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开发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违法用地现象
一些开发区存在违法用地 现象,如未批先建、超范 围建设等。
土地供应不足
部分开发区土地供应不足 ,无法满足企业用地需求 。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开发区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战略 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 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
开发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土地资源紧缺
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紧 缺,成为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瓶颈。
部分开发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设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 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影响居民生活质 量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政策支持不足
部分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滞后,制 约了开发区的发展。
部分地区对开发区的政策支持不足,包括 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够 完善,影响了开发区的吸引力。
02
开发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土地利用问题
01
02
03
土地利用效率低
部分开发区存在土地利用 效率不高的问题,导致土 地资源浪费。
开发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开发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对策与建议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开发区建设的重要性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城市品质
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通过吸引投资、优化资源配置、提 高产业集聚度,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 展。
开发区建设往往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 能、提高城市品质,推动城市化进程 。
XX开发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XX开发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为了助力XX开发区突破发展瓶颈,激发创新活力,上海国评院经过调研评估,总结提炼以下对策建议。
(一)推进园区运营改革,激发内生发展活力建议通过深化改革采用产业运营模式,适应大型开发区的发展需求。
这种运营模式的产业园是要具备三种职能:行政职能、服务职能和企业投资运营职能,这也对对园区的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都提出了很强的要求。
园区设立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个产业链,比如新能源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等,通过建立产业园进行招商引资,从而形成区域产业链。
(二)加快各类专业人才集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一是拓宽招引渠道,构建聚集人才的“强磁场”。
突出开发区发展导向,统筹推进招才引智,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实现项目、人才双招引、双突破。
二是突出市场导向,大力开展社会化引才。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招引人才,加强同专业性人才联谊组织及高端猎头机构合作,引入专业化人力资源公司,探索聘请高端人才担任“引才顾问”,招引各领域、各层面人才,建立“专家库”,聚集一批高端人才,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
满足开发区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三是优化政策服务,提升拴心留人的“软环境”。
大力倡导“科学家至上、企业家第一”理念,成立人才专门服务机构,借助高端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运营,实行政务服务、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全程服务代办,打造以人才需求为核心的全方位、全链条、保姆式服务体系。
(三)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在完善综合配套服务方面: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一是要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水电气配套跟进服务和污水处理排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解决园区职工的交通、生活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问题;二是要把园区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现实问题纳入民生工程,将生活配套服务区建设纳入园区发展综合规划,妥善解决人才公寓和住房问题。
在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方面:一是要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园区的通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二是以数据共享应用为抓手,建设太原市统一数据交换平台,推进政务系统整合,实现统一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交换,为太原市“一网通办”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并与省级平台对接;三是加强基础数据资源建设。
可持续发展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可持续发展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问题分析经济开发区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吸引外部投资的重要平台。
然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开发区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解决。
1. 自然资源消耗过快:传统经济开发模式依赖于大量的能源和自然资源,这导致了资源消耗过快的问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济开发区需要转变为低碳绿色发展模式,减少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依赖。
2. 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经济开发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在可持续发展下,经济开发区应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的程度。
3. 社会影响问题: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往往会带来社会影响,例如土地征用、劳动力问题和社会不平等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开发区需要采取社会责任和人权保护的措施,确保社会影响最小化。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济开发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经济开发区管理者应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员工和企业的环保意识,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2. 引入清洁技术:经济开发区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引入和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实现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化。
3. 加强监管措施:经济开发区管理者需要强化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其遵守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相关法规,以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4. 促进公众参与:经济开发区应积极促进公众的参与,设立透明公开的信息平台,让公众参与决策、监督和评估过程,提高经济开发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5. 建立环境管理机制:经济开发区可以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机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规划和措施,确保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开发区也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取上述对策,经济开发区可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为加快推进我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高园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近日,市经信局赴XXXX工业区、XX开发区XX高新区以及XX高新区等地学习考察,提出对策建议。
一、外地做法(一)招大引强上。
XX工业区去年新增龙头企业13家,园区规上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税收逾137亿元,连续4年在XX市开发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三。
XX高新区累计引进工业项目292个,引资超8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连跨四个10亿元台阶。
XX开发区去年引进项目65个、总投资659余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148、7%,规上工业产值逾722亿元,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狮子山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区,去年引进链主型项目4个、链群项目12个,今年新竣工项目10个,上半年完成经营收入、7亿元。
(二)产业集群上。
XX工业区依托XX电气等国之重器企业、雅诗兰黛等56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均胜电子等细分赛道链主企业,带动形成重大装备、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和生产性服务业“5+1”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度达75、5%oXX高新区集聚了世界500强投资企业6家、上市公司投资企业37家、规上工业企业127家,依托星恒电源、胜华波电器吸引了锂电配套企业7家、汽车零部件链上企业18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XX开发区培育全威等5家百亿企业、精达等5家上市公司,集聚规上工业企业171家,已形成以铜及铜基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绿色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四大特色产业集群。
狮子山高新区围绕骨干企业布局产业链,铜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及元器件、大健康等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增效。
(三)工业低效用地处置上。
XX市坚持一企一策、分类处置。
鼓励企业通过转让模式盘活用地,市场化出清一批;发挥开发区国有公司作用,对部分涉诉被查封的有效土地和房产资源,通过融资和司法竞拍等方式,国有资本收购一批;对产权明晰、债权单一的项目,通过协商债权转让等方式,取得有效资产债务抵押权或查封权利,引进有意向的优质项目进行二次嫁接,协议转让盘活一批。
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燕卫林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开发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过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对其作用发挥产生了一定影响。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旨在新形势下推进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能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发展问题;解决策略一、经济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规划定位问题在经济开发区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是规划定位不科学。
目前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在建设中,主要可以分为高科技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各类产业工业园区。
很多地区为了发挥经济开发区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而盲目开展园区建设,缺乏科学准确的前期调研活动以及可行性论证工作,匆忙开展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从而就会导致开发区的定位不够清晰、规划不合理,与当地产业的特点不符合,无法起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步的作用和功能[1]。
(二)體制机制问题在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体制机制问题,对其作用的发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缺乏规范性,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开发区的管理委员会都隶属于政府部门,其性质为政府派出机构,一般会采用行政事业机构的管理模式。
所以经济开发区在成立区内平台公司时,其与管理委员会的职权边界存在不明确的问题。
从而就会出现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介入区内的各项事务,造成平台公司无法在投资融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不利于园区的平稳发展;其次管理权限下放不到位。
当前地方政府对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经济管理权限还存在不充分的现象,导致管委会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经济权责界定不清晰。
同时因为国土部门以及工商部门等实行的是垂直管理方式,所以在经济开发区内,土地储备、规划和审批以及环境执法等管理权限存在下放不到位的问题,开发区不能够直接审批办理相关业务,就会造成效率低下、行政办事程序复杂等情况;最后,经济开发区缺乏激励机制。
开发区发展对策和建议
开发区发展对策和建议
1. 加强基础建设。
建设现代化的通信、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提升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2. 改善营商环境。
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企业注册、审批等手续,降低企业成本,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驻。
3. 加强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开发区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4. 引进高素质人才。
大力扶持高端人才、新兴领域人才进入开发区,提高区内的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
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6. 建立合理的产业集群。
加强产业链整合,建立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开发区内的特色产业和品牌优势,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7.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强对开发区的指导和扶持,引导开发区健康有序发展。
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的开发区建设是一种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是通过统一规划、配套服务,使某一产业能够相对集中起来,节约管理成本,产生规模效应。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开发区的建设过多地考虑招商引资的功能,将土地作为一种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资源要素参与了市场要素的配置,各地的开发园区都期望通过土地的低成本优势,实现资金和技术的引进,以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
这种较低层次的开发区建设模式,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开发区数量多,面积大,占用耕地多。
2003年,国务院五部委联合督察组在各地的督察中发现,省级以下开发区的实际数量远远超过已经统计出的数量,个别省份乡、村都有开发区(截止2003年底,已经清查出各类开发园区6015个)。
开发区占用土地的数量也十分惊人,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已经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注:2002年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2﹒4万平方公里)。
在近两年的园区建设中,更是“高潮迭起”,以前国家和省批准的开发区、园区面积均不超过10平方公里,而新设立的开发区占地面积动辄十几、二十几平方公里。
开发区占用耕地现象也很严重,在去年五部委联合督察组的检查中,发现开发区占用的土地中,大部分是农民的耕地,据统计,开发区占用的土地中55%以上的是耕地,有的开发区占用耕地的比例高达80%以上。
二、开发区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国土出让金和税收大量流失。
为了争食外资资本,各地在土地供应上完全不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而是给足优惠政策,以低于成本价供地,甚至零地价供地。
同时,还推出各种税收减免、配套融资、政府提供启动资金等优惠政策,以吸收更多的外来投资。
如此行为,造成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大量流失,据估算,近些年来,开发区土地优惠政策减免的出让金达数千亿元人民币。
三、农民补偿政策难以落实,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受损害。
开发区的过度建设,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据统计,1998年至2002年,我国建设占用耕地累计1357﹒3万亩,按我国人均耕地1﹒51亩的水平计算,5年有近900万农民失去土地,即使从中扣除一部分因加入城市化进程自愿放弃土地的农民,失地农民仍相当可观。
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问题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开发区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一些运行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如下:1.1 资源利用不均衡许多经济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源利用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开放度较高的开发区吸引了大量资源投入,而其他开发区则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不均衡可能导致经济开发区之间的发展失衡,影响整体经济效益。
1.2 产业结构单一许多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某一种产业或特定企业。
如果这种产业或企业出现问题,经济开发区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此外,单一产业结构也缺乏对多元化经济发展的支撑,限制了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3 缺乏创新能力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对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经济开发区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机制的建立,限制了经济开发区在全球市场中竞争力的提升。
2. 对策建议针对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策:2.1 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为了解决资源利用不均衡问题,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来实现开发区之间的平衡发展。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资源向具备发展潜力的开发区倾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2.2 推动产业多元化为了降低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风险,应积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支持和鼓励,吸引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产业进入开发区,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
2.3 建立创新平台和机制为了提升经济开发区的创新能力,需要建立创新平台和机制。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成立科研机构等措施,鼓励企业在开发区进行创新研究和技术转化,提高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 结论经济开发区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一些运行存在的问题,但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推动产业多元化以及建立创新平台和机制等对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这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力提升。
开发区发展对策和建议
开发区发展对策和建议我国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其中开发区的作用不可或缺。
然而,在开发区方面还存在一些仍然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开发区的现状出发,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开发区的发展。
一、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区域内的交通、能源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跟上大规模的投资、生产和生活需要。
建立有效的公路、铁路、航空和物流通道,加强信息技术和高速宽带网络的覆盖范围,打造数字智能产业体系,这些都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优先考虑的内容。
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开发区中最富有发展潜力和后劲的产业,应成为开发区重点扶持和支持的编号产业。
在政府引导下,加强研发,拓宽市场,发挥新技术的优势,打造核心技术和核心产业,吸引元器件、光学、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和企业落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和加快领军人才队伍的培育,将会对开发区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做出重大贡献。
三、优化开发区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适宜投资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市场营销、人才吸引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优化营商环境也应是开发区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
优化政府服务,完善法治环境,加强对企业的培育和引导,集聚人才和科技资源,培育自主品牌和创新品牌等方面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措施。
四、促进人才引进和培养开发区的发展离不开高精尖人才的支撑和推动,因此,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应成为开发区的必要措施。
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开发区的合作,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另一方面要优化人才政策,包括引才计划、创业扶持、津贴奖励等吸引人才的具体措施。
总之,开发区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加强战略性的引领,各企业的积极投资和协作,同时推动内外交流互动,积极参与全球化经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速自身发展的步伐和质量,通过加强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促进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的完善措施和规划建议,可以使开发区具有更高的起点和较大的增长空间,为地方和经济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开放区产业也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为了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优化产业布局首先,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不同开发区可以具有不同的产业特色,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
一方面,可以将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发展在一些开发区,形成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可以将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其他开发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就业增长。
此外,还可以结合当地资源和特色,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在产业发展中应扮演积极的角色。
一方面,要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减免税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开发区。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提供技术培训、市场推广等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
不同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开发区产业发展,避免各自为政,形成割裂局面。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为了加快开发区产业发展,既要加强人才培养,又要引进高层次人才。
一方面,要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政府可以设立奖学金、科研经费、实习实训基地等来吸引优秀人才。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人才引进的力度。
政府可以出台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优惠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业团队入驻开发区,提升开发区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金融支持金融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加快开发区产业发展,要加强金融支持。
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为开发区的企业提供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提供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开发区的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和灵活的金融支持。
开发区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开发区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开发区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 重工业依赖过高:开发区发展初期往往以重工业为主导,导致资源、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对策:加快结构调整,推动开发区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提高产业链水平,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2. 缺乏创新能力: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较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对策: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3. 人才流失和短缺:由于缺乏吸引力和发展空间,开发区存在人才流失和短缺问题,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
对策:提高人才待遇,推动开发区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加强人才流动与交流,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留住优秀人才。
4. 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开发区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需求,制约了经济发展。
对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交通、能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开发区。
5. 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重复、过度干预、权责不清等问题,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对策: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政府与市场有效结合,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 区域协调发展不平衡:开发区改革发展不平衡,存在城乡发展差距大、区域协调度不高等问题。
对策:加强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推动开发区和周边地区的互利合作,实施区域联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目前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本文根据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深入地分析了开发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研究,从而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原因分析对策回望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艰难历程,高新技术开发区无论是在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快产业的集聚和推进对外开放,还是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问题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推进我国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载体。
但是,目前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总结开发区发展的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开发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试验区。
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开发区已经成为了经济富有生机的区域,在体制创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带动、辐射、示范效应,在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事物——开发区,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沿海到内地,不断发展壮大,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是区域经济中活力最强、成长最快的一个亮点,它极大地带动了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和城市化的进程。
二、针对开发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开发区的问题日益制约着开发区自身的发展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解决开发区的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㈠开发区数量过多,层次偏低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开发区3837家,经国务院批准的有1019家,其余的都是省级以下的开发区。
新常态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新常态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所在城市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各类经济指标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日益发展为打造城市圈和经济带,助力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点。
以笔者所在地经济开发区运行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反映,该经济开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以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为先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工作力度,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已初步形成了以金运激光、征原电气、易瓦特等高科技企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各类汽车4S店群为主体的高档汽车文化博览园和以正华设计为龙头的设计产业,并被确立为**市首批示范园区之一,但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等方面仍存有问题不足,以下对策建议供同仁交流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不足(一)园区划分范围不明,管理职责有限省、市政府虽然对该经济开发区空间扩展规划面积进行了批复,但对开发区所处地理位置界线无明确划分。
园区没有实行封闭式管理,企业分布比较分散,按行政区划分别隶属**街、**街和**街辖区,在管理范围上存在交叉。
开发区主要是利用国家高新产业发展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服务型机构,主要履行园区经济管理职能,执行相关政策,做好园区总体规划控制、产业引导、项目开发和园区建设。
园区社会管理职能主要由所在街道负责,行政职能的零散和碎片化,不利于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园区运营格局,导致对前期已入园不符合产业规划的企业难以全面掌控,对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企业、园区提档升级缺乏强有力的办法和措施。
(二)开发区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产业规模效应发挥不明显2014年底,入驻该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户数183户,规模企业数量28户、高新科技企业仅11户。
开发区内环保节能、生物医药、IT 信息等主导产业尚未形成集群,整个开发区大型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少,中小企业尽管数量较多,但与龙头企业之间专业化协作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园区内服装加工业、图书销售等行业占比较大,附加值高的科技型企业数量较少,兼之骨干企业的产业链条连接和延伸尚不紧密。
社会变革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社会变革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问题分析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经济开发区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结构调整不及时:社会变革对经济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部分经济开发区在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存在滞后。
未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影响了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潜力。
2.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一些经济开发区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包括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管理策略,使得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不利于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3. 人力资源短缺:社会变革带来了劳动力市场的变动,但一些经济开发区在吸引和培养人才方面存在不足。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也制约了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下是对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1.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开发区应积极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同时,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2. 推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经济开发区应加强资源管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3.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经济开发区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和优秀人才到经济开发区就业创业。
同时,加强人才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结论社会变革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问题,但通过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以及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对策建议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我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制定综合发展规划要加快开发区产业发展,必须制定一套综合的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智慧和意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规划要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调动各方资源,吸引优质企业进驻,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政府在开发区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服务作用。
要加强政府对开发区的政策引导,提供更加便捷的审批和登记服务,减少企业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同时,政府还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
三、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要加快开发区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可以通过建立大学企业研究院、设立创新基金等方式,鼓励企业和高校院所进行深度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化。
同时,还可以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成果转化落地。
四、构建创业创新生态系统要加快开发区产业发展,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可以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器、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同时,还可以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开发区工作和创业。
五、加强区域协同发展要加快开发区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可以通过建立产业联盟、探索产业共享发展模式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同时,还可以加强开发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
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加快开发区产业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确保企业按照规定进行生产和排放。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当前开发区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五篇》
《当前开发区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五篇》第一篇:当前开发区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当前开发区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象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象山经济开发区自xx年创建以来,经过了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基本形成产业突出、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工业示范区,现有落户企业571家,xx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6亿元,销售收入99亿元,创利税总额8亿元。
园区企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当前开发区企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一、开发区企业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利润大幅下滑。
受xx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增速明显趋缓,加上国内“三率三价一成本”碰头和罕见的各类自然灾害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企业利润持续下滑。
(二)招工难。
我县平均消费水平偏高一直是不能吸引外来劳动力来象就业的一大难题,面向外来劳工的娱乐场所、活动有待加强建设组织。
(三)管理难。
由于我县各企业招工面相对较窄,企业招工多为熟人介绍,内部职工群团化现象较为严重,加之员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素质差,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四)人才缺乏。
由于技术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缺乏,一部分企业缺少对市场的预测和把握能力,生产的盲目性较大,劳动生产率偏低。
(五)信息渠道不够畅通。
各企业间信息渠道较为闭塞,信息资源匮乏,不能及时掌握关联企业现行经济状况,造成部分企业呆账、坏账出现。
二、解决上述问题对策措施与建议(一)同心协力,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面对国际市场萎缩,订单减少现象,各企业应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变服务外贸为服务内需,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产品档次,延长产业链,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危机中求商机。
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决策审批职能,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全面清理行政性收费标准,积极出台相关优惠企业政策,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畅通信息获得渠道,预防企业间呆账、坏账出现。
(二)创新模式,全力破解招工难。
政府部门相对企业具有“信用度高”等优势,应大力协助企业招工,加大对外招工宣传力度和密度,在劳动力产出大的省、市、县常设招工点,做到“时时招工”。
环境保护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环境保护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问题分析经济开发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保护问题。
以下是经济开发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 污染排放:许多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存在污染物排放问题,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这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2. 资源浪费:一些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存在资源浪费问题,如能源和水资源的过度消耗。
这种浪费不仅增加了经营成本,还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3. 生态破坏:经济开发区建设往往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生态破坏引发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
4. 缺乏监管:在一些地方,对于经济开发区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和资源。
这导致了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经济开发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策:1. 强化环境监管:加强对经济开发区的环境保护监管,确保企业遵守相关环境法规和标准。
加大监督力度,惩处环境违法行为,提高执法效果。
2. 推动清洁生产:鼓励经济开发区的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
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促进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土地管理:在经济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加强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4. 提高公众参与:加强与居民和环保组织的沟通与合作,让公众能够参与经济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共治效应。
总结在环境保护的背景下,解决经济开发区运行中的问题是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监管、推动清洁生产、加强土地管理和提高公众参与,我们可以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驱动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创新驱动下经济开发区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问题描述经济开发区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创新驱动下面临一些运行问题。
主要问题包括:1.1 创新机制不完善:经济开发区在创新驱动下,需要建立健全的创新机制,包括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发现,一些经济开发区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创新成果缺乏有效保护,这限制了创新的潜力和发展。
1.2 人才流失问题:经济开发区的创新发展需要依赖高素质的人才,然而,由于一些原因,人才流失问题较为严重。
这主要包括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等。
人才流失对经济开发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负面影响。
1.3 资金缺乏:创新需要投入资金,然而经济开发区普遍存在资金缺乏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开发区在创新投入方面的政策支持不足,导致创新活动受到限制。
缺乏资金限制了创新的推动和发展。
2. 对策建议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升经济开发区在创新驱动下的运行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2.1 完善创新机制:加强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并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创新的价值和效益。
2.2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优化人才引进机制,设立吸引人才的政策和制度。
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优质的人才培训和发展机会。
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开发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3 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制定完善的创新投入政策,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鼓励银行、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开发区的支持力度,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同时,加强政府对创新资金的投入,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
总结:经济开发区在创新驱动下面临着创新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失和资金缺乏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完善创新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同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这样才能推动经济开发区的创新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徐州市外经贸局开发区处开发区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开发区产业竞争力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反映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决定着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也引领着地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明确开发区产业定位、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打造开发区产业优势,是现阶段开发区发展的紧迫课题。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和市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省级开发区发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省级开发区371家工业企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调研,并在分析研究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主要特点、制约因素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一、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概况目前,全市共有8个省级开发区,经国家核准的近期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63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1平方公里,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20多亿元,开发区共设立各类企业4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
2007年,8家省级开发区实现GDP211亿元,同比增长56.11%,占全市的12.57%;业务总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48.1%;一般预算收入17.44亿元,同比增长66.1%,占全市17.37%,;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8亿美元,占全市的63.88%;自营出口9.6亿美元,占全市的58%。
开发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热力、绿化、污水处理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善,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开发区主导产业逐显特色,开发区进入了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开发区已成为我市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平台和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
产业发展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产业特色初步形成。
徐州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以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同时积极培育光伏光电、清洁技术、现代服务业等特色比较鲜明的产业板块;丰县经济开发区以食品加工、盐化工和电动自行车为优势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沛县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以煤电铝一体化为龙头的产业体系,形成了新型材铝加工、农产品加工、煤化工三大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铜山经济开发区以工程机械、车辆制造、电子电器为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睢宁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棉纺织、白色家电、皮革皮具三大产业板块;邳州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板材家具、纺织服装、煤化工三大产业,特色较为鲜明;新沂经济开发区规划了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加工三大产业板块,发展势头迅猛;徐州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和新型材料产业板块,集聚能力逐步增强。
二是开发区主导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较高。
2007年8家开发区GDP实现21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42.89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67.74%。
目前,开发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基本定位在工业范围,工业增加值合计为94.32亿元,占第二产业的66%。
三是产业链条逐步形成。
部分主导产业的产业链逐渐延伸,产业集群初现端倪。
工程机械产业是我市主导产业,为全国四大机械制造基地之一。
徐州经济开发区以之作为本区的主导产业,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
现有工程机械企业236家,形成了以徐工集团为龙头,产业配套完善,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经济成分共有的企业集群。
四是科技创新加快推进。
近几年,我市开发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后引进了光伏光电、风力发电、环保节能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增强了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项目带动、企业需求,我市引进了大批的高科技人才,为我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市开发区产业虽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全市经济的领跑者,但从全省来看,我市开发区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
在苏北5市中,我市经济开发区业务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均居于第二位,实际到帐外资和基础设施投入位列第三。
从全省111个省级开发区建设水平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2007年徐州经济开发区列第29位,其他开发区在第三、第四板块,处中下游,与全省平均水平差别较大。
以上问题与我市开发区产业发展存在必然联系。
调查结果汇总分析表明,我市省级开发区产业存在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开发区产业集聚度较低,综合带动能力不强。
据调查,我市开发区企业的经营范围比较广,涉及了20多个行业,包括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铁合金冶炼、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肥料制造等等。
每个园区都确定了3个以上主导产业,体现了产业不够集聚。
每个开发区前三位产业中类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仅徐州经济开发区的专用设备制造企业共21家,业务总收入达333亿元,初步形成产业集聚规模;邳州经济开发区的胶合板制造产业具有19家企业,但业务收入总量不高,为8.82亿元。
其余开发区的产业中类里,企业数量都仅为个位数,只有1家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
整体经济总量和企业规模都较小,在从业人员和社会贡献率等方面对于园区整体经济带动辐射作用不强。
二是产业同构化严重,集群程度不高。
各开发区之间,产业交叉现象比较普遍。
徐州经济开发区和丰县经济开发区在“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产业重复,徐州工业园区和新沂经济开发区在“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产业重复,沛县经济开发区和邳州经济开发区在“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产业重复,同时与丰县经济开发区在“电工器材制造”重合(见附表)。
另外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徐州经济开发区和铜山经济开发区在“工程机械”方面,新沂经济开发区与睢宁经济开发区在“纺织服装”类存在相互雷同的情况。
开发区内主要产业相互重复,彼此竞争,使得在开发区内无法形成产业集群集聚,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布局零散、相互孤立,也阻碍了企业之间进一步的协同配套,生产成本降低,不利于开发区内主导产业的做大做强。
三是产业层次偏低,发展后劲不足。
产业结构单一,以邳州人造板制造产业为例,共有企业19家,吸纳就业人数2999人,2007年末业务总收入8.8亿元,工业增加值2.2亿元。
产品主要以低端板材为主,虽企业数居于主要产业第2位,但业务收入量却位于12位。
主要产业基本为资源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现代服务业、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类产业处于空白。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园区产业缺乏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收入低,发展后劲乏力。
四是投资强度偏低,用地浪费现象严重。
在实地调研中,通过参观园区,还发现企业分布零散,未形成规模用地。
除徐州经济开发区,其余区内中小企业居多,大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偏少,每亩地投资额不高,产出效益低,却占用相当多土地,存在着隐形用地浪费现象。
三、加快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经过多年的发展,省级开发区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经济发展中的主阵地作用日益突显。
当前,面对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各开发区应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加快载体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逐步将“自然资源+资本”的传统制造业,向以“知识、信息+资本”的新兴产业推进。
要积极发挥能动作用,协调、调动各种资源,创造产业集聚的环境与政策条件,推进开发区产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一)明确开发区产业定位,制定相应产业扶持政策。
加快开发区产业发展要以“错位发展,特色鲜明”为指导,加快产业集聚,拉深、拓宽产业链。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形成开发区主导与政府指导推动相结合的模式。
根据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两个中心”、“三大基地”和“四大产业”的战略目标,结合各开发区自身区位、资源等优势,制定详细产业发展规划,报政府统一审核。
一是要突出政策扶持。
对相关优势产业、朝阳产业给予一定优惠政策,进行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倾斜,鼓励扶持。
政府引导,整合资源,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调整开发区产业结构。
二是要做好人才支持。
对于发展高新产业而引进的高等人才相关待遇,做到“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给予开发区发展以人才技术保证。
三是要突出自身特色。
每个开发区之间尽量选择不同的产业定位,防止互相竞争,增加发展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区对外招商和产业集聚。
要选择有发展后劲的产业,以大企业、大项目为链核,加快重要产业链的形成,与周边优势企业一道加快产业集聚的步伐,以形成具有规模优势与技术优势的几个产业集群。
(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突显规划的先导作用。
“发展未动,规划先行”。
一是高度重视开发区的规划工作。
开发区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一个高水准的规划。
现有规划远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发区在确立主导产业同时,要做好高质量、超前性规划,为以后发展预留充分空间。
二是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制订控制性详规及产业发展等专业规划,形成开发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比较完整的规划体系,使有限的资源更加充分的利用,为企业集聚、产业链延伸拓宽预留足够发展空间。
尤其是为特色园区详细规划土地,做好与主园区发展协调用地的关系。
三是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规划成片用地,防止无序开发。
对于现在占地多、产出低、耗能大的企业,要坚决进行搬迁,“腾笼换鸟”为其他优质企业让出发展空间。
同时建议规划开发区内工业项目的生产型用地比例不低于此项目整体用地的70%,防止企业浪费土地;新引进项目平均投资强度市区不低于180万元人民币/亩,县区不低于150万元人民币/亩。
(三)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我市开发区现有产业,多为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结构比较单一,产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
因此,各开发区在重新规划主导产业时,需充分考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议在2-3个主导产业中,选择1个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
在优化产业结构上,要针对现有产业,有步骤的优化结构,通过开发区内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加大产业高科技含量,使园区成为工业发达,产业结构合理的经济增长区。
在提升产业层次上,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层级,增加产品附加值,占据产业上游位置,从而整体提升园区内产业层次。
(四)推行产业链招商,充分发挥开发区能动作用。
一是要发展集聚功能,强化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
区内集中各方面资源和经济要素,重点围绕工程机械、盐煤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和胶合板制造等,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确立支柱产业,培植龙头企业,通过重点建设,吸引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形成地区经济的发展极。
二是要突出产业链招商,提高用地产出率。
根据产业规划,依据现有产业链开展招商活动,对于龙头、重点企业,开展配套招商,拉伸、拓宽产业链;对于已具备一定数量的企业,进行规模招商,形成产业集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