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宝鸡第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宝鸡第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省排名列倒数第三。
卫 生等 消费甚少 ,这就大大限制了农村 挥, 也影 响了全市第三产业 的总量扩张。 “ 十一五” 之初 , 国提 出“ 我 建设 社会 主义新农村 ” 的伟 大构想 , 因此 , 要进 一

宝 鸡市 第 三 产 业 发展 现 状
二 、 宝 鸡市 第三 产 业 格 局 形 成 的原 第 三产 业 的发 展 潜 力 无 法 得 到 充 分 的 发 1 较低 的城 市化 水 平 导致 了第 三 产 、
是宝鸡市房地产投资的重中之重 ,房地 机 , 深化认识 , 开拓创新 , 进一 步增强发 为契机 ,尽 快促使陇海铁路沿线城 镇带 产开发投资主要还是依 赖于住宅 投资的 展第三产业对促 进经济结构调整 、活跃 的形成 , 同时加快凤翔县撤县建市步伐 , 拉动 ; 金融 、 信息 传输 、 计算 机服务及 软 城乡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重要作 完善城镇体 系 , 抓好汤峪 、 法门 、 长青 、 常 件业和社会 服务业 等行业 的投 资力度 则 用 的再认识 , 固树 立大产业 、 牢 大规模 、 兴 、 帐 、 绛 阳平等重 点镇建设 , 使期成 为
20 0 3年以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伴随着经济发展 战略 因分 析
的转 变 和经 济 结 构 的 调 整 , 委 、 政 府 市 市
坚持“ 业强市 、 工 畜牧 大市 、 旅游名 市和 业 相 对 滞后 的发 展
现代化生态 园林大城市” 的发展战 略, 宝
截至 20 0 7年 , 国的城市化水平 为 步发展宝鸡市 的第三产业 ,只局限于满 我
设 和谐 奋 进 新 宝 鸡 的 战略 决 策 ,更 是 全 差距 ,远 未达 到英 克 尔斯 现代 化标 准 地域分 布不均衡 。 同时 , 宝鸡市农村居民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
对策研 究
宋 彬 北 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 0 3 07 0
进一步提升 ,这需要消除影响城市化的各 种 壁垒 ,实 现 城 市 化 与第 三 产 业 的 良性 互 动。首先 , 应充分重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 市认 同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劳动 用工和户籍管理制度相继 出台,农民进城 打工已成为普遍 ,但如何让这些在城市主 要从事 第三产 业的农 民工获得 城市 的认 可 ,或让 农民工认可所居住的城市作为第 二故乡却还有许多的路要走 , 这就要求建 立城市认 同感;原有的城市人 口应从心理 上、 文化上接受新增的城市人, 以宽容、 和 谐 、平 等的心态与新城市人 口交往 ;对新 增 的城市人 口来说 ,也要对 以新型交往方 式为基础的城市 文化予 以认同;新旧城市 人就可 以在共同的生产 、生活交往中构建 新 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 。其次,应从政 策 上对城 市所有居 住或 工作人 口同样对 待 ,将 现 有 的城 镇 居 民社 会 保 障制 度 涵 盖 新进入城镇的居 民,使他们能够 长久地安 心居住在城市 , 这对于促进第三产业 的发 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 义。第三,要重视城 市化过程 中的组 织建设 ,开展建设学 习型 城市 、诚信城市等活动;大力发展社 区及 各类社会组织 ,提高市民的社会化、组织 化程度 ,使所有 的城市居民都能归属于一 定的 “ 物理、心理社 区” 减少城市 的边缘 , 人群 ,以组织 制度 促进 城市化 的合理 发 展 。在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 的中期阶段 的时候 ,第三产业 日益承担着转移农村剩 余 劳 动 力 的 任务 。进 一 步研 究第 三 产 业 与 城市化发展 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 意 义 ,在 消 除第 三 产 业 发展 的城 市 化 壁 垒 基 础 上 , 出有 利 于 第 三 产 业 发展 的 城 市 做 化 战略措施 , 从而实现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业 、以及生产精神产 品和服务的现代文化 产 业 ,这 些 现 代 第 三 产 业 的 发展 ,极 大地 改变城市的构成要素 ,影响着城市的生产 方式、生活方式和竞争能力 ,软化了城市 的经 济 结 构 ,同 时 也 改变 了城 市 生 产 关 系 及上层建筑 的素 质水 平、协调能力 , 使城 市化的发展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最新)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最新)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一、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晋‎城市自1985年‎建市以来,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之后,在大力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根据新建城市的‎实际情况,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入手,注重优先‎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事业,积‎极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物供‎仓储业,特别是近‎几年在努力巩固提‎高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注重培育、‎引导和发展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呈现‎出传统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势头高涨的喜‎人局面。

201X‎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12‎ 9..44‎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由建市初的1‎4.85‎%上升到3‎1.1%,增长‎了09倍‎。

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85年的2‎1.97%上升‎到337‎%,总人数由1‎ 7.5万人‎上升到3‎ 8.44万人‎。

一产、二产较上‎年分别下降‎1.26‎、 0.39个‎百分点,三产从业‎人员比重较上年增‎加8.7‎7个百分点。

晋‎城市的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兄弟城市及‎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与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第‎一、二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内部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

对照比较,‎分析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第三产业发展势头‎高涨,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然偏‎低。

宜宾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宜宾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宜宾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雷鸿 宜宾学院科技处 644600改革开放以来,宜宾市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特别 是近几年,第三产业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态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 得到不断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和壮大。

宜宾 第三产业在繁荣经济、扩大国内外交往、服务市民工作生活等方面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宜宾市经济发展实证研究,认识到第三产业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第三产业必然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 动力。

态;实行市场经济以后,第三产业才有了发展生机,特别是进入1995年以后,第三产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稳步发展的势头。

从第三产业在不 同年份的年均增长率来分析,可看出第三产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轨 迹,如图2所示。

结合图1和图2可看出, 宜宾市第三产业发展呈波浪 式增长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七五”时期(1986—1990年)宜宾的第三产业比重为26.91%; “八五”时期上升到28.25%; “九五”期间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达 到32.17%。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宜宾市在发展服务业时,以增加城 市功能与发展服务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证券、 物流配送、信息、商贸、中介等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的同时, 加快发展为大工程配套、服务人民群众的各类专业市场、特色市场, 促进各产业的分工、协作、升级和融合的思路全面推动了第三产业的 发展。

第三产业的比重在 “九五”期间的32.17%的基础上再次上升 到“十五”期间的32.96%,从而促使宜宾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 的变化。

1985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39.7%、53.9%、30.91%。

2005年 三次产业比重分别变化为21.59%、48.77%、29.64%,第三产业超过 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并且比第一产业高8.05个百分点,打 破了宜宾经济“二、一、三”的格局,形成了符合宜宾发展的“二、 三、一”的产业格局,彻底改变了原来由第二产业为主推动经济增长 的状况,初步形成了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第三 产业成为推动宜宾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何发展我国第三产业

如何发展我国第三产业

221百家论坛如何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乌日汗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形式和主要推动力,也是衡量一国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和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发展第三产业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改革的步伐,随着第三产业的总体规模扩大,占GDP 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

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十分缓慢,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充分认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最关键。

关键词:第三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一)政府对于第三产业重视度不够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中国形成了一套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即:在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层面,以做大GDP 总量为导向,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和干部考核为约束激励机制,以行政干预和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的经济增长方式。

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下,政府发展理念形成了重工业、轻服务业的重要特征。

在GDP 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工业和服务业表现出不同的偏好,主要的原因是: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在拉动GDP 增长上见效比较慢,在本届政府任期内的效果没有工业产生的效果明显,很有可能是为后任者做嫁衣裳。

(二)服务业领域存在垄断服务供给不适应服务需求的根源在于行政垄断与管制。

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不仅面临着国有垄断行业的排挤,还需要到各级行政部门办理繁琐的行政审批事项。

尽管国家一再强调社会资本可以进入法律未禁止的服务业领域,但由于行政垄断的存在,社会资本事实上很难进入服务业部门。

这就使得服务业领域难以通过公平竞争来提高供给能力、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

服务业行政垄断与管制导致服务业要素价格的扭曲,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进行价格管制具有合理性,但相当多的服务业领域需要利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促进发展。

加快吕梁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吕梁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团 。 批 发 零 售 行 业 要积 极 发 展 连 锁 超 市 、物 流 配送 、 特 许 经 营 、代 理 制 、 电子 商 务 等 现 代 营销 方 式 ,形 成 以 大 型 购 物 中心 为 骨 干 ,超 市 、 专 卖 店 、便 民 店 等 互 为 补 充 的 多 元化 、 多 层 次 的 销 售 网络 ,构 建 大 中 小 结 合 的 现 代 流 通 体 系 。建 立 大 型 的专 业 批 发 市 场和 物 流
配 送 中 心 ,逐 步 形 成 集 散 功 能 强 、辐 射范 围 广 的地 域 优 势 。 鼓 励 引进 中 外连 销 企 业 ,采 取 兼 并 、 收购 、 输
入 管 理 和 品 牌 等 方式 改 造 我 市 现 有 城 乡 网点 ,培 育 一 批 跨 区 域 、 跨行 业 的 大 型 连 锁 企 业 , 提升 该 市 商 贸 流
业 发 展 的税 收扶 持 政 策 。 通 过 采 取 措 施 , 努 力 促 使 第 三产 业 通 过 各 种服 务 形 式 渗 透 到 第 一 、 第 二 产 业 中 , 满 足 社 会 生 产和 人 民 生 活 的 需 要 , 成 为 经 济 发 展 的强 大推 动 力 。
二 、 优 化 第 三 产 业 内 部 结 构 。提 升 传 统 行 业 ,加
间资 本 和 非 公 有制 经 济 进 入 国 家 法 律 法规 未 明确 禁 入
的任 何 行 业 和 领 域 。 二 要 充 分发 挥 新 闻媒 体 及 其 他 宣
传 舆 论 阵 地 的作 用 , 大 力 宣 传 第 三 产 业 在 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中 的重 要 作 用 ,动 员 全 社 会 共 同 关 心和 支 持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形 成 发 展 第 三 产 业 的 良 好 氛 围 。 三 要 按 照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DZY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产业链不断延伸,美丽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蓬勃发展,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要实现更大成效,还亟待破解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近年来,XXX乡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和成效。

一是农业产业化。

主要采取“农民入股+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的合作方式,以各村抱团发展产业的模式经营。

首先是XXX项目和XXX基地。

XXX基地由XXX村集体整合XXX 余亩土地规划而成,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XXX公司进行种植生产销售,基地的建成不但发展壮大了XXX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改变了我XXX过去XXX多点分散的布局,达到了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使我XXX“XXX”的品牌称号更加闪亮。

XXX项目整合了XXX周边的XXX个村XXX余亩土地,依托XXX培育的XXX规划建设而成,企业通过XXX加工厂,形成XXX种薯、生产、销售以及加工一条龙模式。

第二个是XXX村XXX项目,利用村集体土地蓄水形成鱼塘发展鱼业养殖,采取村“集体+农户”入股的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是农业与服务业不断融合。

出现了农家乐、农村休闲游、农业观光游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典型形态。

如建成XXX村、XXX村“农家乐”旅游示范村两个,XXX村新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农家乐XXX户,带动农民增收受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态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融合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滞后,带动能力不够突出。

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不足,一般性、资源性的传统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少。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近年来,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4%,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第三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以下是对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的几点分析和总结。

一、现状分析1. 服务业结构仍不合理。

近年来,服务业增速持续超过制造业增速,但人均服务业收入不高,其中住宿餐饮业、物流仓储业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比重高,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比重较低。

2. 服务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虽然中国第三产业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在科技和信息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有差距。

3. 服务业人才缺口较大。

服务业人才普遍缺乏,尤其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和专业人才,而一些重要职位的人员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二、对策建议1.加强服务业结构优化。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费、鼓励技术创新等政策手段来引导服务业结构升级,并适当提高知识密集型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以提高服务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企业增加服务业人才的培训和研发投入,推广专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以及优化服务业人才培养机制等手段,吸引并培养更多优秀的服务业人才。

3.提高服务业创新能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创新和技术研发的支持,推进服务业信息化和数字化等先进技术的应用,鼓励企业开发和应用新型技术,以增强服务业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政策引导和行业自身努力,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中国经济建设进入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发展阶段。

辽宁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辽宁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辽宁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已成为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优化社会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辽宁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依赖工业,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辽宁经济的增长。

正是通过对辽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辽宁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标签:辽宁;第三产业;问题;对策1 辽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辽宁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加上辽宁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历史奠定的工业基础为辽宁成为中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提供了殷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深层次着眼,其產业结构矛盾仍然存在。

近年来,辽宁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发展速度较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基本上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之间,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70%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近年来,辽宁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如何促进辽宁经济的再次腾飞成为十三五期间的重中之重。

“十三五”开局之年的2016年,辽宁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2037.88亿元,比上年下降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3.04亿元,下降4.6%;第二产业增加值8504.84亿元,下降7.9%;第三产业增加值11360.00亿元,增长2.4%。

和第一、第二产业负增长相比,辽宁第三产业实现了正增长,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但是,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并不均衡,区域性明显,第三产业增长主要存在于沈阳、大连两个核心城市。

2015年沈阳第三产业增加值3440.1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2%。

大连第三产业增加值3697.5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5%。

齐齐哈尔农星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对策建议

齐齐哈尔农星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对策建议

齐齐 哈尔管理局第三产 业增加值 2 0 1 2 年 占G DP的
3 4 . 9 %,而 全 国 第 三 产 业 占 G D P比重 为 4 5 . 9 %,低 l 0 . 9 6 个 百分 点 。农 垦企 业 之 间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水 平
差 距 也 比较大 。如 克 山农 场 2 0 1 2 年 第 三产 业增 加值 占G DP比重 4 2 %;依 安 农 场 为 l 7 . 1 3 %; 富 裕 牧 场 为1 9 . 1 6 %。 四是 第 三 产 业 就 业 吸 纳 能 力 不 足 。 我 国第 三产 业 从 业人 员 占到三 分之 一 ,黑 龙 江 垦 区从 事第 三产 业 人 员 ( 2 0 1 2 年 末 ) 占全 社 会就 业 人 员的
对性 的对 策措施 ,加快农 垦企 业第 三产业 发展 。
多 问题 ,与先进 发达 地 区相 比还 存在 较大 差 距 ,主
要表 现 在 :一 是 第三 产 业 总量 偏 小 、 比重偏 低 ,对 经济 拉动 的后劲 不 强 。如齐 齐 哈尔 管理 局 2 0 0 7 年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占G DP的 比重 为 3 5 . 7 1 %,到 2 0 1 2 年
占G D P的 比重 为 3 4 . 9 %,下 降 了0 . 7 7 个 百 分点 。二 是 发展 层 次 不高 ,竞 争 力不 强 。 主要 表现 为 新 兴第 三 产业 比重低 ,发达 国家或 我 国 发达地 区第 三 产业

当前农垦企 业第三产业 发展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主要 以信息 、咨询 、科 技、金 融等新 兴产 业发展 为主,而农垦主要是 以传统第三产业发展 为主。另 外 ,第 三 产业 整 体效 率 不 高 ,竞 争力 弱 ,缺少 现代 服 务 理 念 ,现 代 经营 方 式 、服 务 效 率 和 附加 值 低 。

实现我市第三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实现我市第三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是大 学 教 育落 后 的 原 因所在 。
2 、 遵 循 发 展 规 律 ,正 确 把 握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方 向 。① 不 要 单 纯 过 度 追 求 第 三 产 业 的发 展 规 模 和发展速度 ,防止新一轮 的形式主义式 的 “ 三 产 热 ” 。 目前 存 在 对 转 型 的一 个 认 识 误 区 ,就 是 单 纯 把 提 高 整 个 服 务 业 在 国 民 经 济 中 的 比重 作 为 发
国_ 唐山经济 } 2 。 1 4 小 2
2 0 1 3 年度唐 山市参政议政重点调研课题之六
实现我市第三产业
科学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民革唐 山市委
淀 中解 放 出来 。 不 仅 要 总 结 唐 山近 十 年 来 “ 一钢
独 大 ” 的历 史 ,还 要 善 于 总 结 2 0 年 、3 0 年 乃 至 更 长 时 间 的城 市 发 展 史 ,查 找 唐 山 文 化 教 育 ,尤 其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是 现 代 经 济 的 重 要 特 征 , 也 是 进 一 步 增 强唐 山 经 济 实 力 、赶 超 沿 海 城 市 “ 第 二
务 业 的做 法 ,提 出为 增 加 第 三 产 业 比例 修 改 传 统
统 计 方 法 的 主 张 ,一 定要 具 体 分 析 审慎 对 待 。② 要 摆 脱 量 , 就 要 把 第 三 产 业 内部 结 构 中 的 新 兴 产 业 作 为 发 展 的 最 高 追 求 和 实 现 目标 。 我 市 在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中,既要注重一 、二、三产业之 间的结构调整 ,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要 做 到 实 实 在 在 解 放 思 想 ,就 要 自觉 从 “ 唐 老 大 ” 的 思 维 惯 性 中解 放 出 来 ,既 要 当 好 河 北 省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领 头 羊 ,又 要 时 刻 保 持 冷 静 清 醒 的 头 脑 ,查 找 和 发 现 唐 山 与 省 内外 先 进 城 市 的 差 距 。要 做 到 实 实 在 在 解 放 思 想 ,就 要 自觉 从 “ 挣 快 钱 ” 的 急 功 近 利 心 态 中解 放 出来 。 要 警 醒 单 纯 靠 自然 资源 发 展 的短 期 性 和 不 可 持 续 性 ,对 环 境 污 染 的危 害 性 。要 做 到 实 实 在 在 解 放 思 想 , 就 要 自觉 从 “ 重 工 商 、轻 文 教 ”的 历 史 积

加快发展铜陵市第三产业对策研究

加快发展铜陵市第三产业对策研究
在 : 一 是 面 向 生 活 的 行 业 发 展 较 快 , 而 面 向 生 产 的 行 业 发 展
( ) 陵 市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较 快 。 仍 滞 后 于 地 方 经 济 的 起 第 三 产 业 的 脊 梁 。但 总 体 上 , 三 产 业 发 展 层 次 不 高 , 现 一 铜 但 第 表 在 工 业 化 、 市 化 加 速 推 进 的 背 景 下 。 陵 市 始 终 把 发 相 对 滞 后 ; 二 是 服 务 业 企 业 的 行 业 集 中 度 不 高 , 传 统 服 务 业 城 铜

铜 陵 市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改 革 开 放 特 别 是 19 9 2年 以 来 . 铜 陵 市 各 级 各 部 门 认 真 区 1 6城 市 平 均 4 .% 的 发 展 水 平 相 提 并 论 。 22 贯 彻 落 实 党 中 央 、 国 务 院 和 省 委 省 政 府 关 于 加 快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的 一 系 列 重 要 政 策 举 措 , 第 三 产 业 呈 现 出 良 好 的 发 展 快 城 市 建 设 、 提 升 城 市 综 合 竞 争 力 的 战 略 比重 依 然偏 大 , 多都 是低 附加 值行 业 , 大 如餐 饮 业 。具 有现 代 重 点 。积 极 推 进 和 提 升 第 三 产 业 的 水 平 和 层 次 ,第 三 产 业 得 服 务 业 特 征 附 加 值 高 的 现 代 物 流 、 现 代 金 融 、 现 代 综 合 技 术 到 长 足 的 发 展 。 到 20 0 7年 底 , 铜 陵 市 第 三 产 业 年 均 增 长 服 务 的 企 业 明 显 缺 乏 , 专 业 化 程 度 和 整 体 技 术 水 平 也 不 高 , 1 .% 。第 三 产 业 占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的 比 重 由 17 64 9 8年 2 % 提 高 并 且 服 务 业 品 牌 竞 争 力 较 弱 。 1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一、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二、第三产业在黑龙江省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三、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四、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五、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景展望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农业是该省的支柱产业。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的第三产业也逐渐崛起,成为推动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从以上五个方面对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一、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黑龙江省第三产业总体发展较快,规模不断扩大。

2018年,该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48.2%,较2010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占比最大,主要集中在金融、电信、物流、旅游等领域。

此外,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第三产业在黑龙江省经济中发挥的作用第三产业在促进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重要的就业创造者,黑龙江省第三产业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该省的经济效益和创新力。

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人才流失、创新不足、政策环境不利等方面。

由于黑龙江省的经济总体水平相对较低,许多优秀的人才不得不流失到其他地区,造成了该省现代服务业人才的短缺。

另外,由于黑龙江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现代服务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最后,政策环境不利,也制约了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发展。

此外,黑龙江省还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

四、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针对以上问题,黑龙江省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吸引更多具有现代服务业背景的人才回到黑龙江省,培育一批有专业技能、责任心强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一)基本思路按照打造“教育名镇、花木之乡、旅游休闲镇”的总体目标定位,及时启动实施“三产扩张”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出特色、差异发展。

规划大物流、发展大商贸、优化大环境、催生大企业。

重点发展商贸物流、花木交易、旅游食宿和教育住房出租等服务业,使全镇第三产业在近期有一个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一个重点(以旅游食宿和教育住房出租服务为重点)、三条发展轴(休闲旅游、商贸物流、花木交易)的格局,成为庐南重要休闲旅游胜地、边际商贸物流高地。

(二)对策与措施1、推崇“生态环境是可持续生产力”理念,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

巧借一桥相连的赤水市强势打造“神秘赤水河”生态旅游品牌之机,“借船出海”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氛围,较好结合“周祠”升级为国家保护文物的人文资源优势,举全镇之力,加快启动实施包装推介、开发建设周祠广场旅游项目。

紧盯赤水8 万多人和每年吸纳上百万游客的潜在消费群体优势,重点做好吃、住、玩、购“四篇文章”。

以名小吃夜宵——曾烤鱼为依托,发展特色餐饮和特色小吃,力促形成特色小吃一条街,推出多风味、多品种的餐饮品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

同时,以集吃住娱乐为一体的三星级宾馆——罗曼假日酒店为依托,立足地方特色,借鉴先进酒店管理模式,不断开拓新的经营形式,提高经营规模、档次,大力发展一批功能齐全、设备现代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星级饭店、商务酒店等,提升聚人效应。

以赤水七处国家级风景区和宋袁食品黑桃系列软糖为依托,积极与镇内外旅游业建立畅通旅游网络,吸引接纳镇内外游客,同时,着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旅游产品,逐步形成“游、购”相互配套的旅游综合体系,实现“玩在赤水,购在九支”的一一对接。

在公路沿线和锁口森林区,大力发展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农家乐”、“渔家乐”旅游项目,加快观光农业和郊游娱乐业的开发建设,按照生产与观光相结合,以旅游促产业,以产业促旅游的思路,以安居、徐家祠、月台等近郊村为核心区域,充分利用种植花卉传统优势,加大引导开发力度,逐步形成以旅游、观赏为主,科普、科研为辅,融生态旅游和经济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旅游区,打造赤水市“后花园”。

论事业单位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事业单位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事业单位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事业单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热点。

鉴于此,论述事业单位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至关重要。

一、事业单位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1、事业单位第三产业拓宽了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企业和政府都是主流经济体系,但事业单位第三产业已崭露头角,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事业单位第三产业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推动了经济建设、社会繁荣,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事业单位第三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第三产业面临着全球竞争的挑战,要求各企业加强研发,改进营销模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拓宽市场渠道,强化品牌建设,实现多元化发展。

事业单位第三产业的真正发展,必须迎接这种挑战。

3、事业单位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首先,事业单位第三产业仍处于行业政策“空白”时期,仍有强制性规范没有完全形成,缺乏行业监管机制;其次,事业单位第三产业还存在人才短缺,资金周转不畅、营销手段不完善等问题;第三,事业单位第三产业发展需要自主创新能力,但事业单位第三产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落后;第四,事业单位第三产业的改革进程缓慢,需要加快实施改革步伐。

二、对策1、加快改革,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政府应通过改革,推动事业单位第三产业的改革,加快发展步伐,积极支持和引导事业单位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经济改革,解决现实问题,促进事业单位第三产业向现代事业单位发展。

2、加强管理,完善运营机制。

应加强企业的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运营机制,引入成熟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健全行政管理制度,建立适当的反垄断机制。

3、加强资金投入,改善营销环境。

应加强资金投入,不断改善营销环境,改善营销环境,以更有效的营销手段提高企业营销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加强科技研发,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应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强技术改革,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企业打造成技术创新型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基本思路
按照打造“教育名镇、花木之乡、旅游休闲镇”的总体目标定位,及时启动实施“三产扩张”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出特色、差异发展。

规划大物流、发展大商贸、优化大环境、催生大企业。

重点发展商贸物流、花木交易、旅游食宿和教育住房出租等服务业,使全镇第三产业在近期有一个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一个重点(以旅游食宿和教育住房出租服务为重点)、三条发展轴(休闲旅游、商贸物流、花木交易)的格局,成为庐南重要休闲旅游胜地、边际商贸物流高地。

(二)对策与措施
1、推崇“生态环境是可持续生产力”理念,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

巧借一桥相连的赤水市强势打造“神秘赤水河”生态旅游品牌之机,“借船出海”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氛围,较好结合“周祠”升级为国家保护文物的人文资源优势,举全镇之力,加快启动实施包装推介、开发建设周祠广场旅游项目。

紧盯赤水8 万多人和每年吸纳上百万游客的潜在消费群体优势,重点做好吃、住、玩、购“四篇文章”。

以名小吃夜宵——曾烤鱼为依托,发展特色餐饮和特色小吃,力促形成特色小吃一条街,推出多风味、多品种的餐饮品牌,满足不
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

同时,以集吃住娱乐为一体的三星级宾馆——罗曼假日酒店为依托,立足地方特色,借鉴先进酒店管理模式,不断开拓新的经营形式,提高经营规模、档次,大力发展一批功能齐全、设备现代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星级饭店、商务酒店等,提升聚人效应。

以赤水七处国家级风景区和宋袁食品黑桃系列软糖为依托,积极与镇内外旅游业建立畅通旅游网络,吸引接纳镇内外游客,同时,着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旅游产品,逐步形成“游、购”相互配套的旅游综合体系,实现“玩在赤水,购在九支”的一一对接。

在公路沿线和锁口森林区,大力发展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农家乐”、“渔家乐”旅游项目,加快观光农业和郊游娱乐业的开发建设,按照生产与观光相结合,以旅游促产业,以产业促旅游的思路,以安居、徐家祠、月台等近郊村为核心区域,充分利用种植花卉传统优势,加大引导开发力度,逐步形成以旅游、观赏为主,科普、科研为辅,融生态旅游和经济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旅游区,打造赤水市“后花园”。

2、构建“川南黔北现代服务辐射中心”,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

利用毗邻的国家级重点化工企业赤天化20万吨纸浆项目正式投产和德亿纸业、巨神酒业等大型招商引资企业的即将达产见效契机,出台实施《九支镇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建设和提升副食品、家电产品、农副产品批发及服装批发等各类行业市场,着力培育边界商贸市场,构建川南黔北边际交易带,“攻占”边界消费“阵地”,形成辐射与反辐射中心;充分利用佛赤、九五等公路穿境而过、赤水河水路便捷和
邻近泸赤高速公路接口的优势,着力培育发展特色街,形成小商品一条街,餐饮一条街,文化娱乐一条街,以此丰富商业氛围,形成繁荣的物流景观,方便市民购物和消费。

加快启动实施长1000米、宽30米的“迎宾大道”通道建设开发工程,在大道两侧集中规范发展企业、商家,打造一条以商贸物流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靓丽风景线。

同时具体实施好“12345 ”工程。

“ 1 ”是建设一个物流仓储中心;“ 2 ”是建设两个站:车站和加气站;“ 3 ”是建设三个批发市场:建筑建材市场、农副产品市场和家俱销售市场;“ 4 ”是建设四个大型商场或超市;“ 5 ”是建设五个星级宾馆。

同时大力发展物流企业和煤炭经营企业。

突出物流活镇,坚持配套大工业、服务大工业的战略定位,以仓储、交通运输为重点,促进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区域中心。

根据物流经济现状,加大物流企业引进力度,整合运输散户,改造和组建自开票公司;注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立全镇物流信息网络,形成内部统一的物流市场,提升物流经济水平。

3、打造“休闲度假居住胜地”,健康发展房地产业。

着眼于房地产开发的新形势,按照“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集约化经营”的原则,把房地产开发与建设新型小城镇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布局合理,有序开发,提高住宅建设集约化水平。

发挥“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人文优势和山水相连的生态环境优势,打响“住在九支,长寿延年”品牌,利用九支通高速公路的有利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建一条长2.5公里的滨河路,以全面实施新城阳光小区开发项目为抓手,建
设一批“鸟语花香,小桥流水”式的精品住宅小区,积极打造“生态别墅群”,提升场镇居住环境质量,扩大房产知名度,吸引外界房产商投资开发,引导发达地区各类群体来九支休闲度假;兑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郑重承诺,以深入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载体,加快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硬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让城市“洁美有序”成为常态,彰显“河畔明珠”的独特魅力,把九支打造成为重要的休闲、绿色、生态宜居城市,让舒适的人居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创业人员、务工人员愿意留下来、住下来。

当前,尤其要把握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加快现有商品房的促销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通过改善消费条件来集聚人气。

同时,不断完善房地产业的开发管理和小区物业管理,加速房地产市场的培育,无论是新的小区建设还是旧城改造项目,都必须注重环境建设和小区配套设施建设,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服务于百姓,服务于小城镇建设,使九支真正成为最佳人居住地。

4、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营造良好的第三产业发展环境。

健全完善工作领导机构。

调整充实由经发办、财政所、工商所、地税所等主要部门组成的镇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

以成立第三产业协会、专题旅游服务网站等为载体,以适时召开业主恳谈会、总结表彰会等为抓手,积极搭建三产发展平台,强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遵循“工商并重”的原则,在项目审批立项、登记办照、税费减免、金融贷款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凡是没
有明令禁止的就是可行可干的”、“你发展,我铺路;你困难,我帮助;你赚钱,我收税”等开明开放理念,对在九支投资的第三产业按土地成本价提供用地;对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大力倡导各部门和单位吃住等消费确保在九支,领导以身作则,示范带动,以此推动本地区三产加快发展和做大做强。

强化部门合作,搞好协调服务,积极引导,放手发展,做到“有事不放手、无事不插手”,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预防和治理吃拿卡要、乱查乱扣、乱收乱罚等政务乱作为,以及办事拖拉、质量不高,作风粗暴、态度生硬,教条主义、机械执法等政务不作为或不善作为问题的发生,为三产企业成长壮大减少干扰,减轻束缚,清除障碍。

夯实领导包抓重点项目、包挂重点企业和抓点示范责任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加强对镇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第三产业发展中政绩的“量化”管理,经常督查其发展第三产业的实际举措及各项承诺的兑现情况,并及时采取通报、批评、表彰等形式或其他奖惩措施,激励其为发展第三产业做出贡献,形成谋求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