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简答题(已排版)
国民经济核算平时作业(第一三章)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一)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机构单位增加值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
其核算方法有两种:①生产法:机构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②收入法:机构单位增加值二机构单位(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产业部门增加值指一个产业部门的全部基层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之和,其核算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生产法:某产业部门增加值二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②收入法:某产业部门增加值二该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从生产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国内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是各部门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由诸生产要素的收入构成的,也就是各部门生产要素收入即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相加之和;从使用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是被用于同期全社会的最终使用:积累和消费。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 ^一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五”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二548401五”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5 182321="5.32%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主要统计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和全国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和构成、名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含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含答案)题目: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A: 500元B: 480元C: 470元D: 400元答案:C题目: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
A: 只包括货物进出口B: 只包括劳务进出口C: 只包括外汇转移D: 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答案:D题目: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A: 资产B: 负债C: 资产和负债D: 负债和净值答案:D题目: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
A: 包括在工业总产出中B: 包括在工业增加值中C: 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D: 包括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中答案:C题目: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金融资产的增减B: 金融负债的增减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 资金余缺答案:A题目: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答案:C题目: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为基础。
A: 国民收入核算B: 企业资产负债核算C: 存量核算D: 国际收支核算答案:B题目: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A: 产业机构部门B: 企业C: 法人D: 常住机构单位答案:D题目: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答案:B题目:服务的特点是()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答案:B题目:人口出生数是一个()。
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既可以是时点指标,也可以是时期指标D: 以上都对答案:B题目: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A: 增加值B: 营业盈余C: 初次分配总收入D: 可支配收入答案:D题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逆差是指()。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参考答案[精品文档]
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三)名词解释1.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是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
2.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3.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在我国习惯称国民经济行业部门。
4.经济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括生产、分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
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
5.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营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6.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形式。
7.生产者价格是指生产者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包括要素价格和单位产出的生产税净额。
8.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
9.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
(四)简答题1.答: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1)非金融企业部门,由从事生产市场上的产品和非金融服务的法人企业组成。
(2)金融机构部门,由从事金融媒介活动的所有常住法人单位和企业组成。
(3)政府部门,由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种类型的行政单位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组成。
(4)住户部门,由所有常住居民住户组成。
(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它是法律实体,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主要从事为居民家庭生产非市场性服务,其活动经费主要是由各种捐赠的资金来源负担。
国民经济核算题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题目类型:1.国内生产总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常住单位:指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领土上具体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
3.中间投入(中间消耗):指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固定资产和购买的珍贵物品的价值。
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4.营业盈余:指生产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5.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和。
6.流量和存量:流量是指按一定时期测量的量,它具有时间量纲,反映一定时期内各种经济活动发生规模的总量,如收入、产值等。
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测量的量,它没有时间量纲,反映在特定时点上经济资源拥有量的总量,如期初资产、负债等。
a,它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行业)部7、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中间投入系数,记为ij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
8、财产收入:指因提供和使用财产(包括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土地及无形资产)所形成的收入转移,包括利息、红利和租金。
b(i, j =1,2,…,n),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9、完全消耗系数:记为ij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产品对第i 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各轮次间接消耗之和。
10、可支配收入:各部门经过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形成的最终收入总量。
是各部门可自行支配用于消费和储蓄(投资)的收入。
11、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各机构部门一定时期内能够形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全部投资和费用。
存货增加是一定时期内入库货物总价值与出库货物总价值的差额。
12、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即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为对象,从生产到分配、交换直至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等多角度进行的宏观经济核算。
简答题目类型:1.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即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为对象,从生产到分配、交换直至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等多角度进行的宏观经济核算。
简答题(国民经济核算)
简答题ABC1、从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账户综合的积累账户中可以考察哪些综合关系?答:从机构部门帐户综合的积累帐户中可以考察如下综合关系:(P245、250)(1)各机构部门的资本形成与资金筹集、金融资产购买与金融负债、其他积累中的资产和负债数量变化、重估价之间的联系。
(2)各机构部门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综合或合并关系。
(3)国外与国民经济总量及各机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关系,主要是资本转移和国际金融的融通关系。
DEFG1、国民经济核算帐户与会计帐户之间有何差别?又有何联系?在实践中,国民经济核算帐户能否直接根据企业会计帐户的资料来进行编制?答:国民经济核算帐户与会计核算帐户区别:首先在于前者是“社会会计”、“宏观会计”,一般没有明确的对象(单位),而后者一般是微观会计,落实于具体的对象,同时会计核算帐户只按收入和支出的费用性质加以归集,并不关心收支是转移性的、财产性的,还是消费性的;也不关心接受者是个人、企业、行政事业,还是其他机构(虽有记录,但不一定归纳分类整理)。
其联系表现为:会计核算帐户是从资金角度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包括利润分配表和业务收支表)及财务状况变动表等,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核算,这与国民经济核算帐户注重流量与存量的价值量核算要求相吻合;会计核算帐户的借贷记帐与国民经济循环帐户的复式记帐也基本类同。
在实践中,国民经济核算帐户不能直接根据企业会计帐户的资料来进行编制,必须经过数据的转换、内容的调整、科目的重新排列。
2、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答: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目的:一是预测本年度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二是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监控。
短期核算的特点:①核算期为月度或季度;②核算范围仅限于国民经济运行的部分环节和部分流量;如短期内的GDP。
③短期核算的准确性不如年度核算。
H1、宏观资产负债核算与微观资产负债核算的关系怎样?答:宏观资产负债核算就是国民资产负债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
国民经济核算一、填空:1、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运用一套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账户〕与〔平衡表〕系统,连续地描述了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开展的整体状况。
2、在开展与演进过程中,世界曾并行存在两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是方案经济国家应用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另一个是市场经济国家应用的〔国民账户体系〕3、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根底是〔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4、国民经济活动指不同单位在持有一定资产前提下完成的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四类活动,这四类活动形成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四个阶段。
5、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有两局部组成,其中对生产、收入、消费、投资与其他积累的计量属于〔经济流量核算〕,而对资产与负债的计量属于〔经济存量核算〕6、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附属表包括〔人口与人力资源实物量核算表〕与〔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7、从国民经济核算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不仅是一个表述当期经济活动总量的〔单一指标〕,而是一个以其为中心所形成的一个〔数据体系〕8、综合生产观又称全面生产观,它突破了〔限制性生产观〕的局限,从〔有用性与效用〕角度入手,认为只要一想活动提供了一种对他人的有用性,该活动就具有生产的性质。
9、根据产品的外在形态,产品可以分为〔货物〕与〔效劳〕,根据产品的使用去向,可以分为〔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10、最终产品是指没有被当期生产过程消耗掉的产品,它主要的去向有三种,即〔最终消费〕、〔积累〕与〔出口〕。
11、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的总与;从实物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与。
12、总产出是指各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与效劳〕的总价值,从实物构成看,它包括〔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从价值构成看,它包括〔中间投入〕与〔最终投入〕。
13、中间投入又称〔中间消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作为投入所消耗的〔非耐用性货物与效劳〕的价值。
简答题
1.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即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为对象,从生产到分配、交换直至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等多角度进行的宏观经济核算。
内容包括:国民生产核算、国民收入分配核算、国民收入使用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价格核算和人力资源、自然环境和环境保护核算等。
2.什么是产业部门分类、机构部门分类和产品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就是按照从事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对产业活动单位所作的部门分类。
机构部门分类,就是按经济活动的性质,对机构单位所作的部门分类。
在联合国1993 年修订的SNA中,机构部门分为如下5 个部门:非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部门、政府单位与政府部门、住户与住户部门以及非常住单位与国外部门。
产品部门分类,就是按经济用途、原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同质性,对产品所作的部门分类。
3.什么是“资金流量核算”及其原则。
资金流量核算是以收入分配和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的核算,是对经济循环过程中各个部门的资金来源与运用情况以及资金在各个部门间的相互流动情况的系统描述和分析。
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原则:交易活动分类原则——将交易活动按性质分为经常性收支、投资性收支和金融交易三类;与国民收入核算的衔接性原则——注意在计算范围和核算时点上与其他核算的衔接问题;平衡原则——表现为两个方面:部门内部资金来源等于资金运用的内部平衡原则和某一部门的资金来源等于另一部门的资金运用的外部平衡原则;计价原则——实物交易按市场原则计价,金融交易中的货币市场按交易工具的面值计价,资本市场的交易工具按发行价计价。
1.简述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的关系。
答:(1)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能够代表自身拥有资产和负债,从事各种交易活动,负有法律责任及对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财务决策的经济活动单位。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人产出分析所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2)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是一种隶属关系。
(完整word版)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加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有哪些?它为何能够赢得来自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如此重视?2.何谓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区分它们的简要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3.如何区分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单位,分别将其归入所属机构部门和所属产业部门,并比较机构部门分类与产业部门分类在国民经济核算及其分析中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_____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A. 物质生产活动 B。
非物质生产活动 C。
社会经济活动 D. 国民经济活动总体2.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______。
A。
外商投资企业 B。
外国领事馆C. 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D. 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3._____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A. 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B. 资金流量核算 C。
投入产出核算 D。
资产负债核算答案:1。
D 2.A 3。
C三、多项选择题(答案有两项或两项以上)1.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特点是_____.A.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B.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C.引入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D.以一国经济总体为核算对象E.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体系2.国民经济核算与工商企业会计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
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工商企业会计的账户形式B.两者在核算方法及核算原则上一致C.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会计核算D.两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E.国民经济核算引入了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法3.下列企业和单位中,属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的是_____。
A.日本驻华大使馆B. 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C. 正在利比亚执行为期三个月维和任务的中国工兵小分队D. 深圳的一家中韩合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E. 海尔集团在美国新收购的一家冰箱生产企业.答案:1。
ABCDE 2。
ACDE 3.BCD四、判断题1.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计算若干核心指标,而是要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全景,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数据体系.()√2.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的依据,是根据其国籍或法律准则下的财产所有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已排版)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已排版)1.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
2.货物和服务是生产活动的两大类产出。
货物指的是物质产品,也即有形的商品。
服务是指无形的商品,并且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一般情况它不能被储存。
3.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机构单位为弥补生产过程中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4.以盈利为目的并在市场上实现的生产产出被称为市场产出。
市场产出的特点是由市场供求决定规模和价格,它的生产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市场价格。
5.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6.中间消耗指机构单位一定时期在生产货物和服务的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固定资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核算。
7. 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8.营业盈余是指一定时期内机构单位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9.总消费是核算期内机构单位为满足个人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对货物和服务最终消费的支出合计。
由两部分构成:1.是居民消费,即居民在核算期内对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2是社会公共消费,即政府最终消费支出总计。
10.总投资是机构单位在核算期内对固定资产和库存的投资支出总计,包括固定资产形成和库存增加两部分。
1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在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总量。
它表示全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
从三方面理解,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成的收入总量。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问答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问答1 问: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如何进行核算的?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最终成果。
①生产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即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
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②收入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收入角度来反映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收入法核算公式: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③支出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
支出法核算公式: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理论上,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果应当一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统计误差,统计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允许存在。
2 问:我国如何核算季度GDP?答:我国季度GDP核算是采取分行业核算的方式,即先核算《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各行业的季度现价增加值和不变价增加值,再分别加总得到季度现价GDP和不变价GDP。
季度现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增加率法、相关价值量指标推算法以及利用不变价推算现价等方法。
季度不变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相关物量指数外推法。
具体核算方法可以参考每季度发布的季度核算说明。
3 问:季度和年度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如何查找?答:季度GDP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15日左右在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上发布,具体日期参考当年《国家统计局主要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解答: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1)小型工具。
一般是价值低于 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2)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3)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耗。
2、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2)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试将以上所列指标按生产成果价值测度的分类进行划分:(3)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解答:(1)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有:生产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收入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2)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包括两种:一个是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度,一般称为总产值或总产出,另一种是以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测度,一般称为增加值。
生产成果的总产值或总产出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价值,具体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劳动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资本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它与经济学中一般表示的(C+V+M)的总价值或总产出是一致的。
全年粮食产量属于全部价值的范畴。
从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出发测度生产成果的价值,是指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新增加的价值部分进行计算,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重点(已排版)
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原始收入=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企业)=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劳动者报酬(住户)=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得到的生产税净额(政府)可支配收入=原始收入+经常转移净额=最终消费+储蓄储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总额+非生产资产净获得+净金融投资(=净贷出(+)或净借入(-))净储蓄=总储蓄-固定资本消耗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贵重物品获得+其他非生产资本购买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非金融交易:储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总额+净金融投资金融交易:金融资产变动-负债变动=净金融投资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净获得-负债增加净值=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负债期末账户=期初账户+非金融投资+金融投资+资产其他物量变化+重估价变化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GDP=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NDP=GDP-固定资本消耗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NNP=GNP-固定资本消耗国民经济核算:是按照一套既定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围绕国民经济核算所形成的一套理论和方法(SNA)还重点看:P11常住单位:如果一个单位在一国经济领土上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年的时期,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单位在这个国家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只有常住单位的活动才构成该国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一单位如果不具有上述特征,就被称为该国的非常住单位,其活动不能纳入该国国民经济的范围。
机构单位:是指能够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惊醒经济交易的经济实体。
国民经济(简答题)
国民经济(简答题)第一章1.何谓国民经济?它包括哪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
从横向看,国民经济包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微观单位——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等,据此我们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各单位,各部门的总和。
从纵向看,国民经济又包括上述经济单位和部门运用各种资源要素,所从事的形形色色的经济活动,据此我们也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总和。
2.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国民经济核算是指按照一套既定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整体的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3.试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核算体系建立在以“五大核算表”(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民经济账户”(经济总体账户、机构部门账户、国外账户)为主体的二元结构基础之上,其中还有附属表对其进行补充。
核算内容:反映物质产品生产、交换和使用的实物运动,还注重收入支出和金融交易等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存量的核算,能更好地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第一阶段: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的建立和发展阶段(建国初期)。
第二阶段:MPS体系与SNA体系并存(1985-1992年)。
第三阶段:基于SNA模式的发展阶段。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特点:(1)扩大了核算范围(2)充实核算内容(3)改进核算方法(4)提高国际对比能力。
第二章1.什么是机构单位、常住单位、经济利益中心、基层单位、经济领土、经济流量和存量、交易,交易的主要形式有哪些?(1)机构单位是能够独立地拥有资产、承担债务,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进行经济单位进行经济交易,是进行经济决策的基本单位。
(2)常住单位是指在本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机构单位。
国民经济核算简答题(已排版)
1.简述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的关系。
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能够代表自身拥有资产和负债,从事各种交易活动,负有法律责任及对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财务决策的经济活动单位。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所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是一种隶属关系。
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基层单位,而一个基层单位只从属于一个机构单位。
2.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什么?1)从总体上说,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服务。
2)从内容上说,揭示国民经济系统的主要经济功能,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3)从方法上说,通过系统的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的描述。
4)从发展上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家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简述国民经济核算分类的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产业(行业)部门分类和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是国民经济的经济主体分类,其他均为经济特征分类。
分类体系建立在经济主体和交易分类的基础上:(1)国民经济产业(行业)部门分类和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是经济主体分类。
(2)生产领域中的分类是为反映产业结构、总供给结构及生产率计算和经济结构分析服务的。
(3)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中的机构部门分类,主要为分析收入分配结构服务。
(4)在最终使用领域,消费按政府和居民消费目的分类,是为分析政府职能作用和居民消费行为及结构服务的;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主要反映金融市场的各种结构和联系。
对非金融资产的分类,主要是为投资品需求结构和资本生产率或技术进步分析服务的。
4.国民经济核算用哪些主要总量指标来描述国民经济运行的阶段和联系?1)在生产阶段,用GDP来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
2)在收入分配阶段,用国民原始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反映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的总量特征。
3)在最终使用阶段,各种消费构成总量指标反映消费需求;储蓄作为积累领域的主要资金来源,向资本形成和金融市场分流。
国民经济核算习题1-9
5.国民原始收入包括()。
A.劳动报酬B.生产税净额C.营业盈余
D.财产收入净额E.国外净要素收入
6.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主要原则有()。
A.市场原则B.所有权原则C.三等价原则
D.会计原则E.记录与估价原则
7.国民经济基层单位的具体特征是()。
A.具有会计独立核算职能B.具有法人资格C.具有一定生产场所
A.农业B.建筑业C.工业
D.流通部门E.服务部门
16.我国的机构部门包括()。
A.居民部门B.企业部门C.行政事业部门
D.财政部门E.金融部门
17.交易分类的分类项目有()。
A.货物和服务的交易B.非金融资产C.分配交易
D.金融手段交易E.金融资产
三、简单题
1.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什么?
2.试述国民经济核算分类体系的主要内容。
10.国民经济账户方法的特点体现为()。
A.所设科目均为统计指标B.采用四式记账核算
C.根据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各阶段设置账户并连为一体
D.依照平衡关系设置平衡项E.其主要作用是反映市场运行中的有机联系
11.国民经济特征分类常用的标志是()。
A.生产主体B.交易主体C.交易
D.资产E.功能
12.国民经济主体分类单位是()。
D.具有自己的管理部门E.能够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资料
8.非金融资产是指机构单位或部门拥有的()。
A.流动资产B.固定资产C.土地
D.服务产品E.无形资产
9.国民经济账户体系根据经济运行过程层次,可划分为()。
A.微观机构单位账户B.国民经济部门账户C.国民经济综合账户
D.生产账户E.使用账户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国民经济核算又称为()。
A.MPS
B.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C.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确答案)
D.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
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最综合的分类是()。
A.一次产业分类
B.二次产业分类
C.三次产业分类(正确答案)
D.四次产业分类
3.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正确答案)
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4.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交通运输业
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C.科学研究事业
D.畜牧业(正确答案)
5.SNA采用的是()。
A.全面生产概念(正确答案)
B.限制性生产概念
C.物质生产概念
D.宏观生产概念
6.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
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正确答案)
C.资金流量核算
D.国际收支核算
7.企业总产出是指企业()。
A.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价值
B.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中间消耗价值
C.上缴政府生产税净额
D.生产出货物和服务全部价值(正确答案)
8.服务的特点是()。
A.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正确答案)
C.其总产出只能采取虚拟核实方式
D.无增加值核实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一、简答题(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单位和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生产法和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机构单位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有:生产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收入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2)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总量。
它表示全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
它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成的收入总量。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 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48401/46251)1/5=100.91%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82321/89404)1/5=115.32%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
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及资本形成金融资产和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计算题:1、解:2003年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32+8+4+21=65(亿元)2、解:(1)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公共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贵重物品净获得+(出口—进口)=5600+2510+2018+24+3 +(1200—1060)=10287(亿元)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15000—10287=4713(亿元)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折旧—生产税净额=10287—5240—1480—(610—15)=2972(亿元)(2)国内生产总值帐户单位:亿元4、解:(1)国内生产总值、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及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计算如下表:(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2)各项分析如下:(二)各项分析如下:2000年至200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
国民经济核算小抄(已排版)
一、单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指数主要是(B综合指数)。
2.拉氏物量指数是按(A基期价格)加权。
3、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
4、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是(C经济学)。
4、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5、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A包括)在国外的领土飞地。
7、常住单位是指(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8、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B住户和法人单位)。
9、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D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10、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B第二产业)11、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核算的基本依据是(C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
12、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B产业部门)。
13、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A基层单位)。
14、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C第三产业)。
15、保险公司属于(B金融机构部门)16、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
17.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B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价格)确定的价格形式。
1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B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19、生产核算的核心是(C国内生产总值)20、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A产业部门分类)21、产业部门分类的依据是(D主产品的同质性)22、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23、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中间消耗)24、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营业盈余)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入今年的GDP)26、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27、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小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参考答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三)名词解释1.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是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
2.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3.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在我国习惯称国民经济行业部门。
4.经济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括生产、分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
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
5.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营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6.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形式。
7.生产者价格是指生产者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包括要素价格和单位产出的生产税净额。
8.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
9.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
(四)简答题1.答: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1)非金融企业部门,由从事生产市场上的产品和非金融服务的法人企业组成。
(2)金融机构部门,由从事金融媒介活动的所有常住法人单位和企业组成。
(3)政府部门,由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种类型的行政单位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的关系。
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能够代表自身拥有资产和负债,从事各种交易活动,负有法律责任及对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财务决策的经济活动单位。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所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是一种隶属关系。
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基层单位,而一个基层单位只从属于一个机构单位。
2.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什么?1)从总体上说,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服务。
2)从内容上说,揭示国民经济系统的主要经济功能,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3)从方法上说,通过系统的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的描述。
4)从发展上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家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简述国民经济核算分类的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产业(行业)部门分类和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是国民经济的经济主体分类,其他均为经济特征分类。
分类体系建立在经济主体和交易分类的基础上:(1)国民经济产业(行业)部门分类和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是经济主体分类。
(2)生产领域中的分类是为反映产业结构、总供给结构及生产率计算和经济结构分析服务的。
(3)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中的机构部门分类,主要为分析收入分配结构服务。
(4)在最终使用领域,消费按政府和居民消费目的分类,是为分析政府职能作用和居民消费行为及结构服务的;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主要反映金融市场的各种结构和联系。
对非金融资产的分类,主要是为投资品需求结构和资本生产率或技术进步分析服务的。
4.国民经济核算用哪些主要总量指标来描述国民经济运行的阶段和联系?1)在生产阶段,用GDP来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
2)在收入分配阶段,用国民原始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反映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的总量特征。
3)在最终使用阶段,各种消费构成总量指标反映消费需求;储蓄作为积累领域的主要资金来源,向资本形成和金融市场分流。
因此,可以用金融投资和负债、固定资本形成、库存投资以及其它非金融资产购买净额等指标来体现最终产品使用状况。
5.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具体讲,就是一国常住机构单位所生产的全部增加值总量,与经过初次分配、再分配后的国民原始收入或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相等,它们与最终使用在消费和积累上的国民最终支出总量也是相等的。
概括地讲,国民生产总量转入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收入分配后形成最终支出,最终支出是对生产总量的市场实现。
从经济过程来看,它们之间就像三个等量的轮子,相互关联、带动,形成不断循环。
三等价原则是确定国民经济生产、收入分配、消费和积累核算一致性的重要原则。
从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来看,三等价原则体现为前后账户之间统计核算的联系和统计口径范围的统一。
此外,三等价原则对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分类也有重要指导作用,即各种分类之间按照国民经济循环过程,相互关联、系统一致。
6.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区别:(1)小型工具。
一般是价值低于 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2)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3)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耗。
7.试举例说明生产帐户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概括地表现了生产核算的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生产法和分配法或收入法,生产账户的右方为来源,其内容只包括总产出一项。
账户的左方为使用,列示了中间消耗和增加值。
其中,增加值又分列了按收入法计算所包括的四项内容。
生产总量账户既反映生产的过程,又反映生产的结果。
它作用表现为:(1)生产所形成的收入被结转到后续账户中,将对其它账户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例如,由于平衡项目既可按总额计算,又可按净额计算,这样,在其后的账户中与增加值有关的平衡项如营业盈余,混合收入、初次分配收入余额也按总额和净额计算。
(2)利用生产总量账户提供的指标,可以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研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反映生产的结构。
生产总量账户能够提供国民经济的分类性资料,从而为国民生产的结构性分析提供了条件,如产出结构,投入结构等。
此外,生产总量账户的指标还可用于研究总供给和总需求以及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税收政策。
8.简述制约直接消耗系数大小的因素。
生产的技术水平;产出的结构;价格水平。
9.简述指数核算的目的。
1.为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系统分析服务。
2建立国民经济动态描述体系。
3研究指数应用的科学方法。
简述利用双紧缩法编制GDP价格指数的步骤。
1.计算报告期不变价格总产出。
2.计算报告期不变价格中间投入。
具体来讲,用各个部门现价中间投入,除以相应部门中间投入物价指数,再加总即可。
3.计算报告期不变价格增加值。
用第1.2步求得的不变价格总产出减去不变价格中间投入求得。
4,用现价增加值除以不变价格增加值,得到GDP的价格指9.简述资产负债估价的一般原则。
(1)用现行市场价格估价;(2)交易双方用同一价格估价;(3)注意估价的真实性;(4)对资产负债存量要进行重估价10、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1)借方记录支出性经济行为、金融资产增加和负债减少,前者如进口、购买国外证券等,后者如归还借款等(2)贷方记录收入性经济行为、金融资产减少和负债增加。
前者如出口、出售所持国外证券等,后者如对外发行证券等。
11简述收入分配过程的基本内容及核算的账户组成? (由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部门的原始收入,这些内容被编制成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收入再分配以收入初次分配结果为基础,主要记录各种由经常性转移形成的分配流量,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人以及调整后可支配收人,这些构成了收人再分配账户和实物收人分配账户的内容。
12简述资本形成同其他核算项目相比具有特点。
(1)资本形成的目的通过持有或使用这些资产而获取经济利益和增加产出,都具有生产性;消费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
(2)资本形成不同于中间消耗。
资本形成是资源在当期的积累,是未来生产扩大的准备,中间消耗则是资源在当期生产过程中的耗减。
区别二者的关键是看各机构单位所行使的是生产者职能还是资产所有者职能。
(3)资本形成的实物构成与非金融资产构成是一致的,二者在核算范围和分类上具有一致性,而且各大类内部的详细分类也是一致的。
(4)从宏观上看,资本形成是国内最终使用的组成部分,将资本形成总量与消费总量相加总,可得国内当期最终使用量;再与当期净出口相加,即可求得当期国内最终产出量即国内生产总值。
所以,资本形成的核算在宏观上和消费核算、生产核算连为一体的。
13如何(结合)理解“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之间的关系。
收入形成分配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收入分配,分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记录的是那些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分配流量,包括交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支付给政府的生产税,以及各机构部门作为生产单位所占有的营业盈余。
因此,收入形成帐户从功能上说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要素构成,由此反映了劳动者、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二者之间的最初分配关系,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
原始收入分配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继续,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帐户转来的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
记录的内容可归纳为两方面:1.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帐户支付中所获取的生产性收入;2.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
通过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
14收入使用帐户的初始项和平衡项分别是什么?设置该帐户主要起到什么作用?该帐户是否对所有的机构部门都有实际意义?收入使用帐户的初始项—可支配收入,平衡项—储蓄。
收入使用帐户是继收入分配帐户之后,揭示居民、政府和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在最终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帐户。
该帐户不是对所有的机构部门都有实际意义。
企业部门和金融机构做为生产经营性单位没有消费的功能,不核算消费,其可支配收入全部转化为储蓄,只有居民部门、政府部门和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才有最终消费,因此只有这三个部门才记录消费流量,体现可支配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的平衡关系。
15.积累帐户包含哪些子帐户?他们所核算的经济交易或经济流量分别是?他们各自的平衡项又分别是?积累帐户分为4个子帐户:资本交易(形成)帐户、金融交易帐户、资产数量其他变化帐户和重估价帐户。
资本交易(形成)帐户是对实物投资及其资金来源的全面核算,我们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中讲到的总储蓄是投资资金来源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说是资本交易(形成)帐户的初始流量。
资本帐户的平衡项——净贷出或净借入;金融帐户记录所有发生在各机构单位及国外之间的金融交易所引起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变动。
金融帐户的平衡项——净金融投资或净金融负债;资产数量其它账户记录期初期限末资产负债表之间由于资产数量的外生变动而引起的变化的账户;重估价账户专门记录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完全由于价格(或者说货币价值性质)而形成的持有资产(和负债)的收益和损失的账户。
16、试依据资本帐户的平衡项(净贷出或净借入)与金融帐户的平衡项(净金融投资或净金融负债)之间的关系,说明金融帐户在经济交易流量核算中所处的位置。
二者之间关系: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
(资本帐户与金融帐户的联系在于后者解释了前者记录的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
)17.宏观资产负债核算与微观资产负债核算的关系怎样?宏观资产负债核算就是国民资产负债核算。
微观资产负债核算大多以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形式表现。
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1)宏观资产负债核算以微观资产负债核算为基础;(2)两者的基本概念是一致的;(3)二者包含的具体项目及其分类、核算所采用的价格存在差异。
18.期初和期末资产负债表都是存量帐户,资产负债表是不是?资产负债表与积累诸帐户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全部都是。
因其表现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两帐户之间联系表现为:期末与期初资产负债表内相应的各项资产、负债的差额就是该时期资产负债的全部变化,这些变化正是通过积累的系列帐户,即资本帐户、金融帐户、资产数量其他变化帐户和重估价帐户分别表现的。
若将这些变化集中,可以通过一张资产负债变化表来表现。
其区别表现为:资产负债表所进行的是存量核算;积累诸帐户所进行的是流量核算。
19在国民经济帐户体系为什么要设置国外帐户?与经济总体帐户和机构部门帐户相比,它有何特点?国外帐户常要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料为基础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