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欲太过 哪个器官最受伤

合集下载

情伤: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胆

情伤: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胆

情伤: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胆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七情伤: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胆(转)注:中医认为五志(分别是怒、喜、思、悲、恐)与五脏(分别是肝、心、脾、肺、肾)相连,五志过极会影响其所对应的脏器的功能。

七情内伤是以外界刺激引起情志异常为主因,作用于内脏导致内脏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说:“五劳者,皆用意施为,过伤五脏,使五神(即神、魂、魄、意、志)不宁而为病,故曰五劳。

以其尽力谋虑则肝劳,曲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致思则脾劳,预事而忧则肺劳,矜持志节则肾劳。

是皆不量禀赋,临事过差,遂伤五脏。

”所以说情志伤是直接伤及内脏,且不同的情志刺激所伤的脏器也有所不同。

怒伤肝,是指过度恚怒,引起肝气上逆,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耗伤肝的阴血。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医医偶录》说:“怒气泄,则肝血必大伤;怒气郁,则肝血又暗损。

怒者血之贼也。

”喜伤心,是指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医碥·气》说:“喜则气缓·志气通畅和缓本无病。

然过于喜则心神散荡不藏,为笑不休,为气不收,甚则为狂。

”心藏神,心神散荡,喜笑不休则伤心。

思伤脾,是指思虑过度,脾失健运,气机郁结。

《望诊遵经·变色望法相参》说:“思则气结于脾。

”《医述·卷七》说:“思则气结,结于心而伤于脾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资生汤》说:“心为神明之府,有时心有隐曲,思想不得自遂,则心神拂郁,心血亦遂不能濡润脾土,以成过思伤脾之病。

病因学之七情致病

病因学之七情致病

病因学之七情致病
在中医理论中,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常见的情绪。

这些情绪与心理的变化可以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若长期受到情绪的刺激,人体便容易出现某些疾病。

七情致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怒:过度的愤怒、不满和恼怒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头痛、心血管疾病等。

2. 忧:长期的忧虑和焦虑会消耗肝脏的气血,引起失眠、胃肠疾病等。

3. 恐:持续的恐惧和害怕影响肾脏的精气,引起肾精不足、遗精等症状。

4. 悲:过度的悲伤和哀思会消耗肺脏的气血,导致气滞血瘀。

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乳房胀痛等。

5. 惊:剧烈的惊恐伤及心神,损害心脏,容易引发中风、心肌炎等疾病。

6. 思:思虑过度,容易伤心,损伤脾胃,导致胃纳降低,脾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泄泻等。

7. 喜:过度的欢乐和兴奋会损伤肝脏,导致血肝失治,影响血液循环,引发心血管疾病。

总之,情志与疾病的关系密不可分。

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对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

中医七情内伤

中医七情内伤

中医七情内伤中医七情内伤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它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致人于病的。

但是,倘若情志活动剧烈、过度,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并持久不得平静,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

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又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都说明了七情的过度偏激对人体的气血、脏腑均有一定的损害。

七情中的“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

但是高兴过度就会伤“心”,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超乎常态的“喜”,会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

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故事,就是讲他数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举,高兴得举止发狂,疯癫而目不识人。

这就是中医所谓“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的原因。

另外,过度喜悦能引起心跳加快,头目眩晕而不能自控,某些冠心病人亦可因过度兴奋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因此,喜乐当适度。

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但过度会走向反面。

“怒”,指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而出现的气愤不平、怒气勃发的现象。

中医讲,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

当人犯怒时,破坏了正常舒畅的心理环境,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

故当生气后,人们常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而不舒服;或不想吃饭、腹痛;甚至出现吐血等危症。

中医术语称其为“肝气横逆,克犯脾土”。

现代医学也认为:人处在极度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或形成消化性溃疡;亦有因血压升高而诱发冠心病导致猝死的。

三国时代的周瑜因生气吐血而亡,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偶然发生。

因此,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最好的办法是尽量戒怒,因为这对人对己有益。

“忧”,指忧愁而沉郁。

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苦脸而整日长吁短叹,垂头丧气。

七情内伤名词解释

七情内伤名词解释

七情内伤名词解释
七情内伤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指七种不同的情感对人体内脏的损伤。

七情内伤的概念起源于《内经》中的“七情伤脏”理论,即七种情绪对七个内脏器官的影响。

以下是七情内伤的名词解释:
1. 怒伤肝气:愤怒、焦躁、暴怒等情绪会伤害肝气,导致肝机升降失调,引发头晕目眩、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2. 忧伤脾气:忧郁、担忧、思虑过度等情绪会伤害脾气,导致脾胃失和,引发食欲不振、腹泻、乏力等症状。

3. 恐伤肾气:恐惧、害怕、紧张等情绪会伤害肾气,导致肾精不足,引发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4. 思伤心气:喜悦、兴奋、悲伤等情绪会伤害心气,导致心神不宁,引发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5. 悲伤肺气:悲伤、悲观、伤感等情绪会伤害肺气,导致肺气不利,引发咳嗽、气喘、声音嘶哑等症状。

6. 喜伤肝气:过度喜悦、欣喜若狂等情绪会伤害肝气,导致肝气郁结,引发头痛、眩晕、胸闷等症状。

7. 怒伤肺气:过度愤怒、烦躁、不满等情绪会伤害肺气,导致肺气郁结,引发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

七情内伤的理论认为情绪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情绪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器官功能。

如果情绪长期处于极端状态,会导致脏腑失调,甚至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中医强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通过恰当的调理情绪,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以情绪为主要病因的疾病。

而在治疗过程中,中医也会结合具体情绪和脏腑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达到疏解情绪、调和脏腑的目的。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中医认为的病因,除了上篇说的六淫,还有以下原因,让我们一起看看,以避免生病!一、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七情是人对外界的正常生理反馈。

当出现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刺激会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引发疾病。

七情异常直接影响内脏功能,导致气机紊乱,所以又称“内伤七情”。

这个伤的比较重了,会伤到内脏。

所以抑郁压力大的人很容易生各种的严重疾病。

(一)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情志以脏腑气血为物质基础,喜、怒、思、忧、恐,分别由心、肝、脾、肺、肾的五脏精气所化生.(二)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此外,心为五脏六腑的老大,又主神明,所以七情都与心有关,心神受损又牵连其他脏腑。

总体来说七情伤心、肝、脾比较多。

2. 影响内脏气机情志会影响脏腑气机,造成紊乱。

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所以人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心态乐观的人,病好的快。

当人得知得了重疾后心态变化,疾病会迅速的恶话,都是这个原因。

二、饮食与劳逸失常(一)饮食不节、不洁、偏嗜的致病特点饮食不节:吃多了、吃少了,饥一顿饱一顿,这都不行饮食不洁:比如不干净的生鱼片,夏季吃一堆小龙虾饮食偏嗜:偏热,如某些地方吃热粥,容易得食管癌,北方偏咸,容易得高血压。

(三)劳逸失常的致病特点1.过度劳累致病(最近流行996福报之说,又有戏称天天996,早晚ICU。

)3. 过度安逸致病(太闲了也不好,不过这个真算是富贵病吧,话说钱多事少离家近得活到底在哪?)三、痰饮痰饮,这个名字很怪异,痰还饮?其实这里面痰饮这个概念比较大,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但又作用于某些脏腑组织,引发其他病症,所以也是致病因素。

(一)痰饮的形成痰饮是合称,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发生障碍所形成的,分为有形与无形。

有形的痰饮,是指能看见、听见、摸得到的痰或饮;其中黏稠的为痰;清稀的为饮。

中医七情过激伤五脏

中医七情过激伤五脏

中医七情过激伤五脏七情五志中医将人的情志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个方面,简称“七情”。

根据五行学说理论.情志活动又可概括为喜、怒、思、忧、恐,简称“五志”。

治疗“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人皆有之。

七情活动变化,能反映和概括人的主要心理活动。

正常的七情活动并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如若人们没有七情表现,或缺乏其中的几种情感,或七情太过,都会导致情志剧变而引发各种心身疾病。

七情怎样致病七情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也是中医心理学的基本组成部分。

《内经》很早就有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这里明确指出了喜怒忧思之情大多伤及内脏之气机。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明确定为“七情“,指出“内所因惟属七情交错.爱恶相甚为病.能推而明之。

”七情也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中医学在“形神合一”整体观指导下,以五脏为中心,把七情归纳为喜、怒、忧(悲)、思、恐(惊)为五志,并分属于五脏。

五脏藏有五神.即肝“在志为怒”藏魂,心“在志为喜”藏神,脾“在志为思”藏意.肺“在志为忧”藏魄,肾“在志为恐”藏志。

以七情、五志、五神与五脏相配应,用来说明人的情志活动是以脏腑作为生理基础的,特别是以“心神”来概括和总统人的精神情志活动。

可见.人的七情活动是对客观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而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又要依赖五脏精气化为物质基础。

故而陈无择论述七情病机.说:“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击”、“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胞.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晾伤胆,其气乱”。

尤其是中老年人.因“肾气虚哀”.身体逐渐哀老.五脏精气俱损.五脏缺乏藏神物质基础所养,易形成“五志薄弱”.容易患有七情所致的各种疾病。

人们常因工作、学习、生活以及突发事件等逆境或变故,使之不能适应相互变化且无力调整波动的情绪.特别是那些意志薄弱的人.受到七情中某种情志过于强烈、持久、频繁的刺激.造成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和、阴阳失调、经脉阻滞,容易发生多种心身疾病。

七情对五脏的影响

七情对五脏的影响

七情对五脏的影响作者:24小时健康加油站发表时间:昨天13:37:28七情是内伤杂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一般情况下七情并不致病,而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作为病因是指这些活动过于强烈、突然或持久,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致病。

喜与惊是心的情志的体现常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当人喜乐、高兴的时候,就会感到精神愉快,全身舒畅。

因为它能促使气血流畅,营卫通调,所以适度喜乐有益身心,是健康人正常的情志活动。

但是,如果过度喜乐,不仅无益,反而使心气散乱,精神不能集中,所谓“喜伤心”。

过分的喜,不仅伤心,而且能伤肺,因为心肺同属上焦。

惊即惊恐,是突然遇到意外之事而精神紧张的一种表现。

惊恐对心的影响最大,一般受惊,并不致于使心的功能紊乱。

但是,当人突然受到惊恐时,会使心神受伤,功能紊乱,所谓心无所依,神无所附,惊慌失措,甚至神志错乱,发生痴呆之症,即所谓“惊则气乱”。

尤其是小儿脏腑娇嫩,心神怯弱,最易受惊。

小儿受惊,轻则惊悸、大哭大啼,严重时可出现“惊风”或“癫痫”等证。

怒是肝的情志的体现肝气宜疏泄、条达而不能抑郁,也不能过于愤怒。

若过度愤怒,就会伤肝,使肝的功能失常,导致肝气横逆、上冲,所谓“怒则气上”,症见面赤、头晕、胁痛、胸满、纳少。

严重时可导致血随气逆,蒙蔽清窍,引起昏厥。

愤怒不但能伤肝,而且能伤脾,因为肝病最易累及脾脏。

忧与悲是肺的情志的体现忧即忧愁,也就是心情愁闷不愉快。

当忧愁不解时,多感到肺气不舒,胸闷气短,颓丧懊恼,精神不振等,这是因为忧愁过度,损伤肺气的缘敌,即所谓“忧伤肺”。

这就是说,忧愁太过使气机不利,脉道闭塞,升降失常。

忧愁不仅伤肺,而且也能伤脾。

因为脾居中州,上焦心肺之气受伤,势必影响中焦。

悲即悲哀或悲痛。

悲哀太过,则意志消沉,导致肺气耗伤,所谓“悲伤肺”、“悲则气消”。

悲不仅伤肺,有时也伤心神,除了心肺同居上焦外,因为心主神志,一切情志变化等精神致病因素都有可能伤及心神。

老中医:七情内伤如何致病?

老中医:七情内伤如何致病?

“七情内伤”会直接伤及内脏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脏腑生理和精神活动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情志反应,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调节能力低下,因而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时,七情则成为病因,称之为“七情内伤”。

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和保持正常的物质基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脏藏精,精化为气,气的运动应答外界环境而产生情志活动。

因而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因此,若脏腑组织或气血发生病变,就会影响人的情志,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七情损伤相应之脏即五脏所主七种情志损伤相应之脏。

七情分属五脏,七情反应太过与不及则可损伤相应之脏。

即心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过悲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

七情首先影响心神七情过激伤人发病,首先作用于心神,产生异常的心理反应和精神状态。

《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对此解释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七情内伤,既可单一情志伤人,又可两种以上情志交织伤人。

由于心肝脾三脏在人体生理活动和精神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内伤,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

易损伤潜病之脏腑潜病,是指病证已经发生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病证。

七情所伤的原理:忧思伤脾

七情所伤的原理:忧思伤脾

七情所伤的原理:忧思伤脾中医养生学认为,忧思伤脾,伤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得饮食。

”这是说,进餐时宜专心致志,心平气和,一切反常情绪都应尽力排除,如此才能有利于脾胃正常功能. 七情内伤: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是气血化生之源。

所以情志所伤的病症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暴怒伤肝、过喜伤心、忧思伤脾、过悲伤肺、惊恐伤肾。

七情内伤,扰及气血,可致气郁、气滞、血瘀、血虚等,造成脏腑亏虚、阴阳失衡、气血失调,与外感之邪形成内外合邪之势,导致人体气滞血瘀、痰凝毒结,形成癌瘤. 在现代紧张的社会环境中,人类会接触到很多因素,这些因素对人体会产生各种精神刺激,如果一个人的心境不协调,就很容易引起病变。

就像古时的“范进中举”,无论是过分忧愁还是喜悦,都会引起对身体机能的损害。

不仅“忧思伤脾”,“过极”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都能伤身。

我就我的理解说一下。

五行中“水”代表的是自然水,同时延伸到其他方面。

水具有寒气,在季节代表冬天,所以冬季的三月,是水最旺的阶段;冬季主收藏,中医认为人的肾脏就是收藏人有元气的,主精,所以水代表肾脏;肾精与骨同色,且具有“收敛”的特点,所以“骨”在人体属于水;骨有造血功能,是藏火于内,与《周易》坎卦的卦象非常相近,而坎代表水,所以骨属于水。

人的五官也分属五行,每一五官与不同器官联接。

如口与脾胃联接,脾胃属土,所以口属土。

鼻子子与肺连接,肺属金,所以鼻属金;眼接受光明,属于火;眉毛反映人的寿命,与肝的旺衰相应,属木;耳朵与人的大脑连接最密切,而大脑与肾的旺衰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耳通肾,所以耳属于水。

事实上人体中肾经也是通过耳朵的。

人有七情六欲。

发怒俗称发火,与木生火同类,火旺则消耗木气,肝属于木,所以怒与肝同类属木。

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你知道吗?

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你知道吗?
怒 ”、“喜 伤 心 ,恐 胜 喜 ”、“思 伤 脾 、
睡不 着 怎 么 办 ?
文 /陈 J
怒 胜 思 ”、“忧 伤 肺 ,再 胜忧 ”、“恐
伤 肾 ,思胜 悲”等 。
人 是 一 个 极 其 复 杂 的 有 机
体 ,七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欲 ,人 皆有之 ,属 十 L
常 的 粘 种活 动 ,有 益于 身心 健康 。
情志 伤脾 胃 【}1队 认为 :“思则 气 结 ”,人 肭 山于 思 虑过 度 ,使 神 经 系统 功 能
58
但 异 常 的情 志活 动 ,可 使 情 绪 失
控 仃订导致 神 经 系 统 功 能 失 训 ,引
起 人 体 内阴 阳紊 乱 ,从 而 出现 百
病 丛 生 、 衰 ,甚 至 短 寿 的 后 果 。
故 善养 生 者 ,宜注 意情 志 洲摄 。而
过 激 的情 志 ,可影Ⅱ向体 内功 能失
调 ,而 累及五 脏 。
情 志伤肝 怒 足 较 为 常 见 的 一利 情 绪 , 怒 则气 j ,伤 及肝 而 出现 闷 闷不 乐 、烦 躁 易怒 、头 昏 目眩 等 。亦 是 诱 发高 If1】_ 伤 心 。喜 可 使气 流 通 、肌 肉放 松 、益 于 恢 复机 体疲 劳 。但 炊 喜 _太过 ,则 损伤 心气 。如 《淮 南 了 ·原 道 训 》 日 :“人 喜 坠 慢 ”。 损使 心气 动 ,心 气 动 则精 神散 丽邪 极 。 出现 心 悸 、失眠 、 健 忘 、老 年痴 呆 等 。《儒林 外 史》 中 ,描 写 范进 年 老 中举 ,…于 悲 喜 交集 .忽发狂疾的故事 ,是典型喜 伤 心的病 例 。
健 康 人 生
人 有喜 怒忧 思 悲 恐 惊 的情 忠 失调 ,消化 液分 泌减 少 。出现食 欲

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神志,又称神明、精神。

志为情志,亦属于神的范畴。

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观点,认为神的含义有三:其一,泛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包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其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感觉、动作等生理活动,为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即中医学中狭义的神。

人的神志活动主要包括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和五志(即喜、怒、思、忧、恐)两个方面。

五神与五脏五脏与五神的关系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以称五脏为“五神脏”。

神魂魄意志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属于脑的生理活动的一部分。

中医学将其分属于五脏,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总统于心。

(1)心藏神:心藏神是指心统领和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

魂、魄、意、志四神以及喜、怒、思、忧、恐五志,均属心神所主。

故曰:·“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神气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

”“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类经·脏象类》)。

(2)肺藏魄: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表现,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无意识活动。

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以及躯干肢体的动作、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都属于魄的范畴。

故曰:“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类经·脏象类》)。

魄与生俱来,“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为先天所获得,而藏于肺。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肺藏气,气舍魄”(《灵枢·本神》)。

故气旺盛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耳聪目明,动作正确协调。

反之,肺病则魄弱,甚至导致神志病变,故曰:“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灵枢·本神》)。

(3)肝藏魂:魂,一是指能伴随心神活动而作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活动,“随神往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一是指梦幻活动。

实论“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联

实论“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联

实论“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联实论“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的关联“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常称为五志。

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作为病因,七情是指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的情志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的情志活动。

因七情而病称为因郁致病。

此外,由于某些慢性疾病,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引起人的精神情志异常,称为因病致郁。

七情还与机体本身的耐受、调节能力有关。

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主要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而七情则直接影响有关脏腑邪的统称。

而发病。

七情不仅可以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可促进病情的好转与恶化。

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

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1(七情与脏腑的关系: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其基本规律是:心主喜,过喜则伤心;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脾主思,过思则伤脾;肺主悲、忧,过悲过忧则伤肺;肾主惊、恐,过惊过恐则伤肾。

这说明脏腑病变可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过度又可损伤相关互为辩证)。

七情生于五脏又伤五脏的理论在诊断和治疗中均有之脏腑(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七情与气血的关系:气和血是构成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

气对人体脏腑具有温煦推动作用,血对人体脏腑则具有濡养作用。

气血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情志活动与气血有密切关系。

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故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精神情志活动又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表现,所以人体情志活动与人体脏腑气血关系密切。

中医中“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中“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中“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打坐修行、站桩养生、丹道修炼、奇门遁甲打坐站桩打坐修行、站桩养生、丹道修炼、奇门遁甲31篇原创内容Official Account中医所说的“七情六欲”指什么?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

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

中医认为,这七种情态应该掌握适当。

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从而这种精神上的错乱会演变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病。

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

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

”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

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

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是指----耳、眼、口、鼻、身、意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

中医认为,这七种情态应该掌握适当。

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从而这种精神上的错乱会演变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病。

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1、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身体疲劳。

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

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

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从而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

《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老年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的喜伤心病例。

2、怒伤肝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3、忧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

七情伤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胆

七情伤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胆

七情伤: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胆(转)注:中医认为五志(分别是怒、喜、思、悲、恐)与五脏(分别是肝、心、脾、肺、肾)相连,五志过极会影响其所对应的脏器的功能。

七情内伤是以外界刺激引起情志异常为主因,作用于内脏导致内脏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说:“五劳者,皆用意施为,过伤五脏,使五神(即神、魂、魄、意、志)不宁而为病,故曰五劳。

以其尽力谋虑则肝劳,曲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致思则脾劳,预事而忧则肺劳,矜持志节则肾劳。

是皆不量禀赋,临事过差,遂伤五脏。

”所以说情志伤是直接伤及内脏,且不同的情志刺激所伤的脏器也有所不同。

怒伤肝,是指过度恚怒,引起肝气上逆,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耗伤肝的阴血。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医医偶录》说:“怒气泄,则肝血必大伤;怒气郁,则肝血又暗损。

怒者血之贼也。

”喜伤心,是指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医碥·气》说:“喜则气缓·志气通畅和缓本无病。

然过于喜则心神散荡不藏,为笑不休,为气不收,甚则为狂。

”心藏神,心神散荡,喜笑不休则伤心。

思伤脾,是指思虑过度,脾失健运,气机郁结。

《望诊遵经·变色望法相参》说:“思则气结于脾。

”《医述·卷七》说:“思则气结,结于心而伤于脾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资生汤》说:“心为神明之府,有时心有隐曲,思想不得自遂,则心神拂郁,心血亦遂不能濡润脾土,以成过思伤脾之病。

”《琉球百问·琉球原问》说:“思虑过多,脾血必耗。

五脏六腑和七情六欲的关系

五脏六腑和七情六欲的关系

五脏六腑和七情六欲的关系五脏六腑和七情六欲的关系中医理论中讲五脏主五志,人体情绪变化对应各个脏腑的功能状况,每个脏器对应哪些情绪呢?本文将一一给您介绍心主喜,喜散气,不可过度许多心脏不好的人群,遇到特别高兴的事,哈哈一笑就离开了,因喜则气散,过于高兴的时候,耗散心气,高兴是件高兴事,但是过度的高兴,也未必是件好事。

肝主怒,肝不好爱发脾气多数女性在月经前后容易发脾气。

这是因女性以血为主,以肝为先。

当女性来月经的时候,血往下行了,血行于下,而气浮于上,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因此,月经前后女性爱发脾气。

女性在月经来的前后,要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和郁闷。

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

脾主思,思虑过多伤脾胃脾主思就是说过度忧虑的人的脾胃就会出现问题。

经常用脑的人群,他们的脾胃功能都比较差。

因为饭后,气血运行于胃,助于消化。

如思虑则会运行于脑部,时间长了则会影响脾胃功能。

肺主悲,过悲则伤肺过度悲伤,总是哭可导致肺脏疾病。

经临床总结,肺脏疾病患者多会爱哭,肺和悲这个情绪直接相关联。

肾主恐,恐则肾气散肾主恐,恐跟肾有直接的关系。

常常会说把谁吓的“屁滚尿流”,这句话是由一定道理的。

因为肾控制二便,当一个人过度恐惧的时候,肾气就散了,肾的固摄功能就差了,肾的固摄功能一差,大小便就失禁了。

中医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变化和人的五脏是休戚相关的。

因此,一个人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会更久的留住自己的健康。

一、七情(一)七情的基本概念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就称为五志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作为病因,七情是指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的情志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的情志活动因七情而病称为因郁致病此外,由于某些慢性疾病,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引起人的精神情志异常,称为因病致郁七情还与机体本身的耐受、调节能力有关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主要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而七情则直接影响有关脏腑而发病七情不仅可以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可促进病情的好转与恶化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1.七情与脏腑的关系: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其基本规律是:心主喜,过喜则伤心;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脾主思,过思则伤脾;肺主悲、忧,过悲过忧则伤肺;肾主惊、恐,过惊过恐则伤肾这说明脏腑病变可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过度又可损相关之脏腑(互为辩证)七情生于五脏又伤五脏的理论在诊断和治疗中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七情与气血的关系:气和血是构成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气对人体脏腑具有温煦推动作用,血对人体脏腑则具有濡养作用气血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情志活动与气血有密切关系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故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精神情志活动又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表现,所以人体情志活动与人体脏腑气血关系密切(三)七情的致病特点1.与精神刺激有关:七情属于精神性致病因素,其发病必与明显的精神刺激有关在整个病程中,情绪的改变可使病情发生明显的变化如癫病多由情志所伤,忧郁伤肝,肝气郁结,损伤于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气上逆,迷蒙心神,不能自主而成狂病多由恼怒悲愤,伤及肝胆,不得宣泄,郁而化火,煎熬津液,结为痰火,痰火上扰,蒙蔽心窍,神志逆乱而发可见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2.直接伤及脏腑:七情过激可影响脏腑之活动而产生病理变化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如喜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七情过激虽可伤及五脏,但与心肝的关系尤为密切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集中的表现,又必须接受心的统一主宰,心神受损必涉及其他脏腑肝失疏泄,气机紊乱又是情志疾病发病机制的关键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主疏泄;脾主运化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为害,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如过度惊喜损伤心脏,可导致心神不安而心悸、失眠、烦躁、惊慌不安、神志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出现哭笑无常、言语不休、狂躁妄动等症郁怒不解则伤肝,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出现胁肋胀痛、性情急躁、善太息,或咽中似有物梗阻,或因气滞血瘀而致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症瘕等或因暴怒引起肝气上逆,损及血脉,血随气逆,发生大呕血或晕厥若思虑过度,损伤于脾,使脾失健运,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七情所伤,心、肝、脾功能失调,可单独发病,也常相互影响,相兼为害,如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郁怒不解、肝脾不调等等此外,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失调,能够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郁而化火,出现烦躁、易怒、失眠、面赤、口苦,以及吐血、衄血等属于火的表现,称之为“五志化火”情志失调又可导致“六郁”为病,即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生痰,痰滞而血不行,血滞而食不化换言之,由气郁可致血郁、痰郁、湿郁、食郁为病3.影响脏腑气机:“百病皆生于气”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气,即七情七情之外,加之以寒热,称为九气气贵冲和,运行不息,升降有常气出入有序,升降有常,周流一身,循环无端,而无病若七情变化,五志过极而发,则气机失调,或为气不周流而郁滞,或为升降失常而逆乱七情致郁,或为气不周流而郁滞,或为升降失常而逆乱七情不舒,气机郁结,气滞而血瘀,气郁而聚湿生痰,化火伤阴或在形躯,或在脏腑,变病多端七情损伤,使脏腑气机紊乱,血行失常,阴阳失调不同的情志变化,其气机逆乱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怒则气上:气上,气机上逆之意怒为肝之志凡遇事愤懑或事不遂意而产生一时性的激怒,一般不会致病但如暴怒,则反伤肝,使肝气疏泄太过而上逆为病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可见头晕头痛、面赤耳鸣,甚者呕血或昏厥肝气横逆,亦可犯脾而致腹胀、飧泄飧泄又名水谷利,大便呈完谷不化样若克胃则可出现呃逆、呕吐等由于肝肾同源,怒不仅伤肝,还能伤肾肾伤精衰,则现恐惧、健忘、腰脊软等症肝为五脏之贼,故肝气疏泄失常可影响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而导致多种病变喜则气缓:气缓,心气弛缓之意喜为心之志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但是喜乐无极,超过正常限度,就可导致心的病变暴喜伤心,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乏力、懈怠、注意力不集中,乃至心悸、失神,甚至狂乱等悲则气消:气消,肺气消耗之意悲忧为肺之志悲,是伤感而哀痛的一种情志表现悲哀太过,往往通过耗伤肺气而涉及到心、肝、脾等多脏的病变如耗伤肺气,使气弱消减,***消沉可见气短胸闷、精神萎靡不振和懒惰等悲忧伤肝,肝伤则精神错乱,甚至筋脉挛急、胁肋不舒等悲哀过度,还可使心气内伤,而致心悸、精神恍惚等悲忧伤脾则三焦气机滞塞,运化无权,可现脘腹胀满、四肢痿弱等思则气结:气结,脾气郁结之意思为脾之志,思考本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思虑太过,则可导致气结于中,脾气郁结,中焦气滞,水谷不化,而见胃纳呆滞、脘腹痞塞、腹胀便溏,甚至肌肉消瘦等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思虑太过,不但伤脾,也可伤心血,使心血虚弱,神失所养,而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多梦等恐则气下:气下,精气下陷之意恐为肾之志恐,是一种胆怯、惧怕的心理作用长期恐惧或突然意外惊恐,皆能导致肾气受损,所谓恐伤肾过于***,则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见二便失禁、精遗骨痿等症恐惧伤肾,精气不能上奉,则心肺失其濡养,水火升降不交,可见胸满腹胀、心神不安、夜不能寐等症惊则气乱:气乱是指心气紊乱心主血,藏神,大惊则心气紊乱,气血失调,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气短,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惊与恐不同,自知者为恐,不知者为惊惊能动心,亦可损伤肝胆,使心胆乱,而致神志昏乱,或影响胎儿,。

古人说的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有依据吗?

古人说的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有依据吗?

古⼈说的喜伤⼼、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有依据吗?依据中医的理论来说,⼈⽣病的原因,⽆外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

这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喜伤⼼、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等,成为中医情绪致病的主要理论。

对于这些总结,古⼈的依据在哪⾥?⼜该怎么样解释呢?过喜伤⼼所谓喜伤⼼,其实叫“过喜伤⼼”,从⽽引起⼼⽕太盛,或被痰热所扰。

此时⼈会喜笑不休,神情恍惚,进⽽语⽆伦次、举⽌失常。

好⽐点燃的烛⽕若摇曳不停,屋⼦⾥的⼀切都会显得摇摆不定、不得安宁。

同理,当⼈的⼼中过于喜悦时,⼼⽕也会摇曳、乱动。

此时,⼼的外围,也就是我们的肺,也会随着肺⽓摇曳,不得安宁。

⼼藏神,肺藏魄,当⼼⽕摇曳、肺⽓不宁时,我们会神⽓涣散,魄⽓不藏。

此时的外在表现会喜笑不休、神情恍惚,甚⾄语⽆伦次。

怒伤肝⽽怒伤肝,就是在⼈暴怒引起肝胆之⽓横逆时,表露出⾯红⽬瞪、⽓逆呕⾎、⼼中烦乱、善怒,甚⾄神昏暴厥的状态。

中医认为肝胆属⽊,⽽⽊是什么形态的?是直的。

⽊的⾛势,必然是伸展的。

所以当肝胆之⽓稍有⼀点被郁遏时,肝胆难以遂其直达之性,于是就会激⽽成怒,怒则⽓逆,然后⾯红⽬瞪。

思伤脾说到思伤脾,是因为思虑过度⽽伤及脾,形成倦怠⾷少、健忘怔忡、嗜睡、消瘦、脉沉结的状态。

其实思伤脾应该称作“思伤⼼脾”。

思,本来是伤及⼼,才会涉及到脾。

何谓思?思是来回地思考。

思考靠什么来⽀撑呢?靠的是⼼神,若思虑过度,⾸先会伤及⼼神。

此乃《灵枢》⾥⾯所述:“⼼怵惕思虑则伤神”。

那么,⼼属⽕,脾属⼟,⼼⽕⽣脾⼟,⼼为母脏,脾为⼦脏。

如此⼀来,母病及⼦,就会引起脾⽓异常。

外在表现就是倦怠⾷少、健忘怔忡、嗜睡、消瘦、脉沉结等。

悲伤肺悲伤肺,是因为过度悲伤⽽导致的⽓消、伤及⼼肺诸多脏器。

中医认为肺主⽓机的升降。

升者,阳也。

降者,阴也。

⽽对悲喜来说,喜者,阳也。

悲者,阴也。

所以说悲忧和⽓机的下降“同⽓相求”,当⼈处于⼗分悲伤的状态时,肺⽓不升,⼀⾝⽓机过降,外在表现就会想哭,⼼情不好,易于悲伤,⾯⾊惨淡,神⽓不⾜,脉象紧或者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情六欲太过,哪个器官最受伤?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高血压的哪些事研究了几种典型性格类型与疾病的关系,对于这些大家要注意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及存在的问题,注意避免就可以了,不要过多的关注于病,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可以调整自己的性格问题,做一个多情的人,这样才可能调节身体达到健康的目的。

【急躁型】
性格急躁、不沉着、容易冲动、动怒、缺乏耐心、心直口快。

这类人常处于激动之中,机体亢奋状态较多,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溢血、肾脏病,而不易患癌症、消化道疾病、肝病。

急躁型性格的人宜多思考,遇事沉着冷静,应时常检查自己的心肾及血管有无病变。

【活泼型】
性格既好动又沉着,兴奋力与抑制力相平衡,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热情、能干。

但做事不专一,容易转移注意力。

这类人较少发生慢性疾病,即使生病也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加以对待,治疗较容易。

容易失眠。

【软弱型】
性格胆怯、软弱,多愁善感,孤僻不善交往,任何小事都可能引起伤心流泪,富同情心,办事认真,缺乏韧性,容易疲劳。

易患心悸、神经衰弱、消化不良、胆囊炎、肝脏病,生病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常自我夸大病情,使治疗变得困难。

软弱型性格的人应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多从事体力活动。

【恬静型】
性格坚强、沉着,有较强忍耐力,感情不外露,不善交际,固执,惰性,反应缓慢。

这类人最易患脾胃病、肿瘤、抑郁症、精神病、肝胆疾病、头痛、失眠等,并且往往不主动到医院检查身体,生病后不愿治疗,常导致疾病的恶化。

综上所述,性格的偏差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且在生病后还会影响到对疾病的治疗。

因此弄清自己的性格类型并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对防病治病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当然性格的划分也不是都可以截然分开的,常常可以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特点。

除了上述性格类型有各自的易患疾病以外,长期保持一些异常情绪容易导致一些特殊疾病。

根据中医学观点,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对身体有很大影响:“怒则伤肝,喜则伤心,思则伤脾,忧则伤肺,恐则伤肾”。

七情是人正常的情绪,只有在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或持续过久,才会影响脏腑气血的正常机能而发生疾病。

关于这一点,现代身心医学研究也给予了肯定。

长期过度的不良刺激,导致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人体各器官的协调也遭到破坏,同时体内还会分泌一些过多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过度忧郁,大脑长期处于抑制状态,易使免疫功能下降,出现易感冒或出现呼吸道的感染,即中医所说之“忧则伤肺”。

性情急躁易怒,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诱发心肌梗塞、脑溢血而突然死亡。

思虑过度,所欲不遂,易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失眠多梦、全身无力等病。

恐惧是非常有害的,长期恐惧得不到缓解,容易造成反应性精神病、恐怖性神经症和恐怖症。

生闷气可以使内脏活动紊乱,内分泌失调,胃口不佳,消化不良,长此下去还会产生高血压、冠心病等。

多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使人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之中,易对某些精神刺激敏感而发生反应性精神病、癔病等。

嫉妒是一种病态的情绪。

长期精神负担过重,心中郁闷,易发生失眠、头痛、饮食减少、烦躁易怒、疲乏无力。

同时,还易患脱发、白发、慢性胃炎、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

女性易导致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早衰。

不管何种不良情绪,都容易导致消化道病变。

突然的害怕或紧张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整个消化道呈反射性痉挛,加上内脏血管收缩,常引起腹痛;长时间焦虑紧张则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肠道运动和分泌增加,造成腹胀肠鸣,甚至出现肠道易激综合征。

【性格与疾病】
就性格而言,某一些疾病往往与患者的个性有直接关系。

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也说明了这点。

1、癌症:患者性格内向、心胸狭窄、自卑自怜、不思与别人交往、自责倾向严重、生闷气、沉默寡言、不易发泄愤怒。

2、哮喘:患者性格依赖、顺从、胆小、内向、自我为中心、好幻想、缺乏信心、难以忍受挫折、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3、偏头痛:患者性格死板、好斗、嫉妒、工作尽善尽美。

4、消化性溃疡:大部分患者性格被动、依赖、顺从、缺乏创造性、不好与人交往、情绪波动较大、常害怕失去依靠、力求取得某种成就而又害怕受到挫折。

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性格严谨、好整洁、拘泥于形式、恪守时间、刻板、服从、不易激怒,处理问题较理智,但缺乏自信心。

6、慢性腰痛:疑虑、精神抑郁等为多。

7、关节炎:过分处事小心、好自我牺牲、不敢流露反抗情绪、疑虑、抑郁、歇斯底里也占多数。

8、过敏性皮炎:常过分焦虑、被动、压抑、愤怒,渴望被怜爱、被同情,依赖性强。

9、荨麻疹:渴望得到同情,有罪恶感、自我惩罚。

10、红斑狼疮:多属放舍型人格,给予别人的比得到的多,生活不如意或遇到挫折时往往责怪自己。

从上述可知,改变不良性格对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