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方法论

合集下载

地理教学需依循的方法论——袁孝亭

地理教学需依循的方法论——袁孝亭

• 例证:为什么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大西 洋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看教学的关键点
• 最核心和关键的环节是确定“问题的指向”和“ 应答域”。
• 问题的指向是指所要回答的问题所指向的对象 。
• 应答域是对问题解答所做的预设或限定。
• 例证:为什么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

• 为什么 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大西洋的 影响?
谢谢大家
• 经济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政治地理位置对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影响。
案 例 1
• 如同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北端高纬的东北地 区形成了寒温带和中温带的冷湿型森林植被, 地貌类型多冻土、沼泽,土壤类型以漂灰土、 暗棕壤为主,整个自然环境结构以冷湿为其主 要特征。而南端低纬的华南地区,形成的是热 带雨林、季雨林和高度化学风化、处于脱硅富 铝化阶段的砖红壤、赤红壤景观,热湿是其自 然环境结构的主要特色。
如何应对?
• 地理教材的区域地理部分,实际上是按“ 把世界组织为区域加以认识”的路数编制 的。因此,教学时用一点儿时间和精力认 识教材的这种结构与编写特点,一方面有 助于良好“认知结构”的构建,另一方面 也是在渗透地理认识世界的方法。
如何应对?
• 在解决一些地理问题时,引导学生体会 “划区”认识的“妙味”,并学会用此 方法认识地理环境。 • 案例:北美洲地形的认识
• 在解决地理问题时,首先要把认识的对 象置于地球表层的特定空间里,即要“ 划出一块地方加以认识”——“划区”。
现实情况
• 按道理, “划区”认识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学方
法,宜作为重要的“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来对
待。
• 具体地讲,就是要使学生体会到“划区”是地理
学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一种方法,体会到“划 区”认识的“妙味”。 • 但实际情况是:学生所学习的区域都是已经划分 好了的。

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王荣成参考书目:1、[英]罗伯特.迪金森等,《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三联书社1982。

2、[美]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商务印书馆1996,《地理学性质的透视》。

3、[英]R、J、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商务印书馆1999。

4、[英]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

5、[美]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展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学苑出版社2002。

6、钱学森等著,《论地理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7、潘玉君编著,《地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1。

8、中国地理学会编,《地理学发展方略和理论建设——世纪之初的回顾与展望》,商务印书馆2004。

9、《人文地理学》相关书目。

10、相关论文。

课程内容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

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

由于地理学科学属性的特殊性,正如中国地理学家黄秉维所指出的:“地理学传统上是联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展示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内容主要包括:(1)地理学思想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分期。

地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到现代的发展阶段。

地理学思想萌芽散布于上古时代的史诗、哲学、历史丛书中,当时的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诸国产生了相当规模的地理知识积累,形成了地理学观念的雏形。

从公元5世纪延续到15世纪,是地理学发展的中古时期,宗教势力特别是欧洲的基督教垄断了学术领域,窒息了地理学的思想。

但从公元2~15世纪,中国发达的古代文明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地理研究中心,中国的地理志、地图、专论从数量到质量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地理学的近古时期约始于地理大发现时代,从15~17世纪中叶,地理学的视野扩展到全球,标志着地理学科学见解的启蒙。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

1999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曲线图
集中指数
1
0.95
0.9
0.85
0.8 1949 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图1 山东省耕地利用结构集中指数变化过程
• 社会地理学领域
根如据归自属身感或,他地人方感赋应予的人环的境安来全推感知、历地史位上在 多等种。因人素本下主产义生地的理机学制研。究地方观念的形
成和发展,在居住区研究等工作中有重
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大环意境义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
人的行为受制于主体的感知环境,而不是客观环境,
为了解释人的行为,就要研究环境对于行为者的主观
归纳、概括
法则和理论的建立
解释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
感知经验
真实世界结构的映像
一种先期模式 (映像的正式表现)



假设


实验设计

(定义、分类、量度)
数据
检验程序 (统计检验等)
法则和理论的建立
解释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
在人本主义地理学者看来,在历史地理学
领域,实证主义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历史
• 历史地理学领域 结论已存在,无需再通过分析归纳得出,故
第3节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
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 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系统分析方法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
• 地理社会调查 • 科技文献资料 • 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 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

后结构主义地理

后结构主义地理

1、后结构主义的地理学方法论20世纪科学的发展已经突破了绝对存在的防御,而进入到不决定论、知识局限、理性可疑等禁区,并由此引发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后结构主义思潮,其特点是解构人的理性的优越地位,反对中心权威和一元解释。

后结构主义强调对结构进行建构和结构,他们认为,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描述而得到的,是经过中介及被组织在话语中而得到领悟的,只通过“字”才同“物”连结起来的知识。

结构不存在着终极意义,解释的任务不是去寻找意义,不存在关注它的普遍结构,而在于事物本身的阐读过程,现实必须作为一个文本来解读。

因此,建构主义者认为,不存在唯一的真实或者任何客观的事实,认识者只有在依靠自己的经验建构真实或者是在解释真实的过程中,才能在心中拥有较多的真实。

德里达是被公认的后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将能指者与所指者和意义区分开来。

原先所指者是客观对象或现实事物,所指者与意义相统一。

但是,德里达认为,所指者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在许多场合与前后关系中,它再次变成了单纯的符号,其意义完全由使用者的目的、动机和使用的具体情境所决定。

这种差异或延异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被德里达称为“印迹”。

既然语言本质上只是一种“书写笔迹”,一种书写体系,一种具有外在性质的文本,那么久必然在它与所谓对象和意义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

这条鸿沟也就意味着文本可以没有确切的意义,在其阐释或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个接一个的所谓对象带出来,但却无法获得其“终极意义”。

因此,文本或语言符号的结构本身只具有一种比喻性质,类似隐喻、换喻、影射、烘托、联想等都是“文本间性”的例子。

它只是一种在永无止境的复归中从一个层次指向另一个层次,接着再向下一个层次推移的无穷运动。

语言系统与所指者之间不是一种直接的、现实关系,符号就是符号,不代表任何确定的事物,更不代表一个真实的世界。

后结构主义一方面肯定结构主义关于人移心化(即否定人的主体性)的观点,同时又反对结构的客观化和绝对化,主张从不同的程度去消解这种客观且绝对的结构,这也就是从结构主义转向了后结构主义了。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一、引言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结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探讨地理现象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内在结构和关系。

本文将以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为主题,探讨其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和学科价值。

二、核心概念1.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强调社会现象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在人文地理学中,结构主义强调地理现象与人类行为之间的结构性联系,认为地理空间是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社会实践空间。

2. 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影响。

在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重点是地理现象中的结构和关系。

三、研究方法1. 结构分析: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采用结构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地理现象中的结构和规律,揭示地理空间的内在结构和意义。

研究者通过对地理现象中的元素、关系和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出地理空间的结构性特征和内在规律。

2. 符号分析:符号分析是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它强调地理现象中的符号和象征意义,通过解读符号和象征的内在结构和意义,揭示地理空间中的文化、权力和身份等方面的结构性关系。

3. 比较方法: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采用比较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地理空间中的共性和差异,寻找地理现象中的结构性联系和规律性变化。

四、学科价值1. 理论贡献: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为人文地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丰富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了研究视野。

通过深入研究地理现象中的结构和关系,揭示地理空间的内在规律和意义,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2. 实践指导: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实践工作提供指导。

通过对地理现象中的结构和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地理空间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为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结构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对于人类行为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影响。

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结构主义方法论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空间组织模式和人类行为模式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和变迁。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注重对符号和象征的研究。

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符号和象征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通过对符号和象征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地理意象和地方意义。

这对于理解地方认同和地方形象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评价。

第三,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强调对权力和社会关系的分析。

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权力和社会关系是解释和理解地理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权力和社会关系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揭示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权力分配和社会交往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形成和演变。

例如,通过对城市空间的权力关系和社会差异的分析,可以揭示城市发展的不平等性和社会冲突的根源。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强调对历史和时间的研究。

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历史和时间是理解地理现象演变和发展的重要维度。

通过对历史和时间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预测和规划地理环境的未来发展。

例如,通过对城市历史的研究,可以揭示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和城市形态的形成机制,从而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符号和象征、权力和社会关系、历史和时间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这对于解释和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为地理环境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推进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教学方法论

地理教学方法论

地理教学方法论讲授提纲:第一节地理教学方法概述一、地理教学原则和地理教学规律(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种类1.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以及长期以来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所制定的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教师顺利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

2.教学原则的类型(1)一般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理论和教学过程的普遍规律而制定的对各科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的教学准则。

中国古代总结的教学原则:孔子提出的“循循善诱”、“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学记》中的“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中国现代提出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等。

国外著名教育家提出的教学原则:赞可夫教学原则(5条):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进度进行教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让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布鲁纳原则(4条):动机、结构、程序、知道结果四原则。

巴朗斯基原则(10条):目的性、联系实际、系统性与连贯性、可接受性、态度兴趣和需要、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方法形式多样化和最优结合、最优教学条件、巩固性和有效性等。

(2)学科教学原则是对单独学科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是教师进行该学科教学时应遵循的准则。

更具体、更直接。

(二)地理教学原则属于学科教学原则的一种。

是根据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反映中学地理教学的特殊规律,用以保持有效地教学活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地理教学原则的作用:是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制订地理课程标准和编写地理教材的重要依据;是检查评价地理教育质量的标准。

1.功能充分发挥原则(主要反映科学性与人文性特点)前已所述,地理教育的作用包括公民素质教育、促进地方发展、培养综合思维、社会实践教育和升学准备教育。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所决定,不可能像物理、 数学、化学那样发现定律、法则,衍生具体技术。 在探求各种地理规律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现实的、 具体的区域研究。
(二)人本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人本主义认为人对环境或空间的感知受人的主观世界的 影响,地理科学应该把研究的主题对象放在主观的经验 世界上。提出“行为环境”、“行为/认知环境”等新 的学术概念。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追求规律、法则的共 性研究。
地理学在论述描述时代,即古代地理学 和近代地理学阶段多用归纳法,到现代 地理学阶段应用演绎法逐渐增加,从而 结论的严密性、预测性也随之增强。
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课题设想——调查分析——课题论证——实践 研究——假说没想——检验验证——理论法则
理论 思维
课题 设想
课题 论证
案设计 对能流、物流及 地表过程观察
找出问题的原因
模型建立
适宜模型建立
空间尺度转换
人工调控试验
区域分析与区域运用
实验运用
地理实验工作框图
1.地理数量方法简史
地理数量方法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
1930年,日本村田贞藏和吉村信吉应用统计方法和普 阿松分布探讨居民点人口与农田面积的关系和居民点 类型。
3S集成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这一概念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 福尼亚科学中心所作的关于“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 星球”演讲中首次提出的。
“数字地球”不仅仅是一个有关地球数据的综合信息系统,而且 是站在知识经济的高度,从更高层次,用系统的观点来组合与运 用已有的和正在发展的理论和技术建立起来的一个信息化的地球。 实现“将世界放在掌中,信息就在手头”的理想。
为了应对美国SA政策,提高定位精度,世界各国纷纷采用差分技 术。即利用多台接收机同时接受同一颗卫星信号,采用一次或多 次求差的方法,抵消同一颗卫星的各种人为干扰误差和大气误差, 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的广域差分、实时差分 等定位技术,有效的减弱了SA和AS政策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哲学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哲学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哲学方法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与四个哲学方法论流派有尖,即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

其中经验主义是人文地理学最古老的方法论,也是传统地理学的主流。

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引入地理学的,是当代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方法论。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大多数学科都起源于经验主义者的实践,人文地理学也不例外。

纵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典地理学发展时期包罗万象的“科学之母”地位,到近代科学知识的分化发展,地理学者们一直就在寻求尖于地球表面更多有用的知识和地理学的基本规律。

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内容的庞杂是地理学带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使其往往局限于对复杂现象的定性描述,建立的只是半科学、半文学的知识体系。

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尖系。

经验注意方法的特征,一方面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得出结论。

人文地理学的区域研究最为典型,由于每个地方都具有独特性,因而区域研究的哲学基础是例外论的,区域分异论的代表人物哈特向就认为地理学解决独特事件。

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家常常从观察人文现象的某个方面开始,通过分析研究资料,以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但是由于归纳是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从过去推论未来,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看,它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把一个个有矢的肯定和否定的经验事实都搜集起来,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当代科学哲学中,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形态或学派叫辑经验主义,它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且至今仍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论,是西方科学哲学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哲学派别。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的两大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或理性),换言之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观察相符,两者缺一不可。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及其对地理空间的塑造和影响的学科。

在研究过程中,人文地理学运用了一系列的方法论,以实证和理论的方式来解释和探究人类活动的本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讨论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另外,人文地理学也运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历史记录和口述资料的研究,人文地理学可以对人类活动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定性研究的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此类方法可以帮助人文地理学者了解人类活动如何塑造和影响地理空间,以及地理环境如何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

此外,人文地理学也借鉴了定量研究的方法。

通过收集和处理大量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人文地理学可以从宏观层面上揭示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

定量研究的方法包括数据分析、空间分析和模型构建等,例如运用GIS技术和遥感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及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和预测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还包括人地关系的观察和实验。

通过长时间、系统性和实时性的观察,人文地理学可以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而实验则可以帮助人文地理学者控制变量,分析不同因素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的特点是综合、交叉和跨学科的。

人文地理学常常涉及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地理学等。

人文地理学者在研究中往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完整地解释和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人文地理学方法论的应用也因研究领域和问题的不同而各有特点。

在城市研究中,人文地理学常常运用实地调查和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城市居民的观察和访谈,揭示城市空间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而在环境研究中,人文地理学则更多地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分析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总之,人文地理学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使用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人文地理学可以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在研究人类社会现象、文化、历史时,人文地理学方法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文地理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以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人文地理学方法论是指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旨在深入了解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的核心理念是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文化相结合,探寻其背后的内在联系。

二、主要方法1.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采访等方式,研究者可以直接感受到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

田野调查有助于揭示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劳动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为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证数据。

2. 归因分析归因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另一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和比较一定地理区域内不同社会文化现象的原因,研究者可以揭示出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和文化的作用。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饮食习惯差异,可以揭示出地理环境对食物供给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3. 语言分析语言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分析地理环境下居民的语言使用和表达方式,可以揭示出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传承和社会交往的影响。

例如,通过对不同地域方言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地理环境对语言演变和多样性的影响。

三、应用案例1. 城市研究人文地理学方法论在城市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结合田野调查和归因分析,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例如,通过调查不同城市的建筑风格和规划布局,可以揭示出地理环境对城市形态和城市文化的影响。

2. 文化遗产保护人文地理学方法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有重要应用。

研究者可以通过语言分析,研究地理环境对不同文化遗产的命名和描述方式,以推测其历史背景和地理条件。

这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例外主义

例外主义

一、地理科学方法论1、例外主义(个性研究)赫特纳的区域描述方法哈特向对地理学方法论特殊性的论述1 引言方法论是任何学科都要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方法论创新是学科发展最为关键的途径。

是否提出新的方法论,往往也是一种理论是否为“新”的主要标志。

纵观地理学发展历史,地理学理论的任何重大突破或“革命”都离不开方法论的支持。

很多地理学家之所以对地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因其在方法论上的贡献。

比如,著名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Alfred Hettner)终生倾力于地理学方法论的研究,并着重指出,“比划清科学任务的界限更重要的是关于科学的方法论研究”[1]。

著名美国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则坚称他“对地理学最根本的观点是方法论与哲学二者必须兼顾”[2]。

研究方法论一般可以纵向追溯学科思想史,也可以选取某个横断面进行剖析比较。

对后者的研究可以采用案例研究法,这种案例可以是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演进过程中的某个重要事件,某个人物,某篇经典文献,某个重要的学术活动等等。

其“重要性”视对地理学发展历史的影响程度而判定。

《地理学中的例外论:方法论的检视》引起了地理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方法论大论战,引发“计量革命”,揭开了二战后地理学理论革命的序幕;也是因为该文当时提出的问题和争论与中国地理学界当下面临的问题有颇多相似之处,很值得我们借鉴。

因此,虽然该文的发表距离现在已经50多年,部分内容也经由一些学者做了较为细致的介绍而众所周知[4],却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事过境迁,重要性消失”[5]。

实际上,该文的一些结论、争论和论证过程及其映射的相关问题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价。

为此,本文主要从方法论研究的角度,重新分析这场方法论大争论背景,辨明地理学方法论创新的条件和背景;透析和延展该文对地理学方法论的概念主张,重新审视其对地理学方法论发展的贡献和意义;归纳方法论发展的不同途径,并对如何透视方法论提出建议。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二、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范畴及学科体系1、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地理学研究的主线就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就是人地关系,研究人地关系这一大问题的学科不限于地理一门,但以地域为单元来探讨人地地域关系系统的则只有地理学一门,现代地理学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进一步协调人类社会系统与地理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求其动态平衡,研究如何更好的保护、利用、改造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得到优化调制,使之适合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持续发展,这就是现代地理的研究任务。

2、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范畴(研究对象)2.1早在1810年,李特尔(C.Ritler)就指出“布满了人的地表空间就是地理学研究的领域。

”2.2李希霍芬认为:地表(earth surface)是具有相当厚度的一个层或带,包括大气的下层和地壳的表层,就是陆、水、气三界的界面。

2.3美国的哈特向(R.Hartshrone)指出“地球表面就是岩石圈、水圈、气圈、人圈相互混合的地球外壳部分”。

首次提出把人作为一个圈层,放到地理学研究对象中。

2.4 1983年钱学森教授倡议以陆地子系统为重点的综合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钱教授又倡导地表层学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钱学森教授认为地理科学是现代九大科学之一(思维科学、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文艺科学、技术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地球表层是一个巨系统。

从组成看,这一系统包括了非生物、生物和人的相互关联,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从空间看:这一系统的空间范畴上至对流层的上层(极地上空8km,赤道17km,平均10km)下至岩石圈上部(陆地下5——6km,海洋下平均4km)平均4-5km的空间。

从时间演化看,先出现的是以无机过程为主要特点的自然系统,其后进化到以有机过程和生命过程的生态系统,最后进化到具有高级思维和意识活动的人类,并以社会形态出现的人类社会系统,呈现出鲜明的层次结构特点。

地理学方法论:主观与客观

地理学方法论:主观与客观
地理学方法论:主观与客观的思辨
叶 超
E-mail:yeover@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009-10-18
主要内容
1. 地理学方法论的主观与客观 2. 科学方法论与地理学方法论 3. 价值判断与地理学方法论 4. 方法论与目的论 5. 结论与展望
一、地理学方法论的主观与客观
地理学、方法论、主观与客观


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无论何时科学工 作者引进个人的价值判断,那么对事实的 完整理解就停止了” 。 缪尔达尔:“研究的客观性问题不能仅仅通 过试图排除价值观念来解决。相反,社会 问题的每项研究,无论范围多么有限,都 是且一定是由价值观念决定的。‘无偏见的’ 社会科学从来就不存在将来也不会有。”

谢谢大家, 敬请指正!

自然是历史的自然
柯林伍德:如果自然不与历史相结合,要正确理解自然是不 可能的 。


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
黑格尔认为第一自然是人类以外的物质世界,是盲目的,无 概念的,人类社会属于第二自然。 马克思认为第二自然与第一自然是一体的,资本主义是资本 一方面极力诉求消除空间障碍,以交换、征服的方式占领整 个(世界)市场;另一方面会力图消灭时间空间,用最短的 时间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
“人是他自己的最终目的”
康德:“在人用来形成他的学问的文化中,一 切进步都有一个目标,即把这些得到的知识 和技能用于人世间;但在他能够把它们用于 其间的那些对象中,最重要的对象是人:因 为人是他自己的最终目的。”
五、结论与展望
结论
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则与研究
者个性和目的相结合的产物
¾
赫特纳:“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必须在这样两 重基础上发展起来,即根据自己在科学的 各个不同部分的研究和记述,以及根据对 一般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深刻的研究。”

人文地理学研究一般程序与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研究一般程序与方法论




假设



实验设计
(定义、分类、量度)
数据
检验程序 (统计检验等)
法则和理论的建立
解释
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反映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 60年代地理的计量与理论革命。
例如物理学者斯图瓦特(J.Q.Stewart)早在1947年再《地理学 评论》上发表了“关于人口分布与平衡的实验数学规划”。
进行证实是其方法论的核心。 1、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中心地理论、农业区
位论、工业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 2、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
即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 3、 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二、 实证主义方法论
感知经验
真实世界结构的映像
一种先期模式
(映像的正式表现)
评价: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 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把 一切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事实上构成人 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哈格特(P.Haggett)的《人文地理学的区位分析》(1965)为 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他把一个枢纽区 (nodal region)分解为六个要素:相互作用、网络、枢纽、等级、 面、扩散,建立了区位结构分析的一般程序。
哈维(D.W.Harvey)的《地理学中的解释》(1969)一书,从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立场上总结了地理学计量革命的方法论,也是理论地 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信息网络技术
3S技术
第2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层次、多分支的科 学体系。按照普遍性程度来说,可分为三个层次:

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 麦金德-定义说明解析

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 麦金德-定义说明解析

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麦金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范围广泛,涵盖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主要方向。

自然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水资源、植被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而人文地理学则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人口、城市、农业、交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地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地考察、地图制作、遥感技术、统计分析等。

实地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数据,可以直接获取地理现象的真实情况。

地图制作则是将地理现象通过图像表达出来,并帮助研究者分析和理解地理问题。

遥感技术能够通过卫星图像等远距离获取地理信息,有助于对大范围地理现象的研究。

统计分析则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地理规律和趋势。

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地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支持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区域规划;其次,地理学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解决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此外,地理学还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通过研究地理条件和资源分布,为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性指导。

总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现象和地理环境的学科,它的研究方法多样,范围广泛,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地理学将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地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

首先,我们将介绍地理学的定义和范围,以便读者能够对地理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着,我们会详细探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实验研究和模拟分析等。

最后,我们将重点讨论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包括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这门学科,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一定的展望。

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评述

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评述

引言:一种学术的所有参与人员,都在由特定学科的某种哲学所提供的框架内从事研究。

这样的哲学可以是确切的,参与者在工作开展前就已经建立了某些规则;这种哲学可以是含蓄的,存在一些规则,但并没有得到公认。

在哲学明确的情况下,这一哲学也为其他参与人员所共享。

但在哲学含蓄时风格则可能很不相同,尤其是在社会科学中。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既和自然科学有关又和社会科学有关,所以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结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

人为地理学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有着擅于不断地吸收新的科学、哲学思潮的优良传统。

历代哲学家对人与自然的论述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人文地理学发展以来,有多种哲学方法论被提出来,其中很多只不过是哲学的变种,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四种人文地理学哲学方法论:1经验主义方法论经验主义一词原本意指古希腊医生的经验,拒绝一味接受当代的宗教教条,而是依照所观察到的现象为分析依据。

先由感受而得到经验,然后经过适当归纳或演绎,才形成知识。

在哲学发展上,经验主义一直和理性主义作为对比。

人文地理学像绝大多数学科一样,都起源于经验主义的实践。

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从古典地理学发展到近代科学知识的分化发展,地理学者们一直就在想法设法获取地球表面更多有用的知识,地理学就是对地球的描述。

大自然及人类社会构成的地理环境系统非常复杂;地球表面和抽象的人地关系又带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区域性。

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特征是:观察是重点,调查及实地研究紧随其后,然后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最后得出结论。

人文地理学家时常从观察人文地理现象的某个方面开始,通过分析研究资料,寻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2实证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

地理学方法论考试试题

地理学方法论考试试题

地理学方法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地理学方法论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学科b) 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c) 无法确定2.下列哪项不属于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内容?a)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b)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c) 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3.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b) 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环境c) 地球的气候和地貌二、问答题1.请简述地理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地理学方法论主要研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

其研究对象包括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历程。

其中,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

地理学方法论的特点在于它关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通过对地理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提高地理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地理学研究方法种类繁多,请简述其中两种最常用的方法。

(1) 野外调查法:野外调查法是地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田野考察、实地观察、样点调查等方式,收集地理数据和信息。

例如,地理学家可以通过野外考察来调查地貌特征、植被分布、动物迁移等,从而揭示自然环境的规律和特点。

(2) 数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是地理学研究中另一个常用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收集和整理已有的地理数据和信息,运用统计学和数学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例如,地理学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法来研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从而揭示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三、论述题请论述地理学方法论在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地理学方法论对地理学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是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它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提高了地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其次,地理学方法论的研究使地理学界对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指导和规范地理学研究的实践过程。

此外,地理学方法论还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了地理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

马克思主义与地理学方法论考试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与地理学方法论考试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与地理学方法论考试整理版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整理马克思主义与地理学方法论的相关考点,以便考生备考。

马克思主义与地理学方法论是地理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对于深入理解和应用地理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与地理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地理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基础,认为地理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密切相关。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地理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基础,认为地理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密切相关。

2.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地理学方法论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强调地理现象的发展和变化具有历史性,并受到历史条件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地理学方法论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强调地理现象的发展和变化具有历史性,并受到历史条件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3. 整体与个别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强调整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即地理现象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该放在其整体背景下进行研究。

整体与个别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强调整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即地理现象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该放在其整体背景下进行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历史地理学方法:通过研究地理现象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其发展的规律和地理条件对其影响的变化。

历史地理学方法:通过研究地理现象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其发展的规律和地理条件对其影响的变化。

2. 比较地理学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地理现象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探索地理现象的共性和特殊性。

比较地理学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地理现象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探索地理现象的共性和特殊性。

3. 区域地理学方法:通过研究地理现象在特定区域内的分布和特征,来揭示区域差异和变化的规律。

区域地理学方法:通过研究地理现象在特定区域内的分布和特征,来揭示区域差异和变化的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方法的应用1. 地理问题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方法可应用于各种地理问题的分析,包括环境问题、城市规划、资源利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方法论
将学科和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更加有利于人类的生活是任何学科都在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地理学也不例外。

地理学不仅关注学术前沿和国家需求,也关注生活世界。

这就导致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极其广泛,其主题、所用方法、所持哲学及理论立场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

地理学者在解释和理解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时纳了多种不同的哲学立场、方法和研究设计,需要在某种研究背景上理解这种多样性。

地理学研究的广阔范围是令人振奋和激励的源泉,关键在于驾驭这种多样性而不是被其淹没。

从本质上讲,地理学研究比任何其他人文学科或自然学科领域都要求更多的思想。

因此地理学方法论也具有复杂性,地理学方法论要求明确地理学的性质、范围和任务。

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一门学科的方法论,就要通过对其思想史和案例的深入钻研,然后以之与学科“实践相印证,而后才能得出。

科学研究的质量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外部的哲学审视,地理学方法论范畴正是这样一种“哲学审视”,是在“利其器”的同时做“君子不器”式的探索。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自然的人文地理现象、人文的自然地理现象。

自然地理现象是自然地理各要素单独或综合变化所产生的的各种现象。

自然地理现象的表现形式有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这个动态过程;有整个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有整个动态变化过程所产生的的结果。

人文地理现象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地理现象。

其表现形式有人文地理现象变化的这个动态过程、整个动态过程的一个阶段或这个动态过程产生的结果。

自然人文现象是自然地理现象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记。

人文自然现象是作为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类,其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人类本身作为自然生物界的一类而成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而地理研究的方法分为科学方法和人文方法,地理研究的科学方法是指西方近代科学革命以来,受到经典物理学等自然学科方法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地理研究方法;地理研究的人文方法是强调人本主观性的方法,包括历史学的史实叙述、心理学的异域想象、美学的艺术欣赏、社会学的价值判断等。

自然地理研究以科学方法为主,但也涉及人文方法;人文地理研究以人文方法为主,同样也涉及科学方法。

地理学科考虑的基本因素是时间和空间。

地理学研究的空间范围是地球表层的固体地壳圈、液体水圈、气态大气圈、生命生物圈以及人类社会圈。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地理学重视研究这种变化的过程,即事物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地理学研究中的时间表现为地球形成以来的地质时期、人类出现以来的考古时期、人类文明出现以来的历史时期以及当代社会的年、月、旬、周、日、时、分、秒。

地理时间是有限的,起始于地球的形成,终止于地球的消亡。

地理时空尺度是地理研究者在地理研究中采用的定性或定量的时空单位,是阐述地理实体在地理时空中的存在特征、观测地理现象在地理时空中的过程特征的基准规矩,包括两种尺度:在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本征尺度;地理研究者为了阐述和观测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而主管设定的非本征尺度。

地理时空尺度的转换是指将以一种地理时空尺度进行研究而获得的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推译、换算、转化到另一种地理尺度上,是地理研究者多层次、多视野、多方位、多维度的认识和分析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整体特征的研究范式,即整体把握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的研究手段,依据不同的的标准与因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地理时空尺度转换类型。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与世界观存在内在的联系,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而地理学方法论的主流思想依然是还原论。

20世纪中晚期,系统论的私思想被引入地理学,从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观点出发,有分析与综合、局部与整体、区域与系统以及简单与复杂等各种方法论。

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范畴是主观与客观,从客观与主观对立的角度看,地理学者的地理研究是主观的,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从客观与主观统一的角度看,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则与研究者个性和目的相结合的产物。

整体科学方法论和地理学方法
论的演变表明,将这一结论应用到地理学方法论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

因为它不但表明地理学方法论本身实际上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而且揭示了哲学与价值判断影响地理学方法论形成与演变的实质。

归纳与演义是一对相辅相成、功能互补的方法论范畴。

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即由特殊的事实或案例总结出普遍规律的过程,它以陈述观察到的事实为前提,以陈述理论为归属;演绎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即从不证自明的公理或者普遍认可的事实推导出特殊结论的过程。

归纳与演绎是科学认识中的两种推理形式,也是两种基本思维方法。

归纳与演绎在地理学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是定性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的目的是说明研究对象的构成与属性,定性方法的数据分析主要是说明研究对象的内在意义;定量分析的目的则是测量系统成分及其比例关系,定量方法的数据分析则是为了证实或者否定某个命题。

可能与现实也是方法论的范畴,可能与现实之间主要经过认识过程沟通起来,地理学中的模型就属于这种认识,地理学的建模和模拟主要是基于现实的世界来描绘与思考可能的世界,或者根据可能的世界来反思、预测或者规划现实的世界。

静态分析方法与动态分析方法在地理研究中既对立又统一,静态和动态联系着格局和过程,分别代表着私立研究中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但并非截然对立,两种方法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通过地理系统的动态分析,可以更有效地揭示不变的规则和稳定的模式;认识不变的规则和稳定的模式,以后主语我们深入理解地理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的支配规则。

地理系统的静态特征可以定性的描述,也可以采用数学方法简明的刻画;地理系统的动态演化既可以借助数学工具建模分析,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数值试验或者模拟实验。

现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借助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可以更为全面而深入探索地理系统的复杂发育过程及其内在规律。

地理研究的微观与宏观,由地理研究视野的微观与宏观以及地理研究对象的微观与宏观所构成,其关键是地理时空尺度,即地理研究的具体时空标志。

地理空间尺度包括微观空间尺度、宏观空间尺度、中观空间尺度。

地理时间尺度包括微观时间尺度、宏观时间尺度、超宏观时间尺度。

地理时空尺度分为客观存在的本征尺度与主观设定的非本征尺度。

地理研究对象的微观与宏观以地理本征时空尺度为基础;地理研究视野的微观与宏观以地理非本征时空尺度为基础。

在实际的地理研究中,情况更为复杂,并不能将微观与宏观地理研究模式做清晰地划分,眸写地理研究专题未必能够明确地归属哪一种模式,如一项专题研究中同时出现两种以上模式,又如一项专题研究的模式前后出现变化。

地理学思想史是研究方法论的主要途径之一。

地理学思想史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讲述地理思想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演变过程,而是要通过这一过程达到对地理学性质的把握和准确认识,这实际上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因此,具备地理学思想史的学识是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通过地理学思想史研究可以把握地理学的要旨:地球表面的差异性是地理学的关键,而对此进行描述和解释是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地理学思想史有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古典时期和近现代时期。

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各自的传承和特色。

在面临坚持传统与积极创新的抉择时地理学者应该多从思想史中吸收和借鉴,并避免掉入二元论的语义陷阱。

激进地理学是一种以渴望脱离旧范式和有效地改变现实世界为特征的包含多种方法的意识形态和哲学。

当前国内对激进地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研究相当有限。

这两种地理学对中国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启示我们正确对待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直面现实社会重大问题,洞察深层次原因并建树理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学术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应该积极开展激进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国地理学者要以深刻的批判精神与自我批判勇气为动力,实现理论与方法的自主创新。

地理学科应该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文艺理论、军事科学、行为科学相并列的科学部门。

地理学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地理学未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与科学工具的研究与创新,要充分挖掘、梳理、集成古今中外的思想和方法创新成果,走向人本的
科学地理学和科学的人本地理学,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提倡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多样化和科学化,在重要研究方向寻求突破,以推进自主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