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景观设计规范
实例分析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

实例分析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网络的规模和能力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路运输系统。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中等城市,高速公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建设已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高速公路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但也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压力,产生植被和局部地貌被破坏、土壤侵蚀、景观或生态敏感区受到负面影响等诸多问题。
因此,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中国公路建设中,公路绿化是举足轻重的[1]。
绿化是公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改善道路的景观,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改善环境空气,降低交通噪声,加固斜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路基稳定。
公路绿化本身使公路呈现了一道公路景观廊道。
因此搞好公路的绿化,无论是在生态保护上还是在景观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条绿化优美的公路给司乘人员带来的绝对是极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1、高速公路绿化现状高速公路的绿化包括立交区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边坡绿化、服务设施绿化。
四部分紧密结合形成了道路绿化系统中点、线、面、片的有机整体[2]。
1.1立交区绿化高速公路立交区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可绿化性强,属于高速公路绿化系统中的点。
互通立交的绿化在高速公路整体绿化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巧妙利用花木对互通立交区进行绿化、美化,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可以给驾驶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空间,以振奋精神有利于行车安全,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互通立交是车辆进出高速公路的环行通道,弯道内绿化应保持视线通畅,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乔、灌木,以保留足够的安全视距。
顺行交叉口要留出一定的视距,种植低于驾驶员视线的花灌木和草坪,满足其安全功能的要求。
另外,绿化设计时可考虑突出当地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特点,例如,在设计中把中心区的绿地作为一个整体,并用色带把绿地连成一体,采用种植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为基调,应用色彩鲜艳的木本、色叶树种,构成一幅具有动感、富有韵律、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景观[3]。
高速公路路域景观设计技术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贵州省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施工指南

目录
5.4 多样性原则 ...............................................................................................................12 6 贵州省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区划 .......................................................................... 13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技术指南
JTT52/04-2021
贵州省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施工指南
2021-8-4 发布
2021-8-4 实施贵 州 省 交 通 运 Nhomakorabea输 厅 发布
前言
前言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的“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 季洁美”的高速公路景观效果要求,着力打造“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全面提 升贵州省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品质及施工质量,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自然环 境、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和贵州省“绿色交通”的创建目标,本指南从高速公路 的路侧、中央分隔带、互通立交、隧道、边坡、分离式路基中间带、房建区和取 弃土场等方面提出绿化景观设计及施工工艺要求,以指导贵州省高速公路绿化景 观设计及施工。
审 查 人:邵 勋 龙平江 康厚荣 黄 强 许湘华 张晓忠 袁 泉 颜 华 杨黔江 张 胤 束 懿 马显红 宋 刚 唐 斌
前言
王志泰 张华海 龙 皎 王秀荣 杨荣和 安明态 甘荟歆 廖朝华 韩 超 张 斌 付义书 熊 辉 李 薇
目录
目录
1 总则 ........................................................................................................................ 1 1.1 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编制依据 .....................................................................................................................1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规范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公路景观绿化工程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交通安全,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公路景观绿化工程施工。
1.3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施工应遵循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注重生态、突出美观、保障安全的原则。
二、术语和定义2.1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指在公路沿线范围内,为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道路通行质量而进行的植被种植、景观建设等活动。
2.2 绿化带:指公路用地范围内,为美化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而设置的植被区域。
2.3 绿化节点:指公路沿线的重要景观区域,如服务区、互通立交、桥梁等。
三、施工准备3.1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现场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方法、工艺及质量标准。
3.2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源情况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
3.3 施工前,应进行苗木筛选,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景观效果好的苗木。
3.4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四、施工要求4.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4.2 绿化带的施工应遵循以下要求:4.2.1 绿化带土质应符合植物生长要求,必要时进行土壤改良。
4.2.2 绿化带内的植被种植应遵循生态平衡、物种多样性的原则,注重乔、灌、草的搭配。
4.2.3 绿化带内的苗木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种植,株距、行距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4.2.4 绿化带内的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
4.3 绿化节点的施工应遵循以下要求:4.3.1 绿化节点的设计应突出主题,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4.3.2 绿化节点内的植被种植应注重景观效果,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4.3.3 绿化节点内的设施应安全、美观、实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4.4 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应遵循相关规范,确保设施的稳定、美观、功能性。
03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要点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要点一、中央分隔带绿化设计要点中央分隔带由种植池和波形防护拦组成,其中种植池宽2M,种植池外边到防护拦有50CM,整个中央分隔带共宽3M。
中央分隔带绿化要求具有分隔、防眩及美化道路的功能,中央分隔带下在0.4--0.5一般埋设电缆等管线,功能要求及现状要求绿化种植的植物生长良好,花叶秀美,四季常绿,同时具有耐干旱瘠薄的特性,植物的高度在1.2M以上。
对于土壤条件特差的应进行换土,将电缆管线以上0.4—0.5深的土壤换成耕作土,以园土为佳。
或用心黄土加施有机肥作基肥亦可。
中央分隔带常用的植物材料如下,粤中、粤北地区各有不同。
粤中地区(按验收标准)植物名称苗木出圃情况规格分枝情况单瓣大红花盆苗H1.2M以上分枝5--7黄蝉盆苗H1.2M以上分枝4—5红绒球盆苗H1.2M以上分枝5--7红桑大袋苗H1.2M以上分枝5--7洒金榕大袋苗H1.2M以上分枝5--7黄榕盆苗H1.2M以上球形黄金叶盆苗H1.2M以上球形粤北地区(按验收标准)植物名称苗木出圃情况规格分枝情况木槿地苗H1.2M以上花石榴地苗H1.2M以上分枝4—6迎春地苗H1.2M以上分枝4--6龙柏地苗H1.2M以上七里香地苗H1.2M以上球形海桐地苗H1.2M以上球形中央分隔带选择好植物后一般按3—4M的株距种植,将地表成龟背形,利于排水,每株植物四周留半径为0.3M的凹槽,然后铺草。
二、加宽段绿化设计要点高速公路的建设,为考虑远期的发展,常常采取预留车道的办法,在建设桥梁、跨线桥时,也按远期的要求来设计和施工。
因此存在近期道路到远期桥梁不等宽的渐变段。
同时,部分高速公路根据地形还存在在局部地段加宽的土路面。
这些地段属于应进行绿化的加宽段。
在绿化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景观设计以美化道路美化。
加宽段常用的植物材料有,分粤中地区和粤北地区。
粤中地区常用的地被材料有:蟛蜞菊、台湾草。
粤北地区常用的地被植物材料有:百慕大、台湾草。
用于模纹图案的植物材料在粤中和粤北也有不同,以下分开列举。
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送审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报批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主编部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年×月×日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前言本规范系依据交公路发()号文《关于下达年度公路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组织有关单位制订的。
本规范共分章,规定了公路收费广场平、纵、横线形要求、通道数计算方法、收费岛、收费天棚、收费亭、地下管道、收费站房建设规模及平面布置、站房区管线布置、供电照明和其他设施预埋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参考了发达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为使本规范更能符合我国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部公路司(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号,邮政编码:)和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号,邮政编码:),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交通部公路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委托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要起草人:何勇钟纪楷唐琤琤杨光贡锁白徐钢蒋旭峰目次总则…………………………………………………………………术语…………………………………………………………………收费通道及收费广场………………………………………………收费通道数……………………………………………………收费广场………………………………………………………收费岛…………………………………………………………收费亭…………………………………………………………收费天棚………………………………………………………广场电缆管道及地下通道……………………………………收费站房……………………………………………………………建设规模………………………………………………………站房平面布置…………………………………………………机房设计………………………………………………………防雷保护接地…………………………………………………站房区管道综合布置…………………………………………供电照明……………………………………………………………供电……………………………………………………………照明……………………………………………………………附录A:收费通道数量理论计算方法…………………………………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总则目的为保证公路交通和收费站业务工作正常运行,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规范和统一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标准,特制订本规范。
互通立交设计若干问题的探析

Q !
Q : ( 王)
工 程 技 术
通 立交设 计若 干 问题 的探析
何 兴 华
( 江 苏省 交通科学研 究院股份 有限公 司, 江苏 南京 2 1 0 0 1 7 )
间。
2公路 与城 市道 路互通 立交 设计 的差
异性 在道 路 的几何设 计 中 的一 个很 重要 的
控 制因 素就是 汽车 的物理 特性 以及 道路上 行驶 车辆 的组成 , 设计 车辆 的最 主要 的作用 就是制定道路设计 的各项控 制指标 , 其 外轮 廓的尺寸与道 路的弯道加 宽 、路 幅组 成 、 视 距 以及纵坡都 是有影响 的。 无论是公 路还是 城市道 路 , 都有 三种设 计车 辆 , 城市 道路 分 别为 小型汽 车 、 普 通汽 车 以及铰 接车 , 而公 路则分 为小客车 、鞍式 列车 以及 载重汽车 , 这 三种 车型所涵盖实 际车型也都 是相 同的 , 其 总宽也 是基本一致 的。 铰接 车与鞍式列 车 作 为大型的车辆 , 其 都有着特 殊的特点 , 并 且 这两类 车辆 也都 可 以在互相 的道 路 中行 驶 。所 以 , 城市道路 和公路 的这 三种设计 车 辆, 其本 质上 是相 同 的 , 对其应 统一 外轮 廓 的尺寸 , 并且应 只制定 一个标准 。 要想最 大 限度 的保 证城 市道 路 以及 公 路上行驶 车辆 以及行人 的交通安 全 , 就必须 规定在城市 道路和公路 上有道路建 筑 限界 , 道路等级决 定 了道路 建筑 限界 的宽度 , 限界 净高 的最小值也是要 按照标准制定 的。 有 轨 电车和无轨 电车属 于城市道 路的特定 车型 , 其道路净高也是要 特殊 的规定 的。 我国汽车 运输载货的高度最高为 4 m,汽车的外廓尺 寸加上 0 . 5 m的安全高 度最高 为 4 . 5 m,由于 北方冬天经常积雪, 所以一般将高速公路以
大保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及立交区景观设计

2 < 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 < 公 公路路基 7. 墙 内 排 水 为利于排水和便于压实 , 防止 填 料 流失 , 面 施 工 技 术 规 范 > 行 。由于 加 筋 土 挡 土 墙 高 度 较 执
大 , 破 了规 范 范 围 , 此 在 一 些 方 面 提 出 了特 板 后 5 c 范 围 内设 碎 石 反 滤 层 ,在 墙 后 山脚 填 突 因 0m 挖 结 合 部 台 阶处 铺 设 宽 2 m碎 石 排 水 层 ,以排 除 殊 要 求 。 为 了减 少 加 筋 土 挡 土 墙 完 工 后 沉 降 对
车 环 境 ,提 高 公 路 交 通 安 全 性 和 舒 适 性 的 重 要
大理 ( 坡 ) 保 山 ( 官 市 ) 国道 主干 线 举 措 。将 利 用 植 物 作 为 软 护 坡 工 程 材 料 , 平 一 大 是 与公 路 上 海一 瑞 丽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滇 西 主要 运 输 通 工 程 措 施 相 结 合 , 效 加 强 边 坡 稳 定 性 , 制水 有 控 道 和 旅 游 风景 线 。因 此 , 保 高 速 公 路 绿 化 和 美 土 流 失 , 大 降低 工 程 成 本 , 少 新 建 公 路 对 环 境 造 减 化 是 保 护 自然 资 源 、 复 植 物 环境 功 能 , 善 乘 成 的 负 面 影 响 , 化美 化路 域 环境 , 大 保 高 速 恢 改 绿 是
维普资讯
第 5期
陈
兵 大 保 高 速 公 路 边 坡 绿 化 及 立 交 区景 观 设 计
地 下 水 对 加 筋 体 的 危 害 ,透 水 层 底 部 用 水 泥 土 封 闭 ;两 层 平 台 的 起 止 两 端 以及 中 间 部 分 每 间 隔约 3 m设 4 0 0×4kn横 向土 工 布 碎 石 盲 沟 ,使 ( ̄ 墙 后 侧 的 水 通 过 盲 沟 及 泄 水 孔 排 除 墙 外 ;在 钢 筋 混 凝 土 条 形 基 础 的 纵 向每 隔 3 m设 置 P C泄 V 水管 。 K5 4 3+6 6 5~K 5 8. 4 4+0 0段 加 筋 土 挡 墙 长 4 度 30 6m、 K 5 4 4+12~2 7段 加 筋 土 挡 墙 长 度 1 8 15 于 2 0 年 3月 开工 , 0 2年 3月竣 工 , 7 m, o1 20 总 造 价 14 2 0万 元 ,每 延 米 造 价 2 3 .2万元 , 约 投 节 资 1 % 。 述 两 段 加 筋 土 挡 墙 的成 功 应 用 , 加 0 上 为 筋 土 挡 墙 在 我 国 山 区高 等 级 公 路 中 的 应 用 起 到 了借 鉴 作 用 。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要点-以荆宜高速为例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要点-以荆宜高速为例高速公路景观路段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设计,它是园林艺术、建筑艺术、公路建设三位一体的工程环境艺术。
1.景观路设计必须突出现代高速公路建设。
2.突出生态环境效应,以绿为主植物造景。
整个景观路要和周围环境协调。
景观带设计应充分考虑利用蓝天、碧水、青山、白云的衬托下,展现高速公路以及大桥的风采。
3. 景观路要满足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这一基本要求,使之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完全融合,以充分展示高速公路的风采。
4.分为绿化设计和艺术设计两个层次。
绿化设计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创建一条生态型的绿色通道;而艺术设计是景观设计的亮点,是景观路段文化品位的拔高。
两者的完美结合,使公路工程建设展现艺术魅力,从而把“生硬”的交通基础设施变成生动的、富有情趣的环境艺术品。
绿化设计原则设计原则为:乔、灌、草相结合,合理布局,立体绿化。
宜草则草,宜树则树,路中间、道两侧、坡上坡下全面绿化,因地制宜。
1.挖方路段:从绿化和工程防护两方面考虑,拟用根系发达、固土护坡能力强且绿色期长的狗牙根草为主构成绿色块,镶嵌在大龙山上;护坡平台则采用前沿种植悬挂类藤蔓植物,其后栽培耐瘠薄、抗干旱常绿型的矮灌木;在坡顶外侧种植常绿小乔木黑松。
2.挖方、填方过渡区:3.填方路段:边坡上植狗牙根草,平台栽种灌木,坡脚种植长绿型小乔木。
其边坡外侧可混种高大挺拔的意杨+水杉,数年之后,道路两侧将会出现挺拔秀丽的绿化带。
小龙山段:小龙山长达400多m,占龙山段总长的40%强,所以小龙山的绿化对整个景观路段至关重要。
但从地质情况看只宜采用浆砌片石护坡。
为了能让片石护坡有些春意,课题组在其东侧护坡上开了若干“~”形孔,在“~”形孔内种狗牙根草;在其西侧设计了一个以挡土墙为界、宽约5m的绿化带,该绿化带内种狗牙根草+小乔木紫薇。
和大龙山一样,小龙山护坡平台应密植悬挂性藤蔓植物+长绿型矮灌木(迎春+洒金侧柏+常春藤),坡顶外侧前排种灌木石楠,后排种小乔木黑松。
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送审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报批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主编部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年×月×日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前言本规范系依据交公路发()号文《关于下达年度公路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组织有关单位制订的。
本规范共分章,规定了公路收费广场平、纵、横线形要求、通道数计算方法、收费岛、收费天棚、收费亭、地下管道、收费站房建设规模及平面布置、站房区管线布置、供电照明和其他设施预埋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参考了发达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为使本规范更能符合我国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部公路司(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号,邮政编码:)和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号,邮政编码:),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交通部公路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委托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要起草人:何勇钟纪楷唐琤琤杨光贡锁白徐钢蒋旭峰目次总则…………………………………………………………………术语…………………………………………………………………收费通道及收费广场………………………………………………收费通道数……………………………………………………收费广场………………………………………………………收费岛…………………………………………………………收费亭…………………………………………………………收费天棚………………………………………………………广场电缆管道及地下通道……………………………………收费站房……………………………………………………………建设规模………………………………………………………站房平面布置…………………………………………………机房设计………………………………………………………防雷保护接地…………………………………………………站房区管道综合布置…………………………………………供电照明……………………………………………………………供电……………………………………………………………照明……………………………………………………………附录A:收费通道数量理论计算方法…………………………………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总则目的为保证公路交通和收费站业务工作正常运行,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规范和统一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标准,特制订本规范。
高速公路绿地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绿地景观设计【摘要】:文章在高速公路建设的现实意义上展开,分析了高速公路绿地的空间特点,景观设计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建设的原则及相应要求,并具体到高速公路绿地的各个部分进行探讨,得出景观设计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景观;动态景观;绿色通道中国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22026-02前言我国高速公路起步于一九八八年,大规模建设自一九九五年开始,”十五”期间跃居世界第二,到2007年底,将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高速公路的建设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7918”网,即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的高速公路网的规划,又将推进高速公路新一轮的飞速发展。
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不仅仅是道路工程建设,”生态、环保、旅游、景观高速公路”的概念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目标,因此,在高速公路跨越式发展中其绿地景观建设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1. 概念高速公路是专供车辆高速行驶、全封闭、全立交的干线公路,设计车速80km/h以上,是线性、具有方向性、连续流畅和具有快速流动感的开敞性空间。
(1)高速公路绿地的景观不仅仅是考虑视觉的狭义的景观,而是连带交通、环保、周边土地开发建设、经济发展、历史文脉、旅游、资源等因素的广义的景观。
(2)2. 高速公路绿地景观设计的意义2.1”高速拉链”到”绿色链条”的转变过去“逢山劈山、遇水架桥”的建路惯例使高速公路被称为”高速拉链”,很形象地说明了其对生态景观、对整个环境的破坏。
当今,高质量的运行环境成为公路建设的目标,高速公路要求在安全、快速、便利的同时又要环保、美观、人文,使现代化的通道融入自然生态环境中,要把高速公路变成”绿色链条”。
2.2大旅游概念下成为旅游的对象和载体大旅游概念的提出,使高速公路不仅本身成为旅游的对象,而且又成为整个大旅游环境的纽带,成为展示和宣扬地域旅游特色的良好载体,展现地方形象的旅游风景线,同时还成为一个重要的窗口、标志性工程。
常吉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景观设计浅析_王奇文 (1)

第34卷,第2期2009年4月公路工程H ighway Engi n eeringV o.l 34,N o .2Apr.,2009[收稿日期]2008)11)14[作者简介]王奇文(1982)),男,湖南怀化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景观设计。
常吉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景观设计浅析王奇文1,陈咏泉2(1.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湖南长沙 410008; 2.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常德415003)[摘 要]为了更好实现常吉高速公路互通景观的生态可持续性和体现公路沿线的地域特色,在互通景观设计中,充分融合了当地自然、生态、人文三者景观资源,着力营造一个亲近生态、自然、凸显地域文化的互通景观。
[关键词]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生态;人文[中图分类号]U 412.3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205(2009)02)0165)04Analysis of Landscape Desi gn at I nterchange Erea ofChangji Express wayW ANG Q i w en 1,CHEN Yongquan 2(1.H unan Prov i n cial C o mm unications Planni n g Survey &Design I nstitute ,Changsha ,H unan 410008,Ch i n a ; 2.H unan Chang ji Express w ay Constructi o n &Developm ent Ltd .Co m pany ,Changde ,H unan 415003,China)[K ey words]express w ay ;i n terchange ;Landscape desi g n ;eco logy ;cult u re 立交是高速公路连接沿线城市、集镇及其它道路的出入口,是吸引分散交通流、发挥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桥梁,是高速公路的窗口。
小贺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

上各 方 面 的费用 .除工 程建 安 费 外 ,还应 包含 旧路 基处 理 费 、临
时设 施 费 、临时便 道 费 、交通安
标 志颜 色 。行驶 和作业 时应 开启
黄色警 示灯 。悬 挂警 示标 志 。需 要车辆 绕行 的 。还 应在绕 行路 口
提前设 置提 示牌 和绕 行路 线示 意
人员 应统 一着 安全 标 志服装 .作
营单位 和 高速交 警应一 起 研究 包
括 超 限车辆 的 限制与 疏导 、安 全
标 志 与安 全设施 的设 置 、交通 的 限制 与开 放等事 项 .制定 安全 保 障通 行方 案和 紧急 疏导预 案 .建
业 车辆 、机 械设 备应 涂有规 定 的
h r no s d v lp n , e p cal n ra ig t e d v lpn p e fW a n n ae , s e gh nn ain amo iu e eo me t s e i y ice sn h e eo ig s e d o n a r a t n te ig n t a l r ol
被风 刮倒 或被 盗而 造成 事故 :所 有标线 一律 按 照黄 色标线 进行 设
路 上 各 种 车 辆 的正 常 运 行 与 安 全 .在一 定 宽度 和高度 范 围 内不 得 有 任 何 障 碍 物 侵 入 的 空 间 范
围” 。建 设 单 位 、施 工 单 位 、运
息 。施 工单 位应 建立 健全 安全 管
文章 编 号 :10 - 7 6 20 )7 O 1— 4 0 2- 8 (0 6 0 一 14 0 4
De i n o m a l F e g t Hi g m m u a i e Cr s c e e sg f S l r i h n e Co t tv o s S h m
互通立交绿地景观设计探讨——以衡南县107国道与云集大道为例

[ 1 ]罗志远 , 李磊, 佘君. 高速 公路 互通立交绿地景观设 计 [ J ] . 交通 世界, 2 0 0 7 , ( 1 1 ) : 1 2 9 - 1 3 1 .
[ 2 ]张静 . 高速 公路互通立 交绿地 景观 规划设 计研究 [ D ] . 南京 : 南 京林业大学, 2 0 0 7 . [ 3 ]骆 勇, 赵 立栓 . 绕城 高速 公路环 境绿化 及环 保设计 [ J ] . 公路 ,
过晚砧 木储存营 养减少 ,接芽生长 期也大大 缩短 。嫁 接头
3 . 2 绑支棍
接穗成 活后 ,则会快 速生长 ,枝 叶快速 增加 ,但 这一
数是影 响高接 树健壮 生长 的关键 因素 ,一般 以 2 5~ 4 0个
为宜 。
过 程 中,接 口愈 伤组织 因为是新 形成 的,故而较嫩 ,难以 承受新枝 重量 ,刮 风时特 别容易折 断 ,故每接 头上 必须绑 1 支棍 ,粗 l c m 左右即可 。捆绑时 间从接穗新梢有 1 0 c m 长时开 始 ,随新 梢生长 ,可捆绑 3~ 5道 ,捆 绑一定 要牢
的空 隙,再把塑料袋下端用 塑料 条绑于砧木上 。
3 . 5 除虫、防害
食叶 主要 害 虫包 括刺 蛾 、卷 叶蛾 、舟形 毛 虫 、蚜 虫 、
天幕毛虫 等 ,在危害 发生初期 ,必须用 无公害杀 虫药进行
2 . 6 砧木放伤流
在改接 的同时 ,在树 干基 部两 侧锯 口放 水控 制伤 流 。
接穗为止 ,然后用塑料薄膜绑缚牢 固,封紧接 I = 1 。
3 . 3 除萌蘖
高 接换优 后枝干上会 有大量 的潜伏 芽萌发生长 ,故及 时去 除萌蘖 ,能帮助接穗 快速生长 并实现接 口愈合 。除萌
2019年公路景观设计规范.doc

公路景观设计规范一、规划的依据1.国家有关城市建设中绿地建设的有关规定和建设标准;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土地法》等法律中的有关法规;3.高速公路建设设计方案;4.国内外城市绿地及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经验;5.由招标办公室或甲方提供的各种技术资料;二、规划的目的1.明确道路建设的目的,如是属于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还是旅游点之间的高速公路,其要求各不相同;2.根据不同的道路,制订不同的相适应的公路景观基本结构、要素构成、用地布局、用地规模和边界、断面形式;3.近期和远期的预想效果;三、地域概况1.自然条件:了解公路所跨区域的地貌情况及地貌景观特点、走向、海拔高度、水文气象等资料;2.历史文脉:不论是城市间还是旅游点之间,两点及线之间的社会历史、文化特点,凡有助于挖掘人文景观的、有价值的线索都可作为设计的题材加以处理;3.景点颁:了解沿线其它景点的颁状态,有利于公路景观布置的宏观控制和统筹安排,不至于使各景点之间服务半径过小;四、设计原则的确定高等级公路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而规划建设的国家乃至地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在工程立项、报批的同时,也就确定了道路的性质、功能以及近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
在此基础上,根据道路所处的地域范围、地形地貌、立地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地域特色、文物古迹、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进行综合,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
一般情况下要作到以下几个方面。
1.因地制宜为前提强化结合利用现状地形、设计地形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在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
这是符合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这一基本设计思想的。
2.环境保护为基础高速公路的建设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否则,会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患。
3.美学理论为指导公路景观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审美观的要求而独立存在。
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oc

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JTJ×××-××条文说明编制说明交通行业标准《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是依据交通部交公路发(1998)82号文“关于下达1998年度公路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精神, 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
编写组于1999年5月提交了规范编写大纲和工作大纲,1999年7月交通部公路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大纲审查会。
根据会议纪要求和与会专家的意见,编写组于1999年9月完成规范编写大纲,报部审查后据此开展了初稿的编制工作。
编写组在起草过程中, 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标准规范和设计资料, 走访了国内设计、科研, 建设单位和大专院校, 调查了解了十几个省区近20条高速公路收费站及其广场的实际应用情况, 并征求了有关单位专家同行的意见。
2000年上半年,编写组组织力量调查了北京、山东、山西、江苏、福建、浙江、广东等省区重点高连公路典型收费站的使用情况并进行了实地观测。
在分析总结国内现阶段收费站及广场设计使用经验的基础上, 于2000年6月完成了规范征求意见稿,并在全国范围征求意见。
至2000年9月底,共计收到十几个单位的回函意见80余条。
2000年8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了本规范的专家征求意见会(请见征求意见回函处理表)。
依据专家和回函意见,编写组进一步调研和搜集了大量资料,调整和充实了相关章节的内容形成规范送审稿,现特报部审查。
本规范名称在申报及部交公路发(1999)82号文件上都暂定为“高速公路收费广场设计规范”。
但实际上一但谈论收费广场, 就必然涉及到收费站房、收费天棚、收费岛及站房区的布置、管线埋设、照明等。
因此遵照大纲审查会专家的建议,将规范命名为“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 并将上述内容全都列入标准范围, 从而使收费区域的设计和征地融为一体, 做到统一规划, 避免交叉和遗漏, 同时有利于设计和建设单位使用。
互通立交设计个人总结

互通立交设计个人总结一、互通立交的定义和分类互通立交是一种高等级的城市公路交通设施,它可以实现不同方向公路交流道之间的连接,使不同方向的车辆能够在没有相交的情况下实现换道,从而减少车流交叉并提高交通效率。
通常将互通立交分为几类:1. 平面互通立交:不同方向的车道在同一水平交叉,通过交错设计实现换道。
2. 垂直互通立交:不同方向的车道在垂直方向交叉,通过高架或立体交匝实现换道。
3. 环形互通立交:不同方向的车道通过环形连接桥实现换道,没有交叉情况。
二、互通立交设计原则互通立交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 保证交通流畅度。
设计时应满足预计交通流量,减少交叉和堵塞。
2. 保证交通安全。
减小车速差,明确车道分隔,设置合理导流设施等措施。
3. 考虑地形环境限制。
配合当地地形地貌进行设计。
4. 计算交通负荷。
预测不同时间段交通流量分布,满足设计使用年限需求。
5. 采用合理交通组织形式。
区分车道用途,设置合理路口控制等。
6. 衔接与相邻交通设施。
与所在交通网络衔接紧密,不影响周边交通运行。
三、个人设计经验总结在实际设计中,我主要注意以下方面:1. 选择类型时根据具体交通流量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
2. 进行详细的地形勘察,充分利用地形畅通汇合交流道。
3. 设计三角峡道口可以优化交流道布置,改善交通节点。
4. 导流标识设置清晰明确,照明与路面划线要统一完整。
5. 使用交通模拟软件验证设计是否合理,提出修改意见。
6. 兼顾交通、景观与邻近环境的协调发展。
互通立交设计需要系统理解交通规律,科学计算和模拟验证,兼顾安全畅通与良好环境。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术语和定义、设计原则、绿化设计要求及植物材料选择参考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新建、改扩建的高速公路绿化设计。
其他等级公路的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6453.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JTJ002-1987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G B04-2010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CJJ/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JT/T644-2005公路绿化术语JT/T647公路绿化设计制图LY1000容器育苗技术D14/713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14/7135主要绿化树种质量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3术语和定义JTJ002-1987、CJJ/T91-2002和JT/T644-2005界定的术语和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的术语均适用于本文件。
4设计原则4.1应与道路安全、路基防护设计相结合,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4.2应优先考虑植被恢复和防治水土流失等生态功能,兼顾美化和景观效果。
4.3应选择成活率高、寿命长、养护成本低和管理较粗放的绿化树种,不得引进入侵树种。
4.4绿化效果应与周围景观、自然环境相协调,创造优美和谐的行车环境。
5设计程序5.1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外业勘测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5.2外业勘测阶段需要调查项目沿线的地形地貌、行政分区、植被类型、气候因子、土壤类型等。
5.3初步设计阶段应提供设计说明书附在工程总说明中,拟采用的植物选择及特性表、植物配置表,景观工程数量表等表格,绘出典型路段横断面、互通立体交叉、服务区、隧道洞口、取土场、弃土场等典型公路区段的绿化设计图,并给出设计概算。
高速公路互通区绿化设计

日圈四豳 高速公路互通区绿化设计 规划设计
安明杨蝉 湖北武汉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430051 摘要:随着现代高速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其互通区的绿化已成为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点。随着人们 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互通区绿化效果与自然环境的相协调已成为重要的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分析高速公 路中互通区的绿化设计理念,并提出绿化设计的有效方法,以促进互通区绿化与周围自然环境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高速公路;互通区;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互通区指由立交围合成的区域,是高速公路中主线景观的重 点。因此,对互通区的绿化设计必须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 周边环境、植被等因素进行设计,以充分利用自然,协调自然,以淡化高速公 路和环境之间的界线,促进公路和环境的有机融合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 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如何设计出符合自然环境口T持续 发展的互通区绿化方案显得无比重要。本文主要以湖北省某高速公路互通区 』:程为例.提出高速公路绿化的关键设计方法,以满足公路与环境相协调的 要求。 1工程概述 以湖北省某高速公路互通区 程为例。该工程采用单喇叭A型互通形式, 是由一条主线与五条匝道共同组成。该互通区所处位置绿树成荫,但缺乏视 觉焦点,使互通区的绿化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2高速公路互通区绿化的设计理念 2 1坚持四李常绿的设计原则 根据湖北省的气候条件,为了避免}l{现冬季寒冷而导致缺少冬季景观现 象,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四季常绿的设计原则,应在互通区巾栽 植雪松、棕榈、龙爪槐、罗汉松、夹竹桃、海栀子、麦冬等植物,以保证互通区冬 季景观的长绿性。同时,还要结合植物的观花期、观叶期与观果期的特点,进 行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以保证互通区四季的绿色景观。其中,该互通区的绿 化设计坚持采用当前原有树种进行种植,如种植罗汉松、夹竹桃、杜英、雪松、 木芙蓉、红叶李、麦冬、夹竹桃、杜鹃等植物,以保证所种植的植被能和当前的 环境植被相融洽。 2.2坚持立体造景的设计原则 在高速公路互通区设计中,其绿色景观应为立体景观。因此,对景观的营 造就要采用乔木、灌木等等植物进行搭配,以从高度、颜色、【办调性等方面出 发,以将高速公路互通区绿化的丰富性、层次性及主次景观性等内容充分地 体现出来。 2.3坚持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首先,因高速公路的立体条件比较差,因此要选择一些根系发达、耐贫瘠 及生长较快的树种,但必须以当前原有的物种为主,必要时刻引进外来的优 良树种,以保证绿化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其次要根据当前的气候特点, 选择一些常绿、花期较长的植物,以延长绿色景观的观赏期。最后还要根据当 地地形、地貌特点,以选用当地原有的绿化植被,对地形进行优化改造,以提 高植物的成活性,从而促进互通区景观与四周环境的相协调。 2 4坚持匹配环境、和谐生态的设计原则 对互通区绿化景观的设计必须要坚持匹配环境、和谐生态的设计原则, 在选用当地原有树种的前提下,并适当引进一些适应性强、长势较好及观赏 性较高的品种,以增强新植植物的适应性,使新植植物能有效融合到原有的 植被环境中,从而增加绿色景观的协调性与美观性。 2.5坚持突出主景的设计原则 在互通区的绿色景观设计中,选择合理的主景是体现其绿色景观的关 键。因此,必须要结合互通区周嗣的环境条件进行考虑。如果互通区绿化景观 选择的是乔术、灌木植物,那么其设计的主景就应该为整个互通区的正前方, 因此在主景的设计中必须要乔木、灌木、花草按照一定的比例种植,以体现出 互通区正前方的主景景观。 3高速公路互通区的绿化设计方法 。114’ 由于互通区具有地理位嚣特殊性及环境复杂性,因此在景观绿化设计的 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互通区的地质特点、土壤及植被等因素,选择一些适 应性强的当地原有植物,如罗汉松、雪松、木芙蓉、夹竹桃、红叶李、夹竹桃、卡1. 鹃等植物。同时,在互通区开始施T后,还要对施 时破坏的植被进行及时的 修复。另外,还要合理选择植物的搭配,以建立起良好的空间层次效果。 3.2协调于周围环境的景观设计 南于该高速公路互通区的周边植被主要为林地及耕地,因此在设计中过 程中应以草坪作为底色,以有效展现出耕地的纹理,使其能与巨通区周边的 农田景观相协调,并有效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使互通区绿色景观能有效 融合在 地环境巾。而对于部分自然环境保护完好、植被茂密的区域,存没计 与施1.时应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以将自然环境的美好景色展现 来.. 3 3协调于自然环境景观的设计 在高速公路互通区设汁中,在能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还要协凋于 四周的自然环境。因此,需要结合气候、地质及植物自身的特点,在空间、时间 J 进行合理的配合设计,以将互通区景观作为周围自然景观的延伸及渗透, 且要求要有合理的疏密度,以体现出肖地林地的特色p .. 3 4结合立交桥景观的设计 在高速公路互通区绿化设计中,还有根据 交桥的特点进行设计,以合 理选择植物,从而体现出其个体美与整体美。因此,需要根据 交桥的特点进 行不同形式的布局,通过合理的搭配植物种植,以展现出当地的特色景观。同 时,还要以较为广阔的草坪作为底衬,以对互通区的树丛进行点缀,以体现出 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及四季常青的设计效果。并以各种植物搭配成符合H,i,It ̄ 发展的图案,以有效衬托出现代立交桥的特色。另外,还要以植物造景为主, 采用自由式和规则相结合的形式布局,同样以草坪为底衬,以构建以立交桥 绿化为主景的景观,充分体现出互通区的特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景观设计规范一、国内法规鉴于互通立交桥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各国十分重视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的景观设计。
我国国家交通部1998年关于发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下面摘录关于互通立交桥景观设计的几条规定:条文6.2.2.1公路上的桥梁、互通式立交、隧道和服务区、管理设施等作为一个景点,设计时应使构造物本身各部位比例协调。
条文6.2.2.2各景点设计路段应充分结合工程和自然景观,宜具有一定风格,且与地域景观协调一致。
各景观设计路段之间的过渡应自然。
条文6.3.4.4互通式立交区及服务区范围内,有条件时宜作景观绿化设计。
二、设计手法公路互通立交桥景观环境要素包罗万象,但我们不应将精力集中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人造景观上,而应重点体现对原有的建筑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以及公路主体与原有自然及社会环境的相融--“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
从互通立交桥景观设计入手,例如通过植物高低的变化引导视线,构造景观的节奏感;从互通立交桥线形入手,优化平纵组合、改善线形,使其流畅连续,确保车辆快速安全通过,提供舒适的行车条件,营造出“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优美的公路交通环境;从互通立交桥结构入手,要求边坡以曲线柔美自然流畅的曲面为主,挡墙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渐变且与路线线形吻合为主要造型,边沟以隐蔽、宽浅或远离路基为首选。
互通立交桥周围的山岭、坡地、河流,构成美丽的风景,千变万化的植被体现出一种自然美。
互通立交桥作为一种构造物,既要满足车辆通行的基本要求,又要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的和谐统一。
互通立交桥匝道大量曲线的设置,使公路线形能更好地适应地形,增加了互通立交桥的曲线美,给人以幽静和耐人寻味的感觉。
曲线丰富的变化和节奏感,驾驶员行驶在上面,眼睛左右移动,不断扫视整个视域,并把视线引向远方,避免了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而手慌脚乱。
匝道的美学价值如此重要,为方便建筑师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进行建筑美学设计,建筑师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匝道的如下特征:互通立交桥匝道圆弧的设置,不光是从公路美学出发,且它可以辅助直线,圆弧可自然表明道路方向变化,将道路两侧层出变化的全景提供给驾驶员,起到合理诱导视线的作用。
互通立交桥匝道匝道与线路相交处,缓和曲线的设置,使道路线形和景观配合和谐,驾驶员容易感到线形的连续,觉得道路间线形过渡自然,变化不突然,使驾驶员视线平顺,有效清除了视线障碍,缓和人体对离心力变化的不适,驾驶员易于操作,尽快改变方向盘的微小偏差。
互通立交桥匝道平曲线和竖曲线的完美结合,道路线形看起来不觉扭曲,过渡自然、优美,可避免视线曲折,达到良好地诱导驾驶员视线的目的。
消除了驾驶员的不安感,并从美学上形成清晰的透视形态。
互通式立交桥建筑景观设计,要有一个新颖别致的主题(1).绿色环保概念不能代替景观设计的全部内容现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最流行的提法是绿色环保为主题。
笔者认为绿色环保的确是正确的;然而绿色环保是一种要求,是一种标准,千篇一律的绿色环保主题也缺少个性,它不能代替景观设计的全部内容。
笔者认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桥景观设计,要有一个新颖别致的主题,一个好的主题,将给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桥景观设计增添美感。
实例1广东开阳高速公路水口互通立交桥景观绿化方案设计,其主题为“绿色的音符“。
将互通立交桥比喻为五线谱上的音符,既体现了绿色环保概念,又体现了互通立交桥的动态美,可谓别具一格,有所创新。
图2.16.图2.17.为水口互通立交桥的效果图。
此设计完成于2000年,当时就提出了绿色概念,难能可贵。
互通立交桥区建筑色彩的利用此外,互通立交桥区色彩的充分利用,还可以极大的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这是因为色彩影响人的情绪和行动。
现代公路的灰色或黑色,容易使驾驶员昏昏欲睡,诱发疲劳,产生事故。
因此在路面上通过增加色彩,每隔一段距离再变化,大大有助于驾驶员精神处在兴奋状态。
为给驾驶员必要的警告,在交叉路口,居民密集点涂以红色,使驾驶员小心谨慎;在陡坡、转弯处和限速区涂以黄色,使驾驶员注意;在医院、学校处涂以蓝色,表示安静,使驾驶员放轻机器声并不鸣喇叭。
最近,北京在东直门二环立交桥转弯处,涂以红色,初见功效;瑞典曾在阿尔卑斯山上的某些危险路段涂上红色,结果使交事故减少了85%-90%三、互通立交桥绿化的原则绿化应考虑公路互通的特点,以“安全、实用、美观”为宗旨,以经济可行,管理、维护方便为原则,力求建造一个集绿化、生态、美化于一体的互通区环境。
绿化应满足交通要求,保证行车安全,使司机视线畅通,转弯区应有足够开阔的安全视距。
乔、灌木结合,树立大绿化的思想,道路、互通的绿化应与沿线自然的绿化环境相结合,注意绿化的整体性和节奏感,道路绿化应有特色。
(1)交通功能的绿化注重交通功能开展绿化是由互通工程的功能所需要,因为互通是解决车辆冲突点而设计的,互通设计的技术规范要求比较多,其中有确保主线车辆与互通匝道车辆及匝道与匝道间车辆相互间的视线关系,这对互通内的绿化提出了一个功能上的要求。
在互通出主车道的匝道口处应种植一排具有引导作用的乔木以诱导司机的视线,引道车辆能安全的进入出口匝道,图3.12。
因此在绿化的设计上应充分的考虑到互通区的功能的要求,使绿化与互通的功能结合,达到绿化美化同时又能对车辆起到交通的提示作用。
如不理解互通功能一味的种植绿化可能会影响行车视线,起到反作用,这正是互通绿化的特殊性。
在车辆进入主线快车道的匝道口的交接区域,应充分的了解主线行车与接线口保持良好的视点,使高速行驶的主线车辆能观察到匝道的车辆,同时匝道口的车辆也能了解主线快速道的车辆行驶情况,保证行车的安全,这区域的绿化,不可种植高大的乔木,只能种植低矮的灌木,否则会影响行车的视线,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在此区域内的绿化设计应具有这方面的功能要求,图3.14。
绿色为乔木,红色为灌木(2).园林及环保绿化:由于大型互通工程占地面积大,与环境的冲突也比较大,植被都受到了破坏,为了恢复生态、保护环境,对大面积的互通区受破坏的区域进行绿化,这是高速公路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高速公路互通区景观要求的组成部分。
互通区的绿化也应满足环保的要求,但互通区的景观受到互通功能的车辆行驶动视点的要求,因此互通的绿化景观要求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特点,结合功能要求开展设计这就要互通的绿化应以简练、大方的形式进行绿化,不宜设计的复杂。
这主要是行车动视点只能对互通区的景观要求保证大的效果的手法绿化。
同时,由于高速公路所建的地区不同,绿化所采用的植被也不相同,应根据当地的风俗、气候、水文、土壤等条件尽量采用当地的乡土树种,这样可以确保绿化的成活率和成长的效果。
由于互通区的面积大,绿化的养护、灌溉都有很大的困难。
在互通的绿化中应尽量选用耐旱的植物和生长较慢的低矮灌木,以减少养护的工作量和成本。
(3)互通立交桥绿化模式当前立交区绿化模式,一般有自然风格和植物模纹图案绿化模式2种.或者作成模纹图案的同时,适当配有苗圃景观绿化,在满足绿化美化要求的同时,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的水平,图中的雪松苗构成一片绿色,长成后追求一定经济效益。
互通立交桥立交匝道、边坡、以及匝道内区域的绿化设计都可以融合现代思想,被赋予了不同意义的造型,成为公路景观中的一个个亮点。
如北京五环路奥运大道五方桥景观设计绿化独具匠心,从空中俯瞰,桥区周围的绿化以足球为主造型,体现了五环路奥运大道的特点。
(4)模纹植物块的要求模纹植物块要求图案美丽而清晰,有较长的稳定性。
模纹植物块所用植物的高度和形状对模纹块的纹样表现有密切关系,低矮、细密的植物才能形成精美的图案。
所以,一定要选择生长缓慢整齐、株型矮小、分枝紧密、叶子细小、萌蘖性强、耐移植、耐修剪、易栽培、缓苗快的植物材料。
如果是观花植物要选择花小而繁、观赏价值高的种类,合理搭配植株的高度与形状。
[33]模纹植物块的色彩设计应服从于图案,用植物色彩突出纹样,使之清晰而精美,用色块来组成不同形状。
同一个模纹植物块的花色要协调,种类不可过多,设计图样要秀美大方,轮廓鲜明,以展示不同花卉或品种的群体效果及其相互配合所形成的绚丽色彩。
常见模纹植物有: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红叶小檗、尖叶红叶苋、白草、红绿草、四季秋海棠、半支莲、三叶草、红枳木等。
(5)草地在互通立交桥区的模纹植物块的成功,其最大的难度在于维护和管理不易。
红花绿叶虽好,耐久实难,远离城市的地区尤其如此。
因此近年来,草坪的应用逐年扩大,草坪可以覆盖地面,不利于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和改善小气候,也是游人露天活动和休息的理想场所,柔软如茵的大面积草坪不仅给人以开阔愉快的美感,同时也给绿地中的花草树木以及山石建筑以美的衬托。
不同类型、风格的公园、广场等绿地,草坪和植物的规划设计形式也不同。
草坪植物的种植设计,是使绿地充满活力,达到协调统一的重要一环。
故要把握好草坪的色彩与季相。
从早春到深秋,草坪的颜色由浅到深,但总的色相为绿色,在这个颜色的底色上,适当配置某些植物,配置的色彩与季相对草坪空间景观与艺术效果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
在草坪植物配置上应充分利用本地植物资源,展现丰富多彩的四季景观。
避免一季开花、一季萧瑟,偏枯偏荣的现象,尽量使春色早临,秋色晚去。
在配置手法上,春、夏之花,秋之叶、果,冬之枝、干都是很好的素材,或以春花为主,或以秋实为主,组织得好可以体现本地鲜明的季相特点,使草坪空间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34]。
总之,草坪植物的种植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种植设计得当,不仅给人以开阔愉快的美感,同时也给绿地中的花草树木以及山石建筑以美的衬托。
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考虑草坪空间环境特点,立地条件,规划设计要求以及植物的形态、色彩、风韵等多方面的因素,精心组织,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和观赏效果,创造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草坪景观。
(6)养护城市建设的发展,在互通立交桥区域,可供植树的地面空间往往有限,为了增加城市绿量、营造植物景观,容器栽植树木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弥补措施。
但容器基质的封闭环境不利于根际水分平衡,遇暴雨时不易排水,干旱时又不易适时补充,故根据树体的生长适期给水,是容器栽植养护技术的关键。
四、互通立交桥建筑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良好的通视条件设计时应保证互通立交桥区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出入口应易于分辨,并通过标志、标线、绿化栽植等进行视线诱导。
植物尺度不宜过高,以小灌木为主.互通式立交出口减速车道宜设置于上坡路段,入口加速车道应设置于下坡路段,互通立交桥匝道内可绿化部分应全部进行绿化设计。
上跨主要公路的跨线桥、天桥等跨线构造物应满足桥下净空要求。
各种构造物的结构、造型、材料(比如护栏)均应与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条件相适应,图3.21。
2.充分利用互通立交桥地带附近的景观空间选线时应合理确定互通立交桥区与风景区的距离,避免分隔生态景观空间和视觉景观空间。