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材料细菌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2024年细菌纳米纤维素市场发展现状
细菌纳米纤维素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细菌纳米纤维素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正在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本文将对细菌纳米纤维素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其市场前景和潜在的挑战。
细菌纳米纤维素的定义和特点细菌纳米纤维素是一种由细菌合成的纳米级纤维素材料。
与其他纤维素材料相比,细菌纳米纤维素具有以下独特特点:1.高纯度:细菌纳米纤维素具有较高的纯度,不含杂质,能够满足多种高端领域的需求。
2.高强度:细菌纳米纤维素的强度远高于传统纤维素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抗拉强度。
3.可调性:细菌纳米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可以通过调整细菌培养条件进行控制,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细菌纳米纤维素市场概况目前,细菌纳米纤维素市场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主要原因包括:1.应用领域的扩大:细菌纳米纤维素在医疗、纺织、食品和包装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2.技术进步:近年来,细菌纳米纤维素的合成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纤维素的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3.政策支持:政府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材料的政策支持,进一步促进了细菌纳米纤维素市场的发展。
细菌纳米纤维素市场应用前景细菌纳米纤维素在各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以下为几个主要领域的展示:医疗领域细菌纳米纤维素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可用于制备生物可降解的医用材料,如医用纱布、人工血管等,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纺织领域由于细菌纳米纤维素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可调性,可用于制作高强度、透气性好的纺织材料。
例如,可用于生产功能性衣物、运动装备等。
食品领域细菌纳米纤维素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潮性和抗菌性,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减少食品浪费。
环境保护领域由于细菌纳米纤维素具有可降解性和可再生性,可用于制备环境友好型材料,如可降解塑料和纸张等,有助于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细菌纳米纤维素市场挑战与展望尽管细菌纳米纤维素市场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1.生产成本高:目前,细菌纳米纤维素的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复合细菌纤维素材料的研究进展
复合细菌纤维素材料的研究进展摘要:细菌纤维素(BC)是一类由微生物合成的可降解环保型生物高分子材料。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对BC进行生物和化学改性,研制出多种复合细菌纤维素材料。
复合细菌纤维素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BC的理化和生物学、材料学性能,拓宽了BC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本文简要介绍细菌纤维素的性质和应用,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复合、应用细菌纤维素(简称BC)是由微生物发酵合成的多孔性网状纳米级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因其由细菌合成而命名为细菌纤维素。
目前已知的细菌纤维素生产菌属有醋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根瘤菌属、八叠球菌属、气杆菌属、固氮菌属、土壤杆菌属和产碱杆菌属等,其中研究最多、合成能力最强、生产潜力最大的菌种是木醋杆菌。
BC的纤维直径在纳米范围内,其相互交错无序排列形成微纳米级的孔隙,为许多小分子进入提供了合适的空间。
以BC为模板,利用其纳米级的超细网络结构以及其表面大量的活泼羟基,通过化学修饰、材料复合等途径,可以赋予BC更多特殊性能。
一、细菌纤维素的特性1、1 纳米结构细菌纤维素具有独特的束状纤维,其宽度约100nm,厚度为3—8nm,单根细丝纤维直径为2—5nm,属于纳米级纤维,其大小为人工合成纤维的1/10,在纤维研究中是目前发现最细的天然纤维。
1、2 高持水性和高透气性细菌纤维素分子内有大量的亲水基团及很多孔道,因此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和持水性能。
根据实验条件不同,细菌纤维素可吸收比自身干重大60—700倍的水分,细菌纤维素膜的持水性能为600%—1000%。
1、3 高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细菌纤维素因其分子内存在大量的氢键,而具有高杨氏模量,其经处理后,弹性模量可达1.5×109Pa,这一性能满足其作为医用敷料、医用组织器官及其他产品的要求。
细菌纤维素抗撕拉能力是同样厚度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膜的6倍,证明了细菌纤维素膜比人类的动脉和静脉更有弹性。
细菌纤维素生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三、细菌纤维素的重要应用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西、日本和美国 等国在食品、造纸、声音器材、伤口敷料工业 中均有相应的B C商品出售,尤其是在 日、美 等国,BC产业已形成年产值上亿美元的市场。 目前国内能提供的主要是由海南南国食品公司 等生产的椰果系列食品。
三、细菌纤维素的重要应用
国内在利用BC和其他材料结合生成纳米复 合材料方面也略有涉及。在食品工业中由于BC 具有很强的持水性、黏稠性和稳定性,可以作 为增稠剂、胶体填充剂和食品原料,现在已有 将BC用于发酵香肠、酸奶及冰激凌的生产研究 报道。在造纸工业方面充分利用BC的纳米级超 细特点,在造纸纸浆中加入BC,增加了纸张强 度、抗膨胀性能、弹性和耐用性。
薛璐等在发酵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上进行 了研究,确立了最佳发酵条件和最佳发酵培养基 组分。 齐香君等采用RBD反应器与传统静态培养方式 生产BC,对2种培养方式的发酵动力学参数进行了 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实验菌株QAX993适合在 RBD反应器中生产BC,产干纤维素量比静态培养方 式提高了2.79g/L。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 是由诸如醋酸杆菌属等细菌生产的一种新型高性 能微生物合成材料。与其他形式形成的纤维素相 比,尽管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但其还具有特殊 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发酵过程的 可调控、发酵底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的多样性等; 这些特性使得 BC 在食品、生物医药学、组织工 程支架材料、声学器材以及造纸、化妆品、采油、 膜过滤器等诸多领域获得较高的关注,受到国内 外学者青睐。国外对 BC 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工业、造纸和生物医学工程中, 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我国在微生物合成 BC 方面的研究刚起步,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选育, 廉价培养基的选择,发酵T艺改进上。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现状(综述)
﹡﹡﹡﹡﹡﹡﹡﹡﹡﹡﹡﹡﹡﹡﹡﹡﹡﹡﹡﹡﹡﹡﹡﹡﹡﹡﹡﹡﹡﹡﹡﹡﹡﹡﹡﹡﹡﹡﹡关于细菌纤维素研究现状的综述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0707班姓名: 秦 伟学号: 20070236指导教师: 彭碧辉 老师细菌纤维素研究现状[摘要]: 本文从细菌纤维素的合成入手,列举了细菌纤维素合成研究过程中的研究点,其中包括了对合成过程的研究、发酵工艺及设备的改进以及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研究等,最后对未来细菌纤维素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发酵工艺;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The Bacterial cellulose researchsituation[abstrcat]: From the synthesis of bacterial cellulose, lists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bacterial cellulose research points,including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and equipment improvement and bacterial cellulose composites for future research, development trend of bacterial cellulose is forecasted.[key words]: bacteria cellulose; Fermentation; bacteria cellulose composites细菌纤维素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对其物理特性了解不够充分,以致应用受到限制。
最近十几年,随着对其生物合成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发酵条件的改善,加速了细菌纤维素的工业应用。
细菌纤维素[1](bacterial cellulose, BC),是由β-1, 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聚合体,细菌纤维素的化学纯度非常高,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它具有精致的天然超微纤维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是由一种天然形成的纳米纤维构成,其直径仅为 1. 5 nm。
细菌纤维素发酵工艺与应用研究进展
{. s t eo odS i cs Z e agA ae yoa r utrl ce e aghu3 02 1 ntu I i t fF o ce e, hj n cdm gi l a S i s H nzo 1 0 1 n i f c u n c 2 C lg h msr d, S i e Z e i gN r l nvrt, i u 2 04 . oeeo C e i ya J c n , h a o i s y J h a3 1 0 ) l f t n e c jn ma U e i n
d i 1 . 6 /i n1 7 — 0 X 2 1 . 1 0 6 o: 03 9js .6 4 5 6 .0 0 — 0 9 .s 1
自然界 中 , 维素 是最 丰 富 的天 然 聚合 体 , 泛 纤 广 存在 于植物 细胞 中 ,但 也有 部 分细 菌在 发酵 培养 液 中能生 产纤维 素 , 细 菌纤 维素 ( atr lC l ls , 称 B cei e uoe a l
Th spa rs i pe umma z d t e sr cur ,tc oo y o e me a in a he a p ia in o a t ra e ll s n o d i du t . i r e h tu t e e hn lg ff r ntto nd t p lc to fb c e lc lu o e i fo n sr i y K e w o ds y r :ba t ra el o e; e me ai n tc o o ;a ia in ce lc l s f r ntto e hn lgy ppl to i ul c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进展(DOC)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进展摘要:细菌纤维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聚物,具有生物活性、生物适应性,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例如高的结晶度、高的持水性、超精细纳米纤维网络、高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因而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热点。
概括细菌纤维素的性质,发酵过程,改性方法以及在生物医学材料上的应用。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改性;生物医学材料;应用0 前言细菌合成纤维素是在1886年由Brown首次报道的,是胶膜醋酸菌A.xylium 在静置培养时于培养基表面形成的一层白色纤维状物质。
后来在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土壤杆菌、致瘤农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如八叠球菌中也发现了细菌纤维素的产生。
细菌纤维素与天然纤维素结构非常相似,都是由葡萄糖以β一1,4一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此外,细菌纤维素相对于传统的纤维素资源又有其优势,如加工时不用去木质素,可合成高质量的纸张或者加工成任何形状的无纺织物,还可通过发酵条件的改变控制合成不同结晶度的纤维素,从而可根据需要合成不同结晶度的纤维素。
从纤维素的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无合适的实验手段以及纤维素的产量较低,因此多年来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
近十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体外无细胞体系的应用,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机制已有了很深人的研究,同时在细菌纤维素的应用方面也有了很大进展。
1.细菌纤维素的结构特点和理化特性1.1化学特性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BC和植物纤维素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区别,均可以视为是由很多D-吡喃葡萄糖苷彼此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型高分子,相邻的吡喃葡萄糖的6个碳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呈稳定的椅式立体结构。
日本的Masuda等采用13C和1H旋转扩散核磁共振分析了BC的纤维素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CP/MAS13C NMR图谱上出现共振线很大地分裂为低场线和高场线,其原因可能是高场线处的C4与微纤维中CH2OH的混乱的氢键结合在一起的构象不规则所引起的结构缺陷。
纤维素化学研究进展
纤维素化学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纤维素,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其化学研究进展对于推动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纤维素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纤维素的化学结构、性质、改性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纤维素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为纤维素的高效转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为生物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本文将首先介绍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和基本性质,包括其分子结构、结晶度、可及性等方面。
随后,重点综述纤维素改性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生物改性等,以及改性后纤维素性能的变化和应用领域。
本文还将关注纤维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纤维素基材料、纤维素能源、纤维素生物降解等,以期全面展示纤维素化学研究的广泛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纤维素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研究者对纤维素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共同推动纤维素化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二、纤维素的来源与提取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有机聚合物之一,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为植物提供了必要的结构支撑。
由于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纤维素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纺织、造纸、生物材料以及最近的生物能源等。
因此,对纤维素的来源和提取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素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纤维,如木材、棉花、亚麻、竹子等。
其中,木材是最常见的纤维素来源,由于其生长周期短、可再生以及资源丰富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一些农业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也是纤维素的潜在来源,其利用不仅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还能为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效益。
纤维素的提取通常包括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等多种方法。
化学法提取纤维素主要利用酸、碱或有机溶剂等化学试剂处理植物原料,使其中的纤维素与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其他成分分离。
生物法提取则依赖于酶或微生物的作用,通过选择性降解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实现纤维素的分离。
细菌纤维素的生产研究进展
有 望代 替植 物纤 维或 作为新 型 生物 可 降解材料 用 于 食 品、 化 学 工 业 和 医 学 领 域。B C在 1 8 8 6 年 被 B r o w n发现 , 至今 已有 一 百多 年 的 历史 , 但 因其 生产 成本 高 、 产率 低及 对其 物理 化学 特性 认识 了解 不足 ,
应用 受 到一 定 的局 限。 目前 , 国外 已经 开 始 将 研 究 工 作 发 展 到 对 B C 的改性 、 修 饰 和 制 备 其 复 合 材 料 上 J , 通 过 对 纤 维 素 的修饰 , 制 备 了性能各 异 的纤 维素 衍生 物 , 但 这方
面 的研究 还处 于起 步 阶段 。 国内在这 方 面的研 究工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f pr o d uc t i o n o f ba c t e r i um c e l l u l o s e
F A N Zh a o q i a n
(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l l e g e , Q 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Q i n g d a o 2 6 6 0 4 2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s p e c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 f u n c t i o n , p h y s i c a l a n d c h e m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s p e c t o f b a c t e r i a l c e l l u l o s e( B C )i s
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细菌纤维素的制备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法,以天然糖类、有机酸或醇等为碳 源,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工艺参数来提高纤维素产量和品质。常见的制备方法包 括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具有生产效率高、易于工业化等优点,但需要 严格控制发酵条件,防止杂菌污染。固体发酵则以天然固态基质为培养基质,可 直接获得纤维素发酵产物。影响细菌纤维素品质的因素包括菌种、碳源、培养温 度、pH值、培养时间等。
细菌纤维素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1、食品添加剂
细菌纤维素具有高持水性、良好的口感和稳定性能,可作为一种优质的食品 添加剂。在果蔬汁、酸奶、冰淇淋等食品中,细菌纤维素可作为增稠剂、稳定剂 和口感改善剂,提高食品的品质和稳定性。此外,细菌纤维素还可以替代传统化 学添加剂,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的选择。
2、营养补充剂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
1、工业领域
在工业领域,细菌纤维素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生物塑料、生物纤维和生物皮革 等产品。这些产品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势,可替代传统的石油基材料。
2、医疗领域
在医疗领域,细菌纤维素被用于生产医用敷料、药物载体和组织工程支架等。 这些产品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3、生物医用领域
细菌纤维素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生物医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 用价值。例如,可以将其用于药物载体、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通过与药 物分子或细胞相结合,细菌纤维素可以实现对疾病的有效治疗和组织修复。
结论
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高分子纤维,在食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未来,随着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新型材料的研发,细菌纤维素将在食品工业和 其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要实现其广泛应用仍需克服生产成本高、生产 效率低等挑战。未来研究应于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 面,以推动细菌纤维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纳米生物材料细菌纤维素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发酵,采用增加罐压的办法提高溶氧会使气相的 CO2 分压 (PCO2) 也同时加大,从而降低细菌纤维素的生产 速率。这可能是由于生长或呼吸受到抑制,而细菌纤 维素的生产速率又取决于氧耗速率,需消耗 ATP,而 ATP 在胞内的含量也会受高 P CO2 的抑制。T. Kouda 等[10]研究了在 50 L 发酵罐中通入含 10% CO2 的空气 对细菌纤维素生产的摄氧率、细胞生长速率、ATP浓 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 P CO2 (15.2~20.3 kPa) 会减少细胞浓度、生产速率与得率。当提高摄氧率与 活细胞的 ATP 含量时,细菌纤维素的比生长速率提 高。这说明高 P CO 2 引起细菌纤维素的生产速率降低 是由于减少细胞生长而不是抑制其生物合成。这可能 是基质过多地消耗在 ATP 的生成上。 1.1.3 pH 值和温度对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影响 S a t o s h i M a s a o k a 等 人 [ 11 ] 研 究 了 初 始 p H 值 2.5~7.7对细菌纤维素产量的影响,发现 pH 值在 4.0~6.0 时细菌纤维素的产量较高。在许多报道中都 提到了对 A. xylinum 发酵产生细菌纤维素的初始 pH 值 需要在 7.0以下。 除了培养基 pH 值外,温度也会影响细菌纤维素 的产量和性质。大多实验数据表明,适合细菌纤维素 生产的温度范围是 28~30℃。温度变化影响纤维素聚 合度 (DP) 及水结合能力[12]。 1.1.4 纤维素酶及其他因子对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影响 N. Tonouchi 等人[13]研究发现,在 A. xylinum 发酵培 养基中加入少量的纤维素酶可以提高纤维素的产量, 减少副产物乙酰的生成。在纤维素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的是内葡聚糖酶本身的酶活力而不是它与纤维素的连 接能力。这种在酶影响下生成的纤维素与用原有的方 法生成的纤维素无不同之处。 马霞等人 [14] 研究发现,在静止培养条件下,乙 醇、醋酸和柠檬酸对 A. xylinum 合成细菌纤维素的产 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添加 1.5% 的 乙醇,产量提高了 59.5 %;添加 0.1% 的醋酸,产 量提高了44.4%;添加 0.2% 的柠檬酸,产量提高了 40.5%。 Jose D. Fontana[15] 将咖啡因和黄嘌呤添加至培养基 中,发现细菌纤维素的产量有所提高。咖啡因抑制了 磷酸二酯酶 (PDEA) 的活性,使环状二鸟苷酸 (C-diGMP) 的量增加,使纤维素合成酶保持较高活性,从 而提高其合成速度。实验发现,添加含有咖啡因和黄 嘌呤的茶抽提物的纤维素产量是未添加的 3~9 倍。 Zhou 等人 [16] 在培养基中加入 0.04% 海藻酸钠 制备了海藻酸钠-细菌纤维素复合物,产量增加了
细菌纤维素发酵原料的研究进展
细菌 纤 维素 和植 物 纤维 素在 化学 组成 和 结构上 没 有 明显 的区别 ,是 由B1 . 萄糖 苷键 一, 葡 4 连 接 而成 的线 型高 分子 化合 物 ,相邻 的吡 喃葡 萄糖 的六 个碳 原子 不在 一个 平面 上 , 是 呈稳 而 定 的椅式 立体 结构 。细 菌纤 维素 纤维 的直 径远 小 于其它 天然 和人 工 纤维 ,约 为 2 "8 n, 0- 0nl - - 属 于 天然 纳米 纤 维材 料 。细菌 纤 维素 有着 植 物纤 维 素所 没有 的 许多特 点 :I )高 结 晶度 和 高 化 学纯 度 ;2 )高抗 张 强度和 弹性 模量 ;3 )很 强 的水结 合性 ;4 )极 佳 的形状 维持 能力 ;5 ) 较 高 的生物 相 容性 和适 应性 ;6 )生 物合 成 时形状 和性 能 的可 调控 性 ,可制 备成 膜 、管 、絮
是 一种 主要 由细 菌产 生 的具 有生 物可 降解 的天然 纳米 结构 高分 子材 料 , 年 来成 为 国 内外 生 近 物材 料研 究 的热 点之 ~ 。细 菌纤 维素 自 18 8 6年被 B o n发现 至今 已有 一 百 多年 的历 史 ,但 rw
由于其 生产 成本 高及 对其 物 理化 学特 性认 识 了解 不足 ,以至 于其 应 用受 到一 定 的局 限 。 几 近
基 本情况 ,系统 阐述 了国 内外发酵生产细 菌纤维素原料的研 究进展 ,展望 了今后的 发展趋势 。
关键词 :细 菌纤维素 ;原 料;碳源 ;发酵 培养基 中国分类号 :Q8 5 Q3 2 1 ;T 5 文 献标 识码 :A
细 菌纤 维 素 ( a t i e uoe B ce a C l ls,简 称 BC)又称 微 生物纤 维 素 ( co il e uoe , rl l Mi ba l ls ) r C l
纤维素基生物质制备新型材料的研究
纤维素基生物质制备新型材料的研究随着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人们对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生物质作为一种有机可再生资源,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纤维素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质,在生物能源、材料、化学工业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传统的纤维素处理工艺成本高、效率低,在产业化过程中往往受到限制。
因此,研究纤维素基生物质制备新型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纤维素基生物质纤维素基生物质,是指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可再生生物质。
与传统的木材、纸浆等加工工艺相比,纤维素基生物质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目前,主要的来源有棉纤维、麻、竹子等。
以棉纤维为例,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传统纤维制备方法常常存在浪费等问题,而新型材料的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物质的价值。
二、制备新型材料的方法制备纤维素基生物质的新型材料,首先需要提取出纤维素的组分。
当前,对于棉纤维等的生物质研究,采用纳米化技术进行处理,可以使其更加高效地分解。
这一技术可以使得细菌等微小生物更容易靠近纤维素,并分解其中含有结构上的难题的部分。
此外,不同的纳米化技术也可以在提高纤维素的品质和可持续性上发挥巨大作用。
三、各种纤维素基生物质的应用对于纤维素基的生物质,常常可以用来制造纸浆、木质素、乙醛纤维等。
此外,由于其降解性能良好,还可以用于制造天然纺织品,并在农业、医学等领域中得到应用。
除此之外,纤维素基材料也应用于食品和药品等行业中。
近年来,薄膜技术的进步,也使得纤维素更适合作为食品包装、生物医疗材料等。
四、未来展望纤维素基生物质制备新型材料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生物质的来源不同,其材料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全面研究生物质的组成,才能在未来的实践中发挥最好的效果。
其次,在新型材料制造过程中,协同作用的设计与开发也需要更加注重。
这可以帮助简化材料加工过程,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总而言之,纤维素基生物质材料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型材料将不断涌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聚合物,主要分布于植物如树木、棉花等中,它是形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形成许多真菌、藻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随着人们对纤维素类产品需求的增加,人们获取纤维素的方法正不断地改进和更新。
近年,发现一些细菌也能产生纤维素,其结构、理化特性和生化特性等皆与植物纤维素有较大的差异,与植物纤维相比,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是由超微纤维组成的超微纤维网。
不仅是地球上除植物纤维素之外的另一类由细菌合成的天然惰性材料,而且是自1989 年Yamanaka 等[1]发现BC具有独特的功能后,以微生物作为载体,在分子水平上有高纯度、高结晶度、绿色环保的BC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性能优异的新型生物学材料。
本文就BC的结构、性质、研究历史以及在生物医学材料上的应用综述如下。
1细菌纤维素的结构与特性1.1细菌纤维素的结构特点:BC是由葡萄糖分子以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的一种具有多孔性结构及一定纳米级孔径分布的高分子材料[2]。
早在1940 年,人们就用电镜观察到BC由独特的束状纤维组成,这种束状纤维的宽度大约为100 nm,厚度为3~8 nm,每一束由许多微纤维组成,而微纤维又与其晶状结构相关。
术醋杆菌(A.xylinum)是合成BC最强的细菌之一[3],BC的生物合成可分为聚合、分泌、组装、结晶四大过程,这四大过程是高度耦合的,并和细胞膜上的特定位点密切相关。
1.2 細菌纤维素有许多独特的性质:①强的持水性和透气性:BC是一种水不溶性的惰性支持物,有很多“孔道”,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
依据合成条件的不同,它能吸收60~700倍于其干重的水份[2],未经干燥的BC的强持水性能(waterretentionvalues,wRv)值高达1000%以上,冷冻干燥后的持水能力仍超过600%。
经100℃干燥后的BC在水中的再溶胀能力与棉短绒相当,即有非凡的持水性,并具有高湿强度[4];②高化学纯度和高结晶度:BC是一种“纯纤维素”,以100%纤维素的形式存在,不含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和其他细胞壁成分,结构单一,提纯过程简单;③较高的生物适应性和生物可降解性:Helenius等[5]开展了BC植入小鼠皮下组织的生物适应性研究及Klenm等[6]用BC微管材料取代老鼠颈动脉的研究都表明BC与老鼠身体没有任何排斥反应。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概况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概况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质之一,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由于纤维素具有高分子量、不溶于水、抗降解等特点,因此自然界的纤维素循环极其缓慢。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旨在利用微生物菌群将纤维素分解为可利用的有机物质,从而实现对纤维素的生物利用。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探讨相关机理、途径、酶系和技术,并综述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及成果。
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机理主要涉及细胞壁的裂解、纤维素的酶解和产物转化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多种酶系参与了纤维素的降解,包括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
这些酶的作用是将纤维素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最后转化为单糖或其他可利用的有机物。
近年来,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进展。
在工业领域,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高效、稳定的微生物菌群,以实现纤维素的快速降解和工业化应用。
在环保领域,微生物降解纤维素技术被用于处理农业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垃圾等问题,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医药领域,微生物降解纤维素技术为药物开发和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先前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外培养、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光谱学技术等。
这些方法为研究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机理和过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完全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真实情况。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开发更加先进的方法,以更准确、更全面地揭示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规律。
众多研究发现,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具有差异较大的纤维素降解能力。
例如,某些真菌和细菌能够有效降解纤维素,而某些原生动物和昆虫则不能。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pH值等也会对微生物降解纤维素产生影响。
同时,不同底物种类和浓度对纤维素降解过程也有所不同。
本文总结了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背景、意义、机理、途径、酶系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并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及成果。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该领域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探讨。
新型生物材料细菌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新型生物材料细菌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武志芳;张霞;易彬;沈才洪;胡承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科技》
【年(卷),期】2010(046)001
【摘要】细菌纤维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独特的理化、机械性能,如高持水性,南杨氏模量,很好的机械强度,很好的生物相客性,因此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应用材料.本文主要综述了细菌纤维素在各方面的用途及研究现状.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武志芳;张霞;易彬;沈才洪;胡承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5;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5;四川大学生命学院·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发酵工程研究所,成都,610065;四川大学生命学院·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发酵工程研究所,成都,610065;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3
【相关文献】
1.新型生物材料——细菌纤维素 [J], 贾士儒;欧宏宇;傅强
2.新型纳米生物材料细菌纤维素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J], 李飞;贾原媛;汤卫华;贾士儒
3.细菌纤维素——一种新兴的生物材料 [J], 郝常明;罗祎
4.利用种子细胞及新型生物材料进行尿道狭窄修复的研究进展 [J], 史建国;陈宇东
5.细菌纤维素基纳米生物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J], 马丽娜; 石川; 赵宁; 毕志杰; 郭向欣; 黄玉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米功能材料细菌纤维素研究进展
( c ol f ni n na S i c n n ier g o g u nvr t, h n hi 0 6 0 C i ) Sh o o v o met ce ea dE gnei ,D n h aU i s y S ag a 2 12 , hn E r l n n ei a
o h mcl ehooyadBo cnlg , 00, 5 2 11—14 fC e i c nl n ieh o y 2 1 8 ( ):5 aT g t o 6.
[ ] 刘四新 , 2 李从发.细菌纤维 素 [ . 京 :中 国农 业大学 出版社 , M] 北
20 0 7:1 . 01
倍。
品应用领域 和功 能来选择 合适 的反应 器 , 是细 菌纤维 素从 实验 室 走 向工 业 化 生 产 的 研 究 重 点 。
参 考 文献
[ ] Sn D h nY mpoe eti e rd ci f at i yte 1 ai A, ama .I rvm ns nt o ut no ce a snh — hp o b rl
第4 第 1 0卷 6期
21 0 2年 8月
广
州
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
Vo . 140 No. 6 1
Au u t2 2 g s. 01
Gu n z u Ch mia n usr a g ho e c lI d ty
纳 米 功 能 材 料 细 菌 纤维 素 研 究进 展 冰
李小维 ,朱艳彬 ,范艺苑 ,李
细 菌 纤 维 素 ( at i e uoe或 M coi euoe 简 称 B ce a cl l rl l s i ba cl l , r l l s B 是细菌产生并分泌到基质 中的纤维素成分 I , C) 2 由单 纯的葡 萄 糖 缩 聚而 成 的 高 分 子 聚 合 物 , 而 具 有 一 系 列 优 于 植 物 纤 维 因
纤维素材料 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纤维素材料:研究进展与展望这次讲座阐述了纤维素材料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进展及对今后的展望与思考。
主要部分为现状和进展,分别为纤维素材及纤维素功能化两部分。
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背景纤维素是自然界储量最大的天然高分子,自然界中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纤维素约为1011-1012吨。
目前只有约0.2%的纤维素得到应用。
近年来随着石油、煤炭储量的下降以及石油价格的飞速增长、各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和重视使纤维素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的应用愈来愈受到重视.1.1 纤维素的结构纤维素的化学结构由D-吡喃葡萄糖环彼此以β-1,4-糖苷键以C1椅式构象联结而成的线形高分子。
纤维素大分子之间,纤维素和水分子之间,或者纤维素大分子内部都可以形成氢键。
氢键决定了纤维素的多种特性:自组装性、结晶性、形成原纤的多相结构、吸水性、可及性和化学活性等各种特殊性能。
1.2 纤维素的原料主要的纤维素原料是棉花、木材、禾草类植物。
除植物界外,细菌、动物也能制造出纤维素。
近年来,人工合成纤维素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2 纤维素材料现状和进展2.1 纤维素材料2.1.1纳米纤维素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分为化学法、机械法、细菌合成法。
纳米纤维素的独特性能为天然、可再生、可生物降解、高的强度和模量、具有化学功能性(如用于化学改良性)、尺寸稳定性好、良好的吸湿性能、热稳定性好。
纳米纤维素的应用范围包括能量储存装置、新型复合材料、手性分离材料、吸附介质。
纳米纤维素目前已制成仿植物细胞多孔材料、透明薄膜、纳米纤维素纺丝制备纤维、响应性水凝胶材料、磁性海绵。
纳米纤维素存在的问题包括:酸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污染严重,得率较低,实验室中产率在30%-50%左右;机械法和细菌合成法效率较低,难于大规模制备,同时得率较低;纳米纤维素价格较高;纳米纤维素具有一定的毒性。
2.1.2再生纤维素再生纤维素主要为粘胶纤维素,它的特点是高吸湿性、柔软舒服、容易染色、悬垂性好。
新型生物材料细菌纤维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新型生物材料细菌纤维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邓甫090524105摘要:细菌纤维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独特的理化、机械性能,如高持水性,高杨氏模量,很好的机械强度,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应用材料。
本文主要综述了细菌纤维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以及在各方面的用途及研究现状,并且重点介绍了细菌纤维素在造纸工业和医学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结构,应用,造纸工业,生物医学1.细菌纤维素的基本介绍1.1 细菌纤维素的由来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是由生长在液态含糖基质中的细菌产生的, 并分泌到基质中的纤维素成分, 它不是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而是一种胞外产物。
为了与植物来源的纤维素区分,将其命名为“细菌纤维素”。
1866年英国科学家Brown 首次报导了木醋杆菌能合成纤维素。
在适当的条件下,能产生纤维素的细菌种类很多,主要集中在:醋酸杆菌属,产碱菌属,八叠球菌属,根瘤菌属,假单胞菌属,固氮杆菌属,土壤杆菌属,无色杆菌属,气杆菌属和葡糖醋杆菌属等。
近来报道的葡糖醋杆菌是醋酸杆菌科出现较晚的一个属,1997年,Y amada在进行辅酶Q 类型和16S rRNA序列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应将葡糖醋杆菌提升为属,目前,葡糖醋杆菌属共包含11个种,分别是:G.liquefaciens、G. azotocaptans、G.diazotrophicus、G.entanii、G.europaeus、G.hansenii、G.intermedius、G.johannae、G.oboediens、G.sacchari、G.xylinus。
1.2 细菌纤维素的结构细菌纤维素与自然界中的植物纤维素化学结构相似, 都是由毗喃型葡萄糖单体(β一D一葡萄糖) 通过β一1 , 4 一糖昔键连接而形成的一种无分支、大分子直链聚合物, 具有(C6H1005)n的组成, 直链间彼此平行, 不呈螺旋构象, 无分支结构, 又称为β一1 , 4 一葡聚糖。
细菌纤维素制备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细 菌纤 维 素 ( b a c t e r i a l c e l l u l o s e , 简称 B C) 是” 结 构使 细 菌纤 维 素 具 有
极强 的 吸水性 , 可吸收 6 0  ̄7 0 0倍 于其 干重 的水 分 ,
定 的微 生 物 ( 主要 为 细 菌 ) 产生 的细 胞 外 纤 维 素 ,
Ab s t r a c t : Ba c t e r i a l c e l l u l o s e i s a n e w k i n d o f b i o l o g y f i b e r ma t e r i a l s a n d i s o f g r e a t p o t e n t i a 1 . wi t h p r e d o mi n a n t p e r f o r ma n c e t o wh i c h o t h e r c o mm o n p l a n t f i b e r s c a n ’ t b e c o mp a r e d . Th i s p a p e r ma i n l y i n t r o d u c e s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p r e p a r i n g f u n c t i o n a l ma t e r i a l s i n c l u d i n g me d i c a l d r e s s i n g,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ma t e r i a l s ( p a p e r a n d d e g r a d a b l e p l a s t i c s ) a n d s e wa g e f i l t e r i n g ma t e r i a l s b y b a c t e r i a l c e l l u l o s e b o t h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a n d p o i n t s o u t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g blyt h d h e hg agm d ls m c aia itni 。 odh c m aiit. oB ihait o ymp i . i Y n o u 。 eh n l n sy go i o pt !y S C i rms gm tr 1 i l h u c e t o bi s彝p i i aei . o n a
c 、 。 tniGe r  ̄ u 、 。 no i Gitr i 、 淞 Go a i、 。 o n u p sGh sni , er u a 、 n  ̄d s
是一种胞外产物 。 为了与植物来源的纤维素区分 。 将 其命名为“ 细菌纤维素 ” 。
G7 , 、 。 ode s Gs c aiGx l  ̄。 t D 娜 Go  ̄ i 、 。 h r、 , i b n c a yn
d l l ,9 , s .6 4 5 6 2 1 , - 0 o t O3 6 i n 1 7 - 0 X.0 0O1 0 8 s
细菌纤维素(at i U e简称 B ) 由生 B c rle ̄ . ea c C是 长在液态含糖基质 中的细菌产生的, 分泌到基质 并
中的纤维素成分。 它不是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 而
Ree r h Re iw fBa tra l ls - A w o tra s a c ve o ce llCel o e u Ne Blm e ll
W U Z ifn Z h— a g。 HANG a. is S N t- o g,HU Ch n Xi YlB n, HE Cf h n  ̄ i og
食 品 与 发 醇 ,- t技 q
F o n e n na/nT h oo o d, dF n e tt o  ̄ n ll w
锖4 6卷 ( 1 ) g 1 6 N . 第 期 o4 。 o . 1
新型 生物材料 细菌 纤维素 的研 究进展
武 志芳 ’. , 张霞 易彬 , 沈才 洪 , 胡承
机械强度 。 很好的生物相客性 。 因此成为一种很 有前景的应 用材料 。 本毫主要综述 了细茼矸堆素在 各方丙的用逢夏研
究现状。
蓑簟 饲 l蛔 蔺 纤 堆 素 l 葡糖 醋 杆 茵 ; 用 ‘ 生矿 化 应 仿
中翻分类号 ; S 0 . T 21 3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一| l17 - X(0 0 0 - 0 7 0 0 I 6 4- }  ̄ 2 1 )10 2 -0 4
G. o ,
A — b 删
l  ̄t t ell e i an trl ip l r I h u iu h s a。 h mi d m c a ia p p r e, u h a o a c l o aua b oy 。 t 舯 nq ep y i l c e c a e h nc r et s s c 8 B r l u s s o me c l a n l o i
波数,m c
细菌纤维素是 由葡萄糖 以 一 . I4糖苷键连接
∞IIe I 搴 u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圉 1】纲莆拜雏素甑外光谱 【 1
F . T0n r l c m硝 b 帕川 .1 h f  ̄ 卵。I im Ⅲ a
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有很多优予植物纤维素的特 点。 如不含半纤维素、 木质素。 除此志外. 细菌纤维素
收穰 日期 ; 09 1- 9 2 0 - 1 1 作者筒介:武志芳 (9 5 ) 女 。 1 8-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工业微生物 。
食 品 与 发 醇 科 技
2 l 摹蒂 l o0 期
还具 有 以 下一 些优 点 [ ( ) 良好 的生物 可 降解 性 ; 5 1 1 :
l6 86年英 国科学 家 Bo u首次报导 了木醋杆 r w 菌能合成纤维素。 在适当的条件下. 能产生纤维素的 细菌种类很多 。 主要集中在 ; 醋酸杆菌属 . 产碱菌属 , 八叠球菌属 。 根瘤菌属 。 假单胞菌属 。 固氮杆菌属 . . 土 壤杆菌属 . 无色杆菌属 , 气杆菌属和葡糖醋杆菌属剐 等。近来报道的葡糖醋杆菌是醋酸杆菌科 出现较晚 的一 个属 。97年 , a a ̄ 进行辅 酶 Q类 型和 19 Ym d 在 1SrN 6 A序列 比较的基础上 。 R 提出应将葡糖醋杆菌 提升为属 。 目前 。 葡糖醋杆菌属共包含 l 个种I 分 1 4 1 。 别 是 :a1 u ai sG oo c t sGd  ̄tp i . e e 、. gt o a 、。 a r h i f n q c oo n ioo
,
S ho colf o
S i c , i un U ie C ̄n 10 5 2 F n e t i c n e Sc a nvr e h s l gh 6 0 6 ;.  ̄ nnao tn
Ld t. , 出 6 0  ̄ 增 W 6)
口 ls ue L o 帅 nt t,  ̄ht  ̄ t
(. 1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生物 资源重点实验室 , 成都 606 ; 105
2四川大学生命学院 ・ .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发酵工程研究 所 . 成都 6 0 6 ) 10 5 摘 再;细菌纤堆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 高分子聚合物 。 具有独特的毽化 、 机械 性能 . 高持 水性 。 如 高榜 氏模量 。 好的 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