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在当今社会,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节点,对于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港口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的重要性港口工程通常涉及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水域利用和货物运输,这些活动可能会对周边的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空气质量、水资源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例如,港口建设过程中的填海造陆可能破坏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船舶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可能导致空气污染和水质恶化,货物装卸和运输产生的噪声和扬尘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通过科学的环境保护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港口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原则在港口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
2、综合治理原则针对港口工程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应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等,以达到最佳的环境保护效果。
3、资源节约原则在港口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4、公众参与原则港口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应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使环境保护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监督。
三、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的主要内容1、水环境保护设计(1)合理规划港口的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减少污水排放对周边水域的污染。
(2)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港口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3)采取措施防止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等直接排入海域。
2、大气环境保护设计(1)优化港口的布局和工艺流程,减少货物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扬尘和废气排放。
(2)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低排放设备,如电动起重机、新能源运输车辆等。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海港总体设计规范一、引言海港的总体设计规范旨在规定海港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标准,以保障港口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适用于各类海港的设计和建设,包括港口码头、船坞、泊位、停泊区等。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海港设计应保障港口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设计过程中需考虑防波堤、护岸、溢砂圈、避难所等设施的建设,确保港口的稳定和安全。
2. 经济性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的投资效益,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建设成本。
同时要考虑港口未来的功能需求,确保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3. 环境友好原则:设计应考虑港口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港口建设和运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例如,合理规划航道、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等。
三、设计要求1. 港口布局:根据港口的功能需求和地形条件,合理规划港区、泊位和码头的位置和布局。
不同类型的码头需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如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液体货物码头等。
2. 泊位设计:泊位的设计应考虑船舶的尺寸和吃水等因素,确保船舶能够安全进出泊位。
泊位的布局要合理,以充分利用港口的空间资源。
3. 抗风浪设计:海港应建设相应的抗风浪设施,如防波堤、护岸等,以保障船舶和码头的安全。
抗风浪设施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季节和海况对港口的影响。
4. 准入条件:确立港口使用的准入条件,包括船舶的尺寸、载重量、航行条件等。
确保只有符合条件的船舶才能进入港口,减少无效操作和安全风险。
5. 安全设施:海港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灯光、标志、消防设备等,以保障港口的安全运行。
安全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6. 环保设施:港口应建设相应的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设施、废物处理设施等,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环保设施的设计要符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四、总结海港总体设计规范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海港的设计和建设,保障港口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者应按照设计原则进行设计,满足港口的功能需求和环保要求。
港口码头设计规范 JTG D70--2004

港口码头设计规范 JTG D70--2004
港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码头作为港口的基础设施,对其经济和交通运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JTG D70--2004《港口码头设计规范》制定了港口码头的设计和建设标准,进一步保障了港口码头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该规范从港口码头设计的总则、基本要求、场地选址、码头布置、岸线结构及护岸、泊位及船舶工程、建筑及供水排水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其中,重要的内容包括:
- 港口码头的使用功能以及相应的设计要求。
- 港口码头建设应选址在平缓、坚实、稳定、无淤泥、珊瑚、礁石和强烈海流的场地上,并严格遵守海域使用划界的规定。
- 码头布置应尽可能满足船舶的进出港需要,并最大限度保证间距和半径。
- 岸线结构设计应满足强度、稳定性、耐风浪性、耐腐蚀性和美观性等方面的要求。
- 泊位及船舶工程应设计满足不同类型船舶在港口码头停靠、装卸货物和转运等需要。
- 建筑及供水排水方面的规定包括港口码头的施工、检测、验收等相关工作,以及对码头周边环境的规定。
总之,该规范为港口码头的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规范港口管制、提高港口码头效率、保障国家航运安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港口安装施工方案设计规范

一、前言为保障港口安装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和环境保护,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港口设施、设备、管道、电气、通讯等安装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二、设计要求1. 设计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合理布局,功能齐全;(3)经济适用,技术先进;(4)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 设计内容(1)总体设计:包括港口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建筑造型等;(2)结构设计:包括码头、栈桥、仓库、办公楼等结构设计;(3)设备设计:包括装卸设备、仓储设备、通讯设备等;(4)管道设计:包括输油、输气、排水、消防等管道设计;(5)电气设计:包括供电、照明、通讯、消防等电气设计。
三、施工要求1. 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任务和责任;(2)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3)准备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工具;(4)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
2. 施工工艺(1)基础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基础垫层、基础混凝土浇筑等;(2)结构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梁、板、柱等构件的安装、焊接、防腐等;(3)设备安装: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施工规范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等;(4)管道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铺设、连接、试压等;(5)电气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电缆敷设、设备安装、调试等。
3. 质量控制(1)原材料检验:对施工所需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质量要求;(2)施工过程检验: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施工质量;(3)隐蔽工程验收: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4)质量事故处理:对质量事故进行及时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4. 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2)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3)高空作业、动火作业等特殊作业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并采取安全措施;(4)施工现场设置消防设施,确保消防安全。
四、环境保护1.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粉尘、噪音、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2.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环境整洁。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口和航道日益成为人们的生活枢纽,为进出口货物和客运提供方便。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水源破坏及航道沉船等原因,港口和航道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保证港口及航道是安全的,必须制定相关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是港口及航道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的基础,他们有助于促进港口及航道工程施工的合理和规范性。
首先,必须根据港口及航道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关的设计原则,包括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建筑材料等。
此外,需要重视工程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功能,以保证航道的特殊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必须建立严格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因此,对施工的规范必须极其严格,所有施工设备、施工工具和材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检查和质量检查。
此外,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防护体系,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必须建立有效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和作业环境,对劳动安全风险和安全事故进行及时的整改和处理。
最后,需要充分考虑港口及航道的生态保护。
必须建立有利于水环境的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港口及航道对水环境的破坏,并通过植物再生、珍稀动物保护以及森林建设等措施,维持港口及航道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港口及航道工程施工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定这些规范
时,必须从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着手,并考虑到港口及航道工程的设计原则、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和生态保护等问题,以确保港口及航道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

船泊位 煤堆 电路(North Surv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m AHD) 电路(Connell Hatch)(m AHD) 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地区 库瑞港岛废物处理设施(KIWEF) (水的潜在污染源)
码头设施 和装船机
溢洪道
混凝土雨水 通道
雨水沉淀池
-9-
15.4 粉尘
15.4.1 煤炭、矿石、散粮、散化肥、水泥等散装货物在运输、装卸、堆存作业 时产生的粉尘,应根据气象条件、粉尘性质及作业条件采用密闭、湿法、抑尘 剂喷洒、干式除尘、覆盖压实、防风林、防风网等方式进行防尘和除尘,粉尘 排放浓度应符合排放标准。
港口工程设置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设施能力有限,目前国家和地方均制定了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港口应急预案体系依托其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类 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
15.10.5 液化天然气、液体石油气码头应设置气体泄漏报警和处置系统。油品和 液体化工品输送管道应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并应具有手动操作功能。
1、将原规范“油品码头和散装液体化学码头事故应急措施” 调 整为“码头事故应措施; 2、增加了LNG、LPG码头的事故应急措施; 3、纳入地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部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 案体系。
-4-
15.1 一 般 规 定
15.1.1~15.1.2 港口环境保护设计应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法 律、法规和标准,落实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制定 的防治污染措施;应与所处区域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一致。
15.1.3 港口选址应考虑可能涉及划定的环境敏感区域,不得在此区域布置污染环 境的设施。
环境敏感区按《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39-1-2007)划分具有下列特征 的区域: (1)需特殊保护地区: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 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时文化保护地等。 (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惜动物栖 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地、重要 湿地和天然渔场等。 (3)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集中的办公地点、疗养地和医院等,以及 具有历史、文化、科学和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
港口码头设计规范

港口码头设计规范引言:港口码头作为连接陆地与海洋的重要交通节点,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确保港口码头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一系列的港口码头设计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港口码头的规划、设计、施工、设备配置等方面,探讨港口码头设计规范的内容。
一、起始点选择在港口码头设计规划中,选择合适的起始点是非常重要的。
起始点的选择需要考虑自然条件、水深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到港口码头的设计方案中需要设置的工程设施,如航道、泊位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起始点选择,才能确保港口码头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二、泊位布局港口码头的泊位布局是港口码头设计规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泊位布局需要根据船舶的类型和规模来确定。
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船舶需要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泊位供其停靠和作业。
合理的泊位布局能够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减少船舶之间的碰撞和交叉作业的影响。
三、水深要求水深是影响船舶靠泊的一个重要因素。
港口码头设计规范中需要明确规定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船舶所需的最小水深。
在设计港口码头时,需要根据船舶的吃水和潜心要求确定码头的水深。
通过合理的水深设计,可以确保船舶的安全靠泊,减少船舶搁浅和損坏的风险。
四、岸边结构港口码头设计规范中需要对岸边结构进行详细的规定。
岸边结构需要考虑到海浪冲击、波浪反射等因素。
通过设置合适的岸边结构,可以有效地减轻波浪对码头的影响,保护码头的安全。
五、助航标志港口码头设计规范中需要明确助航标志的设置要求。
助航标志的设置需要满足船舶导航的需求,提供准确而清晰的导航信息。
通过合理的助航标志设置,可以提高港口码头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六、设备配置港口码头的设备配置是港口码头设计规范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设备配置需要根据港口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
合理的设备配置可以提高码头的作业效率,减少劳动强度,降低运营成本。
七、安全设施港口码头设计规范中需要设置相关的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包括警示标志、安全设备等。
港口工程设计规范

港口工程设计规范港口工程是连接水陆交通的重要环节,其设计规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港口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港口工程设计规范进行探讨,包括设计原则、设计要求和设计流程等方面。
一、设计原则港口工程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保证港口工程的结构稳定和安全可靠,能够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船只的靠泊、装卸作业等动力要求。
2. 经济性原则:设计要合理控制成本,提高港口工程的投资效益,同时满足设计要求。
3. 环保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水域和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可持续性原则:考虑到未来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要兼顾港口的运营和维护。
二、设计要求港口工程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功能要求:根据港口用途的不同,设计要满足船只的靠泊、装卸作业、货物储存和运输等功能需求。
2. 结构要求:港口工程的结构要求根据水深、波浪、潮汐以及船舶的靠泊情况进行设计,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材料要求:根据港口工程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具备耐腐蚀、耐磨、耐候性能,并且可循环利用。
4. 施工要求:设计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设计流程港口工程设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调研阶段:了解港口工程的背景、用途和特殊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勘察。
2. 规划设计阶段:确定港口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布局,制定港口区域划分和交通组织方案。
3. 结构设计阶段: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进行港口结构设计,包括码头、防波堤等结构的布置和尺寸设计。
4. 设备选型阶段:确定港口需要使用的设备和机械设备,包括起重机、堆高机等,进行选型和配置。
5. 施工图设计阶段:绘制施工图纸,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构造图等,详细标明港口工程的各项工程参数。
6. 施工准备阶段:制定施工计划、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队伍和材料供应等准备工作。
7. 施工阶段: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作业,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港口工程的规范要求

建筑港口工程的规范要求建筑港口工程的规范要求对于确保港口建设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维护管理规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一、设计规范在建筑港口工程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要求:1.港口功能布局合理:设计应根据港口用途、货物类型、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布置码头、泊位、堆场等设施,实现货物的高效流动和装卸。
2.水动力条件评估:根据所在地的水流、潮汐、波浪等水动力条件,设计护坡、防波堤等防护结构,确保港口安全稳定。
3.土质力学分析:进行地质勘探,评估土质力学性质,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以保证港口设施稳定可靠。
4.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如减少堆场和容器垃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噪音、振动等防护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施工规范在建筑港口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规范要求:1.资质和技术要求: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正确的工艺和方法进行,包括桩基施工、混凝土浇筑、结构安装等环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监控和检验: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控和检验,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4.安全生产措施: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执行,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维护管理规范建筑港口工程的维护管理规范包括以下方面:1.定期检修和保养:港口设施应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包括设备的检修、结构的加固和疏浚等,保持设施的良好状态。
2.安全管理措施:港口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港口设施、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港口的安全运营。
3.环境保护和治理:港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堆场、码头和船舶排放物的控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信息化管理:港口管理部门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港口设施、作业流程和货物信息的管理和监控,提高港口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完整word版)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_212-2006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 212-20061 总则1.0.1 为统一河港工程总体设计的技术要求,提高港口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贯彻国家有关经济和技术政策,适应内河运输事业的发展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内河港口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总体设计。
对以潮汐作用为主而停靠内河船舶或海船的河口港、既有河流水文特性又受潮汐影响停靠海船的河港,总体设计可根据不同情况按本规范和现行行、标准《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的有关规定执行。
1.0.3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应贯彻节约岸线、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的方针,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
1.0.4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应与江河流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相协调。
改建或扩建工程应重视现有港口的技术改造,充分发挥港口的通过能力。
1.0.5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应具备可靠的自然条件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等。
改建或扩建港口工程还应具备港口现状及运行情况资料等。
1.0.6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港址选择2.1 一般规定2.1.1 港址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开发的需要,结合自然、社会、营运和建设等条件进行综合论证、比较确定。
2.1.2 对适宜建港的水域、岸线及陆域应合理利用,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优先考虑港口建设的需要,并虑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2.1.3 港址应选在河势、河床及河岸稳定少变、水流平顺、水深适当、水域面积足够,并应具备船舶安全营运和锚泊条件的河段。
2.1.4 港址宜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
在不良地质条件的地区建港,应进行技术论证。
2.1.5 港址应充分考虑现有的及规划的水库、闸坝、桥梁和其他建筑物对河床冲淤和港区作业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2.1.6 对需要建设专用港区或码头的工矿企业选址时,应同时进行港址选择。
2.1.7 港址选择应充分考虑港口对防洪、航行安全和河道治理等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河流类型进行河床演变分析或论证。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

- 10 -
15.4 粉尘
- 11 -
15.4 粉尘
- 12 -
15.4 粉尘
- 13 -
15.5 废气
15.5.1~15.5.2 油品、散装液体化工品装卸工艺应采取减少和防治废气污染的措 施;储罐应根据货物理化性质和现行标准确定结构型式及相应防污染控制形式
- 19 -
17.1 一般规定
17.1.1 港口工程设计应贯彻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
从国家政策的高度提出宏观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 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五位 一体”美丽中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 发展、低碳发展。 对于港口建设,交通运输部提出要以建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 效率和高效益的新型绿色循环低碳港口为目标。工程设计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环 节,是工程项目的灵魂和龙头。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将伴随项目运行全过程,要 求我们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优化设计。海港工程设计要在满足港口功能的 前提下,把节约放在首位,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
15.2 港口建设期的污 包括疏浚施工、陆域吹填和回填施工应采取防污及防止水土流失
染防治
的措施
15.3
1、增加了废水、污水处理后回用的要求;
生产废水和生活 2、提出了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及港口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优先
污水
纳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要求;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制定合理的固体废物储存和运输方案,确保固体废物在 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
04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包括项目名称、地点、规模、建设 内容等。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 境等。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预测
包括空气、水质、噪音、生态等方 面的影响。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工程选址与总平面布置 • 环境保护措施 • 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保护设施与设备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保护监测 • 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实施与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意义
1 2
提升港口环境质量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降低港口建设和运营 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境质量。
污水处理设施与设备
污水处理设施
应设置生产废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雨水处理设施等 。
处理工艺选择
根据废水来源和性质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如预处理、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等。
处理效果评估
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 。
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与设备
废气污染控制
对易产生废气的生产环节,应配置相应的废气收 集和处理设施。
08
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实施与建议
实施要求与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规范中规定的各项环保措施,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设计,确 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加强规范的学习和培训
加强相关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规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建立监测机制
建立规范的监测机制,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日期:•概述•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总则•港口工程环境保护专门规定•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实施与监督目•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录概述01港口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港口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有必要制定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此规范旨在规范港口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设计工作,提高环保水平,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
背景及意义明确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的原则、标准和要求,提供实用的指导和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港口工程,提出相应的环保设计建议和措施,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规范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工作,确保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
目的和任务0102适用范围和约束力本规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在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过程中应遵循本规范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港口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工作。
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总则02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预防为主,注重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污染防治措施;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合理布局,科学设计。
01020304环境保护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了解当地社会经济状况,预测工程对周边区域的影响,考虑环保措施的经济可行性;社会经济评估现有技术的可行性,合理选用环保工艺和设备,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实施;技术条件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环境容量,确定工程规模和排放标准,确保工程与环境相协调。
环境容量合理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控制指标;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环境污染,确保环境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专门规定03港口工程应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合理处理废水、废气、废渣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 231—9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4—09—20批准1995—02—01实施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统一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标准,防止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海港、河港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
厂、矿及其他专用码头的环境保护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必须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的方针,必须执行国家或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1.0.4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必须贯彻节约用地和节约能源的方针,并应积极慎重地推广先进的防治污染技术。
1.0.5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
2 一般规定2.1 选址、总图和工艺设计2.1.1 港口工程选址应符合区域环境规划或城市环境规划的要求。
2.1.2 港口工程选址应考虑风向和水流对环境的影响。
对大气环境污染较大的港区,宜布置在城市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对水环境污染严重的河港港区,应布置在城市下游的河段。
2.1.3 港区总图布置时,装卸作业对大气环境产生较大污染货种的泊位,应布置在港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装卸作业对水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货种的河港泊位,应布置在港区的下游岸线。
2.1.4 对大气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货种的港区、泊位,同相邻污染较轻的港区、泊位及辅助生产区和生活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其距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的规定确定。
2.1.5 新建工程总图设计应满足环境工程、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2.1.6 河港码头泊位与下游城镇、港区生活用水取水口之间应设置不小于1 000 m的卫生防护距离,污水排放口应设在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500 m以远:感潮河段设在取水口下游的排污口,距取水口的距离还应适当加大。
2.1.7 海港港区污水排放口不宜设在港池内,排污口的选择应充分利用潮流的稀释扩散作用。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港口工程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贸易往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港口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各种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港口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港口的建设通常需要大面积的填海造陆,这会改变海岸线的形态和海洋生态系统。
施工过程中的挖掘、爆破等作业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海洋生物的栖息。
港口运营期间,船舶的进出港会带来油污泄漏的风险,货物装卸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和废气,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港口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如不妥善处理,也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基于这些影响,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应涵盖多个方面。
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港口的选址和布局。
选择生态敏感性较低的区域,并尽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干扰。
合理规划港口的功能分区,将污染较重的作业区与敏感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设置绿化带、隔离带等方式降低污染扩散的风险。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
例如,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设备和工艺,严格控制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和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音作业。
对于挖掘产生的土石方,要合理规划堆放和利用,避免随意倾倒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资源浪费。
加强对施工废水和泥浆的处理,严禁直接排入周边水体。
港口运营阶段的环境保护同样不容忽视。
对于船舶的含油污水和生活污水,应配备专门的处理设施,达标后排放。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装卸设备,减少废气排放。
加强对港口粉尘的控制,采取洒水降尘、封闭运输等措施。
建立完善的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理系统,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机制。
在港口区域设置多个监测点,定期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超标或异常情况,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港口工程技术标准

港口工程技术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港口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标准。
港口工程是指建设和管理港口设施,包括码头、船坞、航道、泊位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港口工程项目。
2. 设计要求2.1 结构设计要求- 港口工程的结构设计应满足安全、稳定和耐久的要求。
- 结构设计应考虑港口工程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如波浪、潮汐、地质条件等。
- 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2.2 功能性要求- 港口工程的设计应满足所需的功能要求,例如装卸货物、停靠船只等。
- 设计应考虑港口工程的可操作性和效率,以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益。
2.3 安全要求- 港口工程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和使用。
- 设计应考虑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灾害。
2.4 环境保护要求- 港口工程的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 设计应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损害。
3. 施工指南3.1 施工准备- 港口工程的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勘察、材料准备等。
- 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2 施工技术要求- 港口工程的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和方法。
-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3 质量控制- 港口工程的施工过程应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材料质量检验、工艺流程控制等。
- 施工中应对关键节点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4. 维护要求4.1 定期检查和维护- 港口工程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稳定和安全运行。
- 检查和维护应包括结构安全、设备状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4.2 维修和更换- 港口工程的损坏或老化部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避免事故发生。
- 维修和更换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5. 总结本标准为港口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要求。
以此为指南,可有效保障港口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在海洋工程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其设计及施工必须按照行业标准和专业规范进行,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强调技术质量与安全性,以满足未来复杂的运营环境,现形势下,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至关重要。
一是基础设计。
在对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时,应根据环境变化,综合考虑护岸类型、地形、土质、水文条件、构造特征等因素,采用适宜的分析方法,配以合理的计算模型,进行正确的工程设计。
二是施工规范。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施工,应符合当地海洋环境要求,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避免施工过程中污染海洋环境,确保施工安全。
三是技术检验。
以确保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质量和完整性,必须依据规定的标准进行技术检验,从而实现工程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是我们现代海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合理规范,将使我们能够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更好地发挥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的功效,更好地为水上交通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河港码头设计规范

河港码头设计规范篇一:河港工程设计规范jtj_212-2006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 212-20061 总则1.0.1 为统一河港工程总体设计的技术要求,提高港口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贯彻国家有关经济和技术政策,适应内河运输事业的发展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内河港口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总体设计。
对以潮汐作用为主而停靠内河船舶或海船的河口港、既有河流水文特性又受潮汐影响停靠海船的河港,总体设计可根据不同情况按本规范和现行行、标准《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的有关规定执行。
1.0.3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应贯彻节约岸线、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的方针,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
1.0.4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应与江河流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相协调。
改建或扩建工程应重视现有港口的技术改造,充分发挥港口的通过能力。
1.0.5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应具备可靠的自然条件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等。
改建或扩建港口工程还应具备港口现状及运行情况资料等。
1.0.6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港址选择2.1 一般规定2.1.1 港址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开发的需要,结合自然、社会、营运和建设等条件进行综合论证、比较确定。
2.1.2 对适宜建港的水域、岸线及陆域应合理利用,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优先考虑港口建设的需要,并虑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2.1.3 港址应选在河势、河床及河岸稳定少变、水流平顺、水深适当、水域面积足够,并应具备船舶安全营运和锚泊条件的河段。
2.1.4 港址宜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
在不良地质条件的地区建港,应进行技术论证。
2.1.5 港址应充分考虑现有的及规划的水库、闸坝、桥梁和其他建筑物对河床冲淤和港区作业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2.1.6 对需要建设专用港区或码头的工矿企业选址时,应同时进行港址选择。
2.1.7 港址选择应充分考虑港口对防洪、航行安全和河道治理等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河流类型进行河床演变分析或论证。
港口工程设计规范目录

规范规程类1.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 99 )2.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局部修订(JTJ 211-99 航道边坡及设计船型2008.03 )3.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 JTJ 212-2006 )4. 渠化工程枢纽总体设计规范( JTS 182-1-2009 )5. 海港水文规范( JTJ 213 98 )6. 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 JTJ 214 2000 )7.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JTJ 215 98 )8. 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 98)9.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 2001)10. 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 97)11. 渠化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1 98)12.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 98)13.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 98)14.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 98)2000 局部修订(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15. 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85 2000)16.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 2001)17. 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61 97)18. 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 98)19. 港口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JTJ283 9920.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2-2009)21. 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1 98)22. 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3-2009)23. 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 98)24. 开敞式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295 2000)25.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 98)26.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 2000)27.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 2000)28. 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311 97)29. 内河通航标准GBJ139 9030. 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297 2001)31. 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 99)32.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 98)33.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 96)34. 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 2001)35.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 2001)36. 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306 2001)37. 船闸闸门阀门设计规范(JTJ264 87)38. 干船坞设计规范工艺(JTJ251 87)39. 干船坞设计规范水工结构(JTJ252 87)40. 干船坞设计规范坞门及灌水排水系统(JTJ253 87)41.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231 94)42. 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237 99)43. 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J/T234 2001)44. 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水发[1999]13345. 内河航运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8]11246. 疏浚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7]246 号发布47. 滚装码头设计规范(JTS 165-6-2008 )48. 石油化工码头装卸工艺设计规范( JTS 165-8-2007 )49. 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 204-2008 )50.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 )51. 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 258-2008 )52. 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JTS 271-2008 )53. 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 JTS165-5-2009 )54. 海港工程设计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55. 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6-96 )号发布号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 231—9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4—09—20批准1995—02—01实施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统一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标准,防止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海港、河港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
厂、矿及其他专用码头的环境保护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必须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的方针,必须执行国家或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1.0.4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必须贯彻节约用地和节约能源的方针,并应积极慎重地推广先进的防治污染技术。
1.0.5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
2 一般规定2.1 选址、总图和工艺设计2.1.1 港口工程选址应符合区域环境规划或城市环境规划的要求。
2.1.2 港口工程选址应考虑风向和水流对环境的影响。
对大气环境污染较大的港区,宜布置在城市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对水环境污染严重的河港港区,应布置在城市下游的河段。
2.1.3 港区总图布置时,装卸作业对大气环境产生较大污染货种的泊位,应布置在港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装卸作业对水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货种的河港泊位,应布置在港区的下游岸线。
2.1.4 对大气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货种的港区、泊位,同相邻污染较轻的港区、泊位及辅助生产区和生活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其距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的规定确定。
2.1.5 新建工程总图设计应满足环境工程、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2.1.6 河港码头泊位与下游城镇、港区生活用水取水口之间应设置不小于1 000 m的卫生防护距离,污水排放口应设在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500 m以远:感潮河段设在取水口下游的排污口,距取水口的距离还应适当加大。
2.1.7 海港港区污水排放口不宜设在港池内,排污口的选择应充分利用潮流的稀释扩散作用。
2.1.8 港口工程的工艺设计应采用低污染或无污染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2.2 环境工程设计原则2.2.1 环境保护设计必须根据工程的建设规模、性质及所在区域环境规划要求,执行和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的环境标准及规定的防治污染措施。
2.2.2 新建项目应对环境工程进行统一规划,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2.2.3 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环境保护设施。
2.3 船舶污染物的接收和处理2.3.1 港口应配备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的接收和处理设施,其规模可根据需要确定。
2.3.2 海港和大型河港工程宜配备接收船舶舱底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自航接收船或自航接收处理船。
中小型河港可配接收船舶舱底油污水的非自航接收处理船、小型自航垃圾接收船。
2.3.3 船舶舱底油污水,生活污水采用岸上接收处理时,应在码头前沿设置《国际海事组织73/78防污公约》规定的标准排放接头。
2.3.4 石油、散装液体化学品装船港,应设置船舶压舱水、洗舱水的接收处理设施。
2.4 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管理2.4.1 港口应配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环保设施操作人员和环境监测人员。
2.4.2 港口应根据建设规模、性质及污染程度按《交通部环境监测条例实施细则》设置环境监测站。
2.4.3 石油、散装有毒液体化学品、煤炭、矿石、水泥和散粮等污染严重的港区,应设污染源监测设施。
监测仪器设备应根据监测的范围、污染物的性质和数量配备。
3 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3.1 一般要求3.1.1 新建工程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应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
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应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城镇排水或直接排入水体。
3.1.2 污水处理的设备、管道应根据气象、水质等条件采取防护措施。
3.1.3 污水管道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
当管道埋设深度较大时,可设中间提升泵站。
3.2 含油污水3.2.1 港口船舶含油压舱水、洗舱油污水、舱底油污水、机修车间和流动机械冲洗的含油污水应根据水量水质选择处理方法。
3.2.2 含油压舱水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3.2.2.1 无专用压载水舱的油轮,排向接收设施的含油压舱水量,可按船舶载重吨的百分比进行计算。
沿海单艘船为25%~30%,内河单艘船最大为25%。
3.2.2.2 油船压舱水的年水量可按式(3.2.2—1)计算。
Ys =Vc ·N ·S ·K (3.2.2—1)式中:Ys ——年油船压舱水量(t);Vc ——无专用压载水舱设计船型载重吨(t /艘);N ——无专用压载水舱的船舶年到港次数;S ——压载水占设计船型载重吨的百分比(%);K ——船舶压载水实载率(%),可取30%~50%。
3.2.2.3 含油量应按实测资料确定;当无实测资料时可取1 000~3 000 mg /L 。
3.2.2.4 年压舱水中油量可按式(3.2.2—2)计算。
(3.2.2—2) 式中:Ya ——年压舱水中油量(t):C ——压舱水中含油量(mg /L)。
3.2.2.5 压舱水处理宜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并应设污水计量及油份浓度控制装置,还应根据粘度确定采用加温措施。
3.2.2.6 原油压舱水、成品油压舱水应分设隔油处理设施。
3.2.2.7 调节池的容积应满足接收设计船型单船最大压舱水量;气浮、过滤、吸附工艺的处理能力,可按计算的日平均压舱水量确定。
3.2.3 船舶洗舱油污水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3.2.3.1 换装油品时的洗舱水量宜按船舶载重吨的10%~20%确定。
修船时的洗舱水量可按船舶载重吨的4%~30%确定。
3.2.3.2 污水处理前的水温可根据油品的种类按25~30℃选取。
粘度较大、凝固点高的油晶洗舱水的处理装置,应采取加温措施。
3.2.3.3 含油量宜按实测资料数据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取3 000~6 000 mg /L 。
3.2.3.4 洗舱污水处理宜采用以下处理工艺: 1000000l C Y Y S a ⋅⋅=并应设污水计量及油份浓度控制装置。
3.2.3.5 经处理过的水宜回收利用。
3.2.4 船舶舱底油污水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3.2.4.1 污水量宜按实测资料确定。
无实测资料时,对未使用油水分离器的船舶可按表3.2.4.1中数据选取。
3.2.4.2 舱底水含油量应按实测资料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取2 000mg/L~20 000 mg /L。
3.2.4.3 油污水处理宜采用本规范第3.2.2条的处理工艺。
3.2.5 装卸油品码头、油罐区防治油污染应符合下列规定。
3.2.5.1 输送油品管道的伸缩接头、阀门、油管与船舶连接处应设有集油沟、集油池或接油盘。
管道接头处法兰填片应采用耐油材料。
3.2.5.2 铁路及汽车装卸油栈桥下应设收集事故溢油、漏油及含油污水的集水、集油槽。
收集的含油污水应送处理厂、站处理。
3.2.5.3 油库、油罐产生的油污水应收集后,送污水处理场处理。
容积在1 000m3以下的油罐,洗罐污水量可按罐容的0.20计算;1 000 m3以上的油罐,洗罐污水量应按实测资料确定。
3.2.6 流动机械冲洗水和机械修理厂、站洗涤机械或机械零件的含油污水,可采用沉淀、隔油、油水分离器分离的处理工艺。
3.2.7 处理含油污水的构筑物必须考虑防火要求,处理油污水的机电设备必须满足防爆要求。
3.3 含煤污水3.3.1 煤码头堆场的迳流雨水,码头面带式输送机、廊道、转动站冲洗水,翻车机房地下室、坑道集水等含煤污水应进行收集和处理。
3.3.2 煤堆场迳流雨水量可按式(3.3.2)计算。
V=Φ·H.F(3.3.2)式中:V——迳流雨水量(m3);Φ——迳流系数,取0.1~0.2;H——多年最大日降雨深(m)的最小值;F——汇水面积(m2)。
确定码头面、带式输送机等处冲洗水量时,冲洗强度可取每次5 L/m2。
3.3.3 含煤污水的水质宜按实测资料确定。
无实测资料时,污水中悬浮物含量可取1 000~3 000 mg/L,pH值可取5~8。
3.3.4 含煤污水处理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3.3.4.1 在水资源缺乏地区处理后的水应回收利用,并宜采用以下处理工艺:3.3.4.2 污水处理后不回收利用时,可采用沉淀处理的方法。
3.3.5 污水处理站提升污水和污泥的设备应满足耐磨及防堵塞的要求。
3.3.6 污水处理站宜设液位测量、流量测量及集中控制等装置。
3.4 含矿污水3.4.1 码头堆场的迳流雨水,码头面、带式输送机、廊道、转动站的冲洗水,坑道集水等含矿污水应进行收集和处理。
3.4.2 矿石堆场的迳流雨水量、冲洗水量可参照本规范第3.3.2条进行计算。
3.4.3 含矿污水应根据悬浮物含量和pH 值,采用本规范第3.3.4条的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3.4.4 码头面、廊道、转运站等冲洗水在进入排水系统前,宜设初沉池;采用管道输送时,应设管道清洗设施。
3.5 集装箱洗箱污水3.5.1 集装箱洗箱污水处理站的设置,应根据所需冲洗的箱量、货种等因素确定。
3.5.2 最大日洗箱水量可分别按式(3.5.2—1)、(3.5.2—2)计算。
机械洗箱的日最大洗箱水量:Wi =Q ·T .Nd (3.5.2—1)式中:Wi ——机械冲洗时的日最大洗箱水量(m 3/d);Q ——机械冲洗水量(m 3/min);T ——用机械冲洗每个集装箱的时间(min /TEU);Na ——最大日洗箱量(TEU /d)。
人工洗箱的日洗箱水量:W R =V ·N (3.5.2—2)式中:W R ——人工洗箱时的日最大洗箱水量(m 3/d);V ——人工冲洗每个集装箱的水量(m 3/TEU)。
3.5.3 H 最大洗箱量可按式(3.5.3)计算。
(3.5.3) 式中:Nd ——日最大洗箱量(TEU);Na ——年洗箱总量(TEU);D ——年工作日(d);K ——日洗箱不均匀系数,可取K =2。
3.5.4 年洗箱总量可按式(3.5.4)计算。
Na =Tt ·C ·Z ·B (3.5.4)式中:Tt ——经折算成标准箱的年吞吐量(TEU);C ——进口箱数占吞吐集装箱总数的百分比(%);Z ——实箱率(%),宜按实测资料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取70%~90%;B ——冲洗比(%);宜按实测资料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取2.5%~5%。
3.5.5 集装箱洗箱污水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3.5.5.1 件杂货、食品、冷藏集装箱的洗箱污水,可采用以下处理工艺:K DN N a d ⋅=3.5.5.2 当洗箱废水中含有动植物油类及其他油品时,宜采用以下处理工艺:3.5.5.3 装载有毒物品的集装箱应先清扫再洗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