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的象征主义_诺伯格_舒尔兹
建筑艺术中的隐喻机制及其表现探讨
建筑艺术中的隐喻机制及其表现探讨摘要:建筑被誉为是凝固的音乐, 所以它是在变化中给人以隐喻启迪的。
建筑的隐喻主要体现在布局、色彩、参差等方面。
隐喻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法,由于它不拘泥于后现代,所以将后现代向前推进了一步,隐喻主义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在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国际式建筑反传统、隔断历史、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
同时建筑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要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人深层的思想和心理也必须利用许多的建筑隐喻。
关键词:建筑隐喻、隐喻主义、符号系统Abstract: Architecture is known as the solidification of music, so it is in the change to give people the metaphor of the enlightenment. Architectural metaphor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ayout, color, stagger etc.. Metaphor doctrine is appeared in the post modernist period, post modernism architecture of a kind of design method, because it does not rigidly adhere to the post modern, so the modern forward one step, metaphor doctrine is proposed mainly for in the post modernism fac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style built building anti traditional, cut off history, no dialogue with the environment, lack of architectural language phenomenon. At the same time architecture as a symbol system, through the external form of expression of human deep thought and psychology must also use a lot of architectural metaphor.Keywords: Architectural metaphor, Metaphor doctrine, Symbol system0、前言建筑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建筑的隐喻方式是“外在环境中的东西去暗示移植到它里面的意义”。
知觉现象学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知觉现象学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作者:徐晴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3期摘要:知觉现象学中对于场所精神、知觉体验的阐述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中国园林对于意境的追求,本文对中国园林中所体现的知觉现象学进行剖析,从而反思现代环境中古典园林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知觉现象学;场所精神;知觉体验;中国古典园林1 前言高速发展的现代,建筑流派历经种种新陈代谢,逐渐转向对人本的关注,重视知觉体验与心理状态。
于是“现象学”作为以人为知觉本体的方法论与一系列关注场所氛围的理论被建筑师们推崇备至。
“现象学”对于感官体验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不谋而合。
作为中国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园林以其层次分明的景致及精妙的造园手法对当代园林甚至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在于具象景观的雕琢;感官层面抽象的意境美更是中国古代造园师所追求的境界。
2 現代建筑理论中的现象学2.1 存在主义现象学与知觉主义现象学“现象学”顾名思义是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在心里哲学的影响下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了“胡塞尔现象学”。
不同于心理哲学对心理行为与行为对象概念的混淆,胡塞尔认为“意识经验的内容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与两者相关的意动结构。
”诺伯格.舒尔兹作为建筑现象学理论中存在主义研究范畴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实存、建筑、空间》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进行了建筑化和图像化的解释并提出“场所精神”,将人与人的行为活动纳入空间使得原本抽象而毫无特征的“场址”变成有真实具体人类行为发生的“场所”而另一分支的知觉现象学则认为要从本体出发认识世界,以人的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来感知万事万物。
2.2 场所精神与知觉体验作为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建筑师,斯蒂芬.霍尔注重空间的感知与体验,认为知觉体验是以人为主体的外物或情感刺激及个人记忆相结合的产物,既包括具体的感官体验,又包括时、记忆等抽象的知觉体验。
表现在建筑中则是对建筑材料、色彩、肌理、光影与虚实的考量。
意义的探究_克里斯蒂安_诺伯格_舒尔茨建筑理论评述
意义的探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理论评述王群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收稿日期:1997年4月文摘:60年代初期以来,挪威建筑历史和理论学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以其大量的著作,为战后建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无论是以格式塔心理学和符号学概念为框架的早期著说,还是后来转向更为哲学化的、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思维为基础的理论构造,他孜孜以求的都是建筑的意义。
他所探讨的建筑现象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场所”、“场所精神”、“生活世界”,“特征”、“认同”等概念均包含了发人深思的理论课题。
与此同时,面对诺伯格-舒尔茨呼吁建筑之生活世界的理论大厦,不可避免的问题正在于如何涉及和理解所谓的“生活世界”以及自上而下进行理论构造的可质疑性,在我们这样一个发生巨变的世界里,理论不能将建筑的意义仅与过去的物质环境相联系,更重要的是与当今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联系。
Abstract:Since t he earl y1960’s,t he t heoretical work of Christian Norber g-Schulz,t he Norwe g ian architect ural historian and t heorist,has been an im p ortant p art of t he p ost2war develo p ment of architect ural t heor y.His unremittin g effort is to find t he meanin g of ar2 chitect ure,whet her t his is done in form of his earlier st udies ins p ired b y Gestalt p s y chol2 o gy and semiotics,or t he p hiloso p hicall y oriented writin g s based on existential and p he2 nomenolo g ical t hinkin g later on.The p henomenolo gy of architect ure t hat heinitiated touches u p on man y t hou g ht-p rovokin g issuse,such as“p lace”,“g enius loci”,“life-world”,“character”,“identit y”and t he like.Meanwhile,however,in face of his t heo2 retical edifice callin g for t he lifeworld of architect ure,t he q uestion t hat can be raised is p recisel y how to a pp roach and understand t he so-called“life-world”,which in t urn brin g s into q uestion t he validit y of constit utin g t heor y f rom above.Given t he world like ours,which has under g one p rofound chan g es,t heor y must p rovide p ossibilities to g round t he meanin g of architect ure in relation to t he p resent realit y of our existence,here and now,rat her t han to t he p h y sical environment of t he p ast.关键词:建筑理论,意义,现象学,生活世界K e y words:architect ural t heor y,meanin g,p henomenolo gy,life-world说到北欧现代建筑,人们就不能不提及挪威当代建筑历史和理论学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 g-Schulz)和他的建筑理论。
论建筑意义与关系_与建筑现象学家诺伯格_舒尔茨的对话_潘天波
谁能想到几千年前只为遮风挡雨的建筑,如今变成了设计师们驰骋才思的载体!新颖的材料,奇特的造型,五光十色的光照,千姿百态的装饰,不仅供人使用,而且供人欣赏,体验创造的快乐……“建筑意义”作为现象学概念是由挪威著名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在其论著《西方建筑的意义》(李路珂、欧阳恬之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一书中提出。
该书主要是对西方建筑历程的整体分析,作者立足于现象学,从人类整体文化背景上去研究建筑的景观与聚落、建筑类型、建筑细部、建筑空间、建筑语汇、典型作品、建筑意义等视点。
舒尔茨对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做了整体的、现象学意义上的系统分析。
他所研究的建筑现象学与其相关的“存在空间”、“意义”、“场所”、“场所精神”、“生活世界”等内容在建筑理论界引起了广泛注意。
不过,在诺伯格・舒尔茨心中,“建筑意义”即为建筑现象。
但从根本上说,建筑意义是人的内在生命形式的外在关系的表达。
理解了建筑是人的意义的视域,就理解了建筑艺术的全部。
尊重建筑的意义,就是尊重人自身;理解建筑的意义,就理解人建构世界关系的意义。
本文拟就建筑的意义作为世界关系的建构,阐释建筑意义在关系上的内涵,尝试与挪威著名建筑现象学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在建筑意义上的相关问题的商榷与对话,以期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一种新思维与新方法。
一、建筑意义:建筑关系的生发与主宰意义,作为一个哲学命题较早见于语义学研究。
波兰学者沙夫(Adam Schaff)认为:“关于意义的问题,的确是今论建筑意义与关系——与建筑现象学家诺伯格・舒尔茨的对话文/潘天波 胡玉康从根本上说,建筑意义是人的内在生命形式的外在关系表达。
理解了建筑是人的意义的视域,就理解了建筑艺术的全部。
尊重建筑的表情,就是尊重人自身;理解建筑的意义,就理解人建构世界关系的意义。
笔者拟就建筑的意义作为世界关系的建构,在与建筑现象学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的对话中阐释建筑意义在关系上的哲学与美学之内涵,以期为当代建筑艺术设计提供一种可能的新思维与新方法。
论建筑意义与关系——与建筑现象学家诺伯格·舒尔茨的对话
关 的 存 在 空 间 意 义 、 场 所 ” 场 所 精 神 ” 生 活世 意 义 》( A J格 雷 马斯 著 冯 学俊 等译 ) 、 、 、” 【 法】 等:国 内 有 《 意 界 ” 内 容在 建筑 理 论 界 引起 了广 泛 注 意 。 过 诺 伯 格 ・ 等 不 在
建 筑 装 潢 —— 8 一 1
谁 能想 到几千年前只为遮风挡雨的建筑 , 如今 变成 了设计师们驰骋才思的载体 !新颖的材料 , 奇特的
造 型 ,五 光十 色 的 光 照 ,千 姿 百 态 的 装饰 ,不 仅 供 人 使 用 ,而 且 供 人 欣 赏 ,体验 创 造 的快 乐 ……
论建 筑 意义 与关 系
舒 尔 茨心 中 , 建 筑 意 义 ” 为 建 筑现 象 。 从 根 本 上 说 建 “ 即 但
义 的本 体 论 》( 启群 著 ) 意 义 的 哲学 纲 要 》( 安 刚 著 ) 章 、 刘 、
意 义 的 瞬 间 生 成 》 ( 一 川 著 ) 《 义 世 界 》 ( 光涛 著 ) 王 、意 秦
美 总 是 由 关 系构 成 的 。 美在 关 系 ”论 并 非 狄 德 罗 的独 创 . … 古 创造性发现和发现性创造 。 西塞罗据此给美的分类标准是 关 希腊 罗马 的 一 些哲 学 家 ,他们 其 实 一 直 都在 关注 意 义 与 关 系 的 系 与 意义 :感 觉 美 与理 智美 ;装 饰 的 美 与有 用 的 美 :艺 术 的美 问题 。毕 达 格拉 斯 学 派认 为 :( 验 的 )关 系 先于 意 义 。该 派 的 与 自然 的美 。最 后 .他 用关 系与 意 义 的 折 中标 准 .给 美 的分 类 先 基本 哲 学 精神 是 : 数 是 一 切 事 物 的本 质 。 ”他 们 认 为世 界 的本 是 :男性美与女性美 ,即尊严和秀美 《 西方崇高与优美范畴的 原 是 数 , 及数 学 关 系 是任 何 存 在物 或 现 象 的本 原 。 有 数 ( 数 没 或 先声 ) 。西塞 罗给 艺 术 的 分类 标 准 同样 是 关 系 与 意义 : 造 事物 创 数 学 关 系 ) 的哲 学 就 无法 认 识 或 阐 释一 切 现 象 。 由此 .毕 达 格 的艺 术 ( 雕 塑 )与 研 究 事物 的艺 术 ( 几何 学 ) 如 如 :自 由的 艺术 拉 斯 学派 认 为 , 美就 是 由一 定 数量 关 系 造 成 的和 谐 。可 以见 出 . 与从 属 的 艺术 生 活 必 要 的 艺 术 与 引起 愉 悦 的艺 术 ;有 声 的艺
print诺伯格_舒尔茨的_场所和场所精神_理论及其批判
第20卷 第4期 2003年12月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an U niversity(A rch.&Envir.Science Edition)V o l.20 N o.4D ec.2003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陈育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对20世纪60至70年代流行于西方社会的场所精神理论,从其时代背景、哲学渊源、精神内涵及实践等方面分别做了介绍,肯定了场所精神的可贵之处;然后指出了其作为一种理论和设计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构和研究方法有待完善,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而且过分强调传统的分量;最后结合城市设计实践进一步说明其局限性.正确地认识场所精神理论,对于我国当前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建筑现象学;场所;场所精神;城市设计中图分类号:TU-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7569(2003)0420030204I n troduction and cr itic i m of Norberg Schulz’s“place andplace sp ir it”theoryCH EN Y u2x ia(Schoo l of A rch itectu re&U rban P lann ing,H uazhong U n iversity of Science&T echno logy,W uhan430074,Ch ina)Abstract:T h is p ap er in troduces the p lace sp irit theo ry w h ich w as pop u lar in the society of the w est coun tries du ring the60’s-70’s of the20th cen tu ry from the fo llow ing view s:the era background,the o rigin of p h ilo sop hy,the in ten ti on and the p ractice of it.T he valuab le po in ts of the p lace sp irit theo ry is app raised.A nd as a theo ry and an app roach fo r design,its defect and in sufficiency is po in ted ou t in the p ap er as w ell:the structu re and research app roach of the theo ry is to be p erfected,and it lack s of the comm on ob jective standards,bu t p ays too m uch atten ti on to the traditi on s.F inally,the li m itati on of it is reto ld th rough the u rban de2 sign p ractice that the w riter w as invo lved in.It is m ean ingfu l to the theo ry and p ractice of the u rban design in ou r coun try at p resen t fo r u s to understand the p lace sp irit theo ry co rrectly.Key words:arch itectu re p henom enon study;p lace;p lace p irit;u rban design1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1.1 “场所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思潮异彩纷呈.后现代城市设计显示出开放包容的特性,将社会文化领域和建筑学领域的多种思想和主义源源不断的引入其中,促进自身的开放和成熟.挪威建筑师和历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1)非物质设计的兴起现代主义发展到后现代时期,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一种新的设计观也悄然而至——非物质设计.非物质设计理论的确立和设计理念的提出,是当代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变迁:即从功能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合理需求、人性化需求).在人与物、设计与制造、人与环境以及人们对设计的认识上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2)北欧人情化与地方性盛行北欧的工业化程度与速度不及产生20年代“现代建筑”的德国和后来推广它的美国那么高与快.北欧的政治与经济也不象他们那么动荡,对建 收稿日期:2003205226作者简介:陈育霞(1978-),女,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空间环境研究.筑设计思想的影响与干扰也不那么大.此外,北欧的建筑一向都是比较朴素的,因而,他们能够平心静气地使用外来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形成了现代化的具有北欧特点的“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建筑.(3)二战以后人们对无条件的采用新技术形成的形式上的雷同表示反抗“多元论”按诺伯格・舒尔茨的解释,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形式主义,其对形式的基本目的是要使房屋与场地获得独特的个性.可见他们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而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的特点、倾向.人们对新技术的无条件的信任与表现造成的形式上的雷同表示不满,他们反对雷同,追求个性与特色.1.2 场所理论的哲学渊源在这种时代背景下,20世纪初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有了市场.现象学哲学反对无穷尽的分析,强调直觉体验;反对纯物质研究,强调意识研究;反对朴实性,强调特性.现象学本来的意义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现象学的方法就是凭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现象学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哲学方法论,他的现象学还原的原则为研究哲学与建筑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想体系[1].”诺伯格・舒尔茨运用这种方法研究人类生存环境,创立了建筑现象学.诺氏指出,建筑现象学是将建筑在具体的、实在的和存在的领域加以理解的理论,将建筑看作是一个具体的现象,并以此来建立建筑理论的基础.“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是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范畴之一.1.3 场所理论的主要内容(1)生存空间“恰像蜘蛛与他的网一般,每一个主体编织着其自身与客体特殊性质之间的关系,而后把这些股丝编织在一起,终了即可完成主体决然存在的基础[2].”这段话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空间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海德格尔说,“生存是空间性的”,说明空间是人类社会生活、宗教道德、哲学思想的物质表现.“空间是生存性的”.“你不能把人和空间分开来.空间既不是外在的实体,也不是内在的经验.不能把人除外之后还有空间[3].”因此,每个空间不应仅仅是三度的物质实体,而是有社会生活属性的所在——生存空间.(2)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认为建筑与大地、天空、神圣者和短暂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四者相互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建筑由此而获得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成为对诗意的栖居的具有象征性的诠释: “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便会幸福地 用神性度量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愿相信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诺氏引用这首诗的栖居精神,表达“栖居”就是“存在”的意义.他认为,人要栖居,就必须能够在环境中辨认方向,并与环境认同.所以,“栖居”并不只是“庇护所”,其真正的意义是指生活发生的空间,是场所.(3)场所和场所精神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场所是空间这个“形式”背后的“内容”.诺氏认为,城市形式并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构图游戏,形式背后蕴含着某种深刻的涵义.每个场景都有一个故事.这涵义与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等一系列主题密切相关,这些主题赋予了城市空间以丰富的意义,使之成为市民喜爱的“场所”.“简而言之,场所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3].”这个整体反映了在某一特定地段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自身的环境特征.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实体空间的形式,而且还有精神上的意义.场所精神又比场所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他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诺伯格・舒尔茨说,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有意味的场所,帮助人们栖居.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是后现代主义城市设计思潮中影响较大且较广的一个.他所提出的追求个性、找寻场所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下心灵源泉枯竭的人们,仿佛为他们点起了一盏心灯,得到众多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的支持,因而极大的促进了城市设计的发展,涌现了如查尔斯・摩尔的新奥尔良意13第4期 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 大利广场、矶崎新的筑波中心广场这样的优秀作品.但是,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理论与方法,它也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缺陷和不足的.2 对场所理论的批判2.1 场所理论结构上和研究方法上的问题(1)场所理论结构还有待完善一种成熟的理论,一般“都由共同的或相似的形式结构组成,也就是由概念、变量和陈述三部分组成[4].”首先,变量是进行科学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场所理论的变量本身涉及的少,而且不可定量统计,凭借个人的、直接的经验和感觉,缺少动态的和多方案的比较和优选,这也是与城市这个复杂系统相关的所有学科的共同问题.其次,理论总是来自于实践,又是实践的先行.但是场所理论中实证性的陈述部分多为古代例子,近代实例少,这是一大缺憾.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可是到目前为止,这种实例还只是凤毛麟角.(2)场所理论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任何一门学科,当其成立之时,必有针对其自身的研究路线和方法.“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可以说是一例外,因为它更多的是心灵指向的、是建筑师强烈的个人意识创造的产物.诺氏虽然指出它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紧密相关,但是没有提出综合这些学科在内的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2.2 对事物的判断缺乏可靠的统一标准使设计者和观者莫衷一是现象学方法强调,凭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反对无穷尽的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但是个人直觉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不像公式或定理一样明确、固定,它像四时天相、朝霞暮霭一样变幻无常,具有太大的不确定性而难以把握.不同的人由于性格、年龄、经历的不同,对于同一个“存在空间”的感受肯定不同,从而在他(或她)心目中获得的场所精神也是不同的.甚至于有的人身处其间百感交集的一个场所,对另一些人也许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新奥尔良的意大利广场,完全是一个为身处异地的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原著民的设计,勾起到这里来游览的意大利人的无限思乡之情,但是对于另一些没有意大利文化背景的人,罗马柱式的柱廊、拱券、喷水池等这一切,对他来说就像天上的云朵、路边的石子一样普通,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或者说对于那些在这个广场空间里逗留、却没能感到这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的人,这个广场设计算不算成功呢?这是设计者的问题还是观者的问题呢?无怪乎建筑界褒贬不一.有文章说:“建筑难得使人快乐、浪漫、高兴和有爱的感情,意大利广场是难得的例外作品之一”,另外又有人说它“极端令人厌恶”,“喷泉是一连串的玩闹,总起来说,它不过是后现代主义的一出滑稽戏.”由于相信事物就是它本身所显现的那样,因此场所理论的作品是拒绝解释的.不仅观者对作品没有统一的标准,设计者本身也陷入不知以何为准的窘境.他们只有向以前的成功之作看齐,这又在另一方面扼杀了设计师们创新的激情和动力,进入因循守旧的恶性循环.2.3 过分强调意识研究中的传统的分量,容易沦为复古主义舒尔茨认为,城市空间蕴含的意义与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族和传统等因子密切相关.城市市民群体的伦理道德、审美趣味、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与人的活动和地域特征的结合,特定的场所就产生了.越是注重对这些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挖掘,就越是容易陷入一味寻找城市传统的误区.就像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以为体现了民族、地域特色的就一定是优秀的,殊不知这个“民族的”也是时代精神指引下的民族精华.所以,一谈到中西方文明差异,想到的就是万里长城、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里弄等,这实际上纵容了一种向后看的坏习惯.场所理论就是这样的.照顾旧的多,照顾新的就少.抱住民族传统和乡土传统,既没有明确的概念,又没有严密的逻辑.引导无法摆脱传统的人们继续坚持传统,不知不觉中走向复古主义.还是以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为例:祭台两侧的柱廊上的柱子分别采用不同的罗马柱式;两个入口的拱门和凉亭都和古代的罗马建筑相似;祭台带有拱券……广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都明确无误的表明它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也正因为这些符号可以明确的表征意大利文化的特征,建筑师查尔斯・摩尔在“好逸恶劳”中走向复古主义.3 从两个实例看场所精神的局限性随着西方城市设计思想的传入,我国的广大城市和建筑设计专业人员,以“毫无保留”的态度23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3年吸收接受了“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并在神州大地跃跃欲试,想一显身手.建筑系学生们把“设计建筑”转换为“制造场所”,似乎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设计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制造场所”是微言之中有大义,强烈的精神关注尽含其中.格式塔图形变换,是建筑师们精神绽露的重要手段.“后现代”的噱头、标志,被理解和定义为一个精神事件的中心,即场所意义的赋予者.于是时下各地的城市设计、环境设计,听得最多的词是“场所感”、“场所精神”,但是大多数的例子表明它远不是完美的.以湖北省的一个三国古战场的广场设计为例.它位于一个县级市的市中心,外围是城市道路及现代居住小区和一个城市公园.由于其地坪标高较高,又有着许多悠久的历史和动人的故事、传说,为了真实地再现历史,通过场景引发思古之幽情,所有的设计都围绕“三国”、“古战场”展开,赵子龙雕像(原已有)、三足鼎立、古城墙都成了必不可少的设计语言.每一个设计思路都注重它的象征或隐喻意义,设计的过程显得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甚至到了功能迁就形式的地步,以至于谈起那个广场,就有一种味同嚼蜡的感觉.后来由于重新考虑了一些其它的限制因素,如和公园入口结合并考虑广场入口,注重景观视线要求、广场停车场安排以及市民晨练和集会的要求等,在实现功能至上的前提下适当营造场所气氛,顾左右而言它却如中国禅宗所言,始终让“不可说”聚在“可说”的周围,设计才有了继续开展的余地.第二个实例是浙江的一个渔镇的中心广场的设计.这个渔镇有着悠久的传统,为了表现这种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渔文化传统,设计时在广场上几乎重新构筑了一个传统的打渔的场景:渔船、水池、灯塔、不规整的海岸线……实现了典型的“让场景自己说话”.不同于第一个设计,这个广场设计的限制因素少,而且和三国古战场的时间差别相比,海边渔镇的空间上的差别更容易领悟一些.但是对于一个设计者满意的方案,渔镇上的居民会作何感想呢?渔船灯塔都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乡土景观,那么对一个“渔业广场”的喜好度又有多高呢?一些居民能领悟的场景会不会让另一些居民无动于衷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遵循营造场所感的原则,但是场所精神设计观缺乏客观标准,谁也不能说这个设计是能让大多数人满意的方案.像这两个设计实例一样,为了使空间具有场所的主题属性而做的环境设计很多.但是如果仅仅就某一主题精心营造,“三句不离本行”,一味的模仿历史场景,有的甚至是为了“场所”而“场所”,企图用形似来唤起人们心里的认同感,这样设计就不免走向肤浅、媚俗,有时是幼稚的可悲下场.实践也证明这样是行不通的.经过一轮汇报之后,浙江渔镇的中心广场设计一改初衷,另开了一条出路,其设计向完全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了.抛弃一切让人模棱两可的场景设计,取而代之的是规整的花坛和水池、明快的色彩,间或一些细节的设计,提醒人们这是一个海边的渔镇.宋代的文人画家苏轼在一首诗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所以,高明的设计师必懂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法,求得似与不似之间的妙处.4 结 语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作为建筑现象学的一个主要流派,虽然有它无法避免的局限性,但是它对建筑和城市设计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造成的影响却是重大而深远的.随着场所理论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的成熟完善,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将会不断涌现,2000年在深圳红荔路圆岭落成的群雕《深圳人的一天》即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雕塑家以逼真的手法记录了深圳人的生活原貌,让人体会到浓重的生活气息.其实广义的场所精神宽泛而深远,就像陈志华在《中国乡土建筑・诸葛村》中的一段描述一样:“水阁楼里开茶馆,别有情趣.夏季上塘铺满了碧绿的荷叶,映衬着鲜艳的花朵,茶客们推窗眺望,清香随风而来[5].”这就是场所精神——人化的自然,诗意的栖居!参考文献:[1]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1.[2]诺伯格・舒尔茨.实存・空间・建筑[M].王淳隆译.台北:台隆书店,1985.[3]洪亮平.城市设计的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2.[4]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97.[5]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中国乡土建筑・诸葛村 [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责任编辑 任晶钰]33第4期 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 。
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曾在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
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诺伯舒兹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一个说法。
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
“场所”这个字在英文的直译是PLACE,其含义在狭义上的解释是“基地”,也就是英文的SITE。
在广义的解释可谓“土地”或“脉络”,也就是英文中的LAND或CONTEXT。
谈建筑,要从“场所”谈起,“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
也就是城市学家所谓的“SENSEOFPLACE”,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现象学建筑现象学研究从思想取向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种采用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诺伯格·舒尔兹(C. Norberg-Schulz)。
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实存、建筑、空间》对海德格尔德《筑、居、思》(Building Dewlling Thinking)中的思想进行了建筑化和图像化的解释。
他自己也称,《场所精神》是走向建筑现象学的第一步。
他认为,只有当人经验了场所和环境的意义时,他才"定居"了。
"居"意味着生活发生的空间,这就是场所。
而建筑的存在目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无特征的同一而均质的"场址"(site)变成有真实、具体的人类行为发生的"场所"(place)。
而另一支流---知觉现象学代表梅洛-庞蒂(Maurece Merleau-Ponty)则认为认识世界需要回归存在本身,并通过人的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来察觉世界存在。
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在知觉现象学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现象学的设计理论与实践,通过建筑设计背后包含的复杂影响因素的回应建立了建筑“锚固点”,并丰富了建筑与场所体验。
第七讲 建筑现象学
神现象密切相关。建筑正是以其自身特有的空间与 形式,以某种结构化的方式,表达着、展示着这种深沉 的历史与精神的脉动。”
《冬天的薄暮》
飘落的雪花纷飞窗上,晚祷的钟声久久回荡; 舒适的室内令人陶醉,聚餐的饭桌也已收拾停当。
一群游子,在黑暗中来到了门前; 金光闪烁的恩赐之树,还带着清凉的露珠。 游子们静静地步入室内,辛劳已将门槛变为石头; 清澈透明的光线,照亮了桌上的面包和美酒。
“人存在于世界当中。”---海德格尔
“单体房屋、村落和城镇都是建筑作品,它 们在其内部和周围聚集了多种形式的空间。建 筑物是人们接近了作为居住环境的大地,与此 同时又将相邻的房屋置于广阔的天空之下。”
横跨于水面之上的桥梁“只是将已经存在的 两岸连接起来,因为只有当一桥飞架水面之时, 两岸才成其为两岸… …桥的两岸相互衬托。沿 水边延伸的岸边不再是无关紧要的边界干地了。 通过两岸,桥梁将其身后的大片环境带向水面。 桥梁使水面、岸边和土地成为邻居并且将水面 周围的大地聚集为有意义的环境。”
“建筑是一种具体的现象。它包括大地景观和 聚居地,以及房屋和有关房屋的种种阐释。然而它 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实在。远古至今,建筑帮助人们, 使人们的存在富有意义。通过建筑,人们拥有了空 间和时间的立足点。于是,建筑不仅仅关乎实际需 要和经济因素,它还关系到存在的意义。这种存在 的意义源自自然、人类,以及精神的现象,并通过秩 序和特征为人们所体验。……在建筑中,空间的形 式意味着场所、路径和领域,也就是,人类环境的具 象结构。因此,建筑定义的完满诠释,并不能从几何
本质也是现象,只不过是更为一般和纯粹的现 象。
所谓直觉,就是“看”或“体会”,去看意味 着观察者要“直接面对事物本身”,对所意识到的 现象和本质进行完整和准确的描述。
空间在叙事学中的重要性
43
江西社会科学
2011. 8
至于像 以前那样 因缺乏 分析工 具而只能 流于 对 情节、人 物等大 范畴作粗糙的描 写。当 然,结构 主义叙事学的 局 限性也 相当明 显 , 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 研究 对象 仅限于 叙事 虚 构作品,而放 逐了历史、传记乃 至图像叙事作 品 等; 第二, 它在不 同程度 上隔断了 作品与 社会 、 历史 、 文 化语境 的关 联。 近年来 ,越来越 多的学 者意识 到 了结构 主义叙事学的 局限性。于是,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旨 “后经典 叙事学 ” “新 叙事理 在超越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 或 “后经典叙事学 ” 论” 又开始 在西方 ( 主 要是 美 国) 兴起。 主要表现出了以 下三个 特点: 第一,对 经典 叙事学的 某 些理论 或相关概念进行 重新审 视或反思 ; 第 二,在分析 叙事文 本时, 更为 注重读者 以及社会、 历史 、 文化 语境的 拓 展了叙事学 研究的领 域 , 更为注重 叙事 现 作用 ; 第三 , 象的跨 学科 、 跨媒介 研究 。 自 诞生以来 ,叙事学 虽 然也曾走入低谷 ,但 总体上 却凭借 自身的理论 活力 和学科 渗透 力,呈现出一 种欣欣 向荣、 蓬勃 发展的 态 势。就拿 我国的 情况 来 说, 自 新时 期 以来 ,叙事理论 一经 引进 ,就开 始成为 文学 研究 中的 热 点: 不仅各 种相关专 著和译 著相继 出版,而且在 核心期 刊上发 表的相关论文的 数量也 是位居前 列的。据 南京大 学中国 社会 科学 研究 评 价中心 统计, 新时期以来 在 CSS叙事学 方面 的 占第一 CI 期刊 上发表 的文学论文的 数 量, 位。不仅 研究 文 艺理论的学 者, 而且 研究 中国古代地在 他 们的论 著中运用叙事理论 。近 年来,不 仅文学叙事 研究 正在向 纵深发展 ,叙事学 研究的跨 学科 、跨媒体 趋势也 “历史 叙事 ” “哲 日益明 显,在国 内学 者的相 关研究 中, 、 “教育叙事 ” “社会 叙事 ” “心理叙事 ” “新闻 学叙事 ” 、 、 、 、 “图像 叙事 ” “绘 画叙事 ” “电 影叙事 ” “网络 叙 叙事 ” 、 、 、 、 事” 之类的成果时有 所见—— — “叙事 ” 几乎 成为一 切人文 社会 科学共有的 概念 和 共同关 心的话题 。 在 短短 几十 年的学科 历史 发展中 ,叙事学 已 完成了 ,或者 说 由“经典 叙 由结构 主义叙事学 到“新叙事理论 ” 事学 ” 到“后经典 叙事学 ” 的转 向。但 无论是“经典叙事 “后经典 叙事学 ” 学” 还是 , 偏 重的都 是时 间 维度, 而有意 无 意地 忽 视 了 空间 维 度 上 的 研究 。 之 所 以 造 成 这 种 状 况, 一 方面 固 然是由于 现代理论因 追 求“深 刻的片面 性”
有机建筑思想形成、发展及其作品分析
第一章绪论1.1课题概述AlvarHenikAalto,1898—1976)有机建筑思想的回顾,通过其作品以及理论发展,阐述其有机建筑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成熟。
文章中将重点分析和介绍阿尔瓦·阿尔托建筑思想形成的过程,并对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作品中有机思想进行具体的分析。
1.2论文研究目的及其意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雨后春笋”成为了形容中国建筑发展一个最为形象的词汇。
但在我们豪情万丈的建筑实践之中,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广厦之间,我们发现建筑越来越失去其作为地方文化载体的作用。
在如F1般飞速的建造中,“猛醒不知身在何处”已经成为了中国建筑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
阿尔瓦·阿尔托的有机建筑思想为我们将来的建筑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在他的生涯之中,阿尔托始终致力于人性化、自然环境、地方特色和现代技术等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机结合,对独裁专断的现代主义一元化思想持否定态度。
在1940阿尔托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讲学时就曾重点阐述过建筑人情化的观点:“现代建筑在过去的一个阶段中,错误不在于理性化本身,而在于理性化的不够深入。
现代建筑的最新课题是要使理性化的方法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人情和心理的领域。
……目前的建筑情况,无疑是新的,它以解决人情和心理的问题为目标。
”11957年阿尔托在明确地表达他的哲学观时指出:“建造天堂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潜在动机,这一理念会不断地从每个角落里涌现出来。
它是我们设计建筑的唯一目1引自(ArchitecturalForum》,Dec.1940,“HumaneArchitecture”l第二章简析有机建筑思想的发展在有机建筑理论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他提出了建筑本质的问题,重新定位了建筑与自然、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师在设计中所应扮演的角色。
F·L·赖特有机建筑理论最早由赖特于1908年提出来,并迅速成为现代建筑初期较有影响的建筑流派。
罗伯特·文丘里设计作品——母亲住宅解读
罗伯特文丘里设计作品——母亲住宅解读何雪莉;梅汝晨【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没落,到后现代主义兴起的背景介绍、设计师的介绍,重点分析了\"母亲住宅\"的基本设计手法,并以此为一条脉络,研究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特点和内涵,以及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作品所具有的符号、象征、形态的隐喻.从中吸取精华,更好的用于今后的设计中.【期刊名称】《工业设计》【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母亲住宅;符号;隐喻;装饰主义【作者】何雪莉;梅汝晨【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4911 作品创作的背景1.1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开始战后经济的复兴和社会发展,工业生产得以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也不断好转,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人们不再简单的满足于温饱问题,开始有了审美的要求,因此建筑界的发展突破整齐划一、单调乏味的建筑状态,开始追求有个性,有特色,有趣味,丰富多彩的建筑局面。
美国着名的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是在建筑领域提出“后现代主义”的第一人,文丘里以“less is bore”来反对密斯的“less is more”。
文丘里认为现代的建筑应该具有审美趣味性,通过历史上的建筑特点和当代的通俗文化可以达到丰富建筑的趣味性这一目的。
历史建筑的特点即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类型的著名建筑,通过对这些历史建筑元素的提取,并加以直接或是折中的处理,运用在新的建筑之中;而通俗文化也就是普遍的、流行的文化,这点和波普艺术的趣味相类似,那些被之前的学者或是上层艺术家设计师所鄙夷的商业主义风格,在文丘里的眼中也是具有价值和意义,是可以利用的,在他看来这种最普通的商业文化、流行文化石符合当下大众,尤其是新一代的追求。
1.2 “母亲住宅”设计背景1961年,文丘里的母亲成为其儿子的委托人,请他为自己设计一幢新房子。
现象学在今天_诺伯格_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
15第24卷10/2006华中建筑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历史较短,较早的展开于人文地理学对环境和基地关系的研究,逐渐现象学的方法被引入建筑研究的领域。
其中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对建筑现象学进行了深刻、透彻的研究,通过一系列论著《建筑的意向》(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存在・空间和建筑》(Existance Space andArchitecture)、《西方建筑的意义》(Meaning in Western Architecture)、以及《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的现象学》(GeniusLoci—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Architecture)逐步建立起一种新的建筑理论——建筑现象学的基础和构架。
舒尔茨通过“回到事物自身”(return to things)讨论建筑中的本质,将场所精神归结为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内容,从而揭示人的存在与建筑空间创造的本质关系。
从总体上看,建筑现象学理论和哲学基础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于20世纪初期创立的现象学和本世纪20年代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运用现象学方法所创立的新本体论以及后期从语言和诗学角度对存在的研究。
现象学通过人的出场将事物同其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方法不象实证哲学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分析方法,只注重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中性、客观和简单的科学事实,把经验事实中所包含的人类生存目的、价值和意义排除在外。
在胡塞尔的建筑学还原思想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中都体现了这一现象学方法。
正是基于现象学能够使现象以其原初和本真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海德格尔才把对 “存在”这个重要概念的研究奠定在了现象学的基础上。
基于这样的方法,诺伯格・舒尔茨阐释了核心概念“场所”。
舒尔茨认为“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特征”。
存在-空间-建筑
存在-空间-建筑(总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感知的空间与建筑——《存在·空间·建筑》读书笔记姓名:周国妹学号:【摘要】:《存在·空间·建筑》一书是有关建筑空间问题的新的研究。
过去关于建筑空间的讨论受单纯现实主义所支配,然而实际上它是关于“建筑知觉”的研究,是立体几何学。
【关键词】:存在建筑空间图式几何抽象书本情况介绍:书名:存在·空间·建筑 EXITTENCE, SPACE, AND ARCHITECTURE.作者:(挪威)诺伯格·舒尔兹/ Norberg-Schulz,C.页数:153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译者:尹培桐丛书:建筑师丛书出版时间:正文:本书出版较早,又是据(日)加藤邦男的1979年的译本翻译,所以语言相对较为生涩,但其在存在空间与建筑空间上的理解与分析仍然相当出色。
关于建筑问题,作者自己也意识到有着各种各样的研究。
作者在其另一本著作《建筑中的意向》(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 1963)中也曾明确指出决定建筑总体性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当下,也有很多建筑师在进行它们新的研究,并力求在建筑形体理论方面等有所创新。
而本书则是关于建筑空间问题的新的研究。
我觉得本书的宗旨在序言里就有所体现:过去,关于建筑空间的讨论受单纯现实主义所支配,然而,实际上它是关于“建筑知觉”的研究,是立体几何学。
但不管哪方面讲,都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即忽视了它是以人的存在这一次元为限的空间。
我个人认为,以人的存在这一次元为限的空间这一概念对于建筑空间的架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J·V·优克斯裘说过:就像蜘蛛结网,一切主体本身与对象持有的特性之间,交织成网一样的关系,经过千丝万缕的编织,最后形成主体唯靠它而存在的基础。
诺伯格·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
硕士学位论文
诺伯格·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
姓名:杨宁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指导教师:邓波
20060601
诺伯格·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
作者:杨宁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6.学位论文张彤阳艺术教育建筑的空间范式研究2005
教育是我国现今和未来的一项基本国策,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现代高校是未来民族栋梁成长的摇篮,是今后民族文化、技术发展的缩影,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艺术教育建筑是高校教学建筑的一个分支,是艺术院校场所的精神主导空间,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主要场所,更是师生交流、展示、表演、创作的舞台。 建筑空间研究是建筑创作永恒的主题,同时艺术教育较其它专业教育有着较强的特殊性,艺术教育建筑除具有一般的功能要求外,有着更高的艺术精神追求,“艺术楼”本身就是“艺术试验品”。因此本文以作者学习期间创作实践的真实课题为研究对象
3.期刊论文陈洁.孙晖.Chen Jie.Sun Hui虚拟环境下"存在空间"之新解-新建筑2006(6)
借鉴著名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兹的"存在空间"理论,通过该理论来看待分析当前的虚拟空间和表现虚拟空间的建筑创作,试图在存在空间、虚拟空间和现实的建筑空间三者中找到因果关联性.通过推演及类比的方法,认为现实环境中"存在空间"的三个要素--场所、路径、领域--同样能用来划定虚拟空间的结构,并相应得出网络节点、路径、网域等概念,同时结合相关建筑实例,说明建筑创作中新的空间形式生成的依据.
5.期刊论文史亚雷.申晓辉.关瑞明.Shi Yalei.Shen Xiaohui.Guan Ruiming渗透与拼接——当代城市情感性空间
空间认知下的建筑与服装思维方法类比研究
摘要:从建筑与服装的“空间”本质探讨二者思维训练的可类比性。
通过案例分析,论证空间思维训练作为建筑与服装造物阶段的基础训练方法的共同点。
通过论证比较可知,建筑空间思维训练中的“装配部件”法通过对抽象部件的组织,完成了对空间位置、尺度等空间关系的表达;而类比于此的“俯视”视角的服装空间训练,则补充了通常“立体裁剪”这一造型方式以“平视”视角对服装空间不能整体审视的缺憾。
二者的空间思维训练皆是空间之内的链接关系的建立和整体秩序的诉求,是通过“图底关系”反映出的“空间”与“体量”的明确性。
关键词:建筑设计 服装设计 建筑空间 服装空间 空间思维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6-0085-05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mparability of their spatial thinking training from the "spatial" essence of architecture and fashion. Through case analysis,thispaper demonstrates the common points of spatial thinking training as a basic training method in the stage of architecture and garment creation. By comparison,the "Kitof-Parts" method in architectural spatial thinking training completes the expression of spatial relations such as spatial position and scale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of abstract components; the clothing space training from the view of "Overlook" complements the defect that the modeling method of "Drape Cut" can not examine the clothing space as a whole from the view of "Head-up". The spatial thinking training of both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ink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space and the appeal of the overall order. It is the clarity of "Space" and "Volume" reflected through the "Figure-Ground Relation".Keywords:Architectural design Fashion design Architectural space Clothing space Spatial thinking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梁 燕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陈 薇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陈 尨引言将“建筑”与“服装”类比的研究,黑格尔曾提到“服装是行走的建筑”[1],20世纪30年代时装设计皮埃尔·巴尔曼(Pierre Balmain)也宣称“衣服是流动的建筑(Dress Making is the Architecture ofMovement)” [2]。
解读诺伯格
解读诺伯格摘要:本文从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中的核心概念“场所”出发,结合建筑学及场所精神的研究背景,对建筑现象学及场所精神的哲学渊源进行了研究,详细阐述了场所及场所精神的概念,探讨了建筑现象学及场所精神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象学,场所,场所精神现象学(Phenomenology)是研究客观事物的外观、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Husserl)以现象学的研究开启了理性主义时代认识论的大门。
在其基础上,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进一步拓展了“回归事物本身”的现象学理论。
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以这种理论作为哲学基础和指导思想,通过“回到事物自身”(return to things)讨论建筑中的本质,将场所精神归结为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内容,从而揭示人的存在与建筑空间创造的本质关系。
场所理论概念场所本来是个环境术语,意味着由自然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
场所不同于纯物质的形体,更重要的是其蕴涵着精神上的意义。
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
诺伯格-舒尔茨一直试图聚焦到诸空间概念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上。
从本质上讲,建筑空间主要与个人的、公共的存在空间的图式有关,是存在空间的具体化。
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存在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应保持结构上的同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场所与节点; (2)路线与轴线; (3)领域与地区。
而在阶段的划分上,建筑空间大致也可分为景观、城市和住房三个阶段。
景观阶段,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自己持有的一般环境形象结合在一起,对景观形体加以变形进行了持续的探索。
“场所精神”的探究
“场所精神”的探究摘要:“场所精神”是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内容。
舒尔茨认为建筑要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的最为根本的经验。
建筑现象学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揭示建筑环境的本质和意义,而这又似被归结到场所这个重要概念之中。
本文希望通过对“场所精神”的研究,从而理解其在建筑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 场所; 场所精神学;诺伯格•舒尔茨Abstract: “place spirit” is the core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schultz construction content. Schultz think architecture to return to “place”, from “place spirit” of their most basic experience of building. The phenomenology of building a basic purpose is to reveal the nature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sense, and it also like is reduced to a place among the important concept. This paper hope through to “place spirit” of the research, and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building.Keywords: building phenomenology; Place; Place spirit learn; Bloomberg’s • schultz对建筑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筑现象学这个正式名称始见于1980年挪威建筑理论家和历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出版的《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的现象学》(Genius Loci-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一书。
关于“建筑个性与象征”?的理解
关于“建筑个性与象征”?的理解关于“建筑个性与象征”的理解●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是要使房屋与场所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征,其标准是要使人一见之后难以忘怀。
为什么建筑必须具有个性呢?●赖特说:“既然有各种各样的人就应有与之相应的种种不同的房屋。
这些房屋的区别就应该像人们之间的区别一样”。
这句话在处处要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商品社会中是很中听的。
●挪威的建筑历史与建筑评论家诺伯格·舒尔茨说,这是为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因为“建筑首先是精神上的蔽所,其次才是身躯的蔽所”。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常把建筑设计看作为是建筑师个人的一次精彩表演。
战前曾认为建筑师应有改造社会任务的勒·柯比西埃,战后变为一个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先锋。
他有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一个生气勃勃的人,由于受到他人在各方面的探索与发明的鞭策,正在进行一场其技艺无论在均衡、机能、准确与功效上均是无与伦比和毫不松懈的杂技演出。
在紧要关头时,每人都屏静气息地等待着,看他能否在一次惊险的跳跃后抓住悬挂着的绳梢。
别人不晓得他每天为此而锻炼,也不晓得他宁可为此而抛弃了千万个无所事事的悠闲日子。
最为重要的是,他能否达到他的目标—系在高架上的绳梢”。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认为设计首先来自“灵感”,来自形式上的与众不同。
●被誉为“为后代人而开花”的,积极主张建筑要有强烈个性和能够明确象征的L.卡恩说:“建筑师在可以接受一个有所要求的关于空间的任务前,先要考虑灵感。
他应自问:一样东西能使自己杰出于其他东西的关键在于什么?当他感到其中的区别时。
他就同形式联系上了,形式启发了设计”。
既然要与众不同,就必然会反对集体创作。
●鲁道夫也说:“建筑是不能共同设计的,要就是他的作品,要就是我的作品”。
●在设计方法上,赖特的一句话很有代表性,他说:“我喜欢抓住一个想法,戏弄之,直至最后成为一个诗意的环境”。
●一切都考虑得十分细致,人们把它归功于设计人的专心致志以及对工作的负责和热忱。
意义与建筑:诺伯格·舒尔兹的建筑观
意义与建筑:诺伯格舒尔兹的建筑观
宣建华
【期刊名称】《新建筑》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概要地介绍了诺伯格·舒尔兹关于意义及其建筑的理论思想,即诺氏将其存在空间的概念用来分析建筑的理论框架。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宣建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65.33
【相关文献】
1.论建筑意义与关系——与建筑现象学家诺伯格·舒尔茨的对话 [J], 潘天波;胡玉康
2.现象学在今天——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 [J], 张丽娜
3.现象学在今天——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 [J], 张丽娜
4.意义的探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理论评述 [J], 王群
5.新传统论与当代建筑运动:——诺伯格.舒尔兹《新传统》解读 [J], 李晓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情境背景下的叙事性景观建构思考--历史情境背景下的叙事性景观建构思考
历史情境背景下的叙事性景观建构思考--历史情境背景下的叙事性景观建构思考黎启国;佘果辉【摘要】望城斑马湖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沉淀,适于利用叙事性空间理论来建构景观。
通过对叙事性景观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首先明确叙事的概念,界定叙事景观范畴,并提出叙事性景观自循环体系。
然后结合望城斑马湖公园景观设计工程实例,挖掘与提炼叙事性景观素材。
最后从叙事点的建构、顺序、联结、对比四个层面来阐述历史情境叙事性表达的具体内容。
%Wangcheng Banma Lake has advantageous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profou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which is suit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with narative space theory.By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narative landscape system, it firstly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point narrative and the group narrative, as wel as the narrative landscape self-loop system. Then combining with the Wangcheng Banma Lake landscape design, it extracts and elaborates the source materials of narative landscape. Lastly, it elaborates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narative expression from four levels: the construction of narative point, the sequence, linkage, and comparison.【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2页(P194-195)【关键词】叙事;景观;历史情境;望城;斑马湖【作者】黎启国;佘果辉【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引言长沙市望城区自然风光秀美,经济发展迅速,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近年来政府逐步加大城市公园的建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