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压的高低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

合集下载

张弛需有度:低舒张压增加心血管疾病复发危险

张弛需有度:低舒张压增加心血管疾病复发危险

o f t e s t i n g a n d a d j u s t i n g f o r p u b l i c a t i o n b i a s i n me t a — a n a l y s i s [ J ] .

循 证பைடு நூலகம்窗 ・
张弛需有度 :低舒 张压增2 I I , L ' 血管疾病 复发 危险
对于低 舒张压 是否 能够增加 高血压 患者 心血管疾 病风 舒 张压 组患 者 的心 血管疾 病 复合事 件复发 率显 著升 高 ,而 险率 这一 猜想 ,心血 管疾病 研究 者始终 不能 达成共 识 。有 且差 异显 著性不 受患者 治疗 因素影 响 。在 单个 疾病 方面 , 学者指 出低 舒张 压或是 一个 可以预 测患者 心血 管疾病 风 险 冠 心病 、心衰及卒 中复发率在低舒张压组均升高 。 的指 标 ,但 是 由于缺乏 有效 的研 究支持 ,这 点仅停 留在假
研 究 及 统计 分 析 ,他们 发 现 ,对 于 已经 罹 患过 心 血 管 疾 张压 ( ≥7 0 mm Hg )进行了2× 2 统计分析 ,发现仅 当低 舒张 病 的患 者来 说 ,低舒 张压 会 导致 其 心 血 管疾 病 复 发 风 险 压与高脉压差并存 时,患者心血管疾病 复发率 才会 升高 。 显 著 升 高 ,其 机 制 或 与 脉压 差 增 大相 关 。该研 究 发 表 于 Hy p e r t e n s i o n 杂志。
[ 5 】 张天嵩, 熊茜, 袁婷 . 附加轮廓线漏斗 图的绘制在R 软件 中的实现 B i o me t r i c s . 2 O o o . 5 6 ( 2 ) : 4 5 5 — 6 3 . 【 J ] . 循证医学, 2 0 1 3 , 1 3 ( 5 ) : 3 0 7 — 1 3 . [ 9 】 Eg g e r M, Da v e y S mi t h G , S c h n e i d e r M, e t a 1 . B i a s i n me t a - a n a l y s i s

影响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影响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影响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导语:1 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是人们普遍易患的一种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可损伤动脉内皮,进而引发动脉硬化,并加
1. 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人们普遍易患的一种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可损伤动脉内皮,进而引发动脉硬化,并加述动脉硬化进程。

血压升高所致动脉硬化引起的危害,最常见的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间歇性跛行。

研究表明,舒张压的水平与日后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呈明显正相关;收缩压升高对冠心病的影响与舒张压相似,收缩压越高,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2. 血压水平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
研究表明,冠心病发病与血压水平呈正曲线相关。

收缩压21.3kpa ( 160mmHg )和(或)舒张压12.7kpa ( 95mmHg )者,其冠心病的发病是正常血压者的2~3倍。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采用临床对照试验证实。

在我国,高血压患病逐年升高,目前约有1亿高血压患者。

我国学者对北京首都钢铁公司所作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资料表明,随着收缩压或舒张压水平的增高,心绞痛、心肌梗塞或冠心病猝死的发病也明显增加。

此外,舒张压和收缩压对冠心病发病的危险相似,而且舒张压和收缩压引起冠心病死亡的危险大于发病的危险。

需要强调的是,患高血压的同时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时,所表现出的危害大于单纯的血压升高。

血压升高通常伴有高血脂症、高血糖、纤维蛋白原升高和心电图不正常,这些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危险。

对北京首钢工人的调查资料表明,控制血清胆固醇后,临界高血压与确诊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舒张压偏低原因与治疗

舒张压偏低原因与治疗

舒张压偏低原因与治疗
对身体疾病治疗上,要先对疾病进行了解,这样对疾病缓解才会有帮助的,舒张压偏低是常见,自身有这样情况,需要及时治疗,否则问题严重后,会引发多种问题出现,而且严重后,治疗上也是比较复杂的,那舒张压偏低原因与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舒张压偏低原因与治疗:
主动脉狭窄,表现为上肢血压高,而下肢血压低,是收缩期血液流出不畅,导致血压过高,在心脏的舒张期血液从上肢迅速流走而舒张期血压偏低。

是在舒张期血液从狭窄的主动脉流走的缘故,做动脉功能检查也可以帮助诊断。

这种情况的治疗,需要手术。

舒张压(低压)低于60mmHg 的时候,就容易导致心脏冠脉的灌注压不足,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因此在降压的
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低压的情况,不可低于60mmHg,并且需要配合用扩张冠脉血管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或中成药,复方丹参,以及速效救心丸等。

配合叶酸,或弹性酶等长期口服可治疗大动脉硬化。

对于老年人这种类型的高血压,首选钙拮抗剂,最好用长效的缓释剂,比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或硝苯地平缓释片,同时加用小剂量利尿剂氢氯噻嗪,2周后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降压不满意的话,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果心率在70-80次/分以上,可以加美托洛尔,从小剂量开始6.25-12.5mg/次,2次/日;如果有心功能不全,可以考虑加用强心剂地高辛。

这些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对舒张压偏低原因和治疗认识后,自身有舒张压偏低的时候,都是要根据自身原因进行治疗,而且治疗前,对自身疾病方法进行全面了解,使得使用的时候,都是可以放心进行,在对身体各方面上不会有损害。

冠心病患者不可忽视血压控制

冠心病患者不可忽视血压控制

冠心病患者不可忽视血压控制作者:田书琴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0年第12期这几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存在年轻化的趋势。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导致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腔闭塞抑或狭窄,进而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抑或坏死所引发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时,通常会出现头晕、胸口疼痛以及恶心等症状,并且会进一步扩散到患者的其他身体部位,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突然死亡,被称为人类“头号健康杀手”。

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控极为重要。

因为高血压是诱发冠心病最重要的一个风险因素。

在许多高血压患者的血液里,脂肪含量往往大幅超过正常人,一旦血压上升,血管承受的压力亦会随着升高,时间一长就会伤害血管,导致冠心病发作。

同样,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高血壓并发症,并且由于血压上升,会加大冠心病的危害性。

血压的高低明显决定着冠心病患者的最终预后。

相关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的舒张压如果降低到81.1毫米汞柱,和将舒张压降低到85.2毫米汞柱的冠心病患者对比,冠脉事件的风险会降低一半;对于已存在亚临床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来说,把血压控制得低一点,在临床上会获得更佳的益处。

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控制血压1.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要注意日常饮食。

饮食不当亦可能导致冠心病,如吃的食物盐分含量太高,或者摄入过多的胆固醇,等,均可能增加冠心病发作的概率。

故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佳。

其次,注意戒除香烟以及控制饮酒。

这些措施对管控血脂与血糖均比较有效,能让患者获益匪浅。

2.应重视药物治疗。

冠心病高危患者宜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压。

降压药物通常有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CCB(钙通道阻滞剂)和噻嗪类利尿剂等。

其中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最佳药物,此类药物不仅在降低血压方面有良好的成效,还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3.及时监测血压。

脉压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一)

脉压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一)

脉压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一)作者:张辉,于明,袁红,王学集,李成【关键词】脉压水平【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员脉压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根据计划方案对1071例参检人员按年龄分为两组,并进行询问病史和测量血压。

结果高血压患者,年龄≤50岁,患病率为2.95;年龄>51岁,患病率为12.36%。

脉压≤40mmHg,冠心病患病率为0.24%;脉压41~80mmHg,冠心病患病率为3.26%;脉压≥81mmHg,冠心病患病率为9.73%。

结论当收缩压(SBP)相同脉压不同时,随着脉压的增加,冠心病发病率增加(P<0.05)。

当SBP逐渐增高,舒张压(DBP)逐渐下降,冠心病发病率也增加(P<0.01)。

在50岁以上人群中,无论SBP正常还是增高,只要脉压增宽,冠心病的患病率就增加。

【关键词】冠心病;脉压水平Investigationofthecorrelationbetweenthelevelofnervationandcoronaryheartdisease【Abstract】ObjectiveInvestigationofthecorrelationbetweenthelevelofnervationandcoronaryheartdiseaseofpa tient.Methods1071personweredividedintotwogroupinordertotakepartincheckbloodpressureanda skformedicalrecord.ResultsThebloodpressurepatient,age≤50yearsolds,therateofsickenwas2.95%;a ge>51yearsolds,therateofsickenwas12.36%.Thelevelofnervation≤40mmHg,therateofsickenofcoronary heartdiseasewas0.24%.Thelevelofnervationbetween40and80mmHg,therateofsickenofcoronaryhe artdiseasewas3.26%.Thelevelofnervation≥81mmHg,therateofsickenofcoronaryheartdiseasewas9. 73%.ConclusionWhenconstrictionissamebutthelevelofnervationisdifferent,therateofsickenofcoro naryheartdiseasewasincreasedaslevelofnervationincreased(P<0.05).Whensuperbloodpressure(SBP)wasslowlyincreasedanddepressbloodpressure(DBP)decrease d,therateofsickenofcoronaryheartdiseasewasincreasedtoo(P<0.01).Over50yearsold,nomatterhowSBPwasnormalorincreased,ifthelevelofnervationwasinvcrease d,therateofsickenofcoronaryheartdiseasewasincreased.【Keywords】coronaryheartdisease;nervation近年来,多项国际研究显示脉压升高比单纯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郭武松;刘亚辉;邓庆才【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5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35例高血压患者(非冠心病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性。

结果收缩压、脉压、年龄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舒张压与冠心病的发病呈负相关。

收缩压每增加5mmHg,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1.61倍;脉压每增加5mmHg,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4.26倍;年龄每增加10岁,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1.09倍;舒张压每增加5mmHg,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降低1.04倍。

脉压与冠心病患者的危险性关系最大。

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中,脉压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ulse pressure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HD)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35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CHD (CHD group) and 35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out CHD (non-CHD group)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3 were enrolled as subject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ulse pressure and CHD risk. Result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pulse pressure, and ag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isk of CHD, whil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isk of CHD. A 5-mmHg increment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as associated with a 1.61-fold increase in CAD risk, a 5-mmHg increment in pulse pressure was associated with a 4.26-fold increase in CAD risk, a 10-year incrementin age was associated with a 1.09-fold increase in CAD risk, and a 5-mmHg increment i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was associated with a 1.04-fold reduction in CAD risk. Pulse pressur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tial factor for CHD. Conclusion Pulse pressure is an important influential factor for CHD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高血压;脉压;冠心病;危险性;研究【作者】郭武松;刘亚辉;邓庆才【作者单位】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200;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200;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200【正文语种】中文在临床上,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诱因也比较多。

舒张压和收缩压对脑血管病的影响研究

舒张压和收缩压对脑血管病的影响研究

舒张压和收缩压对脑血管病的影响研究血压是人体内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舒张压和收缩压是两个相互影响的指标。

舒张压的值是血液流动到心脏舒张期时,动脉内的最低血压值;而收缩压则是血液注入心脏收缩期时,动脉内的最高血压值。

高血压已经被证实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血压的监测和控制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舒张压和收缩压对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

一、舒张压对脑血管病的影响1.1 高舒张压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研究发现,高舒张压是导致韩国人群脑卒中的主要因素之一。

舒张压每增加10mmHg,脑卒中患病风险就会增加1.6倍。

此外,高舒张压还会引起脑血管床的血管缩小和血流减少,从而导致脑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病的发生。

1.2 低舒张压容易引起脑萎缩舒张压过低也不利于脑血管健康。

研究显示,舒张压每减少10mmHg,脑萎缩的风险就会增加1.5倍。

脑萎缩与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脑血管病相关的疾病有关。

1.3 舒张压与白质病变相关另一项研究发现,高舒张压是导致脑白质病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白质病变与脑功能的下降、认知能力减退和神经系统障碍等问题有关。

二、收缩压对脑血管病的影响2.1 高收缩压增加脑出血的风险研究表明,高收缩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每增加10mmHg,脑出血的风险就会增加4倍左右。

此外,高收缩压还可以导致脑动脉瘤的破裂,增加脑损伤的程度。

2.2 低收缩压导致脑灌注不足收缩压过低也会对脑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收缩压低于90mmHg会导致脑灌注不足,引起脑缺血,从而引起脑损伤、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3 收缩压与脑小血管病相关研究表明,高收缩压是导致脑小血管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脑小血管病是脑血管病另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它会干扰脑细胞的供氧,从而引起脑细胞死亡,影响认知能力和行为表现。

三、如何控制血压来预防脑血管病高血压是导致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通过控制血压来预防脑血管病。

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联与管理策略

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联与管理策略

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联与管理策略一、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关系高血压和冠心病是两种相互关联且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又称为原发性或 essential 高血压,是指持续性的收缩压(舒张压)大于等于 140/90 mmHg 的情况。

而冠心病,则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氧导致的一类心脏病。

众多的科学研究表明,高血压和冠心病存在紧密联系。

1. 高血压增加患冠心病风险长期存在未经控制的高血压会对心脏和血管系统产生损害,从而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在高血压患者中,由于长时间受到持续性较高水平的动脉压力刺激,容易导致动脉壁发生结构变化、粥样斑块形成等问题,使得冠脉供应不足,并最终引起冠心病的发生。

2.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供血不足等。

此外,高血压还常伴随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等共同作用,进一步增加了患冠心病的风险。

二、管理策略针对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联性及其造成的健康影响,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血压和冠心病管理策略。

1. 生活方式干预(1)饮食调整:低盐饮食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建议限制钠摄入量并适当增加钾摄入。

此外,注意减少总脂肪和胆固醇摄入,以防止体重增加和动脉硬化。

(2)减轻体重:如果患者超重或肥胖,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和适量锻炼来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病情。

(3)增加体力活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可以帮助降低血压、改善心肺功能,并减少患冠心病风险。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75分钟的高强度锻炼。

(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坚决戒烟并限制饮酒量。

2. 药物治疗对于无法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有效控制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选项:(1)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冠心病人的血压标准

冠心病人的血压标准

冠心病人的血压标准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患者往往需要严格控制血压,以避免诱发心脏事件。

那么,冠心病人的血压标准应该如何确定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血压的基本知识。

血压由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值组成,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应该在90~14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应该在60~90毫米汞柱之间。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这个范围可能会略有不同。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治疗过程中将收缩压控制在120~140毫米汞柱之间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发作和死亡风险。

而对于年龄较大、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收缩压可以稍微放宽到140~150毫米汞柱之间。

舒张压方面,则建议将其控制在60~90毫米汞柱之间。

如果舒张压过低(小于60毫米汞柱),可能会导致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而过高的舒张压则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为严格的血压控制标准。

除了药物治疗外,冠心病患者还应该采取一些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来帮
助控制血压。

例如,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都可以有
效降低血压水平。

总之,在治疗冠心病过程中,严格控制血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
合理用药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手段,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血压水平,并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的风险。

单纯性舒张压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治疗方法

单纯性舒张压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治疗方法

单纯性舒张压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治疗方法导语: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而单纯性舒张压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本文将探讨单纯性舒张压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并介绍一些治疗方法,以提供对相关人群的帮助。

1. 单纯性舒张压高的定义和影响单纯性舒张压高,也被称为高舒张压,是指舒张压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

通常,舒张压高于90mmHg被认为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指标。

单纯性舒张压高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该情况会增加冠心病、心脏衰竭、中风以及心脏瓣膜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单纯性舒张压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单纯性舒张压高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联,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舒张压逐渐上升,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b. 高血脂: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c.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舒张压高,并伴随着心血管疾病的进展。

d. 肥胖: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已被广泛研究,并发现肥胖是导致舒张压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e. 饮食习惯:高盐饮食、高脂饮食以及缺乏膳食能导致单纯性舒张压高。

f. 生活方式:缺乏体育锻炼、吸烟和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与单纯性舒张压高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3. 单纯性舒张压高的治疗方法针对单纯性舒张压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降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等来降低血压,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b. 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结构对控制舒张压高和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至关重要。

减少盐的摄入、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等都有助于改善舒张压高的状况。

c. 锻炼: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减轻舒张压高的程度,并对心血管疾病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d. 心理疏导:通过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对改善舒张压高和心血管疾病的症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室舒张末压的相关性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室舒张末压的相关性
w e r e g i v e n C AG a n d L VEDP d e t e c t i o n a t t h e s a me t i me .S YNT AX i n t e g r a l s o f c o r o n a r y l e s i o n w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CAG o u t c o me s , a n d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S YN TAX i n t e ra g l a n d L VED P wa s s t u d i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庞兴 学,杨 清,罗智 ,纪冬梅 ,王媛 ,白莹 ,樊燕琴 ,陈晓丽,刘宏
【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 的关系 。方法 选择2 0 0 9 年
间至2 0 1 1 年1 2 月在北 京老年 医院心内科住 院并 行冠状动脉造 影的患者3 5 9 例 ,根 据冠状动脉造影 结果 , 将入选 患者分 为冠心病组 ( n = 1 3 5)和 非冠心病组 ( n = 2 2 4),所 有人选患 者在冠状 动脉造影 时同步用 导管法 测定左心 室舒 张末压 ;根据冠状动脉造 影进行冠 脉病变S YN T A X 积 分 ,并研究S Y N T AX 积分与左 心室 舒张末压 的相关性 。结果 左 心室舒张 末压在冠 心病组与非 冠心病组差 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2 1 . 7 2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s e v e r i t y o f c o r o n a r y l e s i o n a n d l e f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e n d - d i a s t o l i c p r e s s u r e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冠心病的发病率与趋势分析

冠心病的发病率与趋势分析

冠心病的发病率与趋势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心脏病理生理改变所导致的。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

一、冠心病的发病率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冠心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第一大死亡原因,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冠心病相关的并发症。

在我国,冠心病也成为导致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

根据卫生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冠心病的发病率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包括个体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家族遗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冠心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脂饮食、缺乏体育锻炼、长期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之外,环境因素也对冠心病的发病率起到重要影响。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些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的因素会进一步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

二、冠心病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

早期的冠心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非手术干预来缓解症状,如药物治疗和介入性治疗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心脏搭桥手术等手术方法应用广泛。

这些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有效地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冠心病的发展趋势是多方面的,包括早期发现、个体化治疗和预防为主要方向。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早期发现冠心病的方法不断完善。

例如,在冠心病的筛查中,心电图、心脏核磁共振等检查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个体化治疗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不同个体的冠心病发病机制存在差异,因此,个体化的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基于基因检测结果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冠心病的病情。

预防是冠心病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搭配、适量的体育锻炼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理想舒张压的临床观察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理想舒张压的临床观察

同 时配 合 中药 口服 , 以 缩 短 疗 程 , 少 抗 生 素 的 用 量 , 免 可 减 避 长 期 应 用 抗 生 素 所 造 成 的耐 药 性 、 群 失 调 , 得 推 广应 用 。 菌 值
[ 参 考 文 献 ]
[ ] 陈 灏 珠 实 用 内 科 学 [ ] 2 版 .北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1 M .1 人
知 母 同用 以清 肺 化 痰 止 咳 ( 母 散 , 自《 治 准 绳 》 ; 芩 二 出 证 )黄
清泻肺热 ; 麦冬 、 草 养 阴 生 津 , 气 祛 痰 , 肺 止 咳 ; 梗 宣 甘 行 润 桔
肺 化 痰 , 咽 , 反 射 性 增 加 气 管 分 泌 , 释 痰 液 而 有 较 强 的 利 能 稀 祛 痰 、 咳作 用 。全 方 配 伍 , 可 滋 阴 退 热 , 可 化 痰 止 咳 。 镇 既 又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性 期 选 择 阿奇 霉 素 抗 感 染 控 制 病 情 , 急

30 6 4・
现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 d r o ra o t rt rdt n l hn s n s r Me i n 0 0 O t 9 2 ) o enJu n l f n ga d Ta io a C ieea dWet n dc e 1 c,1 ( 8 Ie e i e i 2
[ 关键 词 ] 高 血 压 ; 心 病 ; 张压 冠 舒 [ 图分 类 号 ] R 4 . 中 54 1 [ 文献 标 识 码 ] B [ 文章 编 号 ] 10 8 4 (0 0 2 3 0 0 0 8— 8 9 2 1 )8— 64— 2
察舒张压控制水平与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关系。 1 3 统 计 学 处 理 数 据 采 用 S S 3 0处 理 。 计 量 资 料 采 . P S 1.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行冠脉造影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例)和危险因素组(10例),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Framingham积分和各组内皮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Framingham积分明显相关。

结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可作为冠心病风险的预测因素。

标签: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血管弹性;冠心病;Framingham危险评估积分随着世界范围内疾病谱的变化,心血管疾病在全球疾病中引起死亡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患者死亡多由于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冠心病导致[1]。

冠心病是血管病变发展到后期的表现,在血管壁上可见明显的粥样斑块,通常可以用超声、磁共振等、血管造影等检出。

在血管病变的早期,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下降和血管弹性的受损,相应的检查手段应用正逐渐发展[2]。

本研究通过了解不同人群中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血管弹性,探讨二者和Framingham积分的相关性,从而评价是否二者能够作为冠心病的早期预测指标,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的22例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例)和危险因素组(10例),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45~68岁,平均(52.3±8.24)岁。

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42~69岁,平均(53.8±7.16)岁。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冠心病组及危险因素组的患者要求具备2个或2个以上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当冠脉造影结果提示存在冠心病时,收入冠心病组,否则入危险因素组。

健康体检者无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重大疾病,同时心电图等结果提示患者无心肌缺血表现。

排除标准:三组患者均排除存在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疾病、心律失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肿瘤、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冠心病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每组各49例;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的各种混杂因素,主要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高血压病程、平均动脉压、糖尿病以及体重指数等。

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脉压差、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和冠心病的发生具有紧密联系(P<0.05)。

其中脉压差每增加5mmHg,冠心病风险平均增加4.19倍;收缩压每增加5mmHg,冠心病风险平均增加1.50倍;年龄每增加10岁,冠心病风险平均增加1.03倍;但是舒张压和冠心病呈负相关关系,舒张压每增加5mmHg,冠心病风险平均降低1.06倍。

结论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随着脉压差而升高,相应的发生冠心病的危险系数较高,而随着舒张压的增加,冠心病的危险系数会降低。

标签:高血压病;冠心病;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根据大量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线性关系[1]。

很长时间以来,诊治高血压主要依据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但仅仅进行降压治疗不能很好地降低冠心病的发生概率[2]。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1資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部分患者因为胸部疼痛而做过心肌酶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电图。

将98例患者平均分成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两组,每组各49例,其中冠心病组:男29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56.58±7.9)岁,经检查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非冠心病组: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57.09±7.6)岁,经过血清心肌酶学、病史以及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

舒张压的高低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

舒张压的高低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

舒张压的高低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目的探讨舒张压的高低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卫生服务站收治的患有高血压的患者360例进行临床研究,观察患者舒张压的高低对发生冠心病的影响。

结果患者舒张压>90 mmHg的有215例,占比为59.7%,其中冠心病发病率为31.6%,舒张压90 mmHg,舒张压90 mmHg的有215例(59.7%),其中冠心病發病率为31.6%,舒张压<90 mmHg的有145例(40.3%),其中冠心病发病率为75.9%,表示舒张压越低,冠心病发病率越高。

舒张压低的情况下发生冠心病的几率显著高于舒张压低的情况下发生冠心病的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

老年人长期高血压升高会使得患者的动脉结构和器官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3]。

当患者的舒张压出现明显降低时,会加重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造成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以及猝死发病率的增加。

临床上一般注意的是收缩压的升高对患者心脑血管的影响,常常忽略舒张压降低对患者心脑血管的影响。

患者和临床医生常常会认为血压高了较为危险,低点比较好,这是因为没有对舒张压降低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影响重视,造成患者疾病的延误[4]。

本文中对该卫生服务站的高血压患者360例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舒张压越低,冠心病发病率越高。

舒张压低的情况下发生冠心病的几率显著高于舒张压低的情况下发生冠心病的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表示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越低会明显提高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需要对舒张压控制良好。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出现舒张压降低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表示患者动脉血管硬化较为严重,血管的舒张功能存在障碍,提示可能发生冠心病,临床上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后可减少冠心病发生率。

参考文献[1] 孙云芝.舒张压的高低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6,21(11):1857-1858.[2] 张力双,尚建华,牛质琰,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理想舒张压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6,(23):3546-3547.[3] 岳运霞,裴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理想舒张压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9(28):3604-3605.[4] 易湘艳.伴随舒张压升高的冠心病患者的降压措施研究[J].当代医学,2016,17(34):88.。

舒张压对冠状动脉的供血的影响完整版

舒张压对冠状动脉的供血的影响完整版

舒张压对冠状动脉的供血的影响完整版
舒张压对冠状动脉的供血有显著影响,因为冠状动脉的血流主要发生在心脏的舒张期。

在心脏舒张期,冠状动脉得到灌注,因此舒张压的高低直接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和心肌的供氧情况。

舒张压与冠脉血流量的关系:冠状动脉血流主要依赖于舒张期的压力梯度,即主动脉根部的舒张压与左心室舒张压之间的差值。

当舒张压升高时,冠脉血流量增加,因为更高的灌注压力可以推动血液更有效地流经冠脉血管,满足心肌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

相反,如果舒张压过低,冠脉血流量会减少,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

舒张压对心肌供血的影响:在心脏舒张期,由于心肌的放松,冠状动脉没有受到压迫,可以充分供血。

然而,如果舒张压过低,冠状动脉在舒张期
的充盈不足,可能导致心肌缺血。

此外,舒张压过低还可能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尤其是在伴有左心室肥厚和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中。

临床管理建议: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通常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但同时要确保舒张压不低于70 mmHg,以避免因舒张压过低而影响冠状动脉的供血。

研究表明,舒张压低于70 mmHg时,可能会增加心肌缺血的风险。

生理机制:冠状动脉血流的调节主要通过冠状微循环直径的变化实现,尤其是在直径小于100微米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中。

这些血管对灌注压力变化非常敏感,能够通过自适应调节来维持冠状动脉血流。

舒张压是冠状动脉供血的重要决定因素。

维持适当的舒张压水平对于保证心肌的正常供血和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在治疗高血压或管理冠心病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将舒张压降至过低水平。

[精品doc]舒张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精品doc]舒张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最新资料推荐------------------------------------------------------ [精品doc]舒张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舒张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舒张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韦福起 (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盘锦,124000) 目的观察舒张压增高的高血压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的血管病变特点。

方法水平将108例病人分成3组: A组舒张压90mmHg、<100mmHg;B组舒张压100mmHg、<109mmHg;C组舒张压110mmHg。

3组收缩压均<140mmHg,观察3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结果A组分叉病变占7%、多支病变占11%,B组分叉病变占18%、多支病变占29%,C组分叉病变占51%、多支病变占65% ,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lt;0.01)。

结论变;舒张压越高病变越重,多支病变发生率高。

关键词关键词:舒张压;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 Effect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n coronary artery lesion Wei Fu-qi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Medicine, The first hospital, Panjin 124000,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g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the 108 patients were de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90mmHg,<100mmHg)), Group B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100 mmHg、<109mmHg==, Group C (110mmHg). All of1 / 2three group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low 140mmHg.ResultsIn Group A ,bifurcation lesion was found in 7% and multivessel coronary disease was found in 11% .In Group B ,bifurcation lesion was found in 18% and multivessel coronary disease was found in 29%.But bifurcation lesion was found in 51% and multivessel coronary disease was found in 65% in Group C. The difference of the multivessel coronary disease rate and bifurcation lesion in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was significant (Plt;0.01). Conclusion Hyper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tends to cause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s. The higher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the more incidence rate multivessel coronary disease were. Key word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coronary angiography;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危害之一是导致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各种心血管事件[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抵抗,不增加低血糖发生,对血糖正常者不降血糖。作用机制:
①降低小肠葡萄糖的吸收;②增加周围组织糖的无氧酵解及有 氧代谢,降低肝糖原异生;③促进外周组织细胞胰岛素受体增 多,使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逐渐增量可减少副作用 的发生,使用方法为500 mg,1次/d,1周;500 mg,2次/d,1周;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1257(2005)11~1858—02 2结果 治疗12周后血胰岛素水平下降,LH/FSH比值下降,睾酮 (T)降至正常范围,体重减轻,26例患者中3例怀孕,25例患者 恢复月经。 3讨论 3.1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 12周后胰岛素下降,随着胰岛素抵抗的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得 到纠正【1 J。二甲双胍是双胍类降糖药,使血糖降低后也使胰岛 素水平下降,从而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岛素(InS)>20
tc/nll。
1.2方法标本采集:治疗前测身高、体重、或雄激素增多,睾 酮(T)≥2.2 nmol/L或雄烯二酮(A)≥9 nmol/L,血胰岛素 (Ins)>20 tc,/nfll、并定期做好监测。每天测排卵期(BBT)、月经 中期做B超监测卵泡。治疗:每天早晚餐中口服二甲双胍500 nag,共12周。胰岛素(111S)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度量分析法测定, 药盒均为天津DPC公司供给。患者空腹测微量血糖,对肥胖者 加礞石滚痰丸治疗以提高疗效。
him
HgS vl,L,衰危险增加32%,卒中的危险
增加24%,提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脉压是一项有意义观
于功能减退对降压药物排除减慢,易出现药物蓄积及药物中毒,
引起血压下降;合理使用降压药十分重要,在降低收缩压同时应 兼顾舒张压,不要使舒张压降的过低,在75
mm
测指标,除关注收缩压降低,还要注意舒张压过度降低导致冠脉
i/lln
mtn
Hg(1
nlnl
Hg=0.133
kPa)舒张压
toni
Hg,所有病例中包括单纯期高血压者:SBPI>160
i/lln
Hg,DBP≤90
Hg,除外甲亢,严重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等情况.
1.2方法全部病例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均经不同日测量
血压3次以上来计算:舒张压>90
<90 mm
1/1111
31.3%,≤90
m/n
Hg的患者患冠心病发病率的
Hg的患者患冠心病发病率的75.5%。舒张压低的比舒张压高者导致冠心病发病率高1.4倍。结论高
血压病出现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现象,说明动脉血管硬化严重,m管舒缩功能障碍,是发生冠心病的前兆,是一项有意义 临床观测指标。在今后高血压的治疗中应合理使用降压药,减少冠心病发病率。 关键词 高血压;舒张压低;冠心病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1257(2005)11—1857—02 舒张压>90 ng(59.8%),患冠心病21例,发病率
应合理使用降压药,尤其是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对血 管的调节能力降低,易造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由 Hg,用药后降150/60
him
收缩压达标的同时原平稳或降低的舒张压降的更低(如原
190/90
nun
Hg)是脉压差增大。在1项
大样本随机安慰剂对照的5 a随访试验中发现在高血压治疗过 程中造成脉压升高10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11.7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多基因遗传病,存在胰岛素抵
抗,高雄激素血症及不孕,治疗高雄激素血症及高胰岛素血症是 基本方法。二甲双胍为治疗Ⅱ型糖尿病药物,对胰岛素抵抗患 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能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我院应用二甲双 胍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2年12月2年间在我院就诊 病人中26例存在胰岛素抵抗(IR),平均年龄(25±6)岁,诊断符 合以下标准:①月经异常(闭经、稀发、量少);②肥胖:(体质指 数=(26.9 4-2.7)kg/m2;③雄激素增多,睾酮(T)≥2.2 nmol/L或 雄烯二酮(A)≥9 nmol/L;④B超:至少1测卵巢内卵泡数≥10
表1 舒张压高低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例(%)]
发生主要与舒张压升高有关,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者有
30.2%并发左心室肥大,单纯收缩压升高有7.69%发生左心室 肥大,单纯舒张压升高有2.17%发生左心室肥大。收缩压与舒 张压均升高者不仅容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而且容易发生心力衰 竭(HV),并发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病,心率失常与猝死率增加 5~8倍。所以临床医生治疗高血压病人收缩压降到≤140 mm
i/lln
IBln
31.3%,无冠心病46例(68.7%)。舒张压<90
Hg,45例
(40%),患冠心病34例,发病率75.5%。无冠心病11例
(24.4%)舒张压高见于青壮年,舒张压低的见于老年人。舒张
压低的比舒张压高的患冠心病高出1.4倍。有明显的可比性,
P<0.01。
4讨论 高血压是老年人脑卒中、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 素。长期血压升高使动脉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引起大中型动 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LVH)造成冠状储备减少使 心脏对缺血更加敏感,尤其是当需求量增加或灌注压力低时,即 使不存在冠状动脉疾病症状,也存在着心肌灌注异常,引起心肌 缺血。尤其是当舒张压明显降低时,潜在心肌缺血进一步重导 至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病率增加。临床传统观点 因为收缩压升高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未注意舒张压降低 带来得心肾损害。所以临床医生对高血压病人要求收缩压要降 到≤140
(收稿.'2005—04—04) (本文编辑:国桢)
舒张压的高低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
孙云芝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三人民医院,117104)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舒张压高低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方法对112例原发性 舒张压>90
mln
高血压住院病人的血压监测及同时并存冠心病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FSH)、促黄体激素(LH)失平衡,26例患者中有3例怀孕。结论IR在PCO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阻断高胰岛素血症与高
雄激素血症之间的恶性循环为PCOS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二甲双胍有改善PCOS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用于胰岛 素抵抗的治疗。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二甲双胍;高雄激素血症
mln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41.6
笔者收集2000~2004年住院的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资 料,通过分析发现由于舒张压低使脉压增大的患者患冠心病的 较多,在治疗高血压时合理掌握降压药的应用,应引起临床医生 的重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文采集2000~2004年门诊及住院病人112例原 发性高血压患者,男64例,女48例,65岁以上59例,65岁以下 53例,均符合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定义的高血压诊断 标准:收缩压(SBP)≥140 (DBP)t>90
mg,3次/d,维持,餐中或餐前服。疗程一般为12周一6个
月。二甲双胍使肥胖PCOS患者体重下降,改善了胰岛素抵抗;
降低了胰岛素水平;通过直接作用于卵巢胰岛素受体或间接作
用于垂体,使LH分泌下降,雄激素的生成也随之减少。 二甲双胍均可在降低PCOS病人血INS水平的同时使高雄
万方数据
《壁些墨建鏖》塑!笙!!旦苤21鲞苤!!翅堡垦堡垒塑堕笪坐堕j些曼墼篁丛:!!№:!!№!塑!塑:垫堕
4.2合理用药,辨证施治在基层医疗执业活动中,存在严重
不合理用药现象,表现出“发热用激素,是病就上抗菌素,新特药 品急上场,三代头孢手中枪”的相互效仿潮流。乱用激素可抑制 患儿免疫功能,不合理使用高档抗菌药物,加速了耐药菌株的 产生,新特药物远期副作用无法考证,这些做法不符合循证医学 要求。改变以上不良现象应首先在儿科临床开展学习培训活 动,学习合理用药,纠正滥用抗菌素,切实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 范等内容。 4.3强化监控机制,发挥行政主管职能卫生行政部门是医院 感染管理的监督机构,医院是实施医院感染管理的主体,强化监
灌注不足引起的不良后果。而舒张压的高低变化主要有动脉血
Hg以上为易。
管可扩张性,动脉反射波的传递时间及瓣膜关闭因素决定。其 中血管硬化是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老年人舒张压明显降低主要
原因。 本文11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舒张压高以青壮年为主, 冠心病发生率31.3%,舒张压低的组多见于老年人,患冠心病 发生率75.5%,舒张压低组是舒张压高组患冠心病发生率是 1.4倍。证明舒张压高的动脉血管硬化轻,顺应性好,较之不易 发生冠心病。舒张压低则为动脉血管硬化严重是造成冠心病增 加心梗,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当高血压病出现舒张压由高变
最进高血压最佳治疗国际性研究(HOT—Plendil)血压降至
138.6/82.5 him
Hg是最佳降压目标【3|。
5参考文献
[1]都军,都本洁.高血压的近代观点.临床荟翠,1999,14(8):382—384. [2]江鸿,程澍洁,许菊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颈动脉超声多普勒参 数变化的关系分析.临床荟翠,2003,18(13):749—750. [3]刘力生,龚兰生.临床高血压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Hg以上及舒张压
Hg以下分成两组。然后看那组患冠心病的病例多。关
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标准①有典型心绞痛症状,②心电 图上有冠状T波表现,③血脂升高伴胸片有心影增大。 2统计学方法
Hg以下较为理想。舒张压高了不好,低点好。说
明外周血管弹性好,血管舒缩功能好,处于收缩状态。心脏病的
各组样本比较采用四格表法x2检验来处理有关数据。
140—160.
(收稿:2005—03—07) (本文编辑:孙毓柏)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治疗
徐玲,李彬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300052) 摘要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INs)血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中的作用及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IR)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