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工程方案
来凤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1
前言石漠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更是岩溶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建设内容包括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改良草地、人工种草、发展草食畜牧业、基本农田建设和配套水利水保设施建设等。
同年,国家启动了100个县(市、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经过三年的试点为各地在石漠化防治技术与工程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从2011年开始,将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扶持的试点县改为综合治理重点县,规模由“十一五”期间的100个县扩大到200个县,逐步将451个县全部覆盖。
2012年,湖北省来凤县被列入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来凤县现有岩溶地区总面积62212.4公顷,分布在全县8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其中石漠化土地25491.3公顷,占岩溶土地面积的41.0%;潜在石漠化土地23770.5公顷,占岩溶土地面积的38.2%;非石漠化土地12950.6公顷,占岩溶土地面积的20.8%。
来凤县石漠化目前仍有不断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已经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尽快遏制和扭转石漠化扩展态势已势在必行。
2006年9月,我县按照鄂发改农经[2006]622号文件精神编制了《来凤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总体规划》。
近几年,在天保、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的带动下,造林绿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森林资源特别是天然林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石漠化土地恶化趋势得到遏止,水土流失大大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今年来凤县被国家纳入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重点县之一,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迅速成立了来凤县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发改、林业、水利、畜牧等单位的专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重点治理区域,结合多年来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编制了《来凤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4年)》。
石漠化治理建设项目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贵州省盘县石漠化治理项目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项目编制单位:盘县林业局项目编制人:何永升助理工程师何永华工程师编制时间目录1、总论 (1)1.1 项目背景 (1)1.2 项目建设与实施单位 (1)1.3编制目的 (2)1.4编制依据 (2)1.4.1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2)1.4.2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指导性文件 (3)1.4.3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程规范 (3)1.4.4工程县的相关规划与基础资料 (4)1.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4)1.6建设期限 (4)1.7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5)1.7.1投资概算 (5)1.7.2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5)1.8效益分析 (5)2、盘县基本情况 (5)2.1县域概况 (5)2.1.1 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 (5)2.1.2 社会经济状况 (6)2.1.3 石漠化现状 (6)2.2盘县2008—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7)2.2.1盘县2008—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完成情况 (7)2.2.2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 (7)2.2.3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工作的几点体会 (7)2.2.4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8)3、项目实施必要性与建设条件分析 (8)3.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8)3.1.1生态建设需要 (8)3.1.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8)3.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9)3.3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 (9)4、指导思想、原则与建设目标 (9)4.1指导思想 (9)4.2 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 (10)4.2.1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10)4.2.2以生态治理为主,兼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原则 (10)4.2.3可操作,易实施原则 (10)4.2.4统筹安排,综合设计,分期分批治理原则 (10)4.3 建设目标 (11)5、工程布局及建设内容 (11)5.1 小流域选择的标准、原则与依据 (11)5.2 工程总体布局 (11)5.3小流域项目区基本情况 (12)5.3.1 刘官镇旧普安小流域概况 (12)5.3.2 保基乡五一桥小流域概况 (13)5.3.3板桥镇背阴箐小流域概况 (13)5.3.4马场乡石坝小流域概况 (14)5.3.5马场乡碗厂小流域概况 (15)5.3.6刘官镇高官屯小流域概况 (16)5.3.7保基乡河底下小流域概况 (17)5.3.8保基乡格所河小流域概况 (18)5.3.9保基乡干沟小流域概况 (19)5.4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20)6、工程设计方案 (22)6.1 林业植被建设 (22)6.1.1封山育林设计 (22)6.1.2人工造林设计 (25)6.1.3 森林保护设计 (27)6.1.4 检查验收 (28)6.1.5建立档案 (28)6.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设计 (28)6.2.1排洪沟工程设计 (28)6.2.2小水窖 (31)6.2.3小山塘工程 (34)6.2.4拦沙坝工程设计 (35)7、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7)7.1 2011年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7)7.1.1 项目初步设计时间 (37)7.1.2 工程实施进度设计 (37)7.1.3 检查验收时间设计 (38)7.2 2012年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8)7.2.1 项目初步设计时间 (38)7.2.2 工程实施进度设计 (38)7.2.3 检查验收时间设计 (39)7.3 2013年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9)7.3.1 项目初步设计时间 (39)7.3.2 工程实施进度设计 (39)7.3.3 检查验收时间设计 (39)8、施工和组织管理设计 (40)8.1招投标初步方案与工程监理 (40)8.1.1招投标方案设计 (40)8.1.2 工程监理 (40)8.2施工组织管理 (40)9、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41)9.1概算依据 (41)9.2概算范围 (41)9.3主要指标 (41)9.4投资概算 (41)9.4.1工程总概算 (41)9.4.2分项工程概算 (42)9.5 资金筹措方案 (42)10、效益分析 (42)10.1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 (42)10.2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43)10.3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43)11、保障措施 (44)11.1政策保障 (44)11.2资金保障 (44)11.3组织保障 (45)11.4制度保障 (45)11.5科技保障 (46)11.6监测保障 (46)11.7社会保障 (47)1、总论1.1 项目背景盘县国土总面积4056km2,碳酸盐类岩石面积达2635.98km2,占国土面积的64.99%,是典型的岩溶县。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造林技术措施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造林技术措施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石漠化治理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石漠化是指本应生长着植被的土地上出现高岗、石块或石质残渣覆盖的现象。
它不仅威胁到生态平衡,还对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有效治理石漠化,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和适当的造林技术措施。
一、石漠化治理的对策1.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石漠化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恢复土地上的植被覆盖,可以减缓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其中,关键的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生态移民等。
(1)植被恢复:选择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的植物种类,在受损土地上进行大面积植被恢复。
这些植物根系能够深入土壤,增加土壤抗风蚀能力,提高土壤持水能力。
(2)水土保持:采取措施遏制水土流失,如搭建防护林带、建设沟渠和堤坝等。
这些设施能够减缓洪水冲击,防止土壤流失,保护植被生长。
(3)生态移民:对石漠化严重地区的居民进行合理安置,并引导他们转变生产方式,避免进一步破坏环境。
2. 水资源管理石漠化地区的水资源管理直接关系到治理成效。
正确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可以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1)人工补水:对于干旱地区,可以采用人工补水的方式,通过灌溉、涵洞和水库建设等,提供充足的水源。
(2)合理排水: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将多余的水排除,避免土壤过湿,导致植被死亡。
(3)水土保持措施:通过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径流量,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3. 政策支持治理石漠化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资金、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石漠化治理的投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造林技术措施1. 适应性树种选择在石漠化地区进行造林时,应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
这些树种对干旱、高温、寒冷等恶劣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能够在恶劣条件下生长。
(1)沙柳:沙柳是一种适应性强的耐旱树种,它的树根能够深入土壤,有效保持水分,并能抵御沙尘暴的侵袭。
石漠化项目实施方案
石漠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石漠化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土地裸露、植被稀疏、土壤侵蚀严重等。
石漠化严重影响着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因此,开展石漠化治理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项目范围。
本项目将重点治理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包括但不限于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
项目实施范围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大。
四、项目实施方案。
1. 土地治理。
针对石漠化地区的土地,采取植树造林、草原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土地的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
2. 水资源管理。
加强对石漠化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修建水库、水塘、水渠等水利设施,改善当地的水资源状况,保障植被生长和农业灌溉用水。
3. 生态保护。
加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行为。
4. 经济发展。
通过石漠化治理项目,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五、项目实施步骤。
1. 调研评估。
对石漠化地区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了解当地的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情况,为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方案。
根据调研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石漠化治理方案,明确项目的实施范围、目标和措施,确保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实施措施。
按照制定的方案,采取相应的土地治理、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措施,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4. 监测评估。
定期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项目实施的效果和质量。
六、项目效果。
通过石漠化项目的实施,预计可以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
⽯漠化综合治理的⼯作⽅案2019-02-21⼀、指导思想和主要⽬标(⼀)指导思想。
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的要求,坚持“积极治理,科学利⽤,治⽤结合”的⽅针,遵循⾃然规律,采取⽣物和⼯程措施相结合,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态系统,控制⽔⼟流失,遏制⽯漠化扩展趋势,改善⽣态状况,发展⽣产,增加农民收⼊,促进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建⼈与⾃然和谐相处的⽣态⽂明社会。
(⼆)总体⽬标。
到2015年,控制⼈为因素可能导致新增的⽯漠化现象,治理区域的⽔⼟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逐步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严重退化的⽣态系统,⽣态功能明显提⾼;农村⽣产、⽣活条件明显改善,⼟地利⽤与农业⽣产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综合⽣产能⼒明显提⾼,培育壮⼤⼀批具有地⽅特⾊的⽀柱产业,农民收⼊较快增长,⽣态、经济、社会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具体⽬标。
2012年争取将我区55个县(市、区)纳⼊全国⽯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治理岩溶⾯积1600平⽅公⾥。
争取到2015年基本覆盖我区有⽯漠化治理任务的县(市、区)。
⼆、实施范围治理范围包括河9个市75个县(市、区)。
年我区有35个县(市、区)列⼊全国200个⽯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2012年我区将争取新增20个县(市、区)左右,到2015年基本覆盖我区规划内有治理任务的县(市、区),获得国家⽯漠化治理专项资⾦的⽀持。
三、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投资估算。
2012-2015年,项⽬总投资17.6亿元,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资⾦15亿元,占85%;地⽅配套2.6亿元,占15%。
国家扶贫开发⼯作重点县地⽅配套资⾦由⾃治区负责;⾮国家扶贫开发⼯作重点县地⽅配套资⾦由⾃治区和市县各分担50%。
(⼆)效益分析。
⼀是增加森林植被,改善⽣态环境。
开展⽯漠化综合治理的⽯⼭区森林植被将得到有效恢复,治理区域将提⾼森林覆盖率6%以上,保持⽔⼟,涵养⽔源,⽣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全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全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为扎实有效推进我市x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及《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X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州府办发〔x〕38号)的相关规定和《州发改委关于X市x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州发改发〔x〕23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生态建设目标要求,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遏制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植被恢复与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种草养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土地整治和水土保持、改变耕作制度等生物和工程措施,把石漠化治理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与长远、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逐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共进、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内容X市x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安排在捧乍镇垛坎小流域和丰都办赵家渡小流域实施。
治理岩溶面积53.93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10.42平方公里,批复建设规模和内容为:(一)林草植被建设和保护:封山育林824.71公顷;人工造林(经济林)150.62公顷,种草66.67公顷。
(二)草食畜牧业发展:建设棚圈2000平方米,青贮窖200立方米。
(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机耕道26.2公里;排洪渠0.904公里,40立方米蓄水池1口、配套沉砂池1口,流域碑牌1块。
批复工程总投资132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200万元,省配套100万元,州级配套20万元。
三、组织领导为确保x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实施,特成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具体统筹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其组成人员如下: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发改局,X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为等等,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工作。
四、部门职责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及《X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市发改局不再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业主单位,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各工程措施实施单位按行业主管部门职责进行切块分工,各部门具体职责为:市发改局:负责对接上报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跟踪初步设计批复、投资计划下达、进度款拨付情况及申请配套资金,并组织石漠化治理工程市级验收、协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州级验收,将验收后工程移交实施乡镇管理使用。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方式方案
云南省西畴县201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项目主持单位:西畴县人民政府项目组织单位:西畴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编制单位:水利电力勘察报告编制与参加单位和人员项目名称:云南省西畴县201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承担单位:西畴县发展和改革局法人代表:列联系人与:0报告编制单位:水利电力勘察周建兴(水土保持岗培乙级证云第200102号)核定:王学章(水土保持岗培乙级证云第200103号)校核:邓涛(水土保持岗培乙级证云第200315号)编写:唐方超王成行志琼王代学吴孝德仕奎协助调查的相关单位:西畴县发展和改革局西畴县林业局西畴县水务局西畴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前言西畴县属典型的岩溶山区贫困县,集“老、少、边、穷”为一体,岩溶面积624平方公里,占总国土面积的41.43%,石漠化面积432平方公里,占岩溶面积的69.23%,喀斯特地貌比较突出,地形复杂,人多耕地少、土地承载压力大,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致使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全县石漠化程度深、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群众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到了必须进行全面综合治理的关键时刻。
西畴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石漠化是制约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盼望国家给予资金扶持帮助治理石漠化来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西畴县在石漠化治理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和做法,为下步石漠化治理奠定一定基础。
本次实施初步设计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由于编制初步设计时间紧、任务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在此表示衷心感。
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提要1 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主持单位11.1.3项目组织单位11.1.4项目实施单位11.1.5项目建设性质11.1.6项目区围与建设容11.1.7建设期限21.1.8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21.1.9效益分析31.2项目背景31.2.1石漠化现状31.2.2石漠化发展趋势41.2.3石漠化危害与成因41.2.4西畴县石漠化治理措施与经验61.2.5初设编制总体情况71.2.6编制目的81.2.7编制依据9第二章县情概况92.1县情9 2.1.1地理概况92.1.2土地资源与利用现状132.1.3社会经济状况132.1.4岩溶石漠化现状与分布13第三章项目区基本情况143.1磨合小流域基本情况14 3.1.1地理位置、自然状况143.1.2社会经济概况153.1.3土地利用现状183.1.4石漠化土地现状分布18第四章指导思想、原则与建设目标194.1指导思想194.2基本原则19 第五章工程布局与建设容215.1布局原则215.2工程总体布局21 5.2.1林草植被建设工程布局215.2.2坡改梯工程225.2.3水资源利用工程225.3主要建设容与规模23 5.3.1林草植被保护建设245.3.2坡改梯工程245.3.3水资源利用24第六章工程设计方案246.1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工程设计24 6.1.1设计依据246.1.2设计方法246.1.3立地类型划分256.1.4封山育林286.1.5人工造林326.2 坡改梯工程设计39 6.2.1梯田断面设计396.2.2梯田土方量的计算406.2.3田坎稳定性分析406.2.4梯田规格416.2.5施工管护416.3水资源开发利用42 6.3.1项目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426.3.2引水渠工程设计方案546.3.3小水池设计596.3.4拦砂坝设计62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6第八章施工和组织管理设计678.1招投标初步方案与工程监理67 8.1.1招标依据678.1.2招标原则678.1.3确定招标围688.1.4招标方式与方法688.2项目组织管理69 8.2.1计划管理698.2.2资金管理698.2.3招投标管理698.2.4工程建设管理698.2.5加强项目公示工作698.2.6实行项目标识制698.2.7工程档案管理708.2.8后续管理708.3施工管理70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709.1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709.1.1项目对环境正面影响719.1.2项目对环境负面影响719.1.3项目运行期的环境影响729.2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72 9.2.1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729.2.2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759.3环境影响评价76 第十章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7610.1投资预算76 10.1.1编制原则7610.1.2编制依据7610.1.3编制方法7710.1.4 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预算说明7810.1.5 坡改梯、与机耕路工程预算投资7910.1.6水资源利用工程预算说明7910.2总投资79 10.2.1.投资预算7910.2.2.资金筹措79第十一章效益分析8011. 1生态效益8011.2经济效益8111. 3社会效益81 第十二章保障措施8212.1保障措施82 12.1.1组织管理8212.1.2政策引导8312.1.3技术保障措施83附件:1、西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2、封山育林单位投资预算表3、人工造林单位投资预算表4、坡改梯工程单位预算表5、小水池工程单位投资预算表6、沟渠工程单位投资预算表7、拦砂坝工程单位投资预算表8、田间便道工程单位投资预算表附表:附表1:西畴县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计划表附表2:封山育林小班设计表附表3:人工造林小班设计表附图:附图1:水利水保工程平面分布示意图附图2:磨合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3:林业建设(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小班设计图附图4:沟渠设计图附图5:拦砂坝设计图附图6:小水池设计图附图7:坡改梯设计图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云南省西畴县201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1.1.2项目主持单位西畴县人民政府1.1.3项目组织单位西畴县发展和改革局1.1.4项目实施单位西畴县林业局、水务局、农科局1.1.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6项目区围与建设容西畴县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为1个流域,即磨合小流域,围涉与2个乡(镇)5个村民委员会。
讨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思路与内容
讨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思路与内容石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所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
石漠化的严重程度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影响,更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经济发展。
石漠化综合治理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
作为重要的石漠化治理方式之一,林业建设在综合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的思路和内容进行探讨。
一、林业建设的思路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的思路应当是多元化的,同时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应当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种植的树种,根据土地的类型和水文条件,制定科学的林业规划。
应当注重生态效益,通过种植树木来改善土壤和水资源,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
应当注重经济效益,选择适宜的经济林和果木进行种植,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林业建设的内容1. 树种选择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树种的选择至关重要。
应当根据土地类型、水文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
对于干旱地区,应当选择耐旱树种,如沙柳、胡杨、胡桃等;对于半干旱地区,应当选择既耐旱又耐寒的树种,如松树、柏树、杨树等;对于半湿润地区,应当选择适宜的阔叶树种,如榉树、梧桐等。
2. 科学种植科学种植是保证林业建设效果的关键。
在种植过程中,应当根据土壤条件和树种要求,选择合适的育苗技术和种植技术,确保树木能够顺利生长。
应当加强对树木的管理和护理,包括修剪、灌溉、施肥等工作,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3. 林地治理林地治理是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病虫害防治、火灾防范、草原治理等工作。
通过定期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可以有效减少树木的损失;通过加强防火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因火灾造成的破坏;通过进行草原治理,可以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恢复土地生态功能。
4. 生态效益林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质量,保护水资源。
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工程开展方案(二)
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工程开展方案产业结构改革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
荒漠化和石漠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
为了防治荒漠化和石漠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安全,需要开展防沙治沙工程。
一、实施背景荒漠化和石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石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受到荒漠化和石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已超过260万平方公里。
荒漠化和石漠化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开展防沙治沙工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任务。
二、工作原理防沙治沙工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固沙造地等,防止沙漠扩展和土地退化,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具体来说,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被恢复:通过大面积种植适应沙漠环境的植物,形成稳定的植被覆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 水土保持:通过修建河道、堤坝、水库等水利设施,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沙尘暴的发生。
3. 固沙造地:通过修建沙障、沙坑等工程措施,阻挡沙尘的扩散,形成人工沙丘,减少沙尘暴的影响。
三、实施计划步骤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计划步骤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调研阶段:对荒漠化和石漠化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确定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和目标。
2. 规划设计阶段:制定防沙治沙的详细规划和设计方案,包括工程措施、投资预算、时间计划等。
3. 实施阶段: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固沙造地等工程措施。
4. 监测评估阶段:对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程措施。
四、适用范围防沙治沙工程适用于荒漠化和石漠化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沙漠化和石漠化的前沿地带。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区。
石漠化实施方案
石漠化实施方案石漠化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土地表面裸露,植被丧失,土壤侵蚀严重,最终形成的一种生态环境问题。
石漠化不仅影响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还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石漠化治理方案,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评估。
首先,需要对石漠化地区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了解石漠化程度、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等情况。
通过遥感技术、实地考察等手段,获取准确的数据,为制定后续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二、生态恢复。
针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可以采取植树造林、草原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
通过引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植物,修复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
三、水土保持。
在石漠化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可以采取梯田、植被覆盖、建设防护林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四、产业发展。
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方案,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产业,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政策支持。
加大对石漠化治理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对参与石漠化治理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补贴,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石漠化治理工作中来。
六、监测评估。
建立健全的石漠化治理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石漠化治理工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石漠化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总之,石漠化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才能实现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关注石漠化问题,为石漠化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具体对策
2024Vol 56No 2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收稿日期:2023-10-31作者简介:姚春玲(1974-)ꎬ女ꎬ哈尼族ꎬ本科ꎬ副高级工程师ꎬ研究方向为森林草原培育和经营ꎮ建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具体对策姚春玲(建水县临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ꎬ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654399)[摘㊀要]㊀石漠化是西南岩溶地区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ꎬ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ꎮ建水县作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ꎬ石漠化问题同样严峻ꎮ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ꎬ综合治理石漠化成为当务之急ꎮ其中ꎬ林业建设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ꎬ对于恢复植被㊁保持水土和提高生态效益具有显著的作用ꎮ该文介绍了建水县石漠化的基本概况ꎬ并分析了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ꎬ最后从科学规划㊁选择适宜的树种和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ꎮ[关键词]㊀石漠化ꎻ综合治理ꎻ林业建设ꎻ植被恢复ꎻ生态公益林中图分类号:X171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2-0131-03TheContentandCountermeasuresofForestryConstructionintheComprehensiveManagementofStoneDesertificationinJianshuiCountyYaoChunling(Lin'anTownAgriculturalComprehensiveServiceCenterꎬJianshuiCountyꎬHongheHaniandYiAutonomousPrefecture654399ꎬYunnanꎬChina)Abstract:RockydesertificationisanimportantenvironmentalproblemfacedbykarstareasinsouthwesternChinaꎬseriouslyaffectingthelocalecologicalenvironment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AsacountyunderthejurisdictionofHongheHaniandYiAutono ̄mousPrefectureinYunnanProvinceꎬtheproblemofrockydesertificationisequallysevereinJianshuiCounty.Inordertoeffectivelysolvethisproblemꎬcomprehensivecontrolofrockydesertificationhasbecomeanurgenttask.Amongthemꎬforestryconstructionꎬasoneoftheimportantcontentsofcomprehensivecontrolofrockydesertificationꎬplaysasignificantroleinrestoringvegetationꎬmaintai ̄ningsoilandwaterꎬandimprovingecologicalbenefits.ThearticleintroducesthebasicsituationofrockydesertificationinJianshuiCountyꎬanalyzesthemaincontentofforestryconstructioninthecomprehensivemanagementofrockydesertificationꎬandfinallypropo ̄sesspecific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fromscientificplanningꎬselectionofsuitabletreespeciesꎬandadoptionofscientificplantingtechniques.Keywords:Rockydesertificationꎻcomprehensivegovernanceꎻforestryconstructionꎻvegetationrestorationꎻecologicalpublicwelfareforest建水县地处云贵高原南部ꎬ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ꎮ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ꎬ该地区石漠化问题日益严重ꎮ石漠化导致土地退化㊁水土流失和生态功能衰退ꎬ不仅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ꎬ还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1]ꎮ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砍伐㊁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以及缺乏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等ꎮ因此ꎬ要加强对石漠化治理研究ꎬ通过加强林业建设ꎬ不断提升石漠化治理效果ꎮ1㊀建水县水文地质概况1.1㊀地形地貌云南省建水县地处云贵高原南缘ꎬ滇东高原和滇西横断山的结合部ꎬ境内以高原地形为主ꎬ由于受元江(红河上游)㊁曲江和泸江河的切割ꎬ边缘部分较破碎ꎮ全县地势呈南高北低㊁西高东低的态势ꎬ形成两山㊁两谷㊁两坝以及部分丘陵半山区的地形地貌ꎮ多数为中山浅──中切割ꎬ平均海拔1620.8mꎮ建水县岩溶分布广泛ꎬ所辖14个乡镇均有分布ꎬ是全省岩溶面积较大的65个县之一[2]ꎮ1.2㊀气候建水县气候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ꎬ其特点是干湿明显ꎬ雨热同季ꎬ年平均气温11.0~25ħꎬ最热月平均气温14.6~29.9ħꎬ最冷月平均气温6.2~16.7ħꎬȡ10ħ活动积温2950~8868ħꎮ年降水量780~1200mmꎬ年均日照时数1700~2310小时ꎻ主要气候类型为炎热干旱河谷区(海拔1000m以下红河河谷)ꎬ温暖半干旱区(海拔1000~1500m)ꎬ温和半湿润区(海拔1500~1700m)和温凉半湿润区(海拔1700m)ꎮ1.3㊀河流与土壤建水县境内河流分属南盘江水系和红河水系ꎬ13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2南盘江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ꎮ南盘江为珠江支流西江的上源ꎬ流经县境36kmꎻ红河在县内流程34kmꎮ土壤主要以纯灰岩上发育而成的以红壤占的比例最大ꎬ分布最广ꎮ南部降水量较多的山区分布有黄壤㊁黄棕壤ꎬ红河半坡为燥红壤ꎬ坝区为砖红壤性红壤ꎮ1.4㊀土地利用现状目前建水县对境内岩溶区监测的土地面积为256276.72hm2ꎬ其中:耕地面积75520.62hm2ꎬ占29.5%ꎻ林地面积125500.41hm2ꎬ占49%ꎻ草地面积30584.29hm2ꎬ占11.9%ꎻ园地面积12394.77hm2ꎬ占4.8%ꎻ湿地面积56.46hm2ꎬ占0.1%ꎻ建设用地面积9787.27hm2ꎬ占3.8%ꎻ陆地水域面积2123.81hm2ꎬ占0.8%ꎻ其他土地面积309.1hm2ꎬ占0.1%ꎮ2㊀建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㊀㊀建水县作为国家西南岩溶地区的典型代表ꎬ石漠化问题十分严重ꎮ因此ꎬ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ꎬ特别是林业建设方面的工作ꎬ对于改善建水县生态环境ꎬ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ꎮ结合建水县的水文地质情况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实践特点ꎬ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ꎮ2.1㊀植被恢复在石漠化地区进行植被恢复是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ꎮ可以选择一些适应当地环境㊁具有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树种进行种植ꎬ比如ꎬ柏木㊁滇朴和云南松等ꎮ通过植被的恢复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ꎬ提高土地质量[3]ꎮ2.2㊀生态公益林建设在石漠化地区ꎬ生态公益林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ꎬ减缓沙漠化的进程ꎬ保护生态环境ꎮ通过大规模地种植树木和保护现有森林ꎬ生态公益林建设能够增加森林覆盖率ꎬ提高土地质量ꎬ防止水土流失ꎬ改善生态环境[4]ꎮ通过建设生态公益林ꎬ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ꎮ在建水县石漠化地区ꎬ生态公益林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ꎬ比如ꎬ林下经济㊁森林旅游等ꎬ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ꎮ2.3㊀经济林建设考虑到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问题ꎬ可以在石漠化地区种植一些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ꎬ比如ꎬ核桃㊁板栗和油茶等ꎮ这样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ꎬ又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ꎮ3㊀建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的对策措施㊀㊀建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是防治石漠化的重要措施ꎬ也是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必要手段ꎮ以下对建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具体对策措施进行详细论述ꎮ3.1㊀科学规划ꎬ合理布局在建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中ꎬ林业建设必须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ꎮ规划应基于对当地自然条件㊁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调查和分析ꎬ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林业建设方案ꎮ方案要明确种植的树种㊁密度和配置方式等ꎬ同时要注重保护原有植被ꎬ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5]ꎮ在规划过程中还需考虑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合理布局ꎬ确保林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ꎮ3.2㊀选择适宜的树种选择适宜的树种是林业建设的关键环节ꎬ建水县具有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ꎬ因此ꎬ需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㊁生长速度快㊁抗逆性好和生态效益高的树种进行种植ꎮ①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树种:建水县具有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ꎬ因此ꎬ应该选择适应这种气候条件的树种ꎬ比如ꎬ松树㊁云杉和冷杉等ꎮ这些树种能够在干旱和湿润的条件下生长ꎬ适应建水县的气候条件ꎮ②根据土壤条件选择树种:建水县的土壤类型多样ꎬ包括红壤㊁黄壤㊁紫色土等ꎮ因此ꎬ应该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择适宜的树种ꎮ比如ꎬ红壤适合种植杜鹃㊁茶树等酸性植物ꎻ黄壤适合种植马尾松㊁黑松等中性或偏碱性植物ꎻ紫色土适合种植柏树㊁槐树等中性或偏碱性植物[6]ꎮ③根据地形条件选择树种:建水县地形复杂ꎬ包括山区㊁丘陵和平原等地形ꎮ因此ꎬ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ꎮ比如ꎬ山区适合种植松树㊁柏树等耐寒㊁耐旱的树种ꎻ丘陵地区适合种植杨树㊁柳树等耐旱㊁耐瘠薄的树种ꎻ平原地区适合种植梧桐㊁银杏等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7]ꎮ④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树种:建水县是一个农业大县ꎬ因此ꎬ应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树种ꎮ比如ꎬ近年来水果市场对柑橘类水果的需求量较大ꎬ因此可以种植柑橘类水果ꎬ以满足市场需求ꎮ⑤根据生态效益选择树种:建水县是一个生态脆弱的地方ꎬ因此ꎬ应该选择具有较高生态效益的树种ꎬ比如ꎬ具有水土保持㊁2312024Vol 56No 2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防风固沙和净化空气等作用的树种ꎬ比如ꎬ樟树㊁桂花和女贞等ꎮ这些树种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ꎬ还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态服务[8]ꎮ此外ꎬ为了提高森林的多样性和稳定性ꎬ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树木进行搭配种植形成混交林ꎮ还要注重选择能够改善土壤质量㊁提高土地肥力的树种ꎬ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ꎮ3.3㊀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科学的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ꎮ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根系ꎬ避免损伤苗木ꎮ要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ꎬ比如ꎬ营养袋育苗㊁覆膜种植等ꎬ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9]ꎮ比如ꎬ为了提高油茶苗木质量ꎬ可以引进轻基质无纺布网袋制作机ꎬ改变传统塑料袋育苗方式ꎬ使油茶根系更为发达ꎬ而且不用脱袋ꎬ减少种植户移栽造林的成本ꎬ提高苗木成活率ꎮ还需要注意种植密度和浇水方法等细节问题ꎬ以确保苗木的生长效果和质量[10]ꎮ比如ꎬ针对荒山干旱缺水等问题可以在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开展山地节水技术研究ꎬ积极探索以小水窖㊁塑料薄膜铺垫节水等方式保住雨水ꎬ确保干旱时有水浇油茶树ꎮ此外ꎬ在种植过程中还需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ꎬ提高当地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ꎮ3.4㊀加强养护管理种植后的养护管理对于林业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ꎮ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浇水㊁除草㊁修剪和施肥等措施ꎬ确保林业的健康发展ꎮ①浇水管理:树木的生长离不开水分ꎬ因此浇水是养护管理的重要环节ꎮ根据树木的生长需要和气候条件ꎬ制定合理的浇水计划ꎬ确保树木不缺水ꎮ在干旱季节要增加浇水的频率和量ꎬ保证树木的水分供应[11]ꎮ同时ꎬ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导致土壤水分过多ꎬ影响树木的生长ꎮ②修剪管理:合理的修剪能够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育ꎬ提高树木的抗逆性和产量ꎮ修剪主要是去除枯枝㊁弱枝和病枝等ꎬ以保持树木的健康和美观ꎮ修剪的时间和程度要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情况来确定ꎬ避免过度修剪对树木造成伤害ꎮ③施肥管理:施肥能够提供树木所需的营养元素ꎬ促进其生长和发育ꎮ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ꎮ一般来说ꎬ有机肥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ꎬ但肥效较慢ꎻ化肥则具有速效性ꎬ但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ꎮ因此ꎬ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ꎮ④病虫害防治:为了防治病虫害需要定期检查树木的生长情况ꎬ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ꎮ可以采用生物防治㊁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ꎮ同时ꎬ要注重提高树木的抗逆性ꎬ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ꎮ⑤森林防火:要加强火源管理ꎬ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林区ꎮ要建立完善的防火队伍和设施ꎬ及时发现并扑灭火源ꎮ4㊀结语林业建设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ꎬ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ꎬ提高土地质量ꎬ防止水土流失ꎬ改善生态环境ꎮ该文结合建水县的水文地质概况ꎬ详细论述当地石漠化的现状ꎬ然后提出了林业建设防治石漠化的具体内容和对策建议ꎮ未来在治理好现有石漠化的同时ꎬ还需要考虑如何培育后续产业使当地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ꎮ为此应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㊁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ꎬ帮助群众脱贫致富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ꎬ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ꎮ参考文献[1]张靖宙ꎬ吴秀芹ꎬ肖桂英.云南省建水县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碳储量功能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ꎬ2018ꎬ40(8):72-81. [2]张清ꎬ肖桂英ꎬ李乡旺ꎬ等.云南省建水县岩溶石漠化治理对策初探[J].湖南林业科技ꎬ2019ꎬ46(5):77-83. [3]左雪.资源植物群落在石漠化防治中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3ꎬ55(3):55-57. [4]肖林颖ꎬ吴秀芹ꎬ周金星ꎬ等.岩溶断陷盆地典型县域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 以云南建水县为例[J].地球学报ꎬ2021ꎬ42(3):444-450.[5]吕兴ꎬ郎发照.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思路与内容探讨[J].新农业ꎬ2020(23):72-73.[6]肖林颖ꎬ吴秀芹.云南省建水县石漠化修复模式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0ꎬ56(6):1073-1080. [7]马莹.海寨林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ꎬ人工造林及封山育林措施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2ꎬ54(3):33-36. [8]刘青山ꎬ陈浒ꎬ李林芝ꎬ等.石漠化治理混农林业区土壤螨类群落的边缘效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ꎬ2020ꎬ26(2):370-377. [9]刘振露.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林业生态治理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ꎬ2019ꎬ44(4):103-106. [10]吴清林ꎬ梁虹ꎬ熊康宁ꎬ等.石漠化环境水土综合整治与山地混农林业前沿理论与对策[J].水土保持学报ꎬ2018ꎬ32(2):11-18ꎬ33.[11]何方燕ꎬ熊康宁ꎬ朱大运.喀斯特山地混农林业水分效应的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ꎬ2020(7):22-27.331。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喀斯特地貌区域中,覆盖着石灰岩等易溶性岩石的土地被风蚀等自然因素侵蚀,表面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石漠化区域。
石漠化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土地的水土保持功能,加速了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的进程。
为了解决喀斯特石漠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法来治理这一现象。
一、“林草地治理法”1、引进优质草种和树种来增加绿化覆盖率。
2、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种植防风固沙树种如柞树等,减轻风蚀和水流侵蚀的影响。
3、在不毁坏地形的前提下,使用生物工程方法来修复受损的土地。
二、“纵横路治理法”1、通过种植草坪、树木等来增加绿化覆盖,减缓雨水流速,降低水土流失量。
2、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建设统一规划的道路,减少大面积开荒,避免过度采矿等对环境的破坏。
3、在地形起伏地区进行梳子坑和拦土坎工程,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效。
三、“水资源治理法”1、开展深层大量灌溉来补充土地的水分,增加土壤的湿度和肥力。
2、通过灌溉来改良荒漠、石漠化的沙质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水土保持的作用。
3、在开发喀斯特地区水利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原则进行开发,防止过度开采导致水源枯竭。
四、“循环经济治理法”1、在生产企业中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农林废弃物的收集和利用系统来减少石漠化对土地的影响。
2、利用农林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等资源,建立废弃物处理厂,将废弃物变成有用的物质进行再利用。
3、通过废弃物资源变成的再利用,能够缓解喀斯特地区土地的继续石漠化利用,同时能够达到“减排”和节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我们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引进优质草种和树种、种植防风固沙树种、建立统一规划的道路等方式来增加绿化覆盖,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在梳子坑和拦土坎工程方面,能够提高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效。
同时,在开发水利资源和建立循环经济等方面,也能够有助于治理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问题。
土地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土地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土地石漠化是指在地表覆盖的岩石裸露或土地贫瘠的情况下,植被和土壤的丧失。
这种现象在许多地区都很常见,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土地石漠化对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了巨大影响。
为了解决土地石漠化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本文将深入探讨土地石漠化的治理措施,以及对这些措施的观点和理解。
一、植被恢复措施1.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有效恢复土地植被的一种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树种、栽植密度和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减缓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并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
植树造林还可以提供木材、防风固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效益。
2. 草地恢复草地是防止土壤侵蚀和保护土壤的重要植被类型。
通过播种、放牧管理和防止过度放牧等措施,可以恢复受损的草地植被,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抗风蚀能力。
3. 养护绿化养护绿化主要通过修剪和管理已有的植被,保持和促进植被的生长和繁殖。
这可以通过合理的灌溉和施肥、草坪管理,以及定期修剪和修整来实现。
养护绿化有助于保持土地的植被覆盖,减少土壤侵蚀,并改善土壤质量。
二、土地治理工程1. 建设护坡和梯田护坡和梯田是建设在山坡上的保护和利用土地的工程措施。
护坡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滑坡的风险,保护土壤和水源。
梯田可以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并防止水土流失。
2. 构建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拦沙坝、沟渠、固沙工程等。
这些设施可以降低水流速度,减少土壤和水的流失,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
3. 进行人工种植和恢复人工种植和恢复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在土地上种植植被。
这可以使用种子播种、插秧、移植等方法。
人工种植和恢复可以直接改善土地覆盖和保护土壤,但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三、综合治理措施1. 发展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综合治理土地石漠化的方法。
通过采用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合理施肥和灌溉管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对土地的压力。
2. 加强土地管理和监测加强土地管理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方案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方案1.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背景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指的是石质地表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土壤质量下降、植被丧失、水土流失严重的过程。
石漠化地区通常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农田减产等问题。
因此,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迫切需要制定和实施,旨在恢复和保护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率。
2. 项目目标该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恢复和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提高农田产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3. 项目内容3.1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以下措施可以促进植被的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率:•引种适应性强、抗旱能力强的植物物种;•推广种植抗风固沙植物,减少风沙侵蚀;•种植草本植物和灌木,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注重生态恢复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经济作物。
3.2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石漠化治理的重要环节,旨在减少水资源的散失,防止水土流失。
以下措施可用于水土保持:•建设梯田来减少坡地农田的水土流失;•构建水土保持设施,如沟渠、防护林带和挡土墙;•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
3.3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对于石漠化地区的治理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以下措施可以用来改良土壤:•施加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增加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土壤石化断面处理,改善土壤结构;•开展土壤保肥措施的宣传和示范,提高农民的土地管理意识。
3.4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恢复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
以下措施可以用来进行生态修复:•建设湿地和人工湿地,提供饮水和栖息环境;•种植攀缘植物和爬行植物,恢复土地的生物多样性;•采用生态修复技术,修复石漠化湿地、河流等生态系统。
4. 项目实施计划4.1 项目阶段划分该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分为以下阶段:1.前期调研和规划。
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工程开展方案(三)
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工程开展方案一、实施背景:荒漠化和石漠化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荒漠化和石漠化的防治及防沙治沙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进行综合治理。
二、工作原理:1. 荒漠化和石漠化的防治主要通过植被恢复和土壤保护来实现。
植被恢复可以通过人工种植、天然更新和生态恢复等方式进行,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风蚀的发生。
2. 防沙治沙工程主要通过建设沙障、沙场和水土保持设施等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和扩散,保护农田和城市环境。
三、实施计划步骤:1. 荒漠化和石漠化的防治工程应从全局角度进行规划和设计,确定治理的重点区域和目标。
2. 在重点区域开展植被恢复工程,包括人工种植、天然更新和生态恢复等方式,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3. 建设沙障、沙场和水土保持设施等防沙治沙工程,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和扩散。
4. 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程措施,确保工程的实施效果。
四、适用范围:该方案适用于荒漠化和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如中国的西北干旱地区和内蒙古等地。
五、创新要点:1. 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结合植被恢复和防沙治沙工程,提高治理效果。
2. 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遥感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提高工程的可行性和效果。
六、预期效果:1. 荒漠化和石漠化的防治工程能够有效恢复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 防沙治沙工程能够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和扩散,保护农田和城市环境。
七、达到收益:1. 改善荒漠化和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保护农田和城市环境,减少沙尘暴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八、优缺点:优点: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引入先进技术,提高工程效果。
缺点:工程投入大,周期长;技术难度较高。
九、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1.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工程的可行性和效果。
2. 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程措施,提高工程的实施效果。
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内容及对策
1.引言石漠化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生态,为其提供系统化的石漠化治理,已经成为当下治理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进一步推动我国石漠化地区的林业发展,在石漠化系统防治中占据重要位置,作为区域推行生态环境发展极为关键的项目之一,对于提升我国林草植被覆盖面积,强化岩溶生生态储存水源、维持水土、优化空气、改善土壤,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2.石漠化概况吉首市处在湖南省西部边陲,2011年湖南省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查明吉首市岩溶土地面积为96037.1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90.43%。
在岩溶地区土地面积中,石漠化土地面积23977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34625.6公顷,非石漠化土地面积3734.5公顷;2017年通过第三次全面监测,共查明吉首市监测区域总面积为94010.86公顷,岩溶土地面积94010.86公顷,石漠化面积23380.29公顷,潜在石漠化28791.6公顷,石漠化发生率24.87%。
石漠化土地呈块状分布,规律为中、西部多,东部少,中、西部地区主要分布在矮寨、马颈坳、寨阳、乾州街道办事处4个乡镇。
3.工程实施情况在2012年,吉首市被纳入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项目治理的重点县之一,2012-2015年项目建设任务分布在新溪河、湾溪河、峡峒河、偏沙河小流域,项目总投资2780.76万元,其中林业项目投资为1588.3万元,林业占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投资份额的57.12%。
累计完成工程总任务量3029.1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17.4公顷,封山育林2806.4公顷,人工种草5.3公顷。
其他工程(退耕还林、“八百里绿色行动”等工程)完成人工造林400公顷,其中生态林200公顷,经济林200公顷。
通过工程的实施,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得到了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生态效益方面, 石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通过采取植被恢复措施,使治理区内3029.1公顷的石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治理小流域内石漠化土地治理率达100%。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方案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方案1. 石漠化概述石漠化是指土地的植被被石块和石头所覆盖,导致土壤水分流失、土壤贫瘠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它广泛存在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造成干旱、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石漠化问题,综合治理项目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综合治理措施,恢复和保护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提高土壤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原则•生态优先: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核心,保护植被及畜牧资源,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系统综合:采用多方位、多科学、多科学的方法,综合治理石漠化问题。
•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保障,将治理方案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3. 综合治理措施本项目的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土地整治、水资源管理、植被恢复、农业发展和经济支持等方面。
3.1 土地整治通过石头的清理和开垦,恢复植被覆盖能力,改善土地质量。
具体的土地整治措施包括: - 清除石块和石头,减少土地表面石块的覆盖度。
- 进行土地复垦,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
- 架设防风固沙设施,减少风蚀。
3.2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提供充足的水源是恢复植被和改善土壤质量的关键。
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 - 开展灌溉工程,提供水源用于植被恢复和农业发展。
- 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止过度开采和污染。
- 构建水库和水井,提供水源供给。
3.3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解决石漠化问题的核心措施。
植被恢复措施包括: - 广植抗旱耐寒的本地植物,如柽柳、沙棘等。
- 推广悬浮播种技术,提高植物成活率。
- 加强植被保护,防止过度放牧和破坏。
3.4 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是综合治理项目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发展措施包括: - 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推广合理的农作物种植模式。
- 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方案 (2)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方案1. 项目背景石漠化是指由于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石质地表覆盖,造成土壤破坏和植被丧失的一种现象。
石漠化地区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为了解决石漠化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制定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方案至关重要。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综合治理措施,恢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具体目标包括: 1. 减少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 2. 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性; 3. 恢复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 4. 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3. 项目措施本项目将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措施:3.1 土壤保护与改良通过建立护坡、护岸和沟渠等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采用黄土垄作和坝塘耕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通过施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改善土壤肥力。
选用适宜的作物轮作和间作,减少土壤养分流失。
3.2 植被恢复与养护通过栽植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等植物,恢复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
选择抗旱耐瘠的植物品种,提高植被适应性。
加强植被养护和管理,防止病虫害和野火的发生。
3.3 水资源管理与利用建设水库、水窖和抽水设施,改善石漠化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实行水资源合理配置,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能。
3.4 农业发展与产业扶贫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耕作效率。
引进适宜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推广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旅融合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4. 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将按照以下计划进行实施:阶段1:项目启动与准备(1个月) - 确定项目组成员和分工 - 编制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 - 开展项目宣传活动,争取社会支持和资金阶段2:综合治理措施实施(2年) - 实施土壤保护与改良措施 - 进行植被恢复与养护工作 - 实施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措施 - 推动农业发展与产业扶贫措施阶段3:项目评估与总结(6个月) - 进行综合评估,总结项目经验与教训 - 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巩固治理成果的建议5. 项目预算根据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需求,初步估算项目预算为2000万人民币。
讨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思路与内容
讨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思路与内容石漠化是指石质地表碎石、无土或几乎无土的地貌现象,是全球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地退化类型。
石漠化地区的土地肥力低、水源贫乏、植被稀疏,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石漠化地区,林业建设是一种重要的综合治理手段,可以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特性、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本文将就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的林业建设思路与内容进行探讨。
一、林业建设思路1. 生态恢复为主要任务: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水源涵养功能和防沙固沙能力。
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造林措施,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水土条件的树种或植物,通过引种和培育本土植物种类,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面积。
2. 科学规划为基础:林业建设应以科学规划为基础,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林业建设规划。
科学规划既要考虑到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又要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多元化的治理手段:林业建设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治理手段,结合其他综合治理措施,形成整体效应。
可以采用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建设、沟壑分流、人工降雨等,保护土壤和水源;还可以采用生物措施,如引种引种、草坪种植、家禽养殖等,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1. 选择适宜树种:在石漠化地区,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行种植。
常见的适宜树种有松树、杨树、柏树等。
这些树种对于石质地表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存活和生长。
2. 合理布局造林地块:林业建设需要合理布局造林地块,保证种植的树木密度适中,可以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
在布局上要注意与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协调,避免与农田、道路等冲突,确保林地的合理利用。
3. 种植示范林:在石漠化地区,可以建设一些示范林,通过种植一些与周边环境不同的树种,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调动周边居民参与林业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工程方案
摘要
石漠化是指岩石地表或裸露地表上不具备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种地貌类型,其面
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退化问题。
为了保护和修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本文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工程方案。
该方案通过合理的造林和草地保护措施,以及综合治理措施,旨在提高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石漠化地区是地表覆盖岩石或裸露地表的一种特殊地貌类型,具有极强的风蚀
和水蚀性。
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修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2. 项目背景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工程是针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
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
该工程旨在通过合理的植被恢复措施,提高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保持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包括:
•提高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风险;
•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旅游资源。
3. 工程方案
3.1 造林措施
在石漠化地区进行造林是恢复土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根据石漠化地区的特
点和植被适应性,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
优先选择适应干旱和瘠薄环境的树种,如马尾松、油松等。
选择具有深根系和耐旱能力强的树种,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和稳定性。
在造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树种的选择要基于对当地土壤、气候和水资源的充分了解;
•选择优良的种苗,保证造林的成活率;
•合理布置林地,利用地势特点配置防风固沙带;
•定期进行苗木养护和病虫害防治。
3.2 草地保护措施
草地是石漠化地区重要的植被类型,具有很强的抗风蚀和固土保水功能。
保护和恢复草地是维持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稳定的关键措施。
草地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
•强化生态养护管理,禁止过度放牧,合理控制牲畜数量;
•制定草地保护政策,加强对非法破坏行为的执法力度;
•加强草地用地规划和管理,合理划定草地保护区;
•推行草地轮作和混播种植,提高草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3.3 综合治理措施
综合治理是指综合运用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协同解决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包括:
•合理划定土地的功能区,区分耕地、林地、草地等不同用途;
•实施梯田和沟坎地块整理,改善水土保持能力;
•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合理利用和分配水资源;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和培育石漠化地区特有的动植物物种。
4. 实施计划
根据本方案的工程任务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工程的分期、工程的总体布局、工程的实施时间等。
实施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监控性,能够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进行。
5. 风险评估与对策
在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
需要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可能的风险包括: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土地使用权矛盾和冲突;
•资金不足等。
6. 结论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工程是保护和修复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造林和草地保护措施,以及综合治理措施,可以提高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实施工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风险评估和对策制定,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方案能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