故,由我、法執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

斷障為得二勝果11故,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12。

圖表:《成唯識論》造論目的二、火辨等達空悟性義又為開示謬執我、法,迷唯識者,令達〔我、法〕二空,於唯識理如實知故。

三、護法等破執顯理解復有迷、謬唯識理者,或執外境如識非無;或執內識如境非有;或執諸識用別體同;或執離心無別心所13。

為遮此等種種異執,令於唯識深妙理中得如實解,故作14斯論。

圖表:四類迷謬唯識理者8「今」表示論主造論之時,《了義燈》卷一云:「今」指佛滅後九百年,世親造此《三十論》。

9 《述記》云異生、外道由於愚癡,不解我、法二空之理,名為「迷者」;聲聞、獨覺及惡取空者邪解空理,名為「謬者」。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3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3

簡明成唯識論白話講記(第三篇思量能變識诠釋)于淩波居士講授佛光山叢林學院.臺中慈明佛學研究所佛學講義第一章舉體出名門第二章所依門第三章所緣門第四章體性行相門第五章合解染俱相應二門第六章三性分别門第七章界系分别門第八章起滅分位門第九章如何證明有第七識第三篇思量能變識诠釋(本篇頌文,由第五頌至第七頌。

)第一章舉體出名門論文一:如是已說初能變相,第二能變其相雲何?頌曰: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爲性相,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并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有覆無記攝,随所生所系,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講解:前面已經講完初能變識的第八識之相,往下應講第二能變的第七識之相了。

第二能變又稱思量能變,即是第七末那識之變,此思量能變的相狀如何?如上列長行中頌文所說。

古人诠釋思量能變,也是以八段十門來科分,現列十門如下:一、舉體出名門: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

———————————标名門二、所依門:依彼轉。

—————————————————————所依門三、所緣門:緣彼———————————————————————所緣門四、體性行相門:思量爲性。

——————————————————體性門(思量爲)相。

——————————————————————行相門五、心所相應門: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并我慢我愛。

—————染俱門及餘觸等俱。

———————————————————————相應門六、三性分别門:有覆無記攝。

—————————————————三性門七、界系分别門:随所生所系。

—————————————————界系門八、起滅分位門: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隐顯門論文二:次初異熟能變識後,應辨思量能變識相。

是識聖教别名末那,恒審思量勝餘識故。

此名何異第六意識?此持業釋,如藏識名,識即意故。

彼依主釋,如眼識等,識異意故。

然諸聖教恐此濫彼,故于第七但立意名。

又标意名爲簡心識。

積集了别劣餘識故。

成唯识论白话文

成唯识论白话文

成唯识论白话文摘要:一、引言二、成唯识论的概念与背景三、唯识思想的核心观念四、唯识论与佛教其他宗派的关系五、唯识论在我国的影响和传承六、结论正文:一、引言成唯识论,是佛教唯识宗的一部重要论著。

作为一部理论性极强的文本,它探讨了心灵、意识、世界等诸多哲学问题,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对成唯识论进行白话文解读,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

二、成唯识论的概念与背景成唯识论,全名《成唯识论了义灯》,是佛教唯识宗的一部代表性论著,作者为护法。

成唯识论主张万法唯识,认为一切现象皆为心灵所变现,唯有识才是真实的存在。

这一观点与佛教其他宗派的主张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成唯识论在佛教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唯识思想的核心观念1.万法唯识:成唯识论主张,一切现象皆为心灵所变现,唯有识才是真实的存在。

这一观点是唯识思想的基石。

2.三性说:成唯识论提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三种性质。

遍计所执性是错误的认知,依他起性是现象的缘起,圆成实性是现象的真实本质。

3.八识:成唯识论认为,心灵分为八种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这八种识共同构成了众生的心灵世界。

四、唯识论与佛教其他宗派的关系唯识论与佛教其他宗派,如中观、华严、天台等,在许多观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唯识论强调心灵的主导作用,认为世界是心灵所变现的产物;而中观派则强调缘起性,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固定的本质。

尽管如此,唯识论与这些宗派在追求解脱、觉悟的共同目标下,仍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关系。

五、唯识论在我国的影响和传承成唯识论传入我国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唐代玄奘法师将其译成中文,并大力传播。

自此,唯识论在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传承体系,对我国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诸多佛教高僧,如法藏、窥基等,都曾深入研究唯识论,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义体系。

六、结论成唯识论作为佛教唯识宗的一部重要论著,对后世影响深远。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成唯识论要义总结唐仲容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

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

一、此论的形成与命名:世亲菩萨作了《唯识二十颂》,并自作长行释之,名《唯识二十论》,以破外道小乘实有外境之邪执,而显唯识无境之妙理。

其后又作《唯识三十颂》,未及作论而寿终。

安慧、护法等十大论师,奋力研究唯识,并为此颂作释;玄奘西游,一一取回以授窥基,基师一一折衷取舍,糅集众说,以释《唯识三十颂》而成论。

此论依境、行、果三分成立唯识妙义,故命名为《成唯识论》。

此论显唯识理,圆明纯净,故又名《净唯识论》;又属解释《唯识三十颂》,故又名《唯识三十论》。

《成唯识论》造论的缘起和它命名的几个意义:世亲菩萨本着无著菩萨的开导,对《摄大乘论》作释,《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建立赖耶缘起,而成立唯识学说的一种大乘论著。

世亲菩萨释了《摄大乘论》后,继续作了《唯识二十颂》,这一个颂是以二十个颂子来显扬唯识的道理。

他本人作了《唯识二十论》来说明外境非实有,内识变似外境,而愚夫执内识所变现的境为真实有,是识外别有之法,是谓“外境”。

外道和小乘呢,不明白唯识道理,固执外境实有。

世亲菩萨唾斥小乘外道实有外境的邪执,显扬唯识无境的道理,作了《唯识二十论》。

以后,世亲又作《唯识三十颂》,这个颂是以三十个颂子来显扬唯识的道理,重在成立唯识义。

与《唯识二十论》相对照,前者是重在破,破中有立;后者重在立,立中有破。

但是,世亲作了《唯识三十颂》后,未及作论就去世了。

以后,印度有安慧、护法等十大论师相继出世,一直精究唯识道理,并为《唯识三十颂》作长行。

玄奘法师西游印度,把十大论师的著作,一一取回中国,传授给其弟子窥基,由基师把十大论师的著作进行糅集,对《唯识三十颂》作出长行。

窥基根据玄奘法师的指示,把十大论师的著作加以折衷取舍,主要是护法论师的见解。

这样糅集了十大论师之学为《唯识三十颂》作释,而成《成唯识论》,这就是《成唯识论》形成之因和简要历史。

此论从大乘境、行、果三方面来成立唯识要义,所以,此论名《成唯识论》。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第三篇 思量能变识诠释)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第三篇 思量能变识诠释)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第三篇思量能变识诠释).txt48微笑,是春天里的一丝新绿,是骄阳下的饿一抹浓荫,是初秋的一缕清风,是严冬的一堆篝火。

微笑着去面对吧,你会感到人生是那样温馨。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第三篇思量能变识诠释)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第三篇思量能变识诠释)于凌波居士讲授佛光山丛林学院.台中慈明佛学研究所佛学讲义第一章举体出名门第二章所依门第三章所缘门第四章体性行相门第五章合解染俱相应二门第六章三性分别门第七章界系分别门第八章起灭分位门第九章如何证明有第七识第三篇思量能变识诠释(本篇颂文,由第五颂至第七颂。

)第一章举体出名门论文一:如是已说初能变相,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讲解:前面已经讲完初能变识的第八识之相,往下应讲第二能变的第七识之相了。

第二能变又称思量能变,即是第七末那识之变,此思量能变的相状如何?如上列长行中颂文所说。

古人诠释思量能变,也是以八段十门来科分,现列十门如下:一、举体出名门: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

———————————标名门二、所依门:依彼转。

—————————————————————所依门三、所缘门:缘彼———————————————————————所缘门四、体性行相门:思量为性。

——————————————————体性门(思量为)相。

——————————————————————行相门五、心所相应门: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

—————染俱门及余触等俱。

———————————————————————相应门六、三性分别门:有覆无记摄。

—————————————————三性门七、界系分别门:随所生所系。

—————————————————界系门八、起灭分位门: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隐显门论文二:次初异熟能变识后,应辨思量能变识相。

唯识三十论直解

唯识三十论直解

唯识三十论直解.txt我退化了,到现在我还不会游泳,要知道在我出生之前,我绝对是游的最快的那个唯识三十论直解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译蕅益沙门智旭解护法等菩萨。

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

此玄奘师叙述之辞也。

按佛灭后九百年。

世亲菩萨提挈瑜伽师地论之纲领。

作三十颂。

同时有亲胜火辩二师造释。

又二百年。

次有德慧安慧难陀净月胜友陈那智月护法八大论师相继造释。

而护法立义最为周足。

奘师宗之。

故云护法等菩萨也。

今略标所以。

谓此三十颂中。

初二十四行颂。

明唯识相。

次一行颂。

明唯识性(此诸法胜义等四句)。

后五行颂。

明唯识行位(乃至未起识已下也)。

就二十四行颂中。

初一行半。

略辩唯识。

相次二十二行半。

广辩唯识相。

谓外问言。

若唯有识。

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

举颂以答。

颂曰。

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

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

及了别境识。

此即略辩唯识相也。

世间说有我相。

谓有情命者等。

圣教假说我相。

谓预流一来等。

世间说有法相。

谓实德业等。

圣教假说法相。

谓蕴处界等。

外人问意。

以为既唯有识。

别无实我实法。

何故世间及诸圣教仍说有我法耶。

颂中以假说二字。

释彼说有二字之疑。

问意谓无则不宜说。

答意谓虽说但是假。

问意谓说有不应无。

答意谓非有但假说也。

既无实我实法。

但是由于假说。

所以随情施设。

妄有种种相转。

而彼种种我法之相。

不过皆依识所变现。

然此能变之识。

虽有八种。

以类别之。

则唯有三。

谓一者第八名异熟识。

二者第七名思量识。

三者前六总名了别境识也。

次二十二行半。

广辩唯识相者(此中前十四行半。

广明三能变相。

次有八行。

广明所变唯识)。

由前颂文略标三能变。

今广明三变相。

且初能变。

其相云何。

颂曰。

初阿赖耶识(一自相门)。

异熟(二果相门)一切种(三因相门)。

不可知执受。

处了(不可知三字。

四不可知门。

执受处三字。

五所缘门。

了字。

六行相门)常与触。

作意。

受。

想。

思。

相应(七心所相应门)唯舍受(八受俱门)。

是无覆无记(九三性门)。

触等亦如是(十心所例王门)。

《成唯识论》的析恶新视域

《成唯识论》的析恶新视域

《成唯识论》的析恶新视域当我们在探讨人性、善恶等问题时,往往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然而,这种模式无法为我们提供完整的理解。

本文将从佛教经典《成唯识论》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恶的根源,并揭示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超越这种思维模式,对恶有更深刻的认识。

《成唯识论》将“我执”视为一切痛苦和烦恼的根源。

所谓“我执”,是指执着于自我,将自我视为独立、恒常不变的存在。

这种执着会导致我们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分裂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进而引发种种冲突和烦恼。

在《成唯识论》中,“我执”分为两种:人我执和法我执。

人我执是指执着于自己的五蕴身,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法我执则是指执着于一切法,认为它们都是独立存在的实体。

这两种执着都忽略了宇宙万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导致我们无法看清世界的真实面貌。

《成唯识论》提出的“万法唯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恶。

所谓“万法唯识”,是指一切现象皆是由心所生,由心所现。

这意味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我们的内心所感知的。

从“万法唯识”的角度来看,恶并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由于我们的内心所产生的一种感受。

在《成唯识论》中,这种感受被称为“不净现识”。

当我们的内心被贪嗔痴等烦恼所迷惑时,就会产生负面的能量,这种能量会干扰我们的心智,使我们对周围的一切产生负面的认知和反应。

然而,“万法唯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否定恶的存在。

相反,它提醒我们,恶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反应。

这种感受和认知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能够看清它们的本质,放下对自我的执着,用一种更为公正、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世界,我们就可以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化解内心的烦恼和冲突。

从《成唯识论》的视角,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和认知。

这种认知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能够觉察到自己的内心状态,用更为公正、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世界。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成唯识论是宗教哲学中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源于7世纪的印度佛教思想运动,并于7世纪后期传入中国。

成唯识论的中心思想是“唯识”,即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只是心理现象。

成唯识论的要义有以下几点:一、唯识唯识是成唯识论最基本的思想。

它认为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精神现象,包括人和物。

唯识主义认为,人的感觉只是人脑中产生的一种内部心理活动,对外界的存在并没有必要的联系。

认识对象不是外在的实体,而是人的意识中心理现象的化身。

人类所有知识的来源都是人的知觉活动。

唯识主义认识论认为,个人的意识活动是对外部物质世界进行解释的唯一途径。

这种真谛只能是在个人主观内部发展起来的,单纯的物质现实是不存在的。

二、互异共存互异共存是成唯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承认存在很多不同的对象或者一个单一的对象在不同的方面已经进行了数个被称为相的模糊的分裂。

由于唯识论者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相与因,因此在这种意义上,事物之间可能看上去是相同的,但是唯识论者指出,实际上这些事物只是从不同的视角解释而来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唯识论强调了对于相的认识。

相是一个涵盖了所有意识发展的理念,任何对象都有其独特的因、独特的相,以及独特的性质,而这些独特的方面能够互异共存。

总的来说,唯识论者认为存在的事物在存在的基础上都具有自身的独特的性质、物质形成、美德、心理现象等等。

三、因果唯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因果性的,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因果关系。

因为成唯识论认为所有事物都是心理现象,因此因果关系也是在心理世界中发生的。

因果律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违反性,即“有因必有果,无因不成果”。

唯识论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结果都是由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引起的。

因此,通常所说的行为形成基于有形物质的地表现象通常只是因果关系的表象。

这意味着被认为是因果关系的关系实际上可能基于更广泛的影响和因素。

四、证悟唯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本质上是虚幻的,因为它们只是心理世界中的影像,因此唯有彻底的证悟才能够使我们从迷失中走出来,直接领会事物的真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唯识论直解3
成唯识论简介
成唯识论是一种佛教思想,它是由唐朝大智禅师陈那所创立的。

《成唯识论》是其代表作,意为“达成唯识之理”。

成唯识论中的“唯识”指的是“只有识”的意思。

根据成唯识论,心识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源。

因此,了解唯识,就能从根本上了解世间万物的真相,并最终实现菩提。

成唯识论直解
识与心的关系
在成唯识论中,识和心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识是心的运作:成唯识论认为,心是由八种识运作构成的。

这八种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以及阿赖耶识。

这些识产生于人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

•心可以察觉识的存在:尽管心和识是相互依存的,但心能够感受到识的存在。

心通过察觉识的运作,可以了解识产生的过程,从而认知世间万物的真相。

识的分类
八种识是成唯识论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不同的识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本质,它们分别是:
•眼识:能够产生光明和昏暗的感觉;
•耳识:能够感觉声音和静音;
•鼻识:能够感觉香味和臭味;
•舌识:能够感觉甘味、酸味、苦味、辛味和咸味;
•身识:能够感受触觉,包括冷、热、滑、粗糙等;
•意识:能够产生认知过程;
•末那识:负责感受快乐、痛苦、喜、怒、悲等感觉;
•阿赖耶识:是种种识所在的基础,根据成唯识论,所有胜义的经验都来自于阿赖耶识。

具足二十种事
成唯识论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具足二十种事”。

这是指我们人类对世间万物的了解可以分为二十个方面,包括了解“名”、“句”、“为别”、“为独”、“识”等等。

其中,对“名”的认知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只有对世间一切事物的名称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了解它们的性质。

总结
成唯识论是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还有很多人信仰和研究。

该理论从最根本的角度,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本质,旨在帮助人们实现菩提并解脱苦难。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成唯识论的基本概念有了深刻的了解,并对如何实践成唯识论的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