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教育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教育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经验
育明教育大印老师
2020年2月15日星期日
一、2020年电影教育考研复试参考书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概论》赵斌
《什么是艺术》(美)沃特伯格著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著
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资料包含:
【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拥有育明教育内部资料仅需看以上2-3本参考书足够)
专业课二参考书: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濒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
《世界电影发展史》沈嵩生
《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
《世界电影史》萨杜尔
《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
《中外影视大词典》汪流、王志敏、陈山
《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主编;
《中国电影史1937—1945》李道新著;
《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舒晓鸣著;
《台湾电影史话》陈飞宝编著;
《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王海洲主编;
《电影美学分析原理》王志敏著;
《荣誉——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苏牧著;
《中外影视大辞典》汪流主编;
二、2020年电影教育考研真题(学员回忆版)
创作题(2题中选做1题,每小题150分,共150分,多选不计分;电影创作方向选做第1题,影视动画创作方向选做第2题。
)
1.根据如下场景、人物,完成以下4个小题。
场景:超市中有一个悲伤的人。
(1)写作这个悲伤的人的人物小传,要求能体现出他的性格、大概人生经历、他悲伤的原因;300字左右。
(30分)
(2)设计一组镜头,描述从他的角度看到、听到的超市的景象。
要求以分镜头剧本的形式完成,3~5个镜头。
(40分)
(3)以这个悲伤的人为主人公,讲述接下来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要求以故事梗概的形式完成,500字左右。
(40分)
(4)从以上故事梗概中选取2-3场戏,写作文学剧本。
(40分)
说明:不得给剧作中出现的任何人物取名,只能以“甲乙丙丁”,或职业身份(如医生、教师等),或人物关系(如父亲、母亲、男女朋友等)来标示人物。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分镜头故事版设计,具体包括:
(1)设计剧中主要人物和主要场景的草图若干;(40分)
(2)画面叙事表现故事情节;(90分)
(3)文字阐述设计思想,300字左右。
(20分)
说明:绘画工具不限,镜头数量不限。
材料如下:
两马各拉一货车。
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
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
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
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
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
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启示:如果让你的老板觉得你已经可有可无,那你已经站在即将离去的边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人类学纪录片
2.电视栏目剧
3.真实电影
4.轴线规则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策略。
2.简述广播节目形态演变的基本特征。
3.简述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坚守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4.简述“左岸派”电影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电视娱乐节目从“审美”到“审丑”,再到“审怪”,你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影视文化为什么要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
四、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有作者批评电视剧《甄嬛传》的比坏哲学,《大长今》宣传的则是只有坚持正义才能战胜邪恶。
作者表示:“在评价历史题材电视剧时,最重要的还不仅仅只是真实性的标准,而是价值观的标准,不正确的价值观会导致观众把不正确的生存理念带入生活。
”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
(1)韩国电视剧的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电视剧应如何表现出中国的主流价值观?
2.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观看引进的国外影视大片,而我们的影视剧也逐步在国外上演并流行起来,有一种观点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三、考研重难点汇总
艺术批评
所谓艺术批评,是一种对艺术作品以及各种艺术活动、艺术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科学活动。
艺术批评的对象是各种艺术现象,包括艺术作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实践、接受者的艺术鉴赏实践、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等。
其中最基本的是艺术作品。
对任何艺术现象的批评,都要从艺术作品出发,都不能脱离艺术作品。
艺术批评具有四个特征:
(1)科学性。
艺术批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
严密的科学性,体现着艺术批评的内在要求。
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艺术批评的基本思维方式是理性的抽象思维。
艺术批评家在从事艺术批评时,要从具体的审美感受进入理性的领域,运用抽象思维,依据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对艺术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演绎、推理,去求得理性的判断评价,并进一步去探究个别中蕴含的一般,现象中显示的规律。
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
艺术批评必须从艺术现象的实际出发,通过客观的分析研究,引申出符合事实的科学结论。
艺术批评家在批评对象的选择,批评角度的确定,批评方法的采用以及文风等方面,可以保持自己的个性;但是,任何以主观的意志去掩盖事实,以一己的好恶去取代客观分析的做法,都是与艺术批评的科学精神相违背的。
(2)审美性。
艺术批评以艺术作品为主要对象,而艺术作品本身则是艺术美的集中体现。
这一点,决定了艺术批评必须含有美学批评的成分。
批评家在把握各种艺术现象时,要把美学分析当作首要任务,努力去探索艺术美的创造和构成规律,解剖艺术美的存在形态,发现艺术美的永恒魅力,积极去阐明艺术现象的审美意义与审美价值。
假如取消-厂审美性,艺术批评就会混同于一般的社会批评,而丧失自身赖
以存在的根基。
审美性并不对艺术批评的学术视野构成局限。
艺术批评可以侧重于社会、历史、伦理、文化等不同角度,但都应建立在审美分析和审美评价之上,都应以美学批评为基点。
(3)实践性。
艺术批评区别于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也是以艺术为对象的科学,但着重于艺术普遍本质和规律的研究。
艺术批评则有着突出的实践性。
艺术批评所直接面对的,是具体的艺术现象,尤其是具体的艺术作品;而艺术批评处理对象的方式,是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取得具体的结论。
优秀的艺术批评,总是敏锐地感应着艺术实践的发展变化,准确地捕捉新的动态和新的趋势÷及时地解决艺术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总结艺术实践所提供的新鲜经验。
艺术批评的活力,主要就在于它与日新月异的艺术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
(4)创造性。
文艺批评的创造性是指:批评家在对具体文艺作品进行评价时,往往具有一种创造性的审美观照和理性发现。
也就是说,批评家的批评实践活动并不局限(也不应该局限)于复述文艺家所表现过的东西,而是要说出,也必须说出文艺家所没有说过的东西,或尚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
批评家完全可以自由地选择一个视角和一种阐释方法,对文艺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因此,从本质上讲,文艺批评也是一种具有浓厚理性意味的审美创造,即批评家要对文艺家的审美表现进行再度的审美创造。
文艺批评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批评家往往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去发现印挖掘文艺作品本身所蕴藏着的种种内涵。
其次、,这种创造性还表现在批评家通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评论,往往能总结和概括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规律。
电影批评:
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原理和方法论以及电影理论,分析电影作品和电影现象,指导电影创作的学术性实践活动。
20世纪初,先锋派电影理论家首倡电影批评活动,宣扬印象主义电影、纯电影、抽象电影、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电影等形形色色的先锋派电影作品。
慕西纳克的《论电影的节奏》(1923)和莱谢尔的《一种新的现实主义——物》(1926)等一系列电影文论,体现了最初的电影批评理念。
电影批评同电影理论和电影史在功能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批评必须结合电影作品实际,有具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而理论有时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具体的作品实际,与具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一点限制了理论对于艺术实践的的直接的意义。
批评者比实践者更容易体会到理论的指导意义。
在某种程度上批评是理论对实践进行指导的中介,所以理论对批评的意义比实践的意义更为直接现在越来越认识到,在许多情况下,强调理论研究结合实际,往往会使理论向着批评方面发展了。
理论本身反而可能毫无发展。
理论和批评本身都有两个重要的功能:实践功能和认识功能。
尽管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社会的实用,但仍有批评重视实践功能,理论重视认知功能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