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旋转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1课时 旋转 (优秀) 教案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二、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
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四、单元教学课时安排:4课时图形的旋转变换…………………………………………………………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2课时第1课时旋转(1)学习内容教材第83-84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1-3题。
编写人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运动方式之一——旋转,能在活动中探索出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结合具体实物用语言描述旋转的三要素。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增强空间观念。
3、我能体会到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能在活动中探索出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结合具体实物用语言描述旋转的三要素。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2、观察教材第83页例1的钟面,思考以下问题:(1)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2)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3)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4)试着填一填:从“12”到“1”,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30°;从“1”到“”,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60°;从“3”到“6”,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从“6”到“12”,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旋转-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旋转-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旋转的概念。
2.能够进行简单物体的旋转操作。
3.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旋转的概念1.询问学生大家平时玩转盘或玩具指南针时有没有发现什么。
2.引入旋转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旋转是以某个点为中心,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物体一定的角度。
3.演示旋转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旋转的概念。
2. 简单物体的旋转操作1.给学生发放旋转操作的玩具,并让学生通过手动进行旋转操作。
2.给学生展示如何通过旋转将一个物体旋转为一个与原物体图形相同但位置不同的图形。
3.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亲身体验旋转操作的过程。
3. 运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1.给出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计算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旋转多少度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2.让学生通过旋转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三、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询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引入旋转的概念。
2.演示法:向学生展示旋转的过程和方法。
3.经验总结法: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旋转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总结出旋转操作的规律和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1.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操作。
2.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旋转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行评价。
2.学生自评法: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生活实例引入旋转的概念,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会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演示法和经验总结法,让学生掌握了物体旋转的基本操作和规律。
然后通过教师观察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考虑如何让学生将旋转知识应用到更多的课程之中,从而加深学生对旋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旋转》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旋转》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旋转现象,理解旋转的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特征,掌握旋转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旋转卡片3.学生练习册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特点。
2.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旋转吗?谁来说说旋转的特征?”(二)探究旋转现象1.学生分小组,每组发一张旋转卡片,要求学生在卡片上画出一个图形,然后进行旋转。
2.各小组展示旋转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旋转前后的变化。
(三)学习旋转的基本方法1.老师示范旋转一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旋转的方法。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旋转图形,体验旋转的过程。
3.老师讲解旋转的基本方法:确定旋转中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角度进行旋转。
(四)运用旋转知识解决问题1.老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
例:一个正方形花园,要在花园中心位置建一个圆形喷泉,如何设计才能使喷泉覆盖到整个花园?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旋转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旋转练习题。
2.老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设计一个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了旋转的特征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但课堂练习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充分,部分学生未能完成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特征,掌握旋转的基本方法1.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当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时,哪些部分是保持不变的,哪些部分是发生变化的吗?”学生回答:“大小和形状不变,位置和方向变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教案《旋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定义,感悟特性及性质,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想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师:在二年级和四年级我们都学习过图形的运动,你还记得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出示课件动态图片)预设:生:旋转现象2.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生: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
3.这些现象是不是旋转呢?(出示秋千等动态图)这些也是旋转现象,也是物体绕一个点转动,只不过进行的是局部的圆周运动。
4.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生:螺旋桨,风扇,钟表等)5.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还很多,我们就从与我们最密切的钟表开始,来探究图形的旋转吧。
(板书课题)二、展开探索,学习新知(一)认识旋转方向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钟表的指针是怎样转动的?一起来比划一下。
引出:与钟表指针转动的方向一样的叫做顺时针旋转。
与钟表指针转动相反的方向叫什么?(逆时针)一起来比划一下逆时针旋转。
2.旋转有几种情况?(两种: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3.这里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指的是旋转的方向(板书)(二)借助钟面,明确旋转三要素1.动态出示指针从“12”旋转到“1”、从“2”旋转到“6”。
师提问:(1)仔细观察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不同点?板书:角度、起止位置(2)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相同点?板书:方向、中心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怎样从起止位置、旋转中心、方向、角度等方面描述一下指针从“12”旋转到“1”的过程呢?生: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知道旋转、轴和角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能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旋转图形;3.能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同,并能够证明两个图形相同;4.能够识别旋转对称图形;5.能够理解旋转对称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旋转图形,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同,并能够理解旋转对称性质。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旋转对称性质,引导学生发现证明两个图形相同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纸、彩色笔、剪刀、卡纸、范例图、教具牌。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概念教师通过画图、观察实物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旋转”概念的基本含义。
然后向学生介绍基本概念和特征:•旋转:把一图形围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图形•旋转中心:围绕哪个点旋转•旋转角度:旋转的角度大小(逆时针为正方向)•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旋转轴:图形旋转时所在的直线,可以是水平、垂直、或者斜线第二步:学习旋转的基本操作和规律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简单的图形,指出它们的旋转中心和角度,并向学生介绍旋转的基本操作和规律。
提醒同学记录笔迹,知道旋转会“留下痕迹”!•规律1:旋转中心为原点我们以坐标原点为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图形。
旋转时坐标发生变化,可以画出在坐标系中的变化的线条。
•规律2:旋转中心不为原点当我们旋转到某个特定的点时,将特定点作为旋转中心,将图形旋转。
手动绘制变化的图形,说明旋转角度及方向。
第三步:课堂练习教师根据不同难度选择一些题目,如:判断变换前后两图形是否相同、画出变换后的图形等等。
提供必要的实物,并要求学生互相交换操作练习,通过小组自主合作助益互补学习。
第四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证明两个图形相同的方法,鼓励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经验。
一同绘制已知图形变化的形状,并尝试证明形状相似或不相似。
第五步:课后复习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独立操作,并注重在作业中巩固并强化解题思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旋转(3)》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旋转(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旋转(3)》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旋转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旋转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旋转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旋转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旋转的性质。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旋转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旋转的实际物品,如风扇、地球仪等,以便课堂上进行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旋转相关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旋转的实际物品,如风扇、地球仪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让学生思考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呈现旋转的性质和特点。
教师讲解旋转的概念,并用实例说明旋转的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对称性和不变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物进行观察和操作。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在⽣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进⼀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体会图形变换在⽣活中的应⽤,利⽤图形变换进⾏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情景导⼊ 1.教师⽤课件演⽰:(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你看到了什么? 学⽣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个点或⼀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种情况? ⽣回答后板书。
3.师:在⽇常⽣活中你在哪些地⽅见到过旋转现象?学⽣⾃⼰举例说⼀说。
⼆、新课讲授 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句话完整地描述⼀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叙述完整) 观察: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动画(指针从3指向6)。
同桌互相说⼀说指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去说明? ⼩结:要把⼀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向以及⾓度。
《旋转②》(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作业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复习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旋转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旋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素养,通过探索旋转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素养。
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实物模型或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转的变化,从而理解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找出旋转的中心点,巩固所学知识;
(3)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将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解决几何问题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讲解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解,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在学生掌握了旋转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应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实践操作法:在学习旋转的性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一些旋转操作,如剪贴、拼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旋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性,是否完整地掌握了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优秀教学设计[5篇范文]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优秀教学设计[5篇范文]第一篇: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优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线段的旋转。
2、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在观察、讨论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教学重点: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体会旋转的含义,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旋转。
教师:旋转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在二年级下册,我们已经初步学习过旋转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旋转现象。
(出示课题:旋转)(二)探究新知1.通过粉笔的不同旋转,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1)感知旋转方向。
教师:下面进行眼力大考查,看谁观察最仔细,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马上举手,好吗?第一组,开始。
老师用粉笔绕同一点,旋转角度相同,但旋转方向相反,做两次动作。
教师:你发现这两次有什么区别吗?预设:旋转的方向不同。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板书:方向)教师:(老师再一次做顺时针方向旋转动作)像这种方向的旋转,和生活中谁的旋转方向是一样的?叫什么旋转?预设:顺时针旋转。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请学生观察屏幕;说得出来,说完后欣赏图片。
板书:顺时针)教师:(老师再一次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动作)那像这样的又叫什么呢?你见过生活中哪些现象是逆时针旋转吗?(板书:逆时针)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屏幕展示。
(2)感知旋转角度。
教师:眼力大考查继续,下面进行第二组,请仔细观察。
老师用粉笔绕同一点、同一方向,但角度不同进行旋转,请学生区别。
预设:旋转角度不同。
(板书:角度)(3)感知旋转中心。
教师:最后一组,这次有点难,看谁能发现?老师再把粉笔分别绕两头旋转一周,请学生说说这两种旋转哪里不同?(板书:中心)教师:看来旋转时,绕哪个中心旋转很重要,同样是这支粉笔,同样是绕一周,绕的中心不一样,旋转轨迹也完全不一样了。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旋转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在于学生对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把握旋转方向和旋转后的图形。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a.利用生活实例和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旋转现象,引导他们总结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b.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发现旋转的规律,掌握旋转知识。
c.实践应用: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d.总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e.课后拓展: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业反馈:
1.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点评,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建议。
2.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3.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作业,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
4.教学评价设想: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b.结果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对旋转知识的掌握程度。
c.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给予学生全面的评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旋转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旋转,理解其含义,感悟其特性及性质,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含义,感悟其特性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教学工具:三角尺(等腰)、方格纸一、引入新课1、同学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动态课件)问:还记得这是什么现象吗?2、对,我们在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旋转,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旋转中的奥秘。
(板题)二、探究新知(一)线段的旋转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是怎样旋转的?预设:生1:有的是顺时针旋转,有的是逆时针旋转。
师:什么是顺时针旋转?什么是逆时针旋转生2:有的是绕一个点运动,有的是绕一条轴运动。
师:(出示课件)物体绕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过程就是旋转,而且这个点或轴是固定不动的。
2、(出示课件)请看,这根指针在做什么运动呢?它是怎样旋转的?看谁说得最清楚。
(出示课件)这时的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3、这根调皮的指针想和我们玩旋转游戏,大家愿意吗?(出示课件)请边观察边思考: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想好了的同学小组内交流,看谁说得最清楚。
(请小组代表汇报)师:同意这位同学的想法吗?我们看看电脑博士是怎样说的。
(指针从12到1,绕点O顺时针旋转30°)看到这句话,大家有什么疑问吗?30°是怎么得来的?师:同学们,要想准确地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说呢?想好了的同学小组内交流。
(请小组代表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旋转三要素)师:游戏继续啦!(出示课件)指针从1到3,是怎样旋转的?谁能从旋转中心、方向、角度这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指针从3到6,是怎样旋转的?(出示课件)和你想的一样吗?谁能准确地说说指针是怎样旋转的?师:接下来我们变个花样玩,看谁反应最快。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4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83页例1、84页例2、例3。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旋转的意义和旋转三要素,感悟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4、感受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意义,感悟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规范的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钟面),学具(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二年级时,我们认识了物体的两种运动现象,谁能说说是哪两种现象?”学生:平移和旋转。
(若学生忘记了,教师可做适当提示:一种是沿直线运动,一种是曲线运动。
若学生能顺利说出两种运动,则让学生用手势比划比划是怎样运动的)(设计说明:通过复习,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后面新内容的学习找到连接点和起点。
)2、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教师:下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种物体的运动,请同学认真观察,判断分别属于什幺现象?学生:旋转现象。
教师:你是怎幺判断出来的?学生交流。
3、小结揭题。
教师:物体围绕一个点(或轴)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板书)同学们能轻松得判断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旋转现象里还有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接着来探究图形中的旋转。
(板书课题:旋转)(设计说明: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旋转现象给“旋转”定义,为后面深入探究旋转现象作铺垫。
)(二)新课。
1、教学例1:感知旋转三要素,深入体会旋转的意义(1)感知旋转方向:(出示钟面)教师:旋转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钟面,谁能找找钟表里的旋转现象?学生交流。
(钟面指针的转动)教师小结:我们把和钟表指针转动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叫顺时针方向,与钟表指针转动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叫逆时针方向。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优秀3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二、新课讲授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
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
(教师注意引导)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O的距离是6格;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③然后把点OA,OB,AB连接起来。
(2)组织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旋转(2)》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旋转(2)》教案一. 教材分析《旋转(2)》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旋转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旋转的概念,对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旋转的性质和运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2.难点: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模型、旋转教具等。
2.学具准备:学生手册、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旋转木马等,引导学生回顾旋转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旋转的实例,如地球的自转、风车的旋转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旋转的操作活动,如旋转图形、旋转物体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旋转的过程,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旋转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巩固对旋转性质的理解。
人教五下数学旋转教案设计
人教五下数学旋转教案设计教案标题:人教五下数学旋转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旋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掌握旋转图形的方法和技巧;3. 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旋转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旋转图形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数学工具:直尺、铅笔、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旋转概念:通过展示一些旋转图形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旋转的特点和规律;2. 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的事物?旋转有什么特点?二、概念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讲解旋转的定义和性质: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的新图形;2. 示范旋转图形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具体的图形示例,演示如何进行旋转操作。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向学生提供一些旋转图形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进行旋转操作,并写出旋转后的图形;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检查和讨论答案,解决遇到的问题;3. 随堂检测:随机抽取几个学生上台展示旋转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3. 学生代表上台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五、归纳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引导学生思考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旋转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旋转的事物,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旋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旋转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业布置部分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案文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案文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旋转的现象呢?比如,风车的旋转、地球的自转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旋转。
2.新课讲解(1)讲解旋转的概念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定的角度,得到一个新的图形。
这个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2)讲解旋转的方法旋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顺时针旋转,另一种是逆时针旋转。
顺时针旋转是指按照钟表指针的转动方向进行旋转,逆时针旋转则是相反的方向。
(3)讲解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3.实例讲解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些实例来学习旋转的方法。
(1)实例一:将一个正方形绕着它的中心点顺时针旋转90度,观察旋转后的图形。
(2)实例二:将一个三角形绕着它的一个顶点逆时针旋转180度,观察旋转后的图形。
4.练习巩固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所学知识。
(1)练习题一:将一个圆形绕着它的中心点顺时针旋转45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练习题二:将一个矩形绕着它的一条边逆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旋转的概念、方法和性质。
旋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旋转,知道了旋转的概念、方法和性质。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旋转》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旋转》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灵活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准确的绘制出物体的旋转图形。
教学难点:如何将物体旋转一个特定的角度并能准确绘制出图形。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学习旋转的兴趣(10分钟)1. 呈现一些形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正方形、三角形等,提问学生这些图形如何进行变换。
2. 引导学生想出可能的变换方式,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图形的变化有哪些影响。
3. 以此为引,引出本课将学习一种图形变换方式,即“旋转”命名。
二、旋转的基本知识(15分钟)1. 通过实例,给学生展示旋转的基本内容,向学生展示旋转的过程。
2. 介绍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术语,如基准点、旋转角度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给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旋转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旋转图形的绘制(30分钟)1. 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熟练绘制旋转图形。
2. 设计一些绘制题目,并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
3. 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
四、应用与拓展(20分钟)1.设计一些趣味性质的练习题,考验学生的旋转技能。
2. 让学生通过旋转操作,还原你提前设定好的一些图形。
3. 软件互动,让学生通过软件软件进行旋转操作,加深学生对旋转操作的理解与记忆。
五、作业布置(5分钟)利用所教知识解决以下问题:1. 旋转盘(图中)现需旋转多少度,才能使左半圆上的三个黑点位于右半圆的一条直径上?2. 如图所示,红线段 BC 绕 A 点顺时针旋转 90°得到虚线段 CD,那么请写出虚线段 AB 的长度。
六、板书设计:旋转的基本知识- 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术语- 旋转图形的绘制- 应用与拓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5.1旋转(1)(教案)
1.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并给出分数或等级评价。
2.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如计算错误、概念混淆等,并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3.对于优秀的作业,给予表扬和鼓励,展示给其他学生观摩学习。
4.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示和讨论,让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共同提高。
5.定期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将旋转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旋转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生在探索旋转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
-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了学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旋转”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旋转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旋转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内容逻辑关系
①旋转的定义与性质
-重点知识点:旋转的定义、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关键词:旋转、固定点、旋转中心、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角度。
-重点句:图形在平面内绕着一个固定点旋转一定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并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
学习后,学生能够明确旋转的定义,知道旋转是一种图形变换,图形在平面内绕着一个固定点旋转一定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学生能够区分旋转与平移、轴对称等其他图形变换的不同之处。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几何的运动(三)旋转(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几何的运动(三)旋转(微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旋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掌握旋转的方向和角度;3. 运用旋转操作进行几何图形的变形。
二、教学内容1. 旋转的概念;2. 旋转的方向和角度;3. 几何图形的旋转变形。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旋转的概念;2. 掌握旋转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难点1. 运用旋转操作进行几何图形的变形;2. 识别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五、教学准备1. 电脑及投影仪;2. 教学PPT;3. 几何图形的卡片。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 利用投影仪展示一张旋转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是如何变化的;2. 引导学生讨论旋转的特点和效果;3. 引导学生思考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第二步:研究旋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 利用教学PPT介绍旋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强调旋转是围绕一个固定点进行的;3. 通过示例演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第三步:运用旋转操作进行几何图形的变形1. 出示几个几何图形的卡片,并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2.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变化;3. 引导学生总结旋转操作导致的几何图形变形规律。
第四步:练与巩固1. 分发练题,让学生利用旋转操作进行几何图形的变形;2. 识别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第五步:拓展与应用1. 引导学生应用旋转变形规律,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几何图形;2. 分享几组学生设计的图形,进行评价和讨论。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旋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练习环节中,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旋转操作进行几何图形的变形,并能够识别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在拓展与应用部分,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旋转变形规律设计自己喜欢的几何图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培养了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旋转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页。
课时目标
1.明确旋转的含义,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学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90°。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掌握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方法。
教法学法
引导讲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板书课题:旋转)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生回答后板书。
顺时针
板书:旋转
逆时针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新课讲授】
1.认识旋转的含义。
出示教材第83页例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2.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出示教材第84页例2。
(1)借助三角板,在方格纸上旋转。
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3.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按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汇报时,让他们演示说明画图的方法和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出:a.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是4格;b.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c.然后把点0、A'、B'连接起来。
(2)组织学生在教材上画一画,然后互相交流检查。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83、84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观察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1~3题。
答案:第83页“做一做”O2 逆90o 第84页“做一做”略“练习二十一”1.第一幅图是由下图所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而成的。
第二幅图是由下图所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而成的。
第三幅图是由下图所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而成的。
“练习二十一”2.顺逆
“练习二十一”3.逆90 逆90
【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
完成教材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板书设计:
旋转
顺时针
旋转
逆时针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对旋转运动的特点印象更加深刻,进而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所以学习氛围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