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写了一首诗词,令他千古留芳,少年时被称为神童,但恃才惹祸

合集下载

形容晏殊是个神童,但晏殊能逃脱天妒英才的句子。

形容晏殊是个神童,但晏殊能逃脱天妒英才的句子。

形容晏殊是个神童,但晏殊能逃脱天妒英才的
句子。

嘿,你知道晏殊吗?那可真是个超级厉害的神童啊!想当年,他小
小年纪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在夜空中格
外耀眼。

晏殊五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了,我的天呐,五岁啊!这是什么概念?
别人家五岁的小孩可能还在玩泥巴呢,他却已经能吟诗作对了。

就好
比其他小孩还在蹒跚学步,晏殊已经健步如飞啦!他的诗作那叫一个
精彩,让人惊叹不已。

后来啊,晏殊去参加考试,那表现,简直绝了!和他一起考试的人
都比他大好多呢,可他一点儿也不怯场,从容应对。

这不就是现实版
的“小大人”嘛!
很多人会说,这么厉害的神童,会不会被天妒英才啊?哎呀,怎么
可能呢!晏殊可不是一般人呐。

他就像那顽强的小草,任凭风吹雨打,依然茁壮成长。

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一路向前冲。

别人遇到
困难可能就退缩了,可晏殊不会,他会想尽办法去克服。

你看啊,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各种挑战,就像游戏里的关卡一样。

晏殊呢,就是那个一路过关斩将的高手,什么难关都难不倒他。

他用
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神童也可以逃过天妒英才的魔咒。

我觉得啊,晏殊就是个奇迹,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才华,有
决心,有勇气,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不要害怕被嫉妒,不要担心会遇到困难,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吧!。

北宋第一神童晏殊

北宋第一神童晏殊

北宋第一神童晏殊一若要在一个太平盛世找出一位太平宰相,首推北宋的晏殊。

若要推出北宋第一神童或第一才子,亦非晏殊莫属。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神童之乡,若要追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临川神童、第一个抚州籍的宰相,依然只能从一个人开始,晏殊。

晏殊降生时,北宋开国已三十年,从太祖赵匡胤开创的建隆之治,到太宗赵匡义的太平兴国——这既是太宗登极后使用的第一个年号,实际上也是他追求的治世境界,太宗在位二十一年,从登极之初的“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到屡战屡败后的守内虚外,而历史对他的评价是不善武功,治政有为。

他在进一步巩固皇权的同时,也将一个帝国带进了一段相当长的太平岁月。

一个未来的太平宰相,就降生于这样的太平岁月。

英雄不问出处,神童不问出身。

若从身世看,晏殊既未生于诗礼簪缨之家,素无书香文脉传承,然这个小吏之子,也不知是何来造化,五岁能诗,“七岁能属文”,这不是神童又是什么?但若说晏殊是北宋第一神童,别姓人氏又难免会犯嘀咕,在晏殊之前,就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神童,那个“将相兼荣谁敢比”的寇准寇相爷,年方七岁竟脱口吟出了一首“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五绝,而且是一直传诵到如今的千古绝唱。

寇准已经够神了,但晏殊比寇准还神乎其神,他吟诗的年岁比寇准还小两岁。

但遗憾的是,却未见晏殊五岁时吟出怎样了不起的诗、七岁又做出了怎样了不得的文章?但他的神童名声,又确实比寇准大得多。

寇准既是神童也是顽童,而晏殊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童。

又看别的神童,虽说神奇,但在科举功名上并未占到什么便宜,如寇准,也是每日抱着四书五经苦读、从州试、省试、殿试一步一步地考上来,才于十八岁进士及第,但晏殊这个神童却如骐骥一跃,一下就越过了科举之途的关山重重,一步登天就直接进入了天子亲自主考的殿试。

此时,宋真宗赵恒还算年轻,三十六七岁,他也是历史上最看重读书和读书人的天子之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他说出来的一句名言,后来又演绎成民谚了,可见影响力有多大。

12岁被誉为神童,写的一首词成《三国演义》开篇词,如今无人不知

12岁被誉为神童,写的一首词成《三国演义》开篇词,如今无人不知

12岁被誉为神童,写的一首词成《三国演义》开篇词,如今无人不知明朝三才子明朝是古代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思潮涌起,才子辈出。

受影视剧影响,人们更熟悉以唐伯虎为首的江南四大才子。

但还有一个成就高于江南四大才子的「”明朝三大才子”却鲜为人知。

明朝三才子中,解缙博学,杨慎博览,徐渭博才,三人的文学成就纵观明朝三百年文坛,都是首屈一指。

而后世公认的三才子之首、理论上的明朝文坛第一人,便是以「”博览”著称的杨慎。

12岁被誉为神童杨慎出身名门,他的祖父是湖广提学佥事,负责整个两湖两广地区的教育;他的父亲更上一层楼,官至吏部尚书,又博古通今,入选武英殿大学士。

杨慎天资聪颖且自幼受书香浸染,很小就展露出了惊人的才华。

12岁的他在阅读了唐代大文豪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后,提笔就写了一篇同样气势恢宏的仿作。

他的叔父看后惊为天人,又给小杨慎读了西汉大文豪贾谊的《过秦论》,杨慎又写了一篇技惊四座的仿作。

不久后,杨慎的父亲要回京办公事,决定带着小杨慎去京城长长见识,路途中的杨慎又写出了震动京华的《黄叶诗》。

文坛领袖、内阁首辅大人李东阳看了这首诗后果断把他收为学生。

年仅12岁,杨慎「”神童”之名就响彻了文坛。

24岁高中状元在文坛领袖李东阳门下潜心学习的杨慎,在24岁时参加了殿试。

满腹经纶、出口成章的他当之无愧拔得头筹,被钦点为状元。

北宋大儒梁灏82岁高龄才中状元,「”嘉靖三大家”之一的归有光60岁才中进士,而杨慎24岁就中了状元,在整个古代科举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入朝为官,仕途不顺文人的狷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杨慎的仕途历经坎坷。

正德皇帝朱厚照整日游山玩水、声色犬马,杨慎不惧弹劾,多次上奏章劝谏皇帝。

而正德皇帝根本不为所动,依旧我行我素。

看不惯宦官当权、民不聊生的杨慎一气之下辞官回乡。

嘉靖皇帝即位后,杨慎重新入朝为官。

在皇帝宗庙一事上,一些奸佞之臣为了讨好皇帝,企图破坏礼制,倒行逆施,以杨慎为首的大批朝臣集体反对。

刚愎自用的嘉靖皇帝便采取暴力措施镇压这些大臣的*** ,杨慎被廷杖两次,险些身亡。

七岁就能写诗文十四岁中进士的神童晏殊官拜宰相海是著名词人

七岁就能写诗文十四岁中进士的神童晏殊官拜宰相海是著名词人

七岁就能写诗文十四岁中进士的神童晏殊官拜宰相海是著名词人晏殊(公元991~1055年。

另一说,公元993~1055年),字同叔。

北宋仁宗时宰相。

北宋著名词人之ー。

著有文集240卷,流传于世的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同叔先生集》等。

病死,终年65岁(一说63岁)晏殊: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晏殊,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人。

7岁时就能写文章,被称为神童。

真宗景德初年,他被破格推荐进京,与数千进土参加试,神色镇定,挥笔而就。

真宗十分赏识他,赐同进士出身。

几天后,复试诗、赋、论,他奏告说:“此赋之试题臣曾习作过,请改命他题。

”真宗称赞他诚实,完卷后又称赞他对答得体,任他为秘书省正字,让他入皇宫的书库中读书,时仅14岁。

此后,不断升迁,真宗晚年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左庶子。

晏殊: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仁宗即位后,晏殊历仕右谏议大夫、给事中、礼部侍郎。

公元1025年兴办了学校,并聘请范仲淹任教,这是五代以来地方办学之始。

公元1032年,晏殊被召回京城,任御史中丞,升为参知政事。

当时,宋朝正与西夏交战,宋军屡败。

晏殊奏请撇除军队中的宦官监军,让将领有权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战术,并招号箭手训练成军,节省宫中开支支援前线,并由度支统管财物等,均被米纳。

晏殊: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公元1040年,晏殊被任为枢密使。

公元1042年,被任为同平章事,兼枢使,拜相。

晏殊平时敬重贤能,好与名士结交,任相后更以识オ、用才为己任,如范仲淹、韩琦、富弼等都由他推荐,后成为一时名相,并使仁宗朝一度人才济济,奸小人都被疏远。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谏官弹効晏殊说,宸妃为仁宗生母,晏殊受命撰写其墓志铭时却未写此事。

他遂被黑相,降为工部尚书。

此后,历任颖、陈、许、水、水兴等州军的地方官,又徙河南府,迁兵部。

后因病请求回到京城求医,并被仁宗留在朝延,礼遇如宰相。

晏殊平生喜欢作诗饮酒,所写诗词文字婉丽,音调和谐,闲雅而有情思,被列为北宋词人之ー。

汪洙《神童诗》

汪洙《神童诗》

汪洙《神童诗》汪洙,字德温,北宋晚期庆元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观文殿大学士。

汪洙之父,汪元吉,曾任鄞县县吏。

在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因看重汪元吉的为人,特把汪元吉推荐给转运史,叫汪元吉负责明州府的法律方面(司法参军)的事务。

汪洙九岁时即赋诗,有“神童”之佳称。

一日汪洙牧鹅来到学宫,见学宫殿宇破败倾圮,触发心中一番感慨。

感而为诗,遂题诗于学宫壁上:“门徒夜夜观星象,夫子朝朝雨打头。

多少公卿从此出,谁人肯把俸钱修。

”不几天,题诗被明州知府所发现,感到新奇,当即把汪洙传唤到府衙。

知府见眼前站立的竟是一个穿着破旧短衣的小孩,就问:“汝欲做神童耶?衫子为何如此破旧?”汪洙即应声答诗一首:“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知府一听,呵!不得了,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大口气,认为日后作为不可限量。

汪洙诗才横溢,他先后写了不少五言绝句诗,都是一些便于孩童记诵的短诗。

就有当时的塾师门将汪洙所赋的三十多首五言绝句汇编诠补成集,题为《汪神童诗》。

《神童诗》文词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儿童记诵,它与《三字经》等同誉为“古今奇书”,成为训蒙儿童的主要教材,流传极广,影响至为深远。

尤其如其中的:“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知音,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等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诵不息。

汪洙成年之后,淹贯博洽,熟悉经史。

然而经多次考试,均未能考中。

一直到哲宗元符三年(1100)才得以考中进士,任明州府学教授。

由于汪洙为人淳正,是一位好教师,随从他听课的学生众多,有一府之望,世人均称他为“汪先生”。

正由于他教授有方,声闻朝廷,到汪洙去世时,特追赠为“正奉大夫”(正四品)衔,给予了较高的优待。

留下的著作有《春秋训诂》。

他5岁能作诗,13闻名,20却江郎才尽:毁掉你的很可能是天赋

他5岁能作诗,13闻名,20却江郎才尽:毁掉你的很可能是天赋

他5岁能作诗,13闻名,20却江郎才尽:毁掉你的很可能是天赋深⼭出神童⽅仲永是江西⾦溪⼈,他祖祖辈辈都是裤脚上泥巴没有⼲净过的庄稼⼈,家⾥⾃然没有⼀个知识分⼦。

相传⽅仲永出⽣时就有些与众不同,他眼如流星,声似洪钟,头圆⽽⼤,聪明灵敏,谁见了都称赞。

由于家庭贫穷,⽅仲永五岁之前都没有见过笔墨纸砚是什么模样。

奇怪的是,有⼀天他突然拽着⽗亲的⾐襟,哭闹着索要笔墨纸砚。

⽗亲感到奇怪,只好到村⾥唯⼀⼀个穷秀才那⾥借来⽂房四宝,⽅仲永这才喜笑颜开。

相传⼩仲永当时磨墨铺纸,握笔挥毫,⼀⾸五⾔绝句便出来了:⼤海四四⽅,乌龙蟠中央。

若遇天下⼿,飞出好⽂章。

⼀个从没有受过教育的孩⼦,竟然能吟诗写字,这绝对是⼩⼭村⾥的神话。

⽗亲当时就惊呆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欣喜若狂地对着苍天连连磕了⼏个响头。

附近的读书⼈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仲永的家⾥来看,并⼀致认为⽅仲永不仅诗写的磅礴⼤⽓,字也是刚劲有⼒。

同乡⼈连忙让他再写⼀⾸,只见⽅仲永想也没想,⼜挥笔写出四句诗:⽗母恩如⼭,百事孝为先。

⽐邻相和睦,犹如⽉团圆。

更让⼈意想不到的是,⽅仲永还给这⾸诗提上了⾃⼰的名字。

神童的故事很快就传开了,⽅仲永的家⾥开始热闹起来,⽗亲乐得合不拢嘴,经常驮着⼩仲永到处炫耀卖弄。

有⼀次⽗亲⼜驮着⼩仲永出来,⼀位⽼先⽣想考考他,就出了个上联:⼦骑⽗当马没想到⼩仲永想也没想,就⾼声对出了下联:⽗望⼦成龙众⼈都竖起⼤拇指连声称赞,但⼀个举⼈不信,⼜出了⼀个上联:⽲秆扎秧母抱⼦⼩仲永抬头看到对⾯⾛过来⼀个挖笋的⽼汉,于是笑着对道:扁担挑笋⽗担⼉五岁的⽅仲永不仅能“指物成诗”,⽽且诗的内容雅致深刻,⽂采也是绚丽,天赋极⾼。

如此天赋,若能加以调教,⽇后必能有⼀番成就。

神童暗⽐试就在⽅仲永的名声越传越远时,王安⽯和⽅仲永相遇了。

市井中流传这样⼀个传说:王安⽯也是⾃幼聪明的⼈,史书上这样记载:“少好读书,⼀过⽬终⾝不忘。

”有⼀次王安⽯跟着⽗亲到舅舅家做客,见到了神童⽅仲永。

人小志气大的古诗

人小志气大的古诗

人小志气大的古诗
原文:《神童诗》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一、衍生注释:
“自小多才学”:从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多种才能和学识。

“平生志气高”:一生都怀有高远的志向。

“别人怀宝剑”:其他人怀揣着锋利的宝剑。

“我有笔如刀”:我拥有的笔就像锋利的刀一样。

二、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充满自信和豪情。

前两句直白地表明自己从小就具备多种才能,并且有着高远的志向。

后两句通过与他人怀揣宝剑相对比,强调自己以笔为武器,展现出对知识和才华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生动地体现了诗人虽年纪尚小,但志向远大、自信非凡的精神风貌。

三、作者介绍:
汪洙,字德温,北宋晚期人。

他自幼聪慧,九岁能诗,被当时的人们誉为“神童”。

其诗通俗易记,多为劝学、励志之作。

四、运用片段:
“瞧瞧那个小家伙,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在玩耍的时候,他在努力学习知识,这不就像诗中说的‘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嘛,相信未来他一定能有大出息!”。

《神童诗》全文及注释解析

《神童诗》全文及注释解析

《神童诗》全文及注释《神童诗》为宋代汪株所著。

汪洙,字德温,觐县(今浙江宁波)人,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考中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自幼能诗,被誉为“神童”。

他咏志劝学的作品被编录成集,称为《神童诗》。

但实际上传世的《神童诗》并非尽是少年神童之作,也不全出于汪洙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代编补修订,增入了隋唐乃至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篇名也大多是另行添加的。

诗的内容除劝学述志而外,还有一些四季观赏、咏物抒怀之作,诗体皆为格律工整的五言绝句,文字浅显易懂,是适合少年学诗的范本。

所以历代以来在书塾中盛行流传。

以致后人仿此编了《续神童诗》、《千家诗》等类似读物,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诗中鼓励“少小勤学”、“男儿自强”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是值得提倡的;诗人所描绘的“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这一代表了科举时代书生最高企盼的登龙门的理想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还具有当今学子努力奋进的积极意义。

但其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类的剥削阶级思想和功名利禄观念,则是应该加以剔除和批判的。

【原文】1、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②;满朝朱紫贵③,尽是读书人。

3、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④;三冬今足用⑤,谁笑腹空虚?4、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5、朝为田舍郎⑥,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⑦,男儿当自强。

6、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⑧;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7、莫道儒冠误⑨,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⑩,穷亦善其身⑪。

8、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⑫,朱紫佐朝廷。

9、古有《千文》义⑬,须知后学通;圣贤俱间出⑭,以此发蒙童⑮。

【注释】①尔曹:你们。

指学童们。

②立身:自立成人。

③朱紫:指达官显贵。

唐制,官员五品以上穿红色的官服,三品以上芽紫色官服。

故诗文中常以朱紫色代指高官。

④萤窗:晋人车胤,家贫无钱买灯油,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丝囊中,供夜读时照明。

后世便常以萤窗、萤案比喻刻苦读书。

《神童诗》

《神童诗》

《神童诗》作者汪洙,字德温,宁波人。

是北宋年间著名学者。

他写的《神童诗》,是一篇影响广泛的启蒙读物。

汪珠出身于县吏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九岁便能写诗,有神童之称。

他的“神童”称呼,始于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勤县县令带领全县举人、秀才去孔庙参拜孔子圣像。

在三跪九叩之后,县令忽然发现大殿墙壁上,用木炭写有这样一首诗:颜回夜夜观星像,夫子朝朝雨打头。

多少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

下边落款题有九龄童汪洙的名字。

县令环视大殿,不光殿宇破败不堪,孔子和颜回圣像也都缺额少肩,实在有损尊严,自觉羞渐。

但转而一想,九岁孩童怎能写出这样诗来?怕是有人假冒孩童之名,故意讽刺于我?想到这里,便吩咐差役:“速去打听,这汪洙是何等样人,叫他前来见我。

”汪殊的父亲叫汪元吉,就在县里当小吏。

因家境清贫,汪殊就帮家里牧鹅,利用晚上和牧鹅空隙读书写字。

初春的一天,汪洙赶着一群白鹅到野外去放牧,他见孔庙前青草茂盛,便让鹅吃草,自个在大树下读起书来。

不料,忽地一阵寒风过后,大雨从天而降,便赶紧收起书本,把鹅赶进孔庙避雨。

汪洙一进庙门,只见殿底破败,蛛网百结,圣像破碎,鸟粪遍地。

心想,父亲常说,朝廷里的文官武将,仅是孔夫子的学生,如今他们一个个做官享福,可老夫子却坐在这样的破庙里,谁也不肯拿点银子出来修理一番。

他越想越生气,见殿角烧剩的木炭,便抬起在墙上题了这首诗,不料被县令发现了。

县令查问汪洙,汪元吉正好站在一旁,便赶紧跪下道:“这汪沫乃是卑职逆子,冒犯了大人,待我把他唤来,听凭老爷教训!”汪元吉心急火燎的赶回家里,一见汪洙便说:“你闯下大祸了!闯下大祸了!还不快跟我去见老爷!”汪洙不解地问:“孩儿整天读书、牧鹅,安分守己,从来不做不肖之事,祸事从何说起?”“还说从何说起?你东涂西抹,还在孔庙里题了一首什么诗,今天被老爷发现,要我唤你去教训哩。

”“这有啥祸事哩。

孩儿写的不都是实情吗?我这就跟爹爹去见他。

”汪洙跟父亲到了孔庙,见过县令。

县令问:“这墙上的诗可是你写的?”汪洙不慌不忙地回答:“正是,还请老爷指教?”“你为何要写这样的诗?”汪洙说:“只要老爷看看这庙,还能不知写这诗的用意吗?”县令见他对答如流,心中暗喜,但仍有怀疑。

【名人故事】天才学习故事 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天才学习故事 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天才学习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名人故事】天才学习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骆宾王七岁作诗骆宾王就是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从小就才思敏捷。

七岁时,有一天他家去了客人。

一家人忙着宴请客人,骆宾王就独自一人跑到了池塘边嬉戏。

池塘边存有很多美丽的花草,草丛中不时存有小虫子秋千。

柳树枝条一直雕至水面,在微风的吹来下把水面划一道道波纹。

池塘里一群小白鹅正在戏水。

骆宾王捉住了几只小虫子朝水里投掷回去,鹅群赶紧向这边游等去,就像是一团团白絮在水面飘浮。

红红的脚掌像是大船桨一样跳跃,清清的水面上拓展着扇形的涟漪。

骆宾王最喜欢小白鹅了,他拿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图画起至了白鹅游水图。

这时候,家人因不见踪影了骆宾王,找出塘边去了。

客人也与了去,看见地上的画,还真有些像是呢。

于是灵机一动,想要吴际顺这孩子,因为他早就听闻这孩子精明异常。

于是对着白鹅叫做他作诗一首。

骆宾王朝着水中想要了一会儿,就高声吟唱出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沉绿水,红掌忽清波。

客人听了非常赞服,夸骆宾王是小神童。

这首诗很快传播开来,尤其是在儿童中像歌谣一样流传着。

骆宾王不仅小时候聪颖异常,就是至了老年也仍才思敏捷。

骆宾王曾参与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斗争,兵败后,他逃到了杭州,削发为僧。

有一天,诗人宋之问月夜游灵隐寺,在长廊下吟诗道:“鹫岭郁苕?,龙宫隐寂寥。

”可是竟一时想不起下面的句子。

这时,寺内一老僧正在打坐参禅,听得廊下有人吟诗,于是问道:“年轻人不睡,为何还苦苦吟诗?”宋之问回答说:“我想在这里题首诗,可是下两句想不出来了。

”老僧笑着说:“何不接上‘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连声说好。

第二天又去拜访老僧,老僧已不在寺内,据说乘船出海了。

这老僧便是隐姓埋名的骆宾王。

杜甫七岁写出《咏凤凰》名人故事

杜甫七岁写出《咏凤凰》名人故事

杜甫七岁写出《咏凤凰》名人故事杜甫七岁写出《咏凤凰》名人故事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号称诗圣的伟大诗人,出生于公元712年,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曾祖迁居河南巩县。

小编带来的杜甫七岁写出《咏凤凰》名人故事。

杜甫七岁写出《咏凤凰》名人故事对于杜甫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唐代大文学家元稹在《杜甫墓志铭》中说:“诗人以来,没有能比得上子美的。

”唐朝另一位大文学家韩愈则认为他与李白齐名,称赞他们的诗篇是“光芒万丈长”。

杜甫之所以能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除了他的天资聪颖、学习条件优越外,更重要的还是他从小刻苦学习、锲而不舍的结果。

杜甫的家庭,是一个书香门第,也是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

他的远祖叫杜预,在晋朝时任征南大将军,还是个著名的文史学家,有著作《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流传于世。

他的祖父叫杜审言,武则天时官至迁膳部员外郎,也是大诗人,与沈俭期、宋之问齐名,有文集三十卷传世。

他的父亲叫杜闲,又是个名副其实的读书人,官职虽然不高,但却很有学问。

杜甫出生那年,杜闲已经年满三十岁,膝下尚无儿女。

因此,杜甫的出世,给家中增添了空前的欢乐,官宦名流、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满月这一日,家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常,杜家大摆宴席,招待宾客。

待酒至半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兴奋不已,当场为孙子取名叫甫,又起了个表字叫子美,希望孙子能有金玉一样的品性,而且能锦心绣口,继承和发扬杜氏家风。

按当地风俗,孩子一岁的时候兴抓彩,以预测孩子的前途如何。

杜甫周岁这天,他的祖父杜审言令家人找来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器物和日常生活物品,放入盘中,让杜甫去抓。

结果,在上百件物品中,杜甫对其他东西看也不看,却伸出小手,单单去抓了一本《诗》,杜审言看后,不禁哈哈大笑道:“我杜氏事业后继有人了!”杜甫自幼聪明灵慧。

在他刚刚会说话时,母亲教他识字,他过目不忘;教他吟诗,一遍就会背。

到他三四岁的时候,就已能背诵许多著名诗篇了。

但不幸的是,在他三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了。

父亲在外任职,又续了弦,只好把杜甫寄养在洛阳城里的二姑母家中。

张籍的故事

张籍的故事

张籍的故事
张籍,字子卿,东汉末年人物,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张籍的父亲是张角之弟张济,张角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袖。

在家庭的熏陶下,张籍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才华出众。

他曾在
洛阳建议刘表招抚张鲁,为其效力,促进了两家的合并。

张籍还曾凭
才华在汉献帝面前表现出色,被赞赏为“才情过人”。

然而,张籍的一生容易遭遇坎坷。

被曹操抓捕后,张籍被逼服毒
并自杀,而他的诗文作品也大多流失。

但是他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
诗《临江仙·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文章第一楼”。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史实人物——唐代文学家王勃在滕
王阁为国写诗的情景。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王勃的景仰之情以及对他的
赞赏与敬重。

《临江仙·滕王阁序》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被收入《全唐诗》中,成为后代诗人的学习和借鉴的佳作。

总的来说,张籍虽然一生坎坷,但在文学、政治等多个领域均有
卓越的表现,留下了一笔不朽的文学遗产。

他的一生经历,像他所写
的《临江仙·滕王阁序》中所写的那样,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道独特
的风景。

神童方仲永550字作文

神童方仲永550字作文

神童方仲永
年级:初一字数:550字体裁:记叙文
大诗人李白醉酒跳入湖中捞月,结果命丧黄泉,到了忘忧桥,孟婆叫他喝汤,李白正在醉头上,把汤当作了一种不好的酒,所以没喝,直接世。

在李白世后不久,仲永就出生了,睡了半天才醒来,哇哇大哭。

到了五岁,仲永突然感到全身左摇右晃,而且还想做诗,就向父母哭着要笔墨,写出了一篇好诗。

第二天夜里,仲永做梦,梦见张果老对他说:“仲永,你的前世是李白,所以你就会有如此的名堂,现封你为诗仙,世后归位。


仲永听了,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的记忆完全恢复了,还得到了一些法力,他的法器是一支毛笔和一个酒葫芦。

他的父亲,由于贪念,让仲永只吟诗做赋却不学习,仲永只好装出一副天赋消退的样子,其实他的天赋还是那样多,只不过是要惩罚一下他的父亲,看到了王安石,就将天赋全数寄托给王安石,王安石成了鼎鼎大名的大诗人,而仲永的天赋完全消失了。

他的父亲,看到他如此无能以后,用鞋底用力抽打仲永,仲永被打的一个月不能坐下,
而他贪心的父亲呢,整天殴打仲永,仲永只好离家出走,过了几天,仲永回到了家,考取了进士,仲永的父亲又是一口“乖儿子”一口
“宝贝”的叫他,这让仲永很是不解。

最后,仲永考取了状元,张果老就把他接走了,而他的父亲,至今还不知道自己犯下了什么错误,一个漫天惊雷将仲永的父亲惊醒,原来,再有天才的人也不过是普通人,不学习还是不行的,他因为自己的贪心,好险让仲永失去天赋。

仲永的父亲后悔不已,殊不知,仲永已经归位成仙,天赋也回到了他的手里。

《神童诗》全文及注释

《神童诗》全文及注释

《神童诗》全文及注释《神童诗》为宋代汪株所著。

汪洙,字德温,觐县(今浙江宁波)人,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考中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自幼能诗,被誉为“神童”。

他咏志劝学的作品被编录成集,称为《神童诗》。

但实际上传世的《神童诗》并非尽是少年神童之作,也不全出于汪洙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代编补修订,增入了隋唐乃至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篇名也大多是另行添加的。

诗的内容除劝学述志而外,还有一些四季观赏、咏物抒怀之作,诗体皆为格律工整的五言绝句,文字浅显易懂,是适合少年学诗的范本。

所以历代以来在书塾中盛行流传。

以致后人仿此编了《续神童诗》、《千家诗》等类似读物,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诗中鼓励“少小勤学”、“男儿自强”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是值得提倡的;诗人所描绘的“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这一代表了科举时代书生最高企盼的登龙门的理想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还具有当今学子努力奋进的积极意义。

但其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类的剥削阶级思想和功名利禄观念,则是应该加以剔除和批判的。

【原文】1、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②;满朝朱紫贵③,尽是读书人。

3、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④;三冬今足用⑤,谁笑腹空虚?4、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5、朝为田舍郎⑥,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⑦,男儿当自强。

6、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⑧;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7、莫道儒冠误⑨,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⑩,穷亦善其身?。

8、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9、古有《千文》义?,须知后学通;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注释】①尔曹:你们。

指学童们。

②立身:自立成人。

③朱紫:指达官显贵。

唐制,官员五品以上穿红色的官服,三品以上芽紫色官服。

故诗文中常以朱紫色代指高官。

④萤窗:晋人车胤,家贫无钱买灯油,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丝囊中,供夜读时照明。

后世便常以萤窗、萤案比喻刻苦读书。

宋代大诗人王禹偁小时候就聪明过人,写的诗让大人都自愧不如

宋代大诗人王禹偁小时候就聪明过人,写的诗让大人都自愧不如

宋代大诗人王禹偁小时候就聪明过人,写的诗让大人都自愧不如
王禹偁是宋代的大诗人,大文学家,影响很大。

他的文章代表作有《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诗歌代表作有《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其实王禹偁小时候就非常的聪明了,才气连大人都自叹不如。

他才五岁的时候,神童的名声就传闻附近县乡,连知州也被惊动了。

知州让王禹偁以白莲为主题写一首诗,王禹偁想也不想,直接念道:“昨夜三更里,嫦娥坠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知州听了后,非常佩服,对王禹偁赞不绝口:“你真是天才,不是一般人都比的。

相信你可以流传千古啊。


王禹偁七岁的时候,有个官员知道王禹偁家里靠磨面为生,因此让他用《磨诗》为题目写诗。

王禹偁不假思索就念出来:“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

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官员非常佩服,就让王禹偁留在官府的学堂里听课。

有一天,有个官员在筵席上出了对联:“鹦鹉能言难似凤”,在座宾客没有能够对出下联的。

只有王禹偁对出了下联:“蜘蛛虽巧不如蚕。

”官员看到后感叹着说:“你真是能治国安邦的才子啊!”于是就送给王禹偁衣服帽子,还把王禹偁当忘年交,十分看重。

北宋诗坛神童,7岁时写下一诗,短短20字却成千古名篇

北宋诗坛神童,7岁时写下一诗,短短20字却成千古名篇

北宋诗坛神童,7岁时写下一诗,短短20字却成千古名篇数诗词风流时代,自是唐宋为最。

可若评出最美,最让人心疼的朝代,那便是宋朝。

你可以说执政者昏庸,却不能一笔带过宋朝的人杰地灵,尤其是词人。

先说北宋,苏轼,秦观,张先,柳永。

仅这四人便足以成为文坛的栋梁,更不要说李清照,周邦彦,晏殊,晏几道等人了。

所以说,相比于南宋来说,北宋才是真正的词界主流。

至于南宋,写诗者相对则较多,甚至比北宋要多出一截,南宋四大家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北宋一位写诗的文学家,他年仅7岁便写出千古绝唱,霸气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咏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先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华山之绝,千古难绘其神韵。

它的头上只有天阙,至于天之下,没有什么能够与华山比肩。

抬起头来一看,太阳落山也要与华山亲近。

回过头看看白云,也只是在华山之下罢了。

作者开篇便写出了华山的孤傲,只比天低。

这固然有些夸张,但也隐隐能够看出作者当时的震撼。

第二句将华山的狂傲更是写的活灵活现,认为没有山能够与它齐名。

的确,若说高度,比华山高的不在少数。

但若说陡峭,险绝,那么华山还真是找不到几个对手。

毕竟,华山四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第三句,就连太阳也那么亲近华山。

落日的时候,都赶忙往华山的方向落去,想最后看它一眼。

最后一句,也是本诗的点睛之笔。

回首再看,就连白云也比华山低了太多。

全诗以天衬托华山之高,以群山衬托华山之绝,以日衬托华山之美,以云衬托华山之险。

表达了作者日后也要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臣。

古代的咏物,单纯者很少,大多都是寄托一些自己的志向。

或者通过世间万物抒发自己的惆怅思绪。

例如纳兰看着天涯流浪的自己,不禁感叹,“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言归正传,这首诗虽然是作者年幼所作,但手法却不见稚嫩。

说明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学富五车,博览群书。

总而言之,宋代的文学氛围,的确从小便对一个孩子产生影响,寇准也不例外。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神童”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神童”

风流一代·青春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神童”■文/李晓巧近来,一个6岁起就在妈妈的引导下写诗,刚步入小学四年级的9岁男孩铁头手写的诗被拍成照片,走红网络,于是男孩铁头被称为“最小诗人”。

对于孩子的系列萌诗,有人质疑,有人指斥,有人赞叹……坊间热议不断,莫衷一是。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科举考试就有“神童科”,为国家选拔天资聪颖的儿童,赴考者称应“神童试”,选拔出很多智商颇高、能诵会写的儿童授予“神童”称号。

众所周知,在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却非“神童”们,即便位列宰相者,恕我寡陋,好像也不曾见到有“神童”。

倒是北宋王安石写过一篇有关“神童”的名作,流传千古。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宰相文学家王安石《伤仲永》一文讲述的这个“神童”是当时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家境贫穷,从来没碰过书本文具,更不用说受教育,但是5岁那年,他突然就写出了让老秀才们都叹服的诗,从而名闻乡里,被视为“神童”,名气越来越大,连朝廷高官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后来他的父亲却不让他继续学习,而是把他当作赚钱工具到处“表演”,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其实成为一个普通人也没有什么不好———所以王安石给文章起名为《伤仲永》,是势利颟顸的家人以及世俗社会生生“伤”害了这个“天才”。

中国是一个常常爆出“神童”的国度。

远的“陈芝麻”无需多翻,近的比如一些大学的少年班之类,将一些高智商的少年“神童”集中在一起培养,但据媒体报道,这些“神童”后来并未达到当年的预期。

当然,笔者认为这与“神童”个人无关,“神童”们首先是需要呵护培养教育的儿童,其次才是他们幸运地拥有了高于一般孩子的智商。

即便“大未必佳”,也不能一棒子打到“神童”们的头上。

1岁开始认字,6岁写诗,9岁已出诗集,至今已写诗近300首的小铁牛,按照国人的传统思维,应属“神童”了。

网络上走红的铁牛的诗中,有《原谅》(“春天来了/我去小溪边砸冰/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直淌眼泪/到了花开的时候/它就把那些事儿忘了/真正原谅了我”)这样的诗,也有《小贱猫》(“我觉得妈妈就像只小贱猫/因为她/符合一只贱猫的所有标准”)这样比较先锋和实验性强的文本。

神童晏殊——精选推荐

神童晏殊——精选推荐

神童晏殊神童晏殊 ⼈道他神童出⾝,历居要职,风光⽆限,却不知⾃古以来惟有⼼思缜密之⼈⽅能捕捉词的深沉。

在某⼀个久远年代的暮春时节,⼣阳西下时分,晏殊独⾃⼀⼈坐在⼀座雕栏⽟砌的⼩亭⼦⾥。

⼀壶⽼酒正静静的待在桌上散发着醇⾹。

同样的亭台,却是不同的时间了,眼前的暮春黄昏景象⼏时还能再见?晏殊不禁在内⼼发问,但是没有⼈能回答他,于是他举起酒杯,边喝美酒边赋新词。

晏殊⽣活富贵优裕,以他国相之重的⾝份地位什么样的富贵花没见识过?为何出现在他词中的偏偏不是国⾊天⾹的`牡丹也不是风姿绰约的芍药⽽且感伤的落花呢?不同于平常⼈写花的婀娜多姿,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他独爱写飘零的落花。

落红⽆痕,出现在失意诗⼈的词句中或许平常,但是对于过着“惟喜宾客,未尝⼀⽇不燕饮”,每宴必以歌乐相佐富贵⽣活的晏殊来说,落花到底代表着什么呢? 落花与词这种⽂学形式似乎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

与诗相⽐,词的境界纤巧细致,更多地表现优美、悠闲和忧愁。

在词中,落花意象染上更多个⼈化、⼥性化的⾊彩。

晏殊吟唱着⼀⾸新的⼩词,喝着借以消愁的闷酒,沉浸在与去年相同的时节⾥——暮春的黄昏。

暮春是花凋零的时节。

花的凋零,是那样的匆匆,还来不及惋惜地为落花赋⼀⾸新词,落花就已经化作春泥,消逝在清⾹的泥⼟⾥了。

⾯对时间的长河,仍谁都⽆法回避,⽆法逃脱,即使富贵如晏殊也只能任凭两鬓斑⽩的华发在晚风中飞扬。

这样短暂的⼈⽣,除了能在这幽静的⼩院⼦⾥叹息、在落满花瓣、飘满花⾹的⼩路上徘徊,⼜还能做什么呢?晏殊词风的哀感缠绵在此显露⽆疑。

⽆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回来,⼩园⾹径独徘徊。

可惜逝去的光阴怎能就此归来呢?晏殊⼼中有些烦闷,更加衷情于举办宴席。

“满⽬⼭河空念远,落花风⾬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

”就是他在⼀次宴席中所作。

晏殊⼩令语⾔婉丽,⾳律和谐,清新含蓄,有的词在抒发内⼼愁绪的同时就已经给出了解决内⼼苦闷的⽅式,⽐如“不如怜取眼前⼈”。

从“独徘徊”到“眼前⼈”可见晏殊词风的疏淡清丽,伤春感时,意蕴单薄。

神童参加13次考试落榜,写下一句诗流传千古,现代人喝酒经常说

神童参加13次考试落榜,写下一句诗流传千古,现代人喝酒经常说

神童参加13次考试落榜,写下一句诗流传千古,现代人喝酒经常说展开全文说起与酒有关的诗句,很多人都会想到诗仙李白写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等等,都是大家熟知的脍炙人口的喝酒金句。

到了晚唐时期,有一位神童参加科举考试,断断续续考了13次都没有考上,愤懑之下写了一句诗,没想到流传千古,现代人喝酒的时候也经常说。

这位神童名叫罗隐,自幼聪明伶俐,加上勤学刻苦,十分有才华,年纪轻轻就已经名声远扬,就连当朝宰相都听过他的名字,十分欣赏他。

罗隐26岁的时候,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他跟其他许多读书人一样,希望能够借助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跟抱负。

不过罗隐虽然名气很大,但第一次参加考试就名落孙山了,此后又连续考了五次,依旧没有上榜,这对罗隐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郁闷的同时写下了一个本名为《馋书》的书,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也因此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憎恶。

此后,罗隐又断断续续的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几次,自称是“十二三年就试期”,粗略估计也就是十二三次,但还是没有考中,历史上称之为“十上不第”,可以说是十分憋屈了,明明有才有学,却偏偏过不了考试这一关。

罗隐之所以名落孙山,跟他的才学没有关系,而是性格太过狂傲张扬,虽然有才,但罗隐试卷里的讽刺意味太过浓烈,引来了考官的不满,而且为人比较狂妄,古代社会是讲究自谦的,所以引起了考官的反感,给他的试卷评分也不高,自然就考不上了。

愤懑的罗隐为了抒发愁苦的心绪,借酒消愁的时候便写了《自遣》一诗: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意思为:得到的时候就放声高歌,如果没有就随他去吧,忧愁愤恨全然不管,照样悠闲快乐。

今天有酒就痛痛快快喝他个酩酊大醉,明天的忧虑就等明天在烦恼吧。

这首诗生动的塑造了一个纵酒高歌的旷世形象,虽然有着仕途失意的颓丧的一面,但其中愤世嫉俗、洒脱豪放的品格也颇得人们的赞叹,尤其是最后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现代人在喝酒的时候经常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人写了一首诗词,令他千古留芳,少年时被称为神童,但恃才惹祸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个才子,感怀身世,凭吊历史,写了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就是中国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特定把自己钟爱的这首临江仙写在小说开头(应该是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加上的——博主注)。

这首词立即把整部小说水准带到一个深远而又前所未有的文艺高度。

后来,它又作为旧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一开唱,这首词可谓红遍大江南北,童叟尽知。

但这首词可是“词红人不红”,至于作者是谁?他的人生经历过什么,才能写出如此深远高亢的诗词?这些问题或许很多人并不清楚。

这首《临江仙》作者叫杨慎,生活在明朝嘉靖年间。

小时的杨慎,对作诗填词文艺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而且极具天分,小小年纪就写出一篇《古战场文》,令四方文人墨客拍案叫绝,被誉为“神童”。

这位“神童”的横空出世,离不开家学渊源。

杨慎的父亲是四朝元老杨廷和,当过明四朝皇帝的老师兼辅政大臣。

有这样满腹经纶的父亲,杨慎自然深受其治学当政的风范所影响,在23岁时,杨慎就高中进士,成了翰林大学士,进入了明朝的行政智库机构。

成也早成名,败也早成名。

杨慎成名太早,又迅速进了明朝核心机构,缺少了生活和工作历练,难免养成恃才傲物,盛气凌人的习性。

在嘉靖年间发生的“大礼仪”党争中,杨慎站在护礼派一边,受到嘉靖帝的排斥,被贬到边远之地——云南永昌卫,并且在云南一呆就是三十年。

二十多岁的大好青年,竟然在荒凉之地被困了三十年!当年的锐气、理想早就被无情的岁月打磨掉了,只剩下无可奈何的蹉跎岁月。

云南三十年的日子里,杨慎纵情山水,感怀身世,写的诗词大多是感悟历史无情之作,其中,这首《临江仙》正是这种心境下写出来的大作。

乍一看,怎么杨慎的这首《临江仙》与苏东坡那首《赤壁怀古》颇为相似,而且两人的经历如此相似,难道杨慎是有意其实,还两首词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苏东坡的《赤壁怀古》是游赤壁后发出的人生感概,更多地回想具体历史的人和事,与自己的遭遇相对照,内心还有一点不甘和愁苦。

他从一件事中引发个人的感叹。

而杨慎的《临江仙》从历史的长河中去看待所有人和事,从宏观层面去看待自已的人生,完全看淡了自己个人命运的得失沉浮,词的格调变得豁达和从容。

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原创:谢根洪)大明第一才子杨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盛夏光年,空气醉甜。

又是一季鲜花锦簇、芳香四溢时。

在赵雷的歌声里,一个人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走到了桂湖路的尽头,站在了博物馆的门口。

任凭嫩绿的垂柳,亲吻着额头。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还在停留。

停留?是的,为五百多年前一位名叫杨慎的人停留。

一公元1508年,大明正德三年,帝都北京。

又是一年国考(科考)时。

此时,一名来自新都(今成都)的21岁小伙踌躇满志地走进了考场。

他轻轻松松地答完了试卷,然后胸有成竹地离开了考场。

他有理由相信,自己的答卷十分完美。

果然,当时的文坛大V、主考官王鏊和梁储老师评卷之后,对这位考生的文章大加赞赏,毫不犹豫地把它评为了第一名。

可是,这时候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不可思议地发生了。

因为这些主考官们太喜爱这篇文章了,他们反复拜读,争相传阅。

在传阅过程中,蜡烛流下的烛花碰巧滴落在了卷面上,于是试卷被烧毁。

就这样,本来应该为国考冠军(状元)的小伙,却因为这个奇葩的突发事件,名落孙山。

既然命中如此,那就等三年之后再考吧。

然而,牛人就是牛人。

三年后,小伙第二次参加国考。

这次没有发生什么意外,24岁的他再次考取了第一名(中状元),终于弥补了三年前的遗憾。

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位小伙名叫杨慎,字升庵。

二杨慎是名神童,如假包换的神童。

可是,与大多数神童从小悲催命运不同的是,杨慎小朋友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其父杨廷和,是历经大明三朝的中央高干、股肱要臣。

同时也是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叱咤风云人物。

由于出生书香门第,杨慎小朋友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

七岁时,母亲教他唐诗,很快倒背如流。

十一岁时,就会写近体诗。

十二岁时,写出《吊古战场文》,文中竟然出现了“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这样的警句。

读到此文时,他的叔父、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的杨瑞红惊呆了。

杨副部长怀疑自己看错了,猛掴自己几个耳光后,又命令自己的侄子重写《过秦论》。

我们知道,《过秦论》是西汉文坛大V贾谊传颂千载的名篇。

这次,轮到杨慎小朋友的爷爷惊呆了。

一向安重沉稳的杨老爷子读过《新过秦论》之后,顿时对左邻右舍大声宣布:“我的孙子就是新一代的贾谊啊!”得意忘形的杨老爷子当时可能忘记了,贾谊的一生是及其坎坷不幸的。

三高中状元后,24岁的杨慎被任命为中央政府的秘书(翰林院修撰),从此正式登上了大明朝的政治舞台。

此时的他,由于特殊的身份,交结了很多当时的文坛大咖。

更难得的是,因工作需要,杨慎有大把时间泡在中央档案馆(皇家秘阁),从而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

几年下来,杨秘书的行政工作能力及文学创作水平突飞猛进。

后来,人社部(吏部)考核干部时,称他“文章克称乎科名,慎修允协乎名字”。

这就是说:杨秘书的文章与状元的名声相符、品行与名字相称。

与此同时,其父杨廷和同志忍辱负重若干年,终于击垮了祸国殃民的大宦官刘瑾集团,已经出任了内阁首辅。

估计这时候您该纳闷了,内阁首辅是什么官职呢?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国务院总理。

既然德政勤绩廉考核全部优秀,又有担任总理的老爹作后台,毋庸置疑,杨秘书的仕途之路自然是光明无限。

可是,人生啊,有时往往就是那么无常。

正当一颗政治新星冉冉升起之时,一起惊天突发事件彻底改变了杨秘书一生的命运。

同时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这件被中国历史炒得沸沸扬扬的事件就是:“大礼仪”事件。

四什么是“大礼议”事件?其实说白了,就是活着的最高领袖为死去的父母争取名誉称号而折腾出来的惊天闹剧。

公元1521年,千年难遇的混世魔王正德皇帝朱厚照同志突然两腿一蹬,到西方极乐世界继续嗨皮去了。

由于这位仁兄没有儿子,所以按照相关规定,其堂弟朱厚熜同志即皇帝位,这就是后来的嘉靖帝。

话说这位嘉靖同志也不是善茬儿,上岗仅仅6天,就命令宣传部(礼部)下发红头文件,追封自己死去的老爹为皇考。

如此这般胡闹,总理杨廷和同志看不下去了。

杨总理立即召集中央众高干协商此事。

协商的结果是:嘉靖同志应该称朱厚照同志的父亲为皇考,改称自己死去的老爹为皇叔父。

也就是说,嘉靖同志得管伯父叫父亲,而把亲生父亲当叔父。

意见反馈上去之后,嘉靖同志勃然大怒,厉声质问道:“净扯淡,父母怎么能乱换呢?”可是,以杨廷和杨慎父子为首的这帮官员们真是杠杠的,硬是和最高领袖死磕上了。

如此以来,嘉靖同志也是没辙,遂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假意要辞去最高领袖职务,卷铺盖走人。

事情闹到这一地步,杨总理等一干人面面相觑。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做出了让步。

但是呢?有个条件,就是嘉靖同志要在爹娘的称呼前加上“本生”二字,并且仍然坚持让其称伯父为“皇考”。

这样一来,领袖与官员们的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而此时,一些没有节操、没有底线的官员如张璁、桂萼等为攀上最高领袖这棵高枝儿,突然临阵倒戈。

他们圆滑地选择了站在最高领袖嘉靖同志一方,从而使得天平的平衡被打破如此以来,以杨慎秘书为代表的官员们不干了。

他们联名上书,称张璁、桂萼为官中败类,并以集体辞职表示抗议。

最高领袖嘉靖同志丝毫不为所动老江湖毕竟是老江湖。

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杨廷和总理也准备仿效嘉靖同志,以退为进,写下辞职报告,说要告老还乡。

没料到的是,嘉靖同志早就嫌这位倔强的老头碍手碍脚,于是顺水推舟,大笔一挥:批准。

至此,三朝元老、时年66岁的杨老总理只好于无奈之下卷铺盖回了成都老家。

五此时,虽已赋闲在家,但杨老爷子仍然忧心纷繁杂乱的时局。

而且,他更担心身处漩涡中心的儿子杨慎。

所以他屡次写信劝诫儿子要“端做闲官,只守闲官”。

可他没万万没想到的是,怀着一颗铁血丹心的儿子,早已义无反顾地跳入了这场大风暴的漩涡中心。

公元1524年7月,嘉靖同志正式下文称死去的老爹为“恭穆皇帝”,并去掉“本生”二字。

众官员们断然拒绝。

不仅如此,杨秘书还联络一帮人跪在左顺门前,进行集体抗议活动。

面对此情此景,嘉靖同志暴跳如雷。

他立即命令卫戍军(锦衣卫)采取暴力手段镇压,并逮捕了八名官员。

此举动一出,群情更加激愤。

于此关键时刻,杨慎也是吃秤砣铁了心,他充分发挥自己卓越的组织才能,召集官员共计二百二十余人集会,并在众人前大声疾呼道:“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是中华民族最响亮的口号之一。

于是,受到杨秘书口号煽动的众官员们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齐刷刷下跪,同时嚎啕大哭,硬是把皇宫弄成了殡仪馆。

此时,嘉靖同志再也忍无可忍。

他立即下令将所有人全部打入大牢,并动用了令人闻风丧胆的酷刑:廷杖。

也就是用碗口粗的大木棍打屁股,并且往死里打。

于是,包括杨慎同志在内的上百人被扒下衣服,整齐排列在皇宫外,上百根大棍同时起落,一时间声响震天,血肉横飞。

这次,嘉靖同志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记录,那就是同时廷杖一百三十四人。

这一百三十四人中,有十六人当场被活活打死。

细细想来,“活活打死”这四个字,至今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胆寒啊!侥幸的是,杨秘书虽然被打得昏死过去许久,但是好歹总算捡回了一条小命。

抓也抓了,打也打了,这下嘉靖同志总该消停了吧?然而您错了,仅仅过了十天,卧在病床上的杨慎等人又被人抬回到刑场,再一次挨了一顿结结实实的回笼棍。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正值壮年的话,37岁的杨慎早就魂归天外了。

然而,嘉靖同志还是没有结束的意思。

基于杨秘书在这场事件中的突出表现,嘉靖同志额外送给了他一项优厚的待遇--流放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县)。

至此,长达4年的“大礼议”闹剧彻底画上了句号。

对这场争论,孰是孰非,当时及后世史学家一直莫衷一是。

然而,纵观杨廷和、杨慎父子在这场惊天闹剧中的立场及表现,其拳拳之忠心、铮铮之铁骨可见一斑。

六据说,杨慎同志最初的流放地为山西雁门关。

可是当时帝都北京流行一句民谣:“宁充口外三千里,莫充云南碧鸡关。

”嘉靖同志大概也很喜欢这句民谣,于是就一改初衷,顺便安排杨慎同志到更为艰苦的地方去体验生活。

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曾经的天子骄子、37岁的杨慎被赶出帝都,踏上了漫长而又艰辛的流放之路。

他可能不会知道,这一走,他再也没有能够返回帝都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