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各章重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重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概念:存储单元,存储字长,存储容量P17,机器字长P17,指令字长(P19—1.7)2.什么是指令?3.P8,冯诺依曼计算机特点,计算机结构框图,图1。
7.(P19—1。
5)第二章计算机发展及应用1。
什么是摩尔定律?第3章系统总线1.总线的概念P412.总线的分类,系统总线分类?通信总线分类?3.了解总线结构,尤其是双总线和三总线(P53)4.总线控制(重点)P57(1)总线判优控制:集中式,分布式,特点是什么呢?集中式控制:●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查询,独立请求方式;●分别采用怎样的控制方式?(2)总线通信控制(P59)●什么是总线周期?可以分为哪些阶段?●申请分配阶段,寻址阶段,传数阶段,结束阶段各自有哪些功能?●总线通信控制的主要功能:解决通信双方如何获知传输开始和传输结束,以及通信双方如何协调,如何配合的问题。
●四种通信方式: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半同步通信和分离式通信。
●同步通信特点?●异步通信特点?根据应答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不互锁方式,半互锁方式,全互锁方式.●例题:3。
2, 例题3.35课后题3.2, 3.4 3。
5 3。
6 3。
7 3。
13 3.14 3.16第4章存储器1了解主存的基本组成P722。
了解主存存储单元地址分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串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P73 3。
概念:存储容量,存储速度,存取时间,存取周期, 存储器带宽。
4. 动态RAM的三种刷新方式:P86●集中刷新●分散刷新●异步刷新5存储器容量的扩展方式:位扩展,字扩展,位字扩展P916存储器与CPU连接(设计题)P93 例题4。
17存储器校验:汉明码校验方法P100 例题4。
4 例题4.58 Cache—主存地址映射方式: 直接映射,全相联映射、组相连映射,各自特点,例题4.8,例题4.99替换策略: 先进先出算法,近期最少用算法,随即算法10. 辅助存储器章节的概念:磁表面存储器主要技术指标:记录密度,存储容量,平均寻址时间,数据传输率,误码率P12511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编码P145 例题4。
计算机组成原理重点难点解析(DOC)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第一部分:总论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总结1. 2. 3.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基本组成计算机基本结构1.1计算机系统❖ 硬件(Hardware)➢ 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可以实现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行为。
❖ 软件(Software)➢ 使计算机实现各种功能的程序集合。
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大类。
1.2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计算机的层次结构的演变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机器语言虚拟机器M3 (高级语言程序)虚拟机器M2 (汇编语言程序)实际机器M1 (机器语言程序)1.2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三级层次结构的计算机系统第三级第二级第一级虚拟机器M3(高级语言程序)虚拟机器M2(汇编语言程序)实际机器M1(机器语言程序)将高级语言程序先翻译成汇编语言程序或机器语言程序,再在M1或M2上运行将汇编语言程序先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然后在M1上运行机器语言程序直接在M1上运行1.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运算器:实现数据处理的部件➢ 完成最基本的算术逻辑运算➢ ALU (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Registers+DataPath ➢ 运算器与机器字长(字的概念)的关系➢ 性能指标:MIPS❖ 简单运算器结构图1.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存储器:实现数据存储的部件➢ 保存程序和数据(二进制信息)➢ 存储单元:bit, Byte, Word➢ 地址的概念:每一个字节单元拥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索引)➢ 存储器的工作方式:读、写❖ 存储器结构简图1.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控制器:实现控制功能的部件➢ 提供各部件工作所需的控制信号,控制计算机其他部件协同工作➢ 指令部件(Instruction Register,Instruction Decoder)➢ 指令顺序控制(Program Counter)➢ 时序逻辑部件(Clock,Timer,Sequencing Logic)➢ 控制信号生成部件(Control Signal Generator or Control Memory)❖ 控制器结构简图1.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输入输出:实现数据交换的部件➢实现计算机内部与外界(其他系统或人类)的信息交换➢实现数据交换的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接口标准与接口部件❖ 计算机整体结构简图1.3机器结构简化图总线机器结构简化图AACALUGRB微操作控制信号微操作信号发生器IDIRPCMBR存储器MARAC:累加器ALU: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B:缓冲器GR:通用寄存器IR:指令寄存器ID:指令译码器PC:程序计数器MAR:地址寄存器MBR:数据寄存器第二部分存储系统一.主存储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二.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三.磁表面存储器存储器的层次结构Reg.CacheMain memoryDisk CacheMagnetic DiskMagnetic Tape Optical Disk二级存储系统指: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SRAM存储单元电路(六管单元电路)VccT1,T2:工作管;DT 5 T 3T 1T 4T 2字选线T 6 DT3,T4:负载管;T5,T6:门控管;稳定状态:T1截止,T2导通,表示1T2截止,T1导通,表示0保持状态:字选线低电平,T5和T6截止,内部保持稳定状态。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重点章节知识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清楚一个概念)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吞吐量:表征一台计算机在某个时间间隔内能够处理的信息量。
响应时间:表征从输入有效到系统产生响应之间的时间度量,用时间单位来度量。
利用率: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系统被实际使用的时间所占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处理机字长:指处理机运算器中一次能够完成二进制数运算的位数。
总线宽度:一般指CPU中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进行互连的内部总线二进制位数。
存储器容量: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目,通常KB,MB,GB,TB来表示。
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内存储器读出的二进制数信息量,一般用字节数/秒表示。
主频/时钟周期:CPU的工作节拍受主时钟控制,主时钟不断产生固定频率的时钟,主时钟的频率叫CPU的主频。
度量单位MHZ(兆赫兹)、GHZ(吉赫兹)主频的倒数称为CPU时钟周期(T),T=1/f,度量单位us,nsCPU执行时间:表示CPU执行一般程序所占的CPU时间,公式:CPU执行时间=CPU时钟周期数xCPU时钟周期CPI:表示每条指令周期数,即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公式:CPI=执行某段程序所需的CPU时钟周期数/程序包含的指令条数MIPS:表示平均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定点指令数,公式:MIPS=指令数/(程序执行时间x10^6)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原码定义:(1)整数(范围(-(2^n-1)~ 2^n-1)(2)小数(范围-(2^-n-1 ~ 1-2^-n)反码定义:(3)整数(范围(-(2^n-1)~ 2^n-1)(4)小数(范围-(2^-n-1 ~ 1-2^-n)补码定义:(5)整数(范围(-(2^n )~ 2^n-1)(6)小数(范围(-1 ~ 1-2^-n)移码表示法(用于大小比较与对阶操作)IEEE754标准格式:符号位(1位)+ 阶码(移码)+ 尾数正溢:两个正数相加,结果大于机器字长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负溢:两个负数相加,结果小于机器字长所能表示的最小负数检测方法:1、双符号位法2、单符号位法不带符号阵列乘法器:同行间并行不同行间串行浮点加减运算操作过程大体分四步:1、0操作数检查2、比较阶码大小完成对阶3、尾数进行加减运算4、结果规格化所进行舍入处理流水线原理:时间并行性线性流水线的加速比:C k=T L/T K =nk/k+(n-1)第三章存储系统程序局部性原理:在某一段时间内频繁访问某一局部的存储器地址空间,而对此范围以外的地址空间则很少访问的现象。
02318自考计算机组成原理(名词解释)总结
第一章1.主机:由CPU、存储器与I/O接口合在一起构成的处理系统称为主机。
2.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3.运算器:计算机中完成运算功能的部件,由ALU和寄存器构成。
4.ALU:算术逻辑运算单元,负责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5.外围设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设备。
6.数据:编码形式的各种信息,在计算机中作为程序的操作对象。
7.指令:是一种经过编码的操作命令,它指定需要进行的操作,支配计算机中的信息传递以及主机与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是构成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元素。
8.透明:在计算机中,从某个角度看不到的特性称该特性是透明的。
9.位:计算机中的一个二进制数据代码,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表示单位。
10.字:数据运算和存储的单位,其位数取决于具体的计算机。
11.字节:衡量数据量以及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1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信息。
12.字长:一个数据字中包含的位数,反应了计算机并行计算的能力。
一般为8位、16位、32位或64位。
13.地址:给主存器中不同的存储位置指定的一个二进制编号。
14.存储器:计算机中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分为内存和外存。
15.总线:计算机中连接功能单元的公共线路,是一束信号线的集合,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16.硬件:由物理元器件构成的系统,计算机硬件是一个能够执行指令的设备。
17.软件:由程序构成的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8.兼容:计算机部件的通用性。
19.软件兼容:一个计算机系统上的软件能在另一个计算机系统上运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则称这两个计算机系统是软件兼容的。
20.程序:完成某种功能的指令序列。
21.寄存器:是运算器中若干个临时存放数据的部件,由触发器构成,用于存储最频繁使用的数据。
22.容量:是衡量容纳信息能力的指标。
23.主存: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件实现,速度较高.成本高且当电源断开时存储器的内容会丢失。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解:P3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5.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P8●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指令和数据以同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访问;●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诺依曼机)。
7. 解释下列概念: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解:P9-10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和主存储器MM合成为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不在同一芯片上,现在的CPU内除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集成了CACHE)。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指令字长: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提纲复习资料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存储程序概念(基本含义)。
P3⑴计算机(指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⑵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⑶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2、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存储程序控制3、主机的概念(组成部件是哪些?)中央处理器(运算器和控制器)和主存储器4、计算机的五大基本部件有哪些?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5、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的存储器的设计思想各是什么?P9程序存储、程序控制冯·诺依曼结构也称普林斯顿结构,是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并在一起的存储器结构。
指令存储地址和数据存储地址指向同一个存储器的不同物理位置。
哈佛结构是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和数据存储分开的存储器结构。
CPU首先到指令存储器中读取指令内容,译码后得到数据地址,再到相应的数据存储器中读取数据,并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通常是执行)Cache和主存储器分别是采用的哪种设计思想?Cache采用哈佛结构,主存储器采用冯.诺依曼结构6、计算机系统是有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的。
7、现代个人PC机在总线结构上基本上都采用的是单总线结构,根据所传送的信息类型不同又可分为哪三类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第二章:数据的机器层表示1、定点小数表示范围(原码、补码)原码定点小数表示范围为:-(1-2-n)~(1-2-n)补码定点小数表示范围为:-1~(1-2-n)2、定点整数表示范围(原码、补码)原码定点整数的表示范围为:-(2n-1)~(2n-1)补码定点整数的表示范围为:-2n ~(2n-1)3、浮点数表示范围PPT374、规格化的浮点数5、阶码的移码表示6、IEEE 754浮点数标准本章复习范围为ftp上第二章的作业题的1、2、3、4题。
第三章:指令系统1、指令的基本格式(OP字段和地址字段组成)。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重点整理
一.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1945年,数学家冯诺依曼研究EDVAC机时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1.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2.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3.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的,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二.计算机硬件框图1.冯诺依曼计算机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2.现代计算机转化为以存储器为中心各部件功能:1.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在运算器内。
2.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3.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结果4.输入设备用来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形式(鼠标键盘)。
5.输出设备可将机器运算结果转换为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打印机显示屏)。
计算机五大子系统在控制器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
由于运算器和控制器在逻辑关系和电路结构上联系十分紧密,尤其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工艺出现后,两大不见往往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合起来统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把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简称为I/O设备。
现代计算机可认为由三大部分组成:CPU、I/O设备及主存储器。
CPU与主存储器合起来又可称为主机,I/O设备又可称为外部设备。
主存储器是存储器子系统中的一类,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另一类称为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又称外村。
算术逻辑单元简称算逻部件,用来完成算术逻辑运算。
控制单元用来解实存储器中的指令,并发出各种操作命令来执行指令。
ALU和CU是CPU的核心部件。
I/O设备也受CU控制,用来完成相应的输入输出操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重点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3章系统总线3.1 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连接与分散连接相对应
3.2 总线的分类
按数据传送方式:并行、串行按数据宽度:8位、16位………按连接部件:
●片内总线
●系统总线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通信总线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4 总线结构单总线
多总线
–双总线
–三总线
–四总线
3.5 总线控制⭐
优先级低的设备很难获得请求。
计数可以从0开始,也可以从上次终止点开始,还可以由程序设置。
使用线数量:
●链式查询:3根
●计数器查询:
●独立请求:2n
总线通信控制
第四章存储器4.1 概述
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
4.2 主存储器4.2.1 概述
4.2.2 半导体存储芯片简介
4.2.3 随机存取存储器
●静态RAM
○原理:触发器
○高价快速,适用缓存
●动态RAM
○原理:电容充放电,需刷新
○适用主存
4.2.5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4.2.6 存储器的校验
4.2.7 提高访存速度的措施高位交叉编址:扩容
地位交叉编址:提速
4.3 高速缓冲存储器
4.3.2 Cache-主存的地址映射。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完整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学科复习总结★第⼀章计算机系统概论本章内容:本章主要讲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分层结构、以及计算机的⼀些主要指标等需要掌握的内容:计算机软硬件的概念,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的概念、冯.诺依曼的主要思想及其特点、计算机的主要指标本章主要考点:概念1、当前的CPU由哪⼏部分组成?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cache (⾼速缓冲存储器)2、⼀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哪些部分?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3、什么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各由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它由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电⼦元器件,各类光、电、机设备的实物组成。
主要包括运算器(ALU)、控制器(CU)、存储器、输⼊设备和输出设备五⼤组成部分。
软件是计算机程序及其相关⽂档的总称,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应⽤软件和⼀些⼯具软件。
软件是对硬件功能的完善与扩充,⼀部分软件⼜是以另⼀部分软件为基础的再扩充。
4、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件组成●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于存储器内,可按地址寻访●指令和数据⽤⼆进制表⽰●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来表⽰操作的性质,地址码⽤来表⽰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机器以运算器为中⼼,输⼊输出设备和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5、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机器字长:CPU ⼀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 中的寄存器位数有关●存储容量:存储容量= 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MA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的位数反映存储单元的个数,MD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反映存储字长主频吉普森法●运算速度MIPS 每秒执⾏百万条指令CPI 执⾏⼀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FLOPS 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第⼆章计算机的发展及应⽤本章内容:本章主要讲述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以及应⽤。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复习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分类(P1)通用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大型机、服务器、工作站、微型机和单片机)和专用计算机。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P5)数字计算机的五大部件及各自主要功能(P6)五大部件: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存储器主要功能:保存原始数据和解题步骤。
运算器主要功能: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控制器主要功能:从内存中取出解题步骤(程序)分析,执行操作。
输入设备主要功能:把人们所熟悉的某种信息形式变换为机器内部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二进制信息形式。
输出设备主要功能:把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变换为人或其他机器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形式。
计算机软件(P11)系统程序——用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应用程序——按任务需要编制成的各种程序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课件+作业第三章内部存储器存储器的分类(P65)按存储介质分类: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非易失性:磁表面存储器、磁芯存储器、光盘存储器按存取方式分类:存取时间与物理地址无关(随机访问):随机存储器RAM——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可读可写只读存储器ROM——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只读存取时间与物理地址有关(串行访问):顺序存取存储器磁带直接存取存储器磁盘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RAM——静态RAM、动态RAM只读存储器ROM——MROM、PROM、EPROM、EEPROM Flash Memory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辅助存储器——磁盘、磁带、光盘存储器的分级(P66)存储器三个主要特性的关系:速度、容量、价格/位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外存储器。
主存储器的技术指标(P67)存储容量:存储单元个数M×每单元位数N存取时间:从启动读(写)操作到操作完成的时间存取周期: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时间单位为ns。
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里存储器所存取的信息量,位/秒、字节/每秒,是衡量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要点《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要点一、试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二、重点章节第二、三、四、五章三、复习要点与模拟题㈠数据表示、运算1.进制转换;原码、反码和补码的表示⑴.将十进制数+107/128和-52 化成二进制数,再写出各自的原码、补码、反码表示(符号位和数值位共8位)⑵.将十进制数一0.276和47化成二进制数,再写出各自的原码、补码、反码表示(符号位和数值位共8位)。
⑶.(21)10=( )2=( )8=( )16⑷.x=一0.100l [x]原=( ) [x]补=( ) [-x]=( )⑸.y=0.010l [Y]原=( ) [Y]=( ) [—Y]补=( ) [Y—X]补=( )考核知识点:1)进制的转换2)定点整数、小数的三种码表示3)技巧:●将107转换成二进制后小数点移位(128=27)先写成8位,再转换成原码、反码、补码,如:-52先写成–0110100,再转换成原码10110100、反码11001011、补码11001100 2.有权码与无权码的判断与推导⑴.(27)10=()BCD⑵复习指导书P11第2小题考核知识点1)BCD码是最基本的有权码,也称8421码或二-十进制码。
BCD码实际上是十进制编码,只不过每一个编码用4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如35=(00110101)BCD 注意与35的二进制表示是100011两者有区别。
2)其它有权码(一般4位)见书P72表2.9,判断推导过程见复习指导书P133.补码加减运算及溢出判断用补码运算方法计算x十Y=?并判断结果是否溢出(采用双符号位)。
(1) x=0.10ll Y=0.1100(2)x=一0.1011 Y=0.1001解:(1) [x]补=00.1011, [Y]补=00.110000.1011十 00.110001.0111因结果双符号相异,有溢出(2) x=一0.1011 Y=0.1001·.· [x]补=11.010l [Y]补=00.100ll1.010l十 00.100l11.1110因结果双符号相同,不溢出考核知识点1)补码(双符号位)的表示2)溢出的概念与判断4.浮点数加减运算设A=-0.101101*2-3 , B=0.101001*2-2,首先将A、B表示为规范化的浮点数,要求阶码用4位(包括阶三符号位)用移码表示,尾数用8位(含浮点数的符号位)原码表示;再写出A+B的计算步骤和每一步的运算结果。
408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超全)
408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超全)(一)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考纲内容●一、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
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在逻辑上是等效的。
2.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五大部件●输入设备:将信息转换成为机器能识别的形式●输出设备:将结果转换成人们熟悉的形式●存储器:存放数据和程序,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主存储器包括地址寄存器MAR、数据寄存器MDR、时序控制逻辑。
其中地址寄存器的位数对应着存储单元的个数,数据寄存器的位数和存储字长相等●运算器(核心是算术逻辑单元ALU):进行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指挥程序运行,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和控制单元CU组成●早期冯诺依曼架构首次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以运算器为中心,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在存储器中并且按地址寻访,指令和数据都用二进制表示,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现代计算机结构以存储器为中心,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为CPU3.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关系●软件按功能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机器语言:二进制代码语言,是计算机唯一可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汇编语言:用英文单词或其缩写代替二进制的指令代码,方便记忆和理解●高级语言:是为方便程序设计人员写出解决问题的代理方案和解题过程的程序●翻译程序●汇编程序:将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解释程序: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翻译一句执行一句)●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汇编语言或者机器语言4.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存储程序”方式●在程序执行前就把所含的所有指令和数据送入内存,一旦程序开始执行就无须人为干预,计算机可以自动取指并完成任务●高级语言程序与机器语言程序的转换●预处理阶段:预处理‘#’开头的命令,如头文件●编译阶段:编译器将预处理后的源程序编译成汇编语言程序●汇编阶段:汇编器将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可重定位)●链接阶段:链接器将多个可重定位文件和标准库函数合并为一个可执行目标文件●●程序和指令的执行过程●程序执行过程:程序的执行过程就是数据在CPU、存储器和I/O设备之间流动的过程,所有数据的流动都是通过总线、I/O接口等实现的●指令执行的过程(以取数指令为例,完成将数据送至运算器的累加器ACC中):先取指,即先将PC中记录的指令的存储地址送到MAR,主存根据MAR中的地址取出存放在该地址的指令放入MDR,MDR将指令送到IR【PC—>MAR—>M—>MDR—>IR】;再分析指令,即控制器根据IR中指令的操作码,生成取数指令相对应的控制信号,这里会将读控制信号发送到总线的控制线上【OP(IR)—>CU】;最后执行指令,即先将IR中取数指令的地址码送到MAR中,然后主存根据读控制信号和MAR中的地址取出存放在该地址的数据并送入MDR,再送到ACC中【Ad(IR)—>MAR—>M—>MDR—>ACC】●二、计算机性能指标1.机器字长,也叫字长,是CPU内部用于整数运算的运算器位数和通用寄存器的宽度2.指令字长和存储字长,指令字长一般是存储字长的整数倍,若指令字长等于存储字长则取指周期等于机器周期3.数据通路带宽(数据字长)是指数据总线一次能并行传送信息的位数4.主存容量5.运算速度●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主存的存取周期●响应时间是指用户向计算机发送请求到操作系统做出响应并得到结果的等待时间●CPU时钟周期:CPU中的最小时间单位,执行指令的每个动作都至少需要一个时钟周期●主频:CPU时钟周期的倒数,单位是HZ●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IPS:每秒执行多少条指令●MIPS: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FLOPS:每秒执行多少次浮点数运算6.基准程序:可以理解为跑分软件,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小知识点●冯诺依曼机器的基本工作方式是控制流驱动方式●地址译码器一般是主存而不是CPU的构成部分●解释程序的速度一般比编译程序慢●相联存储器既可以按地址寻址也可以按内容寻址●在cpu中,IR、MAR、MDR对各类程序员都是透明的,即看不见的;通用寄存器都是可见的(mov指令会用到)(二)第二章数据的表示与运算●考纲内容●一、数制与编码1.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十进制数转换为任意进制数●整数部分采用除基取余法,先余为低,后余为高●小数部分采用乘基取整法,先整为高,后整为为低2.定点数的编码表示●通常用定点补码整数表示整数,用定点原码小数表示浮点数的尾数部分,用移码表示浮点数的阶码部分●原码:基本概念略,真值零的原码表示有正零和负零两种形式●补码:基本概念略,零的补码是唯一的,小数补码比原码多表示一个-1,整数补码比原码多表示一个-2。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2章数据的表示和运算主要内容:(一)数据信息的表示1.数据的表示2.真值和机器数(二)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1.定点数的表示: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
2.定点数的运算:定点数的位移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的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三)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1.浮点数的表示:浮点数的表示范围;IEEE754标准2.浮点数的加/减运算(四)算术逻辑单元ALU1.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2.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功能和机构2.3 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2.3.1 浮点数的表示(1)浮点数的表示范围•浮点数是指小数点位置可浮动的数据,通常以下式表示:N=M·RE其中,N为浮点数,M为尾数,E为阶码,R称为“阶的基数(底)”,而且R为一常数,一般为2、8或16。
在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数据的R都是相同的,于是不需要在每个数据中表示出来。
浮点数的机内表示浮点数真值:N=M ×2E浮点数的一般机器格式:数符阶符阶码值 . 尾数值1位1位n位m位•Ms是尾数的符号位,设置在最高位上。
•E为阶码,有n+1位,一般为整数,其中有一位符号位EJ,设置在E的最高位上,用来表示正阶或负阶。
•M为尾数,有m位,为一个定点小数。
Ms=0,表示正号,Ms=1,表示负。
•为了保证数据精度,尾数通常用规格化形式表示:当R=2,且尾数值不为0时,其绝对值大于或等于0.5。
对非规格化浮点数,通过将尾数左移或右移,并修改阶码值使之满足规格化要求。
浮点数的机内表示阶码通常为定点整数,补码或移码表示。
其位数决定数值范围。
阶符表示数的大小。
尾数通常为定点小数,原码或补码表示。
其位数决定数的精度。
数符表示数的正负。
浮点数的规格化字长固定的情况下提高表示精度的措施:•增加尾数位数(但数值范围减小)•采用浮点规格化形式尾数规格化:1/2≤M <1 最高有效位绝对值为1浮点数规格化方法:调整阶码使尾数满足下列关系:•尾数为原码表示时,无论正负应满足1/2 ≤M <1即: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一定要为1。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版)复习重点及例子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重点及要求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1.定点数的表示方法:掌握定点数的概念;掌握定点数的机器码表示(主要是原码、补码和移码)。
2.定点数的运算方法:掌握补码加减运算方法、溢出概念及检测方法。
3.定点运算器:掌握全加器的功能;掌握行波进位加减法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解多功能ALU的结构原理;掌握定点运算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包括单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和三总线结构)。
4.浮点数的表示方法:掌握浮点数的概念;掌握浮点数表示的一般格式;掌握浮点数规格化表示的方法及其意义。
5.浮点数的运算方法:掌握浮点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及步骤。
第三章存储系统1.理解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的意义及各级存储器的主要作用。
2.SRAM存储器:理解存储器芯片的逻辑结构(包括存储阵列、双译码方式、读写控制等);掌握SRAM存储器芯片的外部引脚特征(包括地址、数据、控制引脚);掌握SRAM存储器容量扩充方法(包括位扩展、字扩展、字位同时扩展,以及与CPU 的连接等)。
3.DRAM存储器:掌握DRAM存储器的存储原理;理解DRAM存储器的刷新问题及刷新方法;掌握DRAM存储器芯片的外部引脚特征。
4.ROM存储器:掌握ROM存储器的种类;掌握EPROM的擦、写特点。
5.Cache存储器:掌握cache存储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理解程序局部性原理的意义;掌握cache-主存系统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包括命中率、平均访问时间及效率);掌握各种主存与cache的地址映射方式及其特点,理解各种映射方式下的主存与cache的地址格式及其各字段的含义;理解替换策略对cache存储器的意义。
6.虚拟存储器:掌握虚拟存储器的作用及相关概念;掌握各式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包括页式、段式和段页式虚拟存储器);掌握各式虚拟存储器的地址变换过程,掌握各自的虚地址格式及其各字段的含义。
第四章指令系统1.指令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机器指令、指令系统、系列机、CISC、RISC等概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唐朔飞----各章节知识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唐朔飞----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知识总结(一)2017-04-19马辉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了硬件和软件两个子系统。
硬件部分按冯诺依曼观点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功能部件。
它们之间用系统总线进行连接。
系统总线按传输内容分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软件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它们通常使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种计算机语言进行编写。
由于机器硬件电路只能识别用0、1编写成的机器语言程序,所以用汇编或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在运行前需使用汇编程序、编译程序或解释程序进行翻译。
软件的狭义观点是:软件是人们编制的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程序,广义观点是: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需要的所有文档。
为了简化对复杂的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了层次结构划分,通常分为微程序机器、传统机器语言机器、操作系统虚拟机、汇报语言虚拟机、高级语言虚拟机等。
从不同角度、层次理解机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简化了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
虚拟机:依赖于一定的系统软件,所体现出的具有某种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计算机。
计算机组成原理关注传统机器语言机器M1和微程序机器M0,它们是实际机器,所看到的机器功能与结构由硬件电路直接实现。
冯诺依曼关于计算机结构的观点:1、计算机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
2、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中。
3、存储器按地址进行访问。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通常被顺序执行,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现代大部分机器仍采用“存储程序”思想构建,仍属于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
知识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重要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冯.诺依曼思想体系――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存储程序,按地址出访、顺序继续执行二、总线的概念。
按传送信息的不同如何划分;按逻辑结构如何划分三、冯.诺依曼结构(普林斯顿结构)与哈弗结构的存储器设计思想四、计算机系统的概念,软件与硬件的关系、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实际机器与交互式机器)五、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的含义(机器字长,数据通路宽度,主存容量,运算速度)六、cpu和主机两个术语的含义,完备的计算机系统的概念,硬件、软件的功能分割七、总线概念和总线分时共享资源的特点、三态门与总线电路第二章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一、真值和机器数的概念数的真值变为机器码时存有四种则表示方法:原码表示法,反码表示法,补码表示法,移码则表示码。
其中移码主要用作则表示浮点数的阶码e,以利比较两个指数的大小和对阶操作方式二、一个定点数由符号位和数值域两部分组成。
按小数点位置不同,定点数有纯小数和纯整数两种表示方法。
几种定点机器数的数值则表示范围。
三、浮点数浮点数的标准表示法:符号位s、阶码e、尾数m三个域组成。
其中阶码e通常用移码表示(其值等于指数的真值e加上一个固定偏移值)。
规格化浮点数(原码,补码则表示的规格化浮点数的区别)五、处理字符信息(符号数据即非数值信息),七、常用的bcd码:8421码、2421码、余3码、格雷码(有权码,无权码,特点)八、检错纠错码:奇偶校验(掌握奇偶校验原理及校验位的形成及检测方法),海明码的纠错原理(理解)第三章指令系统一、指令格式:指令的基本格式,指令的地址码结构(3、2、1、0地址指令的区别),非规整型指令的操作码(扩展览会操作码)二、编址方式(位,字节,字…)三、操作数串行方式――立即串行、轻易串行、间接串行、寄存器串行、寄存器间接串行、相对串行、基址寻址、变址寻址、页面寻址四、指令串行方式――顺序对串行方式、弹跳串行方式五、指令类型及功能六、不同的计算机的i/o指令差别很大,通常有两种方式:独立编址方式,统一编址方式第四章数值的机器运算一、为运算器构造的简单性,运算方法中算术运算通常采用补码加减法,原码乘除法或补码乘除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期末)重点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期末)重点知识点总结一、Ch01&02: 概论与数据表示●计算机系统组成1.硬件系统●冯·诺依曼思想●提出使用二进制作为计算机数制基础|●二进制运算规则简单●0/1状态更容易用物理状态实现●适合采用布尔代数方法实现运算电路●存储程序将程序存放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程序控制计算机中控制器逐条取出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按顺序执行●五大部件●运算器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指令的执行,根据指令功能给出实现指令功能所需的控制信号●存储器主存储器存放程序及数据●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系统互联总线(Bus)是连接两个或多个设备的公共通信线路2.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固件(Firmware)固化的软件,兼具硬件和软件的特性,如BIOS3.层次结构●高层是底层功能的扩展,低层是高层的基础●计算机性能指标与评价1.非时间指标●字长CPU一次操作能处理的最大数据位宽,一般与寄存器、运算器、数据总线的位宽相等●主存容量主存能存储的最大信息量,一般用MxN表示(M表示存储单元数,又称子容量;N表示每个存储单元存储的二进制位数,也称位容量)2.与时间有关的性能指标●时钟周期时钟周期是计算机中最小最基本的时间单元,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称节拍周期或T周期,随着主频的提高时钟周期将变短●CPI(Clock Cycles Per Instruction)执行每条指令所需要的平均时钟周期数●计算机数据表示1.进制转换●十进制转二进制真值●整数部分除2取余,倒着取,直到商为0为止●小数部分乘2取整,正着取,直到满足位数或小数部分为0为止2.数值编码●真值用正负号+/-表示正负的二进制数值●机器码将符号和数值一起编码表示的二进制数●原码符号位0正1负,数值位不变●表示区间●定点小数●定点整数●反码符号位与原码相同,数值位上正数与原码相同,负数为原码取反●表示区间与原码一致●补码●模的概念a ≡b (mod m) 模为m●时钟原理:表示负数时可以使用模的性质转换成正数,即把减法变成加法●负数的补码可以用模数加上该负数获得●有字长限制的二进制运算为有模运算,模数为最高位进位的权值●计算机中补码的定义●设定点小数x0.x1x2...xn 其中x0为符号位,该数模数为最高位进位2●根据补码定义可知●扩展至n位定点整数而言●求补码的简便方法●反码法(适合机器运算)当X为负数时,补码等于反码末位加1当x为正数时,补码与原码一致●扫描法(适合手工计算)当X为负数时,对真值部分从右到左扫描,右起第一个1及其右边的0保持不变,左边的真值位全部取反●移码●只能用于定点正数的表示,通常用于表示浮点数的阶码●移码与补码只有符号位相反,其余全相同3.浮点数表示●二进制浮点数采用了类似十进制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阶码E(Exponent)是定点整数,用移码表示●尾数M(Mantisa)是定点小数,用补码表示●浮点数表示范围●IEEE754标准4.汉字区位码●GB2312编码●双字节编码,16位,其中两个字节的最高位都是1,实际有14位编码空间●实际没有填满,使用94x94的矩阵表示所有汉字字符,矩阵的每一行称为“区”,每一列称为“位”●转换公式:区位码 + A0A0H = GB2312编码●汉字机内码计算机内部存储的汉字编码,如GB系列编码●汉字输入码(外码)使用英文键盘输入汉字的编码,即输入方案●流水码●音码(拼音)●形码(五笔)●音形码●汉字字形码(输出码)输出汉字的图形点阵数据,字形码按区位码排列的二进制文件称为汉字库●数据校验1.码距与校验●校验码在原始数据中引入部分冗余信息用于校验●码距/海明距离一个编码集内两个不同编码对应二进制位不同的个数●校验码的目的在于提高编码集中最小码距●码距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大,纠错能力越强,数据冗余越大,编码效率越低2.奇偶校验●冗余位:1位校验位P●检验串中1的个数●检错位G=1一定出错●只能提供奇数位错误的检错3.二维奇偶校验/交叉奇偶校验●将一个串分成很多等长的子串,按行分布在二维矩阵里,同时进行行和列的奇偶校验●一个数据位参加多个检验组,发生错误可在多个检测码中反馈4.海明校验5.CRC循环冗余校验●模2运算不考虑进位和借位的运算●生成步骤●1. 将原数值M左移r位得到R●2. 找一个r+1位的二进制串G●3. 用模2除法求R除以G得到的余数填在右边的空白r位上就是冗余码部分●解码将校验码除以生成多项式(约定的二进制串G)后余数为0表示数据正常二、Ch03: 运算器●定点加减法运算1.运算定义●补码加法●补码减法2.溢出检测●监测符号位:正正得负 & 负负得正 -> 溢出●监测进位:符号位进位与数值位进位不同为溢出●双符号位:将符号位扩展成两位进行运算●若相加后两个符号位不同为溢出●符号位最高位永远是正确符号位3.逻辑实现●全加器(FA)带进位的一位加法器●逻辑表达式●逻辑电路●半加器(HA)没有进位输入●多位串行加法器●先行进位加法器●定点乘法运算1.原码一位乘法●符号位:异或●真值部分:普通竖式运算●部分积使用累加寄存器存储2.补码一位乘法●符号位参与运算,可以采用单符号位,双符号位用于溢出检验●运算步骤●先写出[X]补,[-X]补,[Y]补备用,画出运算表格,注意[Y]补要在最右边扩充一个0●判断乘数[Y]补最后两位,决定部分积加哪个数●01:[X]补●00/11:0●10:[-X]补●将部分积和乘数都右移一位,注意左边移出的位接在右边●部分积是算术右移,即符号位扩展右移,且右边没有限制●乘数右边是位宽墙,不需要扩展●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乘数不足一位,将最终结果与移出位拼起来形成答案●浮点运算1.浮点加减法运算●阶码和尾数均采用补码表示●对阶:使两浮点数阶数相等,尾数就可以直接相加●规则:小阶向大阶看齐小阶放大,尾数减小,右移损失的是影响较小的低位●步骤●求阶差:减法运算●尾数移位●保留附加位移除的低位部分(的最高位),作为附加位参与中间运算提高精度●通常保留三个保留附加位,从右到左排序(高位到低位)●保护位●舍入位●粘位舍入位右侧还有数则粘位为1,否则为0●尾数运算●结果规格化目的是保证浮点数编码唯一性,真值格式是数据位的最高位一定是1●规格化方法●左移规格化(左规放大)●绝对值小于0.5需要放大●移动(逻辑左移,补0)多少位阶码减多少●注意符号位一起移●右移规格化(右规减小)●绝对值超过1,发生上溢●只需要算术右移(保留符号位)一位,阶码+1●舍入●末位恒置1法只要移位丢失的位中有一位是1,结果末位就是1●0舍1入法丢失位最高位若是1则将尾数末位+1●舍入可能破坏规格化结果,因此需要再次规格化●溢出判断●只有阶码移除才算溢出●当阶码符号位为01或10时结果溢出●IEE754浮点数●阶码用移码表示,尾数用原码表示,且尾数的最高位隐藏●对阶和规格化采用移码的计算规则●尾数隐藏位参与运算,采用原码运算规则2.浮点乘法运算●第一步:阶码相加●第二步:尾数相乘●第三步:规格化舍入三、Ch04: 存储系统●存储系统概述1.存储器的分类●按存储介质●磁存储器包含机械装置,体积大,速度慢,成本低●半导体存储器了解其是什么,不必掌握原理●双极型存储器●MOS存储器●静态MOS存储器(SRAM)●动态MOS存储器(DRAM)●光存储器(光盘)●按存储方式●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根据地址随机读写数据单元,访问时间与访问位置顺序无关半导体存储器是随机存储器●顺序存储器(SAM,Sequential Access Memory比如磁带存储器●直接存储器(DAM,Direct Access Memory)不需要顺序搜索就能直接存取信息,兼具RAM和SAM的特性(根据地址读写,但时间和位置并非完全没有关系)磁盘是DAM,由于机械结构的延迟导致其时间和磁头与目标扇区的距离有关●按可写性●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按可保存性●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按功能和速度●寄存器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高速缓存Cache)隐藏在寄存器和主存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存储器,用于存放CPU常用或即将使用的指令和数据,一般由SRAM构成,用于缓冲CPU寄存器和主存之间的性能差异●主存储器(主存)CPU除寄存器外唯一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用于存放指令和数据,通过地址直接、随机地读写主存主存一般是半导体存储器,但还包括BIOS和硬件端口等●外存储器(外存/辅助存储器)容量大,但速度块,如磁盘、磁带、光盘、网络存储阵列等2.存储器性能指标●存储容量●位表示法用存储器中存储单元总数与存储字长(每个单元的位数)的乘积表示,如1K*4位(K=1024)●字节表示法带B表示法,1B=8位●存取速度●存取时间(访问时间)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操作完成的时间,注意读写时间可能不同(DRAM读慢写快,闪存读快写慢)●存取周期连续启动两次操作之间最短的间隔时间,略大于存取时间对于主存而言,周期除了包括存取时间还包括状态恢复时间●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内存储器能传输的信息量,与存储时间的长短和一次传输的数据位多少有关一般来说,存取时间越短,数据位宽越大,存储带宽越高3.存储系统层次结构4.DRAM刷新●刷新的概念定期补充电荷以避免电荷泄露(泄露电流)引起的信息丢失●刷新周期●刷新周期是存储器实际完成两次完整刷新的时间间隔●最大刷新周期:信息存储到数据丢失之前的时间间隔●按行刷新动态存储器的刷新按行进行●减少存储矩阵的行数,增加列数,可以减少刷新周期●刷新地址由刷新地址计数器产生,而不是CPU发出,位数与存储芯片的行数有关●每个刷新周期内,刷新地址计数器从0到最大值循环遍历一次●刷新时DRAM不能响应CPU访问,称为死时间●刷新方式由于CPU和内存刷新控制器存在内存争用问题,由不同的解决方案决定了不同的刷新方式●集中刷新●最大刷新周期:2ms●在数据丢失之前集中刷新所有行,即一个最大刷新周期的时间的最后部分全部用于刷新,其余时间用于读写●存在死区(集中刷新的区段CPU长时间无法访问),用于实时要求不高的场合●分散刷新●最大刷新周期:2ms●一次读写操作后紧跟着一个刷新操作,一个读写+刷新操作被称作一个存储周期●刷新次数过多,浪费了时间,用于低速系统●异步刷新(最常用)●最大刷新周期:2ms●各刷新周期分散地安排在一个最大刷新周期中●假设存储矩阵有有128行,每隔2ms/128=15.5微秒刷新一行,将128次刷新分散●主存系统1.主存特征●基本结构●空间逻辑上可以看作一个一维数组,每个数组元素存储一个m位的数据单元,主存地址就是数组的下标索引●硬件结构由存储体(DRAM)和外围电路(包括译码器、数据寄存器和读写控制电路构成)●存储体有2^n个m位的存储单元●地址译码器接受来自CPU的n位地址信号,转换成2^n根地址译码信号,其中每根译码信号都连接一个存储单元,2^n个译码信号中有且只有一个信号有效●数据暂存器暂存CPU送来写入的数据或主存读出的数据●读写控制电路接受CPU的读写控制信号,决定存储器的读写模式●数据存放●存储字长主存中每个存储单元存储的位数●数据字长(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存储字长和数据字长不一定相同●地址访问模式存储字长都是字节(8-bit)的整倍数,通常按字节编址●字节地址(8位)●半字地址(16位)●字地址(32位)●小端(Little-Endian)存储数字中低位先存(在地位内存),大端存储与之相反●边界对齐●跨n个字节地址的变量访问需要消耗n个存取周期●对齐后访问速度高,不对齐节约主存空间2.主存的组织与CPU连接●存储器扩展左侧是4片2K x 2位的字长扩展右侧是4片8K x 8位的字数扩展●位扩展(DBUS,字长扩展/数据总线扩展)适用于存储芯片的数据总线位宽小于CPU数据总线位宽●各芯片同时并行工作●字扩展(ABUS,字数扩展/容量扩展/地址总线扩展)适用于存储芯片的单元字长小于要求的存储单元字长●CPU给出地址后,经译码器片选后,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芯片在工作●综合扩展●考察重点●根据要求对存储器的组合●不同存储器之间的关系(串联OR并联/多合一OR一分多)3.并行主存系统●SDRAM(同步DRAM,Sync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普通DRAM的访问过程是CPU给出地址和控制信号 -> 经过存取时间后完成操作,存取时间内CPU只能等待●同步DRAM与CPU的数据交换时钟信号同步,不需要等待●DDR(Double Data Rate)SDRAM●在时钟周期的上/下沿各进行两次数据传输●DDRn代表2^n路总线,提升总带宽●双端口存储器双端口存储器有两组相互独立的端口,分别可独立地进行读写操作●两个端口地址不同时,不会发生冲突,可以并行读写●两个端口地址相同时,发生冲突●每个端口有一个阻塞标志BUSY,置0时表示阻塞,置1表示复位●冲突发生时由逻辑判断哪个端口优先操作,并将另一个端口置0,优先端口操作完成后再复位另一个端口,继续操作●多通道内存技术组织方式与存储扩展中的字长扩展方式一致(并联)●单体多字存储器(联动模式)多个存储模块共享地址总线,因此读取一个地址时可以并行读取到多个模块中同一地址的单元,从而实现在一个周期内访问多个存储字,m个存储模块可以提升m倍带宽●所有存储模块同步并发,共用同一个地址寄存器●单存储周期访问多个存储字,数据线为合并结果●性能线性增长,总线位宽变换●要求内存的容量、频率、时许完全一致●多体多字存储器(非联动模式)两个模块之间通过独立的片选信号、地址总线和读写控制线,数据总线也彼此独立,因此两根内存不需要同步,但仍是并发工作●多体单字存储器(多体交叉存储器/编址方式)由多个容量、存取速度相同的存储模块构成,但彼此之间不是并发运行,根据其编址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把地址中哪一部分交给选片器)●高位多体交叉(顺序编址)●多模块串行,相邻地址在同一存储体内先顺着编完一个模块,再编下一个模块●可以扩充容量,但由于程序具有局部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往往会导致一个存储体访问频繁而其他存储器空闲●方便故障隔离,无性能提升●低位多体交叉(交叉编址)●多模块流水并行,相邻地址在不同存储体中●可以扩充容量并提升性能(减少恢复时间的影响)●适合突发的顺序访问,是带cache的主存(SDRAM和多通道内存)编址模式●考察重点:不同编址方式下的带宽计算(时间)●存储周期公式:T=nt●T=存储模块的存储周期●n=交叉模块数(通常为2的幂次方)●t=总线的反应时间/存储体切换时间●顺序编址读写时间:t总=nT●T=存储周期●n=读写的存储字个数●交叉编址读写:t总=T+(n-1)t●T=存储周期●n=读写的存储字个数●t=最短反应时间●带宽:W=B*n/t总●B=总线位宽度●n=读写的存储字个数●t总=读写总时间4.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SRAM相比DRAM速度更快,但容量小、功耗大、价格高,可用于缓冲(cache),缓解主存与CPU之间的性能差异,推而广之,一切有性能差异的地方都可以有cache●cache 工作原理●根据SRAM中cache块的大小,将主存进行分块(块大小与cache块大小相同),并对主存块进行编号●使用cache的理论依据:程序局部性在一段时间内,整个程序的执行仅限于程序中的某一部分,而执行程序所需的指令也仅限于某个存储区域●时间局部性(反复调用)当程序访问一个存储位置时,该程序在未来可能被多次访问(如循环体)●空间局部性(连续存放)一旦程序访问了某个存储单元,其临近的存储单元大概率也即将被访问(代码、数组等数据在主存中均按顺序存放)●cache 读操作流程●CPU接受要读取的地址,解码并在cache中查找地址●如果命中,则根据地址读出cache中数据并返回CPU●如果缺失,则为缺失的数据分配cache块(可能发生块替换),载入内容并更新cache,然后再读取数据返回CPU●cache 写操作流程●CPU接受地址,解码并在cache中寻找对应地址●若查找命中,则直接进行数据写入;若查找缺失,则根据是否采用写分配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写分配法(Write-Allocate)需要先将数据块载入cache,重新进行写命中流程●非写分配法则直接将数据写入主存●在写命中后,将数据写入到cache中●若采用写回(Write-Back, WB)策略,则将该cache行的修改位(脏位,Dirty Bit)置为1,并在该cache块被替换时才会将修改写入主存●若采用写穿(Write-Through, WT)策略(又称直写法),当写命中时,同时修改cache和主存中的同一数据块多CPU/多核系统下,各CPU都有自己的cache,因此这种情况下写穿法无法保证其他CPU中cache的同步更新●cache 相关术语●数据命中(Hit)CPU访问的数据在cache中找到●命中访问时间 tc命中时数据访问所需的时间,包括查找时间和cache访问时间●数据缺失(Miss)CPU访问的数据不能在cache中找到●缺失补偿(Miss Penalty)数据缺失时访问所需时间,包括查找时间、主存访问时间和cache访问时间,其中主存访问时间占大头,通常用tm表示●数据块(Block)cache和主存都被分为若干固定大小的数据块(cache和主存中块大小相同),每个块包含若干字(节),以块为单位交换数据,这也是一种预读策略●进行分块后,主存和cache地址都可以用块地址(序号):块内偏移地址(偏移字节数)的二维地址空间进行描述●命中率(Hit Ratio)h=Nc/(Nc+Nm)某程序运行期间,命中cache的次数比上访问主存的总次数●缺失率(Miss Ratio)1-命中率●平均访问时间 ta = htc + (1-h)tm●访问效率 e = tc/ta●各种因素间的关系●cache 命中率与容量的关系●块容量与命中率的关系空间局部性越好,时间局部性越差●地址映射方式与命中率的关系●cache 行/槽(Line/Slot)将一个cache数据块和相关的标记标志信息合称一个cache行●cache 关键技术●数据查找(Data Identification)如何快速判断数据是否在cache中●全相联映射中使用相联存储器(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 CAM)实现快速查找●CAM是一种直接按内容进行访问(输入的不是地址而是要查询的key)的存储器,用于存放查找表,其基本存储数据单元是键值对●硬件成本高(比较器多),通常用于存放查找表/全相联cache●存储容量=查找表容量=表项数*表项大小cache中用于存放块表,虚拟存储器中用于存放段/页表●CPU片内缓存●查找表与缓存副本一体●存放cache行(有效位+主存块序号+数据块副本)●片外缓存/片内查找表●查找表与缓存副本分离●只存放查找信息(有效位+主存块序号+cache块地址)●读逻辑实现●Valid位用于判定当前键值对是否有效(若无效直接不输出)●所有存储单元中的Key要与输入的关键字进行并发比较,有n个存储单元就有n个比较器●所有比较器的输出结果取或,输出为Hit结果●将每个比较器的输出结果输入三态门控制端,若Hit成功则输出对应Value●地址映射(Address Mapping)如何将主存数据放入cache行中●全相联(Full Associative Mapping)映射全相联模式下,主存中每一个数据块都可以放入cache中的任意数据块(任意行)中●新的主存数据块可以载入cache中的任意一个空行,只有cache满时才会进行替换,因此利用率最高,但需要CAM提供的快速查找功能,查找成本较高●优点:映射灵活,cache利用率高,冲突率低,命中率高●缺点:淘汰算法复杂,查找成本高●主存地址分为主存块地址/序号(tag,长度为s)和块内偏移量(offset,长度为w)两部分●cache块(数据块副本)应与主存中数据块大小相同,即容纳偏移量最大值数量的字节数,因此cache块大小为2^w字节●主存容量对应为2^(s+w)字节●所有cache行的实际容量为 n*(1+s+8*2^w)位●n:cache行数●1:每行有效位●s:每行tag部分(主存块序号)●8*2^w:数据块容量从字节转换成位●逻辑硬件实现假设cache块大小为4W(=4*16Bit),共8行主存按字访问,地址长度为9位,采用全相联映射●块大小为4W,且读取单位是字(W),则偏移地址为0~4,则w=2●tag部分由于地址总长度为9位,则s=9-2=7●其后过程与CAM类似,只是需要使用偏移地址选择最后的输出●查找表和数据块副本分开存放,用相联存储器连接●直接相联(Direct Mapping)直接相联模式下,每一个(类)主存块地址(序号)只能映射到cache中固定的行●映射规则:cache块号 i = 主存块号 j mod (cache行数 n)上述规则等价于将主存按cache总大小进行分区,每个分区中包含的数据块数量与cache行数相同,每个分区中的数据块只能填入对应序号的cache行中●主存地址可以细分为区地址(tag)、区内行索引(index)和偏移地址(offset)三部分●tag字段表示主存中分区的序号(查找标记)●index字段表示当前分区下cache行的序号●offset与全关联相同●cache的实际容量为n*(1+s-r+8*2^w)位●s是块地址总长度,r是行索引长度,s-r是区地址长度(直接相连cache只用存储区地址用于查询)●硬件逻辑实现●由于主存块只能放置在index对应的cache行中,因此不需要全相联查找,也不需要将查找表放在CAM中,直接通过index就可以访问对应数据●结构中没有相联存储器,所有cache行共用一个比较器●查找表和数据副本一起存放,无需相联存储器●优点是映射速度快,查找成本低,替换算法简单;缺点是命中率低,易冲突导致cache利用率低●组相联(Set Associative Mapping)组相联映射是将直接相联映射和全相联映射两种方式的折中,既能提高命中率,又能降低查找硬件的开销●k-路组相联将cache分成固定大小的组,每组有k行●主存数据块首先采用直接相联映射的方式定位到cache中固定的组,映射规则为cache组号 = 主存块号 mod (cache组数)等价于把k组cache块看成一个数据块进行映射,其中具体某一块的映射则由完全映射决定●然后采用全相联映射到组内任何一个cache行●主存地址可以分为标记字段(tag),组索引(index)和块内偏移(offset)三部分●tag字段与直接相联中分区序号类似●index字段是cache组的索引,即映射规则中得到的余数●cache的实际容量为 kn*(1+s-d+8*2^w)位●k为k路中的每组行数●n为cache组数●s-d是标记位长度●逻辑硬件实现●直接相联映射让数据查找的范围快速缩小到一个cache组,大大减少了查找范围,降低了硬件开销;组内采取全相联映射规则,避免了高冲突率,提高了cache的命中率●k路组相联只需要k个并发比较器●大容量cache可采用直接映射方式(cache够大可以提升命中率),小容量cache一般采用全相联映射或组相联映射●替换策略(Placement Policy)cache满后如何处理●先进先出法(FIFO)●最近不经常使用方法(LFU,Least Frequent Used)每行设置一个计数器,统计自处理器启动以来每个cache行的调用次数,当需要替换时替换掉调用次数最少的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存储系统
掌握存储器连接方法、扩展
P73;
高速存储器
什么是双端口; 多体交叉:p90;例
第三章 存储系统
cache存储器
Cache的原理图; Cache的命中率、效率 地址映射的方式和比较,标记的位数; 替换策略的算法; 写策略;
第三章 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
虚拟地址,物理地址;虚拟空间,物理空间; Cache与虚存的异同;(p283) 页式管理的原理:页表,快表; 段式管理的原理; 虚存的替换算法(p289,例2)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微程序控制器
微命令和微操作,微指令和微程序; 微指令的基本格式;(p146) 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和框图;(p147)
了解RISC CPU,了解RISC机器的特点
第六章 总线系统
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
内部总线,系统总线,I/O总线; I/O P185例1; 总线的内部结构;
第六章 总线系统
总线接口
串行和并行传送; 接口的作用;(p192); P193例;
第六章 总线系统
总线的仲裁、定时和数据传送模式
集中式和分布式; 同步定时和异步定时; 什么是猝发式传送?
第七章 外围设备
基本概念
p217例1;
显示设备
分辨率和灰度级; 刷新和刷新存储器; P230例4;
第八章 输入输出系统
基本概念
第四章 指令系统
掌握指令格式、寻址方式
什么是指令系统,系列机,兼容性; 指令系统的性能要求; 操作码和地址码的作用; 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掌握CPU的功能和组成、主要寄存器 掌握指令周期
CPU周期,节拍脉冲;(p131) 典型指令的指令周期; 用方框图语言表示的指令周期;(P139) P140例;;
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处理流程;(P243) 中断方式的基本接口:标志; 单级中断和多级中断; P248,图8.9.p249例1;
第八章 输入输出系统
DMA
分时使用内存的方式; DMA控制器的组成;(P256) P257.图8.15 什么是选择型和多路型DMA?
什么是通道?选择型通道和多路型通道
掌握数据与文字的表示方法
定点数和浮点数; 各种机器码的编码方法与数的表示范围; 字符串和汉字的表示方法; 奇校验和偶校验
第二章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
掌握定点加法、减法运算
补码的加减法; 溢出概念和检测:单、双符号位法;
定点运算器的组成
先行进位;
第三章 存储系统
存储器工作原理
存储器的分级结构; 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什么是DRAM的刷新?刷新的方式(p73)
各章重点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了解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p5)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取指周期和执行周期?指令流和数据流?(p10) 适配器和总线的作用 什么是系统程序,应用程序,源程序,汇编程序, 操作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什么是软件和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第二章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