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发展(贫困)经济学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发展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发展中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2、经济增长: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GNI的增长3、经济发展: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一节发展中国家1、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生产率、高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比、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状况、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受支配和脆弱的地位2、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济增长内涵较窄,经济发展内涵较广;经济发展是一个数量概念,也是一个质量概念,而经济增长只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
一方面,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第一章经济增长理论和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1、哈罗德-多马模式增长率=储蓄率/(资本-产出比例)说明GNP的增长率是由国民储蓄率和国民资本-产出比例共同决定的2、罗斯托认为,一国要实现起飞,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1)科学思想条件自然科学进步,打破了资源瓶颈对经济增长的束缚,克服了要素生产率递减规律对经济增长的限制,开辟了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2)社会条件起飞有赖于一大批富于创新、冒险和进取精神的企业家和全社会的创新企业。
首先是社会信念体系,如废除约束企业家精神出现的观念和制度。
其次是树立追求以物质和财富为荣的社会风气,鼓励从事商业活动3)政治条件其一,统一国家的形成,有利于举国上下一致为共同目标而努力。
其二,有一个集中谋求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政治目标。
其三,有强有力的政府发挥领导作用。
4)经济条件其一,经济的主体是工业,但工业强大必须要有农业作基础,同时需要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供使用。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题型:名词15'-20'判断(正误,原因)20'-25'简答30'论述15'*2=30'1.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1)生活水平低下(2)生产率水平低下(3)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沉重(4)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失业和就业不足问题严重(5)严重依赖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口(6)市场不发育与市场体系极不健全(7)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一般用GDP或GNP 的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发展的概念则既有量的内容,也有质的规定。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产品构成的变化和质量的改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
此外,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变迁。
联系: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和复杂得多。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3.经济发展的两大目标以人为本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4.经济增长的阶段与经济起飞论经济增长的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4)走向成熟阶段(5)大众高消费阶段(社会福利和社会安全;耐用消费品的消费)(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闲暇和娱乐)经济起飞:所谓起飞是指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期(20-30年)内实现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的剧烈转变,在此剧变之后,经济将步入自我持续增长状态。
“滑行—起飞—上升—高空平稳飞行—下降—着陆”。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工业化,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起飞。
起飞包括社会起飞和经济起飞,社会起飞是经济起飞的前提。
起飞的条件:科学思想条件;社会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
5.经济落后劣势论发达工业社会的存在给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带来了若干重大的不利影响。
表现在:(1)欠发达国家从发达国家获得的先进医疗技术降低死亡率,从而使欠发达国家面临更严峻的人口问题;(2)富国的现代技术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将使得劳动力过剩现象更为严重;(3)先进国家的组织和制度,可能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反而会阻碍它们的发展;(4)技术进步使得依靠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前景受到损害;(5)剩余劳动力不能流入发达国家,加剧了本国人口的压力;反而是资本及优质的人才流出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
发展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开卷)
《发展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第1章3、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有何特征?答: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特征:繁荣期;第二阶段是60年代中期以后至70年代末,特征:调整期;第三阶段是:80年代以后,特征:深化期。
第2章2、衡量贫困的指数有哪几种?答:洛仑兹曲线、基层系数、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森指数、SST指数。
3、如何看待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答:首先,收入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
纳克斯贫困循环陷阱理论说明,要打破贫困,就需要不断追求收入增长。
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达到目前世界先进国家的发达程度。
从收入方面来讲是,就是要实现收入的增长和减少贫困。
其次,从经济学上看,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有两个方面措施:促进国家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使得社会的分配结构得到理顺,减少社会中的绝对贫穷人口。
第三,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理论。
早期的经济学者认为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理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倒U”曲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会影响收入分配,并且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这是一种先增长,再分配的思路。
但是现代的发展经济学家认识到:收入分配不均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会带来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问题:(1)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中的少部分(详见课本第31页)……(4)由于收入分配不均……。
出于以上认识,学者们又提出了"先分配,再增长"或者边分配,边增长两种思路。
所以,增加收入的同时必须保证收入分配公平。
要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与经济增长伴随的收入分配等制度变革也势在必行。
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一致吗?两者之间有何区别?答:概念: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或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是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转换和全面进步。
两个概念不一致,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
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1.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等。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关注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中,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储蓄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瓦尔拉斯模型则强调均衡增长。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则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创新和知识的累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是其代表,强调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理论则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强调制度、政治因素、财政政策和外部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其中,依赖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是其代表,前者认为国际关系和外部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很大,后者则认为现代化是发展的关键。
2.发展经济学政策经济增长政策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投资、技术创新和贸易自由化等。
财政政策是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来实现宏观调控的政策,包括资源配置、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
产业政策是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而实施的政策,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支持和地区发展等。
金融政策是为了解决金融问题和促进资本流动而采取的政策,包括金融市场发展、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等。
3.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工业化模式、农业现代化模式和服务业发展模式等。
工业化模式是追求工业化发展的经济模式,主要关注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农业现代化模式是农业发展的经济模式,主要关注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
服务业发展模式是发展服务业的经济模式,主要关注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服务业的质量、效益等。
4.发展经济学中的问题与挑战总之,发展经济学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学科,涉及到经济理论、政策和实践等方面。
通过对经济发展理论、政策、模式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复习整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为实现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更好的贡献。
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贫困 《发展经济学》 PPT课件
平等程度趋于下降。
横轴表示人均GNP,纵轴表示基 尼系数。
倒U型曲线表示,当收入水平上
图示 升时,基尼系数首先增大(收入
差距扩大),当收入水平上升到 一定程度时,基尼系数达到最大 后开始逐渐变小。
个人(或家庭)收入分配素收入分配,即功能性收
入分配。
第二组箭头表示生产要素的收入,是如何转移到 家庭,从而形成个人(或家庭)收入分配的。
要素收入的流向及其大小取决于家庭是否拥有这一要素、拥有多少,以及要素价格。
3
政府要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取得平衡
涵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所有者按照要素边际产出贡献大小得到要素 的相应报酬(或收入):劳动者得到相应的工资,资本家得到相应的 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相应的地租。
2
(二)个人收入分配
大凡讨论收入分配问题,基本上都是涉及到个人的收入分配问题,即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中所占有的份额:占有的社会财富较少, 就说该成员较穷;占有的社会财富较多,就说该成员较富,涉及的主 要不是经济效率而是社会道德层面的问题。
问题
在完全平等线和完全不平等线之间,如果有两条不同的洛伦茨曲线,如 何比较两者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
洛伦茨准则:
如果一条洛伦茨曲线每一点均落在 另一条的右侧,那么前者比后者的 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
也就是,当收入分配状态 (x1,x2……xn)的曲线的每一点均 落在(y1,y2……yn)的曲线右侧, 则I(x1,x2……xn)>I (y1,y2……yn)。
个人拥有资源不同,得到的收入和财富不一样,会有一个累积性效应, 即掌握资源多的人获得的收入和财富将会越来越多,掌握资源少的人 获得越来越少,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
发展经济学第四章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资料讲解
k
图6-2 储蓄率变化的影响
二、索洛模型
2. 资本积累
● 储蓄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储蓄率是稳态资本存量水平的一个决 定性因素。如果储蓄率高,经济将有较大 的资本存量和较高的产量水平。但储蓄率 的增长只影响收入水平和短期内的经济增 长率,对长期内的经济增长率没有影响。
二、索洛模型
3.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资本量减少。令人 口以固定增长率n增长。人均资本的增量 可以表示为:
2. 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
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 因素。结构变迁涵盖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各个层次。对经济增长最为直接的影响表 现在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 的转移,这无疑会使总体经济的增长加快。
三、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类型
● 外延(粗放)型增长:主要由增长资源数量 增加产生的增长
技术进步的内生化
为了分析内生的经济增长问题,理论家们通过研究与开 发(R&D)过程直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 如罗默(1990)的技术变迁模型; 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1991)的多种消费性产品增长 模型
4.3 经济增长与波动、经济增长的阶段性
一、增长与波动
二、经济增长的阶段性
一、增长与波动
波动和阶段性是经济增长的两个伴随性特征。 经济增长不仅受制于潜在总供给水平,还受到总需求 变化的影响。 总需求是决定短周期(基钦周期)和中周期(朱格拉周期) 的重要因素。 长周期或经济长波则需要用供给能力的变动来解释。
二、索洛模型
2. 资本积累
● 稳态
当投资与折旧正好平衡,资本存量将 不生变化,这一资本存量水平被称为稳态 水平。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
二、索洛模型
y
i*=δk*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金融学
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缪尔达尔---“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利本斯坦---“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赫尔希曼---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优先发展主导部门工业缪尔达尔---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1)结构主义(2)新古典主义(3)新古典政治经济学(4)激进主义第一章导论1、从量和质的角度界定发展中国家(p1-p2)量:①刘易斯:发展中国家即人均产出低于1980年美元价值2000美元的国家②世界银行:把发展中国家分为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是指那些20XX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在580美元左右的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是指那些20XX 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在2646美元左右的国家。
质:从质的方面去界定发展中国家,一般认为它们具有六个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2)低下的生产率6)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受支配、脆弱的3)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负担比地位4)较严重的劳动力不的其用的状况2、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联系、区别(p2-p3)3、)含义: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发面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1)投入结构的变化4)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2)产出的变化5)文化教育状况的变化3)一般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的变化6)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变化(2)区别(p5)经济增长内涵窄,经济发展内涵广;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概念,也是一个质量概念;(3)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
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
尽管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先决的条件,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
(p5)3、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哈罗德和多马于1948年同时提出的理论把短期的、静态的凯恩斯经济周期学长期化、动态化为经济增长模式,被认为是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先河、发展经济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复习大纲
发展经济学复习大纲导论部分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三、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四、收入差距衡量指标第一章:经济增长理论一、资本形成理论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2、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3、临界最小努力理论4、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二、经济增长模型1、哈罗德·多马模型2、索罗模型3、罗斯托的经济增长起飞理论4、刘易斯模型5、兰尼斯·费景汉模型6、托达罗乡--城劳动力迁移模型7、贫困陷阱和经济发展的最低临界努力三、二元经济模型1、二元经济含义2、刘易斯模型3、大推动理论第二章:人力资源与技术进步一、人力资源1、含义2、人口过度理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3、人口陷井理论4、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5、教育(1)作用:双重作用:知识效应与非知识效应(2)存在问题6、劳动不得其用:公开失业与非公开失业二、技术进步1、技术进步含义:分狭义与广义2、技术进步对一国的意义3、技术进步的动因:自发与引致4、技术进步的类型: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中性型5、技术进步的过程: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扩散6、技术差距与技术转移第三章:农业发展与工业化一、农业发展1、传统农业及其特征(1)概念(2)特征2、农业现代化问题:传统农业变成现代农业的过程3、主要包括内容(1)物质投入现代化(2)生产技术现代化(3)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4)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现代化(5)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4、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传统农业→多种混合农业→现代农业5、改造传统农业(1)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2)途径:①引进生产要素②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源投入6、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理论:(1)平衡增长概念:(2)平衡增长理论的评价:①纳克斯②罗森斯坦·罗丹(3)非平衡增长理论:赫尔希曼的关联效应(内容、概念、评价)二、工业化1、含义:狭义与广义2、衡量指标3、工业化模式(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工业化模式(2)不完全市场经济模式(3)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4、工业化战略(3个途径)(1)进口替代型(2)出口替代型(3)综合化工业化战略第四章:农业与经济发展1、农业的地位与作用(1)地位: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济角度)②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社会角度)③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政治角度)(2)作用:①提供粮食②提供原料③提供劳动力④提供资本积累⑤出口创汇(3)贡献:①原料贡献②市场贡献③要素贡献④外汇贡献2、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3、三农问题与中国经济发展(1)中国农业的现状:①依然是传统农业②依然是传统农民③农村依然落后④剩余劳动力突出(2)中国农业的出路①方向:现代②农民出路:非农化③农村出路:城市化。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第⼀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1.发展中国家分类依据:⼀般按照收⼊⽔平。
2.发展中国家的根本特征:收⼊⽔平低下。
3.发展中国家最常⽤的分类标准:世界银⾏的标准。
低收⼊经济组、下中等收⼊经济组、上中等收⼊经济组、⾼收⼊经济组。
4.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①收⼊⽔平低下。
②⽣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
③技术进步缓慢,⽣产率⽔平低下。
④⼈⼝增长率⾼,赡养负担重。
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
⑥农业的占⽐重⼤,⼆元经济显著。
⑦⽣态环境恶化。
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
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5.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专门以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6.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特点:①着重探讨与长期变化有关的制度、结构、战略与政策问题;②着重结构分析;③强调⾮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④更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
7.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①形成与繁荣时期(40-60s):物质积累,内向发展,强调政府,结构主义,宏⼤理论。
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60 -80s):关注贫困与不平等,农业,外贸,国别研究。
③新制度主义时期(80 -现在):⽣态环境,新增长理论,社会资本。
第⼆章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1.经济增长: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之外,还包括经济结构变化,以及贫困的减轻,收⼊分配不公的下降,教育和卫⽣事业的进步,⽣态环境的改善等。
⼈类发展(丹尼斯·古雷特):⽣存、⾃尊和⾃由。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①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经济增长不⼀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③增长果实的“滴注效应” 。
让低收⼊阶层和贫困者得到增长实惠。
3.5中有经济增长⽆⼈类发展的情况:①⽆⼯作的增长: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也常常不能增加⾜够的⼯作机会。
②⽆声的增长:有些国家经济增长很快,但还远不是民主和⾃由的。
《发展经济学》第四章
1.2 1 0.8 0.6 0.4 0.2 0 0~1000 1000~1820 1820~1998
人口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发达国家人口 发展中国家人口 世界总和
7000 6000 5000 4000 发达国家人口 发展中国家人口 世界总和
人口规模(M)
3000 2000 1000 0 0年 1000年 1820年 1998年
● 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主要特征:
(1)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到1998年,人均产值相当于1820年 的8.5倍,同期,世界人口增长了5.6倍。
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主要特征:
• • • • (2)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增长速度差距悬殊; 地区间的经济表现存在很大差距。 麦迪森将各国分为两组进行了比较。 A组包括西欧、西方衍生地区(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和日本。 • B组则主要包括剩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重影响了拉美各国的持续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萦绕不去的危机,这些处于恶性通货 膨胀和财政危机边缘的经济必须大规模收缩。这进 一步阻碍了这些国家的增长。
1870年以来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 三个阶段
• 1870~1930年
–初级产品出口导向阶段;
• 1930~1980年
–进口替代工业化内向增长阶段;
• 1980(有的国家从70年代中期算起)至今
1. 亚洲的经济奇迹
●
亚洲经济增长的特征:
外向型经济 高投资 低通货膨胀 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20世纪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
1. 亚洲的经济奇迹
世界银行1993年的研究报告认为,东亚诸国经济增 ● 长的成功与各国在下面几方面的努力分不开:
1、投资和政府政策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发展经济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
2.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1)含义:托达罗将发展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
其中有三个核心观念:①人类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需要,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包括食物、住房、健康和保护;②第二个公认的基本元素是自尊;③发展的含义中还应包括自由的概念。
此观点认为发展是改进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其目标是满足基本需要、提高人类尊严、扩大选择自由。
2)关系: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可以用GNP、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二者密不可分。
第二章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目前在发展理论文献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
狭义结构主义把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发达国家属于中心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属于外围国家,二者的生产结构有很大差别。
广义的结构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不像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可以灵活调整的,价格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国家干预是有必要的。
2、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
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概述各个阶段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了解)答: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是发展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一,名词解释转型国家:过去实施计划经济、现在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部分中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普通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被称为转型国家。
规模经济:在单个公司内部,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或者说产品的平均收益随产量的增加而提高。
互补性:是指随着采用某种行为的人数或行为本身的数量增加,个人采用这种行为的成本减少或收益增加。
因此人们的行为含有互补性,不同的人的行为是互补的。
大推动战略:经济中广泛的存在着规模酬劳,重要体现为投资的不可分性,要克服经济中的“不可分性”,就必须进行整体的、同时的“大推动”,即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
其中对“社会基础资本”的投资最为必要,应当先行。
平衡增加战略:由于单靠个人的数量有限的的投资不可能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把足够数量的资本同时投入到多个行业中去。
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平衡增加”: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经济活动必须达成平衡不平衡增加战略: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一种公司引发另外一种公司的发展,一种行业引发其它行业的发展。
发展的政策任务是要找到一种能把多个资源最大程度的诱发和动员起来的压力和诱导机制,通过制造紧张,不成比例和不平衡来增进经济的反战,这其中的核心是投资优先次序的选择。
二元经济: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经济与当代经济并存的经济构造,从地区看前者位于农村,后者普通位于都市。
飞地经济: 当代部门的狭小集中地,其周边是广阔的传统部门,飞地中的经济增加能为传统部门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
飞地的这些利益在传统社会中河南快速而无障碍的传输狭小的当代部门集中地被周边传统部门所包围的构造,飞地的经济增加能为周边传统部门发展带来利益的经济模式。
扩散效应:增加动力从经济发达地区扩散到其它地区的效应。
回流效应:是指经济发达地区相对于其它地区的优势不停增强的效应。
增加极:某些推动型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在某些地区或都市集聚和优先发展,形成多功效的经济活动中心。
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
一、库兹涅茨总结的现代经济增长的六大特点:1、最明显的特征是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速度和人口增长速度很高;2、生产率快速增长;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4、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5、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开始走向世界,瓜分世界;6、现代经济增长尽管有扩散到全世界的倾向,但实际的扩散却是有限的,只局限于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范围内。
二、发展中国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的所有新兴民族国家(第三世界、落后国家、欠发达国家)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生活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的贫困;恶劣的卫生保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高水平的事业与低度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发展=增长+………省略号可以解释为摆脱贫困、共同富裕、实现公平等等。
即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增长就不能有发展,但有了增长不一定有发展。
五、衡量发展的指标:必须要掌握、、六、在2000年9月全球189个国家共同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
七、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门学科。
亚当斯密、熊彼特、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熊彼特的经济学思想——创新:包括采用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控制活掠取了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例如造成一种垄断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创新的主题是企业家。
八、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思想: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是分工;资本的用途对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有重要影响。
九、当代发展理论基本内容分为三个流派;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激进主义。
十、发展经济学形成有三部奠基之作;《东南欧工业化问题》、《世界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十一、发展经济学形成的第一个阶段;主要基本论点,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唯计划化论。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发展经济学: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主要对象,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规律的,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综合性和边缘性的新兴经济学科。
贫困:指一种不能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状态.★★3.贫困线:一个人如果其消费或收入水平低于满足基本需要所需要的最低水平的话,就,而这个最低水平通常被称为贫困线。
4。
绝对贫困:指没有能力获取满足基本需要的资源。
5。
哈罗德-—多马模型:指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其储蓄率成正比,与其资本—产出比成反比。
★★6.错误示范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一些国际多边机构和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援助机构的专家的错误的指导建议造成的。
7。
新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终源泉可以归结为人力资本和知识的生产与积累。
★★规模分配:解释的是每一个单个个人或单个家庭所得到的总收入。
★★功能分配:解释的是在总的国民收入中,每一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所获得的收入份额。
★★10。
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收入不平等状况的一个方法,表示收入获得者的百分比与他们获得的收入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11。
基尼系数:是在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计算洛伦茨曲线和对角线之间所包围的面积与洛伦茨曲线所在的半个正方形的面积的比率。
★★12. 库兹涅茨倒U曲线:在经济增长的初期,收入分配可能有恶化的趋势,以后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形势将逐渐得到改善。
库兹尼茨以基尼系数衡量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基尼系数的变化表现为一条倒U型曲线。
★13。
人口增长的隐蔽势头:是人口增长存在着一种潜在的趋势,即在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后,人口还会继续增长的现象.★14。
人口过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都会从最初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经过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进而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几个阶段.★15。
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认为人口是经济增长的阻碍,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带来人口的增长。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经济增长、贫困、不平等、就业、产业结构、国际贸易、技术进步等。
以下是对发展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经济发展的概念和衡量指标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福利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多个方面。
衡量经济发展的常用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人类发展指数(HDI)等。
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但它也有局限性,比如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环境质量、居民幸福感等。
人均收入可以更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但也需要考虑物价水平和购买力等因素。
HDI 则综合考虑了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人均收入,能更全面地评估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
二、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认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
新古典增长模型引入了技术进步和劳动的作用,认为长期经济增长取决于技术进步。
内生增长理论则进一步强调了知识、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等内生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三、贫困与不平等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绝对贫困是指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相对贫困则是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而言的贫困。
不平等包括收入不平等、财富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
不平等不仅会影响社会稳定,还可能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
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政策措施包括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教育机会的平等提供、税收政策的调整、促进就业和创业等。
四、人口与劳动力发展中国家往往人口增长较快,这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同时也影响了教育和就业机会。
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也可能导致失业和就业不足。
人口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五、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中国家通常经历从农业为主向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
发展经济学复习
第四章: 1、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实绩 2、影响发展中国家增长实绩的因素 3、经济增长核算
第五章:
1、资本形成理论 2、资本形成的来源(特别是国内储蓄来
源)
3、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
第六章: 1、技术进步的定义与分类 2、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 4、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战略
第十二章: 1、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平衡增长战略 2、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3、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 4、区域发展理论
第十三章: 1、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 2、进口替代战略含义及历史 3、出口促进战略含义及历史
第十四章:
1、钱纳里的“两缺口”理论及“三缺口” 和“四缺口”理论
第十七章: 1、市场与市场成长的含义 2、市场失效的表现 3、政府职能 4、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
发展经济学复习
第一章: 1、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 2、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共同特征 3、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联系
第二章: 1、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2、发展理论的演变过程及其主要观点
第三章: 1、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2、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 3、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类型 4、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推导及意
2、FDI的国际背景及利弊
第十五章: 1、收入分配的类型 2、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方法 3、库兹涅茨倒U假说及由来 4、四种收入分配战略的思想 5、中国的增长与分配战略
第十六章: 1、分工与交易的关系 2、交易成本分析 3、制度的含义和新制度经济学 4、制度变迁理论 5、产权分析与科斯定理
第九章: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刘易斯的两阶段劳动力转移模型和拉-
(完整word版)发展经济学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4分x5题=20,简答5分x4题=20,计算与说明5分x6题=30,论述15分x2题=30一.名词解释短缺点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极线性发展阶段论刘易斯拐点新型工业化金融深化货币化率黄金律稳态二元经济循环积累因果机制刘易斯拐点初始利益棘轮效应二.简答题不发达经济体的共性新古典增长模型关于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主要观点。
世界反贫困战略有哪几种。
贫困的恶性循环机制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倒U理论假说及其成因大推进理论的主要内容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内容及其优缺点简述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论的主体内容。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主要理论学说及其机制简述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内容框架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简述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育的现状和推进金融市场深化的主要步骤简述经济全球化对宏观发展的推动作用贫困的恶性循环机制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的评价指标托达罗模型的经济思想与主要内容计算和说明1.存在某一经济,其产出总量为Y,且服从储蓄等于投资的凯恩斯宏观均衡。
假定技术不变、储蓄率s、资本/产出比率θ、折旧率δ、人口增长率n。
1),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推导该经济的增长率g与上述经济参数的关系。
答:Y dY g =,YS s =,I S = dYdK Y K ==θ,k nk I dk δ--= 解得,n s g --=δθ2)假定该经济体进入人口老龄化期间,人口增长率为-0.1%,折旧率为0.5%,为保证增长率维持在3-5%的平稳区间,则储蓄率s 与资本/产出比率θ的比值应保持在什么水平。
答:3.4-5.4%2. 考虑一个二元经济(如下图),OL 表示总人口,A MP 和I MP 分别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边际生产率。
其中,现代产业的制度工资是LN ,传统产业的制度工资是OC 。
根据二元结构转化的有关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 现代产业的就业规模如何确定,并用图中记号标明答:在制度保障下,执行工资LN ,就业规模为HL 。
精编版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
精编版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过程和机制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较为贫困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
以下是精编版发展经济学的复习整理完整版。
1.发展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发展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西方国家开始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经济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涉及了更广泛的问题领域。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包括经济增长理论、依赖理论、制度经济学等。
2.消除贫困的策略:发展经济学旨在消除贫困和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解决贫困问题是其核心任务之一、常见的策略包括: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等。
3.历史经济学模型:历史经济学模型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
这些模型考虑到了历史、制度、文化等因素,并将其纳入到经济理论中。
历史经济学模型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制约了其经济发展。
4.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了制度变迁对发展过程的影响。
制度变迁是指由传统制度向现代制度的转变,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等。
制度变迁理论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制度环境的策略。
5.全球化与发展:全球化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发展经济学关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竞争力等。
6.农村发展与城市化:农村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关键领域。
农村发展涉及到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农村贫困等问题。
城市化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7.性别与发展:性别与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该领域研究了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推动性别平等、提高妇女地位等。
8.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原则之一、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一、人力资源⏹人力资源(H u m a n r e s o u r c e),又称人力资本(H u m a n c a p i t a l),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是知识、技能、体力等质量因素之和⏹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就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发挥出来,就是现实的劳动生产力1.2.1先天同质⏹人的先天能力个体之间有差别,但根据大数法则,人的能力的分布在群体、国家和地区之间大体相同*⏹古典经济学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力资源,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是同质的,因而将注意力放在物质资本的积累上1.2.2后天差异⏹劳动力不同质(力量、技能等质量指标不一样),差别由后天造成⏹后天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医疗保健和营养、教育和培训等获得*⏹获得后天能力必须支付成本,进行人力投资*⏹1960s以来,发展经济学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了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1.3.1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1940-1960s期间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舒尔茨认为主要原因在人力资源的差异,日本和西欧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在战争中保存,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低,所以外资利用效果不同*1.3.2余值增长率的分析⏹余值增长率T F P及其细分研究*⏹丹尼森(1983)估计美国1948-1981年的经济增长中,T F P占66%,而其中人力资源因素(教育、医疗卫生、知识、技术与经验积累等)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为60%1.3.3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一个人的收入与他所受的教育程度呈正比(人群间的比较)*⏹收入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劳动生产率水平,于是可以建立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教育除了私人收益以外还有社会效益,也会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发展*1.3.4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卢卡斯生产函数为人力资本, 为人们用于工作的时间, (1- )为人们用于学习的时间,σ为学习效率参数1.3.5 结论⏹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强调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1960s 以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有的甚至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数量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大量的人力资源处于不得其用(U n d e r -u t i l i z e d )的状态,这就涉及到人口与就业两方面的问题⏹质量方面,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如何改进就必须研究教育问题二、人口与经济发展2.1.1 世界人口增长⏹公元元年,世界人口为2.5亿,此后到1750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0.05%,到1804年才达到10亿’; 10亿(1804)到20亿(1927年)共花了123年,此后分别花了33年、14年、13年和12年增加到30亿、40亿、50亿和60亿; 目前世界人口60亿2.1.2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的结果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世界人口增长率⏹1960年-1979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1.9%,发展中国家为2.3%,发达国家只有0.9% ⏹1980年以来,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1.6%,发展中国家为1.9%,发达国家只有0.7%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中国13亿人口,印度、印尼、巴西、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人口都过亿,单中国和印度每年就给世界增加2500万人口⏹当然,中国已经为世界人口增长率下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的人口增长已从1980-1990年的1.5%下降到1990-1997年的1.1%。
撇开中国,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要高得多,每年均在2%以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具有巨大的惯性⏹人口年龄分布呈现“年轻化”,使人口增长出现“回声效应”(生育人口、死亡率)* ⏹支配人们的生育观念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1.3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趋势ββ-=1)(t t t t h u Ak y tt t h u h )1(-=∙σt u t h t u⏹按目前的人口增长率,世界人口每35年翻一番⏹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50年,如果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能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将达80亿,否则将达120亿⏹新增的人口中,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一半以上在亚洲(南亚)2.2.1何为人口转变⏹什么是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按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联系社会经济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将人口增长和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之间的相继转化即称为人口转变2.2.2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阶段及其原因*⏹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及其原因*⏹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及其原因*2.2.3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人口转变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如下图⏹1950s以前是第一阶段*⏹1950-1960s中期进入第二阶段*⏹1960s中期以后发生分化(韩国、斯里兰卡和古巴等国家如A线,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B 线)2.2.4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与人口爆炸⏹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被拉长,渐进的人口转变没有导致人口爆炸*⏹发展中国家由于借助外力,第二阶段缩短,因而出现了人口爆炸及强大的惯性*微观层面也有惯性;生育的成本—收益分析;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其他因素2.3.1生育的成本—收益分析生育子女带来的效用⏹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收益*;消费—享乐收益*;维系家庭的地位*承担家业兴衰的风险*;维系家族昌盛*生育子女的成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将子女也视为一种消费品*⏹收入效应:一个家庭收入增加将导致对所有消费品(包括子女)需求的增加⏹替代效应:收入增加意味着生育子女的机会成本提高,子女变得昂贵了,父母将以其他消费品替代子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育的成本—收益比较⏹效用比较*;成本比较*;所以发达国家出生率低,而发展中国家出生率高2.3.2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其他因素⏹对婴儿死亡率的认识*;对性别的偏好*;政府补贴的外部性*⏹家庭的结构(家族或原子)*;社会习俗(养儿防老、反堕胎等)*⏹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2.4.1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马尔萨斯的悲观观点*;人口增长与储蓄率负相关*;人口增长与不平等和贫困*;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人口增长与失业*;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实证研究的质疑*2.4.2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人口增长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促进创新;人口、需求与创新(比如农业和制造业)*⏹人口、多样性与创新*;人口与产出*2.4.3最适度人口使人均收入最大化的人口规模⏹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成倒U型关系*使总福利最大化的人口规模⏹被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亨利•西奇威克所采用⏹人口应被鼓励增长到这样一点,“在该点,不是平均效用最大,而是人口数与平均效用的乘积最大”,即使人们的总福利最大使边际产出为零的人口规模⏹在P2人口水平,超过以后,边际产出将为负,使总产出下降⏹最常用的是第一种最适度人口概念⏹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已给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主要的人口战略;唯一的途径是降低人口出生率*;具体的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措施2.5.1具体的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措施⏹扩大妇女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教育、住房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费用*;实行计划生育的奖惩制度*;提高婴儿存活率*;加强现代家庭和生育观念的宣传*⏹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尤其是资本积累能自行解决就业问题。
但事实证明这一观点站不住脚;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途径;实施适当的就业政策的必要性*3.1.1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途径⏹充分就业是减少贫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最有效的策略*⏹改善就业,对现有生产力更充分的利用,是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就业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由之路*⏹劳动力供给迅速增长;劳动力供给已经远远超过解决创造就业的能力,从而引起人力资源的大量闲置;就业形势不容乐观3.2.1劳动力供给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增长率1950s为1.6%,1960s为1.8%,1970s为2.2%,1980s为2.2%,1990s为1.8%,而同期发达国家为0.9-1.2%⏹1970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总数为10亿,1997年为23亿,2000年为25亿⏹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率过高3.2.2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大量闲置1960-1990年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失业两个发现发展中国家失业率持续上升;就业不足现象更为严重3.2.3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对资本、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高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新的技术进步往往是资本、技术密集型⏹大量的失业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公开的失业(自愿与非自愿失业)*;就业不足(U n d e r-e m p l o y m e n t)*形式上在工作但实际上不得其用(伪装的就业不足、隐蔽失业)*健康受损*;无生产性的劳动*;后四种是非公开失业降低人口增长率,减少劳动供给*;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纠正要素价格扭曲*;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4.1.1 广义教育的三种形式学校正规教育*; 非学校正规教育*; 非正规教育*; 狭义的教育只包括学校正规教育4.1.2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定量分析⏹舒尔茨和丹尼森等利用余值增长率分析法,算出教育对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20.6%(1929-1969)和33%(1929-1957)⏹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在大多数情况下超过其他投资的收益率定性分析⏹教育从三个方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正相关、能否胜任、人力资本积累)* ⏹教育还有广泛的社会效益,也能推动经济发展(预期寿命、传播文明、思想改变、对妇女的教育)*4.2.1 教育投资的私人成本和收益分析 ⏹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教育的私人成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教育成本C 与教育收益V 的比较 另一种方法⏹上述方法的缺陷是贴现率r 的选择有随意性 ⏹另一种方法假设C = V求出内部收益率i ,与其他的投资收益率(证券、存款、房地产等)比较,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高,则教育投资就是合算的4.2.2 教育投资的社会成本和收益分析 ⏹方法与私人的分析方法相似⏹教育投资的社会受益和成本往往与私人收益和成本不一样。
在发展中国家,私人收益大于社会受益,而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4.2.3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的比较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是高的*∑=+=nt ttr E V 1)1(∑=++=mt tit et r C C C 1)1(∑∑==++=+mt tit et nt tti C C i E 11)1()1(⏹随教育程度的提高,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逐渐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各级教育的私人收益率都高于社会受益率,但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受益率(公费与自费)⏹妇女的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男性4.3.1现状教育投资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教育支出占G D P的比重,1960年2.2%,1980年3.9%,1995年4.5%⏹其中低收入国家增幅最大,从1980年的3.4%上升到1995年的5.5%⏹但人均水平仍很低,1990年为人均30美元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入学人数和入学率都大幅增加⏹1950年到1990年,在校人数增加了6.5倍,其中,中等和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分别上升26.8倍和31倍,初等教育在校人数增加4.5倍⏹到1990s,发展中国家基本普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普及率近50%,高等教育不到10%成效显著⏹文盲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