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资料在严重非均质油藏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堵水、调剖技术方面的概述

堵水、调剖技术方面的概述

堵水、调剖技术概述发布:多吉利来源:减小字体增大字体堵水、调剖技术概述油田开发到中后期,通过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是我国大部分油田所采用的主要措施。

由于油层存在着非均质性,会出现水在油层中的“突进”和“窜流”现象,严重地影响着油田的开发效果。

为了提高注水效果和油田的最终采收率,需要及时的采取堵水调剖技术措施。

一、堵水调剖的概念(一)吸水剖面与调剖对于注水井,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地层的每一层的吸水量都是不平衡的,每一层的每一部分的吸水量都是不同的,这反映在吸水剖面上。

地层吸水的不均匀性,为了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需要封堵吸水能力强的高渗透层,称为调剖。

(二)产液剖面与堵水对于油井,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每一层与每一层的不同部分,产油量与含水率都不一定相同,其产液剖面是不均匀的。

封堵高产水层,改善产液剖面,称为堵水。

堵水能够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

堵水的成功率往往取决于找水的成功率。

除了直接测定产液剖面外,还可以利用井温测井等方法来确定出水层位。

二、堵水调剖方法(一)机械卡封利用井下工具将高吸水层或高产水层封住,称为机械卡封。

机械卡封作用范围只限于井筒范围,但由于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往往成为优先考虑的堵水方法。

(二)化学堵水向地下注入化学剂,用化学剂或者其反应产物堵塞高渗透层或高产水层,称为化学堵水。

(1)单液法与双液法:从施工工艺来分,化学堵水可分为单液法与双液法。

单液法是向油层注入一种工作液,这种工作液所带的物质或随后变成的物质可封堵高渗透层。

双液法是向地层注入相遇后可产生封堵物质的两种工作液(或工作流体)。

注入时,这两种工作液用隔离波隔开,但随着工作液向外推移,隔离液越来越薄。

当外推至一定程度,即隔离液薄至一定程度,它将不起隔离作用,两种工作液相遇产生封堵地层的物质。

由于高渗透层吸入更多的工作液,所以封堵主要发生在高渗透层,达到调剖的目的。

(2)选择性堵水工艺:利用产液剖面等测试资料,确定出水部位后,进行选择性堵水。

配套监测技术在特高含水油藏酌应用与探讨

配套监测技术在特高含水油藏酌应用与探讨
I ( ) 7 3 . 0 3×1 0’ t

大、精准度要求高.针对不 同井筒状况 、 储层状况及开发要求 ,优选不同的方法,
提 升 资料 精 准度 。吸 水 剖面 主 要 配套 常 规
可 采储 量2 9 6 . 6 4 ×1 0 t ,标 料不足以解决开发中的问题时 ,多种监测 措 施 到层 。 二 、监 测技 术 的优选 与配 套 2 0 0 9 ~ 2 0 1 2 年胡 1 2 块 配 套 实 施 主 要 监
5 3
淹状 7 兑,以找 水 方法 判 断主 出 水层 位 ,依
胡1 2 块 通过 近 几年 来精 细 注 采挖潜 调 整 , 吸 水剖 面得 到 良好 改善 ,水驱 动 蚪 j 程 度明 显 提 高 。 区块 吸 水层 数 由2 0 0 0 的4 5 . 1 %_ 卜 升到4 7 . 1 % ,吸 水 厚 度 由 4 3 . 6 %上 升 到
得 到动 用 的同 时 ,导致 油 井 多层 出 水 ,挖
根据油藏类型油藏特点,逐步优选出 与油藏 、井筒 条件 配套的饱和 度监测技
术 ,针对 性 提高 。对 饱 和度 监 测技 术 自身
选择用管柱法测试;对井下难以满足分注
的 ,应 用 合注 法 五 参数 测试 ;在 正常 注 水 中 ,求 取 启动 压 力主 要选 择 氧活 化 法 。
测工作量5 5 2 井次 .其中油水井测压等基
础项 目2 2 7 井 次 ,重 点 监测 项 目配 套 实 施
3 2 5 井次
(一 )剩 余 油饱 和度
四种方法配套应用 ,常规分注井分段
测 试选 用投 捞 测 试 系列 ;对 重 点细 分 井 ,
得到改善,层间调整余地变小 。通过几年 的重组细分调整 ,部分物性较好的二类层

第七章注采井组动态分析

第七章注采井组动态分析

第七章注采井组动态分析注采井组动态分析是在单井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单井动态分析基本上以生产动态分析为主。

而井组动态分析则是生产动态分析和油藏动态分析并重的分析内容。

注采井组的划分是以注水井为重心,平面上可划分为一个注采单元的一组油水井。

井组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在井组范围内找出注水井合理的分层配水强度。

在一个井组中,注水井往往起主导作用,它是水驱油动力的源泉。

从油井的不同的变化可以对比出注水的效果。

因此,一般是先从注水井分析入手,最大限度地解决层间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调解平面矛盾,改善层内矛盾,也就是说井组分析以找出和解决三大矛盾为目标。

来改善油井的生产状况,提高油田的注采管理水平。

本章所要讲的主要内容是:油田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注水井的分析,井组动态分析的内容、方法、步骤、及井组动态分析的案例。

第一节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当注水开发多油层非均质的油田时,由于油层渗透率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非均一性,注入水就沿着高渗透层或高渗透区窜流。

而中低渗透层或中低渗透区却吸水很少,从而引起一系列矛盾,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矛盾。

一、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1.层间矛盾层间矛盾就是高渗透性油层与中、底渗透性油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油水前缘)推进速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是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矛盾,也是注水开发初期的根本问题。

生产开发中,高渗透油层由于渗透率高,连通性好,注水效果明显,表现为产油能力高,担负全井产量的大部分。

中、底渗透性油层则由于渗透率底,连通性差,表现为产油量底,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这样在油井中出现了层间压差。

图7-1层间矛盾示意256257在注水井中,高渗透层吸水能力强,可占全井吸水量的30%~70%以上。

水线前缘很快向生产井突进,形成单层突进,如图7-1所示。

因此,渗透率高、连通好的油层,由于注得多,采的多,生产井很快见到注水效果,含水很快上升。

高渗透油层见效及见水后,地层压力和流动压力明显上升,形成高压层,严重的干扰中、低渗透层的工作,致使这些层少出油或不出油,全井产量递减很快,含水上升。

井组动态分析

井组动态分析

井组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一)井组动态分析概况注采井组是指以注水井为中心的、平面上可划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注采单元的一组油水井。

在砂体规模较大、油层大面积分布的注水砂岩油田的开发初期,有大排距横切割注水、面积注水、边外注水方式,但到开发的中后期(即达到中含水和高含水期以后),都要通过注采系统调整和井网层系的调整,逐步地转向面积注水方式。

砂体分布零散的、低渗透的、复杂断块油田,一投入开发就采取适当井距的面积注水方式,以取得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

面积注水方式初期多采取反九点、四点法布井,再逐步转向五点法、四点法、小型线状注水方式。

注采井组的动态分析,主要介绍中高含水开发期,以一口注水井(反九点、五点法、点状注水等)或以几口注水井(线状注水)为中心,包括周围若干口采油井构成的注采井组的动态分析。

它与单井分析相同的地方是都要本着先本井后邻井、先油井后水井、先地面后地下的原则,把井组内单井的有关情况搞清楚;不同之处是井组动态分析的涉及面更大,内容更多。

一个油田或一个开发区块是由许多个相互联系的井组构成的,特别是具有成千上万口油水井的大油田,注采井组的数量相当的多。

因此,任何一个即使有十分丰富经验的油藏工程师,也不可能把整个油田的开采动态都搞得十分清楚,只能从变化较大、矛盾突出的典型井组入手,由点及面地开展分析,从而掌握油田开采的状况。

注入水在油藏中的流动,必然引起井组生产过程中与驱替状态密切相关的压力、产量、含水等一系列动态参数的变化。

除了油井本身井筒工作状态的因素外,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注水井。

因此,研究注采井组的注采动态,应把注水井的注水状况和吸水能力及与其周围有关油井之间的注采关系分析清楚,并对有关油、水井分别提出具体的调整措施,这是井组动态分析的主要任务。

(二)井组动态分析所需资料注采井组静态资料:投产时间、开采层位、完井方式、射开厚度、地层系数、所属层系、井位井网关系等。

注采井组动态生产数据及参数资料: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率、日注水平、动液面深度、井组注采比等。

赋能油气开发数智化_打造提质增效“金钥匙”——记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专家、学

赋能油气开发数智化_打造提质增效“金钥匙”——记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专家、学

创新之路2018年袁江如参加华为技术大会入相关工作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06年韩院士指导研究团队尝试用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方法,与所做研究‘碰一碰’,完成了大港油田港东一区典型区块应用机器学习预测剩余油分布的初步研究。

就此,我们开始对引入的包括实验数据、地质数据、生产数据,以及各种生产动态分析数据、测试数据在内的种类各异、数量庞大的国内油藏数据,利用如统计机器学习等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用机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油气藏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分析和预测。

”这样做的好处也很快显现出来。

借助这些经典方法,袁江如得以触达一些机理模型或数学模型不能触及的领域。

“到了2009年,我们发现运用机器学习的办法所得到的结果与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相差无几。

”度过最初的艰难时光,这道希望的曙光让袁江如和他的同事深受鼓舞,他们也就此坚定了在这条科研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21世纪初,长庆油田开始了超低渗及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同时以火山岩为储层的天然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仅在松辽和准噶尔盆地就发现超过3万亿立方米资源量和9000亿立方米储量,储量规模居世界之首。

如果能对储量丰富的超低渗致密油气和火山岩气藏实施规模有效开发,将为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满足国家能源需求、推动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和环境改善带来巨大推力。

就此,袁江如锚定这一领域,加入了冉启全教授的火山岩气藏开发团队,依托20余个项目的实践和研究,他运用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相结合的办法,对火山岩气藏、低渗透油藏开发及软件研发、石油勘探开发人工智能的理论与技术创新方面展开攻关,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在积极跟踪油气开发软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袁江如将油气开发软件的生产需求及技术水平与国际对标,明确油气开发软件的研发创新方向。

他参与编写的《油气开发软件研发创新方向及一体化软件架构顶层设计、致密油气开发模型、油气开发人工智能优化决策研究等决策建议》得到了业内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领导的高度评价;他参与编写的《油气开发一体化软件架构顶层设计》得到中石油科技管理部的采纳,并促成了油气开发一体化软件平台架构的初步构建。

文13北油藏非均质性研究

文13北油藏非均质性研究
维普资讯
2 0 年第 7 06 期
内 蒙 古石 油4 - L. r - -
7 3
文 1 油 藏 非 均 质 性 研 究 3北
于银 华 喻 高明 , , 李凌 高
(. 1 湖北 荆 州长 江大 学 石油工 程学 院 ; . 国石 油勘 探 开发 研 究院 ) 2中
V( k)= k
毫 达西 之 间 的 5 6块 岩 样统 计 , 以 下三 种 方 法 计 8 按 算 渗透 率 变异 系数 . 算结 果 表 明, 计 渗透 率变 异系 数
越大, 非均 质性 越严 重 。
k—k
2 1 1 按 统计 学 上 的定 义计 算 ..
V( ) k
5. — 0. 5 0 5 5. 0 = 0. 9 8l 文 3北 ; 劳伦 兹 曲线 ; 管压 力 曲线 ; 毛 产液剖 面 ; 吸水 剖 面
1 引言
其 占岩 样总 数和 全 部 岩 样 渗 透 率 之 和 的百 分 数 。 然 后 将所得 到 的数 值 绘 在 正 态 对 数 概 率 坐 标 上 。 轴 Y 为渗 透率 大 小 , x轴 为大 于 当前 渗 透 率 的 岩 样数 占 总 岩样 数 的百分 比, 图 2—1 如 。
’ 占岩样块数 白分数 ( %)
图 2 文 1 块 渗 透 率 分 布 劳伦 兹 曲 线 3北
对 于该 油 藏 V( K)=S / oS=0 7 8 .1 。 该 方法 的优点 是 既适 合于 任何 渗透 分 布类型 油 藏, 又使 求得 的渗 透 率 变 异 系 数 v( 在 0与 1之 K)
8 .9万 吨 , 合 含水 8 .2 产量递 减 幅度 大 。 53 综 6 9 %, 导 致 目前开 发状 况 的主 要 原 因是 储 层 非 均 质性 严 重, 本 文运 用 矿场 资料 和 油 藏 开 发 理 论 对 文 l 3北 块 储 层 非均 质性 进行 分 析 研 究 , 为今 后 开 发提 供 一 定 的 指 导意 义 。

复杂小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杨家坝油田为例

复杂小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杨家坝油田为例

第16卷第3期2009年5月油气地质与采收率PetroleumGeologyandRecoveryEfficiencyV01.16.No。

3Mav2009复杂小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杨家坝油田为例王娟茹1,邵先杰2,胡景双2,王萍2,单宇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2.燕山大学石油7-程系,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复杂小断块油田具有面积小、断层发育、构造破碎、油水关系复杂以及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复杂等特点。

通过对杨家坝油田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水淹层测井解释、矿场测试资料分析、动态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多种剩余油研究方法。

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滩坝、河口砂坝微相中,其他砂体剩余油分布较少;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含油面积较大的主力油层、漏射的非主力油层以及厚油层的顶部。

关键词:剩余油;油藏;测井解释;数值模拟;杨家坝油田中圈分类号:TE3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绵号:1009—9603(2009)03—0076—03复杂小断块油田一般面积小,断层发育,构造破碎,油水关系复杂,无论是纵向上还是平面上水淹状况均比较复杂,单一的剩余油研究方法很难查明其分布规律,常常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uJ。

杨家坝油田构造上位于金湖凹陷卞闵杨断裂构造带南部。

含油面积为3.8km2,石油地质储量为599×104t,平均孔隙度为18.2%,渗透率为23.6×10~斗m2,是主要受断层和鼻状构造控制、局部受岩性影响的层状复杂断块砂岩油藏。

1988年投入开发,经过了滚动评价、上产、稳产和产量递减等4个阶段,截至2006年11月底,杨家坝油田采出程度为18.0%,综合含水率为79.1%。

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油田逐渐暴露出水窜严重,油井产量下降幅度大,含水率上升速度快,开发效果变差等问题,迫切需要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有针对性地通过井网调整,改善开发效果,降低含水率,保持稳产,提高复杂断块油藏资源利用率。

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石 油 地 质
南扛科 技 21 01
非 均 质 油 藏 剩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研 究
肖 勇① 周 翠 苹② 李 爱 军③
( 中 原 油 田分 公 司井 下 特 种 作 业 处 ① ② 中 原 油 田分 公 司 勘 探 开 发 科 学 研 究 院 ③ 中原 油 田 分 公 司 采 油 二 厂 )
的影响因素 ,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成岩非 均质性 和流体非均质性 。 综 合而言 ,宏观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沉积 非均质性 和构造非均质性的影 响 。从文5断块油藏开发历程及小层水淹状况 分析 ,影响剩余油分布 l
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一些。
11 储层 宏观非 均质性 .
层平 面上井 网不完善 ,注采不配套的部位是剩余 油相对集 中区。这类 剩余 油主要 分布在一些较差的油层和断层遮挡难 以形成 完善 注采井网 的地方 。通过再 认识和剩余油分析 ,重新绘制水淹圈 ,将文5块 沙二 1 下共 计戈 分为5个小层 ,其 中一类储 层9 ( Ⅱ 1 个 沙二下 、2、 ” ’ 3、3 、 3 ” 4 、 5 5),剩余 油零 星分布 。水淹 严重 ;二类 储层 l个 ’ ‘ 。 1
摘 要 剩余油分布的描述和预 测是 老油 田调整挖 游的主要课 题。本文应 用开发 地质 学方法对濮城 油 田文5 断块 区刺余 油分布规 1 律进 行研 究,即在 油藏精 细描 述基础上 ,利 用油藏 注水开发过程 中的各种数 据和测试 资料 、新钻调整井资料 ,分析影响刺 余油分布的 各种 因素 ,归纳刺余油分布类型 ,指 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措施 。
12 构 造 -
文5断块区总体呈N E l N 向的向斜构造 ,被濮2断层 分割成南北两 4 个 断块 ,其北部向斜形态清楚 。构造 简单 ,南部 r 4 濮2 断层以南 ) 由 于 多期断层作 用使其复 杂化 ,被一些 小断层分割成8 个含 油断块 ,同 时内部小断层多 ,构造复杂化 ,注采关 系不十分清楚 ,在 开发 生产中 表 现为 部分水井 长期 注水而 无油井见 效 ,而 另一部 分油井 却长期 低 能 。这种 原井网有注无采 、有采无注或无注无采等注 采不 完善而形成 了剩 余油。

版采油工中级判断简答计算题

版采油工中级判断简答计算题

版采油工中级判断简答计算题Revised on July 13, 2021 at 16:25 pm2009版采油工中级判断题二、判断题√1、储集层的类型一般是按照岩性来划分的..√2、在油气聚集带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地质因素..×3、岩石中的孔隙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孔隙和有效孔隙..×4、绝对孔隙度是油层储油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被用于计算地质储量..√5、岩石样中那些参与渗流的;相互连通的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石样总体积的比值;称为该岩石样的有效孔隙度..×6、流动孔隙度是与油田开发技术有关的概念..×7、渗透性的好坏则控制着储集层内所含油气的分布..×8、储集层的渗透性是储集层重要参数之一;它控制着储能;但不能控制产能..√9、当单相流体充满岩石孔隙;且流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流体的流动性符合达西直线渗透定律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能力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10、在有效孔隙度相同的条件下;孔隙直径小的岩石比直径大的岩石渗透率低;孔隙形状复杂的岩石比形状简单的岩石渗透率低..×11、有效渗透率与岩石本身性质有关;而与孔隙中的流体性质和它们的数量比例无关..√12、某一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是指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它是衡量某一流体通过岩石的能力大小的直接指标..√13、岩石中所含油或水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就叫含油饱和度或含水饱和度;常用百分数表示..×14、孔隙度与渗透率不仅是储集层岩石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之间还有严格的函数关系..√15、一般来说有效孔隙度大;则绝对渗透率也很高..×16、油层广义是指凡是含有油气的岩层..√17、断层是指两盘相对移动的距离..×18、平移断层就是两盘沿断层面相对移动的断层..×19、有效厚率下限标准;主要是反映产油能力标准..√20、有效厚度是指某一油层或油层组在现有开采工艺条件下能够开采出具有工业价值的原油的油层厚度..√21、油田开发方案是油田开发前期对油田开发方法的设计;是油田开发的依据..√22、一般油田在开发时;其开发原则是:合理的采油速度、高采收率、低采油气成本和长期高产稳产..√23、油田开发原则就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时;依据国家和企业对石油的需求;针对油田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开采政策和界限..√24、分区、分层试油;求得油层产能参数;是油田开发程序的重要环节..√25、开发层系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国大多数油田是非均质多油层油田;各油层的特性往往彼此差异很大;合采是不行的..×26、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更有利于充分发挥主力油层的作用..√27、独立的开发层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上允许的可采储量;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和稳产时间是划分开发层系原则之一..√28、同一开发层系必须具有经济上合理的较稳定的生产能力;不宜过细以及满足采油工艺技术的要求;这也是划分开发层系原则之一..√29、油藏的驱动类型是指石油在油层中的主要驱油能量..√30、油气的流动;是各种能量同时作用的结果;只是在油田的不同开发阶段各自发挥的作用大小不同..×31、在水压驱动下;当采出量不超过注入量时;油层压力、气油比、产液量保持不变.. √32、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油藏驱动类型将由弹性驱动转为溶解气驱动..√33、弹性驱动中;弹性能大小与岩石和流体的综合压缩系数、油层的超压程度、压降大小及油层体积和岩石孔隙体积因素有关..√34、溶解气驱动的油田;将形成大片死油区;开采效果极差..×35、溶解气驱动开采中期气油比迅速下降;溶解气能量迅速消耗;油层压力和产量显着下降..√36、油田开采方式是指依靠哪种能量来驱油开发油田的..它分为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如注水、注气、化学注入剂等驱油两种..√37、油田先期注水开发方式能使油田建立并保持较好的水压驱动条件;从而得到较高采收率和采油速度..√38、用来采油的井叫生产井..×39、为取得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所需要的资料而钻的取心井叫取心井..×40、开发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是油田地质的中心环节..√41、油田开发方案中有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地面建设工程等内容..√42、油田开发方案选择要保证经济有效的增加储量动用程度..√43、开发方案要保证国家对油田采油量的要求..×44、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前;要依据收集的资料;绘制有关的图件和统计表..√45、方案调整资料收集主要有油水井每天井口生产参数和油水井井史等..√46、油田配产配注方案不在同阶段;由于开采特点不同;主要问题不同;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47、油田配产配注方案不在同阶段;由于开采特点不同;主要问题不同;采取的措施也应相同..√48、配产配注就是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开发原则;对全油田、层系、区块、井组、单井直至小层;确定其合理产量和合理注水量..×49、年注入水量与油层总孔隙体积之比叫注入程度..√50、注入物与采出物的地下体积相等叫注采平衡..×51、某油田1996年底老井平均日产量100t;其中包括措施增油10t;1997年底老井平均日产量115t;其中包括措施增油20t;则该油田的自然递减率是15%..√52、水油比表示每采出1t油的同时要采出多少立方米水..√53、注入物的地下体积少于采出物的地下体积叫地下亏空..×54、套补距是在钻井架撤掉之后还能再测量的数据..√55、电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W;1W=1J/s..×56、在电阻的并联电路中;总电功率的倒数等于消耗在各个电阻上的电功率的倒数之和..√57、电阻器的技术参数有:电阻值、功率、还有耐压值..√58、电容是电路中常用的一种电器元件;它具有储存电能电荷、交流电路、直流隔断的功能;还有补偿功能作用..×59、电容规格技术参数主要是电容量单位是安培和耐压值单位是伏特..√60、电感线圈是一种常见的电器元件;通常是与其他元件相互配合使用..×61、电感线圈通常有两个接头与电路相连;技术参数主要是适用工作电压、线圈匝数、互感线圈和电流最大值..√62、变压器不能提高或降低交流电的频率..×63、变压器不可以变换电路阻抗..√64、绝缘棒是电工常用的必备使用工具;常用的有两种:一是较长且可伸缩的高压零克棒;用来挂取高压零克的;二是较短的由高绝缘大理石制成的绝缘棒;主要是拉高压隔离闸刀用的..√65、测量电路电流的仪表统称电流表..电流表非特殊指出时均是指配电盘上固定式电流表..√66、根据量程和计量单位的不同;电流表又分为微安表、毫安表、安培表、千安表等..√67、MF2型灭火器的技术规范:重量为2.0kg;误差为0.04kg;压力为1.20~1.35MPa氮气;有效距离为≥3.5m..×68、MFZ 8型储压式干粉灭火器的技术规范:重量为2.0kg;误差为0.04kg;压力为1.20~1.35MPa氮气;有效距离为≥3.5m;电绝缘性为500V..√69、机械伤害事故是指由于机械性外力的作用而造成的事故;通常是指两种情况:一是人身的伤害;二是机械设备的损坏..√70、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这是防机械伤害的一条重要原则..√71、对地面裸露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72、安全防护措施有绝缘防护;屏障防护;安全间距防护;接地、接零防护;安全电压;漏电保护等6个方面..√73、两相触电比单相触电危险性大..×74、在用电器的电路开关安装在零线上..√75、当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76、触电后如果呼吸、脉搏、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即认为触电者已经死亡..×77、注水井配注水量越多套管下得就越深..√78、抽油机结构与注水井结构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套补距的不同..√79、目前;采油树按不同的连接方式;主要可分为卡箍连接的采油树和法兰连接的采油树两大类..×80、抽油机井有防喷管装置..√81、防喷这在电动潜油泵井中有两个作用:一是在电动潜油泵井测流、静压时便于起下工具用;二是在给电动潜油泵井清蜡时起下工具、放空用..√82、采油树的小四通是油井出油、水井测试等必经通道..√83、采油树的大四通的作用是油管、套管汇集分流的主要部件;通过它密封油套环空、油套分流..×85、原油在井筒井流动时;液柱重力不受温度、含水量、溶解气等影响..×86、油井能否自喷的关键是流动压力是否大于油流在井筒中的静液柱压力..√87、抽油机井采油生产原理是:地面抽油机通过抽油杆带动井下深井泵;往复抽吸井筒内的液体降低井底压力流压;从而使油层内的液体不断地流入井底..√88、电动潜油泵井采油原理是地面电能通过电缆传递给井下潜油电动机;潜油电动机再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多级离心泵;把井内液体加压通过油管经采油树举升到地面..√89、无杆泵采油与有杆泵采油的主要区别是不需要用抽油杆传递地面动力;而是用电缆或高压液体将地面能量传输到井下;带动井下机组把原油抽至地面..√90、水井注水就是地面动力水通过井口装置从油管正注或套管进到井下;经配水器对油层进行注水..√91、分层注水主要是为了解决层间矛盾;调整吸水剖面;控制综合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油田开采效率..√92、普通型游梁式抽油机的支架在驴头和曲柄连杆机构之间..√93、游梁式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中的CYJ表示游梁式抽油机..×94、游梁式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表明该机减速箱齿轮为渐开线人字齿轮传动形式..√95、抽油机井工作原理是:抽油机把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经减速箱及曲柄—连杆—游梁—驴头四连杆机构将高速旋转的机械能变为抽油机驴头低速往复运动的力;再通过抽油杆把力传递给深井泵抽油泵;使其随同驴头的上下往复做抽吸运动;进而不断地把井筒液举升到地面..√96、目前国内各油田采用的抽油泵口基本都是管式泵和杆式泵..√97、抽油泵型号通常用“CYB”表示..×98、某抽油泵型号“CYB57T4.51.5”中的4.5表示泵的柱塞长度..√99、抽油过程中;当泵筒压力下降时;固定阀被油套环形空间液柱压力顶开;井内液体进入泵筒内..×100、抽油机下冲程时;游动阀打开;固定阀关闭;液柱载荷通过固定阀作用在油管上;同时作用在悬点上..√101、深井泵活塞上行时;油套环形空间液柱压力比泵筒内压力大..×102、深井泵排量系数K在数值上等于1440F;其中F为抽油杆截面积..√103、深井泵活塞上行时;泵内压力下降;在泵的入口处及泵内极易结蜡;使油流阻力增大;影响泵效..√104、抽油井用油管锚将油管下端固定;可以减小冲程损失..×105、管式抽油泵和杆式抽油泵相比;管式泵更容易出现砂卡现象..√106、深井泵的活塞是由无缝钢管制成的空心圆柱体;且外表面有环状防砂槽..√107、抽油杆型号CYG25/2500C中的最后一个字母表示的是抽油杆材料强度..×108、抽油杆两端均有加粗的锻头;锻头上有连接螺纹和圆形断面..√109、合金钢抽油杆一般用20号铬钼钢或15号镍钼钢制成..×110、采油井抽油杆的负载不受出砂影响..×111、电动潜油电泵装置的地面部分主要由控制屏和接线盒两大件组成..√112、电动潜油电泵装置中;控制屏是可以自动保护过载或欠载的设备..√113、潜油电泵装置的井下部分;除分离器与潜油电泵常为一整体外;其他各大件的外壳一般都用法兰螺钉相连接;它们的轴用花键套连接以传输电动机输出的扭矩..√114、单流阀可以防止潜油电泵井停泵时离心泵反转..√115、潜油电泵将机械能传给井液;提高了井液的压能;从而经油管将井液举升到地面..×116、潜油电泵的级数多、扬程高;级数一般为196~394级;扬程一般为15~4100m..√117、电动潜油泵是靠单流阀来保证在空载情况下能够顺利启动的;在停泵时可以防止油管内液体倒流而导致电动潜油泵反转..×118、电动潜油泵过载停机后;要观察分析液面变化情况及原因;否则绝不允许二次启动..√119、螺杆泵的井下泵部分主要由抽油杆、接头、转子、导向头、油管、接箍、定子、尾管等组成..×120、螺杆泵配套工具包括防蜡器、泵与套管锚定装置、封隔器等..√121、螺杆泵井采油原理是:地面电动机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并通过皮带带动减速装置来启动光杆;进而把动力再通过光杆传递给井下螺杆泵转子;使其旋转给井筒液加压举升到地面..√122、螺杆泵的优点:一是节省一次投资;二是地面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三是泵效高;节能;管理费用低;四是适应性强;可举升稠油;五是适应高砂量、高含气井.. √123、螺杆泵的局限性:一是定子寿命短;检泵次数多;二是泵需要润滑;三是操作技术要求较高..×124、螺杆泵的理论排量的计算公式为:Q=1440eDTn..√125、在螺杆泵采油井的管理中停机时间不能长..√126、在螺杆泵采油井的管理中洗井时温度及排量要求高..√127、油气集输流程应保证能对所输送的油气进行计量..√128、油井蒸汽伴随流程是一条蒸汽管线同油管线包在一起;对油管线和井口保温;还可以通过套管对油井热洗清蜡..×129、油井双管流程会使油井产量提高..√130、计量间流程分为集输流程、单井油气计量流程、掺水流程、热洗流程等..√131、某双管生产的抽油机井正常生产流程时应开通直通阀关闭掺水阀门..√132、如果某抽油机井产能较高;不需要掺水伴热;就可改为双管生产流程;即在正常生产流程状态下打开直通阀;关闭掺水阀就可双管出油生产..√133、抽油机井热洗流程是在正常生产流程状态下;打开套管热洗阀;再关闭掺水阀;其余阀门均不动即可..√134、抽油机井热洗是为了防止蜡晶体在油管壁附着、聚集、长大而堵塞油管;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一种井筒加热措施..√135、热洗时不能停抽油机;防止套管内的死油堵死进泵通道..√136、抽油机井憋压流程为:在正常生产流程状态下;可直接进行操作;即关生产阀或回压阀和掺水阀后;就可憋压..×137、抽油机井井口憋压时;井底各部位必须达到不渗、不漏、阀门灵活好用..×138、抽油机井井口憋压时;憋压值不得超过压力表量程的1/3..√139、抽油机井井口憋压时;要按更换压力表的方法将井口油压表卸下..√140、抽油机井井口憋压时;要换上校验合格的大量程压力表..×141、抽油机上行电流小;下行电流大;平衡块应当向外调..√142、抽油机平衡时;上、下冲程电动机做功相等..√143、抽油机井调平衡后;平衡率应大于或等于85%为合格..√144、由于涂料油管内壁涂有一层表面光滑、亲水性强的涂层;减缓了结蜡速度;因此可延长结蜡周期..√145、防蜡剂可以防止石蜡晶体聚结长大和沉积在钢铁表面..√146、将油井井下抽油设备全部起出地面;用蒸汽刺净;然后再下入井内;这就是检泵清蜡;它是机械清蜡中的一种方法..√147、油井防气主要是针对抽油机井和电动潜油泵井进行的..√148、井口控制套管气常用的方法是安装套管防气阀;用以减少因套压高过而使动液面下降;造成沉没度过低小;严重时使被分离出的气体进入泵内..√149、对于出砂的油井;可采取合理的开采制度和合理的井下作业措施防砂..×150、稠油;就其化学性质而言;主要是粘度高;密度大..×151、稠油的携砂能力比较大;所以稠油井泵的进口一般都下过滤器;以阻砂进入泵工作筒..√152、单井配水间注水流程特点是配水间与井口在同一井场;管损小控制注水量或测试调控准确..√153、注水井注入水的流动方向按次序为:来水总阀→站内分水管汇→水表→注水井井口..×154、流量计计量的多井配水间配水流程是:来水汇管→水表上流阀门→水表→水表下流阀门→井口..√155、注水井反洗井流程是:关来水阀;开油管放空阀;再开油套连通阀..√156、三次采油是指通常改变油层内残余油驱油机理的开采方法;如化学注入剂、胶束溶液、注蒸汽以及火烧油层等非常规物质..×157、所有油藏都适合聚合物驱油..√158、聚合物驱油油藏主要考虑的基本条件通常有:油层温度、地层水和油田注入水矿化度、油层非均质性..√159、注聚合物驱油可增加注入水粘度..√160、不同矿化度的水配制的相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其驱油效率不同..×161、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高低;不影响聚合物溶液驱油效率..×162、对油层实施聚合物驱替;一般不选择主力油层..√163、若油层剩余的可流动油饱和度小于10%;一般不再实施聚合物驱替..√164、聚合物驱油现场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水驱空白阶段、聚合物注入阶段和后续水驱阶段;√165、注聚合物溶液与注普通水相比;注入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166、油田注聚合物以后;由于注入流体的粘度增高及流度下降;导致油层压力传导能力变差;油井流动压力下降;生产压差增大;产液指数大幅度下降..√167、在生产井见到聚合物的水溶液后;当聚合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特别是抽油机井;在下冲程时将产生√168、随着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的增大;抽油机井的负荷增大;载荷利用率增加..√169、随着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的增大;抽油机井的杆管偏磨严重;检泵周期缩短..√170、油田注聚合物以后;随着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的增大;电动潜油泵的扬程明显降低;机组损坏加重;机组运行周期和检泵周期缩短..√171、油田注聚合物以后;尽管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增大;但在转速一定条件下;螺杆泵的排量、效率基本不变;系统效率也基本不变..×172、油田注聚合物以后;随着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的增大;螺杆泵也受其影响..×173、抽油机减速箱在冬天应使用较高标号的机油..×174、抽油机内胀式刹车有自锁机构..√175、抽油机驴头移开井口的方式有三种:上翻式、侧转式和可拆卸式..√176、抽油机外抱式刹车的制动力矩比内胀式刹车大..√177、抽油机两皮带轮不在一直线上;可以通过调整电动机滑轨或电动机位置来实现.. ×178、检查更换电动潜油泵井时;应准备好指定更换的油嘴1个;卷尺1把;油嘴专用扳手1把;450mm管钳1把;375mm活动扳手1把;放空桶污油桶1个..√179、检查更换电动潜油泵井时;在放完空及堵头卸掉后;卸油嘴操作要点是:用专用油嘴扳手轻轻插进油嘴装置内;确认对准油嘴双耳;然后用力逆时针方向卸扣;油嘴就被卸掉;并随油嘴扳手一起取出来..√180、更换法兰垫片时;应准备合适的新垫片;250mm;300mm扳手各1把;500mm 撬杠;钢锯条;600mm管钳各1把;棉纱、汽油、黄油少许..√181、更换法兰垫片时;在新的法兰垫片放好对正后;上紧螺栓的操作要点是:先上下面的的一条以便于调整上螺栓时要求对角均匀上紧;法兰四周缝隙宽度要一致..√182、闸板阀填加密封填料时;应准备好250mm;250mm扳手各1把;300mm螺丝刀1把;标准密封填料或石棉绳30cm;黄油100克;割刀1把..√183、闸板阀填加密封填料时;在确认新密封填料加够后;放下法兰压盖;将两条对应的螺栓均匀上好;使压盖不能有倾斜..√184、配水间所有的阀门都是高压的;以闸板阀为主..√185、检查两皮带轮平面度时;接拉须经过两轴中心..×186、调整抽油机防冲距应首先将驴头停在上死点的合适位置..√187、电动潜油泵井卸下油嘴后;油嘴装置内不能有脏物、异物..√188、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是指套管井口法兰以上与套管井口、地面出油管线相连接部分设备的总称..√189、螺杆泵减速箱主轴通过抽油杆带动螺杆泵转子抽油..×190、电磁式防反转装置是通常所说的电磁制动器..×191、油气分离器按其内部结构可分为球形、伞状、箱伞状分离器..√192、油气分离器可用来分离液气并进行计量..×193、现场上常用的量油方法;从基本原理方面可分为玻璃管量油和流量计量油..√194、油气分离器散油帽的作用是使油散滑随壁而下;同时也起到稳定液面的作用.. ×195、在使用计量分离器时要倒对流程;不能憋压;特别是在想快速压液面时;一定要看好分压表上的压力值;决不能超过计量分离器的工作压力的1.5倍..√196、适用量油高度、测气能力、分离器直径、最大注量均是计量分离器的技术规范参数..×197、分离器玻璃管量油计算公式中h表示分离器直径..√198、分离器玻璃管量油完毕立即关闭平衡阀门;慢开出油阀门;待油放出后;先关玻璃管下流阀门;再关玻璃管上流阀门..√199、现场上准备更换量油玻璃管时;要确认玻璃管规格是否正确;用圈尺量出所需玻璃管长度;用三角锉刀割玻璃管..×200、孔板尺寸一定;所发生的压差与气体流量无关..√201、通过油量压差大小间接地计算气体流量;这种方法称为压差法测流量..√202、更换测气孔板时应准备22~24mm梅花扳手1对、150mm普通游标卡尺1把、250mm螺丝刀1把、350mm小撬棍1个..√203、检查测气孔板孔径时;应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测..×204、干式高压水表使用技术参数有:瞬时流量、精度等级、最高压力、安装方式、使用介质..√205、干式高压水表的齿轮传动机构和表头部分不准浸入水中..√206、校对水表可用标准表法或标准池子标定法..√207、万用表具有功能多、量度宽、灵敏度高、价格低、使用方便等优点..×208、用兆欧表测量时;手摇转速应保持在100r/min左右..√209、用兆欧表测量电缆绝缘电阻时;应将E端接电缆外壳;G端接电缆线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层上;L端接电缆芯..√210、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时;必须先切断设备的电源..对含有较大电容的设备;必须先进行充分放电..×211、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叫功率表..×212、条形水平仪的主水准器用来测量纵向水平度;小水准器则用来确定水平仪本身横向水平位置..√213、使用水平仪应注意以下事项:测量前应检查水平仪的零位是否正确、被测表面必须清洁、必须在水准器内的气泡完全稳定时才可读数..×214、减程比是示功图上每毫米纵坐标长度所代表的们移值..√215、示功仪把作用在光杆上负荷的变化变为仪器内液体压力的变化;根据仪器内液体压力的变化记录出光杆上负荷的变化;同时通过行程变换系统确保此变化的压力与光杆行程保持一致;互相对应..在驴头往复运动一个循环后;便在记录纸上画出一条封闭的记录曲线;即示功图..√216、理论示功图是一个在以悬点位移为横坐标;以悬点载荷为纵坐标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平行四边形..√217、实测示功图右上角:主要分析光杆在上死点时活塞与工作筒的配合;游动阀打开和固定阀关闭情况;少一块活塞拔出工作筒;严重漏失;多一块为在近上死点时有碰挂现象..×218、油管结蜡使抽油机负荷增加;阀漏失;图形呈现刀把状;电流变化失去平衡;产量下降..。

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方法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方法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方法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路繁荣;曹禺;张超;高扬【摘要】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在注水油藏动态监测中占主导地位,目的是为了了解地层自然注水状况和分层配注后的注水效果.本文通过对大量前人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方法、同位素沾污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吸水剖面测井方法在油气生产与开发中的应用等进行了撰写.【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7(036)005【总页数】5页(P106-109,121)【关键词】同位素测井;吸水剖面;沾污校正【作者】路繁荣;曹禺;张超;高扬【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陕西延安717400;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新疆轮台 841600;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5.1现今,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油层的压力也逐渐下降。

我国大多数油田以注水开发为主,因此就需要及时给地层补充油田开发所需要的能量,以实现油田长期稳定的发展。

维持油田压力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注水井向井下油层注水。

一般来说,一个油田开发时不仅要打油井还要打一定量的注水井。

而注水井的注水情况通过测吸水剖面可以得知,了解各个小层的绝对吸水量。

由于井下油层结构复杂,非均质性明显,很难形成统一的油水界面。

不同层位以及同一层位的不同位置的吸水能力都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想要准确监测吸水剖面动态变化,需要依靠可靠有效的测井资料[1]。

目前吸水剖面主要用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

该方法在注水油藏动态监测中占主导地位,为了了解地层自然注水状况和分层配注后的注水效果,为下一步制定单井或区块注水调剖方案提供依据。

目前油田普遍采用Ba-GTP微球做示踪剂进行注水剖面测量[2]。

测井资料核心的处理工作是计算各个小层的注水量,掌握其吸水能力,为单井分析、注采井井组分析、区块分析提供依据[1]。

剩余油评价

剩余油评价

中一区Ng42含油饱和度分布图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2)、地震和测井综合解释法
油气藏开发过程中地球物理特征也会产生相应变
化,利用这些变化研究和预测剩余油分布一直是
地球物理学家和石油地质学家梦寐以求的。 剩余油测井评价是目前剩余油宏观评价的主要手 段之一,通过研究开发过程中测井响应的演化, 分析和研究剩余油在储集体中垂向分布的规律, 指导剩余油挖潜。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1. 剩余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2. 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 3.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 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1、剩余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剩余油研究和预测是一项高难度的 研究课题,目前已形成一系列成熟 的剩余油研究和预测的方法技术, 但每种方法技术均存在局限性。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速度,控制油气藏中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
一般认为,正向微型构造(微鼻状构造或微断鼻)高 部位的井的含水率相对于侧翼部位的井的含水率要 低,而含油饱和度却偏高。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B)、非均质综合分析
包括储集体非均质和注采非均质两方面: 储集体非均质是指由于受储集体分布及连通性等因 素的影响,油气藏内部储集体性质产生不均匀变化,
利用油藏工程方法主要是从统计规律或工程测试的角度来 对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主要包括:
(1) 利用单层开采、新井投产、补孔改层等资料,研究平面、 层间剩余油分布特征。 (2) 用生产资料和动态监测资料,分井组统计采出量,确定 不同部位储量动用差异。 (3) 结合井网、构造、微构造、沉积微相分析等研究,分析 剩余油分布规律。 (4) 利用吸水剖面、产液剖面、C/O比等测试资料,研究层 间、层内水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

动态监测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动态监测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动态监测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对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地下的油水分布也越来越复杂,这对油田动态分析与动态调整都有着一定的困难。

如果在对油田开发过程中能够实施有效的油井动态监控,便能大大提高对油水井动态的掌控程度,并能够为油田开发技术人员进行动态调整提供准确的依据。

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比较复杂,油田开采的难度逐年增加,为了进一步保证油田开发的效率,需要做好对油水井的动态监测工作,及时取得各种动态监测资料,指导油田开发。

关键词:油水井;动态监测;油田开发前言油水井的动态监测工作主要是针对井下的情况进行监测,测试项目主要包括油水井测压、注入产出剖面、工程测井、剩余油监测等。

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首先对油水井动态监测资料在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油井测压资料、水井分层测压资料、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资料在油田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1.油水井动态监测资料对于在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中应用的重要性动态监测是认识油藏的手段,是制定开发技术政策编制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依据,是科学开发油田并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技术保障。

运用油水井动态监测资料进行油田开发动态分析,能有效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

1.油水井动态监测资料在油田动态分析中的应用1.油水井测压资料当油田开发进入老油田后,油井生产逐渐变成以低渗透率的油层,这类油井体现出综合含水量升高、产量降低以及油层渗透率低等特点,不利于油田开发。

而采用油水井动态监测资料便可以对压力保持水平进行有效监测,在对油井地层压力情况有所了解的情况下,优先开采压力较高的油井能够保证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对高压油井进行高效的开采工作,对于低压油井应主要从改善油井这一角度出发,降低开采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对油田的开采速率。

(二)吸水剖面与产液剖面资料油藏开采中会遇到油层非均质性、油层厚度过薄、油层发育差等情况。

对于无法细分的、夹层薄的注水井,应用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资料,能够从纵向上和平面上分析调整的效果及注采矛盾或措施效果,并有规律地及时分析单井以及各个井组,对于动态变化较大的地区,结合产液及吸水剖面资料,利用相关测试成果,根据水淹层的强弱确定注水井措施层。

吸水剖面测试在镇原油田应用论文

吸水剖面测试在镇原油田应用论文

吸水剖面测试在镇原油田的应用摘要:在低渗透性油藏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利用吸水剖面测试技术,结合油水井动、静态资料可以从纵向上和横向上了解油层的吸水状况、水驱方向和注水波及特征。

结合相关资料能对油水井作出及时的调整措施,达到提高注水效率和区块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吸水剖面油田开发稳产一、绪论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低渗透性油气藏在我国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在低渗透性油藏的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主要沿着渗透性较好方向突进,而相对低渗透层则吸水量较少或不吸水,对应油井存在含水上升快和难以见到注水效果两极矛盾。

同时在纵向上,由于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差异大,矛盾突出,要挖掘油井各层的生产潜力,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各油层的水驱状况和注水波及状况,重点应从注水井入手。

因此,吸水剖面测试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吸水剖面测试的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在正常的注水条件下,用放射性核素释放器将吸附有放射性同位素离子的固相载体(微球)释放到注水井中预定的深度位置,载体与井筒内的注入水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活化悬浮液,活化悬浮液随注入水进入地层。

由于放射性核素载体的直径大于地层孔隙喉道,活化悬浮液中的水进入地层,而核素载体滤积在井壁地层的表面。

地层吸收的活化悬浮液越多,地层表面滤积的载体也越多,放射性核素的强度也相应地增高,即地层的吸水量与滤积载体的量和放射性核素的强度成正比。

将施工前后测得的两条放射性测井曲线作叠合处理,则两条放射性测井曲线所包含的面积反映了地层吸水能力的大小。

设放射性核素载体与水混合而成的活化悬浮液是均匀的,那么放射性强度相应也是均匀的。

单位体积内的放射性强度为△i,释放放射性核素载体后吸水地层表面滤积的放射性强度增量为△j,进入地层的水量 q 用下式表示:q=△j/△i因为活化悬浮液中的载体的放射性强度是均匀的,式中的△i 为常数,则有:q∝△j即进入地层的水量与滤积载体的放射性强度成正比。

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讲义

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讲义
压力取心:通过密闭技术在岩心被冷冻处理前,使岩心样品保持 在井中压力下。该取心技术的优点是解决了岩心中流体收缩和岩心排 油的问题,并且得到的剩余油饱和度精度高,但一般取心收获率低。
海绵取心:在常规的岩心筒上加上一个海绵套(海绵套是由多孔 亲油聚氨酯海绵制成),岩心中渗出的油被海绵吸入,用来校正含油 饱和度。
11
223.2 100 160.9 72.1
56
373.4 171 211.1 56.5
74
12
159.5
67
122.3
76.7
49
10
99.4
34
34.9
35.1
16
258.9 101 157.2 60.7
65
13
172.7
83
108
62.5
47
172.7
83
108
62.5
47
1582.9 703 978.8
37.5 80.0 80.0 37.7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剩余油定性研究 三、剩余油半定量研究 四、剩余油数值模拟研究
三、剩余油半定量研究
动态综合分析法之一
利用区块的射孔、采油、注水等各种动静态数据及吸水、产液等测试资料, 对每口井进行综合分析,劈分出该井在各时间单元的产油、产水和注入量, 结合沉积微相图、渗透率等值图等地质图件,绘制出小层水淹图。
三、剩余油半定量研究
动态综合分析法之一
(3)时间单元累计产水量的确定方法 计算前首先扣除因作业和和井况差而大量出水的水量,然后再结合油井
见效情况进行劈分,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单层见水,水量全部劈分到该见水 层上;二是多层见水,产水量按下式进行劈分:
W

吸水剖面测试在镇原油田的应用

吸水剖面测试在镇原油田的应用

内的注入 水 混合 ,并 形成 一定 浓度 的活 化悬 浮液 ,活化 悬 浮液 随注 入 水 进入地 层 。 由于放 射性核 素 载体 的直 径大 于地 层孔 隙喉道 ,活 化 悬 浮 液 中的水进 入地 层 ,而核 素载 体滤 积 在井 壁地 层的 表面 。地层 吸 收 的活化 悬浮 液越 多 ,地层 表面 滤积 的载 体也 越 多 ,放 射性 核素 的强 度 也 相应 地增 高 ,即地 层的 吸水 量 与滤积 载体 的量 和放 射性 核 素的 强度 成正 比。将 施工 前后 测得 的两 条放 射性 测井 曲线 作叠 合处 理 ,则两 条 放射性 测井 曲线 所包 含 的面积 反映 了地 层吸 水能 力 的大 小。设 放射 性 核 素载 体与 水混 合而 成 的活化 悬浮 液是 均匀 的 ,那么 放射 性强 度相 应 也 是均 匀的 。单 位体 积 内的放射 性强 度为 △I ,释 放放射 性核 素载体 后
中 国 化 工 贸 易
石i n a Ch e mi c a l T r a d e
2 0 1 3年 1月
吸水剖面测试在镇原油 田的应用
艾 旭 康永梅 胡克来
7 4 5 1 0 0 ) ( 长庆油 田超低渗 透油藏 第 四项 目部 。甘肃庆 阳 摘
性核 素 后 ,井 内射 开 地层 部位 的 内表 面上 吸 附一 层放 射 性核 素 载体 。 放射 性核 素滤 积后 增加 的放 射性 异常 面积 与地 层单 位厚 度含 有 的放射 性强 度 q 和 地层 厚度 h 的乘 积成 正比 ,与井径 r c 成反 比 。上 述理 论经 过 了大量 的室 内模拟 实验 和 现场 试验 证明 是切 实可 行 的 ,能较 好地 解 释低 渗透性 油气藏 注水井 的吸水 剖面在 纵向上 吸水量 的分布 。

沙三上1-4油藏油水过渡带剩余油研究

沙三上1-4油藏油水过渡带剩余油研究

石油化工8 2015年18期沙三上1-4油藏油水过渡带剩余油研究柳丽虹周华东张宇高洪杰冉辉中原油田采油二厂,河南濮阳 457532摘要:通过吸水剖面、新钻井水淹层、剩余油监测资料发现,在注采井网不完善井区、局部构造高点油水过渡带剩余油富集,明确了平面剩余油分布受岩性与断层控制,在此基础上进行剩余油挖潜的井网部署。

关键词:油水同层;油水边界;剩余油中图分类号:TE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99(2015)18-0008-011 项目研究背景经过30年的开发,沙三上1-4油藏进入了开发后期,产量逐年下滑,两个递减加大,层间矛盾突出。

主力区块的主力油层由于层内高渗条带存在,已严重水淹,层内剩余油挖潜难度较大。

1.1 地质概况沙三上1-4油藏处于濮城背斜构造主体部位,构造走向NNE向,濮城构造在沙三上1-4被三组(NNE、NEE、EW)断层分成四大块,分别为濮67、濮49、濮65、濮45块。

各块内部发育有次级小断层,使得沙三上1-4油藏构造进一步复杂化。

油藏埋深-2800--3050m,沙三上1、2储层较发育,为主要含油砂组,沙三上3、4砂组储层发育差,含油性差。

储层物性较差,属正常压力系统。

1.2 存在问题1.2.1 储层物性差异大,分砂组挖潜调整困难沙三上1-4油藏发育稳定的只有1、2砂组,其中一类层1.4、1.5、1.6、1.8、2.2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二类层水驱动用程度低,挖潜难度大。

由于砂组单一、隔层小、层间矛盾大,卡封单注容易造成主力层注采失调,合注则抑制二类层储量动用。

1.2.2 分块储量动用不均,水驱控制程度低沙三上1-4油藏除濮45块注采井网较完善外,其余各块均不完善。

濮67块、濮49块井大多合采,本层出力甚少;由于水驱控制程度低,地层能量下降快,油井普遍低能低产。

2 主要技术内容2.1 油水过渡带形成机理油藏形成过程中,由于油、气、水的重力差,使储集层中的油气水按比重大小从上到下呈层状分布,天然气最轻占顶部的孔隙空间,其下是油,水在最下部,形成油气水宏观分布,由于重力作用,储集层的水都流入储层的最下部,并与上面的油层之间形成明显的水平分界线,但由于储集层中的多孔介质系统有许多的毛细管及毛细管孔道存在,毛细管压力的作用使储油层中的流体按比重的分异是不明显的,油水界面并非水平界面,而是一个渐变的两相共存的过渡带。

采油工-中级、高级、技师等简答题

采油工-中级、高级、技师等简答题

中级工1.什么是岩石有效渗透率?它反映了什么?答:所谓岩石有效渗透率是指当岩石孔隙为多项流体通过时,岩石对每一种流体的渗透率。

它既反映了油层岩石本身的属性,还反映了流体性质及其在岩石中的分布。

2.影响渗透率的因素有哪些?答:岩石孔隙的大小;岩石颗粒的均匀程度;胶结物含量的多少。

3.油藏天然驱动能量有哪些?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天然能量有五种:1边水或低水压头;2气顶压头;3溶解气;4流体和岩石的弹性;5石油的重力。

油藏驱动分为五种类型:1水压驱动;2弹性驱动;3气压驱动;4溶解气驱动;5重力驱动。

;4.在油藏驱动类型中,水压驱动的特点是什么?答:水压驱动是靠油藏的边水、低水或注入水的压力作用把石油推向井底的。

在水压驱动方式下,当采出量不超过注入量时,油层压力、汽油比比较稳定,油井生产能力旺盛。

5.面积注水方式有什么特点?答:1开发区可以一次投入开发,储量动用较充分。

2采油速度比行列注水高。

3一口生产井能同时受周围几口注水井的影响,容易受到注水效果。

4水淹区分散,动态分析和调整比较复杂。

6.面积注水适用的条件是什么?答:1含油面积小,油层分析复杂,延伸性差。

2油层渗透性差,流动系数低。

3油田面积大,构造不完整,断层分布复杂。

4适用于强化开采。

5含油面积大,物性好的油田亦可用面积注水。

7.什么是含水上升率?其变化规律是什么?答:含水上升率为每采出1%地质储量时含水上升的百分数。

变化规律:1当含水率趋向零和100%时,含水上升率趋近于零。

2当含水率为50%时,含水上升率最大。

3在含水率处于50%左右,含水上升率的变化基本是对称的。

8.什么是自然递减率?他反应的是什么?答:自然递减率是指全油田除去措施油井以外的油井产量单位时间的变化率。

它反映了油田(老油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其值越大,说明产量下降越快,稳产难度越大。

9.如何判断水驱注采井组是否见到注水效果?答:油井产量、油层压力稳定或者上升、含水上升比较缓慢;有一定注水效果,油井产量、油层压力稳定或者缓慢下降,含水呈上升趋势;无注水效果,油井产量、油层压力下降明显、汽油比明显上升;油井很快见水而且含水上升速度快,产油量下降幅度大。

洛伦兹曲线在油藏产液、吸水剖面研究中的应用

洛伦兹曲线在油藏产液、吸水剖面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 词 : 注水 开发 ; 伦 兹 曲 线 ; 液 剖 面 ; 水 剖 面 ; 洛 产 吸 不均 匀程 度 ; 均 匀 系数 不 中 图分 类 号 :E 3 T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引 言
注水 开发 油 田 的方 法 在 2 0世 纪 4 O年 代 以后
度 。针 对 上述 问 题 ,将 洛 伦 兹 曲线 引 入 对 油 藏 产
特 种 油 气 藏
S ca la d Ga s r ois pe ilOi n s Re e v r
V0.1 No 1 7 .1 Fe b. 2 0 01
洛 伦 兹 曲线 在 油 藏 产 液 、 水 剖 面 吸 研 究 中 的 应 用
王 庆 , 慧卿 , 方好 刘 殷
12 4 ) 0 29 ( 国石油大学 , 京 中 北
摘 要 : 过 分 析产 液 剖 面和 吸 水剖 面 可 以 了解 油藏 的 纵 向动 周 程 度 , 而为 改 善 油藏 开发 效 果 通 进
提供依 据。 阐述 了常规产 液剖面与吸 水剖 面的研 究方法 , 详细论述 运 用洛伦 兹 曲线分析 油藏
水 采 出 , 国东 部 油 田基 本 上 采 用 注 水 方 式 开 发 , 中
大 庆 油 田 的 开 发 过 程 就 是 注 水 开 发 的 经 典 之 作 。
1 产液 ( 水 ) 吸 剖面研究 的常规方法
1 1 用 常规 方 法分 析油 井 的产液 ( . 吸水 ) 剖面
以辽河油 田千 1 2块油 井 6 4 0井 及 注 水井 6— 5
产 液 剖 面 与 吸 水 剖 面 不 均 匀程 度 的过 程 , 出定 量 刻 画 油 藏 产 液 剖 面 与 吸 水 剖 面 不 均 匀程 度 提

油气储量计算

油气储量计算

1.油气储量计算1)储量计算的目的和意义:石油勘探与开发,其最终目的是储量,油气储量是油田详探和开发的基本依据,也是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的总成果。

因此储量的计算和评估在油田勘探开发不同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储量规范的发展和储量分类:储量的分类是储量计算的基础,根据油田勘探的不同阶段或认识程度,把油气储量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三级;探明储量是经过评价钻探阶段而计算出来的可靠的工业储量,精度最高。

控制储量是经过地震详查,并在1口或几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后,在了解基本地质情况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储量。

预测储量是经过预探井获得工业油流或油气显示后,估算出来的储量。

3)储量计算的重点是储量计算方法和储量参数:通常归结为两大类:静态法和动态法;静态法是依据油藏自身的静态地质参数计算其处理的方法,包括广泛应用的容积法、统计模拟法和类比法;动态法依据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动态资料计算其储量的方法,主要有物质平衡法、压降法、水驱特征曲线法、产量递减法、矿场不稳定试井法。

4)容积法介绍:下面对广泛应用的容积法做一个详细介绍:容积法是计算油田地质储量的主要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不同圈闭类型、储集类型和驱动方式的油藏。

容积法就是将油藏的有效储油空间当成储油的容器,利用油气田的静态参数来计算其储集油气的容积,其实质就是确定石油在油层中所占据的那部分体积。

只要获得油层的几何体积、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地质参数,就可以计算出地下石油的地质储量。

其最后的公式为:石油地质储量(体积量)=含油面积×油层平均有效厚度×平均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原油原始体积系数石油地质储量(质量)=含油面积×油层平均有效厚度×平均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地面原油密度/原油原始体积系数容积法中各个参数的确定:1、含油面积:指具有工业油流地区的面积,含油面积通常有多种边界构成,如油水边界、油气边界、岩性边界和断层边界等。

堵水、调剖技术概述

堵水、调剖技术概述

堵水、调剖技术概述发布:多吉利来源:减小字体增大字体堵水、调剖技术概述油田开发到中后期,通过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是我国大部分油田所采用的主要措施。

由于油层存在着非均质性,会出现水在油层中的“突进”和“窜流”现象,严重地影响着油田的开发效果。

为了提高注水效果和油田的最终采收率,需要及时的采取堵水调剖技术措施。

一、堵水调剖的概念(一)吸水剖面与调剖对于注水井,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地层的每一层的吸水量都是不平衡的,每一层的每一部分的吸水量都是不同的,这反映在吸水剖面上。

地层吸水的不均匀性,为了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需要封堵吸水能力强的高渗透层,称为调剖。

(二)产液剖面与堵水对于油井,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每一层与每一层的不同部分,产油量与含水率都不一定相同,其产液剖面是不均匀的。

封堵高产水层,改善产液剖面,称为堵水。

堵水能够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

堵水的成功率往往取决于找水的成功率。

除了直接测定产液剖面外,还可以利用井温测井等方法来确定出水层位。

二、堵水调剖方法(一)机械卡封利用井下工具将高吸水层或高产水层封住,称为机械卡封。

机械卡封作用范围只限于井筒范围,但由于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往往成为优先考虑的堵水方法。

(二)化学堵水向地下注入化学剂,用化学剂或者其反应产物堵塞高渗透层或高产水层,称为化学堵水。

(1)单液法与双液法:从施工工艺来分,化学堵水可分为单液法与双液法。

单液法是向油层注入一种工作液,这种工作液所带的物质或随后变成的物质可封堵高渗透层。

双液法是向地层注入相遇后可产生封堵物质的两种工作液(或工作流体)。

注入时,这两种工作液用隔离波隔开,但随着工作液向外推移,隔离液越来越薄。

当外推至一定程度,即隔离液薄至一定程度,它将不起隔离作用,两种工作液相遇产生封堵地层的物质。

由于高渗透层吸入更多的工作液,所以封堵主要发生在高渗透层,达到调剖的目的。

(2)选择性堵水工艺:利用产液剖面等测试资料,确定出水部位后,进行选择性堵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资料在严重非均质油藏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林明华1贾 中2石玉霞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摘 要 针对胡状集油田储层纵向及平面渗透率变化大,难以准确建立地质模型,油藏数值模拟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根据水驱油动力学原理,把生产测井资料与流管法结合起来,利用生产测井资料提供的产液量和含水率及分层注入量等资料,确定油藏内任意一点上的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对油藏的开发调整和三次采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生产测井资料应用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吸水剖面 产液剖面 剩余油 应用1 原理概述根据渗流力学的原理,把生产测井资料和流管法结合起来,利用生产测井提供的油层的产液量(注入量)和含水率等资料,确定油藏内任意井点上的剩余油饱和度,从而计算出井间(即平面上)的剩余油饱和度。

1 1 井点剩余油饱和度的确定1 1 1 含水率与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关系为了研究油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以及不同时刻产量、压力等的变化规律,依据水驱油理论,从油水关系的达西定律出发,推导建立了含水率与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关系(已简化的):f w =11+K ro K rw w o(1)式中 f w 含水率;K ro 、K rw 油、水相对渗透率;o 、w 油、水粘度。

1 1 2 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从式(1)可以看出,含水率是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的函数,因此为求含水率必须先求出相对渗透率。

根据油层物理知识和Pirson 公式:K rw =S 4w S w -S wi1-Swi(2)K ro =1-S w -S wi1-S w i -Snwt2(3)式中 S wi 束缚水饱和度;S nwt 束缚的非润湿相的饱和度。

1 1 3 含水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水驱条件下任意岩层断面上的含水率是含水饱和度的函数,即含水率是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而变化。

由任意S w 在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上查出对应的K ro 、K rw 值,代进公式(1),这样就可确定出该饱和度下的含水率值。

利用求得的S w -f w 值作图就可得到其关系曲线,再利用图解微分求导还可作出f (S w )的图形。

在明确了S w -K ro 、K rw -fw的相互关系后,就可以根据已知的含水(f w )值推出对应的含水饱和度(S w )的值。

1 2 井间剩余油饱和度的确定 流管法在流管中,流体流动是一维的。

一维流体的流动符合Buckley-Leverett 定律[1]。

1 2 1 流管中的水驱油理论假定地层水的密度为 w 、地层油的密度 o ,流管的中心坐标为 ,孔隙度为!,渗流面积为A ,则在流管中有42断块油气田2002年11月 FAULT BLOCK OIL &GAS FIELD 第9卷第6期收稿日期 2002-06-15第一作者简介 林明华,1965年,高级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及天然气勘探专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读研究生,现从事油田开发地质工作,地址(457001):河南省濮阳市,电话:(0393)4812974。

-∀∀( o o)=∀∀t( o S o!)-∀∀( o w)=∀∀t( w S w!)(4)经推导整理得S w=q t tA!d f wd S w(5)式中 w 水的密度;o 地层油的密度;流管的中心坐标;! 地层孔隙度;A 渗流面积。

1 2 2 在流管中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相渗透率的计算是计算地层剩余油分布的基础。

确定饱和度的方程反映在产水率导数关系上,而产水率及其导数均是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函数。

而油水相对渗透率对某种特定地层来讲又都是含水饱和度的函数。

确定相渗透率的方法很多,一般精度都比较低,在本文中,首先按S w的大小顺序,假定相邻三点满足二次方程,即K ro=a o S2wd+b o S wd+c oK rw=a w S2wd+b w S wd+c wS wd=(S w-S wi rr)/(1-S or-S wi rr)(6)由三个相邻点的坐标(S w i,K ro i),(S w i+1, K ro i+1),(S w i+2,K ro i+2)和(S w i,K rw i),(S w i+1, K rw i+1),(S w i+2,K rw i+2)分别确定出a o i,b o i, c o i和a w i,b w i,c w i(i=1,2,!)。

当含水饱和度S w介于S w i和S w i+2之间时,可用上式计算其相应的相对渗透率、产水率及产水率导数曲线。

在实际地层中,在垂向上把油层分成多个地层,把每一层分为多个流管,对每一流管,由于生产井井口附近的含水率或含水饱和度已知,由上述方法可确定井口附近的产水率的导数f w2。

由公式(4)可得:d f wd S w=X sw A!q t t(7)对流管中的所用网格应用此公式可得:f sw=V pV ptf sw2(8)由井口的产水率导数确定流管内任意点上的产水率导数,再由产水率导数用上面的方法确定各网格的含水饱和度。

2 研究成果的运用利用本项研究成果,2000年对胡状集油田胡7南块沙三下4上油藏剩余油分布解释,取得了良好的解释成果。

2 1 所选油藏基本地质情况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砂岩和含砾砂岩,夹有砾岩沉积。

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十分严重。

平均孔隙度18 2%,渗透率最高值1296 2∀10-3 m2,最低仅2∀10-3 m2。

油藏平均埋深2210~ 2320m。

原油地面粘度37mPa#s。

原油密度0 875g/cm3,凝固点34∃。

油藏动用地质储量1.1M t,主要有6个砂体,其中1~5号砂体为主要含油砂体。

到1999年底,油藏共有油井10口,水井9口,采油速度0 88%,采出程度28 8%,综合含水94 3%,标定采收率36 4%。

2 2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2 2 1 资料的收集根据项目的研究需要,首先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其中包括:井位图,砂体分布图,储层物性参数(K、!、h、 o、 w、S wi、S or),油水井的生产情况以及射孔数据,油水的相对渗透率检验报告,油藏开发动态资料。

收集了该块9口水井的吸水剖面资料(胡7-7、胡7-51、胡7-56、胡7-59、胡7-61、胡7 -201、胡7-205、胡N7-206、胡7-213)。

收集了5口井的剖面资料(胡7-15、胡-60、胡7-62、胡C7-50、胡7-202)。

2 2 2 参数的选取及计算原油粘度:本区没有原油高压物性资料,借用油田内相似油藏的原油粘度 o=7 2mPa#s。

地层水粘度:根据油藏位置的地层温度及地下水的矿化度等参数拟合计算地层水粘度 w= 0 45mPa#s。

束缚水饱和度S wi和残余油饱和度S or从相渗曲线试验资料获得。

2 3 解释成果分析利用所研制的软件对该断块内的资料进行处理,分别得出沙三下4上的1~3号砂体、4号砂体、5号砂体的含油饱和度分布图。

2 3 1 1~3号砂体含油饱和度分布特点沙三下4上1~3号砂体由于渗透率较低(小43第9卷第6期 林明华等.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资料在严重非均质油藏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2002年11月于50∀10-3 m 2),注水波及体积小,从剩余油饱和度图上可以看出,剩余油平均饱和度在50%左右,最高在57%左右。

剩余油主要集中在砂体的周边区域,在注水井附近含水饱和度较高(见图1)。

下步重点是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提高注水波及体积。

图1 胡七南断块沙三下4上1~3号砂体含油饱和度区域分布图2 3 2 4号砂体含油饱和度分布特点该砂体储层物性较好,注水情况较好,水驱油流动体系平稳,油井受效显著,注水波及体积大,水淹面积较大。

从剩余油饱和度分布上可以看出,平均含油饱和度43%左右。

剩余油的富集区少,只零星地分布在区域的边缘地带(见图2)。

下步重点一是抽稀油藏中部高含水饱和度区注采井网,加强油藏边部采油;二是开展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

图2 胡七南断块沙三下4上4号砂体含油饱和度区域分布图2 3 3 5号砂体含油饱和度分布特点该砂体的开发效果好,水淹程度高于4号砂体。

整个层段的平均含油饱和度40%左右,注水井的注入效果好,水驱程度高,整个区域的中部部位已基本上水淹,且部分区域水淹程度严重(见图3)。

下步重点挖潜胡C7-32井附近的区域,同时调整个别水井的注入量,以控制水淹区的水淹程度及范围。

图3 胡七南断块沙三下4上5号砂体含油饱和度区域分布图2 3 4 措施挖潜效果分析根据含油饱和度分布特点,对胡7-15井采取了相应调整措施,见到良好效果。

该井日产液43 2t,含水93 8%,其中产液层为沙三下4上4、5号砂体,含水分别达到89 3%和96 1%,含水饱和度分别为52%和56%。

而沙三下4上1~3号砂体含水饱和度只有42%。

因此2001年1月打塞封沙三下4上4、5号砂体,生产沙三下1~3号砂体,日产液2 3t,日产油2t,含水率13%,累积增油1100t 。

该井生产资料证实本次研究成果是可信的。

3 结论根据水驱油动力学原理,把生产测井资料与流管法结合起来,利用生产测井资料提供的产液量、含水率及分层注入量等资料,通过计算机处理能比较好的确定油藏内任意一点上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对认识严重非均质油藏剩余油潜力,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油藏采收率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 张永一,赵碧华 地下流体力学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编辑 滕春鸣)442002年11月 断块油气田 第9卷第6期T he high production industr ial oil and gas was found in Es4d inter val in M achang area in2001,and for the fist time, natural g as proved reserves was announced,the ev ent rev eals t he g ood ex plo rat ion prospect of this area.Base on the analy ses of prog ressiv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effects,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pr actice of old w ell countercheck, o il and gas enrichment rules.profitable targets choose, structure fine research,r olling well site design,and so o n, and makes it as an refer ence for the future s progressive ex ploration and dev elopment of deep seated gas.Key Words:M achang area,Deep seated gas,Reservoir condtion,Oil and g as enrichment rules,T argets choose. Progressive allocation.The Appliance Prospect of Complex Electric Resistance Rate Logging in Land Deposit OilfieldZhang Hui(Zhongyuan Petroleum Co.Ltd.,Henan 457076,P.R.China),Wu Weijie and Liu Junii et al. Fault BIoak Oil&Gas Field,2002,9(6):32~35 T he discr epancy of rock electricity parameters is one of t 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 f the ro ck mediums,it has de veloped a new well lo gging method omplex electr ic r esistance r ate logg ing.T his method can improve and increase the geo log ic str ata evaluation quality and ability in land deposit r eserv oir.By using of the discrepancy propert y to make a strata evaluation is t he main char acter of this metho d.Begin ning from t he basic principle of electric resistance rate log g ing,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inci ple of complex electric resistance rate logging method,appa ratus function index and appliance scope.T he logg ing method o f complex electric r esistance rate,by practicing its ex planat ion result in some wells in Sheng li and Zhong yuan O ilfield,obatained a good result,demonstrated its useful ness,and especially in the ex planation to low flood layers had a higher match rate with the reservoir development pr oduc tion character.T his logg ing method has got a good appliance foregr ound.Key Words:Complex electr ic resistance rate,Discrep ancy,T heor y,M ethod,Character,Effect,Analysi s,Con clusion.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arch of the Water Al ternate Nitrogen Gas Foam DisplacementZhang Maolin(Sout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Sichuan 637001,P.R.China),Mei Haiyan and Liu Minggao et al.Fault Block Oil&Gas Field,2002,9(6):36~38 Based on the g eological characterist ics,the fluid phase behavior,the ex periment data of nitrog en g as foam and the production histor y of M w ell group,t he residual oil distribu tion is investig ated by using a compositional model after building its three dimensional g eological model,matching the phase behavior and displacement exper iment,completing its product ion history matching.T hree patterns of w ater alter nate nitrogen gas fo am displacement are co mputed.T here ar e nineteen schemes.By analyzing t he main production per 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se schemes,the w ater alter nate nitro gen gas foam displacement can incr ease oil production of 1.6∀104to4.2∀104m3,after9y ears,compar ed w ith the water injection exploitation.And the incr eased oil pro duction is33.7to42.6m3for per104m3nitrogne gas.Key Words:Water alternate,N itrog en gas foam,Oil product ion.Numerical simulation.C omparative Study of Continuous removal Liquid Models f rom Gas WellsLi Min(Sout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Sichuan 637001.P.R.C hina),Guo Ping and Liu Wu et al.Fault Block Oil&Gas Field,2002,9(6):39~41Gas pro duced from reservoir,in many cases,have liquid phase material with it,w hich can accumulate in the wellbore o ver t ime and affect the pr oductivity of gas w ells.Sometime it ev en kill g as wells.T here are many relationships to deter mine ter minal velocity.T o use the r ight relationship for de termination of terminal v elocity and critical rate,the compar ative study has been made in t he paper.T he comparative contents include:(1)t he liquid dr op shape entrained in high velocit y gas stream;(2)drag coefficient;(3)terminal ve locity for mula;(4)Compar ative study with fields data w hich show s that the results o f M in Li s cr itical rate are in accord with pr actical situat ion of gas wells.For the field applica tion,t he paper also deduce the simply formula for determin ing the ter minal velocity and critical rate.Key Words:N atural g as.L oad up,Liquid drop,T er minal velocity,Critical r ate.The Remaining Oil Study in Serious Heterogeneity Oil f ield by Using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ProfileLin Minghua(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Hubei 430074,P.R.China),Jia Zhong and Shi Yuxia.Fault Block Oil&Gas Field,2002,9(6):42~44T he heterog eneity in Huzhuangji Oifield is very seriou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build an accurat e g eological model,be cause the reservior changes fast and the model accuracy is low.T his paper integr ates the production logging data and fluid method.It can make sure w here is r emaing oil by using product ion,water cut and injection data.I t can direct the development plan and tertiary process.It also g ives a new method to pr oduction logg ing application.Key Words:Heterog eneity,Injection profile,P roduc tion pro file.Remaining oil,Application.A Study and Application on Fractures in Anpeng Su per Low Porosity and Super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Wang Zhigang(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of%Vol.9 N o.6 ABST RA CT NOV EM BER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