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换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o +
例如在学 习立体几何《 直线与平面的垂直 》 这节 课时, 教师可创设 以下 的教学情境 : 植树节栽树如何 判 断 树 与 地 面垂 直 ? 问题 提 出后 , 学生们 十分感兴趣 , 纷纷 议论 , 连 平 时数学成绩较差 的学生也跃跃欲试 ,甚至生活 中 的办法也来 了 ,学生们学 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 起 来 ,在 不 知 不 觉 中投 入 了数 学 课 堂 的思 维 活 动 之 中。 如何定义线面垂直 , 如何判定线 面垂直等这一课 时的重点 内容也就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之 中完成 了。
2
售 。请问 : 哪一种方案 降价较多 ? 学生通 过审题 、 分析 、 讨论, 都能将 题 目归结 为
比 较m ・ n 与f _ / T  ̄ - _ t - n _ _ 1 z 大 小的问题, 进而用特殊值法猜
\ Z /
测 出: m ・ n ≤ f \ / i z , 即 可 得~ ≤ — m 2 + — n 。
2 . 求真务实 . 诱 发 自主探 索 的 乐趣
新理念要求 ,学 生学 习的过程不再是被 动地 吸 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 而是 亲 自参与 丰富 、 生 动的思 维活动 , 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 的过程 。如在教学《 实 数与 向量 的积 》 时, 为 了让学 生亲 自参与丰 富 、 生 动 的知识形成过程 ,教师可使用火柴当作 向量进行 向 量加法实验。 课堂的走 向和情境 的发展都应 该掌握在学生 的 手 中,随着 有质量 的问题 的提出 ,学生有见解地 回 答、 阐述 , 使得课堂 的广度和深度 得以延伸 , 学生 的 智慧得以碰撞 。 通过问题的探究 , 思维得 以无限地 拓 展。 而教师则 当仁不让 的成为一名参谋 、 一名顾 问和 位 帮 助发 现 问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 朋友” 。教 师 成 为 学 生 的 学 习促 进 者 , 促进完成生生间 、 师 生 问 的相 互 交流 , 在 自主 学 习 的基 础上 , 共 同 完 成知 识 的学 习 和 掌握。
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转换
以下几个方面。
一
、
教 师 教 育 观 念 的转 变
求生物教师实现从重教到重学 , 从重结论到重过程 , 重统一 教育到重差 异教育 , 式化教育到重个性化教 育的转 变。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 , 重模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教育观念 是教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 习和研究性学 习 , 实现课堂 教学有效 化。新 课 育思想、 教育教学模式、 教育策略 、 教学 目的等诸方面的集 中体现 , 反 程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 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解决 它 映出教育发展的方向。因此 , 生物教师 必须转变 教育观念 才能适应新 此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 教学活动 的客观 规 形势下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观念转变表现 为以下方面。 律下 , 以尽可能少 的时间 、 精力和物力投入 , 取得尽 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首位 ; 第三, 改进教学方法, 引导 学生 自主合作地 对问题进行探 究。 【 关键词 】 新课 改; 角色转换 ; 观念; 地位 ; 方法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 要明确指 出 : 把育人为本作 学生。“ 天地君亲师 是千古不变的信条 。这种教师的绝对权威扼 杀了 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 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 的第一资源 , 学生的个性发展 , 湮没了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 , 扭曲了学 生的心灵 , 利 不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以学生为主体 , 以教师为主导 , 充分 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化知识的建构。它培养 出来 的学生也 必然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把促进 学生成长成 才作为学校一 切工作 的出发点 足啃教材的书虫 , 附和教师的应声虫 。因此 , 生物教师 的教学 地位将发 和落脚点 ; 关心每个学生 , 促进每个学 生主动 地、 生动 活泼 地发展 。同 生重大转变 , 教师独占课堂的教学权威感将消失 , 教师应主动与学 生沟 时, 陕西省今年也开 始实行 新高 考, 这就 要求一 线教 师必须树 立新理 通 、 交流、 对话 , 与学生平等参与 教学活动 , 真正树立学 生主体的观 念。 念, 转换角色 , 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 把更符合 国家要求的人 才输送 给 做到认同学生的观点 , 指导和组 织学生 的活动 , 与学 生合作探究 问题 , 高校, 输送给社会。目前,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 内容方法比较陈 旧, 生 学 营造民主教学 的和谐课堂氛围 , 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 力, 同完成 教学 共 课业负担过重 , 素质 教育推 进困难 ; 学生 适应社 会和就 业创业 能力不 任务。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还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中既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还要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呢?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是指教师要改变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成为促进学生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角色。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首先,现代科学知识数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并根据需要去处理信息的方法,即要授之以“渔”。
这说明,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品德健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中,传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进行提高和深化,就容易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而不能自拔。
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人是社会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人的存在,万事皆休。所以人的成长与发展对社会而言至关重要。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除了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环境也至关重要,其中教育的影响最为明显。教育是有专职人员(教师)来实施教育活动的,他们掌握着专业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所以,个体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频率的加快,人们普遍感到各种压力的侵袭,从而产生焦虑、孤独、抑郁,尤其是学生面对学业的压力、社会的各种诱惑,肯定会迷失方向,难以应对。这就必然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中的引路人,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全面发展,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等一系列的新观念。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的,它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否带动学生真正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的实施。
一、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实施,教师再也不能仅仅是个教书匠了。新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地指出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观中也指出“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这也是针对传统教育中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弊端所提出来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定然会要求教师教学方式随之转变,所以,教师应该由一个“教书匠”转变为一个“引导者”。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置之不管,全盘放手,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课堂没有了课堂的样子。而是说教师应该居于主导地位,掌控大局,适当地“放权”,不再一个人唱独角戏,要学会引导学生。把过程留给学。这样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教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实施。
在如今信息时代,尤其是新课改的形势下,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已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这就对教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教师角色学习型用教材教二次开发学法指导平等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单一、片面的倾向,因此在改革大潮下教育观念的变革,促使教师角色的转换也势在必行,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中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啃本型向学习型转换“要想交给学生半瓶水,教师必须要有一瓶水。
”目前师资来源主要是通过师范类院校的培养,一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满以为只要凭着一两本教参,就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无需寻找、学习教辅读物以外的东西,但实际要想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有出色的表现:往往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导入课别开生面;一副简笔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绘声绘色的情景渲染可把学生带入神话中的伊甸园;三两分钟的舞蹈可增强师生之情、融洽关系;抓住思维发展的灵光及时点拨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就我们现有的知识储备,一部分已老化,一部分将内耗,剩余的已不能完全胜任如今的工作,因此教师只有转变观念,不啃老本,全方位加强学习,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专业修为,才能完成社会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换新课改的目标是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知识的传播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法的指导者。
有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要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去接受信息。
对已审定使用的教科书可根据当地的实际做出相宜的“裁剪”和“二次开发”,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可亲身体验的平台,让他们去感知事物,从而直接获取信息,因为任何一门学科,总是存在着某些内容在某些区域、某个时期的不适应。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2012-01课改探微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已成为其应有之义。
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进师生关系,才能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转换一、角色理论与教师角色1.角色理论角色概念源于戏剧,是指戏剧舞台上的特殊人物。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H.Mead)在1934年首次把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
他认为:“角色就是在社会或某一群体中处于一定社会地位并按照相应的行为模式行动的一类人”。
1936年,美国人类学家林顿(Arlington)在其著作《人的研究》中正式使用了“社会角色”这一概念,他把个体在社会体系中必须履行的权利和义务的总体称为个人的“角色”。
如果说林顿定义的角色涉及的是惯例性角色的话,那么社会心理学家扎宾(T.R. Sarbin)则把角色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角色”,这两种界定之间是互补的。
中国恢复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后,国内学者也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做出了探讨。
比较全面的是周运清在《新编社会学大纲》一书中提出:社会学意义上的角色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
2.教师角色自英国学者威尔逊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教师的角色:一种社会学分析》后,教师的角色冲突便逐渐成为研究者的关注对象。
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Biddle)将教师角色分成三种概念:教师角色是对教师的期望,教师角色是教师行为,教师角色是教师的社会地位,这三种认识相辅相成,代表了教师角色复杂性的一面。
参照以上观点,本文采用马和民等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一书的观点:教师角色就是指处于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二、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就是指教师“教”、学生“学”的二位一体的模式。
1.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在传统的课程观下,教师是知识的“代言人”,注重对现成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变论文
论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社会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认识到,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也应该发生转变。
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改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方向。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课堂;教师角色【中图分类号】g451不同人处于不同的社会职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很多人在同一时间也会扮演着多种角色。
角色是就是一种特定的身份及伴随该身份的行为,教师职业角色则是指教师本身和社会对教师群体行为模式的一系列期望。
①我国最早对教师角色行为的概括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行为主要表现为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理解、记忆教学内容。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人们对教师这个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一、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角色。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只是教师教、学生听得模式,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关系。
在学生心里,教师是知识权威,负责把书本上知识传授给学生。
通常教师只要熟悉教材,精通语法,语言表达通顺就可以了。
通常传统教学中教师充当以下角色:1. 搬运工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权威,是教学的主导。
教学以教材为基础,教师根据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把教材中知识点、语法点,死板地输送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单向输出和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把课堂教学看作是知识迁移和教案的展开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让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②。
2. 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教师成为学生集体的领导者和纪律执行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传递社会规范。
作为管理者,教师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权力,由于教师长期的管理和权威地位,造成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僵化。
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控着学生的一切活动。
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忽视了对其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的实行,让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新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的变革,也对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个明智型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该如何给自己重新定位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与大家商榷:一、教育理念的转变理念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根本和基石,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
教育的不适应,应当首先是教育观念的不适应;收效不大,首先是教育观念转变不够。
在新课改形式下,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观念转变:1.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现代全新教育理论倡导“以人为本”,把学生的成长发展放在首位,以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的价值取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于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
2.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而不是教育活动中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
我们要把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3.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
今天的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学生意识,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打破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依赖关系。
要尊重学生,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实行教育民主、教学民主,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通过交往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创设宽容理解的心理氛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教师在总体教育体系下,还将面临教学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诸多实际教学情境的影响和挑战。
因此,要成功地做好现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扮演好如下的角色: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
面对新课程,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本文作以简论。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传统传授者角色的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他们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授受者.教师拥有绝对控制课堂教学的权利,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是单向传递,即教师讲,学生听。
且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就越好;学生越“听话”、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就越好;记忆得越多越准确就越好。
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的评价。
由此造成的便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被动授受,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
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的强制填鸭式的教学是不能产生其期望结果的.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此意义上讲,学习是学习者的自主心理行为,教育只能影响学习并为学习服务。
教师的职能也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也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已成为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各种开放的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中如何转换教师的角色
新课程改革中如何转换教师的角色摘要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改革不单单是改革教材,同时也改革教师,对教师的各方面要求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索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模式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场所”。
教师角色的转换,更新,思想上的极度重视,付施于实际的行动上,才能更好承担起课改实施和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使命。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需要从学生的需求,课堂的参与,自身的知识结构入手等方面的转换。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一、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使者,引导者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促进学生和谐地,有个性的发展。
它要求教师从过去仅是传授知识作为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整个人生或人格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改革前教师的教育方式只是重视了对学生分数一味的追求,采用了一些乏味的教学方法,满堂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多方面的全面发展,阻止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下的教师是促使者,引导者。
教师应把教的同时侧重与学,并着眼学生特有的自主性来创设自主学习的活动方式,从而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获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在课堂上教师所作为引导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有吸引力的。
只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才有可能让学生尽全力去完成它。
所以教师要想找出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问题,从教师角度来说,是对教师的一种新的挑战。
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由教师,家庭双方结合促进的。
其中教师是主导者,只有从旧的教学观念中转变过来,转换角色,才能让学生在课改的春风之下茁壮的成长。
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传统的教学方式里,教师是权威的代言人,统管者。
在教室空间里处于支配者的权威地位,把书本上的知识整体灌输给学生,没有给学生一丝个人空间。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在合作中互助学习、共同探究。
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与经验,顺应其自我发展,关注个体差异,鼓励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能力。
在历史学科中同样要体现合作探究和共同摸索。
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新课程背景下基本上不适应或者说是早已不适应了。
尤其是那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必须得彻底改变。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的协作伙伴和指导者。
教师由前台走向幕后,由演员变成导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教学活动中“平等中的首席”。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教师不教;通过合作能学会的,教师不教;通过探究能学会的,教师不教。
然而,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该讲的东西还必须要讲,而且要讲深、讲透。
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努力做到几个转变。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新课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单纯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
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凸显其行为,要义不容辞地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各种便利,即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身心地为学生服务;营造一个平等互利、公平竞争、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好历史课,充分利用全程贯穿富有历史史实的有效资源来熏陶、教育学生,并与他们一道探求真理,一道研究历史,一道探讨现实,一道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努力转化好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其积极向上。
二、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统一批量加工所能完成的。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变论文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角色。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关键词:教师角色;学生地位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教师既然要教学生,那么就是付出,就是消耗,就是牺牲,这样不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吗”?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当教师非得把自己牺牲,燃烧掉吗?二是在燃烧自己的悲壮气氛下,忽略了向学生学习,从学生那里获取有用的东西(包括知识,思维,启示等),因而使教学过程变为单向流动,而没有真正体现出是一种双向活动这样一个特点来。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多少年来,许多教师都是照本宣科,重复着一种“填鸭式”的套路,少、慢、差当然也就是必然的了。
教师不是演员,但教师面对学生讲课与演员面对观众演奏有许多相似之处:一个是以琴声打动人们的心弦,一个是以语言启迪人们的思想;一个是在舞台上,一个是在讲台上;一个是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一个是教育几十上百个学生。
演员和教师都肩负着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重任。
然而,教师没有艺术家那样动人,有的教师不要说是博得掌声的赞美,就是学生不厌,就已经不错了。
在课堂上,学生为什么打哈欠?为什么玩把戏?为什么看小说?为什么打瞌睡?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太缺乏美了。
无激情的讲课,必然得到无激情的听课。
台上台下,死水一潭,师生无情感交流,即使面对面,效果也只是背靠背的。
所以,学生需要立体美的老师。
内在美的教师不仅给学生内在的知识美、气质美、性格美,也要给学生外在的发型美、服饰美、仪态美;学生从老师那得到的不仅是丰富深奥的知识,而且也要从老师那儿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现代教师与传统教师的不同点之一就是各种美集于一身。
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教师的角色是讲授知识,学生是死记硬背、题海训练。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已不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
因此,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正在苦苦探索着,努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尝试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定位正确的教学角色。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政治;角色;转变高中政治新课改是对改革呼唤的回应,她所倡导的新理念应渗透在新课改之中,高中政治教师观念上应更新,方法上要创新,素质上须提升。
更新观念是课改的良好开端和前提条件。
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努力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框架和教学模式及转变教学理念将成为高中政治教师进行课改研究和课堂教学的新课题。
那么,作为政治老师我们应该怎样扮演自己的角色?一、教师角色转变应该从教育观念上开始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
多年来,我们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他们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转型,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地进入了信息社会,文本文字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各种媒体等多种途径,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只有认识到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才能自觉自愿地去实践。
我认为:新型的教师角色,教师不应该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应该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民主渗透的意识。
教师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要关注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等。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
时代呼唤好老师
(5)跳楼事件
时代呼唤好老师
2、故事分析:
(6)药家鑫案 (7)小赵发短信的故事 (8)吃唐僧肉 (9)董存瑞炸碉堡 (10)毕福剑事件
问题:好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好教师的特质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社交需要 ④尊重需要 ⑤自我实现需要 2、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显著成就 (创见)
(反思)
成为好教师的途径
三、成为好教师的途径
(一)好教师的核心 爱+责任
自我认知:有理想,有目标,有规划,有爱心 专业成长 自我发展:有方法,善学习,讲规则,重研究 自我实现:有业绩,善创新,讲实效,重实践
成为好教师的途径
三、成为好教师的途径
(一)好教师的核心 爱+责任
好教师的特质
好教师的特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习科学
(1)自我认知---元认知---认知 (2)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 多萝茜•洛•诺尔特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换
新课改中教师角色(jué sè)的转换课程改革强调发现(fāxiàn)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
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困难,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xué sheng)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但到了课堂(kètáng)上,仍然是教师在唱着“独角戏”,学生(xué sheng)是那“热闹”之外的看客,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
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哪有什么自主性可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还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确实做到角色转换。
换言之,就是教师不敢放手,不愿把课堂“还”给学生。
由此看来,新课改,首先要改的就是“教师”,我们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做个永远的“新”教师。
鉴于这个观点,个人有一些心得,具体有以下几点:一、加强师生合作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下了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几百年来教师都扮演着“传道者”的角色。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教师“传道者”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还能否坐稳“传道者”的位子?答案是否定的。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有了师生间和谐的互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所谓师生合作教学,就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双边活动的基础上,把教和学的活动有机统一起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
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刘辉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及全球科技迅速发展。
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
新一轮的课改,在这种情形下稳步铺开。
我校在晋升为省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注重了课程改革各方面的调整,尤其是针对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改变。
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教师的积极配合下,学生的主动学习下,已初具一定模式。
一、教师是促进者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模式也在改革中发生了循序渐进的变化和改革。
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再存在。
教师“一言堂”已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信息时代的科技发展。
尤其在课改下倡导的“高效课堂”。
学生是新时代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学习中初步形成。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强迫他们灌输知识的“奴隶主”。
只根据教学实际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以前教师为“主宰”,对知识讲解。
学生只“看花”,从来也不“绣花”。
理论和实践严重地脱节。
造成了课堂秩序好,而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远远不够,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督促,例如,当我们在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习体育的重要性》的探究中。
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自己找资料,做讨论,写调查,去展示。
我作为教师,我的角色不是包办代替,而是促进者。
我可以对学生的调查给予支持,对学生的结论给予补充,对学生的展示给予指导……学生自己参与动手,动脑,合作的成果,他们记得牢,而是能够有创新。
在展示报告会上,学生自己的组织有序,编排恰当。
对于不足之处,教师指出提升空间,发展方向和总体思路。
整个过程学生学习积极踊跃,而不是乏味被动。
教师是促进者,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听之任之,那就失去了促进者的意义和功能。
对学生的指导失误,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失误。
所以,作为教师,“教”的目的是“不教”。
如何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才能做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换
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
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困难,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但到了课堂上,仍然是教师在唱着“独角戏”,学生是那“热闹”之外的看客,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
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哪有什么自主性可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还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确实做到角色转换。
换言之,就是教师不敢放手,不愿把课堂“还”给学生。
由此看来,新课改,首先要改的就是“教师”,我们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做个永远的“新”教师。
鉴于这个观点,个人有一些心得,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师生合作
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下了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几百年来教师都扮演着“传道者”的角色。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教师“传道者”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还能否坐稳“传道者”的位子?答案是否定的。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有了师生间和谐的互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所谓师生合作教学,就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双边活动的基础上,把教和学的活动有机统一起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必须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作为教师要想跟上“课改”的步伐,首先应该从我做起,“改”字当先,由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改进”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课程改革后,必修课阶段,每学期要完成两个模块的教学,教学内容增加了很多,如果固守以往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
怎么办呢?要“改”,改原来的“面面俱到”为“适时指导”,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们应该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放在首位,在教学中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适时地给学生以指导,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究,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摸索经验,进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合作教学课堂结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变思维信息的单向传递为思维信息的多边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思维信息的转化率。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多向立体结构的,应给学生创造同教材、课外阅读、教师、同学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把从教师和教材中获得的语文知识和文本信息进
学生也应有学生的尊严。
“严师出高徒”这句话虽然有许多可取之处,但并不绝对。
老师不应该一味居高临下,这样不但会导致学生与老师的关系疏远,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不会喜欢学习你所教授的课程的。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让学生爱上你的课,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微笑带进
笑的面容,爱抚的目光,落落大方的仪表,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这是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的重要方面。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语文课堂真正的成为“师生互动”的课堂。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对老师的教学提出“异议”。
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课改中,教师也要尝试角色的转换,由传统的“良师”转化为新型的“益友”。
“益友”型的师生关系在新课改中是必不可少的,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已经具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们不需要劈头盖脸地责骂和不通情理的惩罚。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是学生的普遍渴求。
过多的批评训斥只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他们需要的是成功时的真诚祝福和失败后的鼓励,老师充满爱意的只言片语也许能胜过千万句的责骂!有一位校长说得好:“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我们作为学生的“益友”有责任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
新课改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难得契机,同时也把一些从未遇到过的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
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
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会不断地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在新课改之路上扬帆远航,谱写我们的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