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 蒲松龄》阅读答案附翻译
202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蒲松龄作品(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蒲松龄作品(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ea7b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d.png)
文言文专题训练--------蒲松龄作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
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
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
十四岁,入郡庠,即知名。
后从人浮海①,为飓风引去,数昼夜,至一都会。
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
入山村,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褛如丐。
马问其相骇之故,答曰:“尝闻祖父言,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
但耳食之,今始信。
”问其何贫,曰:“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
其美之极者,为上卿;次,任民社;若我辈出生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弃置之。
”问:“此名何国?”曰:“大罗刹国,都城在北去三十里。
”天明,始达都。
时值朝退,朝中有冠盖出,村人指曰:“此相国也。
”视之,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
又数骑出,曰:“此大夫也。
”以次各指其官职,率狰狞怪异。
然位渐卑,丑亦渐杀。
此间有执戟郎为先王出使异国所阅人多揖为上宾。
居久之,与主人饮而醉,以煤涂面作张飞。
主人以为美,设筵,邀当路者饮,令马绘面以待。
马婆娑歌“弋阳曲”,一座无不倾倒。
明日,交章荐马。
王喜,召以旌节。
既见,酒酣,王曰:“闻卿善雅乐,可使寡人得而闻之乎?”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
王大悦,即日拜下大夫。
时与私宴,恩宠殊异。
久而,官僚百执事颇觉其面目之假,所至辄见人耳语,不甚与款洽。
马至是孤立,惆然不自安。
遂上疏乞休致,不许。
又告休沐,乃给三月假。
于是乘传②赴海市,见龙君。
龙君乃言:“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
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生稽首受命,立成千余言,献殿上。
龙君击节曰:“先生雄才,有光水国多矣!”酒炙数行,龙君执爵而向客曰:“寡人所怜女,未有良匹,愿累先生。
”于是拜为驸马都尉。
以其赋驰传诸海。
诸海龙君,皆专员来贺,争折简招驸马饮。
由是“龙媒”之名,噪于四海。
异史氏曰:“花面逄迎,世情如鬼。
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小惭小好,大惭大好。
蒲松龄《促织》《鸮鸟》(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蒲松龄《促织》《鸮鸟》(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e77e6dc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1.png)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9题。
材料一: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已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龄敌领。
少年大骇,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宰悦,免成役。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今始苏耳。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节选自蒲松龄《促织》)材料二:长山杨令,性奇贪。
康熙乙亥间,西塞用兵,市民间骡马运粮。
杨假此搜括,地方头畜一空。
有山西二商,迎门号诉。
诉有健骡四头,俱被抢掠,道远失业,不能归,哀求诸公为缓颊①也。
三公怜其情,遂共诣杨。
众言来总,杨不听。
忽一少年傲岸而入,笑曰:“酒且勿饮。
闻诸公雅令,愿献刍荛。
”众请之。
少年曰:“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有一古人洪感枣皇帝手执三尺剑道是贪官到皮’。
”众大笑。
杨志骂曰:“何处狂生敢尔!”命隶执之。
少年跃登几上,化为鸮,冲帘飞出,集庭树间,回顾室中,作笑声。
主人击之,且飞且笑而去。
异史氏曰:“市马之役,诸大令健畜盈庭者十之七,而千百为群,作骡马贾者,长山外不数数见也。
圣明天子爱惜民力,取一物必偿其值,焉知奉行者流毒若此哉!鸮所至,人最厌其笑,儿女共唾之,以为不祥。
《黄英 蒲松龄》阅读答案附翻译
![《黄英 蒲松龄》阅读答案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519ad36aaea998fcc220edf.png)
黄英蒲松龄马子才,顺天人。
世好菊,至才尤甚。
归至中途,遇一少年,跨蹇从油碧车,丰姿洒落,渐近与语,少年自曰陶姓。
因与论艺菊之法。
马欣然曰:仆虽固贫,茅庐可以寄榻。
不嫌荒陋,无烦他适。
陶趋车前向姊咨禀,车中人推帘语,乃二十许绝世美人也。
顾弟言:屋不厌卑,而院宜得广。
马代诺之,遂与俱归。
日过北院为马治菊,菊已枯,拔根再植之,无不活。
陶姊小字黄英,雅善谈。
陶一日谓马曰:君家固不丰,仆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为常!为今计,卖菊亦足谋生。
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曰:仆以君风流雅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
陶笑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
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
马不语,陶起而出。
自是马所弃残枝劣种,陶悉掇拾而去。
未几菊将开,闻其门嚣喧如市。
怪之,过而窥焉,见市人买花者,车载肩负,道相属也。
其花皆异种,目所未睹。
心厌其贪,欲与绝;而又恨其私秘佳种,遂款其扉,将就消让。
陶出,握手曳入。
见荒庭半亩皆菊畦,其蓓蕾在畦者,罔不佳妙,而细认之,尽皆向所拔弃也。
陶入室,出酒馔,设席畦侧,曰:仆贫不能守清戒,连朝幸得微资,颇足供醉。
渐而旧日花畦,尽为廊舍。
至秋载花去,春尽不归。
而马妻病卒。
意属黄英,微使人风示之。
黄英微笑,意似允许。
课仆种菊,一如陶。
黄英既适马,于间壁开扉通南第,日过课其仆。
马耻以妻富,恒嘱黄英作南北籍,以防淆乱。
不半岁,土木大作,马不能禁。
经数月,楼舍连垣,两第竟合为一,不分疆界矣。
然遵马教,闭门不复业菊,而享用过于世家,马不自安。
黄英曰:妾非贪鄙;但不少致丰盈,遂令千载下人,谓渊明贫贱骨,百世不能发迹,故聊为我家彭泽解嘲耳。
然贫者愿富为难,富者求贫固亦甚易。
床头金任君挥去之。
马曰:捐他人之金,抑亦良丑。
英曰:君不愿富,妾亦不能贫也。
无已,析君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害?乃于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马。
马安之。
然过数日,苦念黄英。
招之不肯至,不得已反就之。
隔宿辄至以为常。
蒲松龄《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翻译
![蒲松龄《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af4e6f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b.png)
蒲松龄《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翻译第一篇:蒲松龄《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翻译蒲松龄《聊斋志异》武技蒲松龄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
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僧问:“汝益乎?”曰:“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
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
”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
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
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
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
”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
”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
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
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
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粗俗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要:求取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易:轻视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适:到……去5.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吾少林出也。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蒲松龄《聊斋志异》(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蒲松龄《聊斋志异》(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59e82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3.png)
文言文专题训练-------蒲松龄《聊斋志异》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州居民范小山,贩笔为业,行贾未归。
四月间,妻贺氏独居,夜为盗所杀。
是夜微雨,泥中遗诗扇一柄,乃王晟之赠吴蜚卿者。
晟,不知何人;吴,益都之素封①,与范同里,平日颇有佻达之行,故里党共信之。
郡县拘质,坚不伏,惨被械梏,诬以成案;驳解往复,历十余官,更无异议。
吴亦自分必死,嘱其妻罄竭所有,以济茕独。
阴赂监者使市鸩。
夜梦神人告之曰:“子勿死,曩日‘外边凶’,目下‘里边吉’矣。
”再睡又言,以是不果死。
未几,周元亮先生分守是道,录囚至吴,若有所思。
因问:“吴某杀人,有何确据?”范以扇对。
先生熟视扇,便问:“王晟何人?”并云不知。
又将爰书②细阅一过,立命脱其死械,自监移之仓。
范力争之。
怒曰:“尔欲妄杀一人便了却耶?抑将得仇人而甘心耶?”众疑先生私吴,俱莫敢言。
先生标朱签,立拘南郭某肆主人。
主人惧,莫知所以。
至则问曰:“肆壁有东莞李秀诗,何时题耶?”答云:“旧岁提学按临,有日照二三秀才,饮醉留题,不知所居何里。
”遂遣役至日照,坐拘李秀。
数日,秀至。
怒曰:“既作秀才,奈何谋杀人?”秀顿首错愕,曰:“无之!”先生掷扇下,令其自视,曰:“明系尔作,何诡托王晟?”秀审视曰:“诗真某作,字实非某书。
”曰:“既知汝诗,当即汝友。
谁书者?”秀曰:“迹似沂州王佐。
”乃遣役关拘王佐。
佐供:“此益都铁商张成索某书者,云晟其表兄也。
”先生曰:“盗在此矣。
”执成至,一讯遂伏。
先是,成窥贺美,欲挑之,恐不谐。
念托于吴必人所共信故伪为吴扇执而往谐则自认不谐则嫁名于吴而实不期至于杀也。
逾垣入,逼妇。
妇因独居,常以刀自卫。
既觉,捉成衣,操刀而起。
成惧,夺其刀。
妇为挽,令不得脱,且号。
成益窘,遂杀之,委扇而去。
三年冤狱,一朝而雪,无不诵神明者。
吴始悟“里边吉”乃“周”字也。
然终莫解其故。
后邑绅乘间请之。
笑曰:“此最易知。
细阅爰书,贺被杀在四月上旬;是夜阴雨,天气犹寒,扇乃不急之物,岂有忙迫之时,反携此以增累者,其嫁祸可知。
汪曾祺《黄英》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黄英》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ac1f5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7a.png)
汪曾祺《黄英》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黄英汪曾祺(1)马子才,顺天人。
几代都爱菊花。
到了子才,更是爱菊如命。
听说什么地方有佳种,一定得买到。
千里迢迢,不辞辛苦。
一天,有金陵客人寄住在马家,看了子才种的菊花,说他有个亲戚,有一二名种,为北方所无。
马子才动了心,即刻打点行李,跟这位客人到了金陵。
客人想方设法,给他弄到两亩菊花芽。
马子才如获至宝,珍重裹藏,捧在手里,骑马北归。
半路上,遇见一个少年,赶着一辆精致的轿车。
少年眉清目秀,风姿洒落。
他好象刚刚喝了酒,酒气中有淡淡的菊花香。
一路同行,子才和少年就搭了话。
少年听出马子才的北方口音,问他到金陵做什么来了,手里捧着的是什么。
子才如实告诉少年,说手里这两亩菊花芽好不容易才弄到,这是难得的名种。
(菊花象征什么品质?)(2)少年说:“种无不佳,培溉在人。
(A)人即是花,花即是人。
”(“人即是花”这种说法耐人寻味。
)(3)马子才似懂非懂,问少年要往哪里去。
少年说:“姐姐不喜欢金陵,将到河北找个合适的地方住下。
”马子才问:“找了房没有?”(4)“到了再说吧。
”(5)子才说:“我看你们就甭费事了。
我家里还有几间闲房,空着也是空着,你们不如就在我那住着,我也好请教怎样‘培溉’菊花。
”少年说:“得跟我姐姐商量商量。
”他把车停住,把马子才的意思向姐姐说了。
车里的人推开车帘说话。
原来是二十来岁的一位美人。
说“房子不怕窄憋,院子得大一些。
”(6)子才说:“我家有两套院子,我住北院,南院归你们。
两院之间有个小板门。
愿意来坐坐,拍拍门,随时可以请过来。
平常尽可落闩下锁,互不相扰。
”(7)“这样很好。
”(8)谈了半日,才互通姓名。
少年姓陶,姐姐小字黄英。
(9)两家处得很好。
马子才发现,陶家好象不举火,经常是从外面买点烧饼馃子就算一餐,就三天两头请他们过来便饭。
这姐弟二人倒也不客气,一请就到。
有一天陶对马说:“老兄家道也不是怎么富足的,我们老是吃你们,长了,也不是个事。
2018届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2018届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98178cd1f34693daef3e99.png)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年中考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
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
此妙处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
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
④粲:鲜明。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卒.逢暴雨(______)(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______)(3)皆宜.远观(______)(4)悉.是晚景(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B.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C.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D.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2)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9.伯牙“善”琴,甲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的高妙?董源“善”画,乙文怎样介绍他画作的奇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6.(1)突然(通“猝”)(2)放弃(放下,丢开)(3)合适(应当)(4)全(都)7.C8.(1)(伯牙)每次弹奏曲子,钟子期就能说尽它的旨趣(情趣)。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079d1d0066f5335b812114.png)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一、【2018年中考广西桂林卷】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①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④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
①刻露:鲜明地显露。
②本:根据。
③上:皇上。
④刺史:即作者。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面山而.居B、吾恂恂而.起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D、而.不知人之乐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树林阴翳(阴影)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宣上恩德(宣扬)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晦明/变化者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15、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
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
《蒲松龄之妻》阅读答案(集锦8篇)
![《蒲松龄之妻》阅读答案(集锦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0c15e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8.png)
《蒲松龄之妻》阅读答案(集锦8篇)篇1:文言文蒲松龄之妻阅读题及答案文言文蒲松龄之妻阅读题及答案蒲松龄之妻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
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
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
顾儿孙入闱⑤,褊心⑥不能无望,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
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
松龄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答曰:“我无他长,但知止足。
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
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选自清.蒲松龄《述刘氏行实》)[注释]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
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
②孺(rú)人:妻子。
③台阁:宰相。
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
⑤入闱:参加科举考试。
⑥褊(biǎn)心:私心。
⑦穆如者:端庄的人。
此指妻子。
⑧夫人:此指贵夫人。
⑨觖(jué)望:不满意。
[文言知识]说“显”。
‘‘显”是个多义词。
一、指“明显”、“显著”。
成语有“显而易见”。
二、指“高贵”。
上文“倘命应通显”,意为如果命运中应该通达显贵。
所谓“显宦,’即是显贵的高官。
三、指“显出”、“表现”。
如“大显身手”。
四、旧时对先人的美称。
如“显考”(已死去的父亲)、“显妣”(已死去的母亲)。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快________②罔________③但________2.翻译:①君勿须复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松龄善其言乎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往往情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或媚以先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上文的两个“顾”:①“颐儿孙入闱”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②“自顾有何功德”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蒲松龄之妻(蒲松龄)五十岁还不忘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
武技 蒲松龄 阅读答案附翻译译文(2)
![武技 蒲松龄 阅读答案附翻译译文(2)](https://img.taocdn.com/s3/m/9e059536ff00bed5b8f31d0e.png)
武技蒲松龄阅读答案附翻译译文(2)
2.试题分析:A 请以相授意为让我传授给你吧,在这里以是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木欣欣以向荣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是课本中的篇目,在这里以也是连词,但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B 师所能者中所字为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失其所与用法及意义相同。
C 意气而进中而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而青于蓝中而也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D 幸先以我名告之中之为代词,在这里表示她(指尼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之为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A 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与原文不符,和尚并非是出于惩罚的目的而打败李超,更不是因为愤怒而离开。
B 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并不符合文意,从文中我们能看到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C表述基本将
1。
《聊斋志异》文章阅读题答案
![《聊斋志异》文章阅读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37ed0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2.png)
《聊斋志异》文章阅读题答案《聊斋志异》文章阅读题答案(8分)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至夜,觉肤痒。
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
大惧,无术可医。
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而邻翁素雅量①,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
某益窘②,因实告邻翁。
翁乃骂,其病良③已。
异史氏④曰:“甚矣,攘⑤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 ①雅量: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
②窘:尴尬。
③良:真的。
④异史氏:指蒲松龄。
⑤攘:(rǎng)偷,窃取。
【小题1】给此句断句,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两处2分)。
“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小题2】与“触之则痛”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无丝竹之乱耳,无牍之劳形B.既而心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孔子云:何陋之有?【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小题4】作者以荒诞的手法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案【小题1】“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2处2分)【小题2】 C (2分)【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可是邻居老人一向宽宏大量,平常损失东西,从不曾表现在言语与脸色上。
(0.5×4)【小题4】作者以荒诞的手法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总结了道理:一个人如果做了坏事,却以为别人不会知道,企图掩饰,蒙混过关,最终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意近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
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聊斋志异·黄英》:人性异化的寓言
![《聊斋志异·黄英》:人性异化的寓言](https://img.taocdn.com/s3/m/20396069312b3169a551a423.png)
《聊斋志异·黄英》:人性异化的寓言作者:李成文来源:《蒲松龄研究》2017年第01期摘要:《黄英》的重要在于它深刻地触及了社会转型时期人性异化的问题。
马子才的悲哀在于个人观念上的抱残守缺,排斥新兴的意识形态,在有意无意中阻碍了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不仅描写了追求利益能引起人的精神异化,而且还深刻地揭示了程朱理学所宣扬的道义也是人性异化的重要原因。
它所寄托的“孤愤”不过是人性被异化、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苦闷象征而已。
关键词:黄英;人性异化;寓言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黄英》在《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小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的重要不在于艺术成就有多高,而在于它以有限的篇幅,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深刻地触及了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价值观念的碰撞所导致的人性异化问题。
通过一个极为独特的意识形态的观察角度,蒲松龄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价值、人的地位等方面的微妙变化。
这一篇小说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学的认识功能,蕴涵着文化、心理等层面上十分丰富的信息,它不仅在所有《聊斋志异》的作品中,就是在清初的小说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观念的冲突《黄英》给人的直观感受就在于它有强烈的新鲜感。
这种新鲜感是为作者能在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找到一个独特的审视角度而兴奋。
在《黄英》中,通过马子才与陶氏姐弟之间的分歧与冲突,揭示了代表没落地主阶级的文人意识与商人所代表的新兴市民阶层意识之间的冲突,相当深刻地描写了现实社会变迁时期意识形态之间的激烈斗争、人的价值重新评估的社会问题。
马子才的高雅生活代表着封建社会失意文人的生活,无非是饮酒自乐,吟风弄月。
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开始发生裂变,呈现出衰颓的趋势。
一些失意的文人无法施行儒家之道,内心苦闷但毫无办法,只好借风花雪月、饮酒作乐来排解自己胸中的郁闷不平之气。
历史上,这样的高雅之士代不乏人,可以开出一个长长的名单。
蒲松龄阅读答案
![蒲松龄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ca14e5c281e53a5902ff91.png)
蒲松龄阅读答案蒲松龄阅读答案篇一:《蒲松龄之妻(3分)》阅读答案蒲松龄之妻(3分)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
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XX阁③矣。
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
顾儿孙入闱⑤,褊心⑥不能无望,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
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
松龄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答曰:我无他长,但知止足。
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
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选自清.蒲松龄《述刘氏行实》)[解释]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猎取功名。
蒲松龄多次参与科举考试均不第。
②孺(r)人:妻子。
③XX阁:宰相。
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
⑤入闱:参与科举考试。
⑥褊(bi ǎn)心:私心。
⑦穆如者:端庄的人。
此指妻子。
⑧夫人:此指XX夫人。
⑨觖(ju)望:不中意。
[文言学问]说显。
显是个多义词。
一、指明显、显著。
成语有显而易见。
二、指高XX。
上文倘命应通显,意为假如命运中应当通达显XX。
所谓显宦,即是显XX的高官。
三、指显出、表现。
如大显身手。
四、旧时对祖先的美称。
如显考(已死去的父亲)、显妣(已死去的母亲)。
83.翻译:①君勿须复尔; ②松龄善其言;③往往情见乎词参考答案:语文XX83 .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如今语言中(见,同现);蒲松龄阅读答案篇二:《大鼠蒲松龄》阅读答案大鼠蒲松龄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https://img.taocdn.com/s3/m/acd5362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3.png)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刘金华
【期刊名称】《读写月报:高中版》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马子才,顺天人。
世好菊,至才尤甚。
闻有佳种,必购之,千里不惮。
一日有金陵客寓其家,自言其中表亲有一二种,为北方所无。
马欣动,即刻治装,从客至金陵。
客多方为之营求,得两芽,裹藏如宝。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刘金华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9
【相关文献】
1.论蒲松龄的儒者情怀——以小说《聊斋志异·黄英》为中心的考察
2.突破文人传统思想的藩篱——从《聊斋志异·黄英》篇看蒲松龄的经济思想
3.儒家思想与商贾文化的交融——从《聊斋志异·黄英》看蒲松龄思想的双重性
4.解读《聊斋·黄英》人物形象的思想文化意蕴——兼论蒲松龄与儒道墨思想
5.《聊斋志异》及其作者蒲松龄——为《聊斋志异》乌克兰文译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聊斋志异阅读训练—黄英
![聊斋志异阅读训练—黄英](https://img.taocdn.com/s3/m/bf3bd4330066f5335a8121fa.png)
黄英马子才,顺天人。
好菊,闻有佳种必购之,千里不惮。
一日有金陵客寓其家,自言其中表亲(古代称姑母的儿子为外兄弟,称臭父或姨母的儿子为内兄弟。
外为“表”,内为“中”,合称这种亲戚关系为“中表亲”)有一二种,为北方所无。
马欣动,即刻治装,从客至金陵。
客多方为之营求,得两芽,裹藏如宝。
归至中途,遇一陶姓少年,与之论艺菊之法,马大悦。
问:“将何往?”答云:“姊厌金陵,欲卜居于河朔耳。
”马欣然曰:“仆虽固贫,茅庐可以寄榻。
不嫌荒陋,无烦他适。
”陶趋车前向姊咨禀,车中人推帘语,乃二十许绝世美人也。
顾弟言:“屋不厌卑,而院宜得广。
”马代诺之,遂与俱归。
初,马所弃残枝劣种,陶悉掇拾而去。
未几菊将开,闻其门嚣喧如市。
怪之,过而窥焉,见市人买花者,车载肩负,道相属也。
其花皆异种,目所未睹。
心厌其贪,欲与绝;而又恨其私秘佳种,遂款其扉,将就稍让。
陶出,握手曳入。
见荒庭半亩皆菊畦,数椽之外无旷土。
而细认之,尽皆向所拔弃也。
陶入室,俄献佳肴,烹饪良精。
因问:“贵姊胡以不字?”答云:“时未至。
”问:“何时?”曰:“四十三月。
”又诘:“何说?”但笑不言,尽欢始散。
过宿又诣之,新插者已盈尺矣。
大奇之,苦求其术,陶曰:“此固非可言传;且君不以谋生,焉用此?”又数日,门庭略寂,陶乃以蒲席包菊,捆载数车而去。
逾岁,始载南中异卉而归,于都中设花肆,十日尽售,复归艺菊。
问之去年买花者,留其根,次年尽变黑而劣,乃复购于陶。
陶由此日富。
渐而旧日花畦,尽为廊舍。
至秋载花去,春尽不归。
而马妻病卒。
意属黄英,微使人风示之。
黄英微笑,意似允许,惟专候陶归而已。
年余陶竟不至。
黄英课仆种菊,一如陶。
忽有客自东粤来,寄陶生函信,发之,则嘱姊归马。
考其寄书之日,即马妻死之日;回忆园中之饮,适四十三月也,大奇之。
以书示英,请问“致聘何所”。
英辞不受采。
又以故居陋,欲使就南第居,若赘焉。
马不可,择日行亲迎礼。
后陶归,与人饮,卧地,化为菊。
久之,叶益憔悴。
马大惧,始告黄英。
聊斋志异黄英分析
![聊斋志异黄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c86ae0e009581b6bd9eb9c.png)
• 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安贫乐道 “克勤克俭” 勤俭持家,男耕女织 • 现代商业经济条件下: 鼓励奢靡的生活消费方式。
(四)艺术特色
• 淡雅的韵味和情致; • 女经营者形象塑造雅而不俗
龄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
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
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 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婴宁》 《青凤》《阿绣》《连城》 《青娥》《鸦头》《瑞云》等。
黄 英
《聊斋志异》简介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 短篇小说431篇。
(一)故事结构模式
• 一种模式是人入异域幻境。 《罗刹海市》大罗刹国为现实的漫画,海市 国是戏拟的理想国。 《梦狼》为表现“官虎吏狼”这个比喻性的 主题,而虚拟了奇异之梦。 《席方平》为受辱的父亲入冥府伸冤,而城 隍、郡司、冥王各级衙门都是贪贿、暴虐、 屡受酷刑,尤胜于人间。
赏析《黄英》
(一)小说情节 不以跌宕情节取胜,以平易笔调叙述马子才 和菊精的交往,情节进展缓慢而又趣味盎 然。 卖菊与置产是小说的主体部分。夫妻因财富 而产生分歧纠纷,使得故事出现细波微澜, 也使人物变得丰富形象。
(二)人物形象
1、黄英形象: 恬静稳重,幽默风趣。 黄英是菊花精,名字是由陶渊明诗歌中“菊有黄花” 化出。种菊、卖菊致富是“聊为我家彭泽解嘲”。 体现着读书人传统的清高观念的变化。 2、马子才形象: 清高耿介而又迂腐 3、陶生: 儒雅又精明的儒商形象。 他外表“丰姿洒落”,开口 “谈言骚雅”,一身儒 雅之气;作为商人又特别有眼光,有见地。他豪 爽不羁,放浪形骸,典型的性情中人。
《荷花三娘子》等。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
理的作品 这类故事立意在于劝诫, 阐释伦理道德,总结生活中 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 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 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
聊斋 黄英
![聊斋 黄英](https://img.taocdn.com/s3/m/cf90f00f02020740be1e9bc4.png)
• 在姹紫嫣红的聊斋百花园中,黄英是卓然独立的一朵。这不仅因为她 有娇好的姿容,更重要的是,她是百花凋零后笑傲寒霜的精灵。作者以 黄英为此小说命名,也表明这是一曲歌颂菊花精灵的赞歌。拥有菊花 精魂的黄英不仅美丽动人、温婉有致,而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事 业、自己的追求,像一株傲霜挺立的秋菊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尽情展 示着女性的风采
• 黄英,作为一种植物花卉,也叫黄花,菊花的别名。在我们中国,由 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常被用来比喻或象征淡泊名 利,安贫乐道,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操。 • 《黄英》以菊花为线索,把马子才与黄英姐弟连在一起。作品围绕爱 菊、艺(种)菊、市(卖)菊、理家、处世。叙写他们之间的友谊、爱情和 矛盾冲突,展示他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修为,塑造了极为鲜明生动的 人物形象,特别是黄英更为出色。
爱 听 秋 坟 鬼 唱 诗 。
料 应 厌 作 人 间 语 ,
豆 棚 瓜 架 雨 如 丝 。
姑 妄 言 之 姑 听 之 ,
《聊斋志异·黄英》
——蒲松龄
生平简介:
•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博人。出身没落地主家庭, 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 为贡生。为生活所迫,他做了数年幕宾,主要是 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 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作为中国短 篇小说之王创作出著名的《聊斋志异》。
经典对白
• 陶一日谓马曰:“君家固不丰,仆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为常!为今 计,卖菊亦足谋生。”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曰:“仆以君风流 雅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陶笑 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 必务求贫也。” • 马不自安,曰:“仆三十年清德,为卿所累。今视息人间,徒依裙带 而食,真无一毫丈夫气矣。人皆祝富,我但祝穷耳!”黄英曰:“妾 非贪鄙;但不少致丰盈,遂令千载下人,谓渊明贫贱骨,百世不能发 迹,故聊为我家彭泽解嘲耳。然贫者愿富为难,富者求贫固亦甚易。 床头金任君挥去之,妾不靳也。”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蒲松龄《聊斋志异-诗谳》(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蒲松龄《聊斋志异-诗谳》(附答案解析与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f3e6d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7.png)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蒲松龄《聊斋志异·诗谳》(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州居民范小山,贩笔为业,行贾..未归。
四月间,妻贺氏独居,夜为盗所杀。
是夜微雨,泥中遗诗扇一柄,乃王晟之赠吴蜚卿者。
晟,不知何人;吴,益都之素封①,与范同里..,平日颇有佻达之行,故里党共信之。
郡县拘质,坚不伏,惨被械梏,诬以成案;驳解往复,历十余官,更无异议。
吴亦自分必死,嘱其妻罄竭所有,以济茕独。
阴赂监者使市鸩。
夜梦神人告之曰子勿死曩日外边凶目下里边吉矣再睡又言以是不果死未几,周元亮先生分守是道.,录囚至吴,若有所思。
因问:“吴某杀人,有何确据?”范以扇对。
先生熟视扇,便问:“王晟何人?”并云不知。
又将爰书②细阅一过,立命脱其死械,自监移之仓。
范力争之。
怒曰:“尔欲妄杀一人便了却耶?抑将得仇人而甘心耶?”众疑先生私吴,俱莫敢言。
先生标朱签,立拘南郭某肆主人。
主人惧,莫知所以。
至则问曰:“肆壁有东莞李秀诗,何时题耶?”答云:“旧岁提学按临,有日照二三秀才,饮醉留题,不知所居何里。
”遂遣役至日照,坐拘李秀。
数日,秀至。
怒曰:“既作秀才,奈何谋杀人?”秀顿首错愕,曰:“无之!”先生掷扇下,令其自视,曰:“明系尔作,何诡托王晟?”秀审视曰:“诗真某作,字实非某书。
”曰:“既知汝诗,当即汝友。
谁书者?”秀曰:“迹似沂州王佐。
”乃遣役关拘王佐。
佐供:“此益都铁商张成索某书者,云晟其表兄也。
”先生曰:“盗在此矣。
”执成至,一讯遂伏。
先是,成窥贺美,欲挑之,恐不谐。
念托于吴,必人所共信,故伪为吴扇,执而往。
谐则自认,不谐则嫁名于吴,而实不期至于杀也。
逾垣入,逼妇。
妇因独居,常以刀自卫。
既觉,捉成衣,操刀而起。
成惧,夺其刀。
妇为挽,令不得脱,且号。
成益窘,遂杀之,委扇而去。
三年冤狱,一朝而雪,无不诵神明者。
吴始悟“里边吉”乃“周”字也。
然终莫解其故。
后邑绅乘间请之。
笑曰:“此最易知。
细阅爰书,贺被杀在四月上旬;是夜阴雨,天气犹寒,扇乃不急之物,岂有忙迫之时,反携此以增累者,其嫁祸可知。
2020-2021学年泉州市永春美岭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泉州市永春美岭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d2e58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0.png)
2020-2021学年泉州市永春美岭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讫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
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的文化种子,历经流变,由狭入广,自道德而审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我们文化特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折射出时代迁移与诗学理念的复杂关系。
自汉末延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阵痛时期。
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以及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共同构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超越的主要原因。
人才选拔的标准在悄然发生变化,“德”不再是唯一的尺度,而“才”或与才华相伴的性灵之美得到重视。
这显然就是“风骨”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
“风”,指风姿、风韵和风神,用于品鉴人物的姿态和气质;“骨”,指骨相,用于赞赏人物的体格和形象。
而这种评判风骨的视角与标准一旦形成,迅速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并对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对“建安风骨”进行理论总结并提炼其美学精神的,首推南朝齐梁时代文学理论家刘勰。
众所周知,《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是从儒学古文派的视角审视文学的起源与创作。
由此出发,刘勰首先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经”的文学批评尺度。
他继承曹丕所揭橥的“文以气为主”的理念,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
刘勰以“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在时代的大脉动中突出生命的悲剧意识,进而推送出“建安风骨”这个中国诗歌美学的批评典范。
唐王李世民在平定隋末社会大动乱之后即位,逐渐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新王朝。
毫无疑问,帝国的繁盛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成为诗人自觉的追求。
【高中文言文阅读】蒲松龄《大力将军》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蒲松龄《大力将军》阅读答案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b3bc6e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c.png)
【高中文言文阅读】蒲松龄《大力将军》阅读答案及翻译大力将军蒲松龄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
疑之。
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
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大力将军蒲松龄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
疑之。
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
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
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糗?:干粮),堆累钟下。
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
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轻若启椟。
一座尽骇。
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多,无佣者。
”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
查遂携归,饵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
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十多年后,茶余子在福建下令。
吴将军于6月1日来访。
在谈话中,他问道:“黄奕是谁?”回答:“对于父亲来说,将军的本质在哪里?”他说:“是我的老师。
十之间的差别让人想起。
我很生气,我要去拜访你。
”随便回应。
何年叔叔,弟子何德明?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
因其问讯之殷,即命仆马,投刺于门。
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
视之,殊昧生平。
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
肃客入,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
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
众妪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撩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
查大愕,莫解所以。
拜已,以便服侍坐。
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
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
在喝醉并起晚了之后,将军在卧室门口问了三个问题。
调查结果令人不安,并希望返回。
将军监禁了他。
看到将军每天什么也不做,他只数了一下姑娘、女仆、仆人、士兵、骡子和马的数量,拿了餐具,监督记录的制作,并保持它们的清洁。
一天,书的持有者打电话给查说:“不,我今天不能喝。
我知道我喝了一大杯。
一个女佣和一件事不敢私密,但敢把一半给冯先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英蒲松龄
马子才,顺天人。
世好菊,至才尤甚。
归至中途,遇一少年,跨蹇从油碧车,丰姿洒落,渐近与语,少年自曰陶姓。
因与论艺菊之法。
马欣然曰:仆虽固贫,茅庐可以寄榻。
不嫌荒陋,无烦他适。
陶趋车前向姊咨禀,车中人推帘语,乃二十许绝世美人也。
顾弟言:屋不厌卑,而院宜得广。
马代诺之,遂与俱归。
日过北院为马治菊,菊已枯,拔根再植之,无不活。
陶姊小字黄英,雅善谈。
陶一日谓马曰:君家固不丰,仆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为常!为今计,卖菊亦足谋生。
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曰:仆以君风流雅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
陶笑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
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
马不语,陶起而出。
自是马所弃残枝劣种,陶悉掇拾而去。
未几菊将开,闻其门嚣喧如市。
怪之,过而窥焉,见市人买花者,车载肩负,道相属也。
其花皆异种,目所未睹。
心厌其贪,欲与绝;而又恨其私秘佳种,遂款其扉,将就消让。
陶出,握手曳入。
见荒庭半亩皆菊畦,其蓓蕾在畦者,罔不佳妙,而细认之,尽皆向所拔弃也。
陶入室,出酒馔,设席畦侧,曰:仆贫不能守清戒,连朝幸得微资,颇足供醉。
渐而旧日花畦,尽为廊舍。
至秋载花去,春尽不归。
而马妻病卒。
意属黄英,微使人风示之。
黄英微笑,意似允许。
课仆种菊,一如陶。
黄英既适马,于间壁开扉通南第,日过课其仆。
马耻以妻富,恒嘱黄英作南北籍,以防淆乱。
不半岁,土木大作,马不能禁。
经数月,楼舍连垣,两第竟合为一,不分疆界矣。
然遵马教,闭门不复业菊,而享用过于世家,马不自安。
黄英曰:妾非贪鄙;但不少致丰盈,遂令千载下人,谓渊明贫贱骨,百世不能发迹,故聊为我家彭泽解嘲耳。
然贫者愿富为难,富者求贫固亦甚易。
床头金任君挥去之。
马曰:捐他人之金,抑亦良丑。
英曰:君不愿富,妾亦不能贫也。
无已,析君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害?乃于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马。
马安之。
然过数日,苦念黄英。
招之不肯至,不得已反就之。
隔宿辄至以为常。
黄英笑曰: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
马亦自笑无以对,遂复合居如初。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与论艺菊之法艺:种植。
B.黄英既适马适:到,往
C.恒嘱黄英作南北籍籍:登记
D.课仆种菊,一如陶课:督促完成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马子才安贫的一组是(3分)
①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②自食其力不为贪
③心厌其贪,欲与绝④马耻以妻富
⑤享用过于世家,马不自安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子才家世世代代爱好菊花,传到他更是爱得厉害。
路遇少年,论菊投契,因此并邀姐弟俩回家借住。
B.马子才看不惯陶姓少年出售菊花的行为,但因为他私藏了好的菊种,又不得不虚以委蛇,和他一起喝酒。
C.黄英向马子才解释卖菊花的原因:不是贪图富贵,而是为贫穷爱菊的陶渊明扬眉吐气。
D.黄英一开始不能说服马子才改变自己对贩菊富贵的看法,就选择了和马子才分居;马子才因思念黄英,最后还是和她住到了一起。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君家固不丰,仆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为常!(3分)
(2)怪之,过而窥焉,见市人买花者,车载肩负,道相属也。
(4分)
(3)捐他人之金,抑亦良丑。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